镭射全息防伪局部压印转移技术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519363阅读:325来源:国知局
镭射全息防伪局部压印转移技术的制作方法
【专利摘要】本发明公开一种镭射全息防伪局部压印转移技术,包括如下步骤:按PVC卡制作工艺,先设计、排版、胶印印刷和层合工艺,将大张PVC制作成层合后的大张PVC卡半成品;局部UV制作,绷网,晒版,丝网印刷,采用UV哑膜光油,丝印印刷,将PVC卡半成品用UV哑膜光油做局部处理,镭射全息局部转移制作,转印机安装镭射膜,开启紫外线光固机,待uv灯值达55-65mJ/cm2时开始生产,要求把上述做好的PVC卡半成品与镭射膜同方向垂直放入转移机中进行光固,生产速度2500转/小时,光固后自然剥离收平整存放好,待自然冷却后转入后工序进行冲卡,制作产品局部能够呈现出镭射图案。
【专利说明】镭射全息防伪局部压印转移技术

【技术领域】
[0001]本发明属于防伪图案生产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镭射全息防伪局部压印转移技术。

【背景技术】
[0002]现有的常规的镭射膜是直接复合在印刷品上,为单一的局部光油印刷及全张镭射转移,因此不能生产出局部能够呈现出镭射图案的产品,现有技术生产的产品不具有光油立体感与镭射图案结合,衬托起来,呈现闪光亮丽,绚彩夺目的效果。


【发明内容】

[0003]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镭射全息防伪局部压印转移技术,其是一门较先进的防伪图案生产工艺,该工艺方法打破了常规的镭射膜直接复合在印刷品上的做法,而是采用局部压印转移的方法,在印刷品表面,用丝网印刷局部涂上光油,经固化定型后,把预制好的镭射膜压合在光油表面,将镭射膜剥离,产品局部能够呈现出镭射图案,光油立体感与镭射图案结合,衬托起来,呈现闪光亮丽,绚彩夺目的效果,弥补了目前市场上单一的局部光油印刷及全张镭射转移。本技术适用于印刷品、卡类、个性化产品等领域。
[0004]本发明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所述的镭射全息防伪局部压印转移技术,包括如下步骤:
1.大张制作方法:按卡制作工艺,设计一排版一胶印印刷一层合,按上述工艺,将大张PVC制作成层合后的大张半成品;供后道做局部UV及压印转移技术,本发明的卡优选PVC卡。此工艺适用于其它的如材质为PET或BOPP等的卡片的制作。
[0005]2.局部UV制作:
2.1绷网:
丝印绷网时,先对网框进行清洁处理,一定要使丝网经纬垂直。两两对边拉网,拉网要均匀。每次拉网量不宜过大,采用250目的丝网,气压为4.2Mpa,用张力计检测中心张力需达30-35N/cm ;网框四角张力要求相等;用单黄胶将网框与250目的丝网的表层各涂一次,自然干燥时间为24小时;
2.2晒版:
在网框的框面涂感光胶一遍,框底二遍,且感光胶刮层均匀,然后放入烘箱内干燥10分钟(烘箱温度35-45°C,优选温度为40°C),将菲林片药膜面朝上,以及网框平放入曝光机内抽气曝光时间1.5-3分钟(优选时间为2分钟),曝光后用常规气压水冲洗网版至图案清晰,放入干澡机烘干,烘干时间为10分钟;
2.3丝网印刷:
2.3.1采用1101 UV光油,优选UV哑膜光油。
[0006]2.3.2丝印印刷,丝印印刷气压为0.45-5MPA,刮刀压力为0.2N,光油厚度达到
0.2丽,进行PVC卡的局部丝印UV哑膜光油,按此参数调整,产品套印准确,印刷平实,无脏点、花点、锯齿,印刷过程需注意:压力太小,图纹不完整,UV哑膜光油易扩散,压力过大时网版易破,UV效果则达不到精准厚度,易糊版,没有立体感。为防止UV哑膜光油扩散,要立即流入后工序进行镭射全息局部转移;
