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花部套装置和印花设备及其自动对版系统和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5068055发布日期:2018-07-31 23:04阅读:438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纺织工业的印染机械,尤其涉及印染机械中的印花部套装置、印花设备、用于印花设备的自动对版系统和用于印花设备的自动对版方法。



背景技术:

印花设备对印料(例如织物)进行印制之前或者在其过程中都需要进行套色或对版。如果对版不准,则导致印花设备的各色组单元印制的各颜色图案的重叠度不够高,出现废品,由此影响印花设备的产能和生产效率。而且,目前印花设备大多依靠人工操作来进行对版,不仅操作复杂、人工对版误差较大,而且动态调整速度慢,由此进一步影响印花设备的产能和生产效率。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解决以上问题至少之一,提出了本发明。

因此,本发明的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用于印花设备的自动对版技术,其能够实现快速的自动对版。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方面,提供一种印花部套装置,所述印花部套装置包括:多个印花色组单元;与各印花色组单元相对应地设置的用于检测色标的检测器,当印料经过每个印花色组单元时印制色标,其中所印制的色标中的每一个与各印花色组单元一一对应,相邻色标之间具有预定的基准距离,与各印花色组单元相对应地设置的检测器检测经过的与该印花色组单元相对应的色标,以基于所述基准距离获得相应的印花色组单元的套准偏差距离;以及与各印花色组单元对应地设置的控制器,被配置为能够依据相应的印花色组单元的套准偏差距离来调节该印花色组单元的版辊的位置,从而实现自动对版。

优选地,印花部套装置还包括在相应印花色组单元上设置的至少一个传感器,所述传感器用于检测在相应印花色组单元的版辊上的预定位置处设置的标记,以便基于首色印花色组单元或前色印花色组单元上的该标记的检测时间,调整该相应印花色组单元的版辊位置,从而使得在各印花色组单元上印制的图案对准。

优选地,所述检测器的灵敏度能够被调整,以调整色标的检测精度。

优选地,能够通过手动或自动地选择所检测到的色标来设置所述检测器的波门位置。

优选地,控制器能够根据检测器检测的首色或前色印花色组单元的套印参数,进行其他印花色组单元的相应套印参数设置。

根据本发明的另一方面,提供一种印花设备,该印花设备包括上述的印花部套装置。

优选地,该印花设备还包括独立于印花部套装置设置的、被配置为能够依据印花色组单元的套准偏差距离来调节该印花色组单元的版辊的位置的控制器。

优选地,该印花设备还包括与印花设备的主轴相连并且被配置为跟踪版辊的转速和位置信息以便通过控制器动态调整版辊的转速和/或位置的光电编码器。

根据本发明的再一方面,提供一种用于印花设备的自动对版系统,所述印花设备包括多个印花色组单元,其特征在于,该自动对版系统包括:检测器,与各印花色组单元对应地设置,用于检测色标,其中,当印料经过每个印花色组单元时印制色标,所印制的色标中的每一个与各印花色组单元一一对应,相邻色标之间具有预定的基准距离,与各印花色组单元相对应地设置的检测器检测经过的与该印花色组单元相对应的色标,以基于所述基准距离获得相应的印花色组单元的套准偏差距离;以及分别与各印花色组单元对应地设置的多个控制器,或者针对该印花设备集中地设置的一个控制器,其中,所述相应的印花色组单元的版辊的位置能够由控制器依据该套准偏差距离而进行调节,从而实现自动对版。

优选地,该自动对版系统还包括与印花设备的主轴相连并且被配置为跟踪版辊的转速和位置信息以便通过控制器动态调整版辊的转速和/或位置的光电编码器。

优选地,所述自动对版系统还包括与各印花色组单元相对应地设置的多个传感器,所述传感器用于检测在相应印花色组单元的版辊上的预定位置处设置的标记,以便基于首色印花色组单元或前色印花色组单元上的该标记的检测时间,调整该相应印花色组单元的版辊位置,从而使得在各印花色组单元上印制的图案对准。

