报纸制作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491335阅读:256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报纸制作装置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对连续纸进行喷墨印刷、切断、折叠而制作报纸的报纸制作装置。
背景技术
作为代表性的大众传播介质的报纸,将网罗了政治、经济、文艺、体育、爱好、娱乐等各领域的内容印刷在多页上,通过大量发行来达到其使命。但是,近年来,代替多页大量发行,而对如下那样的适应读者的细分的嗜好的报纸的期望升高,即,将内容集中于每个所述领域的报纸、将特定的地区、年龄层、职业等的读者作为对象的报纸或者兼具这两者的性质的报纸等。并且,作为与之对应的报纸制作装置,在下述专利文献I 4中提出了不使用印版的数字印刷,例如通过喷墨印刷进行的报纸制作装置。 关于专利文献I中公开的报纸制作,存在如下构成的在各工位连续地进行下述的
(I) (6)工序的装置(I)通过作为把持装置或吸盘等的接收构件,从输送机逐一接收喷墨印刷等数字印刷后的单页纸或将数字印刷后的连续纸切断而成的单页纸,并连续地搬入收集工位;(2)使上述的单页纸在该收集工位上下重叠;(3)从该收集工位搬出重合了规定张数的单页纸而成的集积体;(4)继续向已将集积体搬出了的收集工位逐一连续地搬入后续的印刷后的单页纸;(5)将从所述收集工位搬出的集积体搬入折叠工位;(6)在折叠工位折叠之后,从该折叠工位送出。专利文献2公开的报纸制作与专利文献I公开的方法大致相同。详细地说,在公开了在印刷后的连续纸干燥了之后平行于连续方向而分割为两半这一点上以及在公开了如下这一点上与专利文献I的方法不同在上述(I)、(2)的步骤中,在收集工位配置有间歇旋转的叶轮机构,将数字印刷后的连续纸切断而成的单页纸朝向维持水平的所述叶轮的叶片放出而形成集积体,或者,将数字印刷后的连续纸切断而形成的单页纸依次插入在圆周方向上配置有多个叶片而成的连续旋转叶轮的各叶片之间,再通过挡板使该单页纸从各叶片之间落下至输送机上而形成集积体。专利文献3中公开的报纸制作,从上游侧依次排列设置有在连续纸上进行印刷的数字印刷系统、将连续纸的不需要的侧缘部裁断的侧缘裁断工位、沿纵向(平行于连续方向)裁断连续纸的纵向裁断工位、横向(与连续方向成直角)地裁断连续纸而形成单页纸而使其分离的横向裁断工位、从处理路径中将分离下来的单页纸中的不良印刷部和破损部等不合格品除去的除去装置、重叠所述单页纸的收集工位、将在收集工位重叠的单页纸的集积体搬运到横向弯折工位的搬运装置、将通过搬运装置搬运来的所述集积体相对于搬运方向折向横截方向的横向弯折工位、将集积体折向搬运方向的纵向弯折工位、将被弯折的集积体沿着弯折边缘部装订的装订工位、将弯折集积体而成的折帖或弯折并装订集积体而成的折帖相互插入的第二收集工位、配送完成的报纸的配送工位,并且根据要制作的报纸的结构和式样使不需要的工位处于非工作状态,从而能够不使连续的制作工序中断地制作结构、式样相互不同的各种类型的报纸。此外,在专利文献3中通过示出欧州专利的公开号,示出了如下的旋转主体机构,即,作为所述集积工位,设置有与轴心平行排列的多对爪,在各对爪中,2个爪交替地将单页纸夹在外周面之间来保持单页纸,由此使单页纸在外周面上重叠。另外,同样通过示出欧州专利的公开号,公开了如下的结构,即,作为所述横向弯折工位和纵向弯折工位中的任意一方或双方的弯折工位,至少分别具有供给面、具有平行于供给面且相互平行的轴线的一对初始弯折辊、至少一对移动辊、直线刀,所述移动辊具有与供给面成直角的轴线并且设置在初始弯折辊的上方,所述直线刀是配置成与所述初始弯折辊的轴线平行的弯折刀片;通过直线刀将被送入而水平地置于供给面上的单页纸集积体的要形成折痕的部位向上方顶起而供给至初始弯折辊对之间,2个初始弯折辊隔着被顶起的单页纸集积体围绕轴线旋转,一边形成不完全的折痕,一边送出至配置在其上方的至少一对移动辊,至少一对移动辊隔着所述折痕进行旋转,一边形成完全的折痕一边将单页纸集积体平行于初始弯折辊的轴线而送出。 专利文献4中公开的报纸制作,在要制作普通报纸尺寸的报纸时,将普通报纸尺寸的报纸布置成连续纸的宽度方向与普通报纸尺寸的报纸的横向平行,将以在连续纸的宽度方向上排列有2页报纸的状态通过数字印刷装置在连续纸的长度方向上按照预定的页数反复进行印刷后的连续纸向下游侧送出,以与普通报纸尺寸的报纸的纵向尺寸相等的长度平行于宽度方向地切断,在切断下来的纸的宽度方向的中央带有折痕,将带有折痕的纸以该折痕与配页链的背部一致的方式依次使其跨过从而使其重合,再在重叠的状态下,通过排出构件将跨在配页链上的多个纸的折痕顶起并夹在相对的搬运输送机中而形成为2个折页,然后引导到闸刀式折页机构并通过闸刀式折页机构形成为4个折页的普通报纸尺寸的报纸,在要制作大小为普通报纸尺寸的一半的对开版尺寸的报纸时,将大小为普通报纸尺寸的一半的对开版尺寸的报纸布置成连续纸的宽度方向与对开版尺寸的报纸的纵向平行,将以在连续纸的宽度方向上排列有2页报纸的状态通过数字印刷装置在连续纸的长度方向上按照预定的页数反复进行印刷后的连续纸向下游送出,以对开版尺寸的报纸的横向尺寸2倍的长度平行于宽度方向地切断,在切断下来的纸的宽度方向的中央带有折痕,将带有折痕的纸以该折痕与配页链的背部一致的方式依次使其跨过从而使其重合,再在重叠的状态下,通过排出构件将跨在配页链上的多个纸的折痕顶起并夹在相对的搬运输送机中而形成为2个折页,然后将其引导到切断以及装订工位,沿着折痕将带有所述折痕的折痕附近切断,形成横向平行于该切断端缘的2页对开版尺寸的报纸排列而成的各个切断片的集积体,并且按照需要沿着与所述切断端缘成直角的方向对2页对开版尺寸的报纸的排列方向的中央处进行装订,接着,引导至所述闸刀式折页机构,通过闸刀式折页机构沿着所述装订位置进行闸刀式折叠,形成2个折页的对开版尺寸的报纸。专利文献I JP特开2002-193545号公报;专利文献2 JP特开2003-341927号公报;专利文献3 JP特开2007-15859号公报;专利文献4 JP特开2007-76923号公报。但是,以上述专利文献I 4为代表的迄今为止提出的利用数字印刷的报纸制作装置,与以往的数字印刷物的印刷后的处理同样,将印刷后的连续纸切断形成各个片来进行搬运,保持平的片或形成第一折页后再集积层叠,引导到闸刀式折页机构上进行闸刀式折页来制作报纸折帖。上述报纸制作装置,是为了搬运、重合、折叠报纸这样的面积远远大于迄今为止的数字印刷物的印刷物片,而需要以往没有的大的处理空间的装置,因而与印刷装置接续的处理机构不得不变长变大,与简单的印刷装置相比,不均衡,并且需要不必要的设置面积。另一方面,报纸制作用的纸即使在印刷所使用的纸中也是比较薄且强度差的纸,因而在搬运 时,为了避免前端因空气阻力而卷起或弯曲,需要在大致整个宽度上限制前端侧的运动,另外,为了避免搬运力变得不平衡而对纸作用不必要的力而产生褶皱或破损,需要使与纸接触的构件的最终加工和最终组装周密进行,而且,在层叠时,即使在自由落下过程中和落下后的任意一方或双方敲打侧端,纸也在中途挠曲或不能克服纸彼此的接触摩擦,从而使纸整体不能一体地移动,很难以四边对齐的状态层叠。

