墨盒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481563阅读:245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墨盒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公开的申请涉及能够安置在喷墨记录设备上的一种墨盒。
背景技术
在日本待批准专利申请No.H9-85963中公开了一种喷墨记录设备,该喷墨记录设备构造成使得墨容器(称为“墨盒”)能够安装到保持器(安装部分)上和从保持器(安装部分)上拆下。在安装部分处形成打开墨盒开口的伸出部分,并在该伸出部分处提供通孔,使得墨能够从墨盒的阀中流出。当墨盒安装在安装部分上时,伸出部分打开该阀,墨盒内的墨流过该开口。

发明内容
但是,当墨盒已安装而且墨盒的开口被伸出部分打开时,为了连接墨盒,该开口必须相对于伸出部分准确放置。另外,如果伸出部分的形状制造不准确,则可能不能顺利安装墨盒,而且/或者墨可能泄漏或蒸发。
特别地,对于上述日本待决专利申请No.H9-85963中的墨盒,该墨盒设有供墨开口和空气引导开口,在安装部分侧的供墨开口和流道必须密封并准确制造,使得墨不泄漏。另外,两个伸出部分必须准确对应于供墨开口和空气引导开口。因此,必须以较高的准确度制造墨盒。
作出本发明是为了解决除其它问题以外的上述问题,并提供一种墨盒,该墨盒能够安置在喷墨记录设备中,由此墨盒能够很容易地安装在喷墨记录设备中,并使得墨盒的制造简单。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方面,一种墨盒包括墨室;连通室,该连通室能够与墨室和墨盒的外部连通;设置在连通室内的阀,该阀能够从阻挡墨室和墨盒的外部之间连通的第一位置移动到允许该连通的第二位置;和操作件,该操作件从连通室延伸到墨盒的外部,并能够使阀从第一位置移动到第二位置。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方面,当墨盒安装在喷墨记录设备的安装部分中时,操作件能够通过接触安装部分使阀从第一位置移动到第二位置。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方面,阀和操作件可以形成为一体件。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方面,墨盒还可以包括阀座,该阀座与阀相邻;和推压装置,该推压装置向阀座推压阀。可以在阀座的大致中心处形成开口,以便暴露阀的底部。阀座可以在该开口的外部接触阀。操作件可以从阀上穿过开口伸出。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方面,推压装置可以从阀座延伸出并围绕阀,而且推压装置可以与阀座整体形成,以便在阀的与阀座相反的第一侧向阀座推压阀。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方面,操作件可以位于阀的与第一侧相反的第二侧。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方面,墨盒还可以包括围绕操作件的密封件。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方面,操作件的一端可以在连通室的外侧端和密封件的外侧端之间。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方面,密封件可以在与阀相反的一侧从阀座延伸出并与阀座整体形成。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方面,墨盒还可以包括围绕操作件的密封件,其中当墨盒安装在喷墨记录设备的安装部分中时,密封件接触安装部分并形成从安装部分内的流道到墨室的通道。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方面,阀座、推压装置和密封件可以由橡胶类材料整体形成。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方面,一种墨盒包括墨室;空气连通室,该空气连通室能够与墨室和墨盒的外部连通;设置在空气连通室内的第一阀系统;墨连通室,该墨连通室能够与墨室和墨盒的外部连通;和设置在墨连通室内的第二阀系统。第一阀系统或第二阀系统中的至少一个阀系统包括阀座、能够相对于阀座移动的阀、和操作件,该操作件延伸到空气连通室或墨连通室中的至少一个连通室的外部,并能够使阀从阀接触阀座的第一位置移动到阀与阀座分开的第二位置。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方面,当墨盒安装在喷墨记录设备的安装部分中时,操作件能够通过接触安装部分使阀从第一位置移动到第二位置。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方面,阀和操作件可以形成为一体件。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方面,空气连通室和墨连通室可以形成在墨盒的一侧。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方面,第一阀系统可以包括阀座、阀和操作件,而第二阀系统可以包括阀座和阀。当墨盒安装在喷墨记录设备的安装部分中时,第一阀系统的操作件能够通过接触安装部分把第一阀系统的阀从第一位置移动到第二位置,而第二阀系统的阀能够通过由设置在安装部分中的抽取管推动而从第一位置移动到第二位置。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方面,一种阀系统可以包括阀;操作件;阀座,在该阀座的大致中心部分处具有开口;和推压装置,该推压装置在第一方向上推压阀,使得阀接触阀座。操作件穿过阀座的开口伸出。阀在阀座和推压装置之间。当操作件在与第一方向相反的第二方向上推压阀时,阀与阀座分开。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方面,阀系统还可以包括围绕开口和操作件的周边的密封件。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方面,操作件的一端可以在阀和密封件的外侧端之间。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方面,一种喷墨记录设备可以包括安装部分,该安装部分能够接纳上述墨盒中的一种墨盒。该安装部分包括流道,通过该流道把空气引导到墨盒。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方面,一种喷墨记录设备可以包括喷墨头和安装部分,该安装部分能够接纳上述墨盒中的一种墨盒。该安装部分包括抽取管,通过该抽取管将墨供应给喷墨头。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方面,没有必要在喷墨记录设备的安装部分处提供用于打开阀件的开口的突起。因此有如下效果,即在墨盒安装到安装部分时定位墨盒和安装部分变得很容易。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方面,当从喷墨记录设备拆下墨盒时,推压装置使阀件接触阀座,并防止墨通过开口离开或蒸发。而且,当墨盒安装在喷墨记录设备上时,能够通过由操作件均匀升起阀和将阀和阀座分开而打开阀。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方面,不需要复杂的操作程序来安装在定位阀件的区域内推压阀件的推压装置。因此有减小墨盒的制造成本的效果。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方面,防止墨通过开口离开或蒸发。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方面,第一和第二阀系统中的至少一个阀系统包括阀座和能够相对于阀座移动的阀。阀具有在墨盒外部伸出的操作件,并构造成使得当墨盒安装在安装部分上时,操作件接触安装部分,使得阀与阀座分开。当给安装部分提供与第一和第二阀系统对应地伸出的操作件时,操作件必须密封以防止墨泄漏,并制造成使其准确维持在两个伸出的操作件之间的相互位置关系和在墨连通室与空气连通室之间的相互位置关系。但是有如下效果,即能够容易地把墨盒安装到安装部分上,同时容易制造,而在位置关系上不需要较高的准确度。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方面,能够通过简单地在安装部分的方向上移动墨盒来打开两个阀系统,从而提供更好的可操作性。


本公开的各个示范实施例将参考下列附图进行描述,其中图1是根据本公开的一个示范墨盒和其上安装该墨盒的根据本公开的一个示范喷墨记录设备的示意图;图2A和2B的剖视图示出了根据本公开的一个示范墨盒的结构图2A示出了在把墨盒装入喷墨记录设备之前的墨盒;图2B示出了在把墨盒装入喷墨记录设备之后的墨盒;图3A-3E描绘了根据本公开的一个示范阀件图3A是平面图;图3B是侧视图;图3C是沿图3A的线I-I的剖视图;图3D是沿图3A的线II-II的剖视图;图3E是仰视图;图4A-4C描绘了根据本公开的一个示范阀件图4A是平面图;图4B是侧视图;图4C是仰视图;
图5A和5B描绘了根据本公开的一个示范安装部分图5A是沿图5B的线III-III的剖视图;图5B是仰视图;图6A和6B描绘了图5B的示范安装部分;图6A是沿图5B的线IV-IV的剖视图;图6B是沿图5B的线V-V的剖视图;图7是根据本公开的一个示范止回阀的透视图;图8A-8C描绘了根据本公开的一个示范墨盒;图8A是主视图;图8B是侧视图;图8C是仰视图;图9是图8A-8C的墨盒的透视图;图10的剖视图示出了在把墨盒装入喷墨记录设备之前的根据本公开的一个示范墨盒的结构;图11A和11B是根据本公开的一个示范抽墨管和一个示范阀件的剖视图图11A示出了在抽墨管进入导向通道之前的抽墨管;图11B示出了接触阀件并使阀件推向墨室的抽墨管;图12是根据本公开的一个示范阀件的斜角透视图;图13是根据本公开的一个示范墨盒主体的内侧下部的透视图;图14是图13的剖面VI的剖面图;图15是图13的剖面VII的剖面图;图16是图13的剖面VIII的剖面图;图17是图13的剖面IX的剖面图;图18是根据本公开的一个示范墨盒主体的内侧下部的透视图;图19是根据本公开的一个示范墨盒主体的内侧下部的透视图;图20A和20B是图19的剖视图图20A是剖面X的剖面图;图20B是剖面XI的剖面图;图21的剖视图示出了在把墨盒装入喷墨记录设备之前的根据本公开的一个示范墨盒的结构;图22是根据本公开的一个示范主体箱的仰视图;图23A和23B是在从阀座部分移去阀件的状态下的根据本公开的一个示范墨盒的剖视图图23A示出了正确安装在安装部分中的墨盒;图23B示出了不正确安装在安装部分中的墨盒;图24的剖视图示出了在把墨盒装入喷墨记录设备之前的根据本公开的一个示范墨盒的结构;图25A和25B描绘了根据本公开的一个示范空气引导件的放大的前端部图25A是剖面图;图25B是俯视图;图26A和26B描绘了根据本公开的一个示范空气引导件的放大的前端部图26A是剖面图;图26B是俯视图。
具体实施例方式
下面参考附图描述本公开的一个实施例。图1是根据本公开的一个示范墨盒1和其上安装该墨盒1的根据本公开的一个示范喷墨记录设备2的示意图。
