墨盒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483662阅读:148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墨盒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通常涉及一种储墨容器,尤其是涉及一种用于喷墨打印机的打印墨备JUL 。
背景技术
喷墨打印机是可与计算机一起使用的打印机的常用形式,类似的应用包 括文件打印或图形制备。典型的喷墨打印机具有可更换的墨盒。不同类型的墨盒都具有对给定的打印机改进机墨盒的性能和可用性的结构和特征。例如油 墨流和空气流特征的类型可以改变油墨排出墨盒的油墨流动特性。 一种类型的 墨盒包括没有进气口的密封的油墨腔。油墨腔的壁为柔性的,且在墨盒内呈真 空压力状况下被压下,所述真空压力状况是在油墨流出油墨腔时产生的。有时 将偏压力施加到柔性油墨腔壁上,以保证油墨开始流出墨盒。另一种类型的墨 盒包括油墨腔,其通过通风孔气流连接于油墨腔的外部,以保持内部大气压力 状况。当油墨排出油墨腔时将空气抽入油墨腔中。油墨腔的壁为刚性的。需要 在通风孔上设置阀结构以防止油墨从油墨腔中泄漏。在某些情形下,墨盒外壳的特性影响用户抓握墨盒和将墨盒安装到打印机 中的难易。抓握和锁紧特征有时可协助用户操作墨盒。 发明内容本发明的一个方面公开一种在喷墨打印机中使用的墨盒。墨盒包括限定油 墨储存器的外壳,与油墨储存器气流连通的通风孔,以及与油墨^f渚存器油墨连 通的油墨出口。外壳的引导面面对着通常水平方向。引导面通常以与垂直面对 齐而定向。引导面包括例如凸面或凹面的弧形结构。或者,引导面通常为平面 并与垂直面呈一定角度定向。油墨出口通常位于引导面上。油墨出口和通风孔 优选位于外壳的不同壁上。本发明的另一方面公开了墨盒的锁紧面,所述锁紧面由外壳限定且通过打 印机的锁紧构件进行接合,其可以将墨盒保持在操作位置。锁紧面通常以与引导面面对的方向相对的方向面对。锁紧面可包括例如凸面或凹面的弧形结构。 锁紧面可以与引导面呈非平行的方式设置。本发明的另一方面^^开一种墨盒的空气阀配置。空气阀配置可从墨盒外 壳的引导边缘侧激励以启动与墨盒的油墨腔的气流连通。阀配置包括通风孔, 通过所述通风孔, 一旦驱动空气阀配置,气流就进入油墨腔内。通风孔位于不 同于引导边缘侧的墨盒侧。上述概要并不是对每个实施例进行描述,也不是在此公开的发明方面的每 个实施。详细说明中跟随更具体描述特征的附图,是如何执行本发明的某个方 面的实施例。虽然图示和描述了特定实施例,应当理解为所公开的发明和多个 发明并不局限于这些实施例。


图1为根据在此公开的发明的原则的墨盒的实施例的概要正视图;图2为图1所示的墨盒的概要侧视图;图3为图1所示的墨盒的概要仰视图;图4为图1所示的墨盒的4既要前平面图;图5为图4所示的墨盒沿着剖线5 - 5的积无要剖面图;图6为图4所示的墨盒沿着剖线6-6的概要剖面图;图7为根据在此公开的发明的原则的另 一墨盒的实施例的概要正视图;图8为图7所示的墨盒的概要后视图;图9为根据在此公开的发明的原则的另一墨盒的实施例的概要正视图; 图10为图9所示的墨盒的概要后视图;图11为根据在此公开的发明的原则的另一墨盒的实施例的概要仰视图;图12为图11所示的墨盒的扭无要前平面图;图13为图11所示的墨盒的扭克要侧视平面图;图14为图12所示的墨盒沿着剖线14-14的概要剖面图;图15为根据在此公开的发明的原则的另一墨盒的实施例的概要仰视图;图16为图15所示的墨盒的概要前平面图;图17为图15所示的墨盒的概要侧视平面图;图18为图16所示的墨盒沿着剖线18-18的概要剖面图;图19为根据在此公开的发明的原则的另一墨盒的实施例的概要正视图; 图20为图19所示的墨盒的概要后视图; 图21为图19所示的墨盒的分解透视图;图22为推杆在延伸位置处的图19所示的墨盒沿剖面线22 - 22的横截面 侧一见图;图23为推杆在回缩位置处的图19所示的墨盒沿剖面线23 -23的横截面 侧#见图;图24为推杆在延伸位置处的19所示的墨盒沿剖面线24 - 24的横截面侧 视图;图25是具有推杆和后泡沫室的另一墨盒实施例的横截面侧视图; 图26是具有推杆和后泡沫室的另一墨盒实施例的横截面侧视图; 图27为根据在此公开的发明的原则的另一墨盒的实施例的概要仰视图; 图28 - 33分别为图27所示的墨盒的概要前、后、顶部、底部、左侧和右 视图;图34为图27所示的墨盒沿着剖线34 - 34的概要横截面侧视图; 图35为图27所示的墨盒顶盖部的概要正视图; 图36为图27所示的墨盒的概要分解透视图;图37 - 42分别为根据在此公开的发明原则的另 一墨盒的实施例的概要 前、后、顶部、底部、左侧和右视图;图43为图36所示的墨盒沿着剖线43 - 43的概要横截面侧视图;以及 图44为图37所示的墨盒顶盖部的正视图;虽然当前发明所公开的方面具有各种变体和替换形式,其特定实施例已经 在附图中通过实施例的方式显示出来,并将得到详细地描述。