墨盒芯片及墨盒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510145阅读:262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墨盒芯片及墨盒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墨盒芯片,尤其是一种用于具有多个墨腔的墨盒的芯片以及 具有这种墨盒芯片的墨盒。
背景技术
桌式喷墨打印机主要使用可拆卸地安装到打印字车内的墨盒向纸张喷墨,在纸张 上形成所需要的文字与图案。一种桌式喷墨打印机如图1所示,喷墨打印机1有一个打印字车2,打印字车2有 一容纳部3,用于容纳一个或多个可拆卸地安装到打印字车2内的墨盒5,每一墨盒5内装 载的墨水用于向打印机提供并在纸张上形成图案。墨盒5的下端设有供墨口(图中不可 见),容纳在墨盒5内的墨水通过供墨口向打印机提供。在打印字车2的下端设有一个打印头4,打印头4具有一个或多个与墨盒个数对应 的供墨针(图中不可见)。墨盒5装入打印字车2时,每一供墨针插入对应墨盒5的供墨口 内,墨水通过供墨针流向打印头4,并喷射在纸张上。为了方便用户一次更换容纳多种不同颜色墨水的墨盒,现有的部分墨盒具有多个 墨腔,每一墨腔内容纳不同延伸的墨水。如图2所述示,墨盒具有一个壳体10,壳体10围 成一个腔体,腔体内划分四个墨腔,每一墨腔内装载不同颜色的墨水。每一墨腔的下方设有 一个供墨口 11,墨盒安装到打印子车后,供墨针将插入供墨口 11内,墨水从供墨口 11中流
出ο此外,图2示墨盒的外壁上安装有一块芯片12,芯片12具有基板13,基板13的一 面设有四组电触点组14,每一组电触点组14分别与一个墨腔对应。墨盒装入喷墨打印机 后,每一组电触点组14与打印字车上的电触点电连接,使芯片12能与喷墨打印机进行通 讯。参见图3,芯片12除了设有四组电触点组14外,还设有四组电子模块15,每一组 电子模块15与一组电触点组14对应且电连接,电子模块内包括专用电路(ASIC)或微控制 器等,并设有存储器,用于存储墨盒型号、生产日期、墨水余量等与墨盒相关的信息。还有,墨盒的墨腔内设有一个压电晶体,利用压电晶体在压力不同情况下产生的 电流不同这一特征来检测墨腔内墨水的有无,一旦墨腔内墨水消耗完毕,压电晶体接受流 体的压力因由液体变为气体而变小,输出的电流随即减少,喷墨打印机即可判断为墨腔内 墨水不足而停止工作。由于现有部分喷墨打印机以检测到有压电晶体输出的压电信号作为启动工作的 条件,因此,墨盒芯片为能满足需要以检测到压电信号为工作条件的喷墨打印机,可在电子 模块中设置压电晶体或压电晶体替代电路,如公告号为CN1268493C号的中国发明专利的 名为“墨盒、打印装置及与墨盒的信息交换方法”所公开的技术,以便于喷墨打印机检测墨 盒芯片输出类似于压电晶体输出的压电信号,确保喷墨打印机正常工作。因此,如图3所示的墨盒芯片内需要设置多个压电晶体16或压电晶体替代电路,确保每一组电触点组14均与一个压电晶体16或压电晶体替代电路电连接,便于喷墨打印 机能接收到压电信号。但是,由于压电晶体16或压电晶体替代电路价格较高,针对墨腔较 多的墨盒需要设置多个压电晶体16或压电晶体替代电路将导致墨盒及墨盒芯片的生产成 本增高,不利于墨盒的生产。
发明内容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是提供一种能确保喷墨打印机正常工作的墨盒芯片。本实用新型的另一目的是提供一种生产成本较低的墨盒。为实现上述的主要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墨盒芯片包括基板,基板上设有二组 或二组以上的通讯模块及电子模块,每一通讯模块均与一组电子模块对应且电连接,基板 上还设有一个压电信号产生模块,其中,墨盒芯片还设有二个或二个以上与压电信号产生 模块串联连接、用于传递压电信号的第一电路,且每一第一电路与一组通讯模块对应且电 连接,且多个第一电路之间并联连接。由上述方案可见,墨盒芯片设有多个第一电路,该每一个第一电路与压电信号产 生模块串联连接,这样压电信号产生模块产生的压电信号可通过第一电路传送至相应的通 讯模块,喷墨打印机可通过通信模块检测到压电信号的存在,确保喷墨打印机正常工作。