墨盒1形成为使得墨盒1能够相对于喷墨记录设备2拆下,喷墨记录设备2设有排墨的记录头7。墨盒1存储要供应给记录头7的墨。
墨盒1配备有中空盒形主体箱1a和密封该主体箱1a顶表面的顶部1b。在形成于主体箱1a内部的墨室16(见图2A和2B)内存储要供应给记录头7的墨。另外,在喷墨记录设备2中能够安装多个墨盒,在这些墨盒内分别充入青色、洋红色、黄色和黑色墨。从而使得彩色打印成为可能。
喷墨记录设备2设有安装部分3,墨盒1安装到该安装部分3上;容器5,该容器5存储要由墨盒1通过供墨管4供应的墨;记录头7,记录头7把容器5内存储的墨射到记录纸6上;滑架8,在该滑架8中安装容器5和记录头7,而且该滑架8能够在两个直线方向上移动;滑架轴9,该滑架轴9是导向件,滑架8通过该导向件在所述两个直线方向上移动;输送机构10,该输送机构10输送记录纸6;和清洗装置11。
安装部分3由基部3a和设置在该基部3a两侧的导向部3b组成。中空伸出的抽墨管12抽取墨盒1内存储的墨,而把外部空气引导到墨盒1的空气供应开口91布置在基部3a上。
抽墨管12的一端与墨流道94连通,并通过供墨管4与容器5连通。空气供应流道92和进气口93与空气供应开口91连通(见图5A和5B)。
从与安装部分3垂直的方向(箭头X方向)安装墨盒1。此时,抽墨管12打开后述设置在墨盒1内部的阀系统23,并与墨室16的内部连通。另外,空气供应开口91与墨室16的内部连通。
在记录头7中与记录纸6相对的表面上设置多个喷嘴开口。通过驱动由压电元件组成的致动器,容器5内存储的墨从这些喷嘴孔射向记录纸6。对于实际记录操作,随着安装有记录头7的滑架8来回移动而在记录纸6上进行记录。
另外,记录头7位于安装部分3上方。这样,由于安装在安装部分3中的墨盒1与喷嘴孔之间的压头差而给喷嘴孔内的墨以负压(背压)。
清洗装置11布置在记录区域外部,使得清洗装置11面对记录头7。清洗装置11设有清洗帽11a,该清洗帽11a覆盖形成有喷嘴孔的记录头7;废墨管11b,该废墨管11b与清洗帽11a连通;泵11c,泵11c把来自喷嘴孔的墨吸入废墨管11b。
当执行清洗过程时,把滑架8移动到清洗过程执行位置,并用清洗帽11a覆盖记录头7的其上形成有喷嘴孔的表面。泵11c在该状态下被驱动,并抽吸记录头7内积聚的含有气泡的有缺陷的墨。抽吸出的有缺陷的墨通过废墨管11b存储在未描绘的废墨容器内。记录操作和清洗过程由安装在喷墨记录设备2中的CPU(中央处理单元)(未示出)控制。
接着参考图2A和2B解释安装在喷墨记录设备2中的墨盒特别是图1的A的结构。图2A和2B的剖视图示出了根据本公开的墨盒1的结构图2A示出了在把墨盒1装入喷墨记录设备2之前的墨盒1;图2B示出了在把墨盒1装入喷墨记录设备2之后的墨盒1。
墨盒1包括具有墨室16的主体箱1a;覆盖主体箱1a的敞开的上表面的顶部1b;覆盖主体箱1a的底壁1e的帽件1f。在该帽件1f上形成两个暴露孔1fa、1fb,这两个暴露孔1fa、1fb将后述阀系统23、24暴露在安装部分3侧。墨盒1形成有顶部1b和与主体箱1a熔接的帽件1f。主体箱1a、顶部1b和帽件1f的材料可以是树脂材料。
在底壁1e中形成供墨开口21,该供墨开口21向外敞开以向外供应墨室16内的墨。供墨开口21与设置在圆柱形壁21a内部的连通室30直接连通,该圆柱形壁21a与底壁1e的下部第一表面整体形成,并从该下部第一表面伸出。另外,在底壁1e中形成空气引导开口26,该空气引导开口26用于引导空气进入墨室16。空气引导开口26与设置在圆柱形壁26a内部的连通室50直接连通,该圆柱形壁26a与底壁1e的所述下表面整体形成,并从该下表面伸出。当在安装部分3上安装墨盒1时,把抽墨管12插入连通室30。
止回阀60位于供墨开口21中并面对供墨开口21。通过用树脂材料整体形成伞形弹性膜部分60b和轴部分60c来构造止回阀60,该伞形弹性膜部分60b面对供墨开口21的下表面,该轴部分60c的一端保持着膜部分60b。轴部分60c以能够在上下方向上滑动的方式插入底壁1e中的轴孔1n。在正常情况下,突起部分60a与底壁1e的顶表面接触,在其接触位置处,膜部分60b与供墨开口21隔开,以允许墨从墨室16向阀件32的流动。当墨从抽墨管12流向墨室16时,通过升起膜部分60b并密封供墨开口21来防止该流动。
围绕着空气引导开口26的圆柱形部件25设置在底壁1e上,并在墨室16内部伸出。该圆柱形部件25伸出使得来自外部的空气供应通过该圆柱形部件25内部的流道指向墨室16的上部。空气引导开口26的上部中的开口位置比墨表面高。
作为密封件实例的阀系统23、24分别固定到供墨侧的连通室30和空气引导侧的连通室50上。
阀系统23配备有由橡胶弹性件整体制成的支撑件46和由树脂材料构造的阀件32。该支撑件46具有大致为圆柱形的外形,并通过整体形成阀座部分46a和推压部分46b以及外壁33构造支撑件46,推压部分46b相对于阀座部分46a较靠近墨室16,外壁33位于阀座部分46a的与推压部分46b相对的一侧。推压部分46b沿朝阀座部分46a的方向推压阀件32,并使阀件32容纳在阀座部分46a与推压部分46b之间的空间内。
外壁33具有径向向外伸出的连接部分33a。连通室30具有阶梯面44,该阶梯面44具有向外部增大的直径,以容纳连接部分33a。在连接部分33a的面对阶梯面44的表面上形成突起43。通过把突起43挤压到阶梯面44上,并在使突起43变形的同时把连接部分33a安置在阶梯面44与帽件1f之间,从而把帽件1f固定到主体箱1a上。从而防止墨从形成在阀系统23的外壁33和连通室30的内壁之间的空间流出。
在阀座部分46a中,沿轴向穿过阀座部分46a的中心形成开口41。另外,在外壁33上形成插入抽墨管12的引导通道40,其形成方式使得该引导通道40与开口41连通。
引导通道40的内径比抽墨管12的外径小,因而外壁33与抽墨管12紧密接触。开口41形成为比引导通道40的内径大,并比抽墨管12的外径小。引导通道40的在插入抽墨管12那一侧的一端形成为向外变宽的锥形。
推压部分46b由侧壁部分36和与侧壁部分36相连的推进部分37形成,并向内伸出,以便接触阀件32的与墨室16相对的一侧,侧壁部分36从阀座部分46a环绕开口37a的圆周圆柱形地竖立到墨室16。推进部分37具有在推进部分37中心的开口37a。
推压部分46b通过侧壁部分36和推进部分37的弹性力在使得阀件32接触阀座部分46a的方向上推压阀件32,并在正常情况下使阀件32与阀座部分46a相连。另外,通过把抽墨管12插入引导通道40以使阀件32推向墨室16,侧壁部分36伸长,而推进部分37倾斜,从而允许间隙的形成,使得墨能够在阀件32和阀座部分46a之间流动。
图3A-3B示出了阀件32的细节。阀件32配备有底部57和从该底部57的外圆周垂直延伸的阀侧壁部分56。穿过底部57和阀侧壁部分56连续地形成连通通道58。
底部57在连通通道58内部和开口41外部的位置处具有突起件39,该突起件39向阀座部分46a伸出,并在面对阀座部分46a的端面上形成为环形。在阀件32容纳在支撑件46中时的状态下,阀侧壁部分56紧密接触并压住推压部分46b的推进部分37。通过向下挤压突起件39,突起件39使阀座部分46a弹性变形,并紧密接触阀座部分46a的上表面。
在空气引导侧的阀系统24类似于阀系统23,并配备有由橡胶弹性件整体制成的支撑件46和由带肋的材料构造的阀件65。
该支撑件46具有阀座部分46a、推压部分46b和密封部分63。阀座部分46a和推压部分46b具有与阀系统23相同的功能。
开口41形成在阀座部分46a的基本中心的位置。圆柱形密封部分63围绕着开口41,并整体形成在阀座部分46a的下部处。
如图4A-4C所示,阀件65具有在其顶部处的圆柱形部分66、在其下部处的操作件67和在其大致中心部分处的阀部分68。类似于图3A-3E所示的阀件32,阀部分68配备有底部57和从该底部57的外圆周垂直延伸的阀侧壁部分56,穿过底部57和阀侧壁部分56连续地形成连通通道58。这些部分的功能与阀件32的那些部分的功能相同。因此省略对它们的描述。
圆柱形部分66具有从底部57升起的圆柱形形状。当把墨盒1正确安装在安装部分3中时,圆柱形部分66设置成在圆柱形部分66的顶端和圆柱形部件25的内表面之间具有一个空间,并确保墨室16和阀座部分46a的开口41之间的连通,即使在从阀座部分46a推动阀件65向上的情况下也是如此。
操作件67是从底部57垂直向下延伸的伸出部分,并形成有圆形外形67a和在径向和轴向上延伸的凹面67b。操作件67通过支撑件46的开口41向下延伸,并具有略位于密封部分63下端上方的下端。该内凹67b能够使在开口41和内凹67b之间的空气通道的横截面积较大。
图5A-6B示出了安装部分3的细节。在空气供应侧,凹进3d位于安装部分3的基部3a上面对阀系统24的位置处。该凹进3d具有用于密封部分63在安装墨盒1时接合的一侧。在凹进3d的底部上,在密封部分63内部不面对操作件67下端的位置处,穿过构造基部3a的壁形成空气供应开口91。空气供应开口91可以形成为具有比操作件67的外径小的宽度和长的长度的切口形状,或者可以形成有成辐射状集合的多个切口。
在构造基部3a的壁的下表面上形成槽形空气供应流道92。空气供应流道92的一端随着其横截面积增大而与空气供应开口91相连,而另一端与在上下方向上穿过构造基部3a的壁形成的进气口93相连。空气供应流道92的一部分沿着所述壁的下表面形成有多个曲面,以抑制空气的流动,并防止在与墨盒1的空气引导开口26相连时墨中的成分和湿气蒸发。
进气口93在基部3a的上表面上敞开,但离开所安装的墨盒1的底表面具有一个空间,利用该空间通过空气供应流道92和空气供应开口91把空气供应给墨盒1。进气口93的上表面可以由后述的多孔弹性体3c覆盖,以允许与外部空气通风。
在抽墨侧,在构造基部3a的壁的上表面上伸出地整体形成抽墨管12,并在下表面上形成墨流道94。墨流道94的端部94a与墨流道94的在上下方向上穿过抽墨管12形成的下端相连,而端部94b向上敞开基部3a在导向部3b外部延伸的一部分上表面,并在该上表面上与供墨管4相连。
在抽墨管12的顶端上形成用于对外部敞开墨流道94的连通开口81a。通过该连接开口81a确保墨流道94和墨室16之间的连通,其连通方式使得该顶端接触阀件32。在基部3a的顶表面上环绕抽墨管12设置多孔弹性体3c例如海绵。多孔弹性体3c吸收可能从阀系统23泄漏的墨。
在多个位置处为多个墨盒设置安装部分3。构成基部3a和导向部3b的每个壁在墨盒布置的方向上整体延伸。为每个安装位置提供上述抽墨管12、墨流道94、导向部3b、空气供应开口91和空气供应流道92。如图5B所示,每个墨流道94的与每个相应的供墨管4相连的端部94a、94b侧向定位在基部3a的延伸部分处。
另外,通过用盖件例如树脂膜95覆盖那些槽的敞开的下表面来形成上述墨流道94和空气供应流道92。通过熔接把膜95固定在分别形成墨流道94的圆周和空气供应流道92的肋94c、92c的下端面上。具有相同安装位置的墨流道94和空气供应流道92由单独一个膜95一起覆盖。
接着将参考图2A和2B描述墨盒1在喷墨记录设备2的安装部分3处的安装。图2A示出了其中未将墨盒1安装在喷墨记录设备2的安装部分3中的状态。在该状态下,通过支撑件46的推压部分46b的弹性力把供墨侧的阀件32和空气引导侧的阀件65都压在阀座部分46a上,这样,每个阀系统23、24都未打开。
如图2B所示,当安装墨盒1时,在供墨侧,通过抽墨管12的推动阀件32的前端和支撑件46的延伸用于将阀件32与阀座部分46a分开的侧壁部分36来打开阀系统23。因此,墨流道通过墨室16、供墨开口21、阀系统23的开口37a、连通通道58和在阀件32与阀座部分46a之间的空间延伸到抽墨管12。从而把墨供应给记录头7。
