液体盒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489261阅读:166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液体盒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液体盒,例如墨盒,该液体盒被构造成可拆除地安装到被构 造成喷射液体的液体喷射设备(例如喷墨打印机)的主体。
背景技术
在JP特开2007-196647中描述的已知墨盒被构造成可拆除地安装到喷墨打印机 的主体,且具有被构造成将墨供应到打印机的主体的供墨部。盒在供墨部的两侧具有一对 伸出部。供墨部和一对伸出部从盒的一个端面沿相同方向伸出。当墨盒以供墨部朝下的状 态落下时,该对伸出部与地板表面接触。因此,在与地板表面接触时施加到落下的墨盒的撞 击不被传递到供墨部,即,通过一对伸出部保护供墨部不被撞击。另外,该对伸出部中的至 少一个伸出部起操作构件的作用,该操作构件被构造成当墨盒被安装在打印机的主体中时 操作设置在打印机的主体中的安装检测开关。然而,因为伸出部被设计成足以起操作构件的作用,S卩,因为它们被设计成具有足 够长的长度以确保安装检测开关的操作,因此,存在伸出部由于当墨盒落下且伸出部与地 板表面接触时施加的撞击而破裂或弯曲的风险。当伸出部破裂或弯曲时,供墨部可能失去 保护或打印机的主体可能不能确定是否安装了墨盒。另一方面,其它结构例如用于检测墨盒中墨余量的结构也被设置在墨盒的外表面 上。因此,即使提高了伸出部的抗撞击性,伸出部也需要被构造成尽可能简单以避免伸出部 和这种结构之间的干涉。

实用新型内容因此,出现克服现有技术的这些和其它缺陷的液体盒的需求。本实用新型的技术 优势是伸出部以具有更高抗撞击性的简单结构保护供液部。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方面,一种液体盒,所述液体盒被构造成可拆除地安装到被 构造成喷射液体的液体喷射设备的主体,所述液体盒包括盒本体,所述盒本体被构造成在 其中存储液体;供液部,所述供液部从所述盒本体沿伸出方向伸出,且被构造成将存储在所 述盒本体中的液体供应到所述盒本体的外部;以及第一伸出部和第二伸出部,所述第一伸 出部和所述第二伸出部位于所述供液部的沿与所述伸出方向垂直的第一方向的两侧,且从 所述盒本体沿所述伸出方向伸出。所述第一伸出部的沿所述伸出方向的远端和所述第二伸 出部的沿所述伸出方向的远端位于供液部的沿所述伸出方向的前方。所述第一伸出部的沿 与所述伸出方向和所述第一方向垂直的第二方向的尺寸大于所述第一伸出部的沿所述伸 出方向的尺寸,且所述第二伸出部的沿所述第二方向的尺寸大于所述第二伸出部的沿所述 伸出方向的尺寸。由于该构造,因为第一伸出方向的远端和第二伸出部的远端位于供液部的沿伸出 方向的前方,所以当液体盒以供液部朝下的状态落下时,各伸出部与地板表面接触且接受 接触的撞击,从而保护供液部不受撞击。因为各伸出部的沿第二方向的尺寸被设定为大于其沿伸出方向的尺寸,所以各伸出部的抗撞击性增强,因而即使当撞击被施加到伸出部时 伸出部破裂或弯曲的风险也减少。因为各伸出部的抗撞击性的提高是用各伸出部的沿第二 方向的尺寸被设定为大于其沿伸出方向的尺寸的简单构造实现的,从而避免伸出部和设置 在液体盒的外表面上的各结构之间的干涉。对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通过以下本实用新型的详细描述和附图,其它目的、特征 和优点将是显而易见的。

为了更全面理解本实用新型、其满足的需求、以及其目的、特征和优点,现在对结 合附图的以下描述进行参考。图1是设置有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墨盒的喷墨打印机的示意性平面图。图2是图1的墨盒的透视图。图3是图1的墨盒的侧视图。图4是图1的墨盒的部分分解透视图。图5(A)和图5(B)是图1的墨盒的侧视图,其中墨盒以供墨部朝下的状态落下且 与地板表面接触。在图5 (A)中墨盒的第一伸出部的远端与地板表面接触,且随后在图5(B) 中墨盒的第二伸出部的远端与地板表面接触。
