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机及其印刷头移动机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497478阅读:115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打印机及其印刷头移动机构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使印刷头从记录介质上退避,并移动至从记录介质脱离的位置而待机的打印机及其印刷头移动机构。
背景技术
在从墨液喷嘴向记录介质喷出墨液来印刷的喷墨打印机中,当发生墨液喷嘴的堵塞等时会使印刷品质降低,因此,在印刷头待机中的期间,进行如下动作,即,使印刷头向从压板上脱离的位置(退避位置)移动而与维护机构对置,并用头盖覆盖墨液喷嘴面来抑制墨液的蒸发、或者向头盖内強制性地喷出墨液而消除堵塞等。作为喷墨打印机,采用如下串行式的打印机构成为能够使印刷头沿着与记录介质的搬运方向正交的方向移动,使印刷头ー边沿着记录介质的宽度方向扫描ー边进行印 刷,当印刷结束时,使印刷头移动至设定在压板的旁边的退避位置并待机。在这种打印机中,通过在退避位置的下侧配置维护单元,由此能够使待机中的印刷头的墨液喷嘴面与维护单元对置,并对墨液喷嘴面进行压盖来进行维护。除此之外,还有采用在能够覆盖记录介质的印刷区域整体的宽度上排列墨液喷嘴,使印刷头不会沿着记录介质的宽度方向动作地进行印刷的行式方式的印刷头的喷墨打印机。在该采用行式方式的喷墨打印机中,由于印刷头自身的宽度尺寸大,故如上所述那样欲要沿着记录介质的宽度方向使印刷头移动而从压板上退避时,需要在压板的旁边空出与宽幅的印刷头相同宽度的空间。因而,存在导致打印机的装置宽度的变大这样的问题点。在专利文献I中公开了具有行式方式的印刷头的打印机(喷墨印刷装置)。在专利文献I的打印机中,在相对于记录介质的搬运区域而沿着宽度方向脱离的位置设有旋转轴,印刷头的一端能够旋转地支承在该旋转轴上。在进行印刷头的维护时,通过以旋转轴为中心而使印刷头旋转,从而使印刷头形成旋转了 90度的姿势并从记录介质上退避。在行式方式的印刷头中,由于沿着记录介质的搬运方向的尺寸比宽度尺寸小,故通过这样的印刷头的退避方法,能够使印刷头的退避空间的宽度变窄。因而,通过采用这样的印刷头的移动方法,能够减小打印机的装置宽度。在先技术文献专利文献专利文献I日本特开2000-301710号公报如专利文献I那样,在使印刷头以设于其一端的支承轴为中心而旋转的结构中,虽然从压板上退避时的印刷头所占的空间的宽度变小,但由于印刷头通过以支承轴为中心的扇形的移动区域,故为了避开与印刷头的干渉,必须避开该扇形的移动区域而设置其他的部件。例如,如现有技术那样,在印刷头仅仅沿着宽度方向移动的结构中,在从记录介质的搬运方向观察时,搬运辊等的部件相对于定位在与记录介质对置的位置(印刷位置)上的印刷头而言能够与其上游侧接近配置,不过,在使印刷头如专利文献I那样旋转而移动的情况下,必须以与扇形的移动区域不重合的方式来配置搬运辊等部件。由此,搬运机构整体的设置尺寸变大。虽然通常也考虑为了避开与上游侧的搬运辊的干涉而将印刷头的旋转方向设为反向井在印刷位置的下游侧设定扇形的移动区域,不过,在下游侧配置有切割器等部件,又产生不得不变更切割器的设置部位这样的不良状況。这样,当如专利文献I那样以支承轴为中心而使印刷头旋转时,现有技术中,必须使能够与印刷头接近配置的部件从印刷头离开配置。因而,需要另行确保从印刷头的移动区域退避的部件的设置空间,由此存在装置的大型化这样的问题点。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课题就是鉴于这一方面而作出的,其提供在使印刷头向从记录介质上脱离的位置(退避位置)退避之际,可形成能够减小该退避空间的宽度的结构,并且能够使在印刷位置与退避位置之间移动时的印刷头的移动区域比现有技术的小的印刷头移动机构及具备其的打印机。为了解决上述课题,本发明提供ー种印刷头移动机构,其用于使搭载有印刷头的滑架在与记录介质对置的印刷位置和向所述记录介质的印刷区域的外侧退避的退避位置之间往复移动,其特征在干,在所述印刷位置,所述滑架相对于搬运所述记录介质的搬运辊配置在所述记录介质的搬运方向的下游侧,在所述退避位置,所述滑架的至少一部分相对于所述搬运辊配置在所述记录介质的所述搬运方向的上游侧,所述滑架不与所述搬运辊发生干渉地在所述印刷位置和所述退避位置之间移动。这样,在本发明中,即便在将滑架的退避位置设定在其至少一部分向搬运辊的上游侧伸出那样的位置的情况下,也能够使滑架不会与搬运辊发生干渉地在印刷位置与退避位置之间移动。