根据本发明的另一方面,提供一种用于印花设备的自动对版方法,所述印花设备包括:多个印花色组单元;检测器,与各印花色组单元对应地设置,用于检测色标;以及分别与各印花色组单元对应地设置的多个控制器,或者针对该印花设备集中地设置的一个控制器,其特征在于,当印料经过每个印花色组单元时印制色标,其中所印制的色标中的每一个与各印花色组单元一一对应,相邻色标之间具有预定的基准距离;与各印花色组单元相对应地设置的检测器检测经过的与该印花色组单元相对应的色标,以基于所述基准距离获得相应的印花色组单元的套准偏差距离;以及该相应的印花色组单元的版辊的位置能够由控制器依据该套准偏差距离而进行调节,从而实现自动对版。

优选地,该自动对版方法还包括以下步骤:通过与印花设备的主轴相连的光电编码器跟踪版辊的转速和位置信息,以便通过控制器动态调整版辊的转速和/或位置。

优选地,该自动对版方法还包括以下步骤:通过与各印花色组单元相对应地设置的多个传感器来检测在相应印花色组单元的版辊上的预定位置处设置的标记,以便基于首色印花色组单元或前色印花色组单元上的该标记的检测时间,调整该相应印花色组单元的版辊位置,从而使得在各印花色组单元上印制的图案对准。

参照示例性实施例的如下详细描述并结合附图和根据附带的权利要求书,可以更全面地明白本发明的其它目的、特征和细节。

本领域技术人员通过参照下面列出的附图阅读相应实施例的如下详细描述,将会明白相应实施例以及各种另外的实施例的好处。此外,下面所讨论的附图的各个特征没有必要按比例绘制。附图中的各个特征和元件的尺寸可以扩大或减小,以更清楚地示出本发明的实施例。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进一步的说明。

图1是包括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的印花部套装置的转移印花机的整体侧视图。

图2是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的用于印花设备的快速自动对版系统的框图。

图3是通过调整检测器的灵敏度来进行找标的示例图。

图4是设置检测器的波门位置的示例图。

图5是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的快速自动对版方法的流程图。

1—中心辊2—织物3—纠偏装置

4—导辊5—印花色组单元506—推进缸

7—烘燥箱12—机架13—变频电机

15—中心辊清洗系统16—检测器17—控制器

1701—本地控制器1702—系统控制器18—光电编码器

19—图像捕获装置20—显示装置21—输入装置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通过参照附图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的详细描述。需要说明的是,所给出的任何技术特征以及任何技术方案均不限制本发明的保护范围,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应该包括本领域技术人员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所能想到的任何等同或替代技术方案。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可以先利用诸如凹版印刷版辊、柔版印刷版辊、圆网印刷版辊或胶版印刷版辊的版辊将水性墨水以设定的图案印制在转移印花暂载体上,然后再将转移印花暂载体上的墨水图案转移到织物上,从而最终在织物上形成印花图案,实现织物的印花。这里以使用凹版印刷版辊的情况作为例子进行描述。

参见图1所示,显示了包括本发明为解决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和缺点所提供的印花部套装置的转移印花机,该转移印花机整体上可以包括中心辊1和至少一个印花色组单元5。

在机架12上通过轴承固定连接一中心辊1。中心辊1可以由变频电机13驱动旋转。中心辊1可以为表面包覆橡胶的硬质材料辊。表面橡胶邵氏硬度为85-90度,优选为90度。中心辊1的外径可以为1600-2000mm,优选为1800mm。可选地,该中心辊可以空腔注油,通过内置于空腔的电热棒加热油液,从而可将中心辊1温度升温到30-150℃。显然,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根据实际需要,采用其它升温方式控制中心辊的温度。中心辊可加热升温,能够稳定转移印花温度,避免由于季节变化或昼夜变化形成较大温差,导致批次间产品质量的不稳定;并且针对一些高支高密织物,通过加热可进一步膨胀待印花的织物纤维,从而增加染料上染率和上染速度。

中心辊1圆周外围分布有至少一个(例如2-8个,图1中示出了6个)印花色组单元5,该印花色组单元或这些印花色组单元构成了根据本发明的印花部套装置。每个印花色组单元5由各自的推进装置、例如推进缸506独立地提供其朝向中心辊1前进的推进力。推进缸506安装在各个印花色组单元5的本体上,例如安装在本体的框架501上。

可选地,该转移印花机还可以包括导辊4。更优选地,设置有至少两个导辊4。在待印花的织物与中心辊接触的入口和出口附近分别设置至少一个导辊。导辊4引导织物2进入或导出处于中心辊1和印花色组单元5之间的加压区间。优选地,每个导辊4可以为硬质材料辊。每个导辊的外径可以为100-150mm。