然而应当理解, 意图是不将发明方面限制在描述的特定实施例中。相反地,意图涵盖所有包括 在发明方面的精神和范围内的变体、等效物以及替换物。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对喷墨打印机提供油墨的可更换的储墨容器。所述储 墨容器包括限定油墨储存器的外壳,与油墨储存器气流连通的通风孔,以及与 油墨储存器油墨流动连通的油墨出口。通风孔提供和油墨储存器的气流连通。油墨出口通过引导面提供和油墨储存器的油墨流动连通,所述引导面由外壳的 垂直方向的前向壁限定。油墨出口和通风孔通常位于外壳的不同壁上。当在此使用时,术语打印机墨盒、墨盒、打印机盒以及盒泛指为喷墨打 印机配置的用作墨盒的储墨容器。此处使用的术语"凸"意思指类似于球或圆的 外部的向外的曲线或圆形结构。此处使用的术语"凹"意思指类似于球或圆的内 部的向内的曲线或圆形结构。在此使用的术语"弧形"和"弧形的"意思是弯曲外型或不MJ'J外型。I.图1 - 6所示的实施例现在参照图1 - 6,显示并描述示例墨盒10。墨盒10包括主体部分12和 顶盖部分14,主体12和顶盖14配置为共同限定了界限容量或油墨储存器52 (参见图5和6)。主体12和顶盖14可由单一结构零件构成。或者,主体12 和顶盖14具有不同的结构,以便于彼此可松开地固定,但在其它实施例中主 体12和顶盖14以基本永久连接的方式固定。可在主体12和顶盖14之间的界 面内装配垫片或其它适当的密封。主体12和顶盖14中的其中之一或二者可包 括便于在两个构件之间进行连接的结构,例如卡扣配合或者干涉配合连接。 或者,主体12和顶盖14可用紧固件或其它连接装置固定在一起。主体12和 顶盖14也可以利用永久连接方式固定在一起,所述永久连接例如粘合剂或 焊接技术,比如超声波焊接、低频焊接或加热焊接。墨盒10可以配置成用于保持油墨的自由容积。油墨的自由容积是指保持 在没有使用海绵、泡沫、油墨袋或中间保持结构的储存器内的油墨的容积。自 由储墨容器在储墨容器的内部边界内基本打开由此允许油墨填充大部分的封 闭容积。墨盒10配置成允许从墨盒10中排出的自由体积的油墨以输送到打印 机的打印头中(未显示)。顶盖14包括前表面16、顶侧和底侧18、 19,以及第一和第二相对侧22、 24。后侧17 (参见图5 )暴露在油墨储存器52内。前表面16通常沿着水平方 向远离地面对油墨储存器52。当墨盒10安装在打印机中时,可将前表面16 设置为墨盒10的前向部分。前表面16可以作为墨盒10的引导面或前向表面 的参考。在其它实施例中,墨盒10的不同于顶盖14的前表面16的其它部分 可以配置成墨盒10的引导面。另外,在其他实施例中,顶盖14可位于墨盒10上的不同位置处,例如底部或后表面,而不限定墨盒的引导面或前向表 面。顶盖14,特别是前表面16,当墨盒10安装在打印机内部时,通常可安 置在与纵轴VA对准的垂直方向的平面上(参见图5)。前表面16包括至少一 个凹槽28、其允许打印机的部件延伸穿过前表面16进入由墨盒10包围的空 间。凹槽28包括多个部分(section) 27、 29,其可以具有不同形状和尺寸(例 如,部分29具有比部分27更深的深度)。前表面16还可包括从墨盒10的外面通入油墨储存器52的孔。作为油墨 阀组件30的一部分,这样的一个孔显示在图1-6中,其可用于和来自油墨储 存器52的油墨进行油墨流动连通。油墨阀组件30也可以设置成用于从墨盒 10的外部将大量的油墨供给到油墨储存器52中。油墨阀组件30包括入口 32、 出口 34以及阀结构36 (参见图5)。出口34通过前表面16。当墨盒10安装 在打印机上时,出口 34允许打印机的油墨清除装置通过油墨阀组件30插入到 油墨储存器52上。阀结构36设置为自动密封的塞子结构。阀结构36包括这 样的材料,比如橡胶,当油墨清除装置插入到打印机(未显示)中时其可扩展, 并且然后当移出油墨清除装置时可缩回以提供防止油墨从墨盒10中泄漏的液 体密封。在其它实施例中,油墨阀组件30可以替换为其它阀形式的结构,例 如弹簧加压的球阀。任何延伸穿过顶盖14的前表面16的孔都可位于凸起结构上,所述凸起 结构从前表面16处延伸。存储设备26也可位于从前表面16处凸起的结构上。 孔通过所述凸起延伸并在所述凸起上安装所述存储设备26,所述凸起具有设 置在公共垂直面内或与垂直平面平行的引导面。顶盖14的主前向表面通常具 有弧形形状或结构。通常,前向表面的至少约10%至约90%的表面区域都包 括弧形形状。在某些情况下,前向表面的至少约30%至约60%的表面区域都 包括弧形形状。顶盖14可构造为如图1-6所示的整体式结构部件,或可包括多个部件 的组合。顶盖14可利用精选的具有,例如强度、重量、可加工性、成本、 与油墨的兼容性及其他考虑因素的特征的材料,利用模制、挤压、或铸造等任 何公知的制造方法而制造。例如顶盖14可作为整体部件利用适当的聚合材料例如聚丙烯(PP)、丙烯腈-丁二烯-苯乙烯(ABS)或聚苯乙烯注射成 型。作为整体式部件构成的顶盖14可以配备辅助部件。例如可利用垫片(未 显示)提高主体12和顶盖14之间的液体紧密密封。