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印章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3227104阅读:296来源:国知局
智能印章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一种印章,具体为一种能够有效管理使用行为的智能印章。



背景技术:

盖置印章作为法律行为生效的一种方式,在公司日常运营中需要特别注意对印章的管理,以规避不必要的法律风险。但是,受限于现有印章的形式,印章能够被(任何人)随意使用,所以现实中存在诸多未经审批授权使用印章的行为。在公司的用章管理中,对于随意用章的行为,不仅难以控制,而且使用后不容易获取使用痕迹,不仅容易给公司运营造成潜在风险,而且追责困难。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目前随意用章行为导致的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智能印章,其能够限定使用印章的行为,有效果改善印章被随意使用的状况,降低了公司运营风险。

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取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智能印章,包括章柄、本体腔、印章本体,驱动装置及主板。

所述章柄的下端径向向外延伸并呈柱筒形,章柄外壁上设有总开关。

所述章柄的杆体上设有置纳扫描装置的型腔,并于型腔口匹配仓盖一,仓盖一上设扫描窗口,杆体上还设有置纳电源的型腔,并于型腔口匹配仓盖二。

所述本体腔呈筒状,其上端连接在所述章柄柱筒形部分的下端口处。

所述印章本体置于所述本体腔中能够相对本体腔沿轴向往复移动,且初始状态时,所述印章本体相对本体腔保持在位移行程的最高处,此时印章本体的下端面相对本体腔的下端面处于上方。所述本体腔的下端面设有压力或光敏传感元件。

所述驱动装置和主板固定在所述章柄下部,所述驱动装置能够作用于所述印章本体,至少能够驱使印章本体相对本体腔轴向向下移动。可以设置所述驱动装置,使其驱动终端与印章本体的上端面刚性连接(电磁驱动形式下不一定要求必须刚性连接),这样驱动装置便能够作用于印章本体,驱使其往复升降。还可以仅用驱动装置驱使印章本体下移,而印章本体的上移复位,借助设置在本体腔内的与印章本体作用的机械部件(如弹簧等弹性部件)实现。

所述扫描装置、驱动装置、压力或光敏传感元件连接主板,主板能够分析处理扫描信息,控制驱动装置动作。所述驱动装置作用于印章本体并使其下移是以满足对所述压力或光敏传感元件的预设状态要求为前提的。

在上述方案中,所述印章的具体使用权限配置方法,可以通过主板上设置的编程模块具体设计,其不属于本专利方案所要解决的具核心问题。作为说明,可以采取如下形式使用:一,不针对任何具体人设置专有权限,只要有人通过扫描窗口输入指纹,且满足对压力或光敏传感元件的预设状态要求时,即可启动驱动装置将印章本体由本体腔内推出;二,针对具体人员专门设置使用权限,其他人员扫描指纹时,即便满足对压力或光敏传感元件的预设状态要求,驱动装置也不会动作,印章本体仍保持在本体腔内的状态。在第一种方式下,主板设有的存储模块,存储任何扫描指纹的人员的使用情况(扫描指纹的时间、指纹图像等)。在第二种方式下,可以只存储具有使用权限的人员的使用情况(扫描指纹的时间、指纹图像等),而且此种方式下可通过主板的数据接口,与操作终端连接,为有权利使用印章的人员设置使用权限。主板内的微处理器会分析录入的指纹是否问设定的权限人的指纹,进而做出判断,决定是否使驱动装置动作。

所谓要求满足的对压力或光敏传感元件的预设状态要求,是指本体腔的下端面反馈的压力值达到(升高到)一定值(可为区间范围)时----将印章放在纸上用力下按过程中,按压力足够大时便能够达到设定的压力值;或者是指光敏传感元件传送的亮度信号达到设定的光亮强度时----将印章放在纸上,本体腔的下端面与纸面接触,此时光敏传感元件的受光照状态,便可为预设定的状态要求。

