液体容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509356阅读:154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液体容器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作为喷墨打印机的墨盒等使用的液体容器,尤其涉及容器主体通过能 够拆装地组合至少三个容器形成构件而构成且各容器形成构件不会在落下时的冲击等的 作用下相互脱离而使容器主体破损的液体容器。
背景技术
作为喷墨打印机的墨盒,公知的是如特许第3533897号公报、特开2001-353882号 公报中所记载的在盒壳体内具有对供给用的墨液进行贮存的墨袋的收纳部和对回收从喷 墨打印机排出的废墨液的废墨吸收材料进行收纳的废墨回收部的结构。另外,公知的是如 特开2002-307705号公报、特开2002-307720号公报中所记载的在盒壳体内取代废墨吸收 材料而收纳有废墨袋的墨盒。若将墨盒装配于喷墨打印机的墨盒装配部,则在墨盒装配部侧配置的墨供给路形 成构件及废墨回收路形成构件插入于在盒壳体上形成的墨供给孔及废墨回收孔中而形成 为使来自墨盒的墨的供给及来自喷墨打印机的废墨的回收成为可能的状态。例如,在墨盒 装配部侧配置的墨供给针及废墨回收针分别压扩开在盒壳体上形成的墨供给针插入孔及 废墨回收针插入孔而插入墨袋及废墨回收部,从而形成为使墨的供给及废墨的回收成为可 能的状态。在此,在这种结构的墨盒中,当墨供给完时或者废墨回收部被废墨充满时,从资源 节约等观点考虑,优选能够将容器主体分解,将墨供给袋、废墨吸收材料等更换为新的墨供 给袋、废墨吸收材料,并再次组装容器主体而进行再次使用。为了能够分解并再次组装墨盒等液体容器的容器主体,只要由多个容器形成构件 构成容器主体,并利用能够拆装的卡合机构在能够相互拆装的状态下组装这些容器形成构 件即可。作为这样的卡合机构,公知的是相对于在一容器形成构件形成的卡合突起,使在另 一容器形成构件形成的卡合钩弹性变形并越过该卡合突起,再使该卡合钩弹性复位,由此 形成卡合状态。为了解除卡合,强制地使卡合钩弹性变形而从卡合突起卸下即可。在利用这样的卡合机构组合多个容器形成构件而形成容器主体的液体容器中,为 了能够容易地进行容器主体的分解、组装作业,只要使卡合钩长且容易挠曲或者减小卡合 钩和卡合突起的卡合量而使卡合钩能够从卡合突起简单地卸下即可。但是,若如此则卡合 力弱,因此在落下时施加的冲击等作用下卡合容易脱离从而使容器主体变得容易破损。相 反,若使卡合钩短或者增加卡合量,则容器主体的分解、组装作业变得困难。另外,为了解除 卡合需要较大的力,在卡合钩的根元部分等产生较大的应力集中,在是塑料制的容器主体 的情况下,该部分产生塑性变形从而泛白而变得脆弱。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课题鉴于上述点而提出一种用于墨盒等的液体容器,其容易分解、组装, 而且卡合不会在落下时的冲击等作用下简单地脱离而使容器主体分解。
为了解决上述课题,本发明提供一种液体容器,其特征在于,具有容器主体和在所述容器主体的内部形成的液体收容部,所述容器主体至少由第一容器形成构件、第二容器形成构件及第三容器形成构件 这三个构件构成,所述第二容器形成构件及所述第三容器形成构件安装为夹着所述第一容器形成 构件且能够相对于该第一容器形成构件拆装的状态,将所述第二容器形成构件安装为能够相对于所述第一容器形成构件拆装的状态 的卡合机构具有在所述第一容器形成构件上形成的第一卡合部、在所述第二容器形成构件 上形成的第二卡合部和在所述第三容器形成构件上形成的卡合保持部,所述第二卡合部与所述第一卡合部卡合,且能够进行弹性变形而从该第一卡合部 脱离,所述卡合保持部约束该第二卡合部的弹性变形,以使所述第二卡合部不从所述第 一卡合部脱离。在本发明的液体容器中,为了从第一卡合部脱离而弹性变形的第二卡合部被卡合 保持部约束为不弹性变形。在分解容器主体时,首先,将能够拆装地安装于第一容器形成构 件上的第三容器形成构件从该第一容器形成构件上卸下。由此,解除在第三容器形成构件 上形成的卡合保持构件对第二卡合部的约束,使该第二卡合部弹性变形,从而能够从第一 卡合部卸下。然后,通过使第二卡合部强制地弹性变形而解除与第一卡合部的卡合,能够将 第二容器形成构件从第一容器形成构件卸下。即使为了能够简单地解除第一卡合部和第二卡合部的卡合,而将第二卡合部形成 为能够简单地弹性变形的长的卡合部,或者,减少第一、第二卡合部的卡合量,由于利用卡 合保持部来约束第二卡合部的弹性变形,因此即使施加了冲击,它们的卡合也不被解除,从 而第一容器形成构件和第二容器形成构件不会脱离。