干燥装置及图像形成设备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491084阅读:112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干燥装置及图像形成设备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干燥装置以及一种图像形成设备。
背景技术
在图像形成设备中,现有的液滴喷射记录型图像形成设备包括液滴喷射头,该液滴喷射头具有多个排列成行的喷嘴。相对于液滴喷射头来传送纸(一记录介质),以通过从喷嘴向纸喷射例如墨水的液滴来在纸上形成图像(包括文字)。通过使用干燥装置来对液滴被喷射到的纸进行干燥,在这样的液滴喷射记录型图像形成设备中的图像形成之后执行的处理减少了由液滴中的水分引起的纸变形(卷曲和起皱)。日本专利申请公报(JP-A) N0.2011-224932公开了一种构造,其中将外部空气从图像形成设备外部导入干燥装置中,并且由风扇将外部空气作为干燥空气吹到记录介质上,该风扇被设置在正被沿着传送路径传送的记录介质的一侧。JP-AN0.2009-45861 和 JP-AN0.2010-125819 公开了一种构造,其中将图像形成设备内部的空气导入到干燥装置中,而且将该空气作为干燥空气吹到在传送路径上正被传送的记录介质的正表面上。然而,在JP-AN0.2011-224932的构造中,在记录介质的宽度方向上,干燥空气被吹到记录介质上的速率是不均匀的,这是因为干燥空气是从记录介质的一侧吹来的。

在JP-AN0.2009-45861和JP-AN0.2010-125819的构造中,因为图像形成设备内部的潮湿空气被作为干燥空气吹到记录介质上,所以干燥空气的水分含量增加。

发明内容
考虑到上述情况,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干燥装置和一种图像形成设备,该干燥装置和图像形成设备能够将干燥空气以在记录介质的宽度方向上均匀的速率吹到记录介质上,同时抑制干燥空气的水分含量的增加。本发明的第一方面提供了一种干燥装置,包括:在与记录介质的传送路径相交的方向上延伸的气流路径;将外部空气导入气流路径的外部空气引入部;以及被设置到气流路径上的加热及吹风部,其对被导入气流路径的外部空气进行加热,并且将干燥空气吹到在传送路径上正被传送的记录介质的正表面上。根据上述构造,通过设置在气流路径上的加热及吹风部,将由外部空气引入部导入气流路径的外部空气,作为干燥空气吹到记录介质的正表面上。通过将干燥空气吹到记录介质的正表面上,可以使在记录介质的宽度方向上的气流速率均匀。另外,由于将外部空气用作干燥空气,可以抑制干燥空气的水分含量的增加。本发明的第二方面提供了第一方面的干燥装置,其中沿着气流路径的长度方向形成循环开口。
根据上述构造,改进了加热及吹风部的能量效率,因为可以通过循环开口将从加热及吹风部吹出的干燥空气作为再循环空气吸回到气流路径中并且进行再循环。本发明的第三方面提供了第二方面的干燥装置,其中循环开口包括将作为被再循环到循环开口的干燥空气的再循环空气与已经被导入到气流路径中的外部空气隔开的隔板。根据上述构造,可以使新鲜空气和再循环空气的混合比例沿着气流路径长度方向是均匀的,这是因为气流路径中的循环干燥空气(即再循环空气)和气流路径中流动的由外部空气引入部导入的外部空气(即新鲜空气),由于隔板的缘故不会彼此干扰。本发明的第四方面提供了第三方面的干燥装置,其中:隔板包括朝着气流路径内部水平地延伸的水平片,以及从水平片的前沿向加热及吹风部弯曲的垂直片;以及利用密封板封闭隔板的两个端部。

根据上述构造,被通过循环开口引入气流路径的再循环空气撞击面向循环开口的罩子(垂直片),并且朝着加热及吹风部一侧改变方向。从外部空气引入部导入气流路径的新鲜空气撞击密封板,并且不会被导入到罩子内。因为在气流路径中循环的再循环空气和由外部空气引入部导入的新鲜空气开始在风扇附近混合在一起,所以比起如果不设置密封板的情况,新鲜空气和再循环空气的混合比例在气流路径长度方向上变得更加均匀。本发明的第五方面提供了第二方面至第四方面中的任一方面的干燥装置,其中循环开口形成在气流路径中的传送路径的上游侧。因为对记录介质的干燥发生在气流路径中的传送路径的下游侧,所以水分含量增大了已从记录介质蒸发的水分量。在第五方面的构造中,循环开口形成在气流路径中的传送路径的上游侧。因此,比起循环开口形成在气流路径中的传送路径的下游侧的情况,被通过循环开口弓I入气流路径的干燥空气(再循环空气)相应地具有更低的水分含量。