具体实施方式
可通过参考图1_5(B)来理解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和它们的特征及优点,相同的 附图标记用于各附图中的相应部分。[液体喷射设备]参考图1,作为液体喷射设备的例子的喷墨打印机1包括被构造成通过在纸张(未 示出)上喷射墨而在纸张上打印图像的主体2。多个(例如四个)墨盒30被构造成可拆除 地安装到主体2上。墨盒30具有存储于其中的彼此不同颜色的墨(例如,黑色、品红色、黄 色和青色),并且作为主体2用的供墨源。主体2包括沿水平扫描方向延伸的一对导轨4,并且滑架5由导轨4支撑。向下喷 射墨的喷墨头6被安装在滑架5的下侧。一对滑轮7被分别设置在该对导轨4中的一个导 轨的两端,并且滑架5被固定到绕滑轮7缠绕且在滑轮7之间延伸的皮带8。当滑轮7中的 一个滑轮被扫描马达(未示出)驱动且旋转时,皮带8绕该对滑轮7运行,并且滑架5通过 由导轨4引导而沿扫描方向移动。主体2包括外壳3和位于外壳3中的盒安装部9,该盒安装部9被构造成暴露到外 壳3的外部。多个墨盒30被构造成可拆除地安装到盒安装部9。盒安装部9具有沿扫描方 向排列的多个安装空间,且墨盒30被构造成分别可拆除地安装到相应的安装空间。盒安装 部9包括与各安装空间相对应的多个墨引出部10,并且存储于安装在盒安装部9中的墨盒 30中的墨能够被供应到墨引出部10。柔性供墨管11的一端连接到多个墨引出部10的每 一个墨引出部,且供墨管11的另一端连接到滑架5。一张纸张被沿与扫描方向垂直的水平输送方向输送到喷墨头6下方。主体2被构 造成通过在滑架5沿扫描方向往复运动的同时使喷墨头6将墨向下喷射到该张纸张上而在该张纸张上打印图像。当墨被主体2消耗时,存储在墨盒30中的墨经由墨引出部10和供 墨管11被供应到安装在滑架5中的喷墨头6。当存储在墨盒30中的墨量变少时,使用者用其中存储了充足墨量的新墨盒30来 替换该墨盒30。通过将墨盒30沿与输送方向平行的插入方向插入到安装空间的相应一个 安装空间中,使用者能够将墨盒30安装到盒安装部9。通过沿与插入方向相反的方向拉出 墨盒30,使用者也能够从盒安装部9取出墨盒30。该插入方向是水平方向。盒安装部9被构造成使得普通盒30N和大盒30XL被选择性地安装到盒安装部9 的安装空间的每一个安装空间,其中大盒30XL具有比普通盒30N大的外形尺寸且具有比普 通盒30N大的墨容量。大盒30XL在插入方向上比普通盒30N长。存储在新大盒30XL中的 墨量大于存储在新普通盒30N中的墨量。盒安装部9包括安装传感器16、颜色传感器17和余量传感器18。安装传感器16 的每一个、颜色传感器17的每一个和余量传感器18的每一个均被设置为用于盒安装部9 的安装空间的相应一个安装空间。安装传感器16被设置为用于检测墨盒30是否被安装在 各安装空间的相应一个安装空间中,颜色传感器17被设置为用于检测存储在墨盒30中的 墨的颜色,而余量传感器18被设置为用于检测墨盒30是否几乎为空(存储在墨盒30中的 墨的余量是否几乎为零)。这些传感器16-18电连接到主体2的控制器(未示出),且控制 器电连接到设置在外壳3的外表面上的显示装置(未示出)。当表示墨盒30没被安装在盒 安装部9的安装空间中的信号被从安装传感器16供应到控制器时,控制器使显示装置如此 显示以提示使用者安装墨盒30。当表示墨盒30几乎为空(墨余量几乎为零)的信号被从 余量传感器18供应到控制器时,控制器使显示装置显示墨盒30几乎为空(墨余量几乎为 零)以提示使用者在信号的供应之后立即或当信号供应后消耗了预定量的墨时更换墨盒 30。安装传感器16是接触传感器。换言之,根据安装传感器16的致动器是否被操作 以与墨盒30接触,不同信号被供应到控制器。余量传感器18是光学传感器,包括被构造成 发出沿扫描方向的诸如可见光或红外光的光Ll的发光部和被构造成接收从发光部发出的 光Ll的光接收部。光接收部被构造成根据它是否接收光Ll对控制器供应不同信号。