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运行印刷机的润湿装置的方法

文档序号:2483663阅读:277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用于运行印刷机的润湿装置的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运行印刷机的润湿装置的方法,其中,第一 润湿辊相对于印版滚筒带滑差地在该印版滚筒上滚压并且同时第二 润湿辊在该印版滚筒上滚压。技术领域本发明在以下背景上产生在胶版印刷机中必然经常印刷其规格比可在胶版印刷机中处理 的最大规格小的页张。印版在其位于较小规格之外的区域中应仅引导 润湿剂而不引导油墨。但在实践中不可完全避免该印版区域也引导个 别的油墨颗粒。这些油墨颗粒通过印版传递到橡皮布的位于页张的规 格之外且不与该页张接触的那个区域上。由于没有与页张接触,该页 张不能从橡皮布接收油墨颗粒。因此,这些油墨颗粒积聚在橡皮布的 侧边缘及后边缘上。这种堆墨通过橡皮布滚筒传递到压印滚筒上,由 此污染该压印滚筒未被页张覆盖的区域。这种不期望的效应也被称为"加框(Framing)"。这些污染物通过压印滚筒传递到下一个印刷任务 的页张的背面上一一如果这些页张与当前印刷任务的页张相比具有 较大的规格。背面可能己被印刷,由此,这些背面的印刷图象被转移 到这些背面上的污染物破坏。但要不然,在背面仍未被印刷的情况下, 污染物可能引起麻烦。在背面保持未被印刷的情况下,这些背面同样 不会再呈现未被污染的纸白。在下一个印刷过程中进行背面印刷的情 况下,污染物会降低印刷在这些背面上的印刷图象的质量。一个应对"加框"的公知措施是炮底页张,其尺寸精确地相应于 待印刷的较小规格的印刷页张的尺寸。这种炮底页张垫在橡皮布下 面,由此,该橡皮布具有一个与印刷页张完全一致的隆起的布区域。 橡皮布的位于该隆起的区域以外的区域不再与印版接触并且因此不 再从该印版接收造成污染的油墨颗粒。但该措施的缺点是,当从一个 印刷任务到另一个印刷任务进行印刷页张规格的更换时需要对炮底 页张进行规格适配。印刷机具有的待重新装调的印刷装置愈多,印刷 机的这种与橡皮布的拆卸相联系的重新装调费用愈高。在本发明的范围内已公知各种影响因素使"加框"增强。 一个 影响因素是新式的印版的应用,这些印版不是通过紫光而是通过热成 像。在这种热敏版情况下引导到其上的润湿剂的膜层厚度估计比在所 谓光敏版情况下小,由此,热敏版"加框"的倾向提高。另一个影响 因素是在印刷机的润湿装置中使用所谓的环状白斑俘获润湿辊。这种 辊以一个存在于该辊的圆周表面与印版滚筒的圆周表面之间的速度 差在印版上滚压。该辊通过该滑差能够从印版去除所谓的环状白斑一 一这是弄脏颗粒、例如为脱落的纸纤维的形式——并且使该印版在印 刷期间保持整洁。但滑差这样影响位于印刷页张规格以外的印版区域 上的润湿剂膜,以致"加框"增强地出现。在DE 10 2004 006 231 B3中描述了一种用于运行润湿装置的方 法,该润湿装置包括一个第一润湿辊及一个第二润湿辊。这两个润湿 辊被这样驱动,使得第一润湿辊的圆周表面速度及第二润湿辊的圆周 表面速度或者与印版滚筒的圆周表面速度相一致或者相对于印版滚 筒的圆周表面速度处于一个恒定的比例中。这两个润湿辊贴靠在一个 润湿装置辊上,该润湿装置辊被这样驱动,使得在润湿装置辊与第一 润湿辊之间存在滑差或在润湿装置辊与第二润湿辊之间存在滑差或 不仅在润湿装置辊与第一润湿辊之间而且在润湿装置辊与第二润湿辊之间存在滑差。通过这样驱动润湿装置并不能以令人满意的方式解 决"加框"的上述问题。发明内容因此,本发明的任务在于,提出一种用于运行润湿装置的方法, 由此避免或至少在足够的程度上减弱"加框"。该任务通过根据本发明的方法来解决。 一种根据本发明的用于运 行印刷机的润湿装置的方法,其中,第一润湿辊相对于印版滚筒带滑 差地在该印版滚筒上滚压并且同时第二润湿辊在该印版滚筒上滚压, 其特征在于在此在第一润湿辊与第二润湿辊之间存在圆周表面速度 差。