本发明的第六方面提供了第二方面至第五方面中的任一方面的干燥装置,其中:加热及吹风部包括沿着气流路径长度方向设置的多个轴流式风扇,风扇引入已经被导入气流路径的外部空气以及已经被再循环到循环开口的再循环空气,并且将混合空气吹出;以及加热器,其对从每个轴流式风扇吹出的空气进行加热,以产生干燥空气;以及循环开口形成有如此的大小,以使得每个轴流式风扇均匀地引入再循环空气。根据上述构造,使从加热及吹风部吹到记录介质上的干燥空气的水分含量在宽度方向上更加均匀。本发明的第七方面提供了第一方面至第六方面中的任一方面的干燥装置,其中外部空气引入部设置在气流路径的两侧。根据上述构造,比起外部空气引入部仅设置在气流路径一侧的情况,可以使从加热及吹风部吹到记录介质上的干燥空气中含有的外部气体量在宽度方向上更加均匀,这是因为由外部空气引入部导入的外部空气发生循环并且在气流路径内变得均匀。本发明的第八方面提供了第一方面至第七方面中的任一方面的干燥装置,其中加热及吹风部包括将干燥空气吹到记录介质的正表面上的收缩开口。
根据上述构造,设置收缩开口增大了干燥空气的气流速率,并且提高了水蒸气去除效率。本发明的第九方面提供了第一方面至第八方面中的任一方面的干燥装置,其中夹持件夹持记录介质,并且将记录介质在传送路径上传送,该传送路径被附着到移动件,该移动件在气流路径和加热及吹风部的外侧周围的回路中行进。根据上述构造,可以避开移动件来引入外部空气,这是因为气流路径被布置为从循环的移动件之间在宽度方向上突出。本发明的第十方面提供了一种图像形成设备,包括:第一方面至第九方面中的任一方面的干燥装置;以及液滴喷射头,其被设置在干燥装置的传送路径上游侧,并且将液滴喷射到记录介质上,并且渲染图像。根据上述构造,可以通过干燥装置在宽度方向上均匀地对利用来自液滴喷射头的液滴喷射的记录介质的正表面进行干燥。本发明的第十一方面提供了第十方面的图像形成设备,其中:外部空气引入部包括风扇;并且图像形成设备还包括控制器,该控制器根据喷射到记录介质上的液滴量来控制风扇的气流速率。根据上述构造,例如,当喷射的液滴量小于给定的标准值时,控制器进行控制以减小气流速率,并且当喷射的液滴量大于给定的标准值时,控制器进行控制以增大气流速率。因此,能够可靠地干燥记录介质,而且也能够提高风扇的能量效率。


将基于下列附图来详细描述本发明的示例性实施例,在附图中:图1是用作根据本发明的图像形成设备的喷墨记录设备的示例性实施例的整体构造图;图2是根据本发明示例性实施例的喷墨记录设备的墨水干燥部、水施加部和UV照射部的放大图;图3是示出了通过墨水干燥部中的干燥空气对水基紫外线固化墨水进行干燥同时通过链式夹持器来传送纸的状态的图;图4是干燥装置的示意图;图5是示出了图4中的干燥装置的放大部分的放大图,利用实线示出了干燥装置的一部分内部构造;图6是图4中干燥装置的侧面截面图;图7A和图7B是用于解释根据本发明示例性实施例的干燥装置的操作的图;图8A示出了当循环开口处没有隔板时,空气如何在气流路径中流通的仿真结果;图8B示出了当循环开口处有隔板时,空气如何在气流路径中流通的仿真结果;图9A是 外部空气引入风扇的变型示例的图;图9B是外部空气引入风扇的变型示例的图;图1OA是循环开口的变型示例的图1OB是循环开口的变型示例的图;图1OC是循环开口的变型示例的图;图1IA是隔板的变型示例的图;图1lB是隔板的变型示例的图;以及图1lC是隔板的变型示例的具体实施例方式下面参考附图,介绍本发明的示例性实施例。设备构造图1是用作本发明的图像形成设备的喷墨记录设备的示例性实施例的整体构造的图。喷墨记录设备10是用于通过使用水基UV墨水(使用水介质并且用紫外线(UV)固化的墨水)的喷墨方法在纸张P (记录介质)上记录图像的喷墨记录设备。喷墨记录设备10被构造为主要包括:用于馈送纸P的纸馈送部12 ;用于将特定工艺液体施加到从纸馈送部12馈送进来的纸P的正表面(图像记录面)的工艺液体施加部14 ;用于对被工艺液体施加部14施加有工艺液体的纸P进行干燥的工艺液体干燥部16 ;用于通过喷墨方法使用水基UV墨水在已经由工艺液体干燥部16进行干燥的纸P的正表面上记录图像的图像记录部18 ;用于对被图像记录部18记录有图像的纸P进行干燥的墨水干燥部20 ;将水施加到已经被墨水干燥部20干燥的纸P的水施加部80 ;对已经被水施加部80施加有水的纸P执行UV照射(定影处理)以便将图像定影到纸P上的UV照射部22 ;以及将已经被UV照射部22照射UV的纸P排出的纸排出部24。

纸馈送部纸馈送部12将堆叠在纸馈送板30上的纸P —次一张地馈送到工艺液体施加部
