轮转间歇式印刷机的三辊快速离合匀墨印刷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511275阅读:430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轮转间歇式印刷机的三辊快速离合匀墨印刷装置的制作方法
专利说明
一、技术领域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印刷机,具体地说是涉及一种轮转间歇式印刷机的匀墨印刷装置。
背景技术
现有的轮转间歇式印刷机的匀墨印刷装置由窜墨辊、行墨辊、印刷版辊、承印辊等部件构成,工作时印刷版辊和行墨辊及承印辊之间均接触紧贴着。在加入油墨后、开始印刷前,首先需要开机进行匀墨工序。在开机匀墨过程中,为了避免油墨沾到印刷版辊的印版上而影响印刷质量,造成印刷品(纸张)的浪费,通常要将印刷版辊拆下。待匀墨完成后再装上而进行印刷。如此,增加了操作工人的劳动量,延长了印刷辅助时间,工作效率较低。
三、实用新型内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的不足,而提供一种印刷版辊和行墨辊及承印辊等三辊之间可以快速离合的轮转间歇式印刷机的匀墨印刷装置。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通过如下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轮转间歇式印刷机的三辊快速离合匀墨印刷装置,包括窜墨辊、行墨辊、印刷版辊、承印辊、承印辊座、排坊,在所述的窜墨辊轴上套有左行墨辊座和右行墨辊座,两行墨辊轴分别装在左行墨辊座和右行墨辊座内,在左行墨辊座和右行墨辊座的末端部之间设有脱位凸轮;在所述的承印辊座的一端连接摇臂,在摇臂下连接气缸。
采用本实用新型结构后,通过脱位凸轮的转动使行墨辊接触或脱离印刷版辊,同时,通过气缸的上下工作使承印辊接触或脱离印刷版辊。因此,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其印刷版辊和行墨辊及承印辊等三辊之间能实现快速离合,不需拆卸印刷版辊即可进行匀墨,大大节约了印刷辅助时间和操作工人的劳动量,提高了工作效率,降低了生产成本。
四以下结合附图与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详细描述。


图1为本实用新型轮转间歇式印刷机的三辊快速离合匀墨印刷装置(处于匀墨状态)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
图1中的左行墨辊座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
图1中的右行墨辊座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参照
图1、图2、图3可知,本实用新型轮转间歇式印刷机的三辊快速离合匀墨印刷装置,包括窜墨辊1、行墨辊2、印刷版辊3、承印辊4、承印辊座5、排坊6,在所述的窜墨辊轴上套有左行墨辊座7(如图2所示)和右行墨辊座8(如图3所示),两行墨辊轴分别装在左行墨辊座和右行墨辊座内,在左行墨辊座7和右行墨辊座8的末端部之间设有脱位凸轮9;在所述的承印辊座5的一端连接摇臂10,在摇臂10下连接气缸11。其中脱位凸轮9与该轮转间歇式印刷机的气动或手动控制装置相连;行墨辊轴上装有压紧机构12;气缸11为薄型气缸。为了能更好地对印刷版辊与承印辊之间的距离进行定位,在所述的排坊6上、靠近摇臂10的上方设有限位柱13。同时,为了使承印辊能实现更快速地下降回位,在所述的摇臂10上设有弹簧座14,弹簧座14内装有弹簧15,并顶在限位柱13下。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为印刷品(纸张)已装在印刷版辊与承印辊之间。在上油墨前,轮转间歇式印刷机的气动或手动控制装置启动,使脱位凸轮转动一角度后,左行墨辊座和右行墨辊座向上运动,行墨辊脱离印刷版辊;同时,气缸启动向下动作,通过控制摇臂使承印辊下降(约1.5mm),从而承印辊脱离印刷版辊,印刷品离开印刷版辊。然后加上油墨进行匀墨工序。等匀墨完成后,使脱位凸轮再转动一角度后,左行墨辊座和右行墨辊座向下运动,行墨辊接触印刷版辊;同时,气缸启动向上动作,通过控制摇臂使承印辊上升,承印辊接触印刷版辊。随后进行印刷工作。
权利要求1.一种轮转间歇式印刷机的三辊快速离合匀墨印刷装置,包括窜墨辊(1)、行墨辊(2)、印刷版辊(3)、承印辊(4)、承印辊座(5)、排坊(6),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的窜墨辊轴上套有左行墨辊座(7)和右行墨辊座(8),两行墨辊轴分别装在左行墨辊座和右行墨辊座内,在左行墨辊座(7)和右行墨辊座(8)的末端部之间设有脱位凸轮(9);在所述的承印辊座(5)的一端连接摇臂(10),在摇臂(10)下连接气缸(11)。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轮转间歇式印刷机的三辊快速离合匀墨印刷装置,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的排坊(6)上、靠近摇臂(10)的上方设有限位柱(13)。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轮转间歇式印刷机的三辊快速离合匀墨印刷装置,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的摇臂(10)上设有弹簧座(14),弹簧座(14)内装有弹簧(15),并顶在限位柱(13)下。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轮转间歇式印刷机的三辊快速离合匀墨印刷装置,包括窜墨辊1、行墨辊2、印刷版辊3、承印辊4、承印辊座5、排坊6,在窜墨辊轴上套有左行墨辊座7和右行墨辊座8,两行墨辊轴分别装在左行墨辊座和右行墨辊座内,在左行墨辊座7和右行墨辊座8的末端部之间设有脱位凸轮9;在承印辊座5的一端连接摇臂10,在摇臂10下连接气缸11。本实用新型的印刷版辊和行墨辊及承印辊等三辊之间能实现快速离合,不需拆卸印刷版辊即可匀墨,大大节约了印刷辅助时间和操作工人的劳动量,提高了工作效率,降低了生产成本。
文档编号B41F13/24GK2866137SQ20062000503
公开日2007年2月7日 申请日期2006年2月2日 优先权日2006年2月2日
发明者周炳松 申请人:周炳松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