因而,即便在设定这样的退避位置的情况下(例如,使横长的滑架旋转而在退避位置处形成纵长的姿势的情况等),也无需使搬运辊向上游侧退避,而能够在狭窄的空间中汇集配置印刷机构及搬运机构。因而,对于装置的小型化有利。在本发明中,也可以具有旋转轴,该旋转轴用于将所述滑架支承为能够以与所述印刷头的墨液喷嘴面垂直的旋转轴线为中心而旋转,当所述滑架在所述印刷位置和所述退避位置之间移动时,通过所述旋转轴的移动而使所述滑架的姿势变化。这样,不仅能够形成单纯的结构,同时能够在滑架在印刷位置与退避位置之间移动的期间使该滑架的姿势变化。在本发明中,也可以是,在所述印刷位置和所述退避位置之间的至少一部分的移动区间内,在所述滑架朝向所述退避位置吋,以所述滑架的移动方向上的后端部分沿着直线状移动路径移动的同时,所述滑架的所述移动方向上的前端部分从所述直线状移动路径远离的方式使所述滑架的姿势变化,在所述滑架朝向所述印刷位置吋,以所述滑架的移动方向上的前端部分沿着所述直线状移动路径移动的同时,所述滑架的所述移动方向上的后端部分接近所述直线状移动路径的方式使所述滑架的姿势变化。这样,能够使滑架从印刷位置向退避位置侧移动的同时来变化姿势,从而能够使在印刷位置处沿着宽度方向覆盖记录介质地横长配置的印刷头随着朝向退避位置而旋转,并在退避位置处形成纵长的姿势。另外,在返回印刷位置时,能够以进行与其相反的动作的方式使滑架移动。因而,能够使滑架的退避空间的宽度变窄。另外,在朝向退避位置之际能够以将成为后端的部分作为中心而使滑架旋转的方式来变化姿势,故能够使滑架的移动区域与使滑架呈扇形旋转时相比变小。因而,能够在狭窄的空间中汇集配置印刷机构及搬运机构,对于装置的小型化有利。在本发明中,可以是,具有第一引导部,其沿着所述直线状移动路径对所述滑架的宽度方向上的一端进行引导;第二引导部,其在所述滑架从所述印刷位置朝向所述退避位置移动时,沿着包含有随着朝向所述退避位置而从所述直线状移动路径远离的路径部分在内的移动路径而对被引导部进行引导,该被引导部相对于所述一端设于位于移动方向上的前方侧的所述滑架的部分上。于是,利用第一引导部将滑架的一端朝向退避位置直线状地引导,由此,在使滑架整体向退避位置侧移动的同时,成为前头的被引导部向从直线状移动路径远离的方向移动,且以随着向退避位置而滑架的倾斜増大的方式旋转,从而使滑架的姿势变化。因而,在退避位置处使滑架形成纵长的姿势而能够使退避空间的宽度变窄,并且能够使朝向退避位置时的滑架的移动区域与使滑架呈扇形旋转时相比减小。在本发明中,优选的是,该驱动机构使所述滑架的所述宽度方向上的所述一端沿着所述直线状移动路径往复移动。这样,由驱动机构驱动的驱动方向仅仅为直线方向的往复移动,无需沿着复杂的路径动作那样地构成驱动机构。因而,能够使驱动机构的结构单纯化。另外,在本发明中,优选的是,由所述第二引导部引导的所述移动路径中的沿着从所述直线状移动路径远离的方向延伸的所述路径部分为圆弧状移动路径。这样,能够使滑架顺畅旋转的同时进行移动。在此,优选的是,所述第二引导部具有第一直线引导部,其设置在所述被引导部的所述移动路径中的所述印刷位置侧的端部,沿着与所述直线状移动路径平行的第一直线路径而对所述被引导部进行引导,圆弧状引导部,其与该第一直线引导部中的所述退避位置侧的端部连接,沿着所述圆弧状移动路径而对所述被引导部进行引导。这样,在被引导部由所述第一直线引导部引导的期间,能够使滑架保持印刷位置时的姿势地沿着宽度方向动作。因而,能够在第一直线引导部的范围内对滑架的位置进行微调整,从而能够使印刷头相对于记录介质而沿着宽度方向对位。在本发明中,其特征在于,具有旋转轴,该旋转轴用于将由所述第一引导部引导的所述滑架的所述宽度方向上的所述一端支承为能够以与所述印刷头的墨液喷嘴面垂直的旋转轴线为中心旋转,所述第一引导部具有对所述旋转轴进行支承的滑块;对该滑块沿着与所述直线状移动路径平行的方向进行引导的引导构件。这样,不仅能够形成单纯的结构,而且能够使滑架在可旋转的状态下沿着直线往复移动。在此,优选的是,所述旋转轴沿着上下方向延伸,所述第一引导部具有设于所述旋转轴的上端部分的上侧引导辊;设于所述旋转轴的下端部分的下侧引导辊;配置在所述引导构件的上方,对所述上侧引导辊向沿着所述直线状移动路径的方向进行引导的上部引导件;配置在所述引导构件的下方,对所述下侧引导辊向沿着所述直线状移动路径的方向进行引导的下部引导件。这样,能够通过对旋转轴的上下端进行引导来防止旋转轴的傾斜。因而,能够抑制滑架的倾斜,从而能够抑制印刷头的墨液喷嘴面的倾斜及压板间隙的变动来提高印刷精度。