另一方面,在空气供应侧,操作件67的前端接触凹进3d的底部,这使得阀件65提升。随着支撑件46的侧壁部分36的伸长,阀件65的阀部分68与阀座部分46a分开。因此打开阀系统24。
同时,密封部分63与凹进3d紧密接触,这样能够在墨盒1的空气引导开口26和安装部分3的空气供应开口91之间的连通与外部闭塞的状态下允许该连通。从而通过进气口93、空气供应流道92和安装部分3的空气供应开口91、开口41、在阀系统24的阀件65和阀座部分46a之间的空间、连通通道58、空气引导开口26和在圆柱形部件25内部的流道形成到墨室16上部的空气流道。
在该实施例中,由于抽墨管12与引导通道40接合而调节阀系统23的位置。但是,操作件67可以接触凹进3d底部的任何部分,除非空气供应开口91闭塞。因此,对于供墨开口21和空气引导开口26、阀系统23和24、安装部分3的抽墨管12和空气供应开口91之间的各个位置关系,墨盒1可以制造成具有适度的尺寸公差。另外,用户把墨盒1安装在安装部分中的操作变得很容易。
应当理解的是,可以得到各种改进。例如,在上述实施例中,空气供应侧的阀系统24设有在墨盒外部伸出的操作件67,而安装部分3的抽墨管12在抽墨侧伸出。但是,可以在抽墨侧给阀系统23提供在墨盒1外部伸出的该操作件。
另外,在该实施例中,使用阀系统来密封供墨开口21和空气引导开口26。但是,在不使用该阀系统的一侧上的开口可以用橡胶密封,而针形抽墨管可以从安装部分伸出。
如图2A所示,操作件67定位成使得其下端略位于密封部分63的最下端的上方。阀件65紧密接触阀座部分46a。类似地,在供墨侧,阀件32通过推压部分46b紧密接触阀座部分46a。如图2B所示,在供墨侧,当已经安装墨盒1时,抽墨管12的前端推动阀件32向上,从而打开阀系统23。
在空气引导侧,操作件67的前端接触凹进3d的底部,而支撑件46的阀座部分46a相对向下移动,从而打开阀系统24。
在减压状态下包装墨盒1。还对墨室16减压。当空气引导侧的阀系统24和供墨侧的阀系统23大致同时打开时,出现从抽墨管12向墨室16的墨流动。但是,止回阀60防止了在抽墨管12和记录头7之间的流道内残留墨的逆流。而且,空气能够从空气供应开口91通过圆柱形部件25快速流动到墨室16的上部。因此,即使由于在运输期间包装内的墨盒1的落下而使得墨进入圆柱形部件25,这些墨也随着空气的流动而带回到墨室16中。假设在把墨盒1安装到安装部分3的安装期间墨盒1被翘起,并假设供墨侧的阀件32比空气引导侧的阀件65早打开,则出现上述从抽墨管12到墨室16的快速墨流动。但是,止回阀60由于该流动而升起从而膜部分60b关闭供墨开口21,因而防止了该流动。有利地,通过适当设置抽墨管12和阀件65的操作件67的长度,使得空气引导侧的阀系统24比供墨侧的阀系统23早打开,以防止来自抽墨管12的快速墨逆流。
在正常状态下,止回阀60的膜部分60b由于其重力而下落在远离供墨开口21的位置处。来自墨室16的墨通过供墨开口21、阀件32的连通通道58和抽墨管12供应给记录头7。随着来自墨室16的墨流动,空气从空气供应开口91通过圆柱形部件25供应给墨室16的上部。此时,在空气引导侧的阀件65的圆柱形部分66定位成离圆柱形部件25的内部一个间隔,以便确保空气流道。
另外,在记录操作期间,供墨管4内的墨由于惯性随滑架8的移动而移动,而且管4内的压力改变。但是,由于止回阀60在如上所述的正常状态下使供墨开口21敞开,所以能够容许由于压力变化而引起的在抽墨管12和墨室16之间轻微的墨流动。从而能够减小记录头7内的压力变化,使得稳定排墨成为可能。
应当理解可以得到各种改进,例如,在上述实施例中,止回阀60制造成由伞部分和轴部分形成的伞形。但是,可以采用使矩形膜的一边固定并允许其它边打开和关闭的结构作为止回阀。
而且,安装部分的空气引导通道可以以类似于抽墨管12的中空圆柱形形状伸出,而空气连通侧的阀系统24可以具有与供墨侧的阀系统23相同的结构。此外,抽墨管12可以具有不从安装部分伸出的形状,而供墨侧的阀系统23可以具有与空气连通侧的阀系统24相同的结构。
另外,代替阀系统23、24,可以用橡胶塞和连通室30、50接合,而从安装部分伸出的中空针形抽墨管和空气引导管可以通过该橡胶塞插入。
接着参考图7进一步解释止回阀60。图7是止回阀60的透视图。止回阀60用具有弹性的树脂材料整体形成,并具有面对供墨开口21的伞形膜部分60b和与该膜部分60b相连的轴部分60c。在轴部分60c处形成突起部分60a。该轴部分60c以可滑动的方式插入与供墨开口21相邻形成的轴孔1n。在正常条件下,突起部分60a由于止回阀60自身的重力而垂直落下与底壁1e的顶表面接合,情况是膜部分60b与供墨开口21留有空间。因此,在正常状态下,墨室16内的墨能够从供墨开口21流动到连通室30。另一方面,当出现从连通室30到墨室16的流动时,膜部分60b与轴部分60c一起被提起,而且膜部分60b紧密覆盖供墨开口21并防止逆流。
接着将详细描述根据本公开的另一个实施例的墨盒1。
如图8A-10所示,墨盒1配备有主体箱1a;阀系统23;阀系统24;遮蔽机构22,该遮蔽机构22阻挡从传感器14的光发射部分发出的检测残留墨量的光;和帽件1f,该帽件1f覆盖主体箱1a的下端部。
主体箱1a由具有渗透性的合成树脂形成。如图10所示,底壁1e在主体箱1a中水平延伸,而且底壁1e把主体箱1a的内部空间分割成在上侧的墨室16和在下侧的两个连通室30、50。在墨室16的底表面上提供四个供墨开口70a-70d(见图13),这四个供墨开口70a-70d用于通过阀系统23把墨室16内的墨供应给喷墨记录设备2。后面将描述引导墨进入这四个供墨开口70a-70d的墨室16的内部结构。
如图10所示,在主体箱1a的侧壁部分的大致中心位置处沿其高度方向形成稍微伸出到外侧的伸出部分34。后述遮蔽机构22的挡光板59位于伸出部分34内侧的空间中。另外,在墨盒1安装在安装部分3中时的状态下,伸出部分34夹在设置在安装部分3处的传感器14的光发射部分和光接收部分之间。而且,顶部1b熔接在主体箱1a的顶端部处。因此,顶部1b密封主体箱内的墨室16。
在两个连通室30、50之间形成用于将墨注入空墨盒1的墨室16内的注入孔17。在该注入孔17中,合成橡胶塞件18为压配合。另外,注入孔17的深端与主体箱1a内的墨室16相连。将注入针(未示出)穿过塞件18插入注入孔17中,以通过该注入针将墨注入墨室16。
在底壁1e的一部分处整体形成用来与墨室16和连通室30连通的圆柱形部分38。在圆柱形部分38的下端处提供薄膜部分42,该薄膜部分42关闭形成在圆柱形部分38内的连通通道。另一方面,在底壁1e的一部分处整体形成用来与墨室16和连通室50连通的两个圆柱形部分47和48。在圆柱形部分48的下端处提供薄膜部分49,该薄膜部分49关闭形成在圆柱形部分47、48内的连通通道。另外,在圆柱形部分47的上侧提供延伸到墨室16上端部的圆柱形部件25。
如图10-11B所示,阀系统23配备有支撑件46和容纳在该支撑件46内的阀件32,该支撑件46由合成橡胶大致形成为圆柱形并具有弹性。通过整体形成以从支撑件46的上侧(墨室16侧)起的顺序定位的推压部分46b、阀座部分46a和连接部分33a构造支撑件46。
使得阀件32的下表面接触阀座部分46a的上表面(在墨室16侧的端面),并在中心轴线侧的一部分阀座部分46a处形成在上下方向上延伸的开口41。在连接部分33a中形成与开口41连通并向下延伸的引导通道40,而且该引导通道40形成为下部直径变宽的锥形。环绕引导通道40形成环形槽40a。使得形成引导通道40的壁部很容易在引导通道40的直径增大的方向上弹性变形。因此,当把抽墨管12插入引导通道40时,引导通道40和抽墨管12的紧密度增大,并显著防止了墨的泄漏。另外,因为该壁部在引导通道40的直径增大的方向上变形,即使抽墨管12在倾斜状态或偏置状态下插入引导通道40,抽墨管12也准确地插入引导通道40。
推压部分46b具有从阀座部分46a的圆周侧部向墨室16侧升起的圆柱形侧壁部分36和从该侧壁部分36的上端朝径向向内方向整体推进的推进部分37。推进部分37的下表面接触阀件32。通过侧壁部分36和推进部分37的弹性力向下推压阀件32。另外,在推进部分37内部形成开口37a,使得整体形成的侧壁部分36和推进部分37能够很容易地弹性变形。
如图11A-12所示,阀件32具有接触阀座部分46a的底部57;从该底部57的圆周侧部延伸出的圆柱形阀侧壁部分56;和从底部57的中心部分向墨室16侧伸出比阀侧壁部分56远的刺破部分52。
在底部57的下表面上形成向阀座部分46a侧伸出的突起件39。当推压部分46b使阀件32推压到阀座部分46a侧而且当突起件39紧密接触阀座部分46a的上表面时,阀件32关闭阀座部分46a的开口41,从而关闭供墨流道。而且,在底部57的在突起件39圆周外侧和在阀侧壁部分56圆周内侧的部分处,在沿圆周方向等距的位置处形成多个连通通道53,这些连通通道53连接阀件32上方和下方的空间。
如图11A-12所示,刺破部分52由四个板件52a、52b、52c和52d构成,这四个板件在平面图中集合成十字形,并在底部57的大致中心部分处向上设置这四个板件。另外,在四个板件52a-52d之间分别形成沿上下方向延伸的槽54。而且,刺破部分52穿过推压部分46b内部的开口37a向上伸出。如图10所示,刺破部分52的前端定位成略位于薄膜部分49的下方。
当在安装部分3上安装墨盒1时,把抽墨管12插入引导通道40。然后,抽墨管12的前端抵抗推压部分46b的推压力而升起阀件32。阀件32在使推压部分46b变形的同时向上移动,从而阀件32的突起件39与阀座部分46a分开。此时,如图10和11B所示,由于已经向上移动的阀件32的刺破部分52的前端刺破薄膜部分42,所以墨室16内的墨流入连通室30,从而墨通过阀件32的连通通道53从抽墨管12供应给喷墨记录头7侧。
阀系统24配备有支撑件46和容纳在该支撑件46内的阀件32,并具有与阀系统23相同的结构。换言之,与支撑件46的阀座部分46a紧密相连的推压部分46b向下推压阀件32,以便关闭开口41。另外,当在安装部分3上安装墨盒1时,把空气引导管13插入形成在支撑件46处的引导通道40,而且类似于阀系统23,阀件32向上移动,使得圆柱形部分48的薄膜部分49被刺破部分52刺破。然后,外部的空气从空气引导管13通过阀件32的连通通道53流入连通室50,从而通过引导通道40、开口41和圆柱形部件25的内部通道把空气引入墨室16的上部。
如图10所示,遮蔽机构22设置在墨室16下部处的空间内。遮蔽机构22配备有挡光板59,该挡光板59不透射光;中空浮子61;连接件62,该连接件62连接挡光板59和浮子61;和支撑台64,该支撑台64设置在底壁1e的上侧,并以枢转的方式支撑连接件62。挡光板59和浮子61分别设置在连接件62的端部处。以绕支撑台64的枢轴点在与底壁1e垂直的垂直平面内枢转的方式布置连接件62。
挡光板59是与该垂直平面平行并具有预定面积的薄板件。当在安装部分3上安装墨盒1时,设置在安装部分3处的传感器14的光发射部分和光接收部分位于与形成在主体箱1a的侧壁部分上的伸出部分34相同的高度处。当挡光板59位于伸出部分34内侧的空间中时,使得挡光板59阻挡来自传感器14的光发射部分的光透射过主体箱1a的壁部和墨室16内的墨。浮子61是内部充满空气的圆柱形部件。使得整个浮子的比重比墨室16内的墨的比重小。
因此,当墨室16内残留墨量较大而且当设置在连接件62的一端处的整个浮子61位于墨中时,浮子61由于浮力而浮起,从而设置在另一端处的挡光板59阻挡来自光发射部分(图10中实线所示的位置)的光。但是,当墨室16内残留墨量变低而且浮子61的一部分从墨的表面暴露出来时,施加给浮子61的浮力减小,从而浮子61降低。然后,挡光板59在伸出部分34上方移动,并移动到挡光板59不阻挡来自光发射部分的光的位置(图10中点划线所示的位置)。因此,来自光发射部分的光沿着直线光路透射过伸出部分34,并被光接收部分接收。结果,传感器14检测到墨室16内残留墨量较低的状态。