进一步,所述印章本体的侧壁中部设有径向向外延伸的凸缘,上端面固定设有压板。所述印章本体处于所述凸缘与压板之间的一段上套置有复位弹簧。

所述印章本体置于所述本体腔中,且印章本体的外径小于本体腔的内径,所述压板的侧壁与所述本体腔的内壁匹配。

所述本体腔的内壁中部设有径向延伸的凸缘体,所述凸缘体的内径不小于所述印章本体的外径,小于所述凸缘的外径。所述本体腔的下端口内径不小于所述印章本体的外径,小于所述凸缘的外径。

装配后,所述凸缘置于所述凸缘体下方,所述复位弹簧的上、下两端置于压板与凸缘体之间。所述复位弹簧向上支撑所述印章本体,使印章本体的下端面置于所述本体腔的下端口内侧。

优选地,所述驱动装置包括永磁盘和电磁盘部。所述压板为环形压板,所述永磁盘嵌装在环形压板内。

所述电磁盘部固定在所述章柄下端,并置于所述章柄下端的柱筒部分内,相对置于所述永磁盘上方。所述永磁盘与所述电磁盘部中设置的电(通电后的)磁吸盘的相对面磁极一致。所述电磁盘部连接电源与主板,主板控制电磁盘部通、断电。

进一步,所述章柄的杆体上设有轴向的管腔,管腔中段设所述扫描装置,下段设所述电源,且对应扫描装置及电源的设置位置分别设所述仓盖一及仓盖二,管腔的下端口内侧固定设置所述主板,外侧固定设置所述电磁盘部。

优选地,所述驱动装置包括驱动电机及丝杠滑块组件。所述驱动电机及丝杠滑块组件固定在所述章柄下端,丝杠轴线沿竖直方向,驱动电机匹配在丝杠上端,滑块匹配在丝杠下部并与所述印章本体的上端面匹配。所述驱动电机连接电源与主板,主板能够控制驱动电机的正、反转时间及转速。

进一步,所述章柄的杆体下端设有孔腔,孔腔内固定安装所述主板,孔腔端口通过盘形座固定设置所述驱动电机。所述章柄下端柱筒形部分的端口处固定设有径向梁,所述丝杠的上端与驱动电机匹配,下端与径向梁匹配。所述滑块下端设有竖直延伸的连接臂,连接臂的下端自所述径向横梁的两侧穿过,并相对所述径向梁的下端面向下延伸。所述连接臂的下端固定连接有推压板,所述推压板与所述印章本体的上端面接触。

优选地,所述本体腔包括上套筒和下套筒,所述上套筒的上端连接在所述章柄柱筒形部分的下端口处,下端与下套筒连接;所述凸缘体设在所述上套筒下端口处的内壁上。

进一步,所述上套筒与所述章柄之间的连接采用刚性连接手段或借助专用工具进行装拆的可拆卸式连接手段。所述上套筒与下套筒之间的连接采用刚性连接手段或借助专用工具进行装拆的可拆卸式连接手段。

优选地,所述本体腔的下端面设有压力传感元件,压力传感元件的具体设置如下,即:

所述本体腔的下端面沿圆周分布有多个沉槽,沉槽的底面中心设有塞孔,塞孔内固定设有承压传感组,沉槽的端口设有封盖。

所述承压传感组包括赛套、传动组和应变组。

所述赛套的一端固定连接在塞孔内,另一端设有轴向延伸的径向槽,径向槽下方设有胶塞孔,胶塞孔的内端固定所述应变组。所述应变组包括弹性封膜和应变片,所述弹性封膜固定封盖在胶塞孔的内端口,应变片固定在弹性封膜上,能够与弹性封膜同步变形,所述应变片经连线连接主板。

