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匀墨机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513264阅读:252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匀墨机构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印刷机械,特别是一种用于胶印机的匀墨机构。
背景技术
胶印机,尤其是宽幅面的胶印机,印品上出现重影、鬼影是一大难题。 造成重影和鬼影的原因是现有匀墨机构不合理,主串辊通过三个摆杆和二 个副串辊使四个靠墨辊在版滚筒上作轴向串动,实现匀墨的目的,但由于 三个摆杆设置不够合理,四个靠版辊作同向串动,因而版滚筒受到四个靠 版辊的轴向串动力的作用,其轴向间隙会加大,导致产生重影和鬼影。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可避免产生重影和鬼影的匀墨机构。本发明 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匀墨机构,包括主串辊,两个副串辊,四个靠版辊, 版滚筒,两个摆杆一端的滚轮置于主串辊的环形槽内,其另一端的滚轮分 别置于一个副串辊和第一串辊的环形槽内,其特征在于第三个摆杆的一 端滚轮置于另一个副串辊的环形槽内,另一端的滚轮置于第一串辊的环形 槽内。本发明与现有技术比较具有匀墨效果好且可避免产生重影和鬼影的 显著优点。


图1是本发明的现有匀墨机构示意图,图2是本发明的匀墨机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例方式结合上述附图对本发明作详细描述,现有匀墨机构是四个靠版辊2分 别与版滚筒1相接触,二个副串辊3、8分别与四个靠版辊的二个辊相接触,三个摆杆4、 7、 9一端上的滚轮置于主串辊5上的环形槽内,摆杆4另一 端的滚轮置于副串辊3上的环形槽内,摆杆7另一端的滚轮置于第一串辊 上6的环形槽内,摆杆9另一端的滚轮置于另一个副串辊8上的环形槽内, (参见图1)。这种匀墨机构在主串辊作轴向窜动时通过摆杆和两个副串辊 带动四个靠版辊作相同的轴向移动,因而版滚筒受四个靠版辊的轴向力的
作用,经长时间的反复作用,其轴向间隙增大,出现版滚筒轴向移动,因 而印品出现重影或者鬼影。为了消除此缺陷,将四个靠版辊的轴向窜动方 向不同向即可得到解决。为此,将摆杆与主串辊相接触的一端滚轮置于第 一串辊上的环形槽内(参见图2),改进后得到解决,当主串辊向外窜动时,摆杆7、 9分别带动第一串辊和一个副串辊向内串动,第一串辊通过摆杆4 带动另一个副串辊向外串动,此时,二个副串辊的窜动方向相反,四个靠 版辊中的两个串动方向为向内,另二个靠版辊为向外,此时,由靠版辊施 加在版滚筒上的轴向力互相抵消而不受轴向力作用,版滚筒的轴向间隙不 会增大和产生轴向位移,从而消除了印品有重影或者鬼影的缺陷。
权利要求
1、一种匀墨机构,包括主串辊,两个副串辊,四个靠版辊,版滚筒,两个摆杆一端的滚轮置于主串辊的环形槽内,其另一端的滚轮分别置于一个副串辊和第一串辊的环形槽内,其特征在于第三个摆杆的一端滚轮置于另一个副串辊的环形槽内,另一端的滚轮置于第一串辊的环形槽内。
全文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匀墨机构,涉及一种印刷机械,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可避免产生重影和鬼影的匀墨机构。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匀墨机构,包括主串辊,两个副串辊,四个靠版辊,版滚筒,两个摆杆一端的滚轮置于主串辊的环形槽内,其另一端的滚轮分别置于一个副串辊和第一串辊的环形槽内,第三个摆杆的一端滚轮置于另一个副串辊的环形槽内,另一端的滚轮置于第一串辊的环形槽内。本发明用于胶辊。
文档编号B41F31/14GK101157294SQ20071018999
公开日2008年4月9日 申请日期2007年11月16日 优先权日2007年11月16日
发明者张学领, 拜进旗, 李松旺, 樊亚谱, 王成敏, 谌湘毅, 韩亚珂 申请人:河南新机股份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