如图8A-10所示,通过超声粘附等用覆盖主体箱1a下端的物质把帽件1f固定到主体箱1a上。在帽件1f的分别与阀系统23和阀系统24对应的底部上的位置处分别形成向下伸出的两个密封部分63。这些密封部分63使得当把墨盒1放置在桌子上时,环绕抽墨管12或空气引导管13入口的墨很难粘附在桌子表面上。
接着描述用于把墨室16内的墨引导到供墨开口70a-70d的墨室16的内部结构。
如图13所示,在形成墨室16底表面的底壁1e上表面上形成比周围稍低的深部72a。另外,在平面图中大致在深部72a的中心位置处提供板件71。在板件71上形成用于通过阀系统23把墨室16内的墨供应给喷墨记录装置2的四个供墨开口70a-70d。在这四个供墨开口70a-70d中,供墨开口70a在平面图中是圆形的,并大致位于板件71的中心部分处,在平面图中具有矩圆形状的三个供墨开口70b、70c和70d在圆周方向上环绕圆形供墨开口70a并排设置。墨室16和连通室30通过这四个供墨开口70a-70d连通,以允许通过阀系统23把从供墨开口70a-70d排出的墨供应给喷墨记录装置2。
因为四个供墨开口70a-70d形成于设置在深部72a处的板件71上,所以四个供墨开口70a-70d位于比深部72a稍高的位置处。因此,即使在形成主体箱1a时产生的尘埃等残留在墨室16内,这种尘埃等也残留在深部72a处,并很难从位置比深部72a高的供墨开口70a-70d流出。因此省略了用于过滤从供墨开口70a-70d排出的墨的过滤器。
在墨室16的底表面上分别形成三个伸出部分75(导墨部分),这三个伸出部分75从底表面72伸出,并从墨室16的三个侧表面73、74延伸到供墨开口70a-70d的附近。设置这些伸出部分75,使得它们环绕供墨开口70a-70d从三个方向指向供墨开口70a-70d。因此,即使墨室16内残留墨量变得较低,墨室16的侧表面73、74附近的墨也被三个伸出部分75导向供墨开口70a-70d。而且,伸出部分75的与供墨开口70a-70d相反的端部与侧表面73、74相连。因此,当墨室16内几乎没有墨时,墨甚至能够从在底表面72与侧表面73、74之间的容易残留墨的边缘77准确地导向供墨开口70a-70d。
图14是图13中横截面VI的剖视图。图15是图13中横截面VII的剖视图。图16是图13中横截面VIII的剖视图。图17是图13的横截面IX的剖视图。如图14-16所示,在每个伸出部分75与底表面72之间的边缘76的曲率半径r1、r2比在侧表面73、74与底表面72之间的边缘77的曲率半径R1小。换言之,在供墨开口70a-70d附近的边缘76处曲率较大,这使得该边缘具有尖锐形状。另外,如图14和16所示,在伸出部分75与底表面72之间的边缘76处,在供墨开口70a-70d附近的位置76b(横截面VIII的位置)处的曲率半径r2比在远离供墨开口70a-70d的位置76a(横截面VI的位置)处的曲率半径r1小。换言之,在伸出部分75与底表面72之间的边缘76的曲率随着接近供墨开口70a-70d而变大,这使得该边缘具有尖锐形状。因此,由供墨开口70a-70d附近的边缘施加给墨的毛细力变得比在远离供墨开口70a-70d的位置处的边缘施加的毛细力大。因此,当墨室16内残留墨量变得较低时,底表面72上的墨被准确地导向供墨开口70a-70d。从而防止墨被吸引到远离供墨开口70a-70d的位置而使得墨在该位置处分开并残留在该位置。
此外,如图15和17所示,使得在侧表面73、74与底表面72之间水平延伸的边缘77的曲率半径R1比在两个侧表面73、74之间向上和向下延伸的边缘78的曲率半径R2小。因此,供墨开口70a-70d附近的边缘77的曲率比远离供墨开口70a-70d的边缘78的曲率大。另外,向上和向下延伸的边缘78、水平延伸的边缘77、在底表面72与每个伸出部分75之间的边缘76相连,而这三个边缘76-78的曲率半径随着接近供墨开口70a-70d而变小(曲率变大)(r1<R1<R2)。因此,当墨室16内的墨表面随着墨的消耗而降低时,改变曲率的边缘76-78把墨从比供墨开口70a-70d高的位置准确地导向供墨开口70a-70d。
使得在形成墨室16的两个表面之间的边缘、在侧表面73、74与底表面72之间的边缘77和在两个侧表面73、74之间的边缘78在一个边缘77、78内曲率不变。这样,对于两个表面的每个组合而改变这些曲率。通过对于这两个表面的每个组合而改变在两个表面之间边缘的曲率,能够很容易地实现其中边缘的曲率随着接近供墨开口70a-70d而变大的结构。另外,如图15和17所示,使得两个表面在这两个表面之间的边缘77、78处的连接部分处的切平面77A、77B和78A、78B分别与这两个表面平行。因此,在这两个表面之间能够很容易地形成具有预定曲率的边缘77、78。
根据以上解释的墨盒,使得作为形成墨室16的部分的边缘76-78的曲率在接近供墨开口70a-70d时较大。这样,这些边缘在接近供墨开口70a-70d时具有缓和的曲率到尖锐的曲率,从而施加给墨的毛细力在供墨开口70a-70d附近的边缘处增大。因而防止墨被吸引到供墨开口70a-70d而在供墨开口70a-70d处分开。
接着将解释合并到上述实施例中的各种变化。但是,对于具有与上述实施例中的元件相同结构的元件,使用相同的附图标记,从而省略对它们的描述。
1)导墨部分的伸出部分的形状不限于上述实施例中的形状,而是可以适当改变。例如,如图18所示,从墨室81的侧表面83、84向供墨开口80延伸的伸出部分85可以延伸到该供墨开口80。在这种情况下,墨室81的底表面82上的墨通过该伸出部分85准确地导向供墨开口80。另外,伸出部分的数目和墨室的形状也可以适当改变。
2)将墨导向供墨开口的导墨部分不限于上述实施例中的伸出部分。例如,如图19所示,导墨部分可以由形成在墨室87的底表面88上的槽89构成。这里,图20A是图19中横截面X的剖视图,图20B是图19中横截面XI的剖视图。在槽89的底表面89a和侧表面89b之间的边缘90制作成使得在供墨开口86附近的位置90b(图20B)处的曲率制作得比远离供墨开口86的位置90a(图20A)处的曲率大,从而边缘90制作成尖锐形状。因此,底表面88上的墨通过槽89更准确地导向供墨开口86。
3)除在形成墨室的表面之间的边缘和在导墨部分之间的边缘以外,形成墨室的内部形状的边缘例如伸出部分和底表面可以构造成使得曲率向供墨开口变大。例如,可以通过提供其它伸出部分或槽来形成边缘,以增大较靠近供墨开口的边缘的曲率。
接着将详细描述根据本公开的另一个实施例的墨盒1的结构。图21是该墨盒1的剖视图,图22是主体箱1a的仰视图。
墨盒1内具有墨室16,该墨室16形成用于储存墨的空间。墨盒1由主体箱1a、顶部1b和帽件1f构成,主体箱1a具有形成墨室16的底壁1e和侧壁1c,顶部1b覆盖主体箱1a的敞开的顶表面,帽件1f覆盖主体箱1a的底壁1e。在该帽件1f处形成两个暴露孔1fa、1fb,这两个暴露孔1fa、1fb将后述阀系统23、24暴露到安装部分3。通过把顶部1b和帽件1f粘附到主体箱1a上形成墨盒1。顶部1b、主体箱1a和帽件1f由树脂材料构成。
在帽件1f的一端(图21中的右侧)上形成伸出到主体箱1a侧面上的板形帽伸出部分1d,并在主体箱1a上形成插入部分1g,帽伸出部分1d插入该插入部分1g。因此,由于这种结构为主体箱1a和帽件1f的安装提供了定位,能够防止误安装,并能够减少次品的产生。
在底壁1e中形成多个供墨开口21。所述多个供墨开口21与用于供应墨室16内的墨的连通室30直接连通。该连通室30整体形成在圆柱形壁30a内侧,并从底壁1e的下表面(墨室16的一侧)伸出地形成。另外,在底壁1e中形成空气引导开口26。该空气引导开口26与连通室50直接连通,以引导空气进入墨室16。该连通室50整体形成在圆柱形壁50a内侧,并从底壁1e的下表面(墨室16的一侧)伸出地形成。当在安装部分3上安装墨盒1时,分别把抽墨管12和空气引导管13插入连通室30和连通室50。
在连通室30中提供阀系统23,以阻挡墨盒1的内部和外部之间的连通。在连通室50中提供阀系统24,以阻挡墨盒1的内部和外部之间的连通。后面将描述阀系统23、24的细节。
所述多个供墨开口21允许连通室30和墨室16之间的连通。所述多个供墨开口21由三个矩圆形成,各个矩圆布置为大致形成一个三角形(见图22)。而且在供墨开口21的中心位置处形成轴孔1n。通过轴孔1n插入大致形成为伞形的止回阀60。由具有弹性的弹性树脂材料构成止回阀60。
如图21所示,止回阀60面对供墨开口21的下表面,并由弹性伞形膜部分60b和大致从膜部分60b的中心位置穿过轴孔1n延伸到墨室16的轴部分60c构成。轴部分60c具有大致为球形的突起部分60a,该突起部分60a具有比轴孔1n的内径大的直径,而且轴部分60c由轴孔1n以能够在膜部分60b与突起部分60a之间沿上下方向滑动的方式支撑。
在底壁1e上,呈中空圆柱形的中空圆柱形部件25与底壁1e整体形成,并从底壁1e沿着朝向主体箱1a的敞开的顶表面的方向(以下称为“第一方向”)延伸。中空圆柱形部件25的上端开口25a在墨室16内的墨表面上方敞开。中空圆柱形部件25形成为锥形,其中内部流道25b的外形和内径都向上侧(远离后述阻挡件100的方向)逐渐变窄。中空圆柱形部分25的与底壁1e相连的连接部分25c形成为从中空圆柱形部件25向底壁1e扩大的形状。另外,连通室50的圆柱形壁50a从连接部分25c的下端并越过底壁1e与中空圆柱形部件25整体形成为圆柱形。从而通过空气引导开口26和连接部分25c的锥形内表面光滑连接连通室50和中空圆柱形部件25的内部流道25b。换言之,中空圆柱形部件25的一端与空气引导开口26连通,而另一端与墨室16连通。因此,内部流道25b形成用于引导空气的流道。
开口25a相对于第一方向有斜度,并在从墨盒1的中心轴线向侧壁1c和向底壁1e侧的方向上倾斜。因此,开口25a具有椭圆形的大致为平面的表面,并具有比内部流道25b的与第一方向垂直的横截面积大的面积。
以下解释设置在连通室30、50处的阀系统23、24。
阀系统23配备有由橡胶弹性件整体制成的支撑件46和由树脂材料制成的阀件32,并构造成能够与阀座部分46a接触和分开。该支撑件46具有大致为圆柱形的外形,并通过整体形成在其中心轴线方向上大致中间部分处的阀座部分46a、比阀座部分46a较靠近墨室16侧的推压部分46b、从阀座部分46a延伸到与推压部分46b相反的一侧的圆柱形部分45、和以一个间隔与圆柱形部分45的圆周平行地延伸的圆周部分45a构成支撑件46。推压部分46b在使阀件32接触阀座部分46a的方向上推压阀件32,从而阀件32容纳在推压部分46b中。
圆周部分45a具有径向伸出的连接部分33a。连通室30具有阶梯面44,在该阶梯面44中直径向外部增大,以容纳连接部分33a。而且,在连接部分33a的接触阶梯面44的表面上形成环形伸出形成的突起43。在连接部分33a被挤压并紧密保持在阶梯面44和帽件1f之间的状态下粘附主体箱1a和帽件1f,从而防止墨在主体箱1a和阀系统23之间泄漏。
阀座部分46a具有在其中心处通过中心轴线方向形成的开口41。圆柱形部分45具有引导通道40,当在安装部分3上安装墨盒1时,把抽墨管12插入该引导通道40,而且引导通道40与阀座部分46a整体相连,其连接方式使得引导通道40与开口41连通。引导通道40的内径形成为比抽墨管12的外径小,以便将圆周壁45与插入的抽墨管12紧密相连。开口41形成为比引导通道40的内径和抽墨管12的外径大。开口41形成为比引导通道40的内径和抽墨管12的外径大。引导通道40的让抽墨管12插入的端部形成为向外扩大的锥形。