另外,若将第三容器形成构件从第一 容器形成构件卸下,则能够以较小的力简单地进行从第一容器形成构件上卸下第二容器形 成构件的作业。进而,由于不会在能够弹性变形的第二卡合部的根元部分等引起较大的应 力集中,因此在是塑料制的容器主体的情况下,能够避免该根元部分在分解、组装时的操作 力或者落下时的冲击力作用下塑性变形而泛白从而脆弱化。在此,在本发明的液体容器中,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容器形成构件具有限制部, 该限制部用于限制所述卡合保持部向离开所述第二卡合部的方向移动。在液体容器的落下时的冲击力等作用下,第三容器形成构件暂时相对于第一容器 形成构件错位,由此若卡合保持部在离开第二卡合部的方向上较大弹性变形或者移动,则 相对于第二卡合部的约束被暂时解除。其结果是,第二卡合部较大地弹性变形而从第一卡 合部脱离,从而存在容器主体分解而破损之虞。在本发明中,由于卡合保持部被限制部限制 为不在离开第二卡合部的方向上移动,因此能够将这样的弊端防患于未然。在本发明的液体容器中,在所述第一容器形成构件具有第一侧面和相对于该第一 侧面以一定的间隔对置且作为限制部发挥功能的第二侧面的情况下,能够将所述第一卡合 部形成为从所述第一侧面朝向所述第二侧面突出的卡合突起。另外,所述第二卡合部是在 沿着所述第一侧面的方向上延伸的卡合板,该卡合板具有相对于所述卡合突起从沿着所述 第一侧面的方向进行卡合的卡合内周缘,且能够在离开所述第一侧面的方向上弹性变形。在该情况下,所述卡合保持部是在所述卡合板和所述第二侧面之间在沿着所述第一侧面的 方向上延伸的卡合保持板,该卡合保持板在其与所述第一侧面之间夹持所述卡合板的至少 一部分。在本发明的液体容器中,作为将所述第三容器形成构件安装为能够相对于所述第 一容器形成构件拆装的状态的第二卡合机构,与所述的卡合机构同样,具有从所述第一容 器形成构件的所述第一侧面朝向所述第二侧面突出的第二卡合突起和在所述第三容器形 成构件上形成的第二卡合板,所述第二卡合板在沿着所述第一侧面的方向上延伸且具有相 对于所述卡合突起从沿着所述第一侧面的方向进行卡合的卡合内周缘,所述第二卡合板若 向离开所述第一侧面的方向弹性变形则从所述第二卡合突起脱离。接着,所述卡合机构沿着所述第一容器形成构件的外周缘以规定间隔配置在多个 部位。另外,在作为所述第一容器形成构件使用两端开口的框状构件的情况下,所述第 二容器形成构件是将所述框状构件的一方的第一开口封闭的第一盖板,所述第三容器形成 构件是将所述框状构件的另一方的第二开口封闭的第二盖板。在该情况下,在所述框状构件的与所述卡合机构的配置位置对应的部位形成从所 述第一盖板贯通到所述第二盖板的规定宽度且规定长度的狭缝,各狭缝的位于所述框状构 件的内侧的狭缝侧面是所述第一侧面,位于外侧的狭缝侧面是所述第二侧面。在该情况下, 所述卡合机构的所述卡合板从所述第一开口侧插入各狭缝,所述卡合保持板从所述第二开 口部侧插入各狭缝。接着,在所述液体收容部具有收容了供给液体的供给液体收容部和用于将从外部 回收的回收液体收容的回收液体收容部的情况下,所述供给液体收容部和所述回收液体收 容部的一方配置在所述第一盖板侧,另一方配置在所述第二盖板侧,在所述框状构件配置 有用于将供给液体从所述供给液体收容部向外部供给的液体供给口和用于将回收液体从 外部回收到所述回收液体收容部的液体回收口。该结构的液体容器能够作为喷墨打印机的墨盒使用。在该情况下,所述供给液体 收容部作为用于收容向喷墨打印机供给的墨的供给墨收容部而使用,所述回收液体收容部 作为用于回收从所述喷墨打印机排出的废墨的废墨收容部而使用。另外,本发明提供一种液体容器,其特征在于,具有第一容器形成构件,其具有隔板部分、形成为将所述隔板部分围住的第一框板部 分和与所述第一框板部分连结且形成为将所述第一框板部分围住的第二框板部分;第二容器形成构件和第三容器形成构件,其配置为夹持所述第一容器形成构件的 所述隔板部分,且能够拆装地安装于所述第一容器形成构件,所述第一容器形成构件包括形成在所述第一框板部分且朝向所述第二框板部分 侧突出的第一卡合突起和第二卡合突起,所述第二容器形成构件包括第一卡合板,该第一卡合板具有用于与所述第一卡合 突起卡合的第一卡合孔且能够弹性变形,所述第三容器形成构件包括第二卡合板,其具有用于与所述第二卡合突起卡合 的第二卡合孔且能够弹性变形;卡合保持部,其与所述第一卡合板的一部分抵接且对所述 第一卡合板向所述第二框板部分侧的弹性变形进行约束。
