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面丝网印刷机的油墨调温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481185阅读:174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平面丝网印刷机的油墨调温装置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平面丝网印刷机,尤其涉及平面丝网印刷机的油墨调温装置。
背景技术
附图1是现有技术平面丝网印刷机的刮刀横梁1和刮刀3的示意图,其印刷是依靠刮刀3上的两个夹角是锐角的面相交形成的棱将油墨压过网版图案而成,而油墨粘度直接影响到刮刀3的正常使用及印刷画面的质量好坏。温度过高时,油墨粘度低,丝网版易出现溢墨;温度过低,油墨粘度高,由于在印刷过程中,刮刀3无论在印刷或在回油墨过程中,都始终在网版上来回行走,使丝网版增加无功摩擦,降低了丝网版的使用寿命,且丝网版易堵塞。所以,控制油墨在一个稳定的温度范围是保证丝网版和刮刀3正常工作的前提。而现有的平面丝网印刷机都没有油墨调温装置,主要是靠厂房的空调调节温度恒定,这必然造成耗费大量的耗能。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就是提供一种平面丝网印刷机的油墨调温装置,以控制油墨在一个稳定的温度范围,从而提高印刷产品的质量,并使丝网版和刮刀的使用寿命延长。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平面丝网印刷机的油墨调温装置,就是改造现有的刮刀横梁为中空的长方体,刮刀横梁中部正上方接导风管的下端,刮刀横梁的一侧面固定刮刀,刮刀横梁另一侧面且相对回油刮刀的方向开有数个排风孔;所述导风管的上端连接热风源。
在正常的印刷过程中,油墨会随着印数的增加,温度会降低,操作者打开热风源,调整风量,热风通过导风管进入中空的刮刀横梁从排风孔吹向刮刀和回油刮刀之间的油墨,使之温度升高到预定的温度范围。
由于本实用新型采用了上述油墨调温装置,能根据工作需要由人工控制其温度升降的办法,在印刷过程中减少了刮刀与丝网版的无功摩擦,使价格比较昂贵的丝网版和刮刀使用寿命提高一倍以上,同时减少了丝网版的易堵塞问题,提高了印刷质量。具有温度控制简单、可靠、加工造价低廉的优点。本实用新型特别适用于UV仿金属蚀刻油墨的丝网印刷。


图1为现有技术的刮刀横梁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刮刀横梁结构示意图;图3为图2的横剖视图。
图中1刮刀横梁;2导风管;3刮刀;4排风孔。
具体实施方式
以面结合附图用具体的实施方式说明本实用新型附图2、3所示的是一种用于在红枚烟盒上制作大面积磨砂效果图案的平面丝网印刷机的油墨调温装置,使用UV仿金属蚀刻油墨,该装置为一中空的长方体刮刀横梁1,刮刀横梁中部正上方接导风管2的下端,刮刀横梁的一侧面固定刮刀3,刮刀横梁另一侧面且相对回油刮刀的方向开有数个排风孔4;所述导风管2的上端连接一个大功率的电风吹。调整电风吹的风量,使UV仿金属蚀刻油墨的温度稳定在60℃的温度范围。
权利要求1.一种平面丝网印刷机的油墨调温装置,其特征在于一中空的长方体刮刀横梁(1),刮刀横梁中部正上方接导风管(2)的下端,刮刀横梁的一侧面固定刮刀(3),刮刀横梁另一侧面且相对回油刮刀的方向开有数个排风孔(4);所述导风管(2)的上端连接热风源。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平面丝网印刷机的油墨调温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热风源为电风吹。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是一种平面丝网印刷机的油墨调温装置。其特征在于一中空的长方体刮刀横梁(1),刮刀横梁中部正上方接导风管(2)的下端,刮刀横梁的一侧面固定刮刀(3),刮刀横梁另一侧面且相对回油刮刀的方向开有数个排风孔(4);所述导风管(2)的上端连接热风源。本实用新型主要用于控制丝网印刷中的UV仿金属蚀刻油墨的温度范围,可以提高印刷产品的质量和延长丝网版、刮刀的使用寿命。
文档编号B41F15/42GK2866139SQ20052005277
公开日2007年2月7日 申请日期2005年12月15日 优先权日2005年12月15日
发明者谢钢, 熊安乐 申请人:郴州市诚信印务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