并且,多个第一电路均与压电信号产生模块串联连接,墨盒芯片仅设置一个压电 信号产生模块即可向多组通讯模块输出压电信号,降低墨盒芯片的生产成本。一个优选的方案是,墨盒芯片还设有多个用于传递压电信号第二电路,每一第二 电路均与一个第一电路并联连接,第二电路与压电信号产生模块串联连接,且第一电路与 第二电路的输出端子不同。由此可见,第一电路与第二电路均与压电信号产生模块串联连接,第二电路也能 向通讯模块输出压电信号。并且,第一电路与第二电路的输出端子不同,不管喷墨打印机需 要哪一端子输出压电信号,都能确保墨盒芯片输出相应的压电信号,确保喷墨打印机的正 常工作。进一步的方案是,压电信号产生模块为压电晶体。由于压电晶体输出的压电信号 最为接近喷墨打印机所需的信号,因此使用压电晶体作为压电信号产生模块有利于确保喷 墨打印机的正常工作。为实现上述的另一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墨盒包括壳体,壳体围成一个腔体,腔 体被划分为二个或二个以上容纳墨水的墨腔,壳体的外壁上安装有芯片,芯片具有一块基 板,基板上设有二组或二组以上的通讯模块及电子模块,每一通讯模块均与一组电子模块 对应且电连接,且多组通讯模块与多个墨腔一一对应,基板上还设有一个压电信号产生模 块,其中,墨盒芯片还设有二个或二个以上与压电信号产生模块串联连接、用于传递压电信 号的第一电路,且每一第一电路与一组通讯模块对应且电连接,且多个第一电路之间并联 连接。由上述方案可见,多个第一电路与压电信号产生模块串联连接,每一第一电路均 能向对应的电触点输出压电信号,墨盒仅需使用一个压电信号产生模块即可确保每组电触 点向喷墨打印机输出所需的压电信号,降低墨盒的生产成本。
图1是一种现有桌式喷墨打印机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现有一种墨盒的结构图。图3是现有墨盒芯片的电路连接框图。图4是本实用新型墨盒芯片第一实施例的电路连接框图。图5是本实用新型墨盒芯片第一实施例中压电晶体与第一电路、第二电路连接的 电原理图。图6是本实用新型墨盒芯片第二实施例中压电晶体与第一电路、第二电路、微控 制器连接的电原理图。
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具体实施方式
墨盒实施例。本实用新型的墨盒具有一个壳体,壳体围成一个腔体,腔体被划分成多个墨腔,每 一墨腔容纳不同颜色的墨水。在壳体的一个外壁上安装有一块芯片,芯片具有基板,基板上 设有多组电触点组以及电子模块,芯片的电原理框图如图4所示。墨盒芯片第一实施例。本实施例的芯片基板上设有四组作为通信模块的电触点组21、31、41、51,分别与 墨盒的四个墨腔一一对应。当然,实际应用时,还可以使用天线作为通讯模块与喷墨打印机 进行无线通讯。每一电触点组21、31、41、51均与一个电子模块一一对应且电连接,例如,第一组 电触点21与电子模块22对应且电连接,电子模块22设有存储器,用于存储第一个墨腔的 相关信息,如第一个墨腔内墨水颜色、墨水余量等信息,喷墨打印机可通过第一组电触点组 21读取存储在电子模块22内的信息。相同地,第二组电触点组31与电子模块32对应其电连接,第三组电触点组41与 电子模块42对应其电连接,第四组电触点组51与电子模块52对应且电连接。墨盒安装到 喷墨打印机后,喷墨打印机将依次读取电子模块22、32、42、52内的信息。本实施例芯片上仅设有一个压电晶体Y1,每一组电触点组均通过一个连接电路与 压电晶体Yl连接,如电触点组21通过连接电路23与压电晶体Yl连接,电触点组31通过 连接电路33与压电晶体Yl连接等,并且多个连接电路23、33、43、53之间并联连接。多个连接电路与压电晶体Yl的具体连接方式如图5所示。本实施例中,第一组连 接电路由二极管D11、D12、场效应管Q11、Q12以及电阻R11、R12构成,且第一连接电路具有 两个输入、输出端子P11、P12,其中,二极管D11、场效应管Qll以及电阻Rll构成第一电路, 二极管D12、场效应管Q12以及电阻R12构成第二电路,且第一电路与第二电路并联连接。第一电路中,二极管Dll的正极与第一端子Pll连接,二极管Dll的负极与压电晶 体Yl连接。场效应管Qll的栅极gll通过电阻Rll与第一端子Pll连接,漏极Cll与压电 晶体Yl连接,源极sll与第二端子P12连接。