在本发明的液体容器中,作为以能够拆装的状态相互组装了构成其容器主体的第 一容器形成构件及第二容器形成构件的卡合机构,采用若使第二卡合部强制地弹性变形则 第一卡合部及第二卡合部的卡合被解除的机构,利用在相对于第一容器形成构件能够拆装 地安装的第三容器形成构件上形成的卡合保持部来约束第二卡合部的弹性变形。因而,只 要不将第三容器形成构件从第一容器形成构件卸下,卡合机构的卡合就不会被解除而使第 二容器形成构件从第一容器形成构件脱离。因而,作为卡合机构能够使用以较小的力简单 地解除卡合的机构,容器主体不会在落下时的冲击等作用下分解。另外,在利用形成于第一容器形成构件上的限制部限制了卡合保持部的弹性变形 的情况下,即使第三容器形成构件在落下时等作用的冲击力作用下暂时地移动,由于卡合 保持部的弹性变形或者移动被限制部限制,因此能够防止卡合保持部从第二卡合部离开过 大而使卡合解除从而使第二容器形成构件从第一容器形成构件脱离。另外,在相对于第一 容器形成构件由同样的卡合机构组装了第三容器形成构件的情况下,由于第三容器形成构 件相对于第一容器形成构件的错位被该限制部抑制,因此也能够防止第三容器形成构件从 第一容器形成构件脱离。


图1是表示使用应用了本发明的墨盒的喷墨打印机的一例的外观立体图。图2是表示图1的喷墨打印机的内部结构的立体图。图3A、图;3B是墨盒的后侧立体图、前侧立体图。图4是墨盒的分解立体图。图5是表示墨盒的废墨收纳部的结构的说明图。图6A、图6B是表示墨盒装配部的说明图。图7A、图7B是表示墨盒的卡合机构的局部剖面图。图8A、图8B是表示墨盒的卡合机构的局部分解图。
具体实施例方式以下,参照

将本发明应用于喷墨打印机的墨盒中的实施方式。(喷墨打印机的整体构成)图1是表示使用应用了本发明的墨盒(液体容器)的喷墨打印机的一例的外观立 体图。图示的喷墨打印机1使用多种彩墨对从圆筒纸送出的长条状的记录纸进行彩色印 刷,作为整体具有呈长方体形状的打印机壳体2,在该打印机壳体2的前面中央部分形成有 圆筒纸装配用的开口部3。在开口部3能够开闭地安装有盖5,该盖5在上端安装有记录纸 排出引导件4。在记录纸排出引导件4和打印机壳体2的开口部3的上缘部分之间形成有 记录纸排出口 6。若解除未图示的锁定而将记录纸排出引导件4向面前拉拽,则能够将盖5 从图示的关闭位置打开到以下端为中心向前方倾倒的开放位置。在打印机壳体2的前面的盖5的右侧部分排列有电源开关7a、送纸开关7b、多个 动作状态显示灯7c等。在打印机壳体2的前面的盖5的左侧部分开口有纵长的长方形截 面的在打印机前后方向延伸的墨盒装配部8的装配口 8a,在该墨盒装配部8装配有使用了 本发明的墨盒20。
图2是表示由喷墨打印机1的打印机壳体2覆盖的打印机机构部10的概略立体 图。在打印机机构部10的中央部分形成有圆筒纸收纳部11,若打开盖5,则该圆筒纸收纳 部11向前方开口,从而能够进行圆筒纸的装配和更换等。在圆筒纸收纳部11的上侧沿着 打印机宽度方向架设有压板12,在该压板12的上侧配置有搭载了喷墨头13的滑架14。滑 架14能够沿着在打印机宽度方向上与压板12平行地架设的滑架引导轴15而在打印机宽 度方向上往复移动。在滑架14上搭载有各彩色墨的墨泵例如分别贮存青、品红、黄及黑这4色墨的墨 泵16a 16d,在各墨泵16a 16d分别连接有挠性墨管17a 17d的一端。挠性墨管17a 17d的另一端与在墨盒装配部8的后端侧的部位沿着上下方向配置的4条墨供给路(未图 示)分别连接。各墨供给路与在墨盒装配部8装配的墨盒20侧连通。在压板12的偏向右侧的部位配置有头维修单元19,搭载于滑架14上的喷墨头13 在与该头维修单元19对置的图2所示的原位置进行与印刷无关的墨液滴的喷出动作、来自 各墨喷嘴的墨吸引动作等维修动作。从喷墨头13排出的废墨液从头维修单元19经由未图 示的废墨液回收路被回收到在墨盒装配部8装配的墨盒20侧。头维修单元19具有用于朝 向墨盒20送出废墨液的泵例如管泵。(墨盒的整体构成)图3A是从相对于盒装配部8的装配方向的后侧观察墨盒20时的后侧立体图,图 3B是从装配方向的前侧观察墨盒20时的前侧立体图。墨盒20作为整体具有在相对于盒装 配部8的装配方向上呈长扁平的长方体形状的盒壳体21 (容器主体)。如后所述(参照图 4),在盒壳体21的内部,在与装配方向正交的宽度方向的一侧形成有墨收容部48(供给液 体收容部),在另一侧形成有废墨收容部49 (回收液体收容部),在墨收容部48收纳有多个 墨袋,在本例中收纳有青、品红、黄及黑这4种墨袋M 57。盒壳体21的装配方向的前端面22呈长方形,在此形成有多个孔。在本例中,在前 端面22的宽度方向(短边方向)的一侧从上侧依次形成有定位针插入孔23、与被收纳的墨 袋对应的个数、在本例中为4个的墨供给针插入孔M 27和止转针插入孔观。在宽度方 向(短边方向)的另一侧的上端侧的部位形成有废墨回收针插入孔四,在宽度方向(短边 方向)的另一侧的下端侧的部位形成有大气开放针插入孔30。