在根据本发明的方法中,两个润湿辊被这样驱动,使得不仅在第 一润湿辊与印版滚筒之间存在圆周表面速度差,而且在两个润湿辊之 间存在圆周表面速度差,这些润湿辊的圆周表面速度彼此不同。在根据本发明的方法中保证在不增强"加框"效应的情况下俘获 环状白斑。印版在印刷期间保持整洁。橡皮布滚筒及压印滚筒上的不 期望的堆墨得到避免。根据本发明的措施不引起印刷页张规格更换时 的费事的重新装调工作并且可实现无问题地使用热成像的印版来印 刷。在下述技术方案中列举了根据本发明的方法的有利的进一步构型。在一个进一步构型中,第二润湿辊与印版滚筒这样处于滚压接 触,使得在第二润湿辊与印版滚筒之间不存在圆周表面速度差。在另一个进一步构型中,在第二润湿辊与印版滚筒之间存在圆周 表面速度差,该圆周表面速度差小于第一润湿辊与印版滚筒之间存在 的圆周表面速度差。在另一个进一步构型中,第一润湿辊的圆周表面速度处于印版滚筒的圆周表面速度的95%至105%的范围以外,由此,第一润湿辊与 印版滚筒的圆周表面之间的有效滑差或者大于印版滚筒的圆周表面 速度的+5% (例如+7%)或者小于印版滚筒的圆周表面速度的-5% (例 如-7%)。在此意义下,当相应的润湿辊的圆周表面速度低于印版滚筒的圆 周表面速度时,相应的滑差或相应的圆周表面速度差总是以正号给 出,而当相应的润湿辊在圆周表面速度方面超前于印版滚筒时,总是 作为负值给出。在另一个进一步构型中,在第一润湿辊与印版滚筒的圆周表面之 间存在的并且在前面给出的定义的意义上为正的滑差取值至少为5%。 因此,当滑差取值为+7%时,第一润湿辊的圆周表面速度例如取值为 印版滚筒的圆周表面速度的93%。在另一个进一步构型中,在第二润湿辊与印版滚筒之间存在相对 于印版滚筒的圆周表面速度以百分率表示的圆周表面速度差,该圆周 表面速度差最高为3。该以百分率表示的圆周表面速度差在第二润湿 辊相对于印版滚筒超前时可具有负号并且在第二润湿辊相对于印版 滚筒落后时可具有正号。优选所述以百分率表示的圆周表面速度差在 其为正号的情况下至多取值为3并且在其为负号的情况下至多取值为 1,由此,第二润湿辊的圆周表面速度处于印版滚筒的圆周表面速度 的97%至101%的范围中。在另一个进一步构型中,在印版滚筒的转动方向上观察,第二润 湿辊设置得比第一润湿辊更靠近一个为了对印版滚筒着墨而配备给 该印版滚筒的输墨装置。例如在印版滚筒的转动方向上沿该印版滚筒 的圆周线观察,该输墨装置的着墨辊可直接设置在第二润湿辊后面。在另一个进一步构型中,不仅第一润湿辊而且同时第二润湿辊贴 靠在一个润湿装置辊上,第二润湿辊的旋转通过一个传动装置形状锁合地驱动,该传动装置包括一个与润湿装置辊无相对转动地连接的并 且例如固定配合在该润湿装置辊的辊轴颈上的第一齿轮及一个与该 第一齿轮处于相互的齿啮合中的并且与第二润湿辊无相对转动地连 接的第二齿轮。属于本发明的还有一个印刷机,该印刷机具有一个润湿装置,该 印刷机被构造用于实施根据本发明的或根据这些进一步构型中一个 的方法。例如该印刷机可具有一个电子控制装置,该电子控制装置被 这样编程,使得该电子控制装置根据本发明的方法来控制该润湿装 置。有利的是,在印版滚筒的转动方向上第二润湿辊设置在第一润湿 辊后面。


从下面对优选实施例及附图的说明中得到本发明的其它功能上 及结构上有利的进一步构型。附图表示图1用于实施根据本发明的方法的润湿装置的第一实施例, 图2 图1中润湿装置的一个变型,图3用于实施根据本发明的方法的润湿装置的第二实施例,及图4图3中润湿装置的一个变型。具体实施方式