环形槽69将圆柱形部分45与圆周部分45a分开,并使得圆柱形部分45能够相对于圆周部分45a在圆周部分45a与引导通道40的中心轴线方向垂直的平面上变形。因此,圆柱形部分45的直径变得很容易随着抽墨管12插入到引导通道40而扩大,并增大了引导通道40和抽墨管12的紧密度,从而防止墨泄漏。而且,即使抽墨管12相对于引导通道40倾斜或偏置,也能够通过圆柱形部分45的变形将抽墨管12插入引导通道40。
推压部分46b由侧壁部分36、推进部分37和在推进部分37的中心处的开口37a形成,该侧壁部分36由从阀座部分46a的在墨室16侧的圆周的向上竖起,该推进部分37与侧壁部分和推进部分相连,以便在墨室16侧接触阀件32。推压部分46b通过侧壁部分36和推进部分37的在与靠在阀座部分46a上的阀件32接触的方向上的弹性力推压阀件32。在正常状态下,阀件32和阀座部分46a相连。而且由于抽墨管12插入引导通道40,从而向上推动阀件32。因此,侧壁部分36伸长并使推进部分37倾斜,以在阀件32和阀座部分46a之间形成用于流动的墨的空间。
阀件32配备有底部57和圆柱形延伸的阀侧壁部分51,底部57与支撑件46的阀座部分46a接触,阀侧壁部分51比底部57的圆周较靠近墨室16。底部57在比后述连通通道58更内侧并比开口41更外侧处具有环形伸出到阀座部分46a侧的突起件39。在阀件32容纳在支撑件46中的状态下,推压部分46b的推进部分37的下表面挤压阀侧壁部分51,由于压力而使阀座部分46a弹性变形,从而突起件39与阀座部分46a的上表面紧密相连。因此,在阀件32容纳在支撑件46中的同时防止出现通过开口41和引导通道40的墨泄漏。
从底部57的突起件39外侧的位置到阀侧壁部分51沿圆周方向间隔地形成多个连通通道58,这些连通通道58允许墨室16侧和阀件32的阀座部分46a侧之间的连通。
阀系统24具有类似于阀系统23结构的结构。因此,对于相同的部件使用相同的标记,从而省略对它们的描述。在阀系统24中,阀件79配备有底部96、阀侧壁部分97、阀件突起98和连通通道99,这些部件呈与阀件32的那些部件相同的形状。另外,在底部96的上表面的大致中心部分处还配备阻挡件100,该阻挡件100比阀侧壁部分97向墨室16侧伸出更多。阻挡件100具有比推压部分37的开口37a的内径小的外径,并与开口37a之间以一个间隔穿过开口37a。而且,对于阻挡件100,在与阀件79的底部96相反的上端100a处的外径D1形成为比中空圆柱形部分25的内部流道25b的下端侧上的内径D2稍小,并比内部流道25b的上部侧处的内径D3大(见图23A)。内部流道25b形成为从下端处的内径D2到上部处的内径D3稍微成锥形。因此,当阻挡件100的上端100a接合时,上端100a与内部流道25b的内侧摩擦连接,并处于“咬合”状态。通过推压部分46b的推压阀件79的弹性力释放该状态。阻挡件100的上端100a充分紧密地关闭内部流道25b并阻挡空气的流动。阻挡件100的上端100a形成为锥形,其中在内部流道25b的方向上外径减小。
当在安装部分3上安装墨盒1时,抽墨管12和空气引导管13在扩大圆柱形部分45的直径的同时插入相应的引导通道40,并在底部57、96处接触相应的阀件32、79。此后,当进一步推动墨盒1时,每个阀件32、79都在向墨室16的方向上被挤压,并与阀座部分46a分开。从而形成用于将空气引导到墨盒内部的引导通道以及用于将墨供应到墨盒1外部的供应通道。因为墨盒1在包装时处于减压状态,所以同时产生从抽墨管12和引导管13向墨室16的流动。但是,止回阀60防止了在抽墨管12和记录头7之间的流道内残留墨的逆流,因此空气从空气引导管13通过中空圆柱形部件25快速流动到墨室16的上部。这样,即使由于在运输期间墨盒1落下而使得墨进入连通室50的中空圆柱形部件25,这些墨也回到墨室16中。此时,由于连通室50通过连接部分25c的锥形内表面与中空圆柱形部件25的内部流道25b光滑连接,所以墨快速流动。
假设在安装部分3上安装墨盒1时供墨侧的阀件32比空气引导侧的阀件79早打开,则出现从抽墨管12到墨室16的快速墨逆流。但是,止回阀60由于该流动而关闭供墨开口21,因而防止了该流动。优选地,通过适当设置抽墨管12和空气引导管13的长度,使得空气引导侧的阀系统24能够准确地比供墨侧的阀系统23早打开,从而防止来自抽墨管12的快速墨逆流。
在正常情形下,止回阀60的膜部分60b由于其重力而下落到远离供墨开口21的位置。随着来自墨室16的墨流动,空气从空气引导管13供应给墨室16的上部。
以下参考图23A和23B解释阀系统24的操作。图23A示出了墨盒1正确安装在安装部分3上的状态。空气引导管13向上推动阀件79,从而如上所述形成用于引导空气的引导通道。此时,阀件79与阀座部分46a分开的距离(移动量)大致恒定。另外,阀件79定位成使得在阻挡件100的前端100a和内部流道25b之间存在预定空间,以便确保用于空气的通道。
在图23B所示情况中,阀件79偶然被棍件A推动并移动得比在墨盒1正确安装时(图23A所示状态)阀件79移动的距离大。在该状态下,阀件79的阻挡件100的前端100a进入内部流道25b,并关闭内部流道25b的流道,从而阻挡件100在上述摩擦连接的状态下保持在内部流道25b内。
如上面所解释的那样,在上述墨盒1中,当阀件79偶然移动得比在墨盒1正确安装时移动的距离大时,阻挡件100关闭内部流道25b。因此,即使连通室50打开,空气压力也不作用于墨上,从而将墨从连通室50泄漏的可能性抑止在最小值。
另外,如果阀件79如上所述被推动得比预定距离远,则支撑件46的推压部分46b的延伸量比墨盒1正确安装时较大(见图23B)。因此,推压部分46b可能损坏,或者阀件79可能从推压部分46b的内部弹出。但是,由于内部流道25b限制了阻挡件100的移动量,所以能够准确地防止推压部分46b的损坏或使阀件79从推压部分46b的内部弹出。
而且,内部流道25b形成为锥形,其中其内径向墨盒的上侧变窄。阻挡件100的前端100a也形成为锥形,其中其外径向内部流道25b变窄。因此,即使在推动阀件79的方向上出现倾斜,阻挡件100也准确地插入内部流道25b中。
接着将详细描述根据本公开的另一个实施例的墨盒1的结构。图24是墨盒1的剖视图。对于与前述实施例中的部件相同的部件,使用相同的标记,从而省略对它们的解释。
和图21的实施例不同,支撑件46在圆柱形部分45和圆周部分45a之间不配备环形槽。但是,其它每个部件都具有和图21的实施例中与阀件32和抽墨管12结合的那些部件类似的功能。因此省略对它们的详细解释。
在该实施例中,在比圆周壁45a侧靠近安装部分3侧的位置处,环绕开口40环形地形成密封部分101。阀件79还配备穿过形成于底部96中的开口40延伸到安装部分3侧的大致呈轴形的操作件102。
安装部分3类似于图2A的实施例,它由基部3a和从基部3a的两侧直立的导向部3b构成,并设有从那里伸出的抽墨管12。在与抽墨管12相连的一部分基部3a处形成内凹部分103。在内凹部分103内提供能够吸收墨并具有柔性的多孔件104。使得多孔件104的尺寸比帽件1f的暴露孔1fa的尺寸大。另外,代替空气引导管13,形成与大气连通的空气引导通道105。在其圆周部分中,使得内凹部分106比帽件1f的暴露孔1fb的尺寸大。
类似于图2A的实施例,当在安装部分3上安装墨盒1时,抽墨管12在扩大圆柱形部分45的同时进入引导通道40,并向墨室16向上推动阀系统23的阀件32,以形成供墨通道。当完成墨盒1在安装部分3上的安装时,环绕暴露孔1fa的突起部分接触多孔件104。因此,即使墨从阀系统23中泄漏或者粘附于抽墨管12内的墨在例如重复安装和拆卸墨盒1时滴落,墨也能够被多孔件104吸收。因此,能够把被墨污染的可能性保持在最小值。
另外,在空气引导侧,密封部分101通过接触与弹性变形紧密接触基部3a的内凹部分106。从而密封部分101的内部与外部密封。此时,操作件102在偏离空气引导通道105的位置处接触内凹部分106的底部。当墨盒1的安装进一步进行时,向墨室16推动阀件79,以形成类似于图2A的实施例的空气引导通道。
在根据该实施例的墨盒1中,阻挡件100的结构与图21的实施例中的墨盒1的结构呈相同的形状,能够提供类似于第一实施例中的效果。
应当理解的是,可以得到各种改进。例如,在上述实施例中,阻挡件100和阀件79分别整体制成。但是,阀件和阻挡件可以是分离体,或者可以具有连接它们或连接它们的操作的结构。
另外,中空圆柱形部件25在第一方向上从底壁1e升起,并与底壁1e整体形成。中空圆柱形部件25的上端开口25a在墨室16内的墨表面上方敞开,而内部流道25b的相反端与连通室50相连。
在中空圆柱形部件25和底壁1e之间的接触部分25c形成为从中空圆柱形部件25向底壁1e扩大的形状。在中空圆柱形部件25和连通室50之间的接触部分光滑地形成而没有任何阶梯面。
上端开口25a相对于第一方向有斜度,并在从墨盒1的中心轴线向侧壁1c和向底壁1e的方向上倾斜。因此,由于上端开口25a具有大致为椭圆形的平面表面,所以上端开口25a的面积比内部流道25b的在与第一方向垂直的方向上的横截面积大。
在中空圆柱形部件25的圆周壁27上,最顶端面25d是大致为平面的表面,其大致平行于底壁1e。圆周壁27的除最顶端面25d以外的端面形成为沿上端开口25a的圆周的斜面。
上端开口25a的在该斜面方向上的作为长轴的直径约为1mm,并优选为2mm或更大。这是因为由于在该实施例中使用的墨的表面张力25℃时30mN/m-45mN/m,所以即使墨粘附于上端开口25a上,也很难产生弯月面,即使产生,也很容易随着空气的引入而破坏。
内部流道25b的内径优选约为0.8mm或更大。这是因为如果内部流道25b的内径小于0.8mm,则墨可能在关闭内部流道25b的方向上形成弯月面。如果内部流道25b的内径约为0.8mm或更大,则很难形成弯月面,而且即使形成,也很容易随着空气的引入而破坏。而且,即使墨沿着内部流道25b的内表面粘附,也确保具有足够横截面积的流道用于空气的引入,而不会显著增大阻力。
由于上述中空圆柱形部件25与顶表面敞开的主体箱1a整体形成,所以能够很容易地通过工具模制生产主体箱1a,从而减小生产成本。另外,可以省略装配程序,从而提高操作效率。而且,能够防止如下不利影响,即由于墨从连接部分25c在内部流道25b中流动而不正确地引入空气。
在生产后用户把墨盒1安装到喷墨记录设备2之前,当墨盒1倾斜或落下时,墨可以粘附在中空圆柱形部件25的开口端处,或者墨可以进入其内侧。由于如上所述在减压状态下空气快速流入墨盒1,中空圆柱形部件25内的大部分墨回到墨室16。但是,如果此时墨残留在中空圆柱形部件25内,或者如果用户在此后从安装部分3拆下墨盒1并倾斜或掉落墨盒1,则中空圆柱形部件25的内部流道可能被阻挡。因此,能够减小墨在上端开口25a中形成弯月面的可能性。而且,即使形成弯月面,该弯月面也能够很容易地随着空气的引入而破坏。另外,内部流道25b的内径具有其中在阻挡内部流道25b的方向上不形成弯月面的尺寸。因此,正确地执行空气的引入而不引起波动,并能够平稳地实现给记录头7的供墨,从而允许墨的排出维持均匀。
参考图25A-26B解释中空圆柱形部件25的上端开口25a的下一个改进实例。
如图25A和25B所示,中空圆柱形部件25的上端部分可以形成为阶梯形。上端开口25a可以由半圆形平面25aa、25ac和矩形平面25ab构成,并具有非圆形圆周,半圆形平面25aa、25ac大致平行于底壁并处于不同的高度,矩形平面25ab大致垂直于底壁1e。
如图26A和26B所示,空气引导件25的上端开口25a可以形成有相对于第一方向的斜面,而伸出部分244a可以在第一方向上从前端开口25a的一侧伸出。因此,前端开口25a大致形成为椭圆形,并由作为伸出部分244a的上端的平面245a、包括大部分前端开口25a的平面245b、和连接平面245a、245b的垂直平面241a构成圆周。