油墨阀组件30也可以在 分离工序中位于顶盖14上,或可以与顶盖14共同成型或整体构成。存储设备 26可在分离工序中安装在前表面16内,或可以整体构成在顶盖14内。存储 设备26可以电连接到墨盒10的其它电子构件上。弧形前表面16的使用与通常的平面例如垂直导向前表面16相比具有 有益的效果。弧形前表面16可改进地墨盒IO在打印机内安装的易用性,例如 将墨盒10插入打印机(未显示)的墨盒仓内。如图1-6所示,在前表面16 上设置凸的弧形,其中,凸形是围绕着横轴(参见图4)的凸起形状,其可以 减少顶盖14的底侧20和打印^U部件之间的干扰。其它的适合用于前表面16的形状包括,例如围绕纵轴(例如沿着图 4中剖面线5-5)的曲面,围绕横轴H或纵轴弯曲的凹形,半球形状,或具有 多个倾斜面的多边形形状。前表面16可以包括不同弧形形状例如向内凹进的凸起形,或沿着顶盖 的一側或多侧具有倒角或磨圆状。另外,前表面16的孤形状除了围绕横轴H 也可以围绕其他轴弯曲。另外,在一些配置中,前表面16上的至少一些零件 的引导面也可以具有弧形形状。例如暴露在前表面16上的存储器芯片26 和部分油墨阀组件30具有凸起的弧形形状,所述形状与图1 - 6所示的前表面 16相匹配。主体12包括前和后侧40、 42,顶和底侧40、 44,以及第一和第二相对 侧48、 50。主体12包括临近前侧40的肩部54,以及临近后侧42的后部56。 肩部54限定了第一和第二台肩60, 62。每个台肩60, 62限定了位于肩部54 和后部56之间的过渡区的接合面64。如图6所示,肩部54的最大宽度W1大 于后部56的最大宽度W2。宽度W1、 W2的差別部分地限定了结合面64的宽 度W3。由肩部54和后部56宽度上的差别形成的接合面64通过打印机的锁紧构 件提供了一种用于接合的锁紧面。打印机(未显示)的锁紧构件包括两个锁紧面,它们相互分开至少后部56的宽度W2。两个锁紧面与第一和第二台肩60, 62的接合面64相接合以在打印机内的预定安装位置夹持墨盒10。后部56的 长度L1 (见图6)可以伸长或缩短以在油墨储存器52的容量上提供变化,同 时为了连接到共用顶盖14的目的,而保持肩部54的相同或类似的结构。由于 主体部分56的不同长度L1而导致具有不同油墨容量的两个或更多墨盒可替代 地安装在打印机的相同墨盒仓内,从而增进了打印机配置的灵活性。利用标准 肩部54结构和顶盖14结构有助于减少生产成本。肩部54的宽度W1与顶盖14(见图6)的整体宽度W4基本相同。第一和 第二台肩60, 62限定了 (contributes to)对油墨储存器52的总容积起作用的 容积。在其它实施例中(例如,见图9和10),肩部60, 62将附加的容积添 加到油墨储存器52的总容积上。主体12可以配置为用户抓握和操作墨盒10 的操作部分。墨盒10可被物理抓握并操作,为了从打印机的墨盒仓将墨盒IO 进行装载和卸载。特别是后部56,由于其在主体12的后部具有更窄的宽度 W2,因此对用户4爪握和操纵而言尤其有益。在一些实施例中,后部56具有可 提高墨盒10的夹紧和抓握的其它特征。例如,后部56包括附加的倒角或弧形 表面,例如凸凹痕,或沿后部、顶部、底部以及第一第二侧42、 44、 46、 48、 50的任一个平行伸长的凸起组。底面46包括倾斜或斜表面,以提高将墨盒10安装在打印机墨盒仓以及 打印机的锁紧构件和墨盒10的配合的易用性。图5示出底面46,其具有通常 的从后表面侧42朝向前侧40形成的斜面结构。底侧46的斜面结构可以减少 与打印机的墨盒仓的部件的干扰。在其它实施例中(例如,显示在图11-18 中的墨盒200, 300),底面46不包括斜面或倾斜结构。主体12还包括沿着后表面42设置的空气阀组件66。空气阀组件66包括 隔膜68、进气口 70、出气口72和密封柱74。空气阀组件66作为单向阀,其 允许空气进入油墨储存器52,而禁止油墨或空气从油墨储存器52流出墨盒10 之外。隔膜68包括出气口 72,其通常位于隔膜68的中心并与密封柱74对齐。 隔膜68在出气口 72处抵靠密封柱74进行密封,直到油墨储存器52内产生真 空压力状况。当油墨通过油墨阀组件30排出油墨储存器52时,通常会出现真 空压力状况。当存在这种压力状况时,隔膜68从密封柱处脱离,由此允许空气通过进气口 70和出气口 72进入油墨储存器52内。在其它结构中,除了后表面42之外,空气阀组件66可位于主体12或顶 盖14的其他表面上。例如空气阀组件66可位于主体12的顶面44上,或位 于顶盖14的前表面16上。通常,空气阀组件位于外壳的与油墨阀组件30定 位的表面不同的表面上。空气阀组件66的隔膜型单向阀可以更改或用其他阀 结构替换。 一些可选阀结构包括弹簧-偏压球阀,单片橡胶阀,其具有在真空 压力下打开的切口,以及掩盖通风口的薄膜,其中,薄膜在真空压力下脱离通 风口。空气阀组件66的单向阀结构可由双向阀替换,所迷双向阀根据油墨储 存器52内的压力状况进行开放和闭合(例如,参见下述的墨盒400, 500, 600 )。 