同样 地,颜色传感器17是光学传感器,包括被构造成发出沿扫描方向的诸如可见光或红外光的 光L2的发光部和被构造成接收从发光部发出的光L2的光接收部。光接收部被构造成根据 它是否接收到光L2而对控制器供应不同信号。因为图1仅示意性地示出盒安装部9,仅示 出颜色传感器17的一个发光部和余量传感器18的一个发光部。然而,每个具有发光部和 光接收部的多个颜色传感器17和余量传感器18被布置在与将被安装的多个墨盒30相应 的盒安装部9中。[液体盒]参考图2描述墨盒30。这里,大盒30XL被描述为墨盒30,代表普通盒30N和大盒 30XL。墨盒30包括其中存储墨的盒本体31。盒本体31包括两个壳体构件32、33的组合。 盒本体31的外形是大致长方体,该长方体具有上面34、下面35、一对侧面36(图2中仅示 出其一)、操作面37和连接面38。当墨盒30被安装到盒安装部9时,墨盒30以操作面37 朝着使用者(即朝着外壳3外部)、上面34朝上、下面35朝下且连接面38朝外壳3内部 的状态被沿插入方向插入安装空间。当墨盒30被安装到盒安装部9中时,上面34和下面35沿竖直方向彼此分开且被定位成沿竖直方向彼此重叠,侧面36沿扫描方向彼此分开且 被定位成沿扫描方向彼此重叠,操作面37和连接面38沿插入方向彼此分开且被定位成沿 插入方向重叠。侧面36彼此分开的方向也被称为宽度方向。竖直方向、宽度方向和插入方 向彼此重直。接触面38的沿竖直方向的中部38c相对于连接面38的下部38a和上部38b朝操 作面37缩进。大气释放部39位于连接面38的上部38b处,用于将存储墨的盒本体31的 内部释放到大气。大气释放部39包括位于盒本体31内部的阀39a(见图4)。供墨部40位 于连接部38的下部38a处,用于将存储于盒本体31中的墨供应到主体2。供墨部40从连 接面的下部38a沿伸出方向伸出。供墨部40的伸出方向相应于插入方向,并且与宽度方向 和竖直方向垂直。供墨部40包括从连接面38伸出的柱状部40a,且包括柱状部40a内部的 阀(未示出)。当墨盒30被安装在盒安装部9中(见图1)时,大气释放部39的阀39a(见图4) 被打开,供墨部40被连接到墨引出部10(见图1),使得供墨部40的阀被打开。因此,盒本 体31的内部被释放到大气且存储在盒本体31中的墨能够被供应到墨引出部10。墨盒30包括第一伸出部41和第二伸出部42,该第一伸出部41和第二伸出部42 分别位于供墨部40的上侧和下侧且从盒本体31的连接面38沿伸出方向伸出。第一伸出 部41和第二伸出部42包括分别从远端延伸的槽43、44。槽43、44分别从第一伸出部41和 第二伸出部42的远端沿与伸出方向相反的方向朝盒本体31延伸。肋被设置在第一伸出部 41的槽43中。肋沿伸出方向延伸。第二伸出部42的槽44被构造成接收和保持当供墨部 40与墨引出部10脱离时从供墨部40或从墨引出部10滴落的墨。第二伸出部42被构造 成作为操作构件,用于当墨盒30被安装到相应的安装空间时操作安装传感器16的致动器。 当安装传感器16的致动器被第二伸出部42操作时,安装传感器16输出表示墨盒30被安 装的信号。第一伸出部41从连接面38的上端伸出,且第二伸出部42从连接面38的下端伸 出。因为第一伸出部41和第二伸出部42被以这种方式布置以便沿竖直方向尽可能彼此分 开,确保连接面38沿竖直方向的大尺寸。因此,供墨部40、大气释放部39、透光部51 (后面 描述)和挡光部53 (后面描述)能够被布置在连接面38上,沿竖直方向彼此对准。 第一伸出部41的上面从盒本体31的上面34平滑地连续,并且第一伸出部41的侧 面也从盒本体31的侧面36平滑地连续。因此,第一伸出部41具有沿宽度方向的尺寸XI, 该尺寸与上面34的沿宽度方向的尺寸和连接面38的沿宽度方向的尺寸大致相等。第一伸 出部41的沿伸出方向的尺寸yl是从连接面38的上部38b到第一伸出部41的沿伸出方向 的远端的距离。沿伸出方向的尺寸yl小于沿宽度方向的尺寸xl (即,xl/yl > 1)。第二伸出部42的下面和侧面分别从盒本体31的下面35和侧面36平滑地连续。 