14。作为纸馈送部的示例的纸馈送部12被构造为主要包括:纸馈送板30 ;吸入器(sucker)装置32 ;—对纸馈送辊34 ;馈送器板36 ;前挡块38 ;以及纸馈送滚筒40。以一捆多个堆叠的纸张的方式将纸P放置在纸馈送板30上。纸馈送板30配备有能够提升和降低纸馈送板的纸馈送板提升和降低装置(其在图中未示出)。使纸馈送板提升和降低装置与堆叠在纸馈送板30上的纸P的增加或减少相协调,控制对纸馈送板提升和降低装置的驱动来提升和降低纸馈送板30,使得位于该批最上面的纸P处于很定高度。用作记录介质的纸P不受特别限制,而且可以采用胶印中使用的通用的打印纸(主要由纤维素形成的纸,例如称为优级纸、铜版纸或美术纸的那些)。吸入器装置32从顶部一次一张地依次拾取堆叠在纸馈送板30上的纸P,并且将纸P馈送到该对纸馈送辊34。吸入器装置32配备有吸足32A,吸足32A被设置为提升、降低和摆动。纸P的上表面被吸足32A吸附和保持,以便将纸P从纸馈送板30传送到该对纸馈送辊34。具体地,吸足32A吸附和保持最上面的纸P的前边缘侧的上表面,拾取该纸P,并且将所拾取的纸P的前边缘插入到构成该对纸馈送辊34的一对辊34A和34B之间。该对纸馈送辊34由彼此互相按压接触的一对上辊34A和下辊34B构成。该对上辊34A和下辊34B中的第一个是驱动辊(辊34A),另一个是从动辊(辊34B)。由电机(在图中未示出)旋转地驱动驱动辊(辊34A)。与馈送纸P相协调地驱动电机。当纸P被从吸入器装置32馈送时,电机以协调的时序来旋转驱动辊(辊34A)。被插入到该对上辊34A和下辊34B之间的纸P被辊34A和34B夹住,并且在辊34A和34B的旋转方向(布置馈送板36的方向)上被馈送。对应于纸宽度来形成馈送板36,并且馈送板36接收由该对纸馈送辊34馈送出来的纸P,并且将纸P引导到前挡块38。馈送板36被布置为向下倾斜,然后放置在馈送板36的传送表面上的纸P通过沿着传送表面滑动被引导到前挡块38。将用于传送纸P的多个带式馈送器36A在宽度方向以一定间隔布置到馈送板36。带式馈送器36A形成为环形形状,而且被电机(在图中未示出)驱动以进行旋转。放置在馈送板36的传送表面上的纸P由带式馈送器36A馈送,并且被传送在馈送板36上。保持器36B和辊36C也被放置在馈送板36上。沿着纸P传送表面成直线地前后布置多个保持器36B (在当前示例中为两个)。保持器36B由片弹簧构成,宽度对应于纸宽度,而且被放置为与传送表面按压接触。通过在保持器36B下传递来校正由带式馈送器36A在馈送板36上传送的纸P的不平坦。辊36C设置在前保持器和后保持器36B之间。辊36C被布置为与纸P的传送表面按压接触。在纸P的上表面被辊36C向下按压的情况下来传送正在前保持器和后保持器36B之间传送的纸P。前挡块38校正纸P的取向。前挡块38形成为板状,而且与纸P传送方向正交地布置。前挡块38由电机(在图中未示出)驱动,并且被设置为能够摆动。通过使纸P的前边缘接触前挡块38来校正正在馈送板36上传送的纸P的方向(称为防歪斜)。前挡块38与将纸馈送到纸馈送滚筒40相协调地摆动,并且经过方向校正的纸P被传递到纸馈送滚筒40。纸馈送滚 筒40接收从馈送板36穿过前挡块38馈送的纸P,并且将纸P向着工艺液体施加部14传送。纸馈送滚筒40形成为圆筒状,并由电机(在图中未示出)旋转地驱动。还将夹持器40A设置在纸馈送滚筒40的外周面上,来用于夹持纸P的前边缘。因此,在由夹持器40A夹持纸P的前边缘并且将纸P缠绕到纸馈送滚筒40的周表面上的情况下,纸馈送滚筒40通过旋转,将纸P向着工艺液体施加部14传送。工艺液体施加部工艺液体施加部14将特定工艺液体施加到纸P的正表面上(图像记录表面)。工艺液体施加部14被构造为主要包括:用于传送纸P的工艺液体施加滚筒42 ;以及用于将特定工艺液体施加到由工艺液体施加滚筒42正在传送的纸P的印刷面的工艺液体施加单元44。工艺液体施加滚筒42接收来自纸馈送部12的纸馈送滚筒40的纸P,并且将纸P向着工艺液体干燥部16传送。工艺液体施加滚筒42形成为圆筒状,并由电机(在图中未示出)旋转地驱动。还将夹持器42A设置在工艺液体施加滚筒42的外周面上,来用于夹持纸P的前边缘。在由夹持器42A夹持纸P的前边缘并且将纸P缠绕到工艺液体施加滚筒42的周表面上的情况下,工艺液体施加滚筒42通过旋转,将纸P向着工艺液体干燥部16传送(工艺液体施加滚筒42旋转一次,传送一张纸P)。对工艺液体施加滚筒42和纸馈送滚筒40的旋转进行控制,使得传递和接收纸P的时序彼此协调。也就是说,工艺液体施加滚筒42和纸馈送滚筒40被驱动,使得它们具有相同的圆周速度,而且被驱动使得夹持器的位置彼此协调。