3.错射全息局部转移制作:
转印机安装特制镭射膜,膜面(即图案面)朝里,调整压印压力(滚筒压力调到间隙
1.0-2.5丝),注意:压力调整太大转印后图案会糊,镭射效果差,压力太小图案会残缺不齐,开启紫外线光固机,待Uv灯值达55-65 mj/cm2时开始生产,要求把步骤2.3.2做好的PVC卡半成品与镭射膜同方向垂直放入转移机中进行光固,生产速度2500转/小时,光固后自然剥离收平整存放,待自然冷却后转入后工序进行冲卡、检验制作成成品卡。
[0007]上述步骤2.3.1的UV哑膜光油采用如下配方制成:以重量百分比计:聚氯乙烯树脂20-30%、丙烯酸树酯15-20%、环己酮20-30%、丙二醇甲醚醋酸酯20_30%,助剂3_5%。所述助剂为活性胺,1-羟基环已基苯基甲酮,有机硅消泡剂和有机硅流平剂,其重量比为8:6:1:1.优选配方为聚氯乙烯树脂28%、丙烯酸树酯18%、环己酮25%、丙二醇甲醚醋酸酯25%,助剂 4%ο
[0008]上述UV哑膜光油还可包含纳米二氧化钛,其添加量为:以重量百分比计为2-3%,二氧化钛,化学式为T1 2,俗称钛白粉,多用于光触媒、化妆品,能靠紫外线消毒及杀菌,现正广泛开发,将来有机会成为新工业。二氧化钛可由钛铁矿用酸分解提取,或由四氯化钛分解得到。二氧化钛性质稳定,大量用作油漆中的白色颜料,它具有良好的遮盖能力,和铅白相似,但不像铅白会变黑;它又具有锌白一样的持久性。二氧化钛还用作搪瓷的消光剂,可以产生一种很光亮的、硬而耐酸的搪瓷釉罩面。二氧化钛可制作成光催化剂,净化空气,消除车辆排放物中25%到45%的氮氧化物,可用于治理PM2.5悬浮颗粒物过高的空气污染。
[0009]上述UV哑膜光油还可包含可分散超细二氧化硅,二氧化硅的颗粒粒径在100 -400nm之间,其添加量为:以重量百分比计为1_2%,可分散超细二氧化硅采用如下方法制备:在配有恒速搅拌器(为目前实验室中的通用设备,如北京中西远大科技有限公司,可调转速:50-1300转/分钟)的5升容器中,加入含200g 二氧化硅的滤饼(如:福建沙县金沙白炭黑制造有限公司制作的产品,二氧化硅含量25%,水含量75%)加入5g硼酸酯偶联剂(甲基乙撑十八醇基硼酸酯?硬脂酸三乙醇胺配合物,如:福州市仓山区宏博助剂厂制作的产品),在70°C下恒速搅拌20分钟,然后移入鼓风干燥箱中在100°C下干燥,待干燥后在150°C下活化lh,得到可分散超细二氧化硅产品。本发明采用硼酸酯偶联剂为表面改性剂,可与二氧化硅颗粒发生均匀包覆,阻止二氧化硅颗粒团聚,得到超细二氧化硅粉体,在一定温度下活化,还可与二氧化硅发生键合作用,使其在有机介质中得到很好地分散,形成稳定的分散体系,试验表明:根据其在有机介质中分散的SEM图可以看出,采用硼酸酯偶联剂时则二氧化硅的颗粒粒径在100 -400 nm之间,而且粒径分布均匀。而常规的二氧化硅的颗粒粒径在100nm -1OMffl之间,粒径分布不均匀。本发明由于采用上述的方法制备而成的可分散超细二氧化硅作为UV哑膜光油的配方成分,因此明显提高哑膜光油的附着力等性能,其与纳米二氧化钛的配合使用,而能提高哑膜光油的耐光色牢度(用日光晒测试),用手刮测试能证明:明显提闻哑I吴光油的附着力,朝性等机械性能。
[0010]其中UV哑膜光油配方组分的作用如下:
I)聚氯乙烯树脂:折射率:1.54 (20 C),密度:1.4 g/mL at 25 ° C (I it.),作为与PVC卡能较好相容,为市售产品。
[0011]2)丙烯酸树酯:是由丙烯酸酯类和甲基丙烯酸酯类及其它烯属单体共聚制成的树月旨,为常规市售产品。
[0012]3)丙二醇甲醚醋酸酯,为市售产品,是一种具有多官能团的非公害溶剂。主要用于油墨、油漆、墨水、纺织染料、纺织油剂的溶剂。
