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非接触式喷码机的喷头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511441阅读:389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用于非接触式喷码机的喷头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是一种用于非接触式喷码机的喷头,属于用于非接触式喷码机的喷头的改造技术。
背景技术
目前,非接触式喷码机的喷头结构大多采用控制元器件与喷头构件分开安装的结构,需操作者掌握调整喷头的专业知识,使得操作者对喷码机的使用变得复杂,同时,由于操作者的专业知识参差不齐,也难于确保喷码机的可靠性。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考虑上述问题而提供一种无需操作者掌握调整喷头的专业知识,使得对喷码机的使用变得更加简单,同时,能有效提高工作可靠性的非接触式喷码机喷头。
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如图1所示,包括有安装板(14)、安装座(15)、正偏转电极板(4)、负偏转电极板(5)、墨点回收槽块(7)、前墨点速度感应器(8)、后墨点速度感应器(9)、充电极(10)、压电晶体模块(12),其中安装板(14)固定在安装座(15)上,正偏转电极板(4)及负偏转电极板(5)对称安装在安装板(14),前墨点速度感应器(8)及后墨点速度感应器(9)分别装设在正偏转电极板(4)及负偏转电极板(5)的前端和后端,墨点回收槽块(7)装设在后墨点速度感应器(9)的前端,充电极(10)装设在前墨点速度感应器(8)和喷嘴(11)之间,压电晶体模块(12)装设在充电极(10)的前端,喷嘴(11)装设在压电晶体模块(12)上。
上述前墨点速度感应器(8)及后墨点速度感应器(9)分别装设在正偏转电极板(4)与负偏转电极板(5)之间的对称线靠近负偏转电极板(5)一侧的前端和后端,且其圆心与充电极(10)的中心槽及喷嘴(11)成一直线。
上述墨点回收槽块(7)装设在后墨点速度感应器(9)的前端,且靠近安装板(14)的边缘处。
上述安装板(14)为设有控制电路的印制电路板。
上述安装座(15)中浇灌有使安装板(14)及其上安装的零件与安装座(15)形成一体的一体化密封式结构的绝缘材料(6)。
上述安装板(14)上装设有温度传感器(13)。
上述喷嘴(11)的外侧设有短体式喷嘴保护盖(1)或长体式喷嘴保护盖(2)。
上述安装板(14)的外侧套有喷头外套(3)。
上述喷头外套(3)的里面装有使喷头能准确识别喷头外套是否套上并能向喷码机发出相应的信号的喷头外套感应器。
上述喷头外套感应器为磁性感应材料。
本实用新型由于采用使用一体化密封式设计的结构,因此,其使得对喷码机的使用变得更加简单,无需操作者掌握调整喷头的专业知识即可使用;同时,也大大提高喷码机的可靠性。另外,两个墨点速度传感器独立于偏转电极板而直接设置在安装板上,使偏转电极板与墨点速度感应器之间有足够的距离,因此避免了施加于偏转电极板上的高压电信号对墨点速度感应器的工作造成的不利影响,有效提高了喷头的工作稳定性;同时,生产工艺简单,降低制造成本。此外,圆形的喷头外套内置一个由磁性材料做成的感应体,当此喷头外套套到喷头上去时,此内置的感应体使喷头给喷码机发出一个信号,让喷码机识别喷头外套是否套上了,只有当喷头外套套上时,才向喷头输送高压信号,确保操作者的安全。本实用新型是一种设计巧妙,性能优良,方便实用的用于非接触式喷码机的喷头。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俯视图;图2为图1中的A-A剖视图;图3-1、3-2分别为本实用新型短体式喷嘴保护盖(1)和长体式喷嘴保护盖(2)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实用新型喷头外套(3)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如图1所示,包括有安装板14、安装座15、正偏转电极板4、负偏转电极板5、墨点回收槽块7、前墨点速度感应器8、后墨点速度感应器9、充电极10、压电晶体模块12,其中安装板14固定在安装座15上,正偏转电极板4及负偏转电极板5对称安装在安装板14,前墨点速度感应器8及后墨点速度感应器9分别装设在正偏转电极板4及负偏转电极板5的前端和后端,墨点回收槽块7装设在后墨点速度感应器9的前端,充电极10装设在前墨点速度感应器8和喷嘴11之间,压电晶体模块12装设在充电极l0的前端,喷嘴11装设在压电晶体模块12上。
本实施例中,上述前墨点速度感应器8及后墨点速度感应器9分别装设在正偏转电极板4与负偏转电极板5之间的对称线靠近负偏转电极板5一侧的前端和后端,且其圆心与充电极10的中心槽及喷嘴11成一直线。上述墨点回收槽块7装设在后墨点速度感应器9的前端,且靠近安装板14的边缘处。上述安装板14为设有控制电路的印制电路板。
为使对喷码机的使用变得更加简单,无需操作者掌握调整喷头的专业知识即可使用;同时,也大大提高喷码机的可靠性,上述安装座15中浇灌有使安装板14及其上安装的零件与安装座15形成一体的一体化密封式结构的绝缘材料6。
为确保安全,上述安装板14上装设有温度传感器13,当喷头的工作温度超过使用65℃时,温度传感器13就会向喷码机发出信号,使喷码机停止工作。
为有效地保护喷嘴,上述喷嘴11的外侧设有短体式喷嘴保护盖1或长体式喷嘴保护盖2,短体式喷嘴保护盖1和长体式喷嘴保护盖2两款保护盖可供用户根据使用需要选用。