工艺液体施加单元44使用辊将工艺液体涂覆到正由工艺液体施加滚筒42传送的纸P的正表面上。工艺液体施加单元44被构造为主要包括:用于将工艺液体涂覆到纸P上的涂覆辊44A ;存储工艺液体的工艺液体槽44B ;以及用于提取存储在工艺液体槽44B中的工艺液体并将其馈送到涂覆辊44A的提取辊44C。注意在本示例中,做出由辊来涂覆工艺液体的构造,然而,用于施加工艺液体的方法不限于此。也可采取这样的构造,即采用喷墨头来施加工艺液体,或者将工艺液体作为喷雾来施加。工艺液体干燥部工艺液体干燥部16对正表面已经被施加有工艺液体的纸P进行干燥。工艺液体干燥部16被构造为主要包括:用于传送纸P的工艺液体干燥滚筒46 ;纸传送导引物48 ;以及用于通过将干燥空气吹到由工艺液体干燥滚筒46正在传送的纸P的印刷面上来对工艺液体进行干燥的工艺液体干燥单元50。工艺液体干燥滚筒46接收来自工艺液体施加部14的工艺液体施加滚筒42的纸P,并且将纸P向着图像记录部18传送。工艺液体干燥滚筒46被构造有圆筒状框体,并由电机(在图中未示出)旋转地驱动。夹持器46A被设置在工艺液体干燥滚筒46的外周面上,来用于夹持纸P的前边缘。在由夹持器46A夹持纸P的前边缘的情况下,工艺液体干燥滚筒46通过旋转,将纸P向着图像记录部18传送。注意,本示例中的工艺液体干燥滚筒46以能够利用单次旋转来传送两张纸P的构造,在外周面上的两个位置处设置有夹持器46A。工艺液体干燥滚筒46和工艺液体施加滚筒42的旋转被控制,使得用于接收和传递纸P的时序能彼此协调。也就是说,工艺液体干燥滚筒46和工艺液体施加滚筒42被驱动使得它们具有相同的圆周速度,并且被驱动使得夹持器的位置彼此协调。纸传送导引物48被沿着纸P传送路径布置到工艺液体干燥滚筒46的一侧,并且引导纸P的传送。

工艺液体干燥单元50被布置在工艺液体干燥滚筒46的内部,而且通过将干燥空气吹到正由工艺液体干燥滚筒46传送的纸P的正表面上来进行干燥。工艺液体中的溶剂成分被相应地驱除,在纸P的正表面上形成墨水聚集层。在本示例中,两个工艺液体干燥单元50被设置在工艺液体干燥滚筒46的内部,而且被构造为将干燥空气吹到正由工艺液体干燥滚筒46传送的纸P的正表面。图像记录部图像记录部18通过将颜色C、M、Y、K的墨水(水基UV墨水)的液滴散布到纸P的印刷面上,来在纸P的印刷面上渲染彩色图像。图像记录部18被构造为主要包括:用于传送纸P的图像记录滚筒52 ;用于按压由图像记录滚筒52传送的纸P以便使纸P紧密接触图像记录滚筒52周表面的纸按压辊54 ;用于将每个颜色C、M、Y、K的墨水液滴喷射到纸P上的喷墨头56C、56M、56Y、56K (其作为液滴喷射头的示例);用于读取记录在纸P上的图像的内联传感器58 ;用于抑制墨雾的滤雾器60 ;以及滚滚筒冷却单元62。图像记录滚筒52接收来自工艺液体干燥部16的工艺液体干燥滚筒46的纸P,并且将纸P向着墨水干燥部20传送。图像记录滚筒52形成为圆筒状,并由电机(在图中未示出)旋转地驱动。夹持器52A被设置在图像记录滚筒52的外周面上,来用于夹持纸P的前边缘。在由夹持器52A夹持的纸P的前边缘并且将纸P缠绕到图像记录滚筒52的周面上的情况下,图像记录滚筒52通过旋转,将纸P向着墨水干燥部20传送。图像记录滚筒52的周面还设置有以特定图案形成的多个吸引孔(图中未示出)。围绕图像记录滚筒52周面缠绕的纸P被传送,同时通过吸引孔的吸引,将该纸P吸引保持在图像记录滚筒52的周面上。相应地,能够以高平坦性来传送纸P。注意,吸引孔的吸引只在一定范围内起作用,作用在特定吸引开始位置和特定吸引结束位置之间。吸引开始位置被设定为纸按压辊54的处置位置,而吸引结束位置被设定在内联传感器58的处置位置的下游侧(例如,设定在纸穿过墨水干燥部20的位置)。也就是说,做出设定使得至少在喷墨头56C、56M、56Y、56K的处置位置(图像记录位置)以及在内联传感器58的处置位置(图像读取位置),将纸P吸引保持到图像记录滚筒52周面上。用于将纸P吸引保持到图像记录滚筒52周面上的机构不限于上述负压吸引附着方法,而也可以采取应用静电吸引的方法。本示例性实施例的图像记录滚筒52以能够单次旋转传送两张纸P的构造,在外周面上的两个位置处布置有夹持器52A。图像记录滚筒52和工艺液体干燥滚筒46的旋转被控制,使得用于接收和传递纸P的时序能彼此协调。也就是说,图像记录滚筒52和工艺液体干燥滚筒46被驱动使得它们具有相同的圆周速度,而且被驱动使得夹持器的位置彼此协调。纸按压辊54被布置在图像记录滚筒52的纸张件接收位置(从工艺液体干燥滚筒46接收纸P的位置)附近。利用橡胶辊来构造纸按压辊54,并且纸按压辊54被布置为与图像记录滚筒52的周面按压接触。由于在穿过纸按压辊54时被夹住,所以已经被从工艺液体干燥滚筒46传递到图像记录滚筒52的纸P与图像记录滚筒52的周面紧密接触。