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智能再生注墨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479069阅读:415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全智能再生注墨机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喷墨打印机用墨盒的再生注墨设备,具体涉及一种全智能再生注墨机,属于国际专利分类B41J2/175“油墨供应系统”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喷墨打印机用墨盒通常都是在出厂前注好墨水,一次性使用。墨水用完后,墨盒也随之放弃了,再花钱更换新盒,其实废弃的墨盒本身并没有损坏。含有墨水的黑色加彩色墨盒市场售价需要300-400元,平均2个月左右就得更换一套。这即是造成目前喷墨打印机用户使用成本高的原因。同时,每年的数百万套固体塑料墨盒变成垃圾,到处散落,无法降解,给环境带来污染。
实用新型内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不足,提供一种与各种品牌的喷墨打印机可匹配使用的全智能再生注墨机。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全智能再生注墨机,至少包括一套信息处理控制及显示系统,一套再生注墨运行系统和一套外接辅助管理系统。
所述的信息处理、控制及显示系统,由触模式键盘(1)、扫描仪(2)、显示器(4)、中央处理器(3)、控制电路模块(6)及控制注墨运行系统的电路开关(7)等组成。在本系统中,中央处理器(3)连接控制电路模块(6),并经电路模块(6)连接控制注墨运行系统的电路开关(7),中央处理器(3)还分别连接显示器(4),以及触模式键盘(1)和扫描仪(2)。本系统向外分出三路,分别连接打印机接口(31)、电脑/PC机接口(32)和清洗机、甩干机、吹风机接口(33);并由电路开关(7)与再生注墨运行系统中的真空泵(8)连接。
所述的再生注墨运行系统,由真空泵(8)、压力泵(15)、缓冲罐(10)、多个气、液电磁阀(9、11、13、14)、多支可视流量计(12)、多个墨水储藏瓶(18)、数字式压力计(17)、真空管路和墨路等组成。真空泵(8)分别连接废液罐电磁阀(19)和气路电磁阀(9),气路电磁阀(9)分别连接缓冲罐(10)和数字压力计(17),缓冲罐(10)的一端经由电磁阀(16)连接压力泵(15),另一端连接多个电磁阀(11),电磁阀(11)连接可视流量计(12);可视流量计(12)的一端经由电磁阀(14)连接墨水瓶(18),可视流量计(12)的另一端经由电磁阀(13)连接再生注墨墨盒(34)。本系统由废液罐电磁阀(19)与外接辅助管理系统中的废液罐(20)相连接。
所述的外接辅助管理系统,由清洗剂瓶(27)、去离子水瓶(28)、废墨收集罐(20),以及相应的电磁阀(21、22、23、25、26)、可视流量计(24)和管路组成,并在该机控制柜上留有多个接口,包括扩展卡具接口(30)。这些接口可使该机与任何型号的打印机(包括收款机)、电脑/PC机(上网和管理)、清洗机、甩干机、吹风机和特种卡具等相连。
触模式键盘(1)及显示器(4)与数字式压力计(17)同在一块面板上。
本实用新型的全智能注墨机还包括一套多项自动保护系统如流量计溢墨时的自动报警响铃并切断电路的保护;墨盒安装不当的报警铃声和停止工作的保护;墨水不够时显示屏上的“请补充墨水”的示警以及注墨系统有任何异常显示屏出现的“停机检修”字样等。
本实用新型在不增加用户负担的前提下,可以降低广大喷墨打印机用户的使用成本,减少固体塑料墨盒对环境造成的污染,可再生注入与各种品牌喷墨打印机相匹配的高质量墨水,对用完墨的喷墨打印机用墨盒做无损再生注墨。其打印质量和效果及打印数量均能与原装墨盒相媲美,因而具有较高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所涵盖的墨盒品种齐全,注墨过程高度智能化,操作简单,易于掌握,特别适于规模化连锁经营者使用。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方框图。
图中1触模式键盘,2扫描器,3中央处理器,4显示器,5数据库,6控制电路模块,7控制再生注墨运行系统的电路开关,8真空泵,9气路电磁阀,10缓冲罐,11多个电磁阀,12多个可视流量计,13多个电磁阀,14多个电磁阀,15压力泵,16电磁阀,17数字压力计,18多种墨水瓶,19接废液罐电磁阀,20废液罐,21电磁阀,22电磁阀,23电磁阀,24可视流量计,25电磁阀,26电磁阀,27清洗剂瓶,28去离子水瓶,29排废口,30扩展卡具接口,31打印机接口,32电脑/PC机接口,33清洗机、甩干机、吹风机接口,34再生注墨墨盒。
具体实施方式
本实用新型的注墨机为一种可涵盖佳能(CANON)爱普生(EPSON)惠普(HP)和利盟(LEXMARK)等所有品牌喷墨打印机用墨盒的再生注墨设备。