在这种情况下,优选的是,所述上部引导件相对于所述上侧引导辊配置在所述滑架的重心侧,所述下部引导件相对于所述下侧引导辊配置在所述滑架的重心的相反侧。这样,通过防止旋转轴向滑架的重心侧的傾斜,从而在由旋转轴将滑架以悬臂状态支承的情况下,能够有效地实现滑架的倾斜防止。另外,优选的是,所述第二引导部具有配置在所述滑架的上方的导轨;以从该导轨悬挂着所述被引导部的状态沿着所述导轨行走的悬挂部。这样,通过形成从配置在上方的导轨悬挂滑架而引导的单轨结构,能够使第二引导部形成省空间的结构,从而能够抑制装置宽度的増大。接着,本发明提供一种打印机,其特征在于,具有上述的印刷头移动机构;
印刷头,其构成为在配置于所述印刷位置时能够向从所述记录介质上的印刷区域的宽度方向的一端至另一端的范围喷出墨液,并通过所述印刷头移动机构而在所述印刷位置及所述退避位置之间移动;搬运机构,其沿着经由所述印刷位置的搬运路径来搬运所述记录介质;维护机构,其用于进行移动到所述退避位置的所述印刷头的维护。发明效果根据本发明,即便在将滑架的退避位置设定在其至少一部分向搬运辊的上游侧伸出那样的位置的情况下,也能够使滑架不会与搬运辊发生干渉地在印刷位置与退避位置之间移动。因而,即便在设定这样的退避位置的情况下,也无需使搬运辊向上游侧退避,而能够在狭窄的空间中汇集配置印刷机构及搬运机构。因而,对于装置的小型化有利。


图1是表示本实施方式的打印机的整体结构的纵向剖视图。图2是喷墨头及头移动机构的说明图。图3是表示基于头移动机构的滑架的移动过程的说明图。图4是基于头移动机构的滑架的移动区域的说明图。图5是头移动机构的侧视图。图6是头移动机构的印刷位置侧的端部及压板间隙检测器的立体图。图7是从头移动机构的斜上方观察时的立体图。图8是单轨机构的说明图。
具体实施例方式以下,參照附图对适用了本发明的打印机及其印刷头移动机构进行说明。(整体结构)图1是表示本实施方式的打印机的整体结构的纵向剖视图。喷墨打印机I (以下,称为打印机I)为采用多种彩色墨液在长条状的记录纸P (记录介质)上进行印刷的设备。在打印机I的后侧部分设有辊卷纸装填部2,从装填在该辊卷纸装填部2中的辊卷纸3抽出的记录纸P沿着经由配置在辊卷纸装填部2的前方的压板4的表面的记录纸搬运路径5,而朝向打印机前方地搬运。
在辊卷纸装填部2的上方配置有用于防止记录纸P的歪斜的纸张引导件6,在该纸张引导件6的后方配置有用于从辊卷纸3抽出记录纸P的抽出辊7。记录纸P从辊卷纸3朝向抽出辊7而被向斜后方抽出之后,挂绕在抽出辊7上。并且,从抽出辊7向前方抽出的记录纸P安置成如下的方式,即,经由配置在纸张引导件6的后方的未图示的负载辊之后,经由纸张引导件6及配置在其前方的搬运辊对8而通过压板4的表面。搬运辊对8具有从下侧与记录纸P抵接的驱动辊8a ;从上方对驱动辊8a侧施カ的从动辊Sb (搬运辊)。需要说明的是,也能够将驱动辊8a和从动辊Sb上下相反地配置。在搬运辊对8的下侧配置有用于使驱动辊8a向正反方向旋转的送纸电动机9。通过抽出辊7、搬运辊对8、送纸电动机9等来构成用于使记录纸P沿着记录纸搬运路径5而向正反方向搬运的搬运机构。在压板4的上方配置有搭载于滑架10上的喷墨头11 (印刷头)。另ー方面,在压板4的下方设有墨盒安装部12。在墨盒安装部12上安装有分别储存青色、品红色、黄色及黑色这四种颜色的墨液的墨盒。当在墨盒安装部12上安装墨盒时,形成经由墨液供给管(省略图不)而将墨液供给用的栗机构(省略图不)和墨盒内的墨液te连接的状态,从而能·够向喷墨头Ii供给墨液。图2是喷墨头及头移动机构的说明图,图2 (a)是表示俯视结构的说明图,图2 (b)是表示从打印机前面侧观察到的概略剖面结构的说明图。如图2(a)所示,喷墨头11为具备第一头IlA及第ニ头IlB的复合头,且在第一头IlA形成有喷出黑色及青色的墨液的墨液喷嘴列,在第二头IlB形成有喷出黄色及品红色的墨液的墨液喷嘴列。第一及第ニ头11A、IlB形成得比记录纸P宽幅,各头中的墨液喷嘴列排列在能够覆盖记录纸P的印刷区域整体的宽度的区域内。如图2(b)所示,第一及第ニ头IlAUlB使墨液喷嘴面Ila朝向下方地搭载在滑架10上,且在使滑架10呈水平吋,构成为使墨液喷嘴面Ila成为水平。滑架10将喷墨头11保持在如下高度上,即,在各头的墨液喷嘴面Ila与通过压板4的表面的记录纸P之间形成预先设定的尺寸的压板间隙G的高度。在压板4的侧方配置有维护单元13 (维护机构)。滑架10使喷墨头11从压板4的上方的印刷位置A至维护单元13的上方的初始位置B (退避位置/图2 (a) (b)中由单点划线所示的位置)的范围内进行往复移动。喷墨头11在印刷位置A处,形成使其长度方向朝向与记录纸P的搬运方向X正交的方向的横向的姿势,而使设于第一及第ニ头IlAUlB的各种颜色的墨液喷嘴列覆盖记录纸P的印刷区域。