四个喷墨头56C、56M、56Y、56K沿着纸P的传送路径以均匀间隔布置到图像记录滚筒52的一侧。喷墨头56C、56M、56Y、56K被构造为对应于纸宽度的线性头,而喷嘴面朝向图像记录滚筒52的周面。喷墨头56C、56M、56Y、56K中的每个通过将墨水液滴从形成在喷嘴面上的喷嘴排向着图像记录滚筒52喷射,来将图像记录在正由图像记录滚筒52传送的纸P上。`采用水基UV墨水来用作从喷墨头56C、56M、56Y、56K中的每个喷射的墨水。可以在液滴命中后通过使用紫外线辐射(UV)进行照射来固化水基UV墨水。内联传感器58被布置在图像记录滚筒52中的在纸P传送方向上的最后的喷墨头56K的下游侧的一侧。内联传感器58读取由喷墨头56C、56M、56Y、56K记录在纸P上的图像。例如,内联传感器58由线性扫描仪构成,并且读取由喷墨头56C、56M、56Y、56K记录在正由图像记录滚筒52传送的纸P上的图像。防触板59被布置在内联传感器58的传送方向下游侧,并且临近内联传感器58。当由于例如不好的传送而发生对纸P的提升时,防触板59防止纸P与内联传感器58接触。滤雾器60被布置在最后的喷墨头56K与内联传感器58之间,以便吸入在图像记录滚筒52的周面处的空气,并且捕捉任何墨雾。由于空气在图像记录滚筒52的周面处被吸入并且墨雾被捕捉,因此抑制了墨雾渗入内联传感器58,从而抑制了例如读取误差的发生。滚筒冷却单元62将冷空气吹到图像记录滚筒52上,对图像记录滚筒52进行冷却。滚筒冷却单元62被构造为主要包括空气调节器(在图中未示出)以及管道62A,管道62A用于将从空气调节器供应的冷空气吹到图像记录滚筒52的周面上。管道62A在纸P传送区域之外的区域将冷空气吹到图像记录滚筒52上,并对图像记录滚筒52进行冷却。在本示例中,管道62A被构造为在图像记录滚筒52基本下半侧的区域处吹冷空气并冷却图像记录滚筒52,这是因为基本是在图像记录滚筒52的圆弧形表面的上半部传送纸P。更具体地,管道62A的出口形成为圆弧形,以便基本覆盖图像记录滚筒52的下半侧,而且管道62A的出口被构造为在图像记录滚筒52基本下半侧的区域吹冷空气。基于与喷墨头56C、56M、56Y、56K的温度(特别是喷嘴面的温度)的关系,来设定图像记录滚筒52被冷却的温度,使得图像记录滚筒52被冷却到比喷墨头56C、56M、56Y、56K的温度更低的温度。相应地可以防止在喷墨头56C、56M、56Y、56K上发生冷凝。也就是说,通过将图像记录滚筒52的温度降低到喷墨头56C、56M、56Y、56K的温度以下,可以引导任何冷凝发生在图像记录滚筒一侧,并且可防止在喷墨头56C、56M、56Y、56K上发生冷凝(特别是喷嘴面上发生冷凝)。墨水干燥部墨水干燥部20在图像记录后对纸P进行干燥,并且驱除纸P的记录表面上剩余的液体成分。墨水干燥部20被构造为主要包括:用于传送上面已经记录图像的纸P的链式夹持器64 ;将反张力施加到正由链式夹持器64传送的纸P上的反张力施加机构66 (用作反张力施加部的示例);以及用于对正由链式夹持器64传送的纸P进行干燥的墨水干燥单元68 (用作干燥单元的示例)。链式夹持器64是墨水干燥部20、水施加部80、UV照射部22和纸排出部24中采用的一种常见的纸传送机构。链式夹持器64接收传递自图像记录部18的纸P,并且将其传送到纸排出部24。链式夹持器64被构造为主要包括:放置在图像记录滚筒52附近的第一链轮64A ;设置到纸排出部24的第二 链轮64B ;围绕第一链轮64A和第二链轮64B输送的环形链条64C;用于引导链条64C的行进的多个链条导引物(图中未示出);以及以均匀间隔附着到链条64C的多个夹持器64D。第一链轮64A、第二链轮64B、链条64C和链条导引物分别成对构成,而且被布置在纸P的宽度方向两侧。夹持器64D被布置为跨越在该对的链条64C之间。第一链轮64A被布置在图像记录滚筒52附近,从而能够接收利用夹持器64D从图像记录滚筒52传递过来的纸P。第一链轮64A由轴承(在图中未示出)可旋转地支承,并且被率禹合到电机(在图中未不出)。通过驱动该电机来运转围绕第一链轮64A和第二链轮64B输送的链条64C。第二链轮64B被设置在纸排出部24处,使得能够在纸排出部24处收集从图像记录滚筒52接收的纸P。也就是说,第二链轮64B的处置位置构成了沿着链式夹持器64的纸P传送路径的终点。第二链轮64B由轴承可旋转地支承(在图中未示出)。链条64C形成为环状,而且围绕第一链轮64A和第二链轮64B被输送。链条导引物被布置在特定的位置,并且进行引导使得链条64C沿着特定路径行进(=进行引导使得纸P被传送以沿着特定传送路径行进)。在本示例的喷墨记录设备10中,第二链轮64B被设置在高于第一链轮64A的位置。相应地,链条64C形成了在途中倾斜的行进路径。更具体的,行进路径由第一水平传送路径70A、倾斜传送路径70B和第二水平传送路径70C构成。
