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觉印刷机的防止脱模随动机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492774阅读:458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视觉印刷机的防止脱模随动机构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PCB板生产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用于PCB板生产的视觉印刷机。
技术背景
SMT技术(表面组装技术或表面贴装技术)因其具有组装密度高、电子产品体积小、 重量轻,贴片元件的体积和重量只有传统插装元件的1/10左右等优点,被越来越广泛地应用于电子印刷电路板(PCB)行业中。一般采用SMT之后,电子产品体积缩小40% 60%,重量减轻60% 80%。在SMT锡膏印刷PCB板时,其中一道工艺是必须要用刮刀对锡膏挤压印刷,从而把锡膏从钢网转印到PCB板上。现有技术中,钢网为板体结构,中部为承印区,周边相对固定在机座上。印刷时,PCB板需要准确的定位在钢网之承印区下侧,以便钢网上侧的刮刀对锡膏挤压而把锡膏从钢网转印到PCB板上。PCB板定位一般是通过定位座给予实现,定位座配合PCB板上升贴合钢网,具有定位和支顶的作用;而印刷完成后,定位座带着 PCB板脱离钢网时会产生作用力牵引钢网随动,由于现有技术中,钢网缺少相对制动,由此导致钢网随着定位座脱离而任意震动,钢网上的锡膏发生脱落而乱飞现象,不仅会落在PCB 板上影响PCB板品质,也会造成材料浪费和环境污染。
本申请人有鉴于上述习知视觉印刷机之缺失与不便之处,秉持着研究创新、精益求精之精神,利用其专业眼光和专业知识,研究出一种符合产业利用的视觉印刷机的防止脱模随动机构。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缺陷,提供一种结构简单,易管控,可实现连续性生产作业,并有效防止定位座脱离钢网时所引起钢网随动之情形的视觉印刷机的防止脱模随动机构。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视觉印刷机的防止脱模随动机构,包括有钢网及位于钢网下侧可配合PCB板上升贴合钢网的定位座,于钢网下侧还引入一可防止定位座脱离钢网时所引起钢网随动之情形的承托单元。
所述承托单元与定位座同步上升支顶钢网。
所述承托单元为一气动件。
所述承托单元也可为侧向引入的机械臂。
与现有技术对比,本发明在钢网下侧还引入一可防止定位座脱离钢网时所引起钢网随动之情形的承托单元;由此可在定位座脱离钢网时,有效承托钢网,克服定位座脱离钢网时产生的作用力,使钢网相对静止,避免震动,也就减免了钢网上的锡膏发生随动脱落而乱飞现象,保证生产品质,也有效减少材料浪费。


附图I为本发明的结构原理示意图;附图2为本发明其一实施方式示意图。
具体实施例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发明进一步说明参阅图1所示,为本发明的结构原理示意图,本发明是有关视觉印刷机的防止脱模随动机构,包括有钢网1及位于钢网1下侧可配合PCB板2上升贴合钢网的定位座3,于钢网 1下侧还引入一可防止定位座脱离钢网时所引起钢网随动之情形的承托单元4。承托单元 4在定位座3脱离钢网1时有效承托钢网1,克服定位座3脱离钢网时产生的作用力,使钢网1相对静止,避免震动,保护钢网1,同时也就减免了钢网上的锡膏发生随动脱落而乱飞现象,保证生产品质,也有效减少材料浪费。
图2所示,本实施例中,承托单元4为一气动件,由下而上承托钢网1,通过印刷机的控制单元自动控制,从而可使承托单元4与定位座3同步上升支顶钢网1,保证承托单元 4与定位座3高度一致,且平稳。定位座3脱离钢网时,承托单元4承托住钢网1,即可防止钢网1发生随动。
对于本发明中,所述承托单元4还可以是侧向引入的活动性机械臂,同样也可达到定位座3脱离钢网时,承托单元4承托住钢网1,以此防止钢网1发生随动的功效。承托单元4为活动引入,可依附在视觉印刷机的机架上,也可独立存在,结构简单、灵活,制作容易ο
当然,以上图示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并非以此限定本发明的实施范围,故, 凡是依照本发明之原理做等效变化或修饰,均应涵盖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内。权利要求
1.视觉印刷机的防止脱模随动机构,包括有钢网及位于钢网下侧可配合PCB板上升贴合钢网的定位座,其特征在于于钢网下侧还引入一可防止定位座脱离钢网时所引起钢网随动之情形的承托单元。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视觉印刷机的防止脱模随动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承托单元与定位座同步上升支顶钢网。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视觉印刷机的防止脱模随动机构,其特征在于承托单元为一气动件。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视觉印刷机的防止脱模随动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承托单元为侧向引入的机械臂。
全文摘要
本发明涉及PCB板生产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用于PCB板生产的视觉印刷机的防止脱模随动机构,包括有钢网及位于钢网下侧可配合PCB板上升贴合钢网的定位座,于钢网下侧还引入一可防止定位座脱离钢网时所引起钢网随动之情形的承托单元。本发明可在定位座脱离钢网时,有效承托钢网,克服定位座脱离钢网时产生的作用力,使钢网相对静止,避免震动,也就减免了钢网上的锡膏发生随动脱落而乱飞现象,保证生产品质,也有效减少材料浪费。
文档编号B41F15/14GK102529321SQ2011104578
公开日2012年7月4日 申请日期2011年12月31日 优先权日2011年12月31日
发明者邱国良 申请人:东莞市凯格精密机械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