在盒壳体21的上端面31的装配方向的后侧的部分以大致一半的宽度形成有向上 方突出的长方形的突出面32。从该突出面32到盒壳体21的一侧面33贴附有印刷了墨盒 信息的长方形的标签34。在盒壳体21的上端面31的装配方向的前端部形成有稍低的凹部 35,在该凹部35的平坦的底面安装有写入了墨盒信息的IC芯片36。盒壳体21的侧面33的下侧的装配方向的前端角部分形成有在宽度方向上凹陷的 矩形状凹部37,在该矩形状凹部37的下端侧向横方突出有用于将墨盒20锁定于装配位置 的楔状的卡合突起38。(墨盒的内部结构)图4是表示墨盒20的内部结构的一例的分解立体图,参照该图进行说明。墨盒20 的盒壳体21 (容器主体)包括壳体主体40 (第一容器形成构件、框状构件)、相对于该壳体 主体40从两侧安装的盖板41 (第二容器形成构件、第一盖板)及盖板42 (第三容器形成构 件、第二盖板)。所述部件40、41、42例如是塑料制的注塑成形品。8
壳体主体40具有矩形的隔板部分43、一体形成为将该隔板部分43的外周缘围住 的状态的矩形的内周框板部分44(第一框板部分)和形成为将该内周框板部分44围住的 状态的外周框板部分45 (第二框板部分)。内周及外周框板部分44、45之间隔开规定的间 隔由板状肋46连结,在各板状肋46之间形成有规定宽度及规定长度的狭缝47。各狭缝47 从矩形框状的壳体主体40的由盖板41覆盖的一方的第一开口端40a贯通到由盖板42覆 盖的另一方的第二开口端40b。还有,内周框板部分44不需要设置在隔板部分43的整周,只要至少设置在形成狭 缝47所需要的部分即可。换言之,也可以有直接连结了隔板部分43和外周框板部分45的 部分。或者,不需要形成狭缝47的部分也可以不在内周框板部分44和外周框板部分45之 间设置间隙而是一体形成所述框板部分44、45。利用壳体主体40的隔板部分43及内周框板部分44、一方的盖板42来划分形成墨 收容部48,在另一方的盖板41侧形成有废墨收容部49。在盖板42的外侧的侧面贴附有标 签42a,在盖板41的外侧的侧面也形成有标签41a。在墨收容部48中收纳有贮存了青、品红、黄及黑色墨的4种墨袋M 57。各墨袋 54 57的墨供给口 5 57a以同轴状态固定于在外周框板部分45的前端面22形成的 墨供给针插入孔M 27。各墨供给口 5 57a是相同结构,由圆环状的密封橡胶限定, 在该密封橡胶的后侧配置有通常闭阀机构。以下说明墨供给口 57a。该墨供给口 57a具有 圆环状的密封橡胶57b、保持该密封橡胶57b的圆筒框57c、在密封橡胶57b的后侧配置的 圆柱状的阀体57d和将该阀体57d压紧于密封橡胶57b的后端面上的弹簧构件57e,墨供给 口 57a通常被封闭。另外,盖57f安装于圆筒框57c上,以使密封橡胶57b不从圆筒框57c 脱离。图5是表示盖板41的内侧面的俯视图,是表示墨盒20的废墨收纳部49的结构的 说明图。参照图4及图5进行说明。盖板41侧的废墨收容部49形成于该盖板41的内侧 面和在此贴附的高刚性的薄膜50之间。废墨收容部49在其上侧的部位具有形成于其和薄 膜50之间的废墨回收路61,该废墨回收路61的下侧成为废墨回收室62,废墨回收路61的 上侧成为大气开放室63。废墨回收路61的墨盒装配方向的前端侧的前端61a与废墨回收口 65连通。废墨 回收口 65以同轴状态连接于在盒壳体21的前端面22形成的废弃墨回收针插入孔四。废 墨回收口 65具有被后述的废墨回收针89 (参照图6A、图6B)压扩的圆环状的密封橡胶6 和被插入该密封橡胶65a中的废墨回收针89压入而将该废墨回收口 65切换为开状态的通 常闭阀机构65b。废墨回收路61的后端61b在盒壳体21的墨盒装配方向的后端侧与废墨 回收室62连通。废墨回收室62被在盖板41的平坦的内侧面上形成且沿着墨盒装配方向 延伸的规定高度的2根横肋6 上下分隔为3个划分室,所述划分室在墨盒装配方向的前 后的端相互连通。上侧的大气开放室63在其墨盒装配方向的后侧的部分具有被在盖板41的内侧面 上形成的多个肋划分的多个第一划分室组63a,所述第一划分室组63a中的位于空气排出 方向最上游侧的划分室63al与废墨回收室62连通。另外,在第一划分室组63a的各划分 室中,与在其上游侧邻接的划分室的连通孔的位置和与在其下游侧邻接的划分室的连通孔 的位置在与墨盒装配方向正交的上下方向上偏置,从而能够防止或者抑制废墨流入大气开放侧的下游侧的划分室中。在第一划分室组63a中的位于最下游侧的划分室63a2的墨盒装配方向的前侧排 列有多个第二划分室组63b。第二划分室组6 中的位于最上游侧的划分室63bl与划分室 63a2连通。第二划分室组63b的各划分室经由在盖板41的相反侧的面(外侧面)形成的 连通槽63c与下游侧的划分室连通。