第一水平传送路径70A被设定在与第一链轮64A相类似的高度,而且围绕第一链轮64A输送的链条64C被设定为水平行进。第二水平传送路径70C被设定在与第二链轮64B相类似的高度,并且围绕第二链轮64B输送的链条64C被设定为水平行进。倾斜传送路径70B被设定在第一水平传送路径70A和第二水平传送路径70C之间,并且被设定为连接第一水平传送路径70A和第二水平传送路径70C。布置链条导引物以便形成第一水平传送路径70A、倾斜传送路径70B和第二水平传送路径70C。更具体地,链条导引物至少被布置在第一水平传送路径70A与倾斜传送路径70B的接合点,以及倾斜传送路径70B与第二水平传送路径70C的接合点。多个夹持器64D以均匀间隔附着到链条64C。设定夹持器64D的附着间隔使得匹配从图像记录滚筒52接收纸P之间的间隔。也就是说,夹持器64D的附着间隔被设定为匹配从图像记录滚筒52接收纸P之间的间隔,以便可以协调的时序从图像记录滚筒52接收从图像记录滚筒52依次传递的纸P。如上所述地构造链式夹持器64。如上所介绍的,当连接到第一链轮64A的电机(图中未示出)被驱动时,链条64C开始行进。链条64C的行进速度与图像记录滚筒52的圆周速度相同。对时序进行 协调,使得每个夹持器64D能够接收从图像记录滚筒52传递的纸P。反张力施加机构66将反张力施加回正在传送的纸P,同时,由链式夹持器64夹持前边缘。如图2和图3所示,反张力施加机构66主要设置有导引板72和多个抽风机202,抽风机202经由形成在导引板72的上表面中的多个吸引孔200吸入空气。多个孔204设置在导引板72的底面中,来用于排出吸入的空气。导引板72由具有对应于纸宽度的宽度的空心箱板构成。沿着链式夹持器64旁边的纸P传送路径(即链式移动路径)来布置导引板72。更具体地,沿着在第一水平传送路径70A和倾斜传送路径70B上行进的链条64C来布置导引板72,导引板72被布置为相距链条64C特定的间隔距离。在导引板72的上表面(朝向链条64C的表面:滑触面)上滑触地传送正由链式夹持器64传送的纸P的背面(没有记录图像的一侧表面)。导引板72的滑触面(上表面)以特定图案形成有多个吸引孔200。如上所述,从空心箱板形成导引板72。抽风机202在导引板72的空心部(内部)中产生吸力。相应地,通过形成在滑触面中的吸引孔200吸入空气。由于空气被通过导引板72的吸引孔200吸入,所以正由链式夹持器64传送的纸P背面被吸引紧贴吸引孔200。相应地,将反张力施加到正由链式夹持器64传送的纸P。如上所述,因为分别沿着沿着第一水平传送路径70A和倾斜传送路径70B行进的链条64C布置导引板72,所以当纸P正被沿着第一水平传送路径70A和倾斜传送路径70B传送时,反张力被施加到纸P上。如图1所示,墨水干燥单元68被布置到链式夹持器64的内部(特别是构成第一水平传送路径70A的位置的前半侧)。墨水干燥单元68对沿着第一水平传送路径70A传送的纸P进行干燥。墨水干燥单元68通过将干燥空气吹到正沿着第一水平传送路径70A传送的纸P的记录表面上,来对纸P进行干燥。沿着第一水平传送路径70A布置多个墨水干燥单元68。根据如墨水干燥单元68的处理能力以及纸P的传送速度(即打印速度)之类的因素,来设定所设置的墨水干燥单元68的数量。也就是说,进行设定使得从图像记录部18接收的纸P能够在被第一水平传送路径70A上传送的同时被干燥。相应地,还考虑墨水干燥单元68的能力来设定第一水平传送路径70A的长度。注意,稍后详细描述墨水干燥单元68的构造。水施加部水施加部80被设置到链式夹持器64的内部(特别是在构成第一水平传送路径70A的位置的后半侧),并且在纸P已穿过墨水干燥部20后水施加部80将水施加到正在第一水平传送路径70A上传送的纸P。水施加部80主要由以下构成:传送干燥后的纸P的链式夹持器64、将反张力施加到正由链式夹持器64传送的纸P的反张力施加机构66、以及将水施加到正由链式夹持器64传送的纸P的水施加单元82 (作为水施加部的一个示例)。水施加单元82通过例如将细水滴喷涂到纸P上,来将水施加到纸P。相应地调节纸P上的水分量。沿着第一水平传送路径70A布置多个水施加单元82。根据例如水施加单元82的能力以及纸P的传送速度(即打印速度)来设定所设置的水施加单元82的数量。也就是说,进行设定使得在纸P已经被墨水干燥单元68干燥后,纸P在第一水平传送路径70A上传送的同时,能够被施加特定量的水分。