半自动丝网印刷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477451阅读:1390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半自动丝网印刷机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改进的丝网印刷机,属丝网印刷技术领域。
当前,随着商业广告的发展,丝网印刷以其画面精美、尺寸大等优势越来越受到广告印刷业的青睐。现有的半自动丝网印刷机存有下述不足一是起落架的驱动装置与起落架摆杆之间采用刚性传动连接,生产加工中,安装调整麻烦,各零部件加工精度高,且运行中易出现冲击及噪声;二是起落架导轴上的滑块与其上的刮墨气缸、匀墨气缸采用分体连接,机构尺寸大、零部件多、连接稳定性较差;三是工作台为铸造构件,重量大,加工制作麻烦。为满足广告业发展的要求,需对现有的半自动丝网印刷机进行改进。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安装调整方便,运行平稳,易于加工制作的半自动丝网印刷机。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一种半自动丝网印刷机,其构成包括机座;支承在机座上的起落架;与起落架连接的摆杆;与摆杆传动连接的摆杆驱动装置;起落架两端的导轴,导轴上套装有滑块,滑块上有刮墨气缸、匀墨气缸,导轴两端设有链轮,链条绕经两端链轮后与滑块连接;两端与刮墨气缸连接的刮墨起落杆,两端与匀墨气缸连接的匀墨起落杆;固定于刮墨起落杆上的刮墨刀,固定于匀墨起落杆上的匀墨刀;位于机座上的工作台;与工作台中空腔室连通的真空泵,其改进在于,所述摆杆驱动装置为曲柄链传动驱动装置,包括曲柄5,摆杆链轮20,摆杆链条21,曲柄固定于动力源输出轴上,摆杆链轮固定于曲柄上,摆杆链条绕经链轮后与摆杆固定连接。
上述印刷机,所述滑块上的刮墨气缸、匀墨气缸与滑块整体连接。
上述印刷机,所述工作台为型材构件,该工作台上层为台面板28、底层为基板29、中间层为蜂窝状气室支撑31,周边有围板30,台面板上密布气孔,蜂窝状气室壁上设有通气孔。
上述印刷机,所述匀墨刀18的刀刃部分22与刀杆部分分体连接。
为确保工作台的结构刚性,上述印刷机,所述蜂窝状气室支撑中间隔设置加强筋25,加强筋为空心方钢,空心壁上有通气孔。
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优点1.摆杆驱动装置采用曲柄链传动结构后,安装、调整简便,另部件少,易于加工,且起落架起落运行平稳,无冲击,噪声小;2.刮墨气缸、匀墨气缸与滑块采用整体连接结构后,外形尺寸小、结构紧凑、零部件少,并很方便气路的设置;3.工作台采用型材构件后,重量轻,易于加工制作,且台面平整性好不易变形,气体流动性好,工作台面吸附力均匀;4,匀墨刀的刀刃部分与刀杆部分分体连接后,匀墨刀的刀刃易于加工,刀刃平直性的加工精度高,有利于确保印刷质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述。


图1是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图2是
图1俯视图;图3是摆杆曲柄链传动结构示意图;图4是2的A-A剖面图;图5是图2的B-B剖面图;图6是图7的C-C剖面图;图7是工作台结构示意图;图8是匀墨刀刀刃部分与刀杆部分分体连接结构图。
图中,1为机座,2为起落架,3为摆杆,4为动力源,5为曲柄,6为工作台,7为通气孔,8为导轴,9为滑块,10、11为滑块链轮,12为滑块链条,13为刮墨气缸,14为匀墨刀气缸,15为刮墨起落杆,16为匀墨起落杆,17为刮墨刀,18为匀墨刀,19为真空泵,20为摆杆链轮,21为摆杆链条,22为匀墨刀刀刃部分,23为固定板,24为弹性压片,25为加强筋,26、27为紧定螺钉,28为台面板、29为基板,30为围板,31为蜂窝状气室支撑。
参阅
图1、2,图中,机座1为一矩形的焊接结构架座,起落架2位于机座顶部后方,摆杆3的数量为2个,分别焊接于起落架两端底部,两个导轴8固定于起落架前方两端,动力源4的输出轴两端分别与曲柄5固定连接,两曲柄分别与两摆杆传动连接,摆杆在动力源驱动下摆动时,带动起落架抬起、落下,起落架抬起时取放印件,落下时刮墨印刷。
每一导轴8上套装一滑块9,每一滑块上设有刮墨气缸13、匀墨气缸14,每一导轴8的两端设有滑块链轮10、11,滑块链条12的两端分别绕经滑块链轮10、11后与滑块固定连接。刮墨起落杆15的两端与两刮墨气缸13的活塞杆连接;匀墨起落杆16的两端与两匀墨气缸14的活塞杆连接,刮墨刀17固定于刮墨起落杆上,匀墨刀18固定于匀墨起落杆上。
工作台6位于机座1的顶部,台面密布气孔,气孔与工作台中空的腔室相通,中空腔室与真空泵19相通,真空泵运转时将工作台台面上的印件吸附在工作台上。