所述传动组包括滑板和胶塞杆,所述胶塞杆的一端与滑板连接,另一端设有胶塞,胶塞与胶塞腔匹配。所述胶塞杆上套装有支撑弹簧,所述支撑弹簧的两端接触径向槽的内底和滑板。所述滑板的内端能够插入径向槽,外端穿过所述沉槽端口的封盖向外延伸。所述滑板的外端面相对完全伸出本体腔端口的印章本体下端面向外延伸。

优选地,所述本体腔的下端面设有光敏传感元件,所述光敏传感元件为光敏电阻,所述光敏电阻连接至主板。所述光敏电阻固定在所述本体腔下端面设置的沉孔中。在本体腔下端面与纸面接触时,光敏电阻被遮挡住,其阻止增加,几乎达到暗阻值。所以可预设光敏电阻受纸面遮挡后的阻值状态为主板能够控制驱动装置动作的前提,即光敏电阻相当于设置在控制电路的主电路中的光控式开关。

有益效果:在本专利的设计方案中,印章本体被设置在本体腔内,能够相对本体腔直线往复移动,而且在常规状态下(总开关闭合)印章本体的下端面处于本体腔内部,印章无法使用。只有在处于压力或光敏传感元件的预设状态下,且通过扫描装置扫描指纹后,经主板对扫描输入的指纹信息进行处理,才能够启动驱动装置,而将印章本体的下端面推出本体腔,进入能够正常使用印章的状态。一段时间后,印章本体受到驱动装置作用或受内设的机械复位部件作用,会相对本体腔上移复位。优化方案中,是在复位弹簧的作用下印章本体的下端面缩入本体腔内,完成复位。所以本设计方案能够限定使用印章的行为,有效果改善印章被随意使用的状况,降低公司运营风险。

用于驱动印章本体相对本体腔移动的驱动装置可以采用电磁驱动形式或者电机与丝杠滑块匹配的传动方式,且通过程序设定,可在(驱动)电机推动滑块移动至最低行程位置后,迅速返回初始位置(最高行程位置)。优选设定印章本体下端面相对本体腔下端面移出的位移量在0.5至1.5mm范围,优选1mm或0.8mm、1.2mm。优选设定印章本体下端面相对本体腔下端面缩入的位移量在1至3mm范围,最好为2mm。

附图说明

图1为所涉及方案的整体装配结构示意图;

图2为所涉及方案的分体结构示意图;

图3为优化方案,状态一的局部结构示意图;

图4为图3中的局部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5为优化方案,状态二的局部结构示意图;

图6为图5中的局部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7为优化方案下,本体腔的仰视示意图;

图8为承压传感组的原理结构示意图;

图9为另一种实施方式中驱动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10为图9方案中滑块与推压板配合的俯视示意图;

图11为图9方案中径向横梁的俯视示意图。

图中:1章柄,10总开关,11扫描装置,111仓盖一,1111扫描窗口,12电源,121仓盖二,2本体腔,21上套筒,211环形凸缘,22下套筒,221环状槽,2211条状沉槽,2212塞孔,222环形盖,223引线孔,3盖子,4印章本体,41凸缘,42复位弹簧,43环形压板,5永磁盘,5ˊ滑块,5ˊˊ丝杠,51推压板,52径向横梁,6电磁盘部,6ˊ驱动电机,7主板,8承压传感组,81赛套,811径向槽,812胶塞腔,82传动组,821滑板,822胶塞杆,8221支撑弹簧,8222胶塞,83应变组,831弹性封膜,832应变片,9光敏传感元件

具体实施方式

说明书附图所绘示的结构、比例、大小等,均仅用以配合说明书所揭示的内容,以供熟悉此技术的人士了解与阅读,并非用以限定本发明可实施的限定条件,故不具技术上的实质意义,任何结构的修饰、比例关系的改变或大小的调整,在不影响本发明所能产生的功效及所能达成的目的下,均应仍落在本发明所揭示的技术内容所能涵盖的范围内。同时,本说明书中所引用的如“上”、“下”、“前”、“后”、“中间”等用语,亦仅为便于叙述的明了,而非用以限定本发明可实施的范围,其相对关系的改变或调整,在无实质变更技术内容下,当亦视为本发明可实施的范畴。