UV照射部UV照射部22将紫外线辐射(UV)照射到使用水基UV墨水记录的图像上,从而使图像定影。UV照射部22被构造为主要包括:用于传送纸P的链式夹持器64、用于将反张力施加到正由链式夹持器64传送的纸P的反张力施加机构66、以及将紫外线辐射照射到正由链式夹持器64传送的纸P的UV照射单元74 (其作为定影单元的一个示例)。如上所述,在墨水干燥部20、水施加部80和纸排出部24上共同采用了在此的链式夹持器64和反张力施加机构66。UV照射单元74被布置在链式夹持器64的内部(特别是在形成倾斜传送路径70B的位置),并且将紫外线辐射照射到 正在倾斜传送路径70B上传送的纸P的记录表面上。UV照射单元74设置有紫外线灯(UV灯),而沿着倾斜传送路径70B布置多个UV照射单元74。UV照射单元74将紫外线辐射照射到正在倾斜传送路径70B上传送的纸P的记录表面上。根据例如纸P的传送速度(即打印速度),来设定所设置的UV照射单元74的数量。也就是说,进行设定使得在倾斜传送路径70B上传送纸P的同时,能够通过照射紫外线辐射使图像定影。相应地,还考虑例如纸P的传送速度来设定倾斜传送路径70B的长度。纸排出部纸排出部24收集已经收到图像记录过程的循环的纸P。纸排出部24被构造为主要包括:用于传送UV照射后的纸P的链式夹持器64以及用于堆叠和收集纸P的纸排出板W。如上所述,在墨水干燥部20和UV照射部22之上共同采用了在此的链式夹持器64。链式夹持器64在纸排出板76至上释放纸P,将纸P堆叠在纸排出板76上。纸排出板76堆叠和收集从链式夹持器64释放出来的纸P。纸排出板76设置有纸挡块(例如前纸挡块、后纸挡块和侧纸挡块)(图中未示出),以便整齐地堆叠纸P。纸排出板76配备有纸排出板提升和降低装置(在图中未示出),该装置能够使纸排出板76提升和降低。耦合纸排出板提升和降低装置,以增加和减少堆叠在纸排出板76上的纸数量,对驱动进行控制,从而纸排出板76被提升和降低,使得纸P的最上张处于恒定高度。
对图像记录部、墨水干燥部、水施加部和UV照射部的详细描述下面更加详细地介绍图像记录部18、墨水干燥部20、水施加部80和UV照射部22,它们是本示例性实施例的喷墨记录设备10的相关部分。图2是本发明示例性实施例的喷墨记录设备10的墨水干燥部20、水施加部80和UV照射部22的放大图。图3是示出了在纸由链式夹持器传送的同时,水基紫外线可固化墨水正被墨水干燥部20中的干燥气体干燥的状态的图。如图1所示,喷墨头56C、56M、56Y、56K中的每个将相应颜色的墨水(水基UV墨水)的液滴喷射到纸P的记录表面,该纸P被保持与图像记录部18中的图像记录滚筒52紧密接触。墨水落到已经在工艺液体施加部14中被预先施加到记录表面上的工艺液体上,而且着色物质(色素)被分散在墨水聚集体中,形成了着色材料聚集体。由此,防止着色材料在纸P上流动,并且在纸P的记录表面上形成图案。如图2和图3所示,由墨水干燥部20中的墨水干燥单元68对正由链式夹持器64传送的纸P进行干燥。也就是说,墨水干燥部20是对包括于已经在着色材料聚集过程中被分离的溶液中的水分进行干燥的机构,并且墨水干燥部20设置有多个墨水干燥单元68,每个墨水干燥单元68在面向正由链式夹持器64传送的纸P的位置设置有IR加热器92,以及干燥装置90,其将在下文中介绍。链式夹持器64利用夹持器64D夹持每张纸P的前边缘,并且沿着平坦表面的导引板72传送纸P,而通过布置在链式夹持器64内部的墨水干燥单元68来执行干燥。当这正在执行时,纸P正被传送,而且被反张力施加机构66施加反张力以便不发生褶皱,并且被通过来自墨水干燥单元68的干燥空气进行干燥。相应地抑制了纸P的卷曲和起皱。如图3所示,将在下文详细描述的干燥装置90每个设置有用于将外部空气从喷墨记录设备10外面导入到干燥装置90内部的外部空气引入风扇94A以及干燥空气喷嘴96。干燥空气喷嘴96被构造为增加干燥空气的气流速率,该干燥空气包含从外部引入到干燥装置90中的被控制到特定 温度的外部空气,而且干燥空气喷嘴96被构造为将干燥空气吹到纸P的记录表面上。IR加热器92分别被控制到特定温度,并且使第一水平传送路径70A的内部升温。干燥空气喷嘴96和IR加热器92通过蒸发纸P记录表面中包含的水分来执行干燥。如图2所示,墨水量检测传感器97检测喷射到传送的纸P记录表面上的墨水量,墨水量检测传感器97被设置为面向图像记录滚筒52的周面,比起喷墨头56C、56M、56Y、56K,位于到图像记录滚筒52的进一步下游侧的位置。由墨水量检测传感器97检测的信号被输入到控制器98。控制器98包括CPU和存储器等,并且根据对纸P进行干燥的所需的量,也就是根据输入信号(墨水量),来控制外部空气引入风扇94A的气流速率。更具体地,如例如下面的表I所示,如果输入的墨水量低于给定的标准值(正常量),则控制器98通过减小外部空气引入风扇94A的旋转速度来减小气流速率。如果输入的墨水量明显低于给定标准值(正常量),控制器98通过大量减小外部空气引入风扇94A的旋转速度来大量减小气流速率。如果输入的墨水量为给定标准值(正常量),则控制器98通过将外部空气引入风扇94A的旋转速度设定为标准值旋转速度来针对正常气流速率执行控制。如果输入的墨水量高于给定标准值(正常量),则控制器98通过增加外部空气引入风扇94A的旋转速度来执行控制以增大气流速率。