如图4所示可知,通过贴附薄膜67来封闭连通槽63c。 第二划分室组6 的位于最下游侧的划分室63 与沿着盖板41的上边缘形成且在墨盒装 配方向上延伸的大气开放路63d连通。大气开放路63d的后端与沿着盖板41的后侧缘向 下方延伸的大气开放路6 连通。大气开放路6 在其中程的部位分支为二股,一方与向下方延伸的贮液空间63f 连通,另一方的下端与沿着盖板41的下边缘向墨盒装配方向的前方延伸的大气开放路63g 连通。大气开放路63g的前端与大气开放口 66连通。大气开放口 66在本例中成为大气开放针插入孔30,在此装配有圆环状的密封橡 胶66a和被插入该密封橡胶66a中的大气开放用构件即大气开放针90 (参照图6A、图6B) 按压而将大气开放针插入孔30切换为开状态的通常闭阀机构66b。(墨盒装配部的结构)图6A、图6B是表示喷墨打印机1的墨盒装配部8的后端部分的说明图。如该图所 示,在墨盒装配部8的后端面81,多根插入针朝向打印机前方与拆装墨盒20的方向平行地 突出。在本例中,在该后端面81的宽度方向的一侧(外侧)从上侧依次配置有定位针83、 4根墨供给针84 87及止转针88。在宽度方向的另一侧(内侧)的上端侧的部位配置有 废墨回收针89,在宽度方向的另一侧(内侧)的下端侧的部位配置有大气开放针90。在墨盒装配部8的底面91配置有能够在沿着墨盒装配方向的方向即打印机前后 方向上滑动的滑板92。在滑板92和打印机主体侧的部位之间架设有沿着墨盒装配方向延 伸的拉力螺旋弹簧93。若将墨盒20插入墨盒装配部8,则该墨盒20与滑板92卡合,从而 滑板92与墨盒20 —起被压入打印机后方侧(墨盒装配方向)。若将滑板92压入比图6A 所示的位置靠打印机后方的位置,则拉力螺旋弹簧93拉伸,将滑板92向与墨盒装配方向相 反的方向(打印机前方)挤压的方向的弹簧力作用于该滑板92上。若将墨盒20插入墨盒装配部8,则如图6A所示,首先,定位针83及止转针88分别 插入于在墨盒20的前端面22形成的定位针插入孔23及止转针插入孔28。由此,墨盒20 被定位且同时被插入墨盒装配部8。之后,墨供给针84 87、废墨回收针89、大气开放针 90分别插入墨供给针插入孔M 27、废墨回收针插入孔四、大气开放针插入孔30。如图6B所示,若墨盒20完全插入墨盒装配部8,则在由墨供给针84 87、废墨回 收针89、大气开放针90分别封闭了墨供给针插入孔M 27、废墨回收针插入孔四、大气开 放针插入孔30的各通常闭阀机构处于开放的状态下,墨盒20被锁定于装配位置。而且,形 成从墨盒20的各墨袋M 57经由各墨供给针84 87向喷墨头13侧供给各彩色墨的墨 供给路径。另外,形成从头维修单元19侧经由废墨回收针89到达墨盒20的废墨回收室62 的废墨回收路径。另外,墨盒20的废墨回收室62在大气开放针90的作用下处于大气开放 状态。(盒壳体的组装结构)接着,说明构成了盒壳体21的壳体主体40及盖板41、42的组装结构。盖板41及盖板42以夹着壳体主体40且能够相对于该壳体主体40拆装的状态被安装。首先,说明盖板41相对于壳体主体40的组装结构。如图4、图5所示,在盖板 41侧沿着其外周缘部分以规定间隔形成有与壳体主体40侧呈直角而延伸的第一卡合板 101(1) 101(7)。在本例中,如图5所示可知,沿着长边侧的两侧的缘分别在3个部位形 成有相同形状的第一卡合板101(1)、101(2)、101(3)、101(5)、101(6)、101(7)。另外,在其 短边侧的缘中的装配方向的后侧的缘的中央形成有1片第一卡合板101 (4)。第一卡合板 101(1) 101(7)是矩形框状,在其中央部分形成有矩形的卡合孔101a。在盖板41的装配方向的前侧的缘的中央,一片一定宽度的第一卡合片102形成为 与壳体主体40侧呈直角而延伸的状态。在第一卡合片102的前端形成有向外侧弯折的钩 状的爪部10加。在此,图7A是表示以图3A、图中的A-A线切断的部分的局部剖面图,图7B是表 示以图7A的B-B线切断的部分的局部剖面图。图8A是图7A所示的局部截面的分解图,图 8B是图7B所示的局部截面的分解图,分别表示相对于壳体主体40组装盖板41、42之前的 状态。参照图7A、图7B、图8A、图8B进行说明。沿着壳体主体40的外周缘部分形成的 多个狭缝47中的在与第一卡合板101(1) 101 (7)对应的部位形成的各狭缝47在位于壳 体主体40的内侧的狭缝内侧面47a(第一侧面)形成有第一卡合突起103 (第一卡合部)。 第一卡合突起103向与狭缝内侧面47a对置的外侧的狭缝内侧面47b (第二侧面)侧突出 规定量。狭缝内侧面47a是内周框板部分44的外侧的面,狭缝内侧面47b是外周框板部分 45的内侧的面。