发明内容
本发明是鉴于上述的现有技术中的问题而提出的,其目的在于提供使数字印刷后的处理机构短小且极容易地获得良好的纸的重叠状态的报纸制作装置。本发明要通过权利要求书记载的结构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报纸制作装置,具有供纸单元,供给连续纸;喷墨印刷单元;及折页单元,切断并折叠印刷后的连续纸,所述报纸制作装置的特征在于,所述折页单元是具有折页主体的旋转折页单元,所述折页主体具有将纸保持在外周面上的保持机构和使所保持的纸向半径方向外侧突出的折页刃机构。另外,在本发明的报纸制作装置中,所述旋转折页单元能够进行带配页的操作,该带配页的操作为所述折页主体每旋转多圈时折叠由所述保持机构保持的纸的操作。而且,在本发明的报纸制作装置中,能够在所述喷墨印刷单元的下游侧具有切纸机构,沿着连续方向切断连续纸;及重合机构,使切断了的连续纸重合。另外,在本发明的报纸制作装置中,所述切纸机构和所述重合机构能够设置于所述折页单元。发明效果根据本发明的报纸制作装置,因为只要在数字印刷单元的下游侧设置具有折页主体的旋转折页单元即可,所以与以往相比,能够使报纸制作装置中的数字印刷后的处理机构显著短小化,由此,能够使报纸制作装置整体的设置面积为需要的最小限度。另外,通过将纸卷绕在折页主体的外周面上来使纸重合,所以能够极其容易地获得良好的纸的重叠状态。


图I是表示第一实施方式的报纸制作装置的内部的主视图。图2是图I中的II - II剖视图,是折页单元的内部图。图3A是图2中的Z部放大图,是锯主体、折页主体以及衔夹主体的概略剖视图,示出了锯刃装置与锯刃座相向的位置。图3B是图2中的Z部放大图,是锯主体,折页主体以及衔夹主体的概略剖视图,示出了插入刃装置与衔夹装置相向的位置。图4是简化且示意地表示印刷完的连续纸形成报纸折帖的路径的立体图。图5是为了易于理解地表示报纸折帖的页结构而偏移地表示报纸折帖的重叠状态的立体图。图6是表示第二实施方式的报纸制作装置的内部的主视图。图7是图6的VII-VII剖视图,是折页单元的内部图。图8是简化且示意地表示印刷完的连续纸W形成报纸折帖的路径的立体图。图9是为了易于理解地表示报纸折帖的页结构而偏移地表示报纸折帖的重叠状态的立体图。图10是表示将切纸机构、2根角度杆组合而成的重合机构的俯视图。图11是表示第三实施方式的报纸制作装置的内部的主视图。
标号说明1、2、3报纸制作装置,11、21供纸单元,12,22送入单元,121送入辊,122按压辊,13、14、23、24喷墨印刷单元,130、140喷墨头单元,15、25送出单元,151送出辊,152按压辊,16,26折页单元(旋转折页单元),161引纸辊162角度杆,B角度杆(重合机构),E、C切纸机构,El切纸刀,E2托辊,E3按压滚轮,F折页三角板机构(重合机构),Fl三角板,F2重合辊,HI、H2夹紧辊,Ha、Hb辊,I锯主体,Il锯刃装置,Ill锯刃,112压纸件,J折页主体,Jl锯刃座,J2针装置(保持机构),J21针,J3插入刃装置(折页刃机构),J31插入刃,K衔夹主体,Kl衔夹装置,K1UK12衔夹板,K120摆动轴,L导向带,L下部带,L2上部带,M叶轮,Ml叶片,N输送机,G1、G2、G3纸引导件,S片制成装置,T片集积装置,R31、R32、R33、R34、R41、R42、R43、R44、R61、R62、R63、R64 引导辊,R、GR、GRD 引导辊,Wl、W2、W2UW22 连续纸,Fw连续纸的正面,Bw连续纸的反面,Pfl> Pf2报纸折帖。
具体实施例方式下面,使用

用于实施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此外,下面的各实施方式不是对各权利要求的发明进行限定,另外,在发明的解决手段中,各实施方式中说明的特征的组合不一定全部是必须的。[第一实施方式]图I是表示第一实施方式的报纸制作装置的内部的主视图,图2是图I中的II - II剖视图,是折页单元16的内部图。此外,省略了对被驱动而进行旋转的旋转体和卷绕在旋转体上进行移动的带类驱动源的图示。另外,各箭头表示进行印刷时的旋转体的旋转方向、以及带和纸的行进方向。报纸制作装置I从图I的左侧依次具有供纸单元11、送入单元12、2个喷墨印刷单元13、14、送出单元15、折页单元16、配置在适当的位置且引导连续纸的多个引导辊GR。供纸单元11悬架卷绕纸WR,从此处供给连续纸Wl。送入单元12通过被驱动而进行旋转的送入辊121和将卷在送入辊121上的连续纸Wl按压在送入辊121的周面上的按压辊122,一边对连续纸Wl施加张力一边将其送出至后面的喷墨印刷单元13。第一个喷墨印刷单元13具有由多个喷墨头形成的喷墨头单元130,连续纸Wl被引导辊R31 R35引导而在图I中沿从左向右的方向行进,从而在连续纸Wl的正面Fw上进行印刷。通过第一个喷墨印刷单元13在正面Fw上进行了印刷的连续纸W被引导辊GR引导,而导入第二个喷墨印刷单元14。第二个喷墨印刷单元14也具有由多个喷墨头形成的喷墨头单元140,连续纸Wl被引导辊R41 R45引导而在图I中沿从右向左的方向行进,从而在连续纸Wl的反面Bw上进行印刷。送出单元15通过被驱动而进行旋转的送出辊151和将卷绕在送出辊151上的连续纸Wl按压在送出辊151的周面上的按压辊152,与送入单元12协同工作而对在喷墨印刷单元13、14中行进的连续纸Wl施加张力,并且将连续纸Wl送出至后面的折页单元16。折页单元16具有引纸辊161、角度杆162、两组夹紧辊HI、H2、锯主体I、折页主体J、衔夹主体K、导向带L、叶轮M、输送机N、纸引导件G1、G2、G3和引导辊R61 R64。详细地说,通过弓丨导辊R61、R62将印刷完的连续纸Wl卷绕在被驱动而旋转的引纸辊161上,然后牵引并引导到折页单元16的上部。