表I
权利要求
1.一种干燥装置,包括: 在与记录介质的传送路径交叉的方向上延伸的气流路径; 将外部空气导入到所述气流路径中的外部空气引入部;以及 被设置到所述气流路径的加热及吹风部,所述加热及吹风部对被导入到所述气流路径中的外部空气进行加热,并且将干燥空气吹到正在所述传送路径上传送的所述记录介质的正表面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干燥装置,其中,沿着所述气流路径的长度方向形成循环开□。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干燥装置,其中,所述循环开口包括隔板,所述隔板将再循环空气与已经被导入到所述气流路径中的外部空气进行分隔,所述再循环空气是再循环到所述循环开口的干燥空气。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干燥装置,其中: 所述隔板包括朝向所述气流路径的内部水平地延伸的水平片、以及从所述水平片的前边缘向所述加热及吹风部弯曲的垂直片;以及利用密封板将所述隔板的两个端部进行封闭。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干燥装置,其中,所述循环开口被形成在所述气流路径中的传送路径的上游侧。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干燥装置,其中: 所述加热及吹风部包括: 多个轴流式风扇,所述多个轴流式风扇沿着所述气流路径的长度方向来设置,所述多个轴流式风扇引入已经被导入到所述气流路径中的外部空气和已经被再循环到所述循环开口的再循环空气,并且将混合后的空气吹出;以及 加热器,其对从每个所述轴流式风扇吹出的空气进行加热,以产生所述干燥空气;并且所述循环开口被形成为具有如此的大小,以使得每个所述轴流式风扇均匀地引入再循环空气。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干燥装置,其中,所述外部空气引入部被设置在所述气流路径的两侧。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干燥装置,其中,所述加热及吹风部包括收缩开口,所述收缩开口将干燥空气吹到所述记录介质的所述正表面上。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干燥装置,其中,夹持件被附着到移动件,所述夹持件夹持所述记录介质并且将所述记录介质在所述传送路径上传送,所述移动件在围绕所述气流路径和所述加热及吹风部的外侧的回路中行进。
10.一种图像形成设备,包括: 根据权利要求1至权利要求9中的任一项所述的干燥装置;以及液滴喷射头,所述液滴喷射头被设置在所述干燥装置的传送路径的上游侧,并且所述液滴喷射头将液滴喷射到所述记录介质上并且对图像进行渲染。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图像形成设备,其中: 所述外部空气引入部 包括风扇;并且 所述图像形成设备还包括控制器,所述控制器根据喷射到所述记录介质上的液滴量来控制所述风扇的气 流速率。
全文摘要
提供了一种干燥装置,包括在与记录介质的传送路径交叉的方向上延伸的气流路径;将外部空气导入气流路径的外部空气引入部;以及加热及吹风部,其被设置到气流路径上,对被导入到气流路径上的外部空气进行加热,并且将干燥空气吹到正在传送路径上传送的记录介质的正表面上。
文档编号B41J11/00GK103223784SQ201210579789
公开日2013年7月31日 申请日期2012年12月27日 优先权日2012年1月31日
发明者千绵祐平, 大场昌宏, 长谷川昌孝 申请人:富士胶片株式会社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