第二伸出部42具有沿宽度方向的尺寸x2,该尺寸x2与下面35沿宽度方向的尺寸和连接 面38的沿宽度方向的尺寸大致相等,也大致与第一伸出部41的沿宽度方向的尺寸xl相等 (x2 ^ xl)。第二伸出部42的沿伸出方向的尺寸y2是从连接面38的下部38a到第二伸出 部42的沿伸出方向的远端的距离,并且小于沿宽度方向的尺寸x2( S卩,x2/y2 > 1)。在该实施例中,第二伸出部42具有渐缩的形状,第二伸出部42的远端的沿宽度方 向的尺寸小于第二伸出部的其它部分的沿宽度方向的尺寸,即小于x2。远端的沿宽度方向的尺寸是第二伸出部42的沿宽度方向的最小尺寸,是x2’。第二伸出部42的沿伸出方向 的尺寸12小于远端的沿宽度方向的尺寸x2’,该尺寸x2’是第二伸出部42的沿宽度方向 的最小尺寸。顺便提及,普通盒30N和大盒30XL在第二伸出部42的沿伸出方向的尺寸y2 上不同,且大盒30XL的第二伸出部42的尺寸y2小于普通盒30N的第二伸出部42的尺寸 y2。然而,在任何墨盒30中,保持了第二伸出部42的沿伸出方向的尺寸y2小于沿宽度方 向的尺寸x2(即x2/y2 > 1)且也小于宽度方向的尺寸x2’ (即x2’ /y2 > 1)的事实。参考图3,由于第一伸出部41和第二伸出部42的设置,在墨盒30的沿伸出方向 的前方,墨盒30形成有在侧视图中为U形的凹陷45。U形凹陷45由第一伸出部41的下表 面、连接面38和第二伸出部42的上表面限定。第一伸出部41的沿伸出方向的远端和第二 伸出部42的沿伸出方向的远端都位于供墨部40的沿伸出方向的前方。虽然供墨部40从 连接面38伸出,但是第一伸出部41的上表面和第二伸出部42的下表面从具有长方体形状 的盒本体31的上面31和下面35平滑地连续。因此,供墨部40位于当沿竖直方向看墨盒 30时由第一伸出部41占据的区域内,而且也位于当沿竖直方向看墨盒30时由第二伸出部 42占据的区域内。第一伸出部41的沿伸出方向的远端和第二伸出部42的沿伸出方向的远 端都位于大气释放部39、透光部51 (后面描述)和挡光部53 (后面描述)的沿伸出方向的
、广.> .
目丨J万。参考图4,其中省略了壳体构件32的图示,盒本体31包括位于壳体构件32、33内 部的墨存储构件60。墨存储构件60包括框架61,该框架61限定有用于在其中存储墨的墨 腔62。框架61在其沿宽度方向的两端开放。然而,为了限定封闭的墨腔62,膜(未示出) 被粘合到框架61的沿宽度方向的两端侧。大气释放部39和供墨部40从框架61的端面63沿伸出方向伸出。端面63位于 框架61的沿伸出方向的端部。具有扁平长方体形状的透光部51从端面63沿伸出方向伸 出。透光部51从端面63的竖直中部伸出。透光部51由允许例如可见光或红外光的光通 过的材料制成且其中是中空的。透光部51的内部空间与墨腔62连通,并且盒本体31中的 墨也能够被存储在透光部51的内部空间中。传感器臂64位于墨腔62内部,且传感器臂64被构造成当存储在墨腔62中的墨 量减少时随着墨腔62中的墨液位下降而绕沿宽度方向延伸的轴线枢转。传感器臂64大致 沿插入方向延伸,且枢转中心大致位于传感器臂64的沿插入方向的中心,使得传感器臂64 以上下交替方式枢转。传感器臂64的第一端部6 位于墨腔62内部,且被构造成随着墨 腔62中的墨液位下降而向下移动。传感器臂64的第二端部64b位于透光部51的内部, 并且被构造成当第一端部64a向下移动时向上移动。在JP特开2008-2M194和JP特开 2009-56668中更详细地描述了传感器臂64的移动。圆形开口 38e、38d被形成为分别贯穿壳体构件33的连接面38的下部38a和上部 38b。大气释放部39位于上部38b的开口 38d内。供墨部40被插入下部38a的开口 38e 内,且供墨部40的柱状部40a从开口 38e伸出。开口 52被形成为贯穿连接面38的中部38c。开口 52也连续到一对侧面36中的 一个侧面。具有扁平长方体状的肋M从连接面38的中部38c沿伸出方向伸出。侧视图中 为U形的框架部55从肋M的沿伸出方向的端部沿伸出方向伸出,并且肋M和框架部55 形成在侧视图中具有矩形形状的窗口 56。