当喷墨打印机检测第一个墨腔对应的压电晶体发出的信号时,通过第一组电触点 向第一端子Pll输出一个高电平信号,此时二极管Dll导通,且场效应管Qll的栅极gll也获得高电平信号,场效应管Qll也随即导通。此时,电流从第一端子Pll流进,然后依次流 经二极管D11、压电晶体Y1、场效应管Qll的漏极cll以及源极S11,并从第二端子P12流 出,从而构成回路,喷墨打印机即可通过第二端子P12检测到压电晶体Yl输出的压电信号。相同地,第二电路中,二极管D12的正极与第二端子P12连接,二极管D12的负极 与压电晶体Yl连接。场效应管Q12的栅极gll通过电阻R12与第二端子P12连接,漏极cl2 与压电晶体Yl连接,源极sl2与第一端子Pll连接。当电流从第二端子P12流进后,将依 次流经二极管D12、压电晶体Y1、场效应管Q12的漏极cl2以及源极sl2,并从第一端子Pll 流出。这样,不管喷墨打印机向第一端子Pll还是向第二端子P12输入高电平信号,连接电 路均能输出压电信号,确保喷墨打印机的正常工作。同理,第二组电触点与第二连接电路连接,第二连接电路由二极管D21、D22、场效 应管Q21、Q22以及电阻R21、R22构成,且第二连接电路具有两个输入、输出端子P21、P22, 各个元件的连接方式与第一连接电路相同,不再赘述。第三连接电路、第四连接电路也与第 一连接电路相同,并且多个连接电路之间并联连接,互不干扰。由于喷墨打印机是依次检测多个墨腔的压电信号,因此喷墨打印机是依次向多组 电触点组输出高电平信号,因此压电晶体是依次向多组电触点组输出压电信号,工作时不 会相互干扰。由上述实施例可见,由于墨盒芯片设置压电晶体,且每一组电触点组均通过连接 电路与压电晶体连接并接收压电晶体输出的压电信号,喷墨打印机能接收到合适的压电信 号并正常进行工作。同时,墨盒芯片仅设置一个压电晶体即可确保每组电触点均能输出压电信号,大 大降低墨盒芯片的生产成本,从而降低墨盒的生产成本。墨盒芯片第二实施例。本实施例也具有一块电路板,在电路板上设有四组电触点,分别与四个墨腔对应。 电路板上设有一个压电晶体与四个连接电路以及微控制器,压电晶体与连接电路、微控制 器的电原理图与图6所示。本实施例的四个连接电路相互并联连接,且分别与压电晶体Y2串联连接。其中, 第一连接电路由二极管D31及场效应管Q31组成。当第一端子P31接收到来自喷墨打印机的检测信号时,微控制器60的PDO端口接 收到该检测信号,并通过PBO端口输出高电平信号,此时场效应管Q31、Q32同时导通。由于 只有第一端子P31有电流流进,因此二极管D31导通,电流依次流经二极管D31、压电晶体 Y2及场效应管Q31后,从第二端子P32流出,喷墨打印机通过第二端子P32检测到压电晶体 Y2输出的压电信号,确保喷墨打印机的正常工作。类似地,当第二端子P32接收到检测信号时,微控制器60的PBO端口也输出高电 平信号,场效应管Q31与Q32同时导通,电流依次流经二极管D32、压电晶体Y2以及场效应 管Q32后流向P31,喷墨打印机通过第二端子P32检测到压电信号。类似地,第二组的连接电路包括第一端子P41、第二端子P42以及二极管D41、D42、 场效应管Q41、Q42等,其工作过程与第一组的连接电路一致,不再赘述。当然,上述实施例仅是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实施方案,实际应用时还可以有更多的 变化,例如,使用压电晶体替代电路替换压电晶体作为压电信号产生模块,这可以进一步降低墨盒芯片的生产成本;或者,第一电路及第二电路中,使用三极管替代场效应管;又或 者,每一连接电路中仅设置第一电路;再或者,使用光场效应管替代传统的场效应管等,这 同样可以实现本实用新型的目的。 最后需要强调的是,本实用新型不限于上述实施方式,如通讯模块的改变、第一电 路与第二电路元件的改变等微小的变化也应该包括在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内。