在图1至图4中,彼此相应的元件及构件用相同的参考标号来标 记,因此,对此可不必重复描述。图1局部地示出了一个用于以平版胶版来印刷页张的印刷机1。 在该局部中示出了印刷机1的一个印版滚筒2及一个润湿装置3。润 湿装置3包括第一润湿辊4及第二润湿辊5,这些润湿辊可借助于调节驱动装置6合压在印版滚筒2上以及从该印版滚筒离压。调节驱动 装置6是气动的工作缸。此外,润湿装置3包括一个轴向串动的串水辊7形式的润湿装置 辊及另一个计量辊8形式的润湿装置辊,该计量辊仅贴靠在第二润湿 辊5上。串水辊7同时贴靠在两个润湿辊4、 5上。此外,计量辊8 贴靠在另一个辊上,出于视图清楚起见,该另一个辊未在附图中示出。 该另一个辊可以是水斗辊或其它润湿装置辊或可贴靠在这种辊上并 且用于给计量辊8输入润湿剂。此外,印刷机1包括一个输墨装置,出于视图清楚起见,该输墨 装置在附图中仅部分示出。示出了所述输墨装置的一个在印版滚筒2 的转动方向9上位于最前面的或第一着墨辊10。此外,印刷机1包括 一个橡皮布滚筒11及一个附图中未示出的压印滚筒。在印版滚筒2 的转动方向9上,第一润湿辊4直接设置在橡皮布滚筒11后面并且直 接设置在第二润湿辊5前面。一个第一电动机12驱动串水辊7旋转。 一个与串水辊7同轴地 且无相对转动地连接的第一齿轮13和一个与第二润湿辊5同轴地且 无相对转动地连接的第二齿轮14 一起构成了一个齿轮传动装置15, 通过该齿轮传动装置使第一电机12的旋转运动传递到第二润湿辊5 上。两个彼此啮合的齿轮13、 14在附图中仅被象征性地示出。第一 润湿辊4的旋转通过一个第二电动机16来驱动。这两个电机12、 16是与印刷机1的未在附图中示出的主驱动电 机不同的单独电机并且被这样控制,使得第一润湿辊4相对于印版滚 筒2以这样大的滑差旋转,以致在印刷工作中印版滚筒2通过第一润 湿辊4消除环状白斑。此外,这样进行电机控制,使得第二润湿辊5 相对于印版滚筒2基本上无滑差地旋转,以便抑制所谓的"加框"。根据一个未在附图中示出的变型方案,可取消第二电机16并且第一润湿辊4的旋转仅通过串水辊7摩擦地驱动。根据另一个未在附图中示出的变型方案,不仅第二电机16而且 齿轮传动装置15都可取消。在此,第二润湿辊5的旋转也仅通过串 水辊7摩擦地驱动。为了在两个润湿辊4、 5的这种纯摩擦驱动的情 况下实现它们的圆周表面速度之间所需的差,在印刷工作中第一润湿 辊4可借助于一个制动器被持续地制动。图2示出如果第一润湿辊4及第二润湿辊5通过一个所谓的变 速传动装置17在驱动上彼此相连接并且可通过一个公共的电动机18 驱动——该电动机是一个与印刷机1的主驱动电机不同的单独电机, 则在图1中所示的润湿装置3中可取消第二电机16。该变速传动装置 17可实现第一润湿辊4的转速与第二润湿辊5的转速之间的差无级地 变化。图3示出了一个实施例,该实施例仅在以下所述的特征方面与图 1中所示的实施例有区别。贴靠在第二润湿辊5上的计量辊8 (参见 图1)在图3中的实施例中被取消。取而代之,图3中的润湿装置3 具有一个计量辊19,该计量辊贴靠在串水辊7上并且同时贴靠在润湿 装置辊20上。该润湿装置辊20是一个轴向串动的串水辊并且也贴靠 在第一润湿辊4上。计量辊19贴靠在另一个辊上,出于视图清楚起 见,该另一个辊未在附图中示出。该另一个辊可以是水斗辊或可贴靠 在这种辊上并且用于给计量辊19输入润湿剂。第一润湿辊4与润湿装置辊20通过一个齿轮传动装置21彼此旋 转耦合。齿轮传动装置21在其结构方面与齿轮传动装置15相同并且 包括一些固定配合在辊4、 20的轴颈上并且彼此处于啮合的齿轮,这 些齿轮在附图中被象征性地示出。一个与印刷机1的主驱动电机分开的电动机22驱动润湿装置辊 20并且通过齿轮传动装置21也驱动第一润湿辊4旋转。两个电机12、22由印刷机1的被与此相应地编程的电子控制装置这样控制,使得在 印版滚筒2的与第一润湿辊4的圆周表面速度之间以这样足够的程度 存在圆周表面速度差,以致通过该差保证第一润湿辊4的使印版滚筒 2在印刷工作中保持整洁的作用,并且使得在印版滚筒2的与第二润 湿辊5的圆周表面之间基本上不存在圆周表面速度差,以便避免所述 的"加框"。但也可在印版滚筒2的通过印版形成的圆周表面的圆周 表面速度与第二润湿辊5的圆周表面的表面速度之间存在相对非常小 的圆周表面速度差,该圆周表面速度差这样小,以致"加框"在足够 的程度上得到抑制。图4示出如果串水辊7及润湿装置辊20通过一个变速传动装 置24在驱动上彼此连接并且可通过一个公共的电动机23驱动——该 电动机是与主驱动电机不同的单独电机,则在图3中所示的润湿装置 3中可取消电机22。该变速传动装置24允许第一润湿辊4的转速与 第二润湿辊5的转速之间的差无级地变化。参考标号清单 1印刷机 2印版滚筒 3润湿装置 4第一润湿辊 5第二润湿辊 6调节驱动装置 7 串水辊 8计量辊 9转动方向 10着墨辊11橡皮布滚筒12第一电机13第一齿轮14第二齿轮15齿轮传动装置16第二电机17变速传动装置18电机19计量辊20润湿装置辊21齿轮传动装置 23电机22电机 24变速传动装置