当从位于墨盒30的沿伸出方向的前方的视角沿与伸出方向相反的方向看墨盒30时,开口 52被肋M和框架部55沿宽度方向分成两部分。当墨存储构件60位于壳体构件33中时,如图2所示,墨存储构件60的透光部51 位于开口 52中,且肋M和框架部55位于透光部51的沿伸出方向的前方。开口 52被透光 部51沿宽度方向分成两部分。肋M和框架部55由不允许例如可见光或红外光的光通过 的材料制成,且构成挡光部53。因此,当使用者从位于墨盒30的沿伸出方向前方的视角沿 与伸出方向相反的方向观察墨盒30时,很难看到透光部51,因为透光部51被肋M和框架 部55挡住。而且,当使用者从墨盒30上方向下观察墨盒30时,很难看到透光部51,因为透 光部51被上面34和第一伸出部41挡住。同样地,当使用者从墨盒30的下方向上观察墨 盒30时,很难看到透光部51,因为透光部51被下面35和第二伸出部42挡住。然而,因为 暴露透光部51的开口 52从连接面38连续到侧面36,所以使用者能够沿宽度方向经由开 口 52看到透光部51。因为透光部51由允许例如可见光或红外光的光通过的材料制成,当 使用者沿宽度方向观察透光部51而发现传感器臂64的第二端部64b位于透光部51中时, 使用者能够知道墨盒30中的墨余量大于或等于预定量。在另一实施例中,墨盒30可不包 括传感器臂64。然而,也在这种情况下,透光部51由允许例如可见光或红外光的光通过的 材料制成,且被构造成在其中存储墨,当使用者沿宽度方向观察透光部51以发现透光部51 中存储墨时,使用者能够知道墨盒30中墨的余量大于或等于预定量。透光部51被设置为用于主体2的控制器以确定墨盒30是否几乎为空(墨盒30 中存储的墨的余量是否几乎为零)。当墨盒30被安装在盒安装部9中时,余量传感器18的 发光部和光接收部分别进入开口 52的被透光部51沿宽度方向分开的两个部分,且透光部 51在宽度方向上被置于余量传感器18的发光部和光接收部之间。从余量传感器18的发光 部发出的沿宽度方向的光Ll被引导到透光部51上。如果墨盒30中的墨的余量足够,且传 感器臂64的第二端部64b位于透光部51中,则光Ll被传感器臂64的第二端部64b阻挡。 因此,余量传感器18的光接收部不接收光Li。如果墨盒30中的墨的余量几乎为零且传感 器臂64的第二端部64b向上移动出透光部51,则光Ll通过透光部51。因此,余量传感器 18的光接收部接收光Ll。因为从余量传感器18输出的信号根据光接收部是否接收到光Ll 而不同,所以控制器能够根据来自余量传感器18的信号来确定墨盒30中墨的余量是否几 乎为零。设置挡光部53,与第一伸出部41结合,用于主体2的控制器识别存储在墨盒30 中的墨的颜色。如上所述,颜色传感器17被设置在盒安装部9中用于识别墨的颜色(见图 1)。颜色传感器17被定位成使得用光L2照射位于第一伸出部41的槽43中的肋。余量传 感器18被构造成在墨盒30被插入盒安装部9期间用光Ll照射位于透光部51的沿伸出方 向的前方的挡光部53,且与颜色传感器17协作起用于识别墨的颜色的传感器的作用。更 具体地,控制器识别存储在墨盒30中的墨的颜色是黑色或不同于黑色的颜色(品红色、黄 色或青色)。当存储某颜色墨的墨盒30被错误地安装到与该墨盒30应被安装的安装空间 不同的安装空间时,可能在喷墨头6中发生颜色混合。当在喷墨头6中发生品红色墨、黄色 墨和青色墨之间的颜色混合时,通过在将墨盒30重新安装到正确位置之后清洗喷墨头6相 当少次,喷墨头6中的混合墨能够被单色墨替换。相反,当黑色墨与品红墨、黄色墨或青色 墨混合时,喷墨头6可能需要清洗相当多次以便用单色墨替换喷墨头6中的混合墨。在该 实施例中,通过控制器识别存储在墨盒30中的墨的颜色是黑色或不同于黑色的颜色(品红色、黄色和青色)、并且如果其中存储有黑色墨的墨盒30被错误安装到具有不同于黑色的 颜色的墨的墨盒30应该安装的安装空间则向使用者报警,防止在喷墨头6中发生黑色墨与 其它颜色墨的混合。在墨盒30被插入到盒安装部9期间,颜色传感器17的发光部和光接收部进入第 一伸出部41的槽43中,且设置在第一伸出部41的槽43中的肋在宽度方向上被置于颜色 传感器17的发光部和光接收部之间。