然后,通过角度杆162将连续纸Wl的朝 向在水平方向上改变90度,并被引导辊R63、R64引导至夹紧辊Hl。夹紧辊Hl和H2在引导辊R63的下方上下配置,分别由被驱动而相互向相反的方向旋转的左右一对辊Ha和Hb构成。辊Ha和Hb在通过两者之间的连续纸Wl的宽度方向两端部附近,形成有外形比其他部分的外形大的按压部。通过夹紧辊Hl和H2的辊Ha和Hb的按压部,以适当的按压力夹着连续纸Wl的宽度方向两端部附近,将连续纸Wl从配置在下侧的夹紧辊H2送出至折页主体J与衔夹主体K之间。锯主体I和折页主体J左右配置成折页主体J的轴心稍高于锯主体I的轴心,在锯主体I和折页主体J的周面之间形成小的间隙。并且,折页主体J和锯主体I被驱动而向相互相反的方向旋转,从夹紧辊H2送出来的连续纸Wl沿着折页主体J的大致切线方向进入折页主体J和锯主体I之间。衔夹主体K在折页主体J的旁边配置在锯主体I的相反侧,且衔夹主体K的轴心稍高于折页主体J的轴心,在衔夹主体K和折页主体J的周面之间形成有小的间隙。并且,衔夹主体K被驱动向折页主体J的旋转方向的反方向旋转。图3A和图3B是图2的Z部放大图,是锯主体I、折页主体J以及衔夹主体K的概略剖视图。锯主体I具有I个锯刃装置II。另一方面,锯刃装置Il包括锯刃111和压纸件112。锯刃Ill是刃尖形成为细的山形的锯齿,刃尖在与锯主体I的轴平行的方向上从锯主体I周面向半径方向外侧突出。压纸件112是与锯刃Ill相邻地设置在锯刃Ill两侧的弹性体,在后述的设置在衔夹主体K上的锯刃座Jl随着主体的旋转处于与压纸件112相向的位置时,借助压纸件112的弹性力将连续纸Wl夹入锯刃座Jl与压纸件112之间,锯刃Ill的刃尖陷入锯刃座Jl中I 2毫米,从而平行于宽度方向地裁断连续纸Wl。锯主体I每旋转I圈将连续纸Wl裁断的长度(裁断长度)为后述的通过本报纸制作装置制作的报纸的2页的横向长度。折页主体J的周长为连续纸Wl的裁断长度的2倍,锯刃座J1、作为保持机构的针装置J2和作为折页刃机构的插入刃装置J3在折页主体J周面附近分别均等地配置有2个,其中,针装置J2将纸(连续纸Wl或连续纸Wl被裁断制成的片。下面同样。)保持在折页主体J的外周面上,插入刃装置J3使保持在折页主体J的外周面上的片向半径方向外侧突出。
锯刃座Jl是由适当硬度的橡胶制的,与锯主体I的锯刃装置Il相向,将连续纸Wl夹在锯刃座JI与锯刃装置Ii之间将其裁断。在折页主体J的旋转方向上,针装置J2配置在锯刃装置Il的锯刃Ill与锯刃座Jl协同工作而裁断连续纸Wl的位置的紧后方。在I个针装置J2上,以适当的间隔在连续纸Wl的宽度方向上配置有能够相对于折页主体J的周面进出的多根针J21。并且,通过使针J21从折页主体J的周面突出几毫米,随着折页主体J的旋转,从连续纸Wl即将被锯刃Ill裁断之前开始刺透连续纸W1,并且刺透被裁断了的连续纸Wl的先行端部而保持,一边牵引一边将连续纸Wl卷绕于折页主体J。然后,在适当的定时将针J21从折页主体J的周面拉入,从卷绕保持在折页主体J上的片拔出针J21,以免妨碍纸向衔夹主体K交接。此外,在衔夹主体K上形成有退让槽来避免与针J21干涉,锯主体I的压纸件112的硬度为针J21能够容易地刺入的硬度。 插入刃装置J3具有插入刃J31,该插入刃J31是在连续纸Wl的整个宽度方向上能够相对于折页主体J的周面进出的薄板,插入刃J31设置成向连续纸Wl被裁断的位置(折页主体J周面上的2处)的中间的位置突出。通过在适当的定时使插入刃J31从折页主体J的周面突出,将通过针J21卷绕在折页主体J上的片插入后述的设置在衔夹主体K上的衔夹装置Kl的衔夹板K11、K12之间。接着,衔夹主体K的周长是裁断长度的2倍,在周面附近均等地配置有2个衔夹装置K1。衔夹装置Kl具有接近的2个衔夹板K11、K12。衔夹板Kll安装固定在衔夹主体K上,衔夹板K12以摆动轴K120为中心摆动,衔夹板K12的边缘能够在衔夹主体K的周面上相对于衔夹板Kll的边缘接近或分离。并且,在衔夹板Kll的边缘和衔夹板K12的边缘分离的状态下,在通过衔夹主体K的旋转使衔夹板Kll的边缘和衔夹板K12的边缘之间与折页主体J的插入刃J31相向时,通过使插入刃J31突出,卷绕在折页主体J的周面上的片被插入衔夹板K11、K12之间,之后,衔夹板K12向其边缘与衔夹板Kll的边缘接触的方向摆动,衔夹板Kll的边缘和衔夹板K12的边缘夹着并衔住通过插入刃J31插入的片。被衔夹板Kll的边缘和衔夹板K12的边缘衔着的片在被衔着的位置留下折痕,并且通过拉进折页主体J的针J21,卷绕在折页主体J上的先行侧端部从折页主体J释放,沿着纸引导件Gl从折页主体J拉到衔夹主体K,然后,被衔着的位置的后行侧卷绕在衔夹主体K上。导向带L由包括被驱动而进行旋转的带轮的多个带轮引导,是一部分卷绕在衔夹主体K上的环形带。以通过衔夹板Kiu κ 2形成的折痕作为先行,卷绕在衔夹主体K上的片夹在导向带L和衔夹主体K周面之间,由此使被折叠了的片的一半和另一半朝向其两裁断边缘重合,从而形成报纸折帖ΡΠ,并且与衔夹主体K协同工作而将报纸折帖Pfl运到叶轮M的上方。在从插入刃J31与衔夹板Kll、K12之间的位置相向的位置起衔夹主体K旋转半圈多而旋转行进,报纸折帖Pfl被衔着的位置到达纸引导件G2的前端前,衔夹板Κ12向其边缘离开衔夹板Kll的边缘的方向摆动,使报纸折帖Pfl从衔夹主体K释放。从衔夹主体K释放了的报纸折帖Pfl被纸引导件G2和离开衔夹主体K周面而行进的导向带L引导到叶轮M的叶片Ml和叶片Ml之间。叶轮M以在衔夹主体K旋转二分之一圈期间前进相当于叶片Ml和叶片Ml之间的间隔的距离的方式被驱动进行旋转,将以与连续纸Wl的行进速度相等的速度运来的报纸折帖Pfl —部分一部分地容置在叶片Ml与叶片Ml之间,并使报纸折帖Pfl减速。然后,当容置在叶片Ml与叶片Ml之间的报纸折帖Pfl —直运动到叶轮M的下侧时,被纸引导件G3从叶片Ml与叶片Ml之间推出,排出到以比连续纸Wl的行进速度慢的速度被驱动的输送机N上,并排列为使报纸折帖ΡΠ的一部分重叠的鳞状。被输送机N搬出的报纸折帖Pfl通过未图示的后处理装置调整为期望的出厂姿势。此外,折页主体J和衔夹主体K的转速相等,另外,锯主体I以折页主体J和衔夹主体K的2倍的转速旋转,以如上所述锯主体I的锯刃装置Il与折页主体J的锯刃座Jl以及折页主体J的插入刃J31与衔夹主体K的衔夹板K11、K12之间通过旋转而相向的方式被进行同步驱动。
