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具有裁切器的打印机用防卡死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406971阅读:553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打印机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具有裁切器的打印机用防卡死装置。



背景技术:

现在有许多带有裁切器的打印机,该裁切器设有裁切已打印的记录纸的裁切机构。裁切结构典型的由固定的刀片和可滑行的可动刀片构造而成。当裁切记录纸时,可动刀片滑行一边跨置在固定刀片的上表面上。之后,这两个刀片如同剪刀一样将记录纸夹在中间并对其裁切。但是,由于当裁切记录纸时记录纸的卡住而导致固定刀片和可动刀片经常互相咬合。如果发生这样的咬合,则需要中断打印而需要立即执行恢复作业。传统解除方式,通过手动让刀片退刀解除,但手动退到缓慢并且位置不准确。没解除前行开盖,或者没退到位直接开盖,会造成刀刃损伤。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是针对现有技术不足,提供一种具有裁切器的打印机用防卡死装置,包括打印机本体和防卡死装置;打印机本体的中部成型有矩形的出纸槽;打印机本体位于出纸槽的正上方处设置有固定刀片;防卡死装置包括升降设置打印机本体上的移动刀片座、移动支撑座、驱动单元和中心处理器;移动刀片座位于固定刀片的正下方并且移动刀片座的上端设置有移动刀片;移动支撑座位于移动刀片座的正下方并且两者相对弹性移动设置;驱动单元用于驱动移动支撑座升降;移动支撑座的上端面设置有一对测距传感器;测距传感器用于检测移动支撑座和移动刀片座两者之间的间距;测距传感器与中心处理器连接;中心处理器与驱动单元连接。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优选,移动刀片呈v字形。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优选,打印机本体的左右两端分别成型有竖直设置的升降滑行槽;检测移动支撑座和移动刀片座的后端面成型有与升降滑行槽配合的升降滑行槽;移动刀片座的下端面垂直成型有一对左右对称的圆柱状的升降导杆;升降导杆插设在移动支撑座的上端面上;升降导杆上套设有压簧;压簧的上端固定在移动刀片座的下端面、下端固定在移动支撑座的上端面上。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优选,驱动单元包括中心驱动齿轮、上升驱动齿轮、上升驱动电机、下降驱动齿轮和下降驱动电机;中心驱动齿轮的前端面中心处成型有圆柱状的中心驱动柱并且中心驱动柱枢接在打印机本体上;中心驱动齿轮的后端面成型有圆环状的升降驱动槽;升降驱动槽的旋转中心轴与中心驱动齿轮的旋转中心轴不共线;移动支撑座的前端面成型有与升降驱动槽配合的圆柱状的升降驱动柱;升降驱动柱滑行设置在升降驱动槽内;上升驱动齿轮设置在中心驱动齿轮的右下角并且两者啮合;下降驱动齿轮设置在中心驱动齿轮的左下角并且两者啮合;上升驱动齿轮固定在升驱动电机的输出轴;下降驱动电机固定在下降驱动电机输出轴上;上升驱动电机和下降驱动电机的壳体呈圆柱体并且两者枢接在打印机本体上;正常裁切时,下降驱动电机的壳体处于自由旋转状态,上升驱动电机的壳体处于限制状态;当出现卡纸时,下降驱动电机的壳体处于限制状态,上升驱动电机的壳体处于自由旋转状态;中心处理器与上升驱动电机和下降驱动电机连接。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优选,驱动单元还包括一对上升驱动限制抱箍、一对上升驱动限制电缸、一对下降驱动限制抱箍和一对下降驱动限制电缸;一对上升驱动限制抱箍套设在上升驱动电机的壳体上并且左端铰接在打印机本体的同一柱体上;一对上升驱动限制电缸上下对称设置在打印机本体位于上升驱动电机的右侧;一对上升驱动限制抱箍的右端分别滑行设置有上升限位调节柱;上升限位调节柱固定在上升驱动限制电缸的活塞杆上;一对下降驱动限制抱箍套设在下降驱动电机的壳体上并且右端铰接在打印机本体的同一柱体上;一对下降驱动限制电缸上下对称设置在打印机本体位于下降驱动电机的左侧;一对下降驱动限制抱箍的左端分别滑行设置有下降限位调节柱;下降限位调节柱固定在下降驱动限制电缸的活塞杆上;当一对上升驱动限制抱箍最靠近时,上升驱动电机的壳体处于限制状态;当一对下降驱动限制抱箍最靠近时,下降驱动电机的壳体处于限制状态;中心处理器与一对上升驱动限制电缸和一对下降驱动限制电缸连接。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在于:当固定刀片和移动刀片之间卡纸时,移动刀片立刻停止上升并且反向移动,这样减少了这种固定刀片和移动刀片的意外咬合而造成的刀片损伤。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剖面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0、打印机本体;100、出纸槽;101、升降滑行槽;11、固定刀片;20、防卡死装置;21、移动支撑座;211、升降驱动柱;22、移动刀片座;221、移动刀片;222、升降导杆;23、压簧;24、测距传感器;25、中心驱动齿轮;250、升降驱动槽;251、中心驱动柱;26、上升驱动齿轮;261、上升驱动电机;27、上升驱动限制电缸;271、上升驱动限制抱箍;28、下降驱动齿轮;281、下降驱动电机;29、下降驱动限制电缸;291、下降驱动限制抱箍。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所示,一种具有裁切器的打印机用防卡死装置,包括打印机本体10和防卡死装置20;打印机本体10的中部成型有矩形的出纸槽100;打印机本体10位于出纸槽100的正上方处设置有固定刀片11;防卡死装置20包括升降设置打印机本体10上的移动刀片座22、移动支撑座21、驱动单元和中心处理器;移动刀片座22位于固定刀片11的正下方并且移动刀片座22的上端设置有移动刀片221;移动支撑座21位于移动刀片座22的正下方并且两者相对弹性移动设置;驱动单元用于驱动移动支撑座21升降;移动支撑座21的上端面设置有一对测距传感器24;测距传感器24用于检测移动支撑座21和移动刀片座22两者之间的间距;测距传感器24与中心处理器连接;中心处理器与驱动单元连接。