另ー方面,在初始位置B处,喷墨头11形成从印刷位置A处的姿势起旋转了 90度的姿势,即形成使其长度方向与搬运方向X—致的纵向的姿势。打印机I将喷墨头11定位停止在印刷位置A,在该状态下,通过每次使记录纸P搬运每规定间距来进行墨液的喷出动作,从而进行向记录纸P的印刷。另外,打印机I在结束印刷时,使喷墨头11向从压板4之上脱离的初始位置B退避,并在初始位置B处待机。在待机过程中,通过维护単元13来进行用于防止或者消除喷墨头11的墨液喷嘴的堵塞的维护动作。S卩,使设于维护单元13的上端的头盖上升而对墨液喷嘴面Ila进行压盖,井根据需要来进行向头盖内的墨液的喷出动作或来自头盖侧的墨液吸引动作。或者,在维护单元13上设有擦拭(wiping)机构,从而对墨液喷嘴面Ila进行擦拭。在使印刷再开时,使头盖或擦拭机构向下侧退避之后,使喷墨头11向印刷位置A移动。
(头移动机构)打印机I具备头移动机构14(印刷头移动机构),其用于使喷墨头11及搭载其的滑架10在从印刷位置A至初始位置B的范围内进行往复移动。图3是表示头移动机构14实现的滑架10的移动过程的说明图,图4是头移动机构14实现的滑架10的移动区域的说明图。以下,參考图3、4,对基于头移动机构14的滑架10的移动路径及移动区域进行说明。头移动机构14构成为,在滑架10的宽度方向的一端侧的角部IOa(被引导部)和另一端侧的角部IOb的两个部位处对滑架10进行支承,并沿着不同的移动路径对该两个部位进行引导。角部IOa在印刷位置A处位于初始位置B侧,角部IOb位于初始位置B的相反侧。如图3所示,角部IOa的移动路径Tl从与搬运方向X正交的方向转换方向为与搬运方向X平行的方向,方向转换部分形成为圆弧状移动路径。另ー方面,角部IOb的移动路径T2为沿着与搬运方向X正交的方向延伸的直线状移动路径。如图3 (a)所示,角部IOa的移动路径Tl呈将从印刷位置A侧依次将与搬运方向X正交的短的第一直线路径Tla、圆弧状路径Tlb (圆弧状移动路径)及与搬运方向X平行的第二直线路径Tlc连结而成的形状。在滑架10为印刷位置A时,角部IOa位于第一直线路径Tla上,角部IOb位于移动路径T2的始端部分(印刷位置A侧的端部)。圆弧状路径Tlb设定为随着朝向初始位置B侧而从移动路径T2远离的形状。在本例中,印刷位置A及初始位置B和搬运辊对8的位置关系如下所述。如图3 (a)所示,印刷位置A设置在相对于搬运辊对8的、记录纸P的搬运方向的下游侧(图3(a)的箭头Xl侧)。另ー方面,初始位置B设定在向记录纸P的印刷区域的外侧退避的位置。喷墨头11在初始位置B处形成旋转了 90度的纵向的姿势,故其一端为印刷位置A吋,同样地位于搬运辊对8的下游侧,但另一端配置在相对于搬运辊对8的、在沿着搬运方向观察时为上游侧(图3(a)的箭头X2侧)的位置。在滑架10从印刷位置A向初始位置B移动时,首先,如图3(b)所示,角部IOa沿着第一直线路径Tla向与搬运方向X正交的方向移动。此时,角部IOb也同样地向与搬运方向X正交的方向移动,故滑架10以保持与印刷位置A相同的姿势而沿着宽度方向移动。接着,如图3(c)所示,角部IOa沿着圆弧状路径Tlb移动。此时,角部IOb沿着移动路径T2呈直线状地前迸,而角部IOa从移动路径T2朝向搬运方向的上游侧地移动,并从移动路径T2离开。由此,滑架10在以角部IOb为中心而绕顺时针旋转的同时移动。为能够基于这样的旋转来实现姿势变化,滑架10在角部IOb处通过后述的旋转轴33支承为,能够以与喷墨头11的墨液喷嘴面垂直的旋转轴线为中心而旋转的状态。接着,角部IOa沿着第二直线路径Tlc移动,角部IOb沿着移动路径T2的终端部分(初始位置B侧的端部)移动,此吋,角部IOa进而也从移动路径T2离开,故滑架10在绕顺时针旋转的同时移动。如图3(d)所示,在滑架10到达初始位置B吋,形成从印刷位置A时的姿势旋转了 90度的姿势。从初始位置B向印刷位置A返回吋,以该相反的过程来移动。在印刷位置A与初始位置B之间移动时的滑架10及搭载于其的喷墨头11的移动区域R如图4所示。移动区域R在记录纸P的左端部分稍微向印刷位置A的后方(图4的上方)伸出,但构成为不会从印刷位置A向搬运方向的上游侧伸出很大的区域。该移动区域R构成为不会与搬运辊对8平面性重合的区域,故滑架10不会与构成搬运辊对8的两个辊中的、从上侧按压记录纸P的从动辊8b发生干渉,而能够在印刷位置A与初始位置B之间进行移动。此次,为了比较,在图4中示出了将滑架10以其一端为中心而旋转时的移动区域Rl (基于现有的移动方法的头移动区域)。移动区域Rl形成为向印刷位置A的后方伸出很大的扇形的区域。