可选地,在各个印花色组单元5之间可以设置有烘燥箱7,用于确保墨水印后干燥,防止多套色之间沾色串色现象。特别地,参见图1,设置有五个烘燥箱7,其与六个印花色组单元5交替分布在中心辊1圆周外围。另外,优选地,各印花色组单元之间的距离可以是相对固定的,即各印花色组单元之间的距离在设备安装之后基本不再改变。

可选地,转移印花机还可以包括布置在中心辊1和印花色组单元5的非加压区间的在线中心辊清洗系统15。该在线中心辊清洗系统15包括清洗装置、刮水刀和烘箱,中心辊1表面经清洗装置清洗后,通过刮水刀刮除中心辊1表面水分,再经烘箱干燥后,即实现连续循环应用。清洗装置可以包括喷淋头和毛刷。

图2是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的用于印花设备的快速自动对版系统的框图。如图2所示,用于包括多个印花色组单元5(图2例示为3个,但本发明不限于此)的印花设备的快速自动对版系统包括检测器16,检测器16可以与各印花色组单元5一一对应地设置,用于检测色标。例如,该检测器可以使用光电头,该光电头优选地具有快速的响应时间和高的颜色识别精度。例如,该光电头可以遇到颜色便可输出模拟信号,并且,例如,色差可以与信号强度有关,优选地,该光电头可以具有高的色差灵敏度。另外,优选地,在本发明中使用的光电头可以具有上、下两个电眼。

另外,如图2所示,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的快速自动对版系统还包括分别与各印花色组单元对应地设置的多个本地控制器1701和/或针对印花设备集中地设置的一个系统控制器1702。其中,上述的每个控制器能够依据通过检测器对色标的检测而得到的套准偏差距离来调节相应的印花色组单元的版辊的位置。具体地,与印花色组单元关联地设置的本地控制器1701和可以独立于印花色组单元设置的比如可以与印花设备自身关联地设置的系统控制器均可以依据通过检测器对色标的检测而得到的套准偏差距离来调节相应的印花色组单元的版辊的位置。,即,既可以由印花设备集中控制自动对版,也可以在各色组单元处分散地控制自动对版,本发明对此不进行限制。

另外,系统控制器1702还可以进行对整个系统或设备的总体控制。本地控制器1701还可以对印花色组单元进行其它的分布式控制。另外,也不一定每个色组单元对应一个本地控制器,也就是说,可以几个色组单元对应一个本地控制器。假定一个印花设备有六个色组单元,也可以两个或三个色组单元对应一个控制器,本发明对此不作任何限制。但是,每个色组单元对应一个控制器,操作和控制以及设备的维护和管理上将更加方便。

具体地,上述的色标是当印料(织物)经过每个印花色组单元时例如经由设置在该印花色组单元的版辊上的标记而印制的,所印制的色标可以与各印花色组单元一一对应,例如,如果印花设备中设置有六个印花色组单元,则可以在印料经过每个印花色组单元时每次印制一个对应的色标,所印制的色标的样式可以是矩形、三角形、梯形或者十字形等等。并且,相邻色标之间可以具有预定的基准距离(例如20mm或30mm等等,下文可称为“色标基准距离”)。这样,与各印花色组单元相对应地设置的检测器16可以检测经过的与该印花色组单元5相对应的色标,比如,与第二印花色组单元5相关联地设置的第二检测器16可以检测刚印制的与该第二印花色组单元5对应的那个第二色标,然后可得到该第二色标和与第一印花色组单元5对应的第一色标(可称为首色色标)之间的距离,然后比较上述基准距离20mm与该距离而获得可以作为两者之差的该第二印花色组单元5的套准偏差距离。与其它印花色组单元相对应的色标的检测以及套准偏差距离的计算与上面参照第二色标描述的方式类似,区别仅在于此时的基准距离是上述基准距离的倍数,比如计算第三印花色组单元5的套准偏差距离时,此时的基准距离是2倍的色标基准距离,即40mm。