在图I所示的报纸制作装置I中,在连续纸Wl的行进路径中,借助折页单元16的角度杆162使连续纸Wl的行进方向在水平方向上改变90度,从而报纸折帖Pfl从输送机N搬出到与在报纸制作装置I内行进的连续纸Wl的行进方向成直角的方向上,但是也可以没有角度杆,报纸折帖Pfl从输送机N搬出到与在报纸制作装置I内行进的连续纸Wl的行进方向相同的方向上。下面,说明通过上述的报纸制作装置I制作竖写8页的报纸的过程。图4是简化且示意地表示印刷完的连续纸Wl形成报纸折帖Pfl的路径的立体图,图5是为了易于理解地表示出图4的报纸折帖Pfl的页结构而将报纸折帖Pfl的重叠错开表示的立体图。连续纸Wl的宽度是与要制成的报纸的纵向长度相等的尺寸。另外,在图4中,连续纸Wl的边缘el (在图I所示的报纸制作装置I的结构中,在图I中为通过喷墨印刷单元13,14的连续纸Wl的眼前侧)为报纸版面的上侧。从供纸单元11通过送入单元12再通过第一个喷墨印刷单元13的连续纸Wl,在其正面Fw上,作为第一次而印刷第5页的版面,接着作为第二次而印刷第4页的版面。作为第三次再次印刷第5页的版面,然后作为第四次而印刷第4页的版面。再接着作为第五次而印刷第7页的版面,作为第六次而印刷第2页的版面。作为第七次再次印刷第7页的版面,然后作为第八次而印刷第2页的版面。也就是说,按照第5、4、5、4、7、2、7、2页的顺序反复印刷版面。在正面Fw上这样印刷完的连续纸W1,通过第二个喷墨印刷单元14在已印刷有所述第5页的版面的反面Bw上继续印刷第6页的版面,在已印刷有第4页的版面的反面Bw上继续印刷第3页的版面,在已印刷有所述第7页的版面的反面Bw上继续印刷第8页的版面,在已印刷有第2页的版面的反面Bw上继续印刷第I页的版面。也就是说,与印刷在正面Fw上的版面取得位置整合,并且按照第6、3、6、3、8、1、8、1页(在图4中表示在括号内的页码)的顺序反复印刷版面。在正反两面印刷了的连续纸Wl经由送出单元15引导到折页单元16。通过引纸辊161牵引到折页单元16的上部的连续纸W1,通过角度杆162将其朝向在水平方向上改变90度,并被引导辊R63、R64引导到夹紧辊H1。夹紧辊Hl的辊Ha和Hb通过按压部以适当的按压力夹着连续纸Wl的宽度方向两端部即版面的上下余白部,送出至夹紧辊H2。夹紧辊H2也与夹紧辊Hl同样地,通过按压部以适当的按压力夹着连续纸Wl的宽度方向两端部,送出到折页主体J和锯主体I之间。连续纸Wl因为被驱动而进行旋转的两组辊Ha和Hb夹着送出,所以在随后的折页主体J和锯主体I之间进行的裁断等所产生的张力的变动不会影响连续纸Wl的行进路径的上游侧,并且,辊Ha和Hb夹着版面的余白部,所以版面上的墨不会转印到辊Ha和Hb的按压部上,不会弄脏版面。从夹紧辊H2向下方送出的连续纸Wl进入折页主体J和锯主体I之间。随着两主体的旋转,从折页主体J的表面突出的针J21从连续纸Wl的正面Fw刺透反面Bw,并且压纸件112将连续纸Wl夹入压纸件112与锯刃座Jl之间,锯刃Ill陷入锯刃座Jl而将连续纸Wl裁断。关于要裁断的位置,通过使喷墨印刷单元12、13的印刷定时和折页主体J、锯主体I的旋转相位一致,而依次反复地裁断正面Fw上印刷的版面的第4页和之后印刷的第5页之间(反面Bw上印刷的版面的第3页和之后印刷的第6页之间(图4中的箭头a表示的位置))、正面Fw上印刷的版面的第4页与之后印刷的第7页之间(印刷在反面Bw的版面的第3页与之后印刷的第8页之间(图4中的箭头b表示的位置))、正面Fw上印刷的版面的第2页与之后印刷的第7页之间(印刷在反面Bw的版面的第I页与之后印刷的第8页之间(图4中的箭头c表示的位置))以及正面Fw上印刷的版面的第2页与之后印刷的第 5页之间(印刷在反面Bw的版面的第I页与之后印刷的第6页之间(图4中的箭头d表示的位置))。连续纸Wl被夹入在压纸件112与锯刃座Jl之间,因而在锯刃Ill 一边陷入锯刃座Jl 一边裁断连续纸Wl时,裁断位置不会偏移。另外,被裁断而变为片的纸,在其先行侧端部刺入有针J21,因而直到针J21从折页主体J周面拉进而从片上拔出为止,都保持在折页主体J周面上。这样,第一次制成在正面Fw印刷有第5、4页且在反面Bw印刷有第6、3页的版面的片,第二次也制成在正面Fw印刷有第5、4页且在反面Bw印刷有第6、3页的版面的片,第三次制成在正面Fw印刷有第7、2页且在反面Bw印刷有第8、I页的版面的片,然后,第四次也制成在正面Fw印刷有第7、2页且在反面Bw印刷有第8、1页的版面的片,如此反复。另一方面,从连续纸Wl上裁断下来的第一个片Pl的先行端通过被针J21刺入而被牵引,在卷绕保持在折页主体J的周围的二分之一的状态下,即使在片Pi之下处于从折页主体J的周面拉进的状态的插入刃J31到达与衔夹主体K的衔夹板Kll和K12之间相向的位置,也不使插入刃J31突出,并且,也不拉进刺透片pi的先行端的针J21。即,第一个片Pl被针J21牵引、保持着,先行端部再次朝向与连续纸Wl的行进路径重叠的位置。另外,成为第二个片的连续纸Wl的先行端也通过被针J21刺入,而卷绕于折页主体J的周面。刺透第一个片pi的先行端部来进行保持、牵引的针J21随着折页主体J的旋转,进一步刺透从夹紧辊H2送来的连续纸Wl,并且,锯刃装置Il将夹在锯刃装置Il与锯刃座Jl之间的连续纸Wl裁断而使第二个片p2的后行端和成为第三个片的连续纸Wl的先行端分离(参照图3A)。然后,重叠在第一个片pi的外侧并成为第三个片的连续纸Wl也被针J21牵引而卷绕于折页主体J。在此期间,从连续纸Wl上裁断下来的第二个片p2,以被针J21牵引而卷绕保持在折页主体J的周围的二分之一的状态,与折页主体J 一起旋转。并且,在片P2下处于从折页主体J的周面拉进的状态的插入刃J31到达与衔夹主体K的衔夹板Kl I和K12之间相向的位置时,插入刃J31不突出,并且,刺透了片p2的先行端的针J2也不拉进。即,第二个片P2还被针J21牵引着,先行端部再次朝向与连续纸Wl的行进路径重叠的位置。刺透第二个片p2的先行端部而进行保持、牵引的针J21,随着折页主体J的旋转,进一步刺透从夹紧辊H2送来的连续纸Wl,并且,锯刃装置Il将夹在锯刃装置Il与锯刃座Jl之间的连续纸Wl裁断而使第三个片的后行端和成为第四个片的连续纸Wl的先行端分离。然后,重叠在第二个片p2 的外侧而成为第四个片的连续纸Wl也被针J21牵引而卷绕于折页主体J。接着,在重合的第一个片pi和第三个片之下处于从折页主体J的周面拉进的状态的插入刃J31即将到达与衔夹主体K的衔夹板Kll与K12之间相向的位置之前,插入刃装置J3开始使插入刃J31突出,大致与此同时刺透第一个片pi和第三个片的先行端的针装置J2将针J21拉进。