权利要求
1.用于运行印刷机(1)的润湿装置(3)的方法,其中,第一润湿辊(4)相对于印版滚筒(2)带滑差地在该印版滚筒上滚压并且同时第二润湿辊(5)在该印版滚筒(2)上滚压,其特征在于在此在该第一润湿辊(4)与该第二润湿辊(5)之间存在圆周表面速度差。
2. 根据权利要求1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该第二润湿辊(5)相对 于该印版滚筒(2)无滑差地在该印版滚筒上滚压。
3. 根据权利要求1的方法,其特征在于相对于该印版滚筒(2), 该第二润湿辊(5)与该第一润湿辊(4)相比具有小的滑差。
4. 根据权利要求1至3中一项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该第一润 湿辊(4)与该印版滚筒(2)之间存在相对于该印版滚筒(2)的圆 周表面速度以百分率表示的圆周表面速度差,该圆周表面速度差取值 至少为5。
5. 根据权利要求4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该第一润湿辊(4)的圆 周表面速度最高为该印版滚筒(2)的圆周表面速度的95%。
6. 根据权利要求1至5中一项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该第二润湿 辊(5)的圆周表面速度处于该印版滚筒(2)的圆周表面速度的97% 至103%的范围中。
7. 根据权利要求6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该第二润湿辊(5)的圆 周表面速度处于该印版滚筒(2)的圆周表面速度的97%至101%的范 围中。
8. 根据权利要求1至7中一项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该印版滚 筒(2)的转动方向上该第二润湿辊(5)设置在该第一润湿辊(4) 后面。
9. 根据权利要求1至8中一项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该第一润湿辊(4)及该第二润湿辊(5)贴靠在一个润湿装置辊(7)上;该第 二润湿辊(5)通过一个齿轮传动装置(15)被驱动,该齿轮传动装 置包括一个与该润湿装置辊(7)同轴的第一齿轮(13)及一个与该 第一齿轮(13)啮合并且与该第二润湿辊(5)同轴的第二齿轮(14)。 IO.印刷机,具有一个润湿装置(3),该印刷机被构造用于实施根 据权利要求1至9中一项的方法。
全文摘要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运行印刷机(1)的润湿装置(3)的方法,其中,第一润湿辊(4)相对于印版滚筒(2)带滑差地在该印版滚筒上滚压并且同时第二润湿辊(5)在该印版滚筒(2)上滚压。在此,在该第一润湿辊(4)与该第二润湿辊(5)之间存在圆周表面速度差。
文档编号B41F7/24GK101239522SQ200810009610
公开日2008年8月13日 申请日期2008年2月13日 优先权日2007年2月6日
发明者H·施韦尔特尔, M·迪策, O·道贝尔, R·施米特 申请人:海德堡印刷机械股份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