另外,墨盒10可包括多个空气阀组件,每个都具有单向或双向阀的功能,这 些阀根据油墨储存器52内的压力状况为油墨储存器52提供气流连通。 II.图7-8的实施例图7和8所示的油墨盒10包括前表面16,其通常为平面,但是其相对于 垂直面呈一定角度,所述垂直面平行地对齐纵轴VA (参见图7)。图13和17 所示为类似地与垂直面Vp成角度卩的定向倾斜前表面。图7和8中显示的墨盒 10包括多个位于底侧和顶侧20、 18附近的稳定构件138, 139,所述底侧和顶 侧20、 18分别位于顶盖14的两侧。稳定构件138, 139的前向表面141与油 墨阀组件30的前向表面基本平行的设置,并与存储设备26相平行。当墨盒 IO位于打印机墨盒仓内时,稳定构件138, 139和油墨阀组件30有助于墨盒 IO的稳定性。从前表面16处延伸的稳定构件138, 139,油墨阀组件30和存 储设备26的延伸部分取决于前表面U6相对于垂直面的角度。在一些实施例 中,前表面16可为弧形或除与垂直面呈一定角度外的形状(例如,凸,凹, 或者半球形形状)。包含这种弧形形状会影响稳定构件138、 139、油墨阀组 件30和存储设备26的尺寸。稳定构件138、 139通常位于顶盖14的四个角上。在其它实施例中,可使 用附加的或较少的稳定构件。稳定构件也可以位于前表面U6的可选位置上, 或可从顶盖14的任意侧118、 120、 122、 124延伸。另外,稳定构件138、 139 的形状和尺寸可以变化以改变通过稳定构件提供的稳定程度。另外,稳定构件 138、 139的最前向表面(例如,如图7所示的表面141 )可以设置在与油墨阀组件130和存^f诸设备26的最前表面不同的平面内。III.图9-IO的实施例图9和10所示为另一个示例油墨盒100。墨盒100包括主体112和顶盖114。顶盖114包括前、顶、底以及第一和第二侧116、 118、 120、 122、 124。存储设备126位于前侧116上。凹槽128和油墨阀组件130也位于前侧116上。油墨阀组件130至少包括出口 134和阀结构D6。 一对稳定构件138位于前侧116上邻近油墨阀组件130之处。主体112包括前、后、顶、底以及第一和第二侧140、 142、 144、 146、148、 150。主体112和顶盖U4—起限定了油墨储存器(未显示),所述油墨 储存器配置成用于保持油墨容量。主体112包括肩部154和后部156。肩部154包括多个位于相对侧148、 150上的台肩翅片180。台肩翅片180限定了沿着 每个翅片180的后向表面的接合表面164 (见图10)。墨盒100在每个第一和第二侧148, 150上包括六个台肩翅片180。在其它实施例中,可使用更多或 较少的台肩翅片180,优选地可在每侧140, 150设置至少两个翅片。另外,台肩翅片180的尺寸(宽度、长度、高度)可以改变,以便于设置用于锁紧接 合表面的不同特征。考虑到所使用的台肩翅片180的尺寸、形状和数目,需要 在表面164内设置适当的接触区域,用于利用打印机(未显示)的锁紧构件进 行接合。台肩翅片180的位置也可以更换到主体112上,以优化打印机锁紧构 件和接合表面164之间的接触。顶盖114的前侧U6显示与垂直面呈一定角度。图13和17所示为倾斜前 侧116的其他实施例,其与垂直面Vp呈一定角度P。前侧116倾斜定向可以减 轻墨盒100插入打印机墨盒仓的难度。前侧116可包括多个凸起的零件和特征,其有助于稳定打印机墨盒仓内的 墨盒IOO,以补偿前表面116倾斜定向。例如显示油墨阀组件130位于通常 为柱状结构的凸起上,显示存储设备126位于通常呈矩形状结构的凸起上,稳 定构件138从前侧116的底侧120附近处向外伸出。可利用其它凸起构件和部 件来提供稳定功能。这些将参照附图在下文中进行描述。凹槽128包括第一和第二凹槽部分127, 129。部分127, 129限定通常为 L形的凹槽结构。可以改变凹槽128的形状和尺寸以定制和打印机特征的界面。例如部分127, 129的尺寸和形状可以改变以增进或减小和打印机的墨盒仓 的凸起特征的接合面。主体112包括位于后表面142上的空气阀组件166。空气阀组件166至少 可以提供空气进入油墨腔内的单向入口。参照油墨组件66进行描述,油墨阀 组件166可位于墨盒100的其他侧和表面,例如主体112的顶面144或顶盖 U4的前侧116。另外,空气阀组件166可以配置为双向阀。更进一步,可根 据墨盒内部压力和其他情况,可使用 一种以上的空气阀组件来提供与油墨储存 器的气流连通。 IV.图11 - 14的实施例图11-14所示的墨盒200具有主体212和顶盖214。顶盖214包括存储 设备226、第一凹槽228、油墨阀组件230、以及第二凹槽239。凹槽228、 239 的尺寸设置为接收打印机墨盒仓的凸起构件。凹槽228、 239的尺寸和形状可 以设置成避免与墨盒仓的那些凸起构件接合。在一些实施例中,可设置凹槽 228、 239的尺寸以提供与墨盒仓凸起构件所希望的接合,用于对准或键控功 能。顶盖214的前表面216与垂直面Vp呈角度卩(见图13)。