这样,现有的移动区域Rl构成为与搬运辊对8平面性重合的区域,为了避开与搬运辊对8的干渉,而成为需要使搬运辊对8向上游侧大幅移动的区域。接着,对头移动机构14的各部分的结构进行说明。如图2(a)所示,头移动机构14具备沿着与基于记录纸搬运路径5的搬运方向(图2(a)的X方向)正交的方向延伸的滑架框架15 ;被支承在滑架框架15的初始位置B侧的端部的滑架电动机16。滑架框架15被支承在打印机I的装置主体框架上。滑架框架15的初始位置B侧的端部延伸至初始位置B的左端,且在该部分上安装有沿着初始位置B的左端位置而向搬运方向上游侧(图2(a)的上方)延伸的悬挂框架17。滑架框架15具有沿着上下方向延伸的垂直板部15a(參考图5)和从垂直板部15a的上端朝向搬运方向上游侧水平延伸的水平板部15b,在水平板部15b的下侧固定有悬挂框架17的基端部。图5是头移动机构14的侧视图(从图2 (a)的Yl方向观察时的侧视图),省略了比图2(a)的Z-Z线靠右侧的部分的图示。另外,图6是头移动机构14的印刷位置A侧的端部及压板间隙检测器的立体图(从图2(a)的Y2方向观察时的立体图),图7是从头移动机构14的斜上方观察时的立体图。并且,图8是用于悬挂滑架10的单轨机构的说明图,图8(a)是表不俯视结构的说明图,图8(b)是局部立体图。头移动机构14具有从上方吊起初始位置B侧的角部IOa而沿着包括圆弧状路径Tlb在内的移动路径Tl进行引导的单轨机构18 (第二引导部);对与初始位置B相反侧的角部IOb沿着直线状的移动路径T2而进行引导的滑动引导机构19(第一引导部)。单轨机构18具有形成在悬挂框架17中的压板4侧的缘部的导轨20 ;为了从该导轨20悬挂滑架10的角部IOa而设置在角部IOa上的悬挂部21。如图2 (a)所不,导轨20具有对第一直线路径Tla加以限定的较短的第一直线轨道部20A ;对圆弧状路径Tlb加以限定,从第一直线轨道部20A的左端朝向搬运方向上游侧而呈圆弧状延伸的圆弧状轨道部20B ;对第二直线路径Tlc加以限定,从圆弧状轨道部20B的后端与搬运方向X平行地延伸的第二直线轨道部20C。如图5、图8所示,导轨20的各部分具有朝向下方地延伸的垂直的壁部22a和从壁部22a的下端向壁部22a的两侧水平延伸的水平部22b,其呈使T字型上下相反的剖面形状。如图8 (b)所示,悬挂部21具有从滑架10的角部IOa朝向导轨20而朝向上方突出的突出部23 ;设置在突出部23的前端的行走部24。行走部24安装成相对于突出部23而能够以朝向在使滑架10水平时垂直的方向(即,相对于喷嘴面IIa垂直的垂直方向)的旋转轴线(省略图示)为中心旋转。行走部24为具备在轴线方向上水平的行走辊25及夹着该行走辊配置的ー对引导辊26的辊单元27空开与壁部22a的厚度对应的空隙而对置配置的结构。各引导辊26将轴线方向垂直地配置。行走部24以将壁部22a插入辊単元27的空隙中并形成在水平部22b之上载置各行走辊25的状态的方式安装在导轨20上。由此,能够在使壁部22a的表背两表面由引导辊26进行引导的同时,使各行走辊25不会在水平部22b上下降地进行行走。当使行走部24沿着导轨20行走时,角部IOa在被悬挂在导轨20上的状态下,沿着由第一直线轨道部20A、圆弧状轨道部20B、第二直线轨道部20C限定出的移动路径Tl进行移动。
如图5、图7所示,滑动引导机构19具有沿着滑架框架15的垂直板部15a而向与搬运方向X正交的方向且水平延伸的滑架轴30(引导构件);能够滑动地支承在该滑架轴30上的滑块31 ;用于使滑块31沿着滑架轴30而往复移动的驱动带机构32 (驱动机构)。驱动带机构32根据滑架电动机16的输出旋转而被驱动。如图5所示,在滑块31形成有水平延伸的方型截面的槽31a,在槽31a的内部安装有滑架轴30。滑块31在滑架轴30的表面沿着槽31a的内侧面滑动的同时,沿着滑架轴30滑动。在滑块31中的槽31a的背面侧形成有轴保持部31b。轴保持部31b将安装在滑架10的角部IOb上的垂直的旋转轴33保持为能够旋转。如图5、图6所示,在滑架10的角部IOb的上部形成有筒状部34,并在其中穿过有旋转轴33。另外,在角部IOb的下端部分形成有与筒状部34同轴状配置的圆板状部分35,在圆板状部分35的中央的轴孔穿过有旋转轴33的下端侧的部分。在旋转轴33使滑架10呈水平的姿势时,其旋转轴线L安装成相对于喷墨嘴面Ila及与其对置的记录纸P的印刷面而形成垂直。滑架10中的筒状部34的下侧形成能够安装滑块31的轴保持部31b的凹陷形状。在其中插入有轴保持部31b,在轴保持部31b的轴孔中插入有旋转轴33的中央部分。在这样的结构的作用下,形成经由旋转轴33而将滑架10旋转自如地由滑块31保持且经由滑块31而将滑架10的角部IOb侧的重量由滑架轴30支承的状态。