基于通过上述方式计算的相应色组单元的套准偏差距离,可以调整相应色组单元的版辊位置,从而可以自动实现色组单元之间的套准,即实现自动对版。

另外,如图2所示,优选地,上述的快速自动对版系统还可包括与印花设备的主轴相连并且被配置为跟踪版辊的转速和位置信息以便通过控制器动态调整版辊的转速和/或位置的光电编码器18。

另外,优选地,所述自动对版系统还可包括与各印花色组单元相对应地设置的多个传感器(未示出),该传感器用于检测在相应印花色组单元的版辊上的预定位置处设置的标记,以便基于首色印花色组单元或前色印花色组单元上的该标记的检测时间,调整该相应印花色组单元的版辊位置,从而使得在各印花色组单元上印制的图案对准。

另外,关于套准,普通的套印过程如下:装版,上油墨,开机印花,这样自动套准前需要从第2色至最后一色依次手动调节,造成材料的浪费,特别是多次换版后累积的废料更多。为了减少这个环节产生的浪费,上述的预先套准功能(简称“预套”)使得用户只需在正式套印前执行预套功能,就能使各色在开机套印前已基本套准。

另外,由于相关的参数误差及齿轮间隙,可能导致各色预套不准,所以,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的快速自动对版系统还可以例如依据经验和/或试验来记录在各版径下的修正值,并且可以设置很多套的预套方案,方便用户随时调取和使用。

修正的方式例如可以如下这样。假定印刷设备有4个印花色组单元,可以装例如5套(该数值仅是例子,不是限制)版周相差比较大的印版执行预套,在每次印花稳定后记录各色修正。将这5次的预套修正取平均值记录为本预套方案的相应色组单元的“修正值”。具体地,在记录预套修正时,在套色十字线上测量偏差,以第一色为标准,每色的误差修正为本色误差减去第一色误差。例如:第二色十字线在第一色十字线的上方5mm(+5),第三色十字线在第一色十字线的上方3mm(+3),第四色十字线在第一色十字线的下方4mm(-4);则第二印花色组单元的修正值为5mm,第三印花色组单元的修正值为3mm,第四印花色组单元的修正值为-4mm。

另外,优选地,上述检测器的灵敏度能够被手动地或自动地调整,以调整色标的检测精度,准确地找到色标信号。图3示出了通过调整检测器的灵敏度来进行找标的例子。

另外,优选地,可以通过手动或自动地选择所检测到的色标的波形来设置所述检测器的波门位置,图4示出了设置/选择检测器的波门位置的例子。

另外,优选地,根据本发明的快速自动对版系统还可包括诸如控制面板、鼠标、键盘之类的用于输入参数等的输入装置,以及用于显示信息、增强用户体验的显示装置。

另外,优选地,根据本发明的快速自动对版系统还可包括诸如摄像机和照相机之类的图像捕获装置19,用于方便用户实时或按需查看印料上图案的对准情况等。

另外,优选地,上述的本地控制器1701或1702还能够根据检测器检测的首色或前色印花色组单元的套印参数,进行其他印花色组单元的相应套印参数设置。

另外,根据本发明的另一实施例,提供一种印花部套装置,该印花部套装置可以包括如图2所示的那样的多个印花色组单元5。该印花部套装置还可以包括与各印花色组单元相对应地设置的用于检测色标的检测器16,当印料经过每个印花色组单元5时印制色标,其中所印制的色标中的每一个与各印花色组单元一一对应,相邻色标之间具有预定的基准距离(比如20mm或30mm等等),与各印花色组单元相对应地设置的检测器16检测经过的与该印花色组单元相对应的色标,以基于所述基准距离获得相应的印花色组单元的套准偏差距离。该印花部套装置还可以包括与各印花色组单元对应地设置的控制器1701,被配置为能够依据相应的印花色组单元5的套准偏差距离来调节该印花色组单元5的版辊的位置,从而实现自动对版。其中,该印花部套装置的自动对版方式与上述的快速自动对版系统的方式可以相同,也可以不同。

另外,优选地,所述印花部套装置还可以包括在相应印花色组单元上设置的至少一个传感器,所述传感器用于检测在相应印花色组单元的版辊上的预定位置处设置的标记,以便由该印花色组单元的控制器1701或系统控制器1702基于首色印花色组单元或前色印花色组单元上的该标记的检测时间,调整该相应印花色组单元的版辊位置,从而使得在各印花色组单元上印制的图案对准。