在刚进行完上述动作之后,插入刃J31与衔夹主体K的衔夹板Kll和K12之间相向,将第一个片Pl和第三个片插入衔夹板K11、K12之间。刚插入之后,衔夹装置Kl使衔夹板K12以摆动轴K120为中心进行摆动,通过衔夹板Kll的边缘和衔夹板K12的边缘衔着第一个片pi和第三个片,从而将第一个片pi和第三个片的先行侧的一半从折页主体J拉到衔夹板K (参照图3B),并且,使第一个片Pl和第三个片的后行侧的一半卷绕于衔夹主体K。插入刃J31将第一个片pi和第三个片插入衔夹板K11、K12之间后,拉入折页主体J内,以免妨碍从折页主体J拉到衔夹主体K的纸的移动。这样,在折页主体J周面上,在第一个片pi的外侧重合了第三个片的2张片的中央被衔夹板Kll的边缘和衔夹板K12的边缘衔着,在被衔着的位置形成折痕。然后,被衔夹板Kll的边缘和衔夹板K12的边缘衔着的2张片,被衔夹主体K和导向带L夹着,从而重叠且带有折痕的片的在折页主体J周面上处于先行侧的一半与折痕的后行侧的一半重合,形成印刷了第I 第8页的报纸折帖Pfl (参照图5)。报纸折帖Pfl被衔夹主体K和导向带L搬运到叶轮M的上部,在报纸折帖Pfl被衔着的位置到达纸引导件G2之前,衔夹装置Kl使衔夹板K12向其边缘离开衔夹板Kll的边缘的方向摆动,使报纸折帖Pfl从衔夹板Kll和衔夹板K12释放,通过纸引导件G2和沿着纸引导件G2延伸的导向带L投入到叶轮M的叶片Ml和叶片Ml之间。投入并容置在叶片Ml和叶片Ml之间的报纸折帖Pf I,当叶轮M旋转而使所容置的位置处于下侧时,使报纸折帖Pfl从叶片Ml和叶片Ml之间排出到输送机N上。另一方面,重叠在第二个片p2的外侧且成为第四个片的连续纸Wl也被针J21牵引而卷绕于折页主体J,锯刃装置Ii将夹在锯刃装置Ii与锯刃座JI之间的连续纸Wl裁断,而使第四个片的后行端从连续纸Wl上分离。然后,在重合的第二个片p2和第四个片下处于从折页主体J的周面拉进的状态的插入刃J31即将到达与衔夹主体K的衔夹板Kll和K12之间相向的位置前,插入刃装置J3开始使插入刃J31突出,大致与此同时刺透第二个片p2和第四个片的先行端的针装置J2将针J21拉进。在刚进行完上述动作之后,插入刃J31与衔夹主体K的衔夹板Kll和K12之间相向,将第二个片P2和第四个片插入衔夹板K11、K12之间。刚插入之后,衔夹装置Kl使衔夹板K12以摆动轴K120为中心进行摆动,通过衔夹板Kll的边缘和衔夹板K12的边缘衔着第二个片p2和第四个片,从而将第二个片p2和第四个片的先行侧的一半从折页主体J拉到衔夹主体K,并且使第二个片P2和第四个片的后行侧的一半卷绕于衔夹主体K。插入刃J31将第二个片p2和第四个片插入衔夹板K11、K12之间后,被拉进折页主体J内,以免妨碍从折页主体J拉到衔夹主体K的纸的移动。这样,在折页主体J周面上,在第二个片p2的外侧重合了第四个片的2张片的中央被衔夹板Kll的边缘和衔夹板K12的边缘衔着,在被衔着的位置形成折痕。然后,被衔夹板Kll的边缘和衔夹板K12的边缘衔着的2张片,被衔夹主体K和导向带L夹着,从而重叠且带有折痕的片的在折页主体J周面上处于先行侧的一半与折痕的后行侧的一半重合,与由上述的第一个片Pl和第三个片形成的报纸折帖Pfl同样,形成印刷了第I 第8页的报纸折帖Pfl。制成的由第二个片p2和第四个片形成的报纸折帖Pfl与由第一个片Pl和第三个片形成的报纸折帖Pfl同样,通过叶轮M排出到输送机N上。通过反复进行上述的动作,连续地制作8页的报纸。
[第二实施方式]作为本发明的第二实施方式,在图6中示出了报纸制作装置2的内部的主视图。另夕卜,图7是图6中的VII-VII剖视图,是折页单元26的内部图。此外,省略了对被驱动而进行旋转的旋转体和卷绕在旋转体上进行移动的带类驱动源的图示。另外,各箭头表示进行印刷时的旋转体的旋转方向、带以及纸的行进方向。报纸制作装置2,从图6的左侧起具有供纸单元21、送入单元22、2个喷墨印刷单元23、24、送出单元25、折页单元26、配置在适当的位置且引导连续纸的多个引导辊GRD。供纸单元21、送入单元22、2个喷墨印刷单元23、24、送出单元25和引导辊GRD各自的功能与报纸制作装置I的供纸单元11、送入单元12、2个喷墨印刷单元13、14、送出单元15、引导辊GR相同。不同点为所要印刷的连续纸W2的宽度为报纸制作装置I的连续纸Wl的2倍,所述供纸单元21、送入单元22、2个喷墨印刷单元23、24、送出单元25以及引导辊GRD的宽度与连续纸W2的宽度相对应。折页单元26具有切纸机构E、作为重合机构的折页三角板机构(f0rmer)F、2组夹紧辊Hl以及H2、锯主体I、折页主体J、衔夹主体K、导向带L、叶轮M、输送机N。切纸机构E包括圆形的切纸刀El,被驱动而进行旋转;托辊E2,被驱动而进行旋转,并且兼用作引纸辊和向折页三角板机构F引导连续纸W2的引导辊;按压滚轮E3,将连续纸W2按压在托辊E2的周面上。切纸刀El位于连续纸W2的宽度方向中央,另外,在托辊E2上的与切纸刀El的刃尖(外周边缘)对应的位置,设置有宽度稍大于切纸刀El的厚度的槽。通过使切纸刀El的刃尖陷入托辊E2的槽中I 3毫米,卷绕于托辊E2的连续纸W2随着其行进而被沿着连续方向切断,形成连续纸W21和连续纸W22。此外,为了辅助托辊E2的作为引纸辊的作用,设置有将连续纸W21和连续纸W22的两侧缘附近按压在托辊E2的周面上的按压滚轮E3。作为重合机构的折页三角板机构F包括倒三角形的三角板Fl ;—对重合辊F2、F2,位于轴向与上述的托辊E2的轴向成90度的方向上隔着三角板Fl的顶点的位置。使从切纸机构E送出来的连续纸W21和连续纸W22沿着三角板Fl的边缘将平行于连续纸W21和连续纸W22的连续方向的朝向分别改变90度,并且使连续纸W21和连续纸W22的反面Bw相对,并将连续纸W21、W22的两端缘对齐,通过重合辊F2使其重合。