如图8A、图8B所示,若将盖板41定位于壳体主体40的第一开口端40a,则第一卡 合板101 (1)成为在沿着狭缝内侧面47a的方向上延伸的状态。若将第一卡合板101 (1)沿 着狭缝内侧面47a插入狭缝,则该第一卡合板101(1)的前端与第一卡合突起103接触,向 狭缝内侧面47a侧弹性变形且同时越过第一卡合突起103。若第一卡合板101(1)的前端 越过第一卡合突起103,即,其卡合孔IOla的前端侧内周缘IOlb越过第一卡合突起103,则 该第一卡合板101(1)向狭缝内侧面47a侧弹性复位,如图7A、图7B所示,形成第一卡合板 101 (1)与第一卡合突起103卡合的状态。其他的第一卡合板101 (2) 101 (7)也同样与对 应的第一卡合突起103卡合。另外,在盖板41的装配方向的前侧的缘形成的1片卡合片102插入与其对应的壳 体主体40侧的狭缝(未图示)。在该狭缝的狭缝内侧面(未图示)形成有能够与卡合片 102的爪部10 卡合的卡合突起(未图示)。形成该卡合突起的狭缝内侧面是外周框板部 分45的内侧的面。卡合片102也处于与该未图示的卡合突起卡合的状态。于是,利用7组第一卡合突起103和第一卡合板101⑴ 101 (7)以及1组卡合 片102和未图示的卡合突起,在壳体主体40的一方的第一开口端40a侧能够拆装地安装盖 板41。在此,如图4所示,在另一方的盖板42侧沿着其外周缘部分在与第一卡合板 101(1) 101(7)对应的位置分别形成有卡合保持板104(1) 104(7)。各卡合保持板 104(1) 104(7)是从盖板42的外周缘部分向壳体主体40侧呈直角而延伸的一定宽度且 一定长度的板状片。卡合保持板104(1) 104(7)用于约束第一卡合板101(1) 101(7)11的弹性变形,以使该第一卡合板101 (1) 101 (7)不从第一卡合突起103脱离。如图8A、图8B所示,若将盖板42定位于壳体主体40的另一方的第二开口端40b 侧,将盖板42安装于第二开口端40b,则各卡合保持板104(1) 104(7)插入壳体主体40 的对应的狭缝47中。若以卡合保持板104(1)为例进行说明,则卡合保持板104(1)相对于 狭缝47的狭缝内侧面47a离开大致第一卡合板101(1)的厚度量,相对于另一方的狭缝内 侧面47b离开比上述厚度量窄的间隔。另外,形成为与第一卡合板101(1)的框部分IOlc 重叠。若将卡合保持板104(1)插入狭缝47,则如图7A、图7B所示,形成为在其前端部分 10 和狭缝内侧面47a之间夹持有第一卡合板101(1)的一部分(框部分IOlc的前端部 分)的状态。其结果是,成为第一卡合板101(1)在离开狭缝内侧面47a的方向上产生弹性 变形的情况被约束的状态。因而,即使在使墨盒20落下的情况等作用较大的冲击力,由于 第一卡合板101 (1)在从第一卡合突起103脱离的方向上挠曲的情况被阻止,因此保持它们 之间的卡合状态。因而,盖板41不会从壳体主体40脱离。其结果是,可以加长第一卡合板101(1) 而使其容易挠曲,从而能够相对于壳体主体40容易地拆装盖板41。另外,如此能够缓和第 一卡合板101(1)的根元部分的应力集中,因此也能够防止该部分塑性变形而泛白从而容 易变脆弱并破损的不良情况。接着,参照图4、图7A、图7B及图8A、图8B,说明另一方的盖板42相对于壳体主体 40的安装结构。在盖板42侧沿着其外周缘部分以规定间隔形成有与壳体主体40侧呈直角 而延伸的第二卡合板105。在本例中,沿着长边侧的两侧的缘分别在2个部位形成有相同形 状的第二卡合板105。另外,在其短边侧的缘中的装配方向的后侧的缘的两端侧的部位形成 有2片第二卡合板105。所述第二卡合板105是与第一卡合板101相同的形状,形成在不与 第一卡合板101干涉的位置、即能够插入壳体主体40的不同狭缝47中的位置。另外,在盖板42的装配方向的前侧的缘的中央部分,2片一定宽度的第二卡合片 106形成为与壳体主体40侧呈直角而延伸的状态。在所述第二卡合片106的前端形成有向 外侧弯折的钩状的爪部106a。如图7B、图8B所示,在壳体主体40的插入第二卡合板105的狭缝47的狭缝内侧 面47a形成有呈与第一卡合突起103相同形状的第二卡合突起107。另外,如图4所示,在 插入第二卡合片106的狭缝47形成有处于贯通外周框板部分45的状态的卡合槽108。若将盖板42定位重合于壳体主体40的第二开口端40b侧,则盖板42的第二卡合 板105、第二卡合片106插入对应的狭缝47中。第二卡合片106的前端的爪部106a嵌入狭 缝47的卡合槽108,第二卡合板105与在狭缝47的狭缝内侧面47a形成的第二卡合突起 107卡合。在此,如上所述,盖板42形成有卡合保持板104⑴ 104 (7)。如图7A、图7B所 示,所述卡合保持板104(1) 104(7)的前端部分10 与另一方的盖板41的第一卡合板 101(1) 101(7)的前端部分抵接,相反侧以些许的间隙与狭缝内侧面47b对置。因而,在 使墨盒20落下的情况等相对于壳体主体40作用了使盖板42向其板面方向脱离的较大力 的情况,由于卡合保持板104(1) 104(7)的挠曲被限制,因此保持第一卡合板105和第二 卡合突起107的卡合状态。因而,能够防止盖板42从壳体主体40脱离。