另外,优选地,上述检测器的灵敏度能够被手动地或自动地调整,以调整色标的检测精度,如图3所示。

另外,优选地,能够通过手动或自动地选择所检测到的色标来设置所述检测器的波门位置,如图4所示。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还提供一种印花设备,该印花设备包括根上述的印花部套装置。

另外,优选地,该印花设备还包括独立于印花部套装置设置的、被配置为能够依据印花色组单元的套准偏差距离来调节该印花色组单元的版辊的位置的控制器1701(即系统控制器)。

另外,优选地,该印花设备还包括与印花设备的主轴相连并且被配置为跟踪版辊的转速和位置信息以便通过控制器动态调整版辊的转速和/或位置的光电编码器18。

图5是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的用于印花设备的快速自动对版方法的流程图。其中,该印花设备包括多个印花色组单元5、检测器16以及分别与各印花色组单元对应地设置的多个控制器1701或者针对该印花设备集中地设置的一个控制器1702。其中,检测器16可以与各印花色组单元对应地设置,用于检测色标。

如图3所示,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的用于印花设备的自动对版方法可以包括以下步骤:

在步骤s1,当印料经过每个印花色组单元时印制色标。其中,所印制的色标中的每一个与各印花色组单元一一对应,相邻色标之间具有预定的基准距离(例如20mm或30mm等等)。

在步骤s2,与各印花色组单元相对应地设置的检测器检测经过的与该印花色组单元相对应的色标,以便使得本地控制器或系统控制器能够基于上述的预定的基准距离获得相应的印花色组单元的套准偏差距离。

在步骤s3,该相应的印花色组单元的版辊的位置能够由本地控制器或系统控制器依据该套准偏差距离而进行调节,从而实现自动对版。

另外,优选地,上述方法还包括以下步骤s4:通过与印花设备的主轴相连的光电编码器18跟踪版辊的转速和位置信息,以便通过本地控制器或系统控制器动态调整版辊的转速和/或位置。

另外,优选地,上述方法还包括以下步骤s5:通过与各印花色组单元相对应地设置的多个传感器(未示出)来检测在相应印花色组单元的版辊上的预定位置处设置的标记,以便基于首色印花色组单元或前色印花色组单元上的该标记的检测时间,调整该相应印花色组单元的版辊位置,从而使得在各印花色组单元上印制的图案对准。

另外,优选地,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的自动对版系统和印花设备还可执行单标跟踪功能,具体地,当印制涂料印花或荧光染料印花时,由于反光或荧光状况下光电头的电眼难以检测色标信号,此时采用单标记方式进行跟踪,让该色跟踪前面指定的一色(无反光或无荧光的一个色组)。单标跟踪功能指只使用光电头的上电眼工作,同样利用色标波形图进行误差的侦测和校正。

另外,优选地,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的自动对版系统和印花设备还可执行无标跟踪功能,具体地,当印制涂料印花或荧光染料印花时,由于反光或荧光状况下光电头的电眼难以检测色标信号,此时也可采用无标记方式进行跟踪,所述无标跟踪即光电探头对印花图案中单一颜色的形成的特定波形进行跟踪侦测和误差校正。该技术也能解决双面不透明印花时反面第一色的套准问题。无标跟踪的套准精度可能会低于色标正常的套印单元。另外,无标跟踪颜色的色标,制版时要制成最后一个颜色。

上述的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的印花部套装置、印花设备和/或自动对版系统以及自动对版方法在产能和产品质量方面取得较好效果。此外,本发明的系统的套印能力远高于传统印花机的套印系统,其车速范围可达8~600m/min(具备高速套印能力),而且,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的印花部套装置、印花设备和/或自动对版系统以及自动对版方法能够实现自动找标、纵/横向套印控制、跟踪首色或前色、预先对版、单标跟踪、和/或无标跟踪功能。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提供一种印花部套装置,包括:

多个印花色组单元;

与各印花色组单元相对应地设置的用于检测色标的检测器,当印料经过每个印花色组单元时印制色标,其中所印制的色标中的每一个与各印花色组单元一一对应,相邻色标之间具有预定的基准距离,与各印花色组单元相对应地设置的检测器检测经过的与该印花色组单元相对应的色标,以基于所述基准距离获得相应的印花色组单元的套准偏差距离;以及