接着,已重合了的连续纸W21和连续纸W22向大致垂直方向的下方前进,被导向夹紧辊H1。位于重合辊F2、F2的连续纸W21、W22行进方向下游侧的两组夹紧辊Hl和H2、折页主体J、衔夹主体K、导向带L、叶轮M、输送机N与上述的报纸制作装置I所具有的折页单元16的各机构相同。因而,这些结构为将上述的说明中的“连续纸WI”替换为“重合的连续纸W21和连续纸W22”、将“报纸折帖ΡΠ”替换为“报纸折帖Pf2”的结构,在此省略说明。接着,说明通过报纸制作装置2制作竖写16页的报纸的过程。图8是示意地表示印刷完的连续纸W2形成报纸折帖Pf2的路径的立体图,图9是为了易于理解地表示图8的报纸折帖Pf2的页结构而将报纸折帖Pf2的重叠错开表示的立体图。连续纸W2的宽度是与报纸的纵向长度的2倍相等的尺寸。另外,在报纸制作装 置2的结构中,连续纸W2被切纸机构E切断而变为边缘的位置即连续纸W2的宽度方向中央(在图8中,用点划线e2表示的位置)成为报纸版面的下侧,连续纸W2的宽度方向两端(图8中,用e3和e4表示的位置)成为报纸版面的上侧。从供纸单元21通过送入单元22再通过第一个喷墨印刷单元23的连续纸W2,在其正面Fw上,作为第一次而在印刷宽度方向眼前侧(被切纸机构E切断而成为连续纸W21的一侧)印刷第9页的版面,在宽度方向内侧(被切纸机构E切断而成为连续纸W22的一侦U印刷第12页的版面,接着作为第二次而在宽度方向眼前侧印刷第8页的版面,在宽度方向内侧印刷第5页的版面。作为第三次而再次在宽度方向眼前侧印刷第9页的版面,在宽度方向内侧印刷第12页的版面,然后作为第四次而在宽度方向眼前侧印刷第8页的版面,在宽度方向内侧印刷第5页的版面。再接着,作为第五次而在宽度方向眼前侧印刷第13页的版面,在宽度方向内侧印刷第16页的版面,作为第六次而在宽度方向眼前侧印刷第4页的版面,在宽度方向内侧印刷第I页的版面。作为第七次再次在宽度方向眼前侧印刷第13页的版面,在宽度方向内侧印刷第16页的版面,然后作为第八次而在宽度方向眼前侧印刷第4页的版面,在宽度方向内侧印刷第I页的版面。也就是说,在宽度方向眼前侧按照第9、8、9、8、13、4、13、4页的顺序,在宽度方向内侧按照第12、5、12、5、16、1、16、1页的顺序反复印刷版面。在正面Fw这样印刷了的连续纸W2,通过第二个喷墨印刷单元24,在印刷有所述第9页的版面的反面Bw上继续印刷第10页的版面,在印刷有第12页的版面的反面Bw上继续印刷第11页的版面,然后在印刷有所述第8页的版面的反面Bw上继续印刷第7页的版面,在印刷有第5页的版面的反面Bw上继续印刷第6页的版面,在印刷有所述第13页的版面的反面Bw上继续印刷第14页的版面,在印刷有第16页的版面的反面Bw上继续印刷第15页的版面,然后在印刷有所述第4页的版面的反面Bw上继续印刷第3页的版面,在印刷有第I页的版面的反面Bw上继续印刷第2页的版面。也就是说,与在正面Fw印刷的版面取得位置整合,在反面Bw宽度方向眼前侧按照第10、7、10、7、14、3、14、3页的顺序,并且在宽度方向内侧按照第11、6、11、6、15、2、15、2页(在图8中表示在括号内的页码)的顺序反复印刷版面。
在正反两面印刷了的连续纸W2经由送出单元25引导到折页单元26。连续纸W2被兼用作切纸机构E的引纸辊的托辊E2牵引到三角板Fl的上部,并且被切纸刀El将宽度方向中央切断,形成连续纸W21和连续纸W22。连续纸W21和连续纸W22沿着三角板Fl的倾斜的边缘使其朝向改变90度,然后通过重合辊F2、F2重合并朝向夹紧辊Hl。夹紧辊Hl的辊Ha和Hb通过按压部以适当的按压力夹着重合的连续纸W21和连续纸W22的宽度方向两端部、即版面的上下余白部,送出至夹紧辊H2。夹紧辊H2也与夹紧辊Hl同样,通过按压部以适当的按压力夹着重合的连续纸W21和连续纸W22的宽度方向两端部,送出到折页主体J和衔夹主体K之间。连续纸W21和连续纸W22由被驱动而进行旋转的两组辊Ha和Hb夹着送出,因而在随后的折页主体J和锯主体I之间进行的裁断等产生的张力的变动不会影响连续纸W21以及连续纸W22的行进路径的上游侧。并且,因为夹着版面的余白部,所以版面上的墨不会转印到辊Ha和Hb的按压部上,也不会在连续纸W21与连续纸W22之间转印,不会弄脏版面。从夹紧辊H2向下方送出的连续纸W21和连续纸W22进入折页主体J和锯主体I 之间。随着折页主体J和锯主体I的旋转,从折页主体J的表面突出的针J21从连续纸W21的正面Fw刺透反面Bw,然后从连续纸W22的反面Bw刺透正面Fw,并且压纸件112将连续纸W21和连续纸W22夹入压纸件112与锯刃座Jl之间,锯刃Ill陷入锯刃座Jl而将连续纸W21和连续纸W22裁断。关于要裁断的位置,通过使喷墨印刷单元22、23的印刷定时和折页主体J、锯主体I的旋转相位相一致,而依次反复地裁断在连续纸W21的正面Fw上印刷的版面的第8页与之后印刷的第9页之间(在反面Bw上印刷的版面的第7页与之后印刷的第10页之间),同时裁断在连续纸W22的正面Fw上印刷的版面的第5页与之后印刷的第12页之间(在反面Bw上印刷的版面的第6页与之后印刷的第11页之间(图8中的箭头a表示的位置)),裁断在连续纸W21的正面Fw上印刷的版面的第8页与之后印刷的第13页之间(反面Bw上印刷的版面的第 页与之后印刷的第14页之间),同时裁断在连续纸W22的正面Fw上印刷的版面的第5页与之后印刷的第16页之间(反面Bw上印刷的版面的第6页与之后印刷的第15页之间(图8中的箭头b表示的位置)),裁断在连续纸W21的正面Fw上印刷的版面的第4页与之后印刷的第13页之间(反面Bw上印刷的版面的第3页与之后印刷的第14页之间),同时裁断在连续纸W22的正面Fw上印刷的版面的第I页与之后印刷的第16页之间(反面Bw上印刷的版面的第2页与之后印刷的第15页之间(图8中的箭头c表示的位置))及在连续纸W21的正面Fw上印刷的版面的第4页与之后印刷的第9页之间(反面Bw上印刷的版面的第3页与之后印刷的第10页之间),同时裁断在连续纸W22的正面Fw上印刷的版面的第I页与之后印刷的第12页之间(反面Bw上印刷的版面的第2页与之后印刷的第11页之间(图8中的箭头d表示的位置))。重合的连续纸W21和连续纸W22,被夹入压纸件112与锯刃座Jl之间,因而,在锯刃Ill 一边陷入锯刃座Jl中一边裁断连续纸W21和连续纸W22时,裁断位置不会偏移。另外,被裁断而变为片的纸,在其先行侧端部刺入有针J21,因而直到针J21被从折页主体J周面拉进而从片拔出为止,都保持在折页主体J周面上。这样,在第一次在连续纸W21的正面Fw印刷有第9、8页且在反面Bw印刷有第10、7页的版面的片和在连续纸W22的正面Fw印刷有第12、5页且在反面Bw印刷有第11、6页的版面的片分别面对反面Bw重合而制成,在第二次在连续纸W21的正面Fw印刷有第9、8页且在反面Bw印刷有第10、7页的版面的片和在连续纸W22的正面Fw印刷有第12、5页且在反面Bw印刷有第11、6页的版面的片分别面对反面Bw重合而制成,在第三次在连续纸W21正面Fw印刷有第13、4页且在反面Bw印刷有第14、3页的版面的片和在连续纸W22的正面Fw印刷有第16、I页且在反面Bw印刷有第15、2页的版面的片分别面对反面Bw重合而制成,然后,在第四次在连续纸W21正面Fw印刷有第13、4页且在反面Bw印刷有第14、3页的版面的片和在连续纸W22的正面Fw印刷有第16 、I页且在反面Bw印刷有第15、2页的版面的片分别面对反面Bw重合,如此反复。