还有,虽然省略了说明,但是在第一卡合板101(1) 101 (7)、第一卡合突起 103(1) 103(7)、卡合保持板104(1) 104(7)的前端部分等分别形成有使卡合动作圆滑 进行的锥面。同样地,在第二卡合板105及第二卡合片106也形成有锥面。如以上说明所述,在本例的墨盒20中,作为在能够拆装的状态下相互组装构成了 该盒壳体21 (容器主体)的壳体主体40 (第一容器形成构件)及盖板41 (第二容器形成构 件)的卡合机构,采用了若使第一卡合板101(1) 101(7)(第二卡合部)强制性弹性变 形则解除第一卡合突起103 (第一卡合部)及第一卡合板101 (1) 101 (7)(第二卡合部) 的卡合的机构。另外,利用在能够相对于壳体主体40拆装地安装的盖板42 (第三容器形成 构件)上形成的卡合保持板104(1) 104(7)(卡合保持部)来约束第一卡合板101(1) 101(7)的弹性变形。因而,只要不从壳体主体40卸下盖板42,就不会解除卡合机构的卡合而使盖板41 从壳体主体40脱离。因而,作为卡合机构能够使用以较小的力简单地解除卡合的卡合机 构,并且盒壳体21也不会在落下时的冲击等作用下分解。另外,利用在壳体主体40形成的狭缝内侧面47b (限制部)来限制卡合保持板 104(1) 104(7)的弹性变形或者移动。即使盖板42在落下时等作用的冲击力的作用下暂 时移动,由于利用狭缝内侧面47b来限制卡合保持板104(1) 104(7)的弹性变形或者移 动,因此也能够防止卡合保持板104(1) 104(7)离开第一卡合板101(1) 101(7)过大 而解除卡合从而使盖板41从壳体主体40脱离。进而,由于盖板42相对于壳体主体40的 错位也被该狭缝内侧面47b抑制,因此也能够防止盖板42从壳体主体40脱离。(其他实施方式)在上述实施方式中,墨盒20是长方体形状,不过作为墨盒20的形状也可以是长方 体以外的形状。在上述实施方式中,墨盒20具有墨收容部和废墨收容部,不过只具有墨收容部或 者废墨收容部的液体容器也能够应用本发明。在上述实施方式中,说明了将本发明的液体容器应用于作为喷墨打印机的墨供给 源而使用的墨盒中的例子,不过本发明的液体容器除此之外也能够应用于使用了在液晶显 示器等滤色器的制造中使用的颜色材料喷出头、在有机EL显示器、FED (面发光显示器)等 的电极形成中使用的电极材料喷出头、在生物芯片制造中使用的生物体有机物喷出头等喷 出液体的液体喷出头的液体喷出装置、作为精密吸移管的试料喷出装置等使用的液体容器 中。另外,液体的概念包括凝胶状的液体、粘性高的液体、与具有固形物的溶剂混合而 成的液体,作为墨包括水性墨、油性墨、染料墨、颜料墨等各种墨。
权利要求
1.一种液体容器,其特征在于,具有容器主体和在所述容器主体的内部形成的液体收容部,所述容器主体至少由第一容器形成构件、第二容器形成构件及第三容器形成构件这三 个构件构成,所述第二容器形成构件及所述第三容器形成构件安装为夹着所述第一容器形成构件 且能够相对于该第一容器形成构件拆装的状态,将所述第二容器形成构件安装为能够相对于所述第一容器形成构件拆装的状态的卡 合机构具有在所述第一容器形成构件上形成的第一卡合部、在所述第二容器形成构件上形 成的第二卡合部和在所述第三容器形成构件上形成的卡合保持部,所述第二卡合部与所述第一卡合部卡合,且能够进行弹性变形而从该第一卡合部脱1 ,所述卡合保持部约束该第二卡合部的弹性变形,以使所述第二卡合部不从所述第一卡 合部脱离。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液体容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容器形成构件具有限制部,该限制部用于限制所述卡合保持部向离开所述第 二卡合部的方向移动。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液体容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容器形成构件具有第一侧面和相对于该第一侧面以一定的间隔对置的第二 侧面,该第二侧面是所述限制部,所述第一卡合部是从所述第一侧面朝向所述第二侧面突出的卡合突起, 所述第二卡合部是在沿着所述第一侧面的方向上延伸的卡合板,该卡合板具有相对于 所述卡合突起从沿着所述第一侧面的方向进行卡合的卡合内周缘,且能够在离开所述第一 侧面的方向上弹性变形,所述卡合保持部是在所述卡合板和所述第二侧面之间在沿着所述第一侧面的方向上 延伸的卡合保持板,该卡合保持板在其与所述第一侧面之间夹持所述卡合板的至少一部 分。