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陶瓷打印机吸墨运动机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493892阅读:180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陶瓷打印机吸墨运动机构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陶瓷打印机领域,更具体的说是一种陶瓷打印机吸墨运动机构。
背景技术
陶瓷打印机是一种新型的陶瓷生产设备,通过打印机喷绘的方式,将釉料覆盖到陶瓷基料上,形成所需图案,然后再进行烘烤定型。这种新型的陶瓷生产工艺改变了传统工艺制作过程复杂,花色、图案变化单一的缺陷。这种打印机采用釉料颗粒悬浮墨水进行打印,为了防止釉料颗粒沉淀、凝聚后堵塞喷头,需要进行加压清洗,由于釉料颗粒悬浮墨水价格很高,所以要对其进行回收再利用,节省成本,因此需要采用墨托的方式进行墨水回收。但在打印过程中是将墨水喷绘到陶瓷基板上的,且在喷绘的过程中,墨托与喷头是不接触的,这就涉及到如何移动墨托的问题。打印机是垂直进行喷绘的,大型打印机具有多个喷头,几百个喷孔,如果左右移动喷头, 将给打印机的喷头定位带来极大的难度。另外为保证墨托与喷头在清洗过程中紧密接触, 防止漏墨污染和保证回收率,墨托需要与喷头之间无横向间隙,因此墨托存在相对于喷头平移运动和升降运动两个动作。传统的打印机吸墨装置将这两个动作集中在一个机构中,一般是安装在墨托上, 如欧洲专利申请文献EP2090439A1,通过丝杠带动墨托上下运动和转动与喷头相互配合。 这种结构的缺点是两种运动机制集成在一个机构中,机械结构之间的误差将导致定位不精准,长期使用后,结构之间的松动导致的定位准度出现偏差,这种不精准极有可能导致墨托与喷头对不准,在墨托上升过程中碰坏喷头。
发明内容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现有技术的缺陷,提供一种控制简单,安全性高的一种陶瓷打印机吸墨运动机构。本实用新型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所述的陶瓷打印机吸墨运动机构包括打印机的喷头组和墨托组,墨托组移动设置在喷头组下方,与喷头组相对应,所述喷头组安装在喷头支架上,喷头支架通过升降装置与打印机主体连接;所述墨托组安装在墨托支架上,墨托支架通过平移装置与打印机主体连接。本专利针对墨托和喷头的特点,将两者相对的平移运动和升降运动分解在两个独立机构中。相对现有技术将两个运动机制都直接集中在墨托或喷头中的方式,本专利具有更高的稳定性。其中喷头只上下移动,不存在再定位的问题,保证打印精度,降低控制难度。墨托只做横向移动,便于定位和控制,避免两种运动机制集成在一个机构中,机械结构之间的误差所带来的定位不精准;也避免了长期使用后,结构之间的松动所导致的定位失准,这种不精准极有可能导致墨托与喷头对不准,在墨托上升过程中碰坏喷头。因此本专利结构大大降低了设备的制造难度,减少了维护维修的频率,降低了设备损坏的危险性。所述打印机采用传送带输送陶瓷底板,喷头组横跨安装在传送带上方,升降装置驱动喷头组相对传送带垂直移动;墨托组设置在传送带的一侧,安装位置与喷头组错开,平移装置驱动墨托组沿传送带横向移动。为了保证喷绘质量,打印机的喷头组在横向方向上是不移动的,因此需要将喷头组横跨传送带,能够覆盖整个被喷绘的陶瓷底板。为了节省安装空间,减小机器的体积,墨托组则安装在一侧,不与喷头组重合,这样在喷头喷绘的时候, 不会影响喷头;当需要清洗喷头的时候,通过平移装置将墨托组移动到喷头组下方与其配
I=I O为了能够使得喷头组完全覆盖打印区域,所述喷头组包括多个喷头,喷头倾斜排列,相邻喷头上的喷孔相互错开,倾斜设置喷头的目的在于提高打印精度,喷头由于工艺原因,喷孔间距是一定的,采用倾斜设置且错开能够缩短喷孔横向间距,提高打印精度;所述墨托组包括多个与喷头逐一对应的墨托,墨托同样是倾斜。为了保证墨托能够在清洗过程中与喷头紧密配合,防止漏墨污染,墨托结构包括底座、设置在底座周围密封缘和置于底座内的吸墨片。墨托与喷头相配合的时候,密封缘能够完全贴合喷头周围实现密封,吸墨片与喷孔贴合,防止溅墨。所述喷头组连接供墨装置,所述墨托组连接负压装置。供墨装置能够提供清洗喷头用的高压墨水,负压装置能够给墨托提供空气负压,将喷头喷出墨水回收利用。本实用新型的打印机设有多组喷头组及一组墨托组,升降装置和平移装置连接总控计算机,计算机内置移动控制模块控制升降装置带动喷头组升降以及控制平移装置带动墨托组横向移动和定位。采用计算机能够实现强大的控制功能,现对于普通打印机所采用的单片机控制方式,计算机具有更高的灵活性。所述计算机还内置擦拭控制模块,控制平移装置带动墨托组在喷头组下方左右来回微动平移。通过这种运动方式,墨托内的吸墨片能够擦拭喷孔周围的残留墨水。本实用新型针对陶瓷打印机的打印特点,将吸墨运动机构的两种运动机制升降运动和平移运动,分别设置在不同的机构上。提高打印机结构工作的安全性和效率,简化控制编程和结构设计,降低设备的维修和维护难度和频率,适应陶瓷打印机需经常清洗喷头的特点。并进一步改进墨托结构和增加擦拭模式,杜绝漏墨造成污染,提高墨水回收比例, 降低打印成本。相对于现有技术,具有实质性特点和进步。