如图1所示,移动刀片221呈v字形。

如图1所示,打印机本体10的左右两端分别成型有竖直设置的升降滑行槽101;检测移动支撑座21和移动刀片座22的后端面成型有与升降滑行槽101配合的升降滑行槽;移动刀片座22的下端面垂直成型有一对左右对称的圆柱状的升降导杆222;升降导杆222插设在移动支撑座21的上端面上;升降导杆222上套设有压簧23;压簧23的上端固定在移动刀片座22的下端面、下端固定在移动支撑座21的上端面上。

如图1所示,驱动单元包括中心驱动齿轮25、上升驱动齿轮26、上升驱动电机261、下降驱动齿轮28和下降驱动电机281;中心驱动齿轮25的前端面中心处成型有圆柱状的中心驱动柱251并且中心驱动柱251枢接在打印机本体10上;中心驱动齿轮25的后端面成型有圆环状的升降驱动槽250;升降驱动槽250的旋转中心轴与中心驱动齿轮25的旋转中心轴不共线;移动支撑座21的前端面成型有与升降驱动槽250配合的圆柱状的升降驱动柱211;升降驱动柱211滑行设置在升降驱动槽250内;上升驱动齿轮26设置在中心驱动齿轮25的右下角并且两者啮合;下降驱动齿轮28设置在中心驱动齿轮25的左下角并且两者啮合;上升驱动齿轮26固定在升驱动电机261的输出轴;下降驱动电机281固定在下降驱动电机281输出轴上;上升驱动电机261和下降驱动电机281的壳体呈圆柱体并且两者枢接在打印机本体10上;正常裁切时,下降驱动电机281的壳体处于自由旋转状态,上升驱动电机261的壳体处于限制状态;当出现卡纸时,下降驱动电机281的壳体处于限制状态,上升驱动电机261的壳体处于自由旋转状态;中心处理器与上升驱动电机261和下降驱动电机281连接。

如图1所示,驱动单元还包括一对上升驱动限制抱箍271、一对上升驱动限制电缸27、一对下降驱动限制抱箍291和一对下降驱动限制电缸29;一对上升驱动限制抱箍271套设在上升驱动电机261的壳体上并且左端铰接在打印机本体10的同一柱体上;一对上升驱动限制电缸27上下对称设置在打印机本体10位于上升驱动电机261的右侧;一对上升驱动限制抱箍271的右端分别滑行设置有上升限位调节柱;上升限位调节柱固定在上升驱动限制电缸27的活塞杆上;一对下降驱动限制抱箍291套设在下降驱动电机281的壳体上并且右端铰接在打印机本体10的同一柱体上;一对下降驱动限制电缸29上下对称设置在打印机本体10位于下降驱动电机281的左侧;一对下降驱动限制抱箍291的左端分别滑行设置有下降限位调节柱;下降限位调节柱固定在下降驱动限制电缸29的活塞杆上;当一对上升驱动限制抱箍271最靠近时,上升驱动电机261的壳体处于限制状态;当一对下降驱动限制抱箍291最靠近时,下降驱动电机281的壳体处于限制状态;中心处理器与一对上升驱动限制电缸27和一对下降驱动限制电缸29连接。

具有裁切器的打印机用防卡死装置的工作原理:

初始状态,一对下降驱动限制抱箍291左端分开,下降驱动电机281的壳体处于自由状态,一对上升驱动限制抱箍271最靠近,上升驱动电机261的壳体处于限制状态;

上升驱动电机261启动,通过上升驱动齿轮26和中心驱动齿轮25带动移动支撑座21和移动刀片座22上升,当处于正常裁切时,移动刀片221受力小,移动刀片座22和带动移动支撑座21的间距保持在一定范围内,当移动刀片221和固定刀片11之间卡有纸张时,移动刀片221的上升受影响,而带动移动支撑座21上升速度不变,这样移动刀片座22和带动移动支撑座21的间距减小,一对测距传感器24检测到这种间距变化发送信号给中心处理器,中心处理器控制上升驱动电机261停止旋转,控制一对上升驱动限制电缸27带动一对上升驱动限制抱箍271的右端分离,控制一对下降驱动限制电缸29带动一对下降驱动限制抱箍291的左端靠近,这样上升驱动电机261的壳体处于自由状态,下降驱动电机281的壳体处于限制状态,中心处理器控制控制下降驱动电机281旋转,这样移动刀片座22和带动移动支撑座21下降,移动刀片221和固定刀片11分离,这样可避免移动刀片221再强行上升造成的刀片损伤的现象。

以上内容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方式,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依据本发明的思想,在具体实施方式及应用范围上均会有改变之处,本说明书内容不应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