[0013]4) 1-羟基环已基苯基甲酮,为市售产品,用作高效的紫外光固化引发剂和非变黄光引发剂,增强紫外光固化效果。
[0014]5)活性胺,可采用江门市恒光新材料有限公司生产产品。
[0015]6)有机硅消泡剂和有机硅流平剂均为市售产品。
[0016]本发明所述的UV哑膜光油的生产方法,包括如下步骤:步骤一、取聚氯乙烯树脂20-30%、丙烯酸树酯15-20%、环己酮20-30%、丙二醇甲醚醋酸酯20-30%搅拌混合均匀成混合液;步骤二、将步骤一的混合液添加3-5%助剂,助剂是按活性胺:1_羟基环已基苯基酮:有机硅消泡剂:有机硅流平剂的重量比为8:6:1:1配制而成的。
[0017]当本发明所述的UV哑膜光油添加纳米二氧化钛和分散超细二氧化硅后的生产方法,包括如下步骤:步骤一、取聚氯乙烯树脂20-30%、丙烯酸树酯15-20%、环己酮20-30%、丙二醇甲醚醋酸酯20-30%、纳米二氧化钛2-3%和分散超细二氧化硅1-2%搅拌混合均匀成混合液;步骤二、将步骤一的混合液添加3-5%助剂,助剂是按活性胺:1_羟基环已基苯基酮:有机硅消泡剂:有机硅流平剂的重量比为8:6:1:1配制而成的。
[0018]实验证明:当UV哑膜光油添加纳米二氧化钛和分散超细二氧化硅提高哑膜光油的耐光色牢度(用日光晒测试),用手刮测试能证明:明显提高哑膜光油的附着力,韧性等机械性能。
[0019]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本发明的镭射全息防伪局部压印转移技术,其是一门较先进的防伪图案生产工艺,该工艺方法打破了常规的镭射膜直接复合在印刷品上的做法,而是采用局部压印转移的方法,在印刷品表面,用丝网印刷局部涂上光油,经固化定型后,把预制好的镭射膜压合在光油表面,将镭射膜剥离,产品局部能够呈现出镭射图案,光油立体感与镭射图案结合,衬托起来,呈现闪光亮丽,绚彩夺目的效果,弥补了目前市场上单一的局部光油印刷及全张镭射转移。本技术适用于印刷品、卡类、个性化产品等领域。本发明采用特殊的UV哑膜光油配方能在PVC卡上形成一种可抗菌的局部丝印UV哑膜光油层,使得产品局部能够呈现出镭射图案,光油立体感与镭射图案结合,衬托起来,呈现闪光亮丽,绚彩夺目的效果,UV哑膜光油配方中添加纳米二氧化钛可以抗菌等功能,增加分散超细二氧化硅提供其光油分散效果,从外观上可以看到卡上的光油均匀度和立体感,本发明添加了可分散超细二氧化硅比未加可分散超细二氧化硅均匀度好和立体感好,明显提高哑膜光油的附着力,韧性等机械性能。

【具体实施方式】
[0020]实施例1
本发明的实例是以智能卡工艺为例进行描述,工艺制作方法:
1.大张制作方法:按PVC卡制作工艺,设计一排版一胶印印刷一层合,按上述工艺,将大张PVC制作成层合后的大张半成品;供后道做局部UV及压印转移技术。此工艺适用于其它的如材质为PET或BOPP等的卡片的制作,为本领域常规技术。
[0021]2.局部UV制作:
2.1绷网:
丝印绷网时,先对网框进行清洁处理,一定要使丝网经纬垂直。两两对边拉网,拉网要均匀。每次拉网量不宜过大,采用250目的丝网,气压为4.2Mpa,用张力计检测中心张力需达33N/cm;网框四角张力要求相等;用单黄胶将网框与250目的丝网的表层各涂一次,自然干燥时间为24小时;
2.2晒版:
在网框的框面涂感光胶一遍,框底二遍,且感光胶刮层均匀,然后放入烘箱内干燥10分钟,烘箱温度为40°C,将菲林片药膜面朝上(菲林片药为本领域常规技术产品),以及网框平放入曝光机内抽气曝光时间为2分钟,曝光后用常规气压水冲洗网版至图案清晰,放入干澡机烘干,烘干时间为10分钟;
2.3丝网印刷:
2.3.1采用1101 UV光油,优选UV哑膜光油。