文件方案中所涉及的印章本体(4)指印章上刻有公司名称的部分及油印盒部分构成的整体,组装成整体后,外形一般为圆柱体,当然不排除长方体的形式。

实施方式一

其所采取的驱动装置为电磁驱动机构:

如图1、图2所示的智能印章,包括章柄1、本体腔2、盖子3、印章本体4、永磁盘5、电磁盘部6及主板7。

所述章柄1的下端径向向外延伸并呈柱筒形,章柄1顶端设有总开关10。所述本体腔2呈筒状,其上端连接在所述章柄1柱筒形部分的下端口处。所述印章本体4装配在所述本体腔2中,印章本体4的外径小于本体腔2的内径。

所述章柄1的杆体上设有置纳扫描装置11的型腔,并于型腔口匹配仓盖一1111,仓盖一111上设扫描窗口1111,杆体上还设有置纳电源12的型腔,并于型腔口匹配仓盖二121。所述章柄1下端固定设置所述主板7和电磁盘部6,所述电磁部6置于所述章柄1下端柱筒部分内。具体地,可如如图1所示,在章柄11的杆体上设有轴向的管腔,管腔中段设扫描装置11,下段设电源12,且对应扫描装置11及电源12的设置位置分别设仓盖一111及仓盖二121,管腔的下端口内侧固定设置所述主板7,外侧固定设置所述电磁盘部6。此种布置,用电磁盘部6将章柄下端连通至本体腔2的端口封堵住,能够有效防止通过电源配置处的型腔,通过非正常方式对印章本体4作用向下的压力。所以,所设置的用于承载电磁吸盘的壳体,需要具有足够的刚性和强度,同时章柄及本体腔的制作材质也需要具有足够的刚性及强度,可以采用特种钢。扫描窗口也可置于章柄的顶端。

所述扫描装置11、电磁盘部6均连接电源12与主板7,主板7能够分析处理扫描信息,控制电磁盘部6通、断电。

所述永磁盘5嵌装在环形压板43内,所述环形压板43固定在所述印章本体4的上端面,所述环形压板43的外壁与所述本体腔2的内壁匹配,使印章本体4能够在本体腔2内沿竖直方向直线往复移动。所述永磁盘5与所述电磁盘部6中设置的电磁吸盘的相对面磁极一致,这样在电磁盘部6通电后,能够向下推动印章本体4下移。

所述印章本体4的外壁中部设有径向外延的凸缘41,所述本体腔2的内壁中部设有径向延伸的环形凸缘211。需要说明的是,所述凸缘41和环形凸缘211,至少可择一为连续的环状凸缘,所谓环形凸缘211并非唯一理解成沿圆周连续延伸的一个环形平台,其也可以理解为在水平面内沿圆周方向间断均布的多个径向凸缘围成的整体。方案中所设置的凸缘41与环形凸缘211对应匹配,作用在于限制印章本体4相对本体腔22上移的位移行程,此外环形凸缘211还与环形压板43对应,作为相对固定支撑平台(用于支撑下面将提及的复位弹簧42)。所述环形凸缘211的内径不小于(优选等于)所述印章本体4的外径,小于所述凸缘41的外径(凸缘41的外径优选与本体腔2的内径一致)。所述凸缘41置于所述环形凸缘211的下方。在原始状态下(电磁盘部端电时),永磁盘5的上端面与电测盘部6的下端面之间,最好有一定的轴向间距。

