墨盒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511286阅读:319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墨盒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喷墨打印机的墨盒。
背景技术
目前,喷墨打印机所使用的墨盒是由制有出墨口的墨盒体和密封墨盒体的的墨盒盖焊合而成,在墨盒体与墨盒盖之间的空腔内加注墨水,墨盒上还制有与墨盒体内外相通的进气孔。当在打印机工作时,利用打印机吸墨口的负压作用,将安装在打印机上墨盒内的墨水从出墨口吸出,实现喷墨打印,空气从进气孔进入墨盒体内,补充吸出的墨水,达到压力平衡。
ZL 200520002528.9号中国专利公开一种墨盒防溢进气装置,它是在墨盒盖的夹层内设置两个溢墨缓冲腔,气体从顶部进入第一溢墨缓冲腔,从第二溢墨缓冲腔底部或侧部进入墨盒体。第一、第二溢墨缓冲腔之间设有隔板,隔板上设有通孔,使得它们相互连通。溢墨缓冲腔内还置有多孔海绵,用以吸附溢出的墨水。
具有上述防溢进气装置的墨盒,虽可在一定程度上防止墨盒内的墨水外溢,但因两个溢墨缓冲腔之间的连通孔设在隔板上,溢出的墨水未充满第二溢墨缓冲腔,或未被设在第二溢墨缓冲腔内的多孔海绵完全吸附时,溢出的墨水即会流入第一溢墨缓冲腔,进而从第一溢墨缓冲腔顶部溢出,未能充分利用溢墨缓冲腔的空间及溢墨缓冲腔内多孔海绵的吸附能力,防溢导气效果不佳。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克服了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提供一种防溢进气效果好的墨盒。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给出的墨盒,包括墨盒体,用于容纳墨水,其设有一出墨口;墨盒盖,用于密封墨盒体,内部设有溢墨缓冲腔;第一进气孔,连通外界大气与溢墨缓冲腔;第二进气孔,连通溢墨缓冲腔与墨盒体,其中,溢墨缓冲腔至少有两个,相互之间通过设在墨盒盖上的凹槽连通。
根据以上方案的墨盒,因溢墨缓冲腔之间通过设在墨盒盖上的凹槽连通,因此只有在一个溢墨缓冲腔内充满后,溢出的墨水才会继续流入到下一个溢墨缓冲腔,提高了对溢出墨水的阻挡作用。
较好的方案是在溢墨缓冲腔内放置墨水吸附材料,可将溢出的墨水吸附,防溢墨效果更好。
另一较好方案是在溢墨缓冲腔内放置防水透气材料,可增强对墨水的阻挡。


图1是第一实施例墨盒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第一实施例墨盒盖的装配示意图;图3是第一实施例墨盒的墨盒盖的盖体的俯视图;图4是第一实施例墨盒的墨盒盖的盖体的的仰视图;图5是第二实施例墨盒的墨盒盖的结构示意图;图6是第三实施例墨盒的墨盒盖的结构示意图。
以下结合附图及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描述。
具体实施方式
第一实施例参见图1,墨盒1包括一容纳墨水的墨盒体2,其下部设有一出墨口3,顶部由一墨盒盖4密封。
参见图2,墨盒盖4包括盖体41、薄型件42。在盖体41的下表面设有高出盖体41的突出的围栏411,围栏411中间用隔板412、413分隔成三部分,形成溢墨缓冲腔51、52、53,其中,溢墨缓冲腔51、53内设有墨水吸附材料61、62。薄型件42可粘接或热焊接在围栏411上,密封溢墨缓冲腔51、52、53。所述薄型件可以是密封薄膜,也可以是塑料薄片或其它类似材料。
下面将参照图3,图4,详细描述墨盒的导气方向。外界大气经设在盖体41上表面的曲折的导气通道43,沿箭头a方向从第一进气孔414进入溢墨缓冲腔51,之后沿箭头b、c方向经设在溢墨缓冲腔51内的导气孔511、设在盖体41表面的凹槽416、设在溢墨缓冲腔52内的导气孔521进入溢墨缓冲腔52,再沿箭头d、e、f、g方向顺次经过设在溢墨缓冲腔52内的导气孔522、设在盖体41表面的凹槽417、设在隔板413上的导气孔531、532、设在盖体41表面的凹槽418、设在溢墨缓冲腔53内的导气孔533进入溢墨缓冲腔53,最后沿箭头h、i方向经设在溢墨缓冲腔53内的导气孔534、设在盖体41表面的凹槽419、设在盖体上的第二进气孔415、设在薄型件42上的孔421(参见图2),流入墨盒体1内部。