另一方面,从连续纸W21和连续纸W22上裁断下来的第一个片(2张)的先行端被针J21刺入而被牵引,在卷绕保持在折页主体J的周围的二分之一的状态下,在第一个片(2张)之下处于从折页主体J的周面拉进的状态的插入刃J31即使到达与衔夹主体K的衔夹板Kll和K12之间相向的位置,也不使插入刃J31突出,并且,也不拉进刺透第一个片(2张)的先行端的针J21,即,第一个片(2张)还被针J21牵引、保持着,先行端部再次朝向与连续纸W21和连续纸W22的行进路径重叠的位置。另外,成为第二个片(2张)的连续纸W21和连续纸W22的先行端也通过针J21刺入而卷绕于针体J的周面。刺透第一个片(2张)的先行端部来进行保持、牵引的针J21通过折页主体J的旋转进一步刺透从夹紧辊H2反复送来的连续纸W21和连续纸W22,并且锯刃装置Il将夹在锯刃装置Il与锯刃座Jl之间的连续纸W21和连续纸W22裁断,使第二个片(2张)的后行端、和成为第三个片的连续纸W21和连续纸W22的先行端分离。然后,重叠在第一个片(2张)上并成为第三个片的连续纸W21和连续纸W22也被针J21牵引而卷绕于折页主体J。在此期间,从连续纸W21和连续纸W22上裁断下来的第二个片(2张),以被针J21牵引着而卷绕保持在折页主体J的周围的二分之一的状态,与折页主体J 一起旋转。并且,在第二个片(2张)下处于从折页主体J的周面拉进的状态的插入刃J31,到达与衔夹主体K的衔夹板Kll和K12之间相向的位置时,插入刃J31不突出,并且也不拉入刺透第二个片(2张)的先行端的针J21,即,第二个片(2张)还被针21牵引着,先行端部再次朝向与连续纸W21和连续纸W22的行进路径重叠的位置。刺透第二个片(2张)的先行端部来进行保持、牵引的针J21,通过折页主体J的旋转,进一步刺透从夹紧辊H2送来的连续纸W21和连续纸W22,并且锯刃装置Il将夹在锯刃装置Il与锯刃座Jl之间的连续纸W21和连续纸W22裁断而使第三个片(2张)的后行端、与成为第四个片的连续纸W21和连续纸W22的先行端分离。然后,重叠在第二个片(2张)的外侧且成为第四个片的连续纸W21和连续纸W22也被针J21牵引而卷绕于折页主体J。接着,在重合的第一个片(2张)和第三个片(2张)之下处于从折页主体J的周面拉进的状态的插入刃J31即将到达与衔夹主体K的衔夹板Kll和K12之间相向的位置前,插入刃装置J3开始使插入刃J31突出,大致与此同时,刺透第一个片(2张)和第三个片(2张)的先行端的针装置J2将针J21拉进。在刚进行了上述动作之后,插入刃J31与衔夹主体K的衔夹板Kll和K12之间相向,将第一个片(2张)和第三个片(2张)插入衔夹板K11、K12之间。刚插入后,衔夹装置Kl使衔夹板K12以摆动轴K120为中心摆动,通过衔夹板K12的边缘和衔夹板Kll的边缘衔着被插入的第一个片(2张)和第三个片(2张),从而将第一个片(2张)和第三个片(2张)的先行侧的一半从折页主体J拉到衔夹主体K,并且,使第一个片(2张)和第三个片(2张)的后行侧的一半卷绕于衔夹主体K。
插入刃J31将第一个片(2张)和第三个片(2张)插入衔夹板K11、K12之间后,被拉进折页主体J内,以免妨碍从折页主体J拉到衔夹主体K的纸的移动。这样,在第一个片(2张)上重合有第三个片(2张),成为重叠4页的片的中央由衔夹板Kll的边缘和衔夹板K12的边缘衔着,在被衔着的位置形成折痕。然后,被衔夹板KlI的边缘和衔夹板K12的边缘衔着的4页片被衔夹主体K和导向带L夹着,从而重叠且带有折痕的片的在折页主体J周面上处于先行侧的一半和折痕的后行侧的一半重合,而形成印刷了第I 第16页的报纸折帖Pf2(参照图9)。报纸折帖Pf2被衔夹主体K和导向带L运到叶轮M的上部,报纸折帖Pf2被衔着的位置到达纸引导件G2之前,衔夹装置Kl使衔夹板K12向其边缘离开衔夹板Kll的边缘的方向摆动,使报纸折帖Pf2从衔夹板Kll和衔夹板K12释放,通过纸引导件G2和沿着纸引导件G2延伸的导向带L投入叶轮M的叶片Ml与叶片Ml之间。投入并容置在叶片Ml与叶片Ml之间的报纸折帖Pf2,在叶轮M旋转而使所容置的位置成为下侧时,将报纸折帖Pfl从叶片Ml与叶片Ml之间排出到输送机N上。另一方面,重叠在第二个片(2张)的外侧且成为第四个片的连续纸W21和连续纸W22也被针J21牵引着卷绕于折页主体J,锯刃装置Il将夹在锯刃装置Il与锯刃座Jl之间的连续纸W21和连续纸W22裁断,使第四个片(2张)的后行端与连续纸W21和连续纸W22分离。并且,在重合的第二个片(2张)和第四个片(2张)之下处于从折页主体J的周面拉进的状态的插入刃J31即将到达与衔夹主体K的衔夹板Kll和K12之间相向的位置前,插入刃装置J3开始使插入刃J31突出,大致与此同时,刺透第二个片(2张)和第四个片(2张)的先行侧的针装置J2将针J21拉进。在刚进行了上述动作之后,插入刃J31与衔夹主体K的衔夹板Kll和K12之间相向,将第二个片(2张)和第四个片(2张)插入衔夹板K11、K12之间。刚插入之后,衔夹装置Kl使衔夹板K12以摆动轴K120为中心摆动,由衔夹板K12的边缘和衔夹板Kll的边缘衔着所插入的第二个片(2张)和第四个片(2张),从而将第二个片(2张)和第四个片(2张)的先行侧的一半从折页主体J拉到衔夹主体K,并且,使第二个片(2张)的后行侧的一边和第四个片(2张)卷绕于衔夹主体K。插入刃J31在将第二个片(2张)和第四个片(2张)插入衔夹板K11、K12之间后,被拉进折页主体J内,以免妨碍从折页主体J拉到衔夹主体K的纸的移动。这样,在折页主体J周面上,在第二个片(2张)上重合有第四个片(2张),使成为重叠4张的片的中央由衔夹板Kll的边缘和衔夹板K12的边缘衔着,在被衔着的位置形成折痕。并且,由衔夹板Kll的边缘和衔夹板K12的边缘衔着的4张片,被衔夹主体K和导向带L夹着,从而重叠且带有折痕的片的折页主体J周面上的位于先行侧的一半和折痕的后行侧的一半重合,与上述的由第一个片(2张)和第三个片(2张)形成的报纸折帖Pf2同样,形成印刷了第I页 第16页的报纸折帖Pf2。制成的由第二个片(2张)和第四个片(2张)形成的报纸折帖Pf2与由第一个片(2张)和第三个片(2张)形成的报纸折帖Pf2相同,被叶轮M排出到输送机N上。