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进的热转印机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511281阅读:463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改进的热转印机结构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改进的热转印机结构,特别涉及一种加热平台位置可调整的热转印机结构,以便于随着产品厚度进行微调,而使转印的准确性及质量获得提升。
背景技术
转印是一门最近几年来新兴的印刷包装工艺业务,而其中热转印技术又是其中应用最为广泛,其原理乃是将彩色图案印在一耐热基材薄膜(PET膜)上,再配合专用的设备以热烫印的方法转印到产品表面,特别适合制作少量多样的个人化及客制化商品、以及印制包括全彩图像或照片的图案,而在大量生产的条件下,使用热转印计数更能够提高生产效率、降低耗损,增加产品的附加价值,更是未来立体彩印的新趋势。常见的纺织品转印技术就有升华转印与胶膜转印二种(1)升华转印是采用特殊的升华墨水与升华转印纸,当图案印在商品上不会产生胶质,如果转印到衣服上,墨水是直接升华到衣服纤维内,牢靠度就跟布染一样,且色彩锐利,更适合色彩丰富的图案,所述种技术主要仅适用于表层是聚酯纤维(polyester)的衣服,且以白色衣服最佳,而应用于有色衣服时,会因为经过数字升华后使墨水与有色纤维融合,令图案的颜色与原来不同,所以并不建议使用。
(2)胶膜转印其所使用的转印纸是含有胶质,须以高温高压方式将胶质图案印在商品表面,目前所述种技术主要用于棉质含量极高的衣服,且各种颜色皆可使用。
而一般工业用的热转印机,请参阅图1,其主要是包括一机架a及控制箱b,在机架a上方是设有一用来驱动加热平台c上下移动的动力组件d(如油压组件或气压组件),所述动力组件d中心具有一驱动轴d1,并将所述驱动轴d1底端螺设于加热平台c中央适当位置。其作业时,由于动力组件d的的驱动轴d1移动行程是固定的,因此,对于厚度不一或表面凹凸不平的产品,热转印的效果都不是很好;所述加热平台c仅靠着驱动轴d1作形成上下移动的行程,而驱动轴d1移动可能会发生自转,且驱动轴d1底端是利用螺纹与加热平台c结合,而自转的方向有可能会造成加热平台c松脱或行程产生改变,使得热转印质量受到影响,故有必要加改良。
于是,本案发明人有鉴上述习知热转印机在使用时的缺失,精心研究,并积个人从事所述项事业的多年经验,终设计出一种崭新的改进的热转印机结构,其动力组件驱动轴移动的行程是可以调整的,并可随着产品的厚度进行微调,对于厚度不一或表面凹凸不平的产品更能发挥其效果,而使热转印质量获得提升。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旨在提供一种改进的热转印机结构,可控制加热平台移动的行程及高低位置,便于随着产品厚度进行微调,而使转印的准确性及质量获得提升。
本实用新型的次一目的,旨在提供一种防止加热平台转动的结构改良,以避免动力组件的驱动轴因发生自转,而使加热平台松脱或行程改变。
为达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改进的热转印机结构,其包括一机架及控制箱,在机架上方是设有一动力组件,所述动力组件的驱动轴底部螺设于加热平台;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轴的上方设有调整部,其是包括设置于驱动轴的螺纹部及一调整套管,所述调整套管是螺设于螺纹部上方,而驱动轴底端是设有一段螺纹部,其是用来与加热平台顶面的固定座相连接,其连接处附近设有至少一对向上穿出于机架定位孔的定位柱;另外,在所述驱动轴下方是固设一防转动块,所述防转动块开设有用来对应穿设定位柱的开孔。
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一种改进的热转印机结构,其包括一机架及控制箱,在机架上方是设有一动力组件,所述动力组件的驱动轴底部螺设于加热平台;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轴的上方设有调整部,其是包括设置于驱动轴的螺纹部及一调整套管,所述调整套管是螺设于螺纹部上方,而驱动轴底端是设有一段螺纹部,以用来与加热平台顶面的固定座相连接,而在机架四周开设有四个定位孔,且在加热平台顶面对应设有四根定位柱,所述定位柱是向上穿出位于机架上各自对应的定位孔内。
依据上述构造使用时,只需要调整调整套管的高度,便可使驱动轴向下移动的行程受到限制,因此,本实用新型可随着产品的厚度不同任意调整加热平台移动的行程,而改变其所到达的位置,而使转印的准确性及质量获得提升。再者,由于本实用新型的加热平台上设有定位柱,所述加热平台在使用时以无法产生自转,加上防转动块的使用,可令驱动轴也不会产生自转,故不会有加热平台松脱或行程改变等问题发生。