在墨盒30被插入到盒安装部9期间,挡光部53在宽 度方向上被置于余量传感器18的发光部和光接收部之间。当设置在第一伸出部41的槽43中的肋进入从颜色传感器17的发光部发出的光 L2的照射区域中时,光L2被肋阻挡,且颜色传感器17的光接收部不能接收到光L2。当从 余量传感器18的发光部发出的光Ll被引导到挡光部53的框架部55或肋M时,光Ll被 框架部阳或肋M阻挡,因此余量传感器18的光接收部不能接收光Li。当从余量传感器 18的发光部发出的光Ll被朝窗口 56引导时,光Ll通过窗口 56,且因此余量传感器18的 光接收部能够接收光Li。在其中存储有黑墨的墨盒30和其中存储有颜色不同于黑色的墨 的墨盒30之间,框架部55的沿插入方向的尺寸、即窗口 56的沿插入方向的尺寸不同。具 体地,框架部55的沿插入方向的尺寸、即窗口 56的沿插入方向的尺寸被以这种方式设定, 使得当在其中存储有黑墨的墨盒30被插入到盒安装部9期间,来自颜色传感器17的光L2 被设置在第一伸出部41的槽43中的肋初次阻挡时,来自余量传感器18的光Ll被框架部 55阻挡,且当在其中存储有颜色不同于黑色的墨的墨盒30被插入到盒安装部9期间,来自 颜色传感器17的光L2被设置在第一伸出部41的槽43中的肋初次阻挡时,来自余量传感 器18的光Ll通过窗口 56且到达余量传感器18的光接收部。因此,通过当来自颜色传感 器17的光L2被初次阻挡时检测余量传感器18的光接收部是否接收光Li,控制器能够识别 存储在墨盒30中的墨的颜色是黑色还是不同于黑色的颜色。在JP-A-2008-M6999中详细 描述了利用两个传感器检测关于墨盒30的信息(在本案例中关于墨颜色的信息)的方法。在该实施例中,作为主体2检测关于墨盒30的信息所需部分的透光部51和挡光 部53位于由第一伸出部41的下表面、连接面38和第二伸出部42的上表面围绕的凹陷45 中。换言之,第一伸出部41的沿伸出方向的远端和第二伸出部42的沿伸出方向的远端位 于透光部51和挡光部53的沿伸出方向的前方。大盒30XL已被描述为代表普通盒30N和大盒30XL墨盒30。省略对普通盒30N 的描述,因为除了普通盒30N的盒本体31的沿插入方向的尺寸比大盒30XL的小,且普通盒 30N的第二伸出部42的尺寸y2比大盒30XL的大以外,普通盒30N具有与大盒30XL相同的 构造。如图5 (A)和图5 (B)所示,当墨盒30以供墨部40朝下的状态落下且与地板表面G 接触时,沿与供墨部40相同的方向伸出且位于供墨部40的沿伸出方向的前方的第一伸出 部41的远端与地板表面G接触,如图5(A)所示。接下来,如图5(B)所示,第二伸出部42 的远端与地板表面G接触。然后墨盒30沿宽度方向翻转,且盒本体31的侧面36与地板表 面G接触。在图5 (B)中,地板表面G与连接第一伸出部41的远端和第二伸出部42的远端之 间的线一致。供墨部40和挡光部53比该线更靠近操作面37。因此,即使使用者由于错误 以供墨部40朝下的状态使墨盒30落下,也防止供墨部40与地板表面G碰撞。因此,防止供墨部40的柱状部40a或阀(未示出)损坏,或防止盒本体31中的墨由于阀因为施加到 其上的撞击而意外打开泄漏到墨盒30外部。同样地,也保护大气释放部39、透光部51和挡 光部53不被损坏。在与地板表面G接触时,撞击被施加到第一伸出部41和第二伸出部42。然而,第 一伸出部41和第二伸出部42的沿宽度方向的尺寸大于其沿伸出方向的尺寸,第一伸出部 41和第二伸出部42具有相对更大的强度,且因此即使撞击被施加到其上也防止它们被损 坏。因此,安全地利用第一伸出部41进行墨颜色识别,并且安全地利用第二伸出部42进行 安装传感器16的操作。墨盒30能够用从盒本体31伸出的第一伸出部41和第二伸出部42的简单结构保 护诸如供墨部40、大气释放部39、透光部51和挡光部53的部分。而且,通过使第一伸出部 41和第二伸出部42的沿宽度方向的尺寸大于其沿伸出方向的尺寸的简单设定,第一伸出 部41和第二伸出部42的抗撞击性增强,并且防止第一伸出部41和第二伸出部42与设置 到连接面38上的各结构之间干涉。