所述印章本体4置于所述环形压板43与环形凸缘211之间的部分外部,套设有复位弹簧42。所述本体腔2的下端口内径不小于所述印章本体4的外径,但小于所述凸缘41的外径,这样能够保证印章本体的下端能够穿出本体腔2的下端口,但是穿出长度的多少,受到所设置凸缘41的限制,即凸缘41决定印章本体4下端面的下移行程极限。图1至2中,在本体腔2的下端口,于内壁上设置环式的径向凸缘,该径向凸缘的内径一般与印章本体的外径一致(优选尺寸)。所述电磁盘部6失电状态下,所述复位弹簧42向上支撑所述印章本体4,使印章本体4的下端面置于所述本体腔2的下端口内侧,可使轴向的垂直间距在1mm至5mm之间。所述盖子3连接在本体腔2的下端口。

所述本体腔2的下端面设置了光敏传感元件9,具体可为光敏电阻。光敏电阻设在本体腔2下端面设置的沉孔中。光敏电阻连接置主板中设置的用于控制驱动装置具体动作的控制电路模块,只有在光敏电阻被遮挡住接近或达到暗阻值的前提下,控制电路模块才能够正常运行。所以,光敏电阻是作为光控开关使用,设置在控制电路模块的主电路上的,即主板上的微处理器在接收到光敏电阻的电阻变化状态值且判定其达到或接近暗阻值时,方导通控制电路模块的主电路,进而在录入指纹信息后,作出是否控制驱动装置动作以及如何动作的指令。光敏传感元件9可以为一个或者多个,图示中设置了四个,为优选。

如图1、图2所示,为了方便装配,所述本体腔2为由上套筒21与下套筒22构成的筒型结构。环形凸缘211设在上套筒21下端口的内壁上。需要说明的是,优选使章柄1与本体腔2之间的连接形式、构成本体腔22的上套筒21与下套筒22之间的连接形式,为(不可拆卸的)刚性连接(粘接或焊接等)或者需要借助(特制的)专用工具才能够拆卸的可拆卸连接形式。

使用说明:开启总开关10后,扫描装置11运行,主板7通电(主板7上至少设有用于控制电磁盘部6通断电的控制电路模块及微处理器),使本体腔的下端面与纸面接触,然后用扫描装置11扫描使用人员的指纹后,主板上的微处理器会分析指纹信息,确认是否合法(有权限),如确认合法则连通电磁盘部6的主电路,使电磁吸盘得电而与永磁盘5相排斥,迫使印章本体4下移,最终使印章本体4的下端面伸出本体腔2,进而进行盖章操作;如确认不合法则电磁盘部6的主电路持续处于断开状态,印章本体4保持处于本体腔2内,此时无法作盖章操作。

满足对压力或光敏传感元件的预设状态要求的前提下,对于印章本体4伸出本体腔2下端口后,所保持的状态可具体做以下两种设计(不局限于列举情形):其一,只要扫描装持续扫描到具有权限的指纹信息,则电磁盘部持续通电,印章本体下端面持续位于本体腔下端口外;其二,在每次扫描到具有权限的指纹信息后,电磁盘部持续通电x秒后自动断电(即便在这x秒的时间内,扫描装置能够持续扫描到具有权限的指纹信息),此时印章本体下端面持续位于本体腔下端口外的时间为x秒,如想继续使印章本体下端面位于本体腔下端口外,则需要再次扫描指纹信息,确认是否具有权限。优选后一种方式。前述两种控制方式,均通过主板上设置的编程模块完成。

为了便于灵活设定使用权限,在章柄11上可设置与主板连接的数据接口,进而通过数据线与操作终端连接,通过操作终端对公司人员进行权限分配设定。另外,在主板上设置了存储模块后,还可以通过数据接口导出使用数据信息。扫描装置扫描的所有人员(含无权限的人员)的指纹信息,均能够记录在存储模块中,记录的信息包括了电磁盘部6通电动作的时间及指纹图形。