图1为现有结构的示意图;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立体分解图;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组合示意图;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10机架;20控制箱;30动力组件;40加热平台;50防转动块;11定位孔31驱动轴;31a调整部;31a1、31b-螺纹部;31a2调整套管;41固定座;42定位柱;51开孔。
具体实施方式
有关本实用新型的构造、装置及其特征,是举一较佳的可行实施例并配合图式详细说明如下请搭配图2、图3所示,本实用新型的改进的热转印机结构,其主要是包括一机架10及控制箱20,在机架10上方是设有一动力组件30,所述动力组件30为气压组件或是油压组件,其驱动轴31底部螺设于加热平台40,其中;所述驱动轴31的上方设有调整部31a,其是包括设置于驱动轴31的螺纹部31a1及一调整套管31a2,所述调整套管31a2是螺设于螺纹部31a1上方,而驱动轴底端是设有一段螺纹部31b,其是用来与加热平台40顶面的固定座41相连接,其连接处附近设有至少一对向上穿出于机架10定位孔11的定位柱42;另外,在所述驱动轴31下方是固设一防转动块50,所述防转动块50开设有用来对应穿设定位柱42的开孔51。
请参阅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另一实施例示意图,在所述驱动轴31的上方设有调整部31a,其是包括设置于驱动轴31的螺纹部31a1及一调整套管31a2,所述调整套管31a2是螺设于螺纹部31a1上方,而驱动轴31底端是设有一段螺纹部31b,其是用来与加热平台40顶面的固定座41相连接,而在机架10四周开设有四个定位孔11,且在加热平台40顶面对应设有四根定位柱42,所述等定位柱42是向上穿出位于机架10上各自对应的定位孔11内;这种设计的加热平台40,其动作更加稳固,故不需要另外加装防转动块50。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改进的热转印机结构,其调整部与防转动块的设计,确实能达到控制加热平台移动的行程及高低位置,以及防止加热平台转动,而使转印的准确性及质量获得提升,及避免动力组件的驱动轴因发生自转,而使加热平台松脱或行程改变等功能。
权利要求1.一种改进的热转印机结构,其包括一机架及控制箱,在机架上方是设有一动力组件,所述动力组件的驱动轴底部螺设于加热平台;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轴的上方设有调整部,其是包括设置于驱动轴的螺纹部及一调整套管,所述调整套管是螺设于螺纹部上方,而驱动轴底端是设有一段螺纹部,其是用来与加热平台顶面的固定座相连接,其连接处附近设有至少一对向上穿出于机架定位孔的定位柱;另外,在所述驱动轴下方是固设一防转动块,所述防转动块开设有用来对应穿设定位柱的开孔。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改进的热转印机结构,其特征在于动力组件是为气压组件。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改进的热转印机结构,其特征在于动力组件是为油压组件。
4.一种改进的热转印机结构,其包括一机架及控制箱,在机架上方是设有一动力组件,所述动力组件的驱动轴底部螺设于加热平台;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轴的上方设有调整部,其是包括设置于驱动轴的螺纹部及一调整套管,所述调整套管是螺设于螺纹部上方,而驱动轴底端是设有一段螺纹部,以用来与加热平台顶面的固定座相连接,而在机架四周开设有四个定位孔,且在加热平台顶面对应设有四根定位柱,所述定位柱是向上穿出位于机架上各自对应的定位孔内。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改进的热转印机结构,其特征在于动力组件是为气压组件。
6.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改进的热转印机结构,其特征在于动力组件是为油压组件。
专利摘要一种改进的热转印机结构,其主要是包括一机架及控制箱,在机架上方是设有一动力组件,所述动力组件的驱动轴底部螺设于加热平台;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轴的上方设有一调整部,并在驱动轴与加热平台连接处设有至少一对向上穿出于机架定位孔的定位柱;另外,所述驱动轴下方是固设一防转动块,所述防转动块开设有用来对应穿设定位柱的开孔;据而,可对应不同厚度的产品而调整加热平台的移动的行程外,且避免了动力组件的驱动轴因发生自转,而使加热平台松脱或行程改变。
文档编号B41M5/382GK2897645SQ20062000741
公开日2007年5月9日 申请日期2006年3月3日 优先权日2006年3月3日
发明者林进成 申请人:林进成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