为使喷码机的控制系统可以根据需要决定是否向喷头施加高压电信号,确保操作者的安全,上述安装板14的外侧套有喷头外套3。在正常模式时,当喷头外套3没有套上时,喷码机就不向喷头施加高压电信号。上述喷头外套3的里面装有使喷头能准确识别喷头外套是否套上并能向喷码机发出相应的信号的喷头外套感应器。本实施例中,上述喷头外套感应器为磁性感应材料。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是喷码机的油墨输送系统将油墨输送到本实用新型喷头的压电晶体模块12中,在一定压力及调制信号的控制下,经喷嘴11连续喷射出墨点,当这些墨点通过了与充电电路连接在一起的充电极10时就带上了一定的负电荷,带上电荷的墨点分别经过前墨点速度感应器8和后墨点速度感应器9时,喷码机中与墨点速度感应器相连接的电子电路及控制系统就能计算出喷头上墨点的运动速度,从而为喷码机实施对墨点速度的控制提供了一个准确的物理量。
喷码机分别向正偏转电极板4和负偏转电极板5施加正、负极性的高压电信号,使得在正、负偏转电极板之间的空隙处形成一个恒定的静电场,当带电的墨点通过此静电场时,就会被偏转出来而在被喷印物的表面形成喷印信息。不被偏转的墨点就通过回收槽块7返回到喷码机的油墨箱中。
当此喷头的工作温度超过65℃时,温度传感器13就会向喷码机发出信号,使喷码机停止工作,确保安全。
当喷头外套套上时,喷头就向喷码机发出信号,使喷码机的控制系统可以根据需要决定是否向喷头施加高压电信号。在正常模式时,为了确保操作者的安全,当喷头外套没有套上时,喷码机就不向喷头施加高压电信号;而当在检修模式时,为了方便工作,就要求当喷头外套没有套上时也能向喷头施加高压电信息。
权利要求1.一种用于非接触式喷码机的喷头,其特征在于包括有安装板(14)、安装座(15)、正偏转电极板(4)、负偏转电极板(5)、墨点回收槽块(7)、前墨点速度感应器(8)、后墨点速度感应器(9)、充电极(10)、压电晶体模块(12),其中安装板(14)固定在安装座(15)上,正偏转电极板(4)及负偏转电极板(5)对称安装在安装板(14),前墨点速度感应器(8)及后墨点速度感应器(9)分别装设在正偏转电极板(4)及负偏转电极板(5)的前端和后端,墨点回收槽块(7)装设在后墨点速度感应器(9)的前端,充电极(10)装设在前墨点速度感应器(8)和喷嘴(11)之间,压电晶体模块(12)装设在充电极(10)的前端,喷嘴(11)装设在压电晶体模块(12)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非接触式喷码机的喷头,其特征在于上述前墨点速度感应器(8)及后墨点速度感应器(9)分别装设在正偏转电极板(4)与负偏转电极板(5)之间的对称线靠近负偏转电极板(5)一侧的前端和后端,且其圆心与充电极(10)的中心槽及喷嘴(11)成一直线。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非接触式喷码机的喷头,其特征在于上述墨点回收槽块(7)装设在后墨点速度感应器(9)的前端,且靠近安装板(14)的边缘处。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非接触式喷码机的喷头,其特征在于上述安装板(14)为设有控制电路的印制电路板。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非接触式喷码机的喷头,其特征在于上述安装座(15)中浇灌有使安装板(14)及其上安装的零件与安装座(15)形成一体的一体化密封式结构的绝缘材料(6)。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非接触式喷码机的喷头,其特征在于上述安装板(14)上装设有温度传感器(13)。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非接触式喷码机的喷头,其特征在于上述喷嘴(11)的外侧设有短体式喷嘴保护盖(1)或长体式喷嘴保护盖(2)。
8.根据权利要求1至7任一项所述的用于非接触式喷码机的喷头,其特征在于上述安装板(14)的外侧套有喷头外套(3)。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用于非接触式喷码机的喷头,其特征在于上述喷头外套(3)的里面装有使喷头能准确识别喷头外套是否套上并能向喷码机发出相应的信号的喷头外套感应器。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用于非接触式喷码机的喷头,其特征在于上述喷头外套感应器为磁性感应材料。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是一种用于非接触式喷码机的喷头。包括有安装板(14)、安装座(15)、正偏转电极板(4)、负偏转电极板(5)、墨点回收槽块(7)、前墨点速度感应器(8)、后墨点速度感应器(9)、充电极(10)、压电晶体模块(12),其中安装板(14)固定在安装座(15)上,正偏转电极板(4)及负偏转电极板(5)对称安装在安装板(14),前墨点速度感应器(8)及后墨点速度感应器(9)分别装设在正偏转电极板(4)及负偏转电极板(5)的前端和后端,墨点回收槽块(7)装设在后墨点速度感应器(9)的前端,充电极(10)装设在前墨点速度感应器(8)和喷嘴(11)之间,压电晶体模块(12)装设在充电极(10)的前端,喷嘴(11)装设在压电晶体模块(12)上。本实用新型使得对喷码机的使用变得更加简单,无需操作者掌握调整喷头的专业知识即可使用;同时,也大大提高喷码机的可靠性。
文档编号B41J2/07GK2902701SQ20062005666
公开日2007年5月23日 申请日期2006年3月21日 优先权日2006年3月21日
发明者姜德伟, 陈运鹏 申请人:广州易达包装设备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