为了准确知道每次印章本体下端移出本体腔后是否有按压动作(即判断是否盖章),可作如图3至图6所示的优化设计,该设计兼具有压力传感元件的作用。

所述本体腔2的下端面(具体为下套筒22的下端面)沿圆周分布有四个沉槽(即条状沉槽2211),条状沉槽2211的底面中心设有塞孔2212,塞孔2212内固定设有承压传感组8,条状沉槽2211的端口设有封盖(即环形盖222)。具体而言,在下套筒22的下端面设有环状槽221,环状槽221的底面上分布设置所述条状沉槽2211,所述环形盖222嵌入环状槽221中将所述条状沉槽2211的端口封盖住。

所述承压传感组8包括赛套81、传动组82和应变组83。所述赛套81的一端固定连接在所述塞孔2212内,另一端设有轴向延伸的径向槽811,径向槽811下方设有胶塞孔812,胶塞孔812的内端固定所述应变组83。所述应变组83包括弹性封膜831和应变片832,所述弹性封膜831固定封盖在胶塞孔812的内端口,应变片832固定在弹性封膜831上,能够与弹性封膜831同步变形。所述应变片832经连线连接主板。在上套筒及下套筒的壁体上设有穿设电线用的引线孔223。在各个弹性封膜上布设的应变片优选采用全桥式电路。

所述传动组82包括滑板821和胶塞杆822,所述胶塞杆822的一端与滑板821固定连接,另一端设有胶塞8222,胶塞8222与胶塞腔812匹配。所述胶塞杆822上套装有支撑弹簧8221,所述支撑弹簧8221的两端接触径向槽811的内底和滑板821的内端面。所述滑板821的内端能够插入径向槽811,外端穿过条状沉槽2211端口的环形盖222向外延伸。所述滑板821的外端面相对完全伸出本体腔2端口的印章本体4下端面向外延伸(图图3、图4所示)。

工作原理是,滑板821受到压力时,会向径向槽811内伸缩,支撑弹簧8221被压缩,胶塞8222向胶塞腔812内移动,胶塞腔812内的气压增大,致使弹性封膜831发生变形,此时应变片832与弹性封膜831同步变形,应变片发生变形时其阻值变化的情况传送至主板内,通过微处理器处理转化为压力变化信息,压力变化信息被记录在存储模块中。去除对滑板821施加的压力后,在支撑弹簧8221的作用下,滑板821向外移动而复位,胶塞8222移动至胶塞腔812的外端口。

如图4所示,在驱动装置对印章本体4施加推力f,而使印章本体4的下端面相对本体腔2(即下套筒22)的下端面完全移出时,印章本体4下端面所处的位置y处于滑板821下端面所处位置z的内侧,此时如果不施加作用力使滑板821上移,便无法盖章。而且主板控制驱动装置对印章本体施加推力f,是在滑板821下端面移至印章本体4的下端面对应的y处时,开始进入压力传感元件的预设状态后,在此之前主板的控制电路无法导通而控制驱动装置动作。所以,压力传感元件的预设状态具体指,应变片发生变形量等于/大于滑板移动至y处时的形变量时。继续对印章施加力f压,如图6所示,所述印章本体4下端面所处的位置yˊ处于滑板821下端面所处位置zˊ的内侧(在纯机械结构的驱动装置下,一般yˊ与zˊ之间的间距非常小,几乎平齐,主要受纸张能够发生的弹性形变影响;前述的电磁驱动形式中,因为竖直方向作用力存在磁场排斥力,所以印章本体会有一定的回缩量,故而yˊ与zˊ之间的间距相对大一些)。

总之,在滑板没有受到压迫向内收缩达到y处对应的水平面时,即便扫描输入具有权限的指纹信息,驱动装置也不动(电磁盘部不通电)而对印章本体作用以推力f。

如图7所示,沿圆周分布设置了四个承压传感组8,其具体数目还可以为三个或者六个。当然,设置的承压传感组8的个数也可以为一个或者两个,优选三个以上,目的是保证获取的已经盖置了印章的状况的准确性。触碰一个承压传感组8所传递的压力信号变化,可以证明没有盖置印章,而所有的承压传感组8同时发生压力信号变化,则在非常大的程度上便证明了已经盖置了印章。设置多个承压传感组8时,各承压传感组8中的滑板均缩入足够的长度时,(主板的微处理器)方认为达到了压力传感元件的预设状态,主板的电路控制模块的主电路才能够导通。