参阅图3,本实用新型的主要改进是,将现有技术中摆杆驱动装置与摆杆的刚性传动连接改为柔性传动连接。现有技术中,动力源输出轴两端的曲柄与两摆杆之间通过两个连杆传动连接,为传统的曲柄连杆机构,这种刚性传动连接,要求两侧曲柄连杆机构的位置对应一致,特别是输出轴上两曲柄的位置必须完全对应一致,否则机构无法运行,故制造中安装调整非常麻烦,零部件的加工精度要求也较高,此外,运行中冲击力及噪声也较大。本实用新型为克服此缺陷,采用了曲柄链传动的柔性传动设计,具体为,在两曲柄5上分别设置摆杆链轮20,两摆杆链条21分别绕经两摆杆链轮20后与两摆杆3固定连接,采用此柔性传动连接后,安装、调整简便,起落架起落运行平稳,无冲击,且零部件少,精度要求低,加工制作及安装更为容易。
参阅图4、5,本实用新型的另一改进是,位于滑块上的刮墨气缸、匀墨气缸与滑块为整体连接结构。本实用新型将刮墨气缸13、匀墨气缸14的气缸室直接设置在滑块9上,大大减小了原分体连接存在的结构尺寸大,连接牢固性差,外观不美观等缺陷,采用整体连接后,两气缸之间的2条进出气通路可直接设置在滑块体上,气路设置更为方便,同时零部件少,加工安装方便。
参阅图6、7,本实用新型的又一改进是,将现有技术中铸造构件的工作台改为型材构件。工作台用于承放及吸附印件,为保证印刷质量,要求台面应具有很高的平整性且不易变形。铸造构件的工作台须经铸造、刨削、磨削等多工序的加工,不仅重量大,耗材高,加工费时,且台面受磨床加工范围的限制,一般不易大于400CM,否则磨削时须接刀,会影响台面平整度。为此,本实用新型专门设计了型材结构工作台,图示中,本实用新型台面板28、基板29,围板30可采用采用不锈钢板或铝板制作,台面板上密布气孔,气孔直径很小,故图6中没有显示出,特在此说明;蜂窝状气室支撑31的气室形状为六边形,它由两条半六边形的弯曲板材相互对接形成,对接面粘接连接,加强筋25为中空的方钢型材,蜂窝状气室的室壁及加强筋的空心壁上均设有相通的通气孔7,蜂窝状气室支撑与台面板、基板及加强筋之间,围板与台面板及基板之间连接均为粘接,此种型材构件工作台重量轻、易于加工、台面平整性好不易变形,气体流动性好,台面吸附力均匀。
参阅图8,本实用新型还有一改进是,匀墨刀的刀刃部分22与刀杆部分分体连接。如图所示,采用此结构后,刀刃部分易于加工,可很方便地将刀刃加工得十分平直,使匀墨时墨层均匀,紧定螺钉26通过固定板23可将匀墨刀18卡固在匀墨起落架16上,紧定螺钉27用于调整弹性压片24的压紧力。
权利要求1.一种半自动丝网印刷机,其构成包括机座;支承在机座上的起落架;与起落架连接的摆杆;与摆杆传动连接的摆杆驱动装置;起落架两端的导轴,导轴上套装有滑块,滑块上有刮墨气缸、匀墨气缸,导轴两端设有链轮,链条绕经两端链轮后与滑块连接;两端与刮墨气缸连接的刮墨起落杆,两端与匀墨气缸连接的匀墨起落杆;固定于刮墨起落杆上的刮墨刀,固定于匀墨起落杆上的匀墨刀;位于机座上的工作台;与工作台中空腔室连通的真空泵,其特征在于,所述摆杆驱动装置为曲柄链传动驱动装置,包括曲柄[5],摆杆链轮[20],摆杆链条[21],曲柄固定于动力源输出轴上,摆杆链轮固定于曲柄上,摆杆链条绕经链轮后与摆杆固定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印刷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滑块上的刮墨气缸、匀墨气缸与滑块整体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印刷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工作台6为型材构件,该工作台上层为台面板[28]、底层为基板[29]、中间层为蜂窝状气室支撑[31],周边有围板[30],台面板上密布气孔,蜂窝状气室壁上设有通气孔。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印刷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匀墨刀[18]的刀刃部分[22]与刀杆部分分体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印刷机,其特征在于,所述蜂窝状气室支撑中间隔设置加强筋[25],加强筋为空心方钢,空心壁上有通气孔。
专利摘要一种半自动丝网印刷机,其构成包括机座、起落架、摆杆、摆杆驱动装置、刮墨起落杆及刮墨刀、匀墨起落杆及匀墨刀、工作台、真空泵等,其改进为,摆杆驱动装置为曲柄链传动。本实用新型具有安装调整方便、运行平稳等优点,适用于丝网印刷作业。
文档编号B41F15/08GK2424013SQ0023616
公开日2001年3月21日 申请日期2000年6月5日 优先权日2000年6月5日
发明者刘夕格 申请人:河北赛尔斯丝网印刷机械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