顺便提及,因为在普通盒30N和大盒30XL之间,第二伸出部42的尺寸y2不同,所 以在普通盒30N和大盒30XL之间,当第二伸出部42操作安装传感器16的致动器时致动器 移动的距离不同。安装传感器16被构造成根据致动器移动距离的差别向控制器输出不同 信号。控制器被构造成根据来自安装传感器16的信号识别安装的墨盒30是普通盒30N还 是大盒30XL。具有大容量的大盒30XL中存储有较大墨量,因此其重量相应地较重。因此, 当大盒30XL落下且接触地板表面时施加到第一伸出部41和第二伸出部42的撞击相应地 更大。通过将大盒30XL的第二伸出部42的沿伸出方向的尺寸y2设定为比普通盒30N的 小,能够确保大容量的大盒30XL的第二伸出部42的强度尽可能高,使得即使当施加到其上 的撞击增加时第二伸出部42损坏的可能性减少。第一伸出部41和第二伸出部42分别从连接面38的上端和下端伸出,并且伸出部 不设置在连接面38的沿宽度方向的端部。假定也在连接面38的沿宽度方向的端部设置另 外的伸出部,这种另外的伸出部、第一伸出部41和第二伸出部42的组合完全围绕连接面38 的外周面。如果以这种方式设置另外的伸出部、第一伸出部41和第二伸出部42,当使用者 希望观察设置在连接面38上的结构时,使用者需要从位于墨盒30的沿伸出方向的前方的 视角沿与伸出方向相反的方向观察墨盒30。然而,因为挡光部53被设置在透光部51的沿 伸出方向的前方,所以透光部51不可见。相反,根据该实施例,能够沿宽度方向观察到透光 部51,并且能够观察到存储于墨盒30中的墨的余量。如图3所示,当墨盒30被从工厂运输时,墨盒30被包装在膜70中,并且膜70的 内部是减压的。以这种方式,当墨盒30在减压的条件下被包装在膜70中时,由于减压,力F 作用到伸出部41、42上。假定如上所述另外的伸出部、第一伸出部41和第二伸出部42被设 置成围绕连接面38的外周,膜70不能伸展到另外的伸出部、第一伸出部41和第二伸出部 42的内部,例如,不能伸展到第一伸出部41的下侧和第二伸出部42的上侧。因此,力F仅 作用到另外的伸出部、第一伸出部41和第二伸出部42的外表面,例如,仅作用到第一伸出 部41的上表面和第二伸出部42的下表面,因此另外的伸出部、第一伸出部41和第二伸出 部42可被力F向内弯曲且因此可被损坏。为了对另外的伸出部、第一伸出部41和第二伸 出部42提供足够的强度以防止另外的伸出部、第一伸出部41和第二伸出部42损坏,伸出部的厚度(例如第一伸出部41和第二伸出部42的沿竖直方向的尺寸)需要加厚。然而, 伸出部厚度的加厚导致墨盒尺寸变大。相反,在该实施例中,因为伸出部41、42仅被设置在 连接面38的上端和下端,膜70能够伸展到第一伸出部41和第二伸出部42的每一个的上 表面侧和下表面侧。因此,作用到第一伸出部41的上表面的力F和作用到第一伸出部41 的下表面的力F抵消。同样,作用到第二伸出部42的上表面的力和作用到第二伸出部42 的下表面的力抵消。因此,伸出部41、42很难由于减压而被损坏,且减少了设置具有较大厚 度的第一伸出部41和第二伸出部42的必要性。而且,因为第一伸出部41和第二伸出部42 被设置在连接面38的上端和下端,过量的力不作用到设置在第一伸出部41和第二伸出部 42之间的供墨部40、大气释放部39、挡光部53和透光部51,因此也能够保护这些部分不受 减压产生的力的影响。 虽然已结合不同示例结构和说明性实施例描述了本实用新型,但是本领域技术人 员应该理解在不背离本实用新型范围的情况下,可对上述结构和实施例进行其它变化和变 型。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考虑这里公开的本实用新型的说明书或实践,其它特征和实 施例将是显而易见的。意图在于说明书和描述的示例是说明性的,而本实用新型的实际范 围由所附权利要求限定。