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液体容器,其特征在于,具有将所述第三容器形成构件安装为能够相对于所述第一容器形成构件拆装的状态 的第二卡合机构,该第二卡合机构具有从所述第一容器形成构件的所述第一侧面朝向所述第二侧面突 出的第二卡合突起和在所述第三容器形成构件上形成的第二卡合板,所述第二卡合板在沿着所述第一侧面的方向上延伸且具有相对于所述卡合突起从沿 着所述第一侧面的方向进行卡合的卡合内周缘,所述第二卡合板若向离开所述第一侧面的 方向弹性变形则从所述第二卡合突起脱离。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液体容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卡合机构沿着所述第一容器形成构件的外周缘以规定间隔配置在多个部位。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液体容器,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容器形成构件是两端开口的框状构件, 所述第二容器形成构件是将所述框状构件的一方的第一开口封闭的第一盖板,所述第三容器形成构件是将所述框状构件的另一方的第二开口封闭的第二盖板, 所述框状构件在与所述卡合机构的各配置位置对应的部位具有从所述第一盖板贯通 到所述第二盖板的规定宽度且规定长度的狭缝,各所述狭缝的位于所述框状构件的内侧的狭缝侧面是所述第一侧面,位于外侧的狭缝 侧面是所述第二侧面,所述卡合机构的所述卡合板从所述第一开口侧插入所述狭缝,所述卡合保持板从所述 第二开口部侧插入所述狭缝。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液体容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液体收容部具有收容了供给液体的供给液体收容部和用于将从外部回收的回收 液体收容的回收液体收容部,所述供给液体收容部和所述回收液体收容部的一方配置在所述第一盖板侧,另一方配 置在所述第二盖板侧,在所述框状构件配置有用于将供给液体从所述供给液体收容部向外部供给的液体供 给口和用于将回收液体从外部回收到所述回收液体收容部的液体回收口。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液体容器,其特征在于,所述供给液体收容部是用于收容向喷墨打印机供给的墨的供给墨收容部, 所述回收液体收容部是用于回收从所述喷墨打印机排出的废墨的废墨收容部。
9.一种液体容器,其特征在于,具有第一容器形成构件,其具有隔板部分、形成为将所述隔板部分围住的第一框板部分和 与所述第一框板部分连结且形成为将所述第一框板部分围住的第二框板部分;第二容器形成构件和第三容器形成构件,其配置为夹持所述第一容器形成构件的所述 隔板部分,且能够拆装地安装于所述第一容器形成构件,所述第一容器形成构件包括形成在所述第一框板部分且朝向所述第二框板部分侧突 出的第一卡合突起和第二卡合突起,所述第二容器形成构件包括第一卡合板,该第一卡合板具有用于与所述第一卡合突起 卡合的第一卡合孔且能够弹性变形,所述第三容器形成构件包括第二卡合板,其具有用于与所述第二卡合突起卡合的第 二卡合孔且能够弹性变形;卡合保持部,其与所述第一卡合板的一部分抵接且对所述第一 卡合板向所述第二框板部分侧的弹性变形进行约束。
全文摘要
本发明提供一种液体容器。墨盒的盒壳体在壳体主体的两侧能够拆装地组装盖板。相对于壳体主体的一方的盖板的拆装式的卡合机构使该盖板的第一卡合板强制地弹性变形而卡合于壳体主体的第一卡合突起或解除该卡合。第一卡合板的弹性变形被另一方的盖板的卡合保持板约束,只要不从壳体主体卸下另一方的盖板,卡合机构的卡合就不会被解除而使一方的盖板从壳体主体脱离。
文档编号B41J2/175GK102049905SQ201010522310
公开日2011年5月11日 申请日期2010年10月22日 优先权日2009年10月29日
发明者小牧刚 申请人:精工爱普生株式会社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