在上述改进实例中,使得空气引导件25的内部流道25b的内径为0.8mm或更大。该空气引导件25形成为使得不仅开口25a的面积比内部流道的在与第一方向垂直的方向上的横截面积大,而且形成开口圆周的表面由三个相互不同的平面形成。因此,能够减小在上端开口25a内的墨形成弯月面的可能性,从而能够提供类似于上述实施例中的效果。
应当理解的是,可以得到各种实施例。例如,在上述实施例中,中空圆柱形部件25的开口可以由相对于第一方向以不同的角度对角相交的两个平面形成,或者可以形成为非圆形,例如部分切去的圆。
另外,在底壁1e上形成中空圆柱形部件25,该中空圆柱形部件25与底壁1e整体形成,并在第一方向上从底壁1e向主体箱1a的敞开的顶表面升起。该空气引导件的前端开口25a在墨室16内的墨表面上方敞开。中空圆柱形部件25的外形和内部流道25b形成为直径向上侧逐渐变窄的锥形。中空圆柱形部件25与底壁1e的连接部分形成为从中空圆柱形部件25的顶部向底壁1e扩大的形状。而且,连通室50的圆柱形壁50a以从连接部分25c的下端并越过底壁1e的次序与中空圆柱形部件25整体形成为圆柱形。从而通过连接部分25c的锥形内表面光滑连续地形成连通室50和中空圆柱形部件25的内部流道25b。另外,通过连接部分25c,增大了中空圆柱形部件25与底壁1e的连接点的强度,从而能够防止中空圆柱形部件25在模制时或由于环境变化影响而引起的变形。
如上所述,上述墨盒1的主体箱1a具有顶表面敞开的形状。中空圆柱形部件25与底壁1e整体形成,并呈从前端开口25a向底壁1e扩大的形状。因此,能够很容易地通过工具模制制造主体箱1a,从而能够减小制造成本。而且,由于中空圆柱形部件25和主体箱1a整体形成,所以能够省略装配程序,从而提高操作效率。另外,能够防止如下不利影响,即由于墨从中空圆柱形部件25和主体箱1a之间的连接部分25c进入中空圆柱形部件25的内部流道25b而不正确地引入空气。
根据本公开的一个示范方面,没有必要在喷墨记录设备的安装部分处提供用于打开阀件的开口的突起。因此有如下效果,即在把墨盒安装到安装部分时定位墨盒和安装部分变得很容易。
根据本公开的一个示范方面,当从喷墨记录设备拆下墨盒时,推压部分使阀件接触阀座部分,并防止墨通过开口离开或蒸发。而且,当墨盒安装在喷墨记录设备上时,能够通过由操作件均匀升起阀件和将阀件和阀座部分分开而打开阀。
根据本公开的一个示范方面,不需要复杂的操作程序来安装在定位阀件的区域内推压阀件的推压装置。因此有减小墨盒的制造成本的效果。
根据本公开的一个示范方面,防止墨通过开口离开或蒸发。
根据本公开的一个示范方面,当墨盒安装在安装部分上时,能够打开供墨开口和空气引导开口,从而能够在把墨供应给记录设备的同时引导空气进入墨盒。另外,第一和第二阀系统中的至少一个阀系统包括阀座部分和能够相对于阀座部分移动的阀件。阀件具有在墨盒外部伸出的操作件,并构造成使得当墨盒安装在安装部分上时,操作件接触安装部分,使得阀件与阀座部分分开。当给安装部分提供与第一和第二阀系统对应地伸出的操作件时,操作件必须密封以防止墨泄漏,并制造成使其准确维持在两个伸出的操作件之间的相互位置关系和在供墨开口与空气引导开口之间的相互位置关系。但是有如下效果,即能够容易地把墨盒安装到安装部分上,同时容易制造,而在位置关系上不需要较高的准确度。
根据本公开的一个示范方面,能够通过简单地在安装部分的方向上移动墨盒来打开两个阀系统,从而提供更好的可操作性。
根据本公开的一个示范方面,当在安装部分上安装墨盒时,必须把第二阀系统准确定位在安装部分中设置的中空部件的位置处。但是,不必准确定位第一阀系统的位置,从而有如下效果,即能够很容易地制造墨盒,而且墨盒到安装部分的安装变得很容易。
根据本公开的一个示范方面,不需要复杂的操作程序来安装在定位阀件的区域内推压阀件的推压装置。因此有减小墨盒的制造成本的效果。
根据本公开的一个示范方面,有如下效果通过操作操作件均匀升起阀,并通过将阀部分和阀座部分分开而打开阀。
根据本公开的一个示范方面,有防止流到阀系统的流体泄漏到外部或蒸发的效果。
根据本公开的一个示范方面,有如下效果能够很容易地制造墨盒,而在墨盒的供墨开口与空气引导开口之间的相互位置关系或安装部分的抽吸部分与空气供应部分之间的相互位置关系上不需要较高的准确度,从而能够很容易地实现墨盒在安装部分上的安装。
在日本待决专利申请No.H9-85963中的喷墨记录设备中,该喷墨记录设备构造成允许墨容器(以下称为墨盒)的安装和拆卸,给用于保持墨盒的保持器提供两个室。每个室都充满多孔材料,并形成从上端向上伸出的伸出部分。一个多孔材料的一端与空气引导开口相连,而另一个多孔材料的下表面与供墨开口相连。
墨盒在底部处设有允许每个伸出部分插入的通孔。从这些伸出部分延伸出能够打开阀的膜阀。通过把墨盒安装到保持器上,这两个室和墨盒的内部连通。
但是,在包装中,墨盒的内部通常处于负压状态。当安装墨盒时,如果用于供墨开口的阀在用于空气引导开口的阀之前打开,则储存在记录设备侧的墨逆流进入墨盒。墨盒内的墨维持在脱气状态,而如果已经排出的墨被带回,则不能维持该状态。而且,随着墨被吸向墨盒,在记录头的喷嘴内部形成的墨的弯月面被破坏。从而有不能排出优质墨的问题。
本发明的公开的实施例考虑了上述问题,提供如下墨盒,在安装该墨盒和在正常条件下维护墨以及维护墨到记录头的极好排出时,该墨盒能够防止墨向墨盒的逆流。
根据本公开的一个示范方面的墨盒具有用于储存墨并以可连接和可拆卸的方式安装到记录设备主体上的墨室,并在安装之前处于减压状态。该墨盒包括空气引导开口,该空气引导开口形成为与墨室连通,并敞开以引导空气进入墨室内部;第一密封装置,该第一密封装置在墨盒安装到记录设备主体之前密封空气引导开口;供墨开口,该供墨开口形成为与墨室连通,并敞开以将墨室内部的墨供应到外部;第二密封装置,该第二密封装置在墨盒安装到记录设备主体之前密封供墨开口;和设置在第二密封装置和墨室之间的止回阀,该止回阀阻挡墨从供墨开口的外部向墨室的内部的流动。
在根据本公开的一个示范方面的墨盒中,空气引导开口和供墨开口并排形成于墨室的一侧,而第一和第二密封装置随着墨盒安装到记录设备主体上而打开。
在根据本公开的一个示范方面的墨盒中,止回阀在正常状态下使墨供应打开,并只有当出现从供墨开口的外部向墨室的流动时才阻挡在其方向上的流动。
在根据本公开的一个示范方面的墨盒中,空气引导开口形成在从墨室的一侧向外形成的第一圆柱形壁内部。供墨开口形成在从墨室的一侧向外形成的第二圆柱形壁内部。第一密封装置设置在第一圆柱形壁内部以覆盖空气引导开口,而第二密封装置设置在第二圆柱形壁内部以覆盖供墨开口。
在根据本公开的一个示范方面的墨盒中,止回阀由轴部分和膜伞部分构成。伞部分定位成面对供墨开口,并在供墨开口和伞部分之间形成空间以允许墨从供墨开口流出。当出现从供墨开口的外部向墨室的流动时,伞部分紧密接触并阻挡供墨开口。
在根据本公开的一个示范方面的墨盒中,第一密封装置和第二密封装置是包括阀座部分和能够相对于阀座部分移动的阀件在内的阀装置。阀件随着墨盒安装到记录设备主体上而从阀座部分移开,以打开阀。
根据本公开的一个示范方面的墨盒,在用于供应墨的一侧的密封装置和墨室之间提供防止墨从供墨开口的外部流入墨室的止回阀。因此,当在把墨盒安装到记录设备主体的同时用于引导空气的一侧的密封装置和用于供应墨的一侧的密封装置打开时,防止墨从供墨开口逆流到处于减压状态的墨室。另外,防止了由于记录设备侧的墨混入墨盒内的脱气墨中而使墨的脱气状态退化。而且,防止记录头的喷嘴内部的墨弯月面损坏,从而减小来自记录头的有缺陷的墨排出。这样有维持极好记录质量的效果。
根据本公开的一个示范方面的墨盒,空气引导开口和供墨开口并排形成于墨室的一侧,而第一和第二密封装置随着墨盒安装到记录设备主体上而打开。因此,由于能够通过从一个方向安装墨盒来打开两个密封装置,所以墨盒到记录设备主体的安装变得很容易。另外,即使由于在安装等时墨盒的倾斜而使得两个密封装置中的一个密封装置首先打开,也有防止墨如上所述逆流的效果。
根据本公开的一个示范方面的墨盒,止回阀在正常状态下使墨供应打开,并只有当出现从供墨开口的外部向墨室的流动时才阻挡在其方向上的流动。因此有容许少量逆流的效果,从而防止记录头侧的压力显著变化。换言之,采用在正常状态下关闭阀并只有当供应墨时才打开的结构,当由于墨盒等的移动而引起记录侧的压力改变和增大时,没有地方使墨逸出,而且记录侧的压力增大,这防止了墨的正常排出。因此,通过在正常状态下打开阀,容许到墨室的较少逆流,从而防止这种现象。
根据本公开的一个示范方面的墨盒,空气引导开口形成在从墨室的一侧向外形成的第一圆柱形壁内部。供墨开口形成在从墨室的一侧向外形成的第二圆柱形壁内部。第一密封装置设置在第一圆柱形壁内部以覆盖空气引导开口,而第二密封装置设置在第二圆柱形壁内部以覆盖供墨开口。因此,要引入的空气和要供应的墨完全分开,从而有不使空气混入要供应的墨中的效果。
根据本公开的一个示范方面的墨盒,止回阀由轴部分和膜伞部分构成。伞部分定位成面对供墨开口,并在供墨开口和伞部分之间形成空间以允许墨从供墨开口流出。当出现从供墨开口的外部向墨室的流动时,伞紧密接触并阻挡供墨开口。因此有如下效果能够简单地以较低的成本形成止回阀;防止记录头侧处的压力如上所述波动;并能够在出现波动时准确地防止逆流。
根据本公开的一个示范方面的墨盒,第一密封装置和第二密封装置是包括阀座部分和能够相对于阀座部分移动的阀件在内的阀装置,而且阀件随着墨盒安装到记录设备主体上而从阀座部分移开,以打开阀。因此有如下效果密封装置能够形成有简单的结构;墨盒到记录设备主体的安装变得很容易。
一种墨盒具有墨室,在墨室内充有墨。当该墨盒安装在记录设备例如喷墨打印机中时,墨从墨室供应给记录设备。取决于例如墨室的内部构成和墨的粘度的条件,墨部分残留在墨室内部。因此,作为能够防止这种墨残留的墨盒,例如在日本待决专利申请No.2000-71471中提出了一种墨盒,该墨盒环绕用于检测残留墨量的棱镜设有用于排墨的槽。在这种墨盒中,通过使用这些槽对环绕棱镜的墨进行排出,以使得墨很难残留在棱镜的表面上,能够防止在墨室内只有少量墨时墨的误测。
但是,在上述墨盒中,如果在墨室中形成的用于排墨的槽的曲率恒定,则由这些槽施加给墨的毛细力的大小在靠近用于给记录设备供应墨的供墨部分的位置和远离供墨部分的位置处变得大致相同。因此,当墨室内残留墨量变低时,墨被分开吸向离开供墨部分的位置,使得墨残留在墨室内。这样不能完全使用墨室内的墨。
本发明的公开的实施例提供一种墨盒,该墨盒能够更准确地防止墨残留在墨室内。
本公开的一个示范方面的墨盒是包括墨室和用于将墨室内的墨供应给记录设备的供墨开口在内的墨盒,其中使得形成墨室的内部形状的多个边缘的至少一部分的曲率随着靠近供墨开口而变大。
在该墨盒中,墨盒内的墨从供墨开口供应给记录设备。形成墨室的内部形状的多个边缘(例如,在形成墨室的表面之间的边缘和在墨室内形成为伸出或内凹形状的部分处的边缘)的至少一部分的曲率随着靠近供墨开口而变大。换言之,这些边缘的形状随着其靠近供墨开口而从缓和形状变成尖锐形状。因此,在靠近供墨开口的位置处,由这些边缘施加给墨的毛细力变得较大。因此,曲率变化的一部分边缘将墨导向供墨开口。结果,由于能够防止墨由于被吸引到其中由边缘施加给墨的毛细力相对较小的远离供墨开口的位置处并分开而残留在该位置处的情况,所以能够完全使用墨室内的墨。
本公开的一个示范方面的墨盒是如下墨盒,其中所述多个边缘的所述至少一部分从比供墨开口高的位置处的边缘持续到供墨开口处的边缘。因此,即使在墨表面随着墨的消耗而降低时,从比供墨开口高的位置持续到供墨开口并随着靠近供墨开口而具有更大曲率的那些边缘也将墨准确地导向供墨开口。因此,防止墨残留在墨室的远离供墨开口的侧表面的附近处。
本公开的一个示范方面的墨盒是如下墨盒,其中所述多个边缘的所述至少一部分形成在形成墨室的表面中的预定的两个表面之间,而且边缘的曲率在所述预定的两个表面的每个连接处不同。采用在形成墨室的两个表面之间的边缘的曲率在所述两个表面的每个连接处不同的结构,能够很容易地实现边缘的曲率随着靠近供墨开口而变大的结构。