[0022]2.3.2丝印印刷,丝印印刷气压为2MPA,刮刀压力为0.2N,光油厚度达到0.2丽,进行PVC卡的局部丝印UV哑膜光油,按此参数调整,产品套印准确,印刷平实,无脏点、花点、锯齿,印刷过程需注意:压力太小,图纹不完整,UV哑膜光油易扩散,压力过大时网版易破,UV效果则达不到精准厚度,易糊版,没有立体感。为防止UV哑膜光油扩散,要立即流入后工序进行镭射全息局部转移;
3.错射全息局部转移制作:
转印机安装特制镭射膜,膜面(即图案面)朝里,调整压印压力(滚筒压力调到间隙1.5丝),注意:压力调整太大转印后图案会糊,镭射效果差,压力太小图案会残缺不齐,开启紫外线光固机,待Uv灯值达60 mj/cm2时开始生产,要求把步骤2.3.2做好的PVC卡半成品与错射膜同方向垂直放入转移机中进行光固,生产速度2500转/小时,光固后自然剥离收平整存放,待自然冷却后转入后工序进行冲卡、检验制作成成品卡。
[0023]上述步骤2.3.1的UV哑膜光油采用如下配方制成:以重量百分比计:聚氯乙烯树脂28%、丙烯酸树酯18%、环己酮25%、丙二醇甲醚醋酸酯25%,助剂4%。聚氯乙烯树脂20-30%、丙烯酸树酯15-20%、环己酮20-30%、丙二醇甲醚醋酸酯20_30%,助剂3_5%。所述助剂为活性胺,1-羟基环已基苯基甲酮,有机硅消泡剂和有机硅流平剂按重量比为8:6:1:1混合而成。
[0024]实施例2
本发明的实施例2工艺制作方法同实施例1:所不同的是采用UV哑膜光油配方不同。
[0025]本发明的实施例2的UV哑膜光油是在实施例1的基础上加有纳米二氧化钛作为助剂,其添加量为:以重量百分比计占总配方量的2-3%,二氧化钛,化学式为T1 2,俗称钛白粉,多用于光触媒、化妆品,能靠紫外线消毒及杀菌,现正广泛开发,将来有机会成为新工业。二氧化钛可由钛铁矿用酸分解提取,或由四氯化钛分解得到。二氧化钛性质稳定,大量用作油漆中的白色颜料,它具有良好的遮盖能力,和铅白相似,但不像铅白会变黑;它又具有锌白一样的持久性。二氧化钛还用作搪瓷的消光剂,可以产生一种很光亮的、硬而耐酸的搪瓷釉罩面。二氧化钛可制作成光催化剂,净化空气,消除车辆排放物中25%到45%的氮氧化物,可用于治理PM2.5悬浮颗粒物过高的空气污染;实验证明增加了纳米二氧化钛使UV哑膜光油具有抗菌功能。
[0026]本发明的实施例2的UV哑膜光油是在实施例1的基础上加有可分散超细二氧化硅作为助剂,二氧化硅的颗粒粒径在100 -400 nm之间,其添加量为:以重量百分比计占总配方量的1_2%,可分散超细二氧化硅采用如下方法制备:在配有恒速搅拌器(为目前实验室中的通用设备,如北京中西远大科技有限公司,可调转速:50-1300转/分钟)的5升容器中,加入含200g 二氧化硅的滤饼(如:福建沙县金沙白炭黑制造有限公司制作的产品,二氧化硅含量25%,水含量75%)加入5g硼酸酯偶联剂(甲基乙撑十八醇基硼酸酯.硬脂酸三乙醇胺配合物,如:福州市仓山区宏博助剂厂制作的产品),在70°C下恒速搅拌20分钟,然后移入鼓风干燥箱中在100°C下干燥,待干燥后在150°C下活化lh,得到可分散超细二氧化硅产品,根据其在有机介质中分散的SEM图可以看出,采用硼酸酯偶联剂时则二氧化硅的颗粒粒径在100 -400 nm之间,而且粒径分布均匀。而且实验证明本发明增加使用了可分散超细二氧化硅能使纳米二氧化钛在UV哑膜光油具有较好的分散功能,从外观上可以看到卡上的光油均匀度和立体感,本发明添加了可分散超细二氧化硅比未加可分散超细二氧化硅均匀度好和立体感好。
[0027]本发明的实施例2的所用的UV哑膜光油最佳配方为聚氯乙烯树脂25%、丙烯酸树酯17%、环己酮25%、纳米二氧化钛2.5%、可分散超细二氧化硅1.7%和丙二醇甲醚醋酸酯25%搅拌混合均匀,然后再加入助剂3.8%搅拌混合均匀,所述助剂为活性胺,1-羟基环已基苯基酮,有机硅消泡剂和有机硅流平剂,且按重量比为8:6:1:1配制而成的。