当墨盒1因运动或环境变化导致墨水外溢时,溢出的墨水将沿与上述导气方向相反的方向流动,即先溢入到溢墨缓冲腔53,再顺次溢入到溢墨缓冲腔52、51。因三个溢墨缓冲腔的连通孔均是通过设在盖体41表面的凹槽连通,所以只有当一个溢墨缓冲腔充满墨水时,才会溢到下一个溢墨缓冲腔,充分利用了溢墨缓冲腔内的空间,有效防止了墨水的外溢。
此外,置于溢墨缓冲腔51、53内的墨水吸附材料61、62也可充分发挥吸附作用,进一步阻挡墨水流出。
第二实施例
参见图5,本实施例墨盒的墨盒盖4的结构与第一实施例基本相同,其中相同的结构在本实施例中用相同的标号表示。本实施例与第一实施例不同之处在于突出的围栏411设在盖体41上表面,围栏411中间用隔板412分隔成三部分,形成溢墨缓冲腔51、52、53,其中,溢墨缓冲腔51、53内设有防水透气材料71、72。连通溢墨缓冲腔51、52、53及第二进气孔415的凹槽416、417、418(未示出)、419均设在薄型件42上。
第三实施例参见图6,本实施例墨盒的墨盒盖4的结构与第一实施例基本相同,其中相同的结构在本实施例中用相同的标号表示。本实施例与第一实施例不同之处在于第一进气孔414设在盖体41的侧部,在溢墨缓冲腔51、53中分别放置两层不同的墨水吸附材料611、612、621、622,。
本实用新型的墨盒,通过合理利用墨盒盖的结构,在墨盒盖上设计多个溢墨缓冲腔,布置不同的流道和放置不同的防漏材料,可在最大限度利用防漏材料的效率的同时有效阻断墨水的毛细现象,很好的防止了墨水外溢。
基于本实用新型的变化并不仅限于上述实施例,还可有多种变化,如第一进气孔设在薄型件上,或在溢墨缓冲腔内同时放置墨水吸附材料和防水透气材等,它们取得的效果是相同的。这些简单的结构变化仍属于本实用新型要求的保护范围。
权利要求1.墨盒,包括墨盒体,用于容纳墨水,其设有一出墨口;墨盒盖,用于密封墨盒体,内部设有溢墨缓冲腔;第一进气孔,连通外界大气与所述溢墨缓冲腔;第二进气孔,连通所述溢墨缓冲腔与所述墨盒体;其特征在于所述溢墨缓冲腔至少有两个,相互之间通过设在所述墨盒盖上的凹槽连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墨盒,其特征在于至少一个所述溢墨缓冲腔内置有墨水吸附材料。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墨盒,其特征在于。至少一个所述溢墨缓冲腔内置有防水透气材料。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墨盒,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进气孔设在所述墨盒盖的侧部。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墨盒,其特征在于所述墨盒盖包括盖体,其一侧设有突出的围栏,形成所述溢墨缓冲腔;和薄型件,用以密封所述溢墨缓冲腔。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墨盒,其特征在于所述凹槽设在所述盖体的上表面。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墨盒,其特征在于所述凹槽设在所述薄型件的上表面。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墨盒,包括墨盒体,用于容纳墨水,其设有一出墨口;墨盒盖,用于密封墨盒体,内部设有溢墨缓冲腔;第一进气孔,连通外界大气与溢墨缓冲腔;第二进气孔,连通溢墨缓冲腔与墨盒体,其中,溢墨缓冲腔至少有两个,相互之间通过设在墨盒盖上的凹槽连通。具有导气防墨水外溢效果好等优点。
文档编号B41J2/175GK2871203SQ20062000849
公开日2007年2月21日 申请日期2006年3月16日 优先权日2006年3月16日
发明者何永刚, 田永中 申请人:珠海天威技术开发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