当使滑块31沿着滑架轴30往复移动时,与其相伴地,滑架10的角部IOb及旋转轴33沿着滑架轴30而向与搬运方向X正交的方向往复移动。旋转轴33的上端向筒状部34上突出,在其前端安装有上部引导辊36。在设于滑架框架15的上端部分的水平板部15b的下侧安装有朝向下方突出的矩形截面的上部引导件37。在上部引导件37和滑架框架15中的垂直板部15a的上端部分之间配置有上部引导辊36,上部引导件37相对于上部引导辊36从图5的右侧抵接。同样地,旋转轴33的下端向圆板状部分35的下侧突出,在其前端安装有下部引导辊38。在滑架框架15的垂直板部15a的下端部分上,在与下部引导辊38同一高度的部分安装有向下部引导辊38 —侧突出的下部引导件39。下部引导件39相对于下部引导辊38而从图5的左侧抵接。在滑架10沿着滑架轴30而往复移动时,上部引导辊36沿着上部引导件37的侧面37a被引导,且下部引导辊38在沿着下部引导件39的侧面39a被引导的同时进行移动。在此,滑架10经由对旋转轴33的中央部分进行支承的滑块31而以悬臂状态被支承,滑架10的重心Q从旋转轴33偏离。由此,对旋转轴33作用有使旋转轴33的上端向滑架10的重心Q —侧(图5的右侧)倾斜的旋转カ(向图5的顺时针的方向的旋转カ)。但是,相对于上部引导辊36而在滑架10的重心Q —侧(图5的右侧)配置有上部引导件37,相对于下部引导辊38而在滑架10的重心Q的相反侧(图5的左侧)配置有下部引导件39,因此,防止了由于滑架10的重量所引起的旋转轴33向倾斜方向的傾斜,从而使滑架10保持为水平的姿势。如上所述,本实施方式的打印机I将印刷位置A设定在搬运辊对8的下游侧,将初始位置B设定在滑架10的一端移动至搬运辊对8的上游侧的位置,在这种情况下,不会使滑架10与配置在印刷位置A的上游侧的搬运辊对8干渉,而能够使滑架10在印刷位置A与初始位置B之间移动。因而,无需使搬运辊对8向上游侧退避,而能够在狭窄的空间中汇集配置印刷机构及搬运机构。因而,对于打印机I的小型化有利。
即,在本实施方式中,能够在从印刷位置A朝向初始位置B移动的途中以前进方向后端的部分为中心而使滑架10旋转,从而在初始位置B处形成旋转了 90度的姿势。因而,能够减小在压板4的侧方应该确保的退避空间的宽度,从而能够抑制打印机I的装置宽度的増大。另外,如图4所示,在按这样的移动路径使滑架10移动时,滑架10的移动区域R与现有的扇形的移动区域Rl相比,不会向印刷位置A的上游侧(图4的上方)伸出很大。因而,能够将搬运辊对8等各种部件配置于在现有的结构中无法配置的移动区域Rl的内側。因而,能够在狭窄的空间中汇集配置印刷机构及搬运机构,对于打印机I的小型化有利。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通过对并不是呈圆弧状移动的角部10a,而是呈直线状移动的角部IOb进行驱动来使滑架10动作,由此能够将驱动带机构32配置成直线状。因而,能够使用于使滑架10动作的驱动机构的结构单纯化。另外,通过悬挂的单轨机构18从上方对角部IOa进行引导,故能够使用于引导角部IOa的机构形成为省空间的结构,从而能够抑制装置宽度的増大。进而,在本实施方式中,使角部IOa沿着圆弧状路径Tlb移动,故能够使滑架10顺畅地旋转。另外,在角部IOa的移动路径Tl的始端部分设定第一直线路径Tla,因此,角部IOa在第一直线路径Tla上移动的范围内,不会改变滑架10的姿势,而能够对宽度方向上的位置进行微调整。因而,能够对印刷位置A中的喷墨头11的宽度方向上的位置进行微调整,从而能够使喷墨头11相对于记录纸P而沿着宽度方向对位。(改变例)(I)在上述实施方式中,在初始位置B处形成使滑架10旋转了90度的姿势,不过,也可以通过对移动路径T1、T2进行适当设定,而将初始位置B的滑架10的姿势设为倾销了任意的角度的姿势。(2)在上述实施方式中,通过在移动路径T2的一端设定第一直线路径Tla,而能够进行印刷位置A的滑架10的宽度方向上的定位,不过,也可以在移动路径Tl、T2的初始位置B侧的端部设定用于进行初始位置B的滑架10的准确的定位的移动路径部分。(3)在上述实施方式中,作为用于使向初始位置B移动时成为前头的角部IOa向从另一方的角部IOb的移动路径T2远离的方向移动的移动路径,设定有由图2(a)的圆弧状轨道部20B来限定的圆弧状路径Tlb和与其后端连接的第二直线路径Tlc,不过,角部IOa的移动路径并不限定于这样的形状,也可以在使滑架10不与搬运辊对8干涉的范围内进行适当变更。例如,也可以减小圆弧状路径Tlb的直径尺寸,来相应地增长设定第一直线路径Tla及第二直线路径Tic。另外,也可以将圆弧状路径Tlb设定为圆弧以外的弯曲形状。