本公开的一个示范方面的墨盒是如下墨盒,其中在所述预定的两个表面的连接部分处的切平面分别与所述预定的两个表面平行。因此,能够很容易地在所述两个表面之间形成具有预定曲率的边缘。
本公开的一个示范方面的墨盒包括形成墨室的墨盒主体;形成在墨室的底表面上并用于给记录设备供应墨的供墨开口;和设置在墨室的底表面上并从墨室的侧表面向供墨开口延伸的导墨部分。在导墨部分和底表面之间的边缘的曲率比在墨室的侧表面和底表面之间的边缘的曲率大。
在该墨盒中,形成为墨盒主体的墨室内的墨通过从墨室的侧表面向供墨开口延伸的导墨部分从供墨开口供应给记录设备。使得在导墨部分和墨室的底表面之间的边缘的曲率比在墨室的侧表面和底表面之间的边缘的曲率大。换言之,在供墨开口附近的导墨部分和墨室的底表面之间的边缘处施加给墨的毛细力比在墨室的远离供墨开口的侧表面附近的位置处的毛细力大。因此,由于能够防止墨由于被吸引到其中由边缘施加给墨的毛细力相对较小的远离供墨开口的位置处并分开而残留在该位置处的情况,所以能够完全使用墨室内的墨。
本公开的一个示范方面的墨盒是在导墨部分和底表面之间的边缘的曲率随着靠近供墨开口而变大的墨盒。因此,即使在导墨部分和墨室的底表面之间的边缘处,施加给墨的毛细力也随着靠近供墨开口而变大。从而准确地防止墨残留在远离供墨开口的位置处。
本公开的一个示范方面的墨盒是导墨部分延伸到供墨开口的墨盒。因此,墨室的底表面上的墨通过导墨部分准确地导向供墨开口。
导墨部分可以是从底表面伸出的伸出部分(第八发明)或形成于底表面上的槽(第九发明)。
本公开的一个示范方面的墨盒是多个导墨部分设置成从供墨开口的周围聚集到供墨开口的墨盒。由于多个导墨部分设置成从供墨开口的周围聚集起来,所以墨室的底表面上的墨进一步准确地导向供墨开口。
本公开的一个示范方面的墨盒是其中导墨部分的与供墨部分相反的边缘持续到墨室的侧表面的墨盒。因此,墨室的侧表面附近的墨能够通过导墨部分准确地导向供墨开口。
在日本待决专利申请No.H09-85963中存在一种墨容器(以下称为“墨盒”),该墨容器内部储存墨,并在底部上设有开口。在墨盒的该开口处设置弹性膜阀。该墨盒构造成能够自由地安装到保持器上和从保持器上拆下。对于该保持器,在面对开口的位置处形成用于打开阀的伸出部分。在该伸出部分处提供用于使墨盒内的墨流出到外部的通孔。当把墨盒正确安装到保持器上时,保持器的伸出部分在向上方向上推动和打开阀,而墨盒内的墨通过通孔和开口流动到外部。
但是,上述墨盒具有如下结构在正常情况下,阀阻挡在墨盒的内部和外部之间的连通,而当墨盒正确安装到保持器上时,通过伸出部分向上推动阀允许该连通。但是,如果在墨盒安装到保持器上之前阀被偶然向上推动,则存在墨通过开口泄漏的问题。
本发明的公开的实施例考虑了上述问题,提供如下墨盒,该墨盒即使在墨盒安装到保持器上之前被误操作也将墨泄漏抑止在最小值。
根据本公开的一个示范方面的墨盒以可连接和可拆卸的方式安装到记录设备主体上,并配备有储存墨的储存室。该墨盒包括连通开口,该连通开口形成在形成于储存室的一侧的圆柱形壁中,并与墨盒的外部连通;流道,该流道的一端与连通开口连通,而该流道的另一端与储存室连通;阀装置,该阀装置具有设置在连通开口中的阀座部分和构造成能够相对于阀座部分连接和分开的阀件,当阀件接触阀座部分时,阀装置密封在储存室的内部和外部之间的连通,而一旦墨盒正确安装到记录设备主体上,当阀件与阀座部分分开预定距离时,阀装置允许在储存室的内部和外部之间的连通;和阻挡件,当阀件移动超过该预定距离时,该阻挡件通过关闭流道而阻挡在储存室的内部和外部之间的连通。
在根据本公开的一个示范方面的墨盒中,流道形成在从底壁向墨盒的上部直立形成的中空圆柱形部件内部。阻挡件形成为向流道侧伸出并伸出呈大致为圆柱形的形状,其具有大致与下部通道的内径相等的外径。当阀件移动超过所述预定距离时,至少阻挡件的前端通过紧密接触配合在流道的内部。
在根据本公开的一个示范方面的墨盒中,阻挡装置保持在紧密接触和配合的状态下。
在根据本公开的一个示范方面的墨盒中,阀件和阻挡件用树脂材料整体形成。
在根据本公开的一个示范方面的墨盒中,流道是用于引导空气进入墨盒的空气引导通道。
根据本公开的一个示范方面的墨盒以可连接和可拆卸的方式安装到记录设备主体上,并配备有储存墨的储存室。该墨盒包括连通开口,该连通开口形成在墨盒的一侧以对外部敞开;流道,该流道使连通开口与储存室连通;阻挡件,该阻挡件布置成能够随着墨盒正确安装到记录设备上而在接近流道的方向上移动,当正确安装时,该阻挡件定位成与流道具有一个间隔,而当被移动超过正确安装的移动量时,该阻挡件关闭流道。
根据本公开的一个示范方面的墨盒还包括定位在连通开口中比阻挡件更外处的密封装置,其中在正确安装时该密封装置打开。
在根据本公开的一个示范方面的墨盒中,密封装置由阀座部分和能够相对于阀座部分接触与分开的阀件形成,而且阻挡件与阀件相连。
根据本公开的一个示范方面的墨盒还包括供墨开口,该供墨开口形成在墨盒的一侧并对外部敞开,并将储存室内的墨供应给记录设备主体。连通开口是用于引导空气进入储存室的空气引导开口。
在根据本公开的一个示范方面的墨盒中,阻挡件的前端构造成使得外径向流道变小。
在根据本公开的一个示范方面的墨盒中,流道构造成使得其内径从作为阻挡件侧的端面沿离开阻挡件的方向变小。
根据本公开的一个示范方面的墨盒,当墨盒正确安装到记录设备主体上时,阀件与阀座部分分开所述预定距离,使得墨储存室能够与外部连通。另外,当阀件偶然移动超过所述预定距离时,阻挡件关闭流道。因此,墨泄漏到外部的可能性被抑止在最小值。
根据本公开的一个示范方面的墨盒,流道形成在从底壁向墨盒的上部直立形成的中空圆柱形部件内部。阻挡件形成为向流道侧伸出并伸出呈大致为圆柱形的形状,其具有大致与下部通道的内径相等的外径。当阀件移动超过该预定距离时,至少阻挡件的前端通过紧密接触配合在流道的内部。因此有准确抑制墨泄漏的效果。
根据本公开的一个示范方面的墨盒,阻挡装置保持在紧密接触和配合的状态下。因此有防止墨连续泄漏的效果。
根据本公开的一个示范方面的墨盒,由于阀件和阻挡件用树脂材料整体形成,所以有减少部件数目从而减少制造成本的效果。
根据本公开的一个示范方面的墨盒,流道是用于引导空气进入墨盒的空气引导通道。因此,当阀件移动超过所述预定距离时,阻挡件阻挡空气引导通道,而且即使此时供墨开口打开,空气压力也不会施加在墨盒内。因此有抑制墨泄漏的效果。
根据本公开的一个示范方面的墨盒,连通开口形成在墨盒的一侧以对外部敞开,并通过流道与储存室连通。阻挡件以能够随着墨盒正确安装到记录设备上而在接近流道的方向上移动的方式布置在连通开口中。当墨盒正确安装到记录设备主体上时,该阻挡件定位成与流道具有一个间隔,而当被偶然移动超过预定量时,该阻挡件关闭流道。因此,墨泄漏到外部的可能性被抑止在最小值。
根据本公开的一个示范方面的墨盒还包括定位在连通开口中比阻挡件更外处的密封装置,在正确安装时该密封装置打开。因此,当墨盒没有安装到记录设备主体上时,密封装置准确密封在墨盒的内部和外部之间的连通。另外,当墨盒正确安装到记录设备主体上时,准确形成到外部的流道。
根据本公开的一个示范方面的墨盒,密封装置由阀座部分和能够相对于阀座部分接触与分开的阀件形成,而且阻挡件与阀件相连。因此,与阻挡件和阀件是分开的单元的情况相比,不需要在墨盒内形成复杂的结构以布置阻挡件与阀件。因此有能够简化墨盒结构的效果。
根据本公开的一个示范方面的墨盒,该墨盒还包括供墨开口,该供墨开口形成在墨盒的一侧并对外部敞开,并将储存室内的墨供应给记录设备主体。连通开口是用于引导空气进入储存室的空气引导开口。因此,当阻挡件移动超过预定的移动量时,引导空气的流道被阻挡,而且即使此时供墨开口打开,空气压力也不会施加在墨盒内。因此有抑制墨泄漏的效果。
根据本公开的一个示范方面的墨盒,由于阻挡件的前端构造成使得外径向流道变小,阻挡件的前端能够很容易地插入流道。因此有便于准确的阻挡操作的效果。
根据本公开的一个示范方面的墨盒,由于流道构造成使得其内径从作为阻挡件侧的端面沿离开阻挡件的方向变小,所以阻挡件能够很容易地插入流道。因此有便于准确的阻挡操作的效果。
在日本待决专利申请No.H06-64182中存在一种墨盒,该墨盒配备有气管(以下称为“空气引导件”),该空气引导件用于将空气引导到墨盒的主箱内部;薄膜阻挡件,该薄膜阻挡件粘附于空气引导件的上端;和协作件,该协作件设置在空气引导件内部。为引导空气进入墨盒,穿过设置在墨盒底壁上的橡胶件插入空气引导针。通过推动协作件刺破膜刺破件来形成用于空气的引导通道,该引导通道经过由协作件形成的窄孔。协作件的窄孔在大致垂直于墨盒底壁的方向上延伸,并形成为大致从前端开口到橡胶件的直线形式。
墨盒的空气引导件将与从墨盒供应给记录头的墨量对应的量的空气引导到墨盒内,以使要供应给记录头的墨的压力维持恒定。因此,优选空气引导件不被例如进入其中的墨关闭。但是,不可避免的是在生产后或在用户曾经从记录设备主体拆下墨盒后用户把墨盒安装到记录设备主体上之前,墨盒可能倾斜或落下。因此有如下可能性,即墨粘附在空气引导件的开口端处或墨进入空气引导件内部。
通过在储存室侧空气引导件的开口端处形成弯月面,或者当空气引导件内的引导通道较窄时通过在该引导通道内部形成弯月面,从而墨常闭空气引导件。如果在该情形下供应墨,则重复如下步骤弯月面所密封的储存室内的压力减小;空气破坏弯月面并流入储存室;残余墨所形成的弯月面减小压力;空气破坏弯月面并流入储存室。换言之,记录头的供墨压力波动,从而墨不均匀地从记录头排出。因此有可能降低记录质量的问题。
本发明的公开的实施例是考虑上述问题而作出的,并提供如下墨盒,该墨盒通过正确引导空气进入墨盒来防止记录头的供墨压力波动,并使来自记录头的墨排出维持均匀。
根据本公开的一个示范方面的墨盒配备有储存墨的储存室,并包括形成于作为储存室底部的底壁上的空气引导开口,该空气引导开口引导空气进入储存室;供墨开口,该供墨开口将储存室内的墨供应给外部;和空气引导件,该空气引导件呈从底壁向储存室的上部升起的中空圆柱形,空气引导件的内部流道的下端与空气引导开口连通,空气引导件的上端在储存室的上部敞开。空气引导件构造成使得上端开口的至少一部分相对于第一方向对角地形成,由此上端开口的面积比内部流道的在与第一方向垂直的方向上的横截面积大。
根据本公开的一个示范方面的墨盒配备有储存墨的储存室,并包括形成于作为储存室底部的底壁上的空气引导开口,该空气引导开口引导空气进入储存室;供墨开口,该供墨开口将储存室内的墨供应给外部;和空气引导件,该空气引导件呈从底壁向储存室的上部升起的中空圆柱形,空气引导件的内部流道的下端与空气引导开口连通,空气引导件的上端在储存室的上部敞开。空气引导件的上端开口形成在两个或更多相互不同的平面上。
根据本公开的一个示范方面的墨盒配备有储存墨的储存室,并包括形成于作为储存室底部的底壁上的空气引导开口,该空气引导开口引导空气进入储存室;供墨开口,该供墨开口将储存室内的墨供应给外部;和空气引导件,该空气引导件呈从底壁向储存室的上部升起的中空圆柱形,空气引导件的内部流道的下端与空气引导开口连通,空气引导件的上端在储存室的上部敞开。空气引导件的的上端开口形成为非圆形。
根据本公开的一个示范方面的墨盒配备有储存墨的储存室,并包括形成于作为储存室底部的底壁上的空气引导开口,该空气引导开口引导空气进入储存室;供墨开口,该供墨开口将储存室内的墨供应给外部;和空气引导件,该空气引导件呈从底壁向储存室的上部升起的中空圆柱形,空气引导件的内部流道的下端与空气引导开口连通,空气引导件的上端在储存室的上部敞开。空气引导件的内部流道的内径形成为使得墨在阻挡内部流道的方向上不形成弯月面的尺寸。
在根据本公开的一个示范方面的墨盒中,空气引导件的内部流道的内径大于等于约0.8mm。