围绕第二凹槽 239的结构和支撑油墨阀组件230的凸起从前表面216处沿着正前方延伸,并 具有最前向表面,所述最前向表面通常与平行于垂直面Vp的平面对齐。所示 的存储设备226在油墨阀组件230的最前面的后部处凹进。主体212包括后、顶、以及底侧242、 244、 246。主体212还包括具有第 一和第二台肩260、262的肩部254以及后部256。接合表面264位于台肩260、 262以及后部256之间的限定的表面上。接合表面264设置成用于与打印机的 锁紧构件接合,例如打印机(未显示)的墨盒仓的锁紧结构。如图13所示, 接合表面264与顶盖214的倾斜前表面216呈非平行布置。接合表面264通常 相对于顶面244和底面246垂直地设置。另外,4妄合表面264通常与主体212 的后表面242平行设置。在其它实施例中,接合表面与后表面242呈非平行地 设置,并相对于顶面和底面244、 246非垂直地定向。主体212还包括沿着顶侧244设置的空气阀组件266。空气阀组件266包 括隔膜268、进气口 270、以及出气口 272。空气阀组件266可以配置为单向阀, 一旦在油墨储存器252内产生真空压力条件,则允许空气进入油墨储存器 252。在其它实施例中空气阀组件266可具有其它配置。例如阀组件766可 以是双向阀。另外,空气阀组件266可位于主体212的其他侧,或顶盖214 的表面上。V.图15- 18的实施例图15- 18所示的墨盒300包括主体312和顶盖314。顶盖314包括前表 面316、顶侧和底侧318、 320,以及第一和第二相对侧322、 324。存储设备 326位于前表面316上,与凹槽328、油墨阀组件330以及空气阀组件366临 近。前表面316与垂直面Vp呈角度P。前表面316>^人顶侧318到底侧320向后 倾斜。在其它配置中,前表面可以不同的方向倾斜,例如从侧322到侧324, 或从底侧320向后到顶侧218。油墨阀组件330和空气阀组件366包括从前表面316向前延伸的凸起结 构。油墨阀组件330、空气阀組件366以及存储设备326的凸起结构可以用作 稳定构件,当墨盒安装在打印机内部时有助于墨盒的稳定性(例如打印机墨 盒仓的内部)。油墨阀组件330和空气阀组件366中的至少一个的最前向表面 与平行于平面Vp的垂直面对齐。凹槽328的尺寸和形状适于接收打印机的凸起结构。凹槽328的尺寸可设 置为避免与这种凸起结构相接合。或者,凹槽328可设置为接合对准和打印机 的键控凸起结构。主体312包括后、顶、底以及第一和第二侧342、 344、 346、 348、 350。 主体312还包括具有第一和第二台肩360、 362的肩部354以及后部356。台 肩360、 362与后部356之间的连接表面限定了接合表面364,其用于与打印 机(未显示)的锁紧构件进行接合。锁紧构件与接合表面364相接合以将墨盒 保持在打印机内。通常,接合表面364与顶盖314的前表面316呈非平行方式 设置。接合表面364通常垂直于顶和底侧344, 346,且在通常状况下与后表 面342平行布置。在其它实施例中,可以设置接合表面364的尺寸,并相对 于顶、底和后表面344、 346、 342、以及前表面316呈不同角度定向。主体312还包括从底侧346延伸的凸起结构382。凸起382包括内凹槽, 其与限定在墨盒300内的油墨储存器352流体连通。凸起382的尺寸和形状可根据所期望获得的状况而改变,例如增加或减少油墨储存器352的容量。油墨阀组件330和空气阀组件366沿着垂直面内的纵轴对齐。油墨阀组件 330和空气阀组件366的阀结构为自动密封插入式阀门。在其它实施例中,阀 330、 366可以具有不同阀结构,例如弹簧加压球阀。另外,阀330、 366可以 设置为双向或单向阀。 一个或多个阀330、 366可以-陂制动塞结构所替换,在 将墨盒300插入打印机之前需要手动拆卸制动塞,并在将墨盒从打印机拆卸时 更换塞子以密封墨盒。辅助空气和油墨阀可以包括在油墨盒300上,用于补充 阀330、 366。 VI.图19-26的实施例图19和24所示的墨盒400包括双向阀,设置所述双向阀用于与墨盒400 的油墨储存器外部进行气流连通。墨盒400包括主体12和顶盖14,其具有许 多与图1-8中的墨盒IO相同或相似的特征。主体12包括顶面和底面44、 46, 它们基本上彼此平行地设置。后表面42设置为基本垂直于顶和底表面44, 46。 倾斜或有斜切的表面45在后表面42和底面46之间延伸。倾斜表面45可以提 高墨盒400插入到打印机(未显示)的墨盒仓的插入能力。倾斜表面45也允 许墨盒仓的锁紧构件更容易地与墨盒400的部分相接合以将墨盒400保持在墨 盒仓内。顶盖14通常具有在墨盒400的顶侧和底侧之间的弯曲状前向面。图19-24中显示的弯曲状通常呈凹的且围绕横轴呈弯曲的形状,所述横轴横跨墨盒 400的宽度延伸。凹槽28限定在顶盖的前表面16内。存储设备26安装在邻 接于凹槽28的前表面16上。油墨阀组件30也位于前表面16上。油墨阀组件 30提供与墨盒400的油墨储存器52之间的油墨流动连通。多个稳定构件138、 139从前表面16向前延伸。