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性印刷机刮刀清洗系统的制作方法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水性印刷机刮刀清洗系统属于印刷设备领域,由网纹辊、喷嘴、刮刀梁、水管Ⅰ、端封、控制系统、刮刀、第一电磁阀、第二电磁阀、水杯、隔膜泵、墨桶、水管Ⅱ组成,网纹辊连接喷嘴前端,喷嘴连接水管Ⅰ,刮刀梁下端依次为水管Ⅱ、端封、控制系统、刮刀,第二电磁阀连接控制系统,第一电磁阀控制水杯,水杯下设有隔膜泵和墨桶。本实用新型有节省水墨,减少污染,减少污水处理成本,结构简单,性能稳定,使用维护方便的特点。
【专利说明】水性印刷机刮刀清洗系统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用于瓦楞纸箱印刷机上的水性印刷机刮刀清洗系统。
【背景技术】
[0002]随着经济的发展,对瓦楞纸箱生产质量尤其是印刷质量要求越来越高,采用刮刀匀墨机构的印刷机(部)越来越多,而目前印刷机(部)所普遍采用的清洗系统是采用隔膜泵和自然回收的,这种清洗系统的缺点是水墨回收不彻底造成水墨浪费并且增加污水处理的成本甚至污染环境,因此需要对清洗系统进行改进,使清洗系统完美配合刮刀匀墨机构,确保印刷质量。
【发明内容】
[0003]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避免现有技术的不足之处,提供一种适用于高速印刷机(部)刮刀匀墨机构且稳定可靠的水性印刷机刮刀清洗系统。
[0004]本实用新型是通过以下措施实现的:本实用新型由网纹辊、喷嘴、刮刀梁、水管1、端封、控制系统、刮刀、第一电磁阀、第二电磁阀、水杯、隔膜泵、墨桶、水管II组成,网纹辊连接喷嘴前端,喷嘴连接水管I,刮刀梁下端依次为水管I1、端封、控制系统、刮刀,第二电磁阀连接控制系统,第一电磁阀控制水杯,水杯下设有隔膜泵和墨桶。
[0005]清洗时,网纹辊低速转动,电磁阀开启向水杯注入定量清水后,电磁阀开启利用压缩空气对水杯加压,使水杯里的清水通过喷嘴喷射在网纹辊及刮刀表面,一段时间后隔膜泵将网纹辊,刮刀和水管II内的余墨抽回墨桶中,再将水管II从墨桶内取出置于排污池,重复以上清洗程序,将网纹辊,刮刀梁,刮刀表面清洗干净,废水排进排污池进行污水处理。本实用新型有节省水墨,减少污染,结构简单,性能稳定,使用维护方便的特点。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06]附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结构示意图。
[0007]附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08]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0009]图中:网纹辊1、喷嘴2、刮刀梁3、水管I 4、端封5、控制系统6、刮刀7、第一电磁阀8、第二电磁阀9、水杯10、隔膜泵11、墨桶12、水管II 13。
[0010]如附图1-附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由网纹辊、喷嘴、刮刀梁、水管1、端封、控制系统、刮刀、第一电磁阀、第二电磁阀、水杯、隔膜泵、墨桶、水管II组成,网纹辊连接喷嘴前端,喷嘴连接水管I,刮刀梁下端依次为水管I1、端封、控制系统、刮刀,第二电磁阀连接控制系统,第一电磁阀控制水杯,水杯下设有隔膜泵和墨桶。网纹辊1,刮刀梁3,刮刀7和端封5组成水墨槽,储存印刷用水墨。印刷完毕后多余的水墨由隔I吴栗Ii抽回墨桶,但附着在网纹辊1,刮刀梁3,刮刀7表面和水管II 13内的水墨还有不少,为了尽可能的节省水墨,在清洗前有必要进一步回收。喷嘴2、水管II 13、端封5、第一电磁阀8、第二电磁阀9、水杯10,隔膜泵11、墨桶12组成自动清洗系统。余墨回收时第一电磁阀8开启向水杯10注入定量清水后,第二电磁阀9开启利用压缩空气对水杯10加压,使水杯里的清水通过喷嘴2喷射在网纹辊I及刮刀7表面,一段时间后隔膜泵11将网纹辊1、刮刀7和水管II 13内的余墨抽回墨桶12中;清洗排污时,将水管II 13从墨桶内取出置于排污池,第一电磁阀8开启向水杯10注入定量清水后,第二电磁阀9开启利用压缩空气对水杯10加压,使水杯里的清水通过喷嘴2喷射在网纹辊I及刮刀7之间,一段时间后隔膜泵11将网纹辊1、刮刀7和水管
II13内的废水排进排污池进行污水处理,重复以上清洗排污程序,将网纹辊1、刮刀梁3,刮刀7表面清洗干净。本实用新型有节省水墨,减少污染,减少污水处理成本,结构简单,性能稳定,使用维护方便的特点。
【权利要求】
1.水性印刷机刮刀清洗系统,其特征是由网纹辊、喷嘴、刮刀梁、水管1、端封、控制系统、刮刀、第一电磁阀、第二电磁阀、水杯、隔膜泵、墨桶、水管II组成,网纹辊连接喷嘴前端,喷嘴连接水管I,刮刀梁下端依次为水管I1、端封、控制系统、刮刀,第二电磁阀连接控制系统,第一电磁阀控制水杯,水杯下设有隔膜泵和墨桶。
【文档编号】B41F35/00GK203681009SQ201320787938
【公开日】2014年7月2日 申请日期:2013年12月5日 优先权日:2013年12月5日
【发明者】何国胜, 庞少辉 申请人:广州科盛隆纸箱包装机械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