在使用本机器对墨盒再生注墨前,先用扫描仪2对所有将使用的墨水进行扫描注册。非注册墨水不能在本机器上再生注墨,而防止假冒伪劣墨水损害用户利益和破坏国产品牌墨水的信誉和名声。墨盒在再生注墨前,先用触模式键盘或扫描仪将墨盒的信息输入到中央处理器3中,这时,有关墨盒的基本信息(如品牌、型号、使用墨水的种类和数量等)都显示在显示器4上。通过键盘操作中央处理器3向数据库5发出指令并调出数据进行处理后,再向控制电路模块6发出指令并通过控制注墨运行系统的电路开关7开始再生注墨。控制注墨运行系统的电路开关7首先打开真空泵8、气电磁阀9、气电磁阀11中指定的电磁阀及气液两用电磁阀13中指定的电磁阀,使缓冲罐10、可视流量计12中指定的流量计和墨盒34及真空管路达到一定的真空度,系统的具体真空度显示在数字式真空表17上。此时机器自动关闭气电磁阀9和气电磁阀11及气液两用电磁阀13。同时,打开液电磁阀14中指定的电磁阀,使墨水从墨水瓶18中指定的墨水瓶进入流量计12并自动准确达到规定的刻度后,关闭液电磁阀14,打开电磁阀13,流量计12中的墨水进入墨盒34后,关闭电磁阀13并从卡具上取下墨盒密封,注墨完毕。有几种特殊墨盒,流量计12中的墨水不能靠真空泵的压力差全部进入墨盒34,这需要打开压力泵15和电磁阀16将流量计12中的墨水准确压入墨盒34中完成注墨。
当需注墨盒内尚有残墨时,使用外接辅助管理系统,先将废墨回收接口插到墨盒下口。在打开真空泵后再打开电磁阀19及电磁阀21及电磁阀23将墨盒34中的残墨排入到废墨瓶20中,再进行上述注墨程序。当注墨盒内已出现混色污染时,也要用外接辅助管理系统。先排废墨到废墨瓶中继续排空墨盒34后,关闭电磁阀19、21及23,打开电磁阀22及开电磁阀25使清洗剂从清洗剂瓶27准确进入可视流量计24中,再关闭电磁阀25,打开电磁阀23而进入墨盒34,按排废程序排入到废墨瓶中。再按上述类似程序将去离子水通过电磁阀26从去离子水瓶28进入墨盒34中,排除去离子水,恢复注墨程序即可。
有些厂家的墨盒设计安装了具有识别、记忆功能的芯片使墨盒再生注墨后不能使用。本实用新型的信息处理系统设计有芯片数据恢复功能,保证墨盒在再生注墨后的使用。
本实用新型的外接辅助管理系统使机器具有扩展功能接口(31)可接任何型号打印机(打印机器的工作记录并检查注墨质量);接口(32)可接电脑/PC机(上网、传递注墨机的数据、和接受总公司的管理等);接口(33)可接清洗机、甩干机和吹风机;排废口(29)可将废液排除;接口(29)可接特殊卡具对特殊墨盒进行注墨。
本实用新型设计了多项保护一旦注墨机的控制元件出现失控使流量计溢墨时,溢墨保护装置会报警响铃并自动切断电路,停止工作;当墨盒安装不当时,也会有报警铃声并不再继续工作;注墨机内墨水不够时,显示屏上会出现“请补充墨水”以示警。总之,注墨系统有任何异常,显示屏上都会出现“停机检修”字样以进行保护。
权利要求1.一种全智能再生注墨机,其特征在于它至少包括一套信息处理控制及显示系统,一套再生注墨运行系统和一套外接辅助管理系统;所述的信息处理、控制及显示系统,由触模式键盘(1)、扫描仪(2)、显示器(4)、中央处理器(3)、控制电路模块(6)及控制注墨运行系统的电路开关(7)等组成,在本系统中,中央处理器(3)连接控制电路模块(6),并经电路模块(6)连接控制注墨运行系统的电路开关(7),中央处理器(3)还分别连接显示器(4),以及触模式键盘(1)和扫描仪(2);本系统向外分出三路,分别连接打印机接口(31)、电脑/PC机接口(32)和清洗机、甩干机、吹风机接口(33);并由电路开关(7)与再生注墨运行系统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全智能再生注墨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再生注墨运行系统,由真空泵(8)、压力泵(15)、缓冲罐(10)、多个气、液电磁阀(9、11、13、14)、多支可视流量计(12)、多个墨水储藏瓶(18)、数字式压力计(17)、真空管路和墨路等组成,真空泵(8)分别连接废液罐电磁阀(19)和气路电磁阀(9),气路电磁阀(9)分别连接缓冲罐(10)和数字压力计(17),缓冲罐(10)的一端经由电磁阀(16)连接压力泵(15),另一端连接多个电磁阀(11),电磁阀(11)连接可视流量计(12);可视流量计(12)的一端经由电磁阀(14)连接墨水瓶(18),可视流量计(12)的另一端经由电磁阀(13)连接再生注墨墨盒(34);本系统由废液罐电磁阀(19)与外接辅助管理系统中的废液罐(20)相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全智能再生注墨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触模式键盘(1)及显示器(4)与数字式压力计(17)同在一块面板上。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全智能再生注墨机,至少包括一套信息处理控制及显示系统,一套再生注墨运行系统和一套外接辅助管理系统。包括触模式键盘、扫描仪、显示器、中央处理器、控制电路模块及控制注墨运行系统的电路开关、真空泵、压力泵、缓冲罐、多个气、液电磁阀、多支可视流量计、多个墨水储藏瓶、数字式压力计、真空管路和墨路等组成。本实用新型在可以降低广大喷墨打印机用户的使用成本,减少固体塑料墨盒对环境造成的污染,可对用完墨的喷墨打印机用墨盒做无损再生注墨。其打印质量和效果及打印数量均能与原装墨盒相媲美,因而具有较高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文档编号B41J2/175GK2764617SQ20042005870
公开日2006年3月15日 申请日期2004年12月16日 优先权日2004年12月16日
发明者孙实宁, 孙实祥 申请人:孙实宁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