稳定构件138、 139每个都包括引导面,当墨盒插 入到墨盒仓时,其有助于限定墨盒400的引导面。现在参见图21,墨盒400包括双向空气阀配置,其提供和油墨储存器52 的气流连通。空气阀配置包括弹簧室93,第一和第二泡沫室94、 95、和限定 在主体12内的垫片(spacer)室96以及位于弹簧室93前端处的前部空气通道 99 (参见图22和23 )。限定在顶盖14内的杆孔98与前部空气通道99对齐, 并暴露在顶盖14的凹槽28内(参见图22和23 )。1空气阀配置还包括端盖81、弹簧板82、弹簧83、驱动器84、具有槽86 的推杆85、垫圏87、以及密封构件88。设置弹簧板82的尺寸以例如干涉 配合的方式将其装配在弹簧室93内,用于将弹簧83和驱动器84保持在弹簧 室93内。垫圈87和密封构件88位于推杆85上并被安装到顶盖14上(见图 22和23 )。
推杆85延伸穿过杆孔98、油墨贮存器52,并通过前部空气通道 99进入并接合于驱动器84 (见图22 )。当杆朝主体12的后表面42方向移动 时(例如,从如图2所示的位置到图23所示的位置),靠着弹簧83的偏置力, 推杆85移动驱动器84。图22显示的其余阶段(the rest stage ),驱动器84围 绕着前部空气通道99的开口与弹簧通道93的前端接合,以将弹簧室93和油 墨储存器52之间的气流连通密封起来。如图23所示,当驱动器84通过推杆 85施加的力向后移动时,在弹簧室93和油墨储存器52之间,通过前部空气 通道99和推杆的槽86产生气流连通,并进入油墨储存器52内。杆孔98与推杆85、垫圈87以及密封构件88接合以防止气流通过杆孔98。 墨盒400包括无其它通气口、通风孔、或通过顶盖14从墨盒外部处进行空气 连通的装置,特别是通过顶盖14的前表面16,或从墨盒400外的油墨储存器 52通过顶盖14或顶盖14的前表面16。从墨盒外部和油墨储存器之间的所有 流体连通处密封墨盒400,除了产生通过油墨阀组件30的预定油墨流体连通。弹簧室93被油墨储存器在三侧上围绕(相对的左和右侧和底侧),这样 彼此之间打开流体连通。当端盖81固定到主体12的后表面42时,除了穿过 顶部空气通道97外,弹簧室93和第一和第二泡沫室94、 95以及垫片室96 的流体连通被密封(见图21 - 23)。通气口 70位于端盖81上,以提供墨盒 400外部环境空气和沿图24中显示的气流路径79的弹簧室93的气流连通。 气流路径79是弹簧室93和空气开口 70外部之间的双向路径,其通过顶部空 气通道97、在弹簧室93的下部通过第一和第二泡沫室94、 95和垫片室96。 气流路径79可通过在垫片室96内插入垫片89来进一步限定。垫片89包括锥 形端89A (见图21 -22),其限定了在第一和第二泡沫室94, 95之间延伸的 底部空气通道92。第一和第二泡沫室94、 95可以容纳第一和第二泡沫构件卯、91。配置泡 沫构件90、 91用于吸收不经意进入弹簧室93并通过顶部空气通道97进入泡沫室94、 95中的油墨。还配置泡沫构件90、 91用于允许空气前进通过空气开 口 70和顶部空气通道97之间的泡沫室94、 95。所述顶部空气通道97通过底 板空气通道92。虽然参考图19-24特定空气阀配置已经示出且进行了描述,也可以利用许 多包括不同特征以及构造的其它配置来提供相同或相似的功能。例如参见图 25和26,显示并描述了简化的双向空气阀配置。图25所示的墨盒500,其中, 弹簧室、泡沫室的其中之一、以及垫片室可以被位于推杆85后部的单一泡沫 室替换。可移动隔膜78位于泡沫室94内的前部空气通道99上方。泡沫构件 90位于泡沫室94内,可吸收从油墨储存器52进入泡沫室94内的任意油墨, 同时当可移动隔膜78处于打开位置时,仍然允许从空气开口 70处的气流连通 并通过前部空气通道99进入油墨储存器54内。当杆85向后移动从而推动可 移动隔膜78远离前部空气通道99时,可移动隔膜78移动至打开位置。 一旦 后部与推杆85相接合,移动隔膜78移到进入非接合位置时,在推杆85后端 的槽86提供从泡沫室94到油墨储存器52中的气流连通。 一旦撤消用于沿向 后的方向移动推杆85与隔膜78相接合的轴向力,泡沫构件90就提供一种偏 压力,所述偏压力施加到可移动构件78上使其退回到围绕前部空气通道99 的密封位置处。图26所示的墨盒600包括多个与上述图25所示的墨盒500相同的部件和 以相同方式存在的功能。墨盒60的主体12还包括通常的倾斜底面46。墨盒500, 600提供了在顶盖14的壁内的杆孔98的密封,以防止从油墨 储存器52通过顶盖14到墨盒500、 600外部的环境空气(ambient air)的气流 连通。只有墨盒500、 600的外部和油墨储存器52之间的流体连通产生通过双 向阀配置(当杆85向后移动时,包括空气开口70、泡沫室94、前部空气通道 99、以及槽86)和油墨阀组件30。图19 - 26显示了双向通风阀组件,其具有自动保持油墨储存器52内的环 境压力状况的功能,当墨盒400、 500、 600安装在打印机的墨盒仓内且推杆 85向后移动以提供油墨储存器52和出气口 70之间的气流连通时。