或者是,也可以代替圆弧状路径Tlb,设定相对于第一直线路径Tla及第二直线路径Tlc而以45度的角度交叉的倾斜的移动路径。即便是这样的形状,也与上述实施方式同样地,能够在使滑架10向初始位置B侧移动的同时进行旋转。因而,与图4的移动区域R同样地,能够在没有从印刷位置A伸出很大的区域内通过地移动。(4)在上述实施方式中,使滑架10的角部IOb沿着直线状的移动路径T2移动,不过,也可以使角部IOb的移动路径在使滑架10不与搬运辊对8干涉的范围内进行适当变更。例如,也可以使角部IOb的移动路径的一部分在使滑架10不与搬运辊对8干渉的范围内向搬运方向的上游侧或者下游侧移动。作为一例,能够设定随着接近记录纸P的初始位置B侧的端部位置而使角部IOb暂时向搬运方向下游侧移动,之后返回上游侧这样的路径。这样,能够极カ地减小伴随着滑架10的旋转(姿势变化)的向上游侧的伸出量。
(5)在上述实施方式中,将基于单轨机构18的滑架10的支承位置设定在滑架10的端部(角部10a),不过,基于单轨机构18的支承位置也可以从该位置错开设定。例如,可以设为由单轨机构18对更接近角部IOb的部分进行支承的结构。或者是,也可以设为由单轨机构18来支承位于相对于角部IOb的对角线上的角部的结构。在这种情况下,重新设定的支承位置如图3、4所示那样,在滑架10移动时预先掌握在哪一条的移动轨迹上移动,并在与所掌握的移动轨迹对应的形状上设置单轨机构18的导轨20即可。(其他实施方式)上述实施方式的头移动机构14的结构为,利用两点支承滑架10并使各支点由单轨机构18和滑动引导机构19来引导,由此ー边进行旋转ー边进行移动,不过,对于其他的结构的机构而言,也可以使滑架10进行图3、图4所示那样的动作。例如,也可以形成为如下结构,S卩,一方面形成使滑架10仅在角部IOb处支承的结构,另ー方面在滑块31上设置以旋转轴33为中心而用于使滑架10旋转的旋转机构,通过使滑块31沿着滑架轴30移动的同时驱动旋转机构而使滑架10旋转,由此在使角部IOb呈直线状地移动的同时使滑架10 的姿势变化。在这种情况下,可以通过控制来使滑块31的位置和滑架10的旋转角度连动,也可以形成为通过将使滑块31直线性移动的机构和滑架10的旋转机构机械性地连动,由此能够实现图3、4那样的滑架10的动作的结构。或者是,即便在与角部IOb不同的位置设有用于使滑架10支承为能够旋转的旋转轴和以该旋转轴为中心而用于使滑架10旋转的旋转机构的结构中,也能够实现图3、4那样的滑架10的动作。在这种情况下,在滑架10进行图3、4那样的动作时,预先掌握旋转轴所通过的移动轨迹,并设有沿着该移动轨迹而对旋转轴进行引导的引导机构,根据基于引导机构的引导位置来变化来使基于旋转机构的旋转角度变化即可。这样,图3、图4所示那样的动作也可以通过在滑架10的任意的部分设置用于将该滑架10支承为能够以与墨液喷嘴面Ila垂直的旋转轴线为中心而旋转的旋转轴,且可以在使滑架10印刷位置A和初始位置B之间移动时,借助旋转轴的移动来使滑架10的姿势变化这样的各种结构来实现。
权利要求
1.一种印刷头移动机构,其用于使搭载有印刷头的滑架在与记录介质对置的印刷位置和向所述记录介质的印刷区域的外侧退避的退避位置之间往复移动,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印刷位置,所述滑架相对于搬运所述记录介质的搬运辊配置在所述记录介质的搬运方向的下游侧, 在所述退避位置,所述滑架的至少一部分相对于所述搬运辊配置在所述记录介质的所述搬运方向的上游侧, 所述滑架不与所述搬运辊发生干涉地在所述印刷位置和所述退避位置之间移动。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印刷头移动机构,其特征在于, 具有旋转轴,该旋转轴用于将所述滑架支承为能够以与所述印刷头的墨液喷嘴面垂直的旋转轴线为中心而旋转, 当所述滑架在所述印刷位置和所述退避位置之间移动时,通过所述旋转轴的移动而使所述滑架的姿势变化。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印刷头移动机构,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印刷位置和所述退避位置之间的至少一部分的移动区间内, 在所述滑架朝向所述退避位置时,以所述滑架的移动方向上的后端部分沿着直线状移动路径移动的同时,所述滑架的所述移动方向上的前端部分从所述直线状移动路径远离的方式使所述滑架的姿势变化, 在所述滑架朝向所述印刷位置时,以所述滑架的移动方向上的前端部分沿着所述直线状移动路径移动的同时,所述滑架的所述移动方向上的后端部分接近所述直线状移动路径的方式使所述滑架的姿势变化。