图1为本专利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的工作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举例对本实用新型的结构作进一步的说明。如图1所示的一种陶瓷打印机,包括一级墨盒1、二级墨盒2、墨水坝3、喷头组4、 墨托组5和负压机构(图中未示出),一级墨盒1依次连接二级墨盒2、墨水坝3和喷头组4, 通过泵63向喷头组4供墨,墨托组5移动设置在喷头组4下方并通过负压腔6连接一级墨盒,所述负压机构连接至负压腔6的负压接口 61,在一级墨盒1和二级墨盒2之间、二级墨盒2和墨水坝3之间以及负压腔6和一级墨盒1之间设有过滤器62。所述墨托组5中的每个墨托包括底座52、设置在底座52周围密封缘53和置于底座52内的吸墨片M。[0019]釉料墨水在一级墨盒1中通过搅拌装置11搅拌均勻后通过泵63向二级墨盒2补充,墨水在二级墨盒2中通过两组循环泵21进行自循环,然后持续供应至墨水坝3中进行加热,最后从喷头组4喷出进行打印,打印状态如图2中的A部分所示,墨托组5停留在喷头组4的一侧,喷头组4正对传送带7上的陶瓷底板(图中未示出)进行喷墨。本实施例在清洗的过程中形成墨水循环,启动清洗程序后,先控制升降装置带动喷头支架41升高,如图2中B部分所示,将喷头组4移动到高于打印位置的高度;然后启动平移装置带动墨托架51平移到喷头支架41下方,使墨托组5对准喷头组4,如图2中C部分所示;最后控制喷头支架41下降,使喷头组4与墨托组5相互吻合,如图2中D部分所示。接着给二级墨盒2的正负压接口 22施加正压,使墨水从喷头组4喷出,进行清洗。清洗完毕之后,通过计算机的擦拭模块控制墨托组5左右来回微动平移,如图2中 E部分所示,将喷孔周围的残留墨水全部擦拭干净;然后控制升降装置带动喷头组4升高, 如图2中F部分所示;接着启动平移装置带动墨托组5从喷头组4下方平移到喷头组4的一侧,如图2中G部分所示;最后降下喷头组4,恢复打印状态,如图2中H部分所示。
权利要求1.一种陶瓷打印机吸墨运动机构,包括打印机的喷头组和墨托组,墨托组移动设置在喷头组下方,与喷头组相对应,其特征在于所述喷头组安装在喷头支架上,喷头支架通过升降装置与打印机主体连接;所述墨托组安装在墨托支架上,墨托支架通过平移装置与打印机主体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陶瓷打印机吸墨运动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打印机采用传送带输送陶瓷底板,喷头组横跨安装在传送带上方,升降装置驱动喷头组相对传送带垂直移动;墨托组设置在传送带的一侧,安装位置与喷头组错开,平移装置驱动墨托组沿传送带横向移动。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陶瓷打印机吸墨运动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喷头组包括多个喷头,喷头倾斜排列,相邻喷头上的喷孔相互错开;所述墨托组包括多个与喷头逐一对应的墨托。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陶瓷打印机吸墨运动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墨托包括底座、 设置在底座周围密封缘和置于底座内的吸墨片。
5.根据权利要求广4任一项所述的陶瓷打印机吸墨运动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喷头组连接供墨装置,所述墨托组连接负压装置。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陶瓷打印机吸墨运动机构,其特征在于打印机设有多组喷头组及一组墨托组,升降装置和平移装置连接总控计算机,计算机内置移动控制模块控制升降装置带动喷头组升降以及控制平移装置带动墨托组横向移动和定位。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陶瓷打印机吸墨运动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计算机还内置擦拭控制模块,控制平移装置带动墨托组在喷头组下方左右来回微动平移。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陶瓷打印机领域,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现有技术的缺陷,提供一种控制简单,安全性高的一种陶瓷打印机吸墨运动机构。其结构是喷头组安装在喷头支架上,喷头支架通过升降装置与打印机主体连接;所述墨托组安装在墨托支架上,墨托支架通过平移装置与打印机主体连接。本专利针对墨托和喷头的特点,将两者相对的平移运动和升降运动分解在两个独立机构中。相对现有技术将两个运动机制都直接集中在墨托或喷头中的方式,本专利具有更高的稳定性。
文档编号B41J3/407GK202079911SQ20112021040
公开日2011年12月21日 申请日期2011年6月21日 优先权日2011年6月21日
发明者汤振华 申请人:汤振华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