例如如 果油墨通过油墨阀组件30插入或从油墨储存器52中排出时,空气将流经双向 空气阀配置,作为在油墨储存器52内平衡气压退回到环境压力状况所需。如上所述,空气开口 70可以位于墨盒主体12上的任意所希望的位置。例 如空气开口 70可沿着主体12的顶面、相对侧面、或底面定位。在一些配置 中,进气口可以沿着主体12的前表面定位,或穿过顶盖14。优选地,空气开 口 70位于墨盒的较高部分内(例如,位于经由墨盒中心线的水平面上方)。 在一个实例中,当墨盒设置成前表面16面对总体水平的方向时,空气开口 70 垂直地位于顶盖14内的杆孔98的上方。在另一个实例中,端盖81可沿着主 体12的顶面布置,而不是沿着后表面42布置,因而设置在端盖81内的开口 70沿着主体12的顶面设置。双向空气阀配置的其它特征可以改变、除去、或添加,以便于提供所期望 的双向空气阀功能,从而减小油墨通过出气口 70排出油墨储存器52外的可能 性。在一个实例中,去除了弹簧板82,弹簧83直接与端盖81接合。在另一 个实例中,驱动器84仅仅包括盘形结构,而没有图1所示的伸展部分,所述 伸展部分延伸进入弹簧83的中心。然而,在进一步的配置中,弹簧83被替换 为另一偏压构件,例如泡沫件或其它多孔结构,所述结构允许空气流通同时 提供了向驱动器84施加的偏压力。仍然在进一步的配置中,弹簧83和驱动器 84可以是单一整体式零件,其同时提供密封和偏压功能。垫片89也可以更换为多种方式。例如第一和第二泡沫构件90、 91和垫 片89可以设计为单一整体式零件。垫片89也可以包括不同材料,比如油墨吸 收材料或非油墨吸收材料。当垫片89位于垫片室96内时,垫片89上的锥形 89A可替换为槽或其它的可形成底部空气通道92的特征,所述通道92被限定 在第一和第二泡沫室94、 95之间。在进一步的配置中,弹簧83可沿着杆85设置并位于油墨储存器52内。 在这种配置中,驱动器84的密封结构可以集成到弹簧室93内的杆85的后端, 其中,偏压构件83将推杆85偏压进入一位置中,在所述位置中,前部空气通 道99保持闭合或密封闭合,直到推杆85通过外力向后移动。 VII.图27-36的实施例现在,参照图27-36描述另一示例墨盒700。墨盒700包括多个和上述墨 盒10相同或相似的特征。墨盒700还包括位于顶盖14上的油墨阀组件30和 空气阀组件66。空气阀组件66沿着向前的方向从前凹槽28的第二部分29的后表面处延伸(见图34)。在此实例中,显示的空气阀组件66从前表面16 处凹进,但在其它实施例中,其位于前表面16处。顶盖14包括倾斜或底切表面17,其从前表面16处延伸到底端20。油墨 阀组件30位于倾斜表面17上并沿向前的方向定向(见图28)。在其它配置 中,油墨阀组件30可以从前表面16和倾斜表面17处向后凹进。前表面16 通常具有弧形凸起形状。VIII. 图37-44的实施例图37-44显示了另一示例墨盒800。墨盒800具有与上述图1-36所示的实 施例相比的扩大的容量主体12。墨盒12包括两个凹槽28A、 28B,其彼此垂 直对准地设置在前表面16上。凹槽28A、 28B分别具有第一和第二部分27A、 29A和27B、 29B。空气阀组件66从第二凹槽部29A延伸并从前表面16处凹 进(见图43)。至少一部分油墨阀组件30从倾斜表面17处延伸,所述倾斜 表面17限定在临近顶盖14的底端20处。虽然在这个实施例中显示了两个单 独的凹槽28A、 28B,其它结构可以包括将凹槽28A、 28B连4^在一起的单个 凹槽。IX. 概要与结论本发明的一个方面涉及一种包括外壳和油墨出口的墨盒。外壳限定了油墨 储存器,并包括通常沿垂直面定向的引导面。引导面具有弧形形状。弧形形状 可以是凸形状。油墨出口和油墨^f渚存器流体连通并位于引导面上。墨盒还包括 油墨储存器内的进气口。进气口位于不同于引导面的外壳表面上。本发明的另一个方面涉及一种包括外壳和油墨出口的打印机墨盒。外壳限 定了容纳油墨的油墨储存器。外壳还包括引导面和至少一个锁紧表面。锁紧表 面包括孤形结构,其通常面对着与引导面的相对的方向布置。油墨出口位于引 导面上。墨盒还包括通风孔。所述通风孔设置在不同于引导面的外壳表面上, 并与油墨储存器流体连通。通风孔也可面对着与油墨出口相同的方向设置,但 从引导面处凹进。其它配置中,有可能通风孔和油墨出口彼此相对,并和引导 面相对。本发明的另 一个方面涉及一种包括外壳、油墨出口以及空气阀配置的墨 盒。外壳限定了容纳油墨的油墨储存器。外壳还具有引导面,所述引导面通常面向着水平方向设置在外壳的前侧。油墨出口位于引导面上。空气阀配置包括 通风孔。空气阀配置可以从外壳的前侧驱动以在油墨^f渚存器和通风孔之间生成 气流连通。通风孔位于不同于前侧的外壳侧面上。本发明的另一个方面涉及一种充填墨盒的方法。墨盒包括主体部分和顶盖 部分。顶盖部分限定墨盒的弧形引导面。主体部分包括弧形的锁紧面。墨盒还 包括油墨出口和通风孔配置。油墨出口和通风孔配置可以^v墨盒的相同表面 (例如,引导面)接近。通风孔配置的通风孔可位于墨盒的表面上,其不同于 油墨出口定位的表面。所述方法的步骤包括利用油墨填充主体部分,并将顶盖 部分固定到主体部分以密封墨盒中的油墨。上述说明书提供了发明的某些方面用于实践的实施例。应当理解,可以以 其它不同具体示出的方式执行本发明的方面,但不会脱离本发明的精神和范 围。