权利要求墨盒芯片,包括基板,所述基板上设有二组或二组以上的通讯模块及电子模块,每一通讯模块均与一组电子模块对应且电连接;所述基板上还设有一个压电信号产生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墨盒芯片还设有二个或二个以上与所述压电信号产生模块串联连接、用于传递压电信号的第一电路,且每一第一电路与一组通讯模块对应且电连接,所述多个第一电路之间并联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墨盒芯片,其特征在于所述墨盒芯片还设有二个或二个以上用于传递压电信号的第二电路,每一所述第二电 路均与一个第一电路并联连接,所述第二电路与所述压电信号产生模块串联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墨盒芯片,其特征在于 所述压电信号产生模块为压电晶体。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墨盒芯片,其特征在于 所述压电信号产生模块为压电晶体替代电路。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墨盒芯片,其特征在于 所述每一电子模块具有第一端子以及第二端子;所述第一电路包括串联在所述第一端子与压电信号产生模块之间的二极管(D11、 D21),所述二极管(D11、D21)的正极与所述第一端子连接;所述第一电路还包括连接在所述压电信号产生模块与所述第二端子之间的场效应管 (Q11、Q21),所述场效应管(Q11、Q21)的栅极与所述第一端子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墨盒芯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电路包括串联在所述第二端子与压电信号产生模块之间的二极管(D12、 D22),所述二极管(D12、D22)的正极与所述第二端子连接;所述第二电路还包括连接在所述压电信号产生模块与所述第一端子之间的场效应管 (Q12、Q22),所述场效应管(Q12、Q22)的栅极与所述第二端子连接。
7.墨盒,包括壳体,所述壳体围成一个腔体,所述腔体被划分为二个或二个以上容纳墨水的墨腔,壳 体的外壁上安装有芯片,所述芯片具有一块基板,所述基板上设有二组或二组以上的通讯 模块及电子模块,每一通讯模块均与一组电子模块对应且电连接,且所述多组通讯模块与 所述多个墨腔一一对应;所述基板上还设有一个压电信号产生模块; 其特征在于所述墨盒芯片还设有二个或二个以上与所述压电信号产生模块串联连接、用于传递压 电信号的第一电路,且每一第一电路与一组通讯模块对应且电连接,所述多个第一电路之 间并联连接。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墨盒,其特征在于所述墨盒芯片还设有二个或二个以上用于传递压电信号的第二电路,每一所述第二电 路均与一个第一电路并联连接,所述第二电路与所述压电信号产生模块串联连接。
9.根据权利要求7或8所述的墨盒,其特征在于 所述压电信号产生模块为压电晶体或压电晶体替代电路。
10.根据权利要求7或8所述的墨盒,其特征在于 所述每一电子模块具有第一端子以及第二端子;所述第一电路包括串联在所述第一端子与压电信号产生模块之间的二极管(D11、 D21),所述二极管(D11、D21)的正极与所述第一端子连接;所述第一电路还包括连接在所述压电信号产生模块与所述第二端子之间的场效应管 (Q11、Q21),所述场效应管(Q11、Q21)的栅极与所述第一端子连接。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墨盒芯片及墨盒,该墨盒芯片包括基板,基板上设有二组或二组以上的通讯模块及电子模块,每一通讯模块均与一组电子模块对应且电连接,基板上还设有一个压电信号产生模块,其中,墨盒芯片还设有二个或二个以上与压电信号产生模块串联连接、用于传递压电信号的第一电路,且每一第一电路与一组通讯模块对应且电连接,且多个第一电路之间并联连接。本实用新型能确保喷墨打印机检测到压电信号,保证喷墨打印机的正常工作,又能降低墨盒芯片以及墨盒的生产成本。
文档编号B41J2/175GK201703033SQ20102016167
公开日2011年1月12日 申请日期2010年4月16日 优先权日2010年4月16日
发明者李阿涛 申请人:珠海天威技术开发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