根据本公开的一个示范方面的墨盒还包括侧壁,该侧壁从底壁的圆周沿第一方向延伸,并作为储存室的周边;主箱结构,该主箱结构由底壁和侧壁构成,主箱的顶表面敞开;和盖件,该盖件覆盖主体箱的敞开的顶表面。空气引导件与底壁整体形成。
根据本公开的一个示范方面的墨盒,空气引导开口形成在作为储存室底部的底壁上,并引导空气进入储存室。空气引导件的内部流道的下端与空气引导开口连通。空气引导件从底壁向储存室的上部升起,并具有在储存室的上部敞开的开口。空气引导件构造成使得上端开口的至少一部分相对于第一方向对角地形成,由此上端开口的面积比内部流道的在与第一方向垂直的方向上的横截面积大。上端开口还可以由彼此相互不同的两个或更多平面形成。上端开口还可以形成为非圆形。因此,即使墨粘附在开口上也很难形成弯月面,而且即使形成弯月面,该弯月面也很容易随着空气的引入而破坏。因此,由于能够抑制在开口处形成弯月面时出现空气引导的波动,所以有如下效果给记录头的墨供应的波动减小,并能够均匀地维持来自记录头的墨排出。
根据本公开的一个示范方面的墨盒,空气引导开口形成在作为储存室底部的底壁上,并引导空气进入储存室。空气引导件的内部流道的下端与空气引导开口连通。空气引导件从底壁向储存室的上部升起,并具有在储存室的上部敞开的开口。由于空气引导件的内部流道的内径形成为使得墨在阻挡内部流道的方向上不形成弯月面的尺寸,所以即使墨残留在内部流道中,内部流道也不被墨膜即弯月面阻挡。另外,墨被正确地引入储存室。因此有如上所述维持来自记录头的均匀的墨排出的效果。
根据本公开的一个示范方面的墨盒,通过将空气引导件的内部流道的内径设定为大于等于约0.8mm能够很容易地实现该效果。
根据本公开的一个示范方面的墨盒,主箱由底壁和侧壁构成,使得顶表面敞开。另外,空气引导件与底壁整体形成。因此,由于能够很容易地通过工具模制形成与空气引导件整体形成的主体箱,所以能够减小生产成本,而且能够防止从空气引导件的连接口和底壁到内部流道的墨流动。从而有正确引导空气进入储存室的效果。
在日本待决专利申请No.6-64182中已知存在一种墨盒,该墨盒配备有气管(以下称为“空气引导件”),该空气引导件用于将空气引导到墨盒的主箱内部。该墨盒在底部上具有橡胶件,穿过该橡胶件插入供墨针和空气引导针。在橡胶件上方,通过粘附到主箱上来安装空气引导件。另外,空气引导件的上端形成有平坦表面部分,该平坦表面部分具有比空气引导件的外径大的直径,以粘附用于防止流动入口的薄膜阻挡件。在空气引导件的内部布置刺破薄膜阻挡件的协作件。为把空气引导到墨盒内部,空气引导针穿过橡胶件插入,并向上推动协作件,使得协作件刺破薄膜阻挡件,以允许空气被引导到墨盒内部。
但是,由于在上述墨盒中主体箱和空气引导件构造为分离体,所以需要把空气引导件装配到主体箱上的过程,从而操作效率降低,导致制造成本增大。而且,由于有如下可能性,即空气从在墨盒和空气引导件之间的连接点进入空气引导件的内部流道,因此有不正确引导空气的问题。
另外,对于制造如下墨盒,在该墨盒中为提高操作效率主体箱和空气引导件是整体的,由于空气引导件的上端形成有平坦表面,该平坦表面具有比空气引导件的外径大的直径,所以还有如下问题采用工具模制的生产变得复杂,从而制造成本增大。
本发明的公开的实施例考虑了上述问题,提供如下墨盒,该墨盒能够减小墨盒的制造成本,还允许正确引导空气进入墨盒。
根据本公开的一个示范方面的墨盒具有储存墨的储存器,并包括主体箱,该主体箱具有形成储存室的底壁和侧壁,主体箱的顶表面敞开;空气引导开口,该空气引导开口形成在主体箱的底壁上,用于引导空气进入储存室;供墨开口,该供墨开口形成在主体箱上,用于将储存室内的墨供应给外部;和中空圆柱形空气引导件,该中空圆柱形空气引导件的内部流道与空气引导开口连通,该中空圆柱形空气引导件与主体箱整体形成,并沿第一方向从主体箱的底壁向敞开的上表面升起,空气引导件的上端在储存室内的墨表面上方敞开。
在根据本公开的一个示范方面的墨盒中,空气引导件与底壁的连接部分形成为从空气引导件向底壁扩大的形状。
在根据本公开的一个示范方面的墨盒中,空气引导开口形成在第一圆柱形壁中,该第一圆柱形壁从底壁的下表面伸出并与该下表面整体形成。供墨开口形成在第二圆柱形壁中,该第二圆柱形壁从底壁的下表面伸出并与该下表面整体形成,而空气引导开口和供墨开口由设置在第一圆柱形壁和第二圆柱形壁内的密封装置密封。
在根据本公开的一个示范方面的墨盒中,第一圆柱形壁和空气引导件整体形成为穿过底壁的连续圆柱形形状。
在根据本公开的一个示范方面的墨盒中,密封装置是配备有阀座部分和能够相对于阀座部分移动的阀件的阀装置,而且阀装置在使得阀件随着墨盒安装到喷墨记录设备上而离开阀座部分的方向上移动。
根据本公开的一个示范方面的墨盒,该墨盒具有储存墨的储存器,并由主体箱和盖件构成,该主体箱具有形成储存室的底壁和侧壁,主体箱的顶表面敞开,该盖件覆盖主箱的敞开的顶表面。在主体箱的底壁上形成空气引导开口,用于引导空气进入储存室。另外,中空圆柱形空气引导件的内部流道与空气引导开口连通,该中空圆柱形空气引导件与主体箱整体形成,并沿第一方向从主体箱的底壁向敞开的上表面升起,空气引导件的上端在储存室内的墨表面上方敞开。空气引导件的内部流道与空气引导开口连通,从而能够通过空气引导开口和空气引导件引导空气进入储存室。这样,由于主体的上表面敞开,并由于空气引导件整体形成为从底壁向敞开的表面升起,所以能够很容易地通过工具作业等来树脂模制主体和空气引导件。因此,由于部件数目减少,并由于不需要主体箱和空气引导件的装配,所以提高了操作效率,并减少了制造成本。
而且,由于主体箱和空气引导件整体形成,所以防止了墨从在主体箱和空气引导件之间的连接部分流入空气引导件的内部流道。因此有正确引导空气进入储存室的效果。
根据本公开的一个示范方面的墨盒,由于空气引导件与底壁的连接部分形成为从空气引导件向底壁扩大的形状,所以有如下效果在连接点处的强度增大;并能够防止空气引导件在模制时或由于此后的环境变化的影响而变形。
根据本公开的一个示范方面的墨盒,空气引导开口形成在第一圆柱形壁中,该第一圆柱形壁从底壁的下表面伸出并与该下表面整体形成,供墨开口形成在第二圆柱形壁中,该第二圆柱形壁从底壁的下表面伸出并与该下表面整体形成,而空气引导开口和供墨开口由设置在第一圆柱形壁和第二圆柱形壁内的密封装置密封。因此,如果通过工具作业等将第一圆柱形壁和第二圆柱形壁整体模制到主体箱上,则通过把密封装置布置在第一圆柱形壁和第二圆柱形壁处,墨盒的内部能够处于密封状态。因此有能够进一步提高对装置的操作效率的效果。
根据本公开的一个示范方面的墨盒,第一圆柱形壁和空气引导件整体形成为穿过底壁的连续圆柱形形状。因此,即使在墨盒的运输期间墨流入空气引导件的内部流道,当通过墨盒的安装打开空气引导开口时,内部流道内的墨也能够平稳地流入储存室。因此,由于防止了空气引导件的内部流道内的墨阻挡空气的引导,所以有正确引导空气的效果。
根据本公开的一个示范方面的墨盒,密封装置是配备有阀座部分和能够相对于阀座部分移动的阀件的阀装置,而且阀装置在使得阀件随着墨盒安装到喷墨记录设备上而离开阀座部分的方向上移动。因此有如下效果在墨盒没有安装到喷墨记录设备上时防止墨泄漏的出现,而在墨盒安装到喷墨记录设备上时,通过阀装置的要在离开阀座部分的方向上移动的阀件准确地形成空气引导通道和供墨通道。
尽管已经结合示范实施例和以上概述的实例描述了本公开,但是对于至少具有本领域普通技术的技术人员而言,无论是已知的还是目前可能未预见到的各种替换物、修改、变体、改进和/或实质等同物都是显而易见的。因此,如上所述,本公开的示范实施例意图为说明而非限制。可以不偏离本公开的精神和范围而作出各种变化。因此,本公开意图包括所有已知或以后发展出的替换物、修改、变体、改进和/或实质等同物。
工业适用性本发明的墨盒被广泛用于家庭和办公用途。
权利要求
1.一种墨盒,包括墨室;连通室,该连通室能够与墨室以及墨盒的外部连通;设置在连通室内的阀,该阀能够从阻挡墨室与墨盒的外部之间相连通的第一位置移动到允许该连通的第二位置;和操作件,该操作件从连通室延伸到墨盒的外部,并能够使阀从所述第一位置移动到所述第二位置。
2.根据权利要求1的墨盒,其中当墨盒安装在一喷墨记录设备的安装部分中时,操作件能够通过接触该安装部分使阀从第一位置移动到第二位置。
3.根据权利要求1的墨盒,其中阀和操作件形成为一体的部件。
4.根据权利要求1的墨盒,还包括阀座,该阀座与阀相邻;和推压装置,该推压装置将所述阀推压向阀座,其中在阀座的大致中心处形成开口,以便暴露阀的底部,阀座在该开口的外部接触阀;且操作件穿过开口从阀伸出。
5.根据权利要求4的墨盒,其中推压装置从阀座延伸并围绕阀,且推压装置与阀座整体形成,以便在阀的与阀座相反的第一侧将阀推压向阀座。
6.根据权利要求5的墨盒,其中操作件位于阀的与第一侧相反的第二侧。
7.根据权利要求1的墨盒,还包括围绕操作件的密封件。
8.根据权利要求7的墨盒,其中操作件的一端处于连通室的外侧端与密封件的外侧端之间。
9.根据权利要求7的墨盒,其中密封件在与阀相反的一侧从阀座延伸出并与阀座整体形成。
10.根据权利要求2的墨盒,还包括围绕操作件的密封件,其中当墨盒安装在喷墨记录设备的安装部分中时,密封件接触该安装部分并形成一通道,从安装部分内的流道通向墨室。
11.根据权利要求7的墨盒,其中阀座、推压装置和密封件由橡胶类材料整体形成。
12.一种墨盒,包括墨室;空气连通室,该空气连通室能够与墨室以及墨盒的外部连通;设置在空气连通室内的第一阀系统;墨连通室,该墨连通室能够与墨室和墨盒的外部连通;和设置在墨连通室内的第二阀系统,其中第一阀系统或第二阀系统中的至少其中之一包括阀座、能够相对于阀座移动的阀、和操作件,该操作件延伸到空气连通室或墨连通室中的至少其中之一的外部,并能够使阀从阀与阀座相接触的第一位置移动到阀与阀座分开的第二位置。
13.根据权利要求12的墨盒,其中当墨盒安装在喷墨记录设备的安装部分中时,操作件能够通过接触该安装部分使阀从第一位置移动到第二位置。
14.根据权利要求12的墨盒,其中阀和操作件形成为一体的部件。
15.根据权利要求12的墨盒,其中空气连通室和墨连通室形成在墨盒的一侧。
16.根据权利要求13的墨盒,其中第一阀系统包括阀座、阀和操作件,第二阀系统包括阀座和阀,且当墨盒安装在喷墨记录设备的安装部分中时,第一阀系统的操作件能够通过接触安装部分使第一阀系统的阀从第一位置移动到第二位置,且通过由设置在安装部分中的一抽取管推动第二阀系统的阀,第二阀系统的阀能够从第一位置移动到第二位置。
17.一种阀系统,包括阀;操作件;阀座,在该阀座的大致中心部分处具有开口;和推压装置,该推压装置在第一方向上推压阀,使得阀接触阀座,其中操作件穿过阀座的开口伸出,阀处在阀座与推压装置之间,而且当操作件在与第一方向相反的第二方向上推压阀时,阀与阀座分开。
18.根据权利要求17的阀系统,还包括密封件,该密封件围绕开口以及操作件的周边。
19.根据权利要求18的阀系统,其中操作件的一端处在阀与密封件的一外侧端之间。
20.一种喷墨记录设备,包括安装部分,该安装部分能够接纳如权利要求12所述的墨盒,该安装部分包括流道,空气通过该流道被引导到墨盒。
21.一种喷墨记录设备,包括喷墨头;和安装部分,该安装部分能够接纳如权利要求12所述的墨盒,该安装部分包括抽取管,墨通过该抽取管供应到喷墨头。
全文摘要
一种墨盒包括墨室;连通室,该连通室能够与墨室和墨盒的外部连通;设置在连通室内的阀,该阀能够从阻挡墨室和墨盒的外部之间连通的第一位置移动到允许该连通的第二位置;和操作件,该操作件从连通室延伸到墨盒的外部,并能够使阀从第一位置移动到第二位置。
文档编号B41J2/175GK1764546SQ2005800000
公开日2006年4月26日 申请日期2005年2月9日 优先权日2004年2月9日
发明者高木淳宏, 佐佐木丰纪, 服部信吾, 神户智弘 申请人:兄弟工业株式会社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