权利要求1.一种液体盒(30),所述液体盒(30)被构造成可拆除地安装到被构造成喷射液体的 液体喷射设备(1)的主体O),所述液体盒(30)包括盒本体(31),所述盒本体(31)被构造成在其中存储液体;供液部(40),所述供液部00)从所述盒本体(31)沿伸出方向伸出,且被构造成将存储 在所述盒本体(31)中的液体供应到所述盒本体(31)的外部;以及第一伸出部Gl)和第二伸出部(42),所述第一伸出部和所述第二伸出部G2)位 于所述供液部GO)的沿与所述伸出方向垂直的第一方向的两侧,且从所述盒本体(31)沿 所述伸出方向伸出,其中所述第一伸出部Gl)的沿所述伸出方向的远端和所述第二伸出部G2)的沿所述伸出 方向的远端位于所述供液部GO)的沿所述伸出方向的前方,并且所述第一伸出部Gl)的沿与所述伸出方向及所述第一方向垂直的第二方向的尺寸大 于所述第一伸出部Gl)的沿所述伸出方向的尺寸,并且所述第二伸出部G2)的沿所述第 二方向的尺寸大于所述第二伸出部G2)的沿所述伸出方向的尺寸。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液体盒(30),其中所述盒本体(31)包括端面(38),所述端 面(38)具有第一端和在所述第一方向上位于所述第一端的相反侧的第二端,所述供液部 (40)、所述第一伸出部和所述第二伸出部0 从所述盒本体(31)的所述端面(38) 沿所述伸出方向伸出,并且所述第一伸出部Gl)和所述第二伸出部G2)分别从所述端面 (38)的所述第一端和所述第二端伸出。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液体盒(30),其中所述盒本体(31)包括透光部(51),所述透光 部(51)被构造成被从位于所述主体( 处的光学传感器发出的光照射,且所述透光部(51) 在所述第一方向上位于所述第一伸出部Gl)和所述第二伸出部G2)之间,并且其中所述透光部(51)在所述第二方向上没有被所述第一伸出部Gl)和所述第二伸出 部G2)阻挡的情况下暴露于所述盒本体(31)的外部。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液体盒(30),还包括挡光部(53),所述挡光部(5 位于所述透 光部(51)的沿所述伸出方向的前方,且在所述伸出方向上与所述透光部(51)对准。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液体盒(30),其中所述盒本体(31)包括透光部(51),通过所述 透光部(51),所述盒本体(31)的内部至少部分可见,并且所述透光部(51)在所述第一方向 上位于所述第一伸出部Gl)和所述第二伸出部G2)之间,并且其中所述透光部(51)在所述第二方向上没有被所述第一伸出部Gl)和所述第二伸出 部G2)阻挡的情况下暴露于所述盒本体(31)的外部。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液体盒(30),还包括挡光部(53),所述挡光部(5 位于所述透 光部(51)的沿所述伸出方向的前方,且在所述伸出方向上与所述透光部(51)对准。
专利摘要一种液体盒,包括被构造成在其中存储液体的盒本体、从盒本体沿伸出方向伸出的供液部和位于供液部的沿与伸出方向垂直的第一方向的两侧的第一伸出部和第二伸出部。第一伸出部的沿与伸出方向和第一方向垂直的第二方向的尺寸大于第一伸出部的沿伸出方向的尺寸,且第二伸出部的沿第二方向的尺寸大于第二伸出部的沿伸出方向的尺寸。当液体盒以供液部朝下的状态落下时,各伸出部与地板表面接触且接受接触的撞击,从而保护供液部不受撞击。各伸出部的抗撞击性增强,因而即使当撞击被施加到伸出部时伸出部破裂或弯曲的风险也减少,从而避免伸出部和设置在液体盒的外表面上的各结构之间的干涉。
文档编号B41J2/175GK201922644SQ20102058565
公开日2011年8月10日 申请日期2010年10月28日 优先权日2010年6月17日
发明者中村宙健, 神户智弘 申请人:兄弟工业株式会社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