通过反复进行上述的动作,连续地制作16页的报纸。在图6所示的报纸制作装置2中,在折页单元上设置有切纸机构、作为重合机构的折页三角板机构,但是不限于此,也可以在印刷后的连续纸的行进路径中设置将俯视图即图10所示的切纸机构C、2根角度杆B、B组合而成的重合机构,将I张连续纸W2在连续方向上切断而形成连续纸W21和连续纸W22,使连续纸W21和连续纸W22的两边缘对齐重合,然后导入折页单元( 图10中的箭头表示连续纸的行进方向)。此外,在图10的结构中,在图10中用标号dl表示的边缘是在连续纸W21上印刷的报纸版面的上侧,用标号d2表示的边缘是在连续纸W22上印刷的报纸版面的上侧。以上,说明了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但是本发明的技术上的范围不限于上述实施方式中记载的范围。能够对上述实施方式进行各种变更或改进。例如,在第一和第二实施方式中,说明了通过在报纸制作中进行如下的所谓“带配页的操作”(collect run)来制成由页数为连续纸的页数的2倍的片形成的报纸的过程,SP,折页主体J每旋转2圈而各插入刃J21到达一次与衔夹主体K的衔夹板Kll和K12之间相向的位置时,使各插入刃装置J2的插入刃J21突出,并且在大致相同的定时,将处于该插入刃J21的大约90度的先行侧的针装置11的针111拉进,通过进行这样的动作,而将纸保持在进行旋转的折页主体J周面上,在所保持的纸之上再重叠纸而形成折帖。但是,根据喷墨印刷单元,能够按照任意的顺序印刷任意的多种版面,因此,折页主体J每旋转X圈进行一次使上述各插入刃装置J2的插入刃J21突出的动作和将针装置Il的针Ill拉进的动作,从而将纸卷绕保持并重叠在折页主体J周面上,由此能够制成由页数为连续纸页数的X倍的片形成的报纸。此外,在片卷绕保持并重合于折页主体周面的期间,不向进行旋转的叶轮的叶片与叶片之间投入报纸折帖,因而报纸折帖以不等的间隔排列在输送机上。为了使报纸折帖等间隔地排列在输送机上,只要与从叶轮排出的报纸折帖相配合地使输送机进行间歇运转或变速运转即可。另外,当然也可以通过后处理装置直接处理以不等间隔排列在输送机上的报纸折帖。而且,第一和第二实施方式的折页单元16和折页单元26是衔夹主体K的衔夹装置Ki衔着片并在被衔着的位置将片折叠的所谓“衔夹折页机构”,但也可以是如下的所谓“叶片折页机构”的折页单元,即,在折页主体的下部设置一对折页夹入辊,通过从折页主体突出的折页叶片将片插入折页夹入辊之间来形成折痕。另外,折页单元16及折页单元26的折页主体J及衔夹主体K是其周长为平行于宽度方向地裁断连续纸的裁断长度的2倍的所谓“2倍主体”,但也可以是其周长为裁断长度的3倍或者3倍以上的倍数。此外,为了要借助利用转轮印刷机进行的印刷进行带配页的操作,折页主体的周长需要是裁断长度的奇数倍,一般是3倍或5倍。这是因为,在转轮印刷机中,印刷不同页面的2种印版在具有周长为裁断长度2倍的印版主体上各安装有一个而进行印刷,因而,在连续纸的行进方向上相邻地交替印刷应该重合的不同页面。因而,要通过带配页的操作使两种不同的页面在折页主体上重合的情况下,例如,通过形成3倍周长的折页主体,能够在第一个片之上使印刷有种类与第一个片的种类不同的页面的第四个片重叠。但是,根据喷墨印刷单元,能够按照任意的顺序印刷任意的多种版面,所以折页主体的周长不限于裁断长度的奇数倍,因而能够使折页单元小型化。[第三实施方式]图11示出了第三实施方式的报纸制作装置3。报纸制作装置3,在从报纸制作装置I的送出单元15的上部到折页单元16之间增加配置有片制成装置S和片集积装置T,设置有将连续纸Wl从设置在送出辊151之后的引导辊R引导到片制成装置S的纸路径,能够选择印刷完的连续纸Wl通过折页单元16的路径和通过片制成装置S的路径。通过使连续纸Wl通过片制成装置S,能够裁断连续纸Wl而形成片,并集积在片集积装置T中。片制成装置和片集积装置的各种装置因为是公知的,所以在此省略有关片制成装置S和片集积装置T的说明。根据图11所示的报纸制作装置3,除了能够通过折页单元16制成报纸折帖之夕卜,还能够通过将连续纸Wl引导到片制成装置S,而制成预定的裁断长度的片状印刷物。根据权利要求书的记载,可知进行了这样的变更或改进的方式也能够包括在本发 明的技术上的范围内。
权利要求
1.一种报纸制作装置,具有 供纸单元,供给连续纸; 喷墨印刷单元;及 折页单元,切断并折叠印刷后的连续纸, 所述报纸制作装置的特征在于, 所述折页单元是具有折页主体的旋转折页单元,所述折页主体具有将纸保持在外周面上的保持机构和使所保持的纸向半径方向外侧突出的折页刃机构。
2.如权利要求I所述的报纸制作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旋转折页单元能够进行带配页的操作,该带配页的操作为所述折页主体每旋转多圈时折叠由所述保持机构保持的纸的操作。
3.如权利要求I或2所述的报纸制作装置,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喷墨印刷单元的下游侧具有切纸机构,沿着连续方向切断连续纸;及重合机构,使切断了的连续纸重合。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报纸制作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切纸机构和所述重合机构设置于所述折页单元。
全文摘要
本发明提供一种报纸制作装置,其使数字印刷后的处理机构短小并且能够极容易地获得良好的纸的折叠状态。该报纸制作装置(1)具有供给连续纸(W1)的供纸单元(11)、喷墨印刷单元(13、14)和切断并折叠印刷后的连续纸的折页单元(16),折页单元(16)构成为具有折页主体(J)的旋转折页单元(16),折页主体(J)具有将纸保持在外周面上的保持机构(J2)和使所保持的纸向半径方向外侧突出的折页刃机构(J3)。另外,该旋转折页单元(16)能够进行带配页的操作,该带配页的操作为折页主体(J)每旋转多圈时折叠由保持机构(J2)保持的纸的操作。
文档编号B41J11/66GK102837499SQ20111017968
公开日2012年12月26日 申请日期2011年6月22日 优先权日2011年6月22日
发明者藤尾升, 濑崎浩基, 后藤恒 申请人:株式会社东京机械制作所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