与各印花色组单元对应地设置的控制器,被配置为能够依据相应的印花色组单元的套准偏差距离来调节该印花色组单元的版辊的位置,从而实现自动对版。

优选地,上述的印花部套装置还包括在相应印花色组单元上设置的至少一个传感器,所述传感器用于检测在相应印花色组单元的版辊上的预定位置处设置的标记,以便能够由控制器基于首色印花色组单元或前色印花色组单元上的该标记的检测时间,调整该相应印花色组单元的版辊位置,从而使得在各印花色组单元上印制的图案对准。

优选地,所述检测器的灵敏度能够被手动地或自动地调整,以调整色标的检测精度。

优选地,能够通过手动或自动地选择所检测到的色标来设置所述检测器的波门位置。

优选地,控制器能够根据检测器检测的首色或前色印花色组单元的套印参数,进行其他印花色组单元的相应套印参数设置。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提供一种印花设备,该印花设备包括上述的印花部套装置。

优选地,该印花设备还包括独立于印花部套装置设置的、被配置为能够依据印花色组单元的套准偏差距离来调节该印花色组单元的版辊的位置的控制器。

优选地,该印花设备还包括与印花设备的主轴相连并且被配置为跟踪版辊的转速和位置信息以便通过控制器动态调整版辊的转速和/或位置的光电编码器。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提供一种用于印花设备的自动对版系统,所述印花设备包括多个印花色组单元,其中,该自动对版系统包括:

检测器,与各印花色组单元对应地设置,用于检测色标,其中,当印料经过每个印花色组单元时印制色标,所印制的色标中的每一个与各印花色组单元一一对应,相邻色标之间具有预定的基准距离,与各印花色组单元相对应地设置的检测器检测经过的与该印花色组单元相对应的色标,以基于所述基准距离获得相应的印花色组单元的套准偏差距离;以及

分别与各印花色组单元对应地设置的多个控制器,或者针对该印花设备集中地设置的一个控制器,其中,所述相应的印花色组单元的版辊的位置能够由控制器依据该套准偏差距离而进行调节,从而实现自动对版。

优选地,该自动对版系统还包括与印花设备的主轴相连并且被配置为跟踪版辊的转速和位置信息以便通过控制器动态调整版辊的转速和/或位置的光电编码器。

优选地,上述的自动对版系统还包括与各印花色组单元相对应地设置的多个传感器,所述传感器用于检测在相应印花色组单元的版辊上的预定位置处设置的标记,以便控制器能够基于首色印花色组单元或前色印花色组单元上的该标记的检测时间,调整该相应印花色组单元的版辊位置,从而使得在各印花色组单元上印制的图案对准。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提供一种用于印花设备的自动对版方法,所述印花设备包括:

多个印花色组单元;

检测器,与各印花色组单元对应地设置,用于检测色标;以及

分别与各印花色组单元对应地设置的多个控制器,或者针对该印花设备集中地设置的一个控制器,其中,

当印料经过每个印花色组单元时印制色标,其中所印制的色标中的每一个与各印花色组单元一一对应,相邻色标之间具有预定的基准距离;

与各印花色组单元相对应地设置的检测器检测经过的与该印花色组单元相对应的色标,以基于所述基准距离获得相应的印花色组单元的套准偏差距离;以及

该相应的印花色组单元的版辊的位置能够由控制器依据该套准偏差距离而进行调节,从而实现自动对版。

优选地,该方法还包括以下步骤:

通过与印花设备的主轴相连的光电编码器跟踪版辊的转速和位置信息,以便通过控制器动态调整版辊的转速和/或位置。

优选地,该方法还包括以下步骤:

通过与各印花色组单元相对应地设置的多个传感器来检测在相应印花色组单元的版辊上的预定位置处设置的标记,以便基于首色印花色组单元或前色印花色组单元上的该标记的检测时间,调整该相应印花色组单元的版辊位置,从而使得在各印花色组单元上印制的图案对准。

虽然已经参照特定的示例性实施例展示和描述了本发明,但是本发明不受这些示例性实施例的限制。应该认识到的是,本领域的技术人员能够在不脱离本发明的由权利要求书或者其等同内容所限定的范围和精神的情况下对这些示例性实施例进行变化和变型。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