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印刷头移动机构,其特征在于, 具有第一引导部,其沿着所述直线状移动路径对所述滑架的宽度方向上的一端进行引导;第二引导部,其在所述滑架从所述印刷位置向所述退避位置移动时,沿着包含有随着朝向所述退避位置而从所述直线状移动路径远离的路径部分的移动路径而对被引导部进行引导,该被引导部相对于所述一端设置在位于移动方向上的前方侧的所述滑架的部分上。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印刷头移动机构,其特征在于, 还具有驱动机构,该驱动机构使所述滑架的所述宽度方向上的所述一端沿着所述直线状移动路径往复移动。
6.如权利要求4或者5所述的印刷头移动机构,其特征在于, 由所述第二引导部引导的所述移动路径中的沿着从所述直线状移动路径远离的方向延伸的所述路径部分为圆弧状移动路径。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印刷头移动机构,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二引导部具有 第一直线引导部,其设置在所述被引导部的所述移动路径中的所述印刷位置侧的端部,沿着与所述直线状移动路径平行的第一直线路径而对所述被弓I导部进行引导, 圆弧状引导部,其与该第一直线引导部中的所述退避位置侧的端部连接,沿着所述圆弧状移动路径而对所述被弓I导部进行引导。
8.如权利要求4 7中任一项所述的印刷头移动机构,其特征在于, 具有旋转轴,该旋转轴用于将由所述第一引导部引导的所述滑架的所述宽度方向上的所述一端支承为能够以与所述印刷头的墨液喷嘴面垂直的旋转轴线为中心旋转, 所述第一引导部具有对所述旋转轴进行支承的滑块;对该滑块沿着与所述直线状移动路径平行的方向进行引导的引导构件。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印刷头移动机构,其特征在于, 所述旋转轴沿着上下方向延伸, 所述第一引导部具有 设于所述旋转轴的上端部分的上侧引导辊; 设于所述旋转轴的下端部分的下侧引导辊; 配置在所述引导构件的上方,对所述上侧引导辊向沿着所述直线状移动路径的方向进行引导的上部引导件; 配置在所述引导构件的下方,对所述下侧引导辊向沿着所述直线状移动路径的方向进行引导的下部引导件。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印刷头移动机构,其特征在于, 所述上部引导件相对于所述上侧引导辊配置在所述滑架的重心侧, 所述下部引导件相对于所述下侧引导辊配置在所述滑架的重心的相反侧。
11.如权利要求4 10中任一项所述的印刷头移动机构,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二引导部具有配置在所述滑架的上方的导轨;以从该导轨悬挂着所述被引导部的状态沿着所述导轨行走的悬挂部。
12.—种打印机,其特征在于,具有 权利要求1 11中任一项所述的印刷头移动机构; 印刷头,其构成为在配置于所述印刷位置时能够向从所述记录介质上的印刷区域的宽度方向的一端至另一端的范围喷出墨液,并通过所述印刷头移动机构而在所述印刷位置及所述退避位置之间移动; 搬运机构,其沿着经由所述印刷位置的搬运路径来搬运所述记录介质; 维护机构,其用于进行移动到所述退避位置的所述印刷头的维护。
全文摘要
本发明涉及喷墨打印机及其印刷头移动机构。喷墨打印机(1)的头移动机构(14)具有使搭载有喷墨头(11)的滑架(10)中的初始位置(B)侧的角部(10a)沿着包含圆弧状路径(T1b)在内的移动路径(T1)移动的单轨机构(18);使位于初始位置(B)相反侧的角部(10b)沿着与搬运方向(X)正交的直线状的移动路径(T2)移动的滑动引导机构(19)。角部(10a)的移动路径(T1)包括随着朝向初始位置(B)侧而从角部(10b)的移动路径(T2)远离的路径部分。从而,滑架(10)以角部(10b)为中心旋转,并在初始位置(B)处形成为旋转了90度的姿势。
文档编号B41J25/304GK103009829SQ2012103569
公开日2013年4月3日 申请日期2012年9月21日 优先权日2011年9月22日
发明者石田彻吾, 井上健 申请人:精工爱普生株式会社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