实施方式二

其方案相对于实施方式一的不同,主要在于驱动装置上,即其所采取的驱动装置为电机与丝杠滑块的配合机构,具体形式如图9至11所示:

实施方式二中的驱动装置包括驱动电机6ˊ及丝杠滑块组件。所述驱动电机6ˊ及丝杠滑块组件固定在所述章柄1下端,丝杠5ˊˊ轴线沿竖直方向,驱动电机6ˊ匹配在丝杠5ˊˊ上端,滑块5ˊ匹配在丝杠5ˊˊ下部并能与所述印章本体的上端面匹配。所述驱动电机6ˊ连接电源与主板7。初始状态下,驱动电机6ˊ驱使滑块5ˊ维持在(行程的)最高位置处,此时所述复位弹簧向上支撑所述印章本体,使印章本体的下端面置于所述本体腔的下端口内侧。通过主板控制驱动电机的正、反转动作,进而控制滑块往复行程的最高位置与最低位置。

具体而言,可在所述章柄1的杆体下端设有孔腔,孔腔内固定安装所述主板7,孔腔端口通过盘形座固定设置所述驱动电机6ˊ。所述章柄1下端柱筒形部分的端口处固定设有径向梁52,所述丝杠5ˊˊ的上端与驱动电机6ˊ匹配,下端与径向梁52匹配。所述滑块5ˊ下端设有竖直延伸的连接臂,连接臂的下端自所述径向横梁52的两侧穿过,并相对所述径向梁52的下端面向下延伸。所述连接臂的下端固定连接有推压板51,所述推压板51与所述印章本体的上端面接触。推压板51优选圆形板体,外径至少为印章本体上端面外径的1/2。如图9、图11所示,径向梁52的外围设置圆筒,与章柄1下端口内壁螺纹连接。

在本专利的设计方案中,主板上除了设置了微处理器、驱动装置的控制电路模块、存储模块及编程模块外,还可以在主板上设置无线通讯模块,通过无线通讯模块与外置的存储终端(可以为电脑或者手机)建立连接,将使用人使用印章的情况(使用时间以及使用人的指纹图像)传送至存储终端保存。设置了承压传感组后,同时将压力信号变化情况也进行传输记录。如果没有设置具体的具有使用权限的人员,则传送并记录任何扫描过指纹的人的扫描时间及指纹图像。当然,在设置了如上述实施例二中的承压传感组后,可以考虑将其看作压力传感开关并设置在驱动装置的控制电路中。具体而言,承压传感组所构成的压力传感开关用于控制驱动装置的控制电路主路的导通,仅在各承压传感组中的滑板均被向内按压至一定程度,且扫描输入的指纹信息正确时,才能够完全使驱动装置的控制电路导通,进而将驱动装置的主电路连通,使驱动装置运行,将印章本体向外推出。

总之,印章本体具体如何动作,可具体通过主板上的编程模块设定,其不属于本专利方案要解决的问题。编程模块内设置的(动作)程序指令可以为固定不可更改的,也可以为能够更改的,且为后者时需要在主板上设置数据口,数据口的接口可固定在章柄上。通过数据线将主板与操作终端(设有按键等类似的输入硬件及显示屏)连接并通过操作终端更改指令程序。

上述实施方式仅例示性说明本发明的原理及其功效,而非用于限制本发明。本发明还有许多方面可以在不违背总体思想的前提下进行改进,对于熟悉此技术的人士皆可在不违背本发明的精神及范畴下,可对上述实施例进行修饰或改变。因此,举凡所属技术领域中具有通常知识者在未脱离本发明所揭示的精神与技术思想下所完成的一切等效修饰或改变,仍应由本发明的权利要求所涵盖。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