[0028]实验证明:用日光晒测试丝印实施例2的所用的UV哑膜光油时,当实施例1所用的UV哑膜光油配方中添加纳米二氧化钛和分散超细二氧化硅后能提高原有哑膜光油的耐光色牢度;用手刮测试能证明:当实施例1所用的UV哑膜光油添加纳米二氧化钛和分散超细二氧化硅,能明显提高哑膜光油的附着力,韧性等机械性能。
[0029]常规细菌试验证明,UV哑膜光油配方中添加纳米二氧化钛有抗菌功能。
【权利要求】
1.一种镭射全息防伪局部压印转移技术,包括如下步骤: 1.大张制作方法:按PVC卡制作工艺,先设计、排版、胶印印刷和层合工艺,将大张PVC制作成层合后的大张PVC卡半成品;
2.局部UV制作: 2.1绷网: 丝印绷网时,先对网框进行清洁处理,并使网框上的丝网经纬垂直,所述丝网采用250目的丝网,丝网中心张力为30-35N/cm;用单黄胶将网框与250目的丝网的表层各涂一次,然后自然干燥,时间为24小时; 2.2晒版: 在网框的框面涂感光胶一遍,框底涂二遍,且感光胶刮层均匀,然后放入烘箱内干燥10分钟,烘箱温度35-45°C,优选温度为40°C,将菲林片药膜面朝上,以及网框平放入曝光机内抽气曝光,曝光时间1.5-3分钟,优选时间为2分钟,曝光后用常规气压水冲洗丝网网版至图案清晰,放入干澡机烘干,烘干时间为10分钟; 2.3丝网印刷: 2.3.1采用UV哑膜光油; 2.3.2丝印印刷,所述丝印印刷气压为0.45-5MPA,刮刀压力为0.2N,将PVC卡半成品用UV哑膜光油做局部处理,丝印印刷后的UV哑膜光油厚度为0.2MM ;
3.错射全息局部转移制作: 转印机安装镭射膜,开启紫外线光固机,待Uv灯值达55-65 mj/cm2时开始生产,要求把步骤2.3.2做好的PVC卡半成品与镭射膜同方向垂直放入转移机中进行光固,生产速度2500转/小时,光固后自然剥离收平整存放好,待自然冷却后转入后工序进行冲卡、检验制作成成品卡; 上述步骤2.3.1的UV哑膜光油采用如下配方制成:称取以重量百分比计的聚氯乙烯树脂20-30%、丙烯酸树酯15-20%、环己酮20-30%和丙二醇甲醚醋酸酯20-30%搅拌混合均匀,然后再加入助剂3-5%搅拌混合均匀,所述助剂为活性胺,1-羟基环已基苯基酮,有机硅消泡剂和有机硅流平剂,且按重量比为8:6:1:1配制而成的。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镭射全息防伪局部压印转移技术,其特征在于上述UV哑膜光油还可包含纳米二氧化钛和可分散超细二氧化硅,纳米二氧化钛的添加量以重量百分比计为2-3%,可分散超细二氧化硅的添加量以重量百分比计为1-2%,二氧化硅的颗粒粒径在100-400 nm之间,可分散超细二氧化硅采用如下方法制备:在配有恒速搅拌器的5升容器中,加入含200g 二氧化硅的滤饼加入5g甲基乙撑十八醇基硼酸酯.硬脂酸三乙醇胺配合物,在70°C下恒速搅拌20分钟,然后移入鼓风干燥箱中在100°C下干燥,待干燥后在150°C下活化lh,得到可分散超细二氧化硅产品。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镭射全息防伪局部压印转移技术,其特征在于上述UV哑膜光油的优选配方为聚氯乙烯树脂25%、丙烯酸树酯17%、环己酮25%、纳米二氧化钛2.5%、可分散超细二氧化硅1.7%和丙二醇甲醚醋酸酯25%搅拌混合均匀,然后再加入助剂3.8%搅拌混合均匀,所述助剂为活性胺,1-羟基环已基苯基酮,有机硅消泡剂和有机硅流平剂,且按重量比为8:6:1:1配制而成的。
【文档编号】B41M3/14GK104369562SQ201410587433
【公开日】2015年2月25日 申请日期:2014年10月29日 优先权日:2014年10月29日
【发明者】江星 申请人:福州兆科智能卡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