权利要求
1.一种墨盒,包括外壳,其限定了油墨储存器,所述外壳包括引导面,其在总体垂直的平面上定向,所述引导面具有弧形形状;以及油墨出口,所述油墨出口来自油墨储存器并位于引导面上。
2. 如权利要求l所述的墨盒,还包括进入油墨储存器的进气口,进气口 位于不同于引导面的外壳表面上。
3. 如权利要求l所述的墨盒,还包括位于引导面上的存储设备。
4. 如权利要求l所述的墨盒,其中,弧形形状为围绕着总体为水平方向 轴而弯曲的凸形形状。
5. 如权利要求所述2所述的墨盒,其中,进气口位于外壳的后表面上, 所述后表面面对着与引导面相对的方向。
6.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墨盒,其中,外壳包括顶盖构件和主体构件,其 中,顶盖构件限定了引导面。
7. 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墨盒,其中,主体构件限定了至少一个锁紧表面, 所述至少 一 个锁紧表面包括弧形形状。
8. 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墨盒,其中,弧形形状为沿着相对于引导面的弯 曲方向弯曲的凸形形状。
9.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墨盒,还包括通风孔配置,所述通风孔配置为油 墨储存器提供气流连通,通风孔配置设计用于驱动从引导面进入打开位置,且 通过外壳侧面产生气流连通,所述外壳侧面不同于不包括引导面的外壳侧面。
10. 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墨盒,其中通风孔配置包括暴露在外壳引导面侧 的推杆, 一旦推杆相对于前表面向后移动时,推杆用来打开油墨储存器和墨盒 外部空间之间的空气通道。
11. 一种打印机墨盒,包括外壳,其限定容纳油墨的油墨储存器,外壳具有引导面以及至少一个锁紧 面,所述锁紧面包括弧形结构并面对着引导面的总体相对的方向而设置;以及 油墨出口,其位于引导面上。
12. 如权利要求11所述的墨盒,还包括通风孔,其位于不同于引导面的外壳表面上并与油墨储存器流体连通。
13. 如权利要求11所述的墨盒,其中引导面包括弧形结构。
14. 如权利要求11所述的墨盒,其中弧形结构包括凸起形状。
15. 如权利要求11所述的墨盒,其中引导面包括弧形结构,所述弧形结构 在不同于锁紧面弧形结构的弯曲方向的方向上弯曲。
16. 如权利要求15所述的墨盒,还包括存储设备,其位于引导面上。
17. 如权利要求11所述的墨盒,其中引导面和锁紧面是总体垂直地定向的 定向平面。
18. 如权利要求12所述的墨盒,还包括空气阀配置,其包括通风孔并设置 用于从包括引导面的外壳侧面驱动。
19. 一种墨盒,包括外壳,其限定容纳油墨的油墨储存器,所述外壳在外壳前侧具有引导面, 其面对着总体水平方向设置;油墨出口,其位于引导面上;以及空气阀配置,所述空气阀配置包括通风孔,其位于不同于前侧的外壳侧面 上,所述空气阀配置可从前侧驱动以在油墨储存器和通风孔之间产生气流连 通。
20. 如权利要求19所述的墨盒,其中空气阀配置包括推杆和空气室(air chamber),所述空气室位于外壳内,所述推杆从前侧延伸进入空气室,推杆从 前侧沿向后的方向驱动以产生气流连通。
21. 如权利要求20所述的墨盒,其中空气阀配置限定了气流路径,其垂直 于推杆向上和向下延伸。
22. 如权利要求20所述墨盒,其中空气阀配置还包括偏压构件,其沿向前 侧的方向偏压4侏斥干。
23. 如权利要求19所述的墨盒,其中引导面包括平面部分,其与垂直面呈 一定角度定向。
24. —种充填墨盒的方法,所述墨盒包括主体部分和顶盖部分,顶盖部分 限定了墨盒的弧形引导面,所述方法包括利用油墨充填主体部分;以及将顶盖部分固定于主体部分以密封墨盒中的油墨。
全文摘要
一种储墨容器,包括外壳,所述外壳限定了油墨储存器,通风孔,其与油墨储存器气流连通,油墨出口,其与油墨储存器油墨流通。所述通风孔在空气和油墨储存器之间提供气流连通。所述油墨出口提供通过外壳的引导面排出油墨储存器的油墨流通路径。所述油墨出口和通风孔位于墨盒的不同侧面或外壳的相同侧面。所述引导面面对着通常水平方向。引导面包括例如凸起形状的弧形形状。
文档编号B41J2/175GK101239535SQ20081000959
公开日2008年8月13日 申请日期2008年1月9日 优先权日2007年1月10日
发明者肯尼斯·袁 申请人:玛斯特墨盒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