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喷码机支架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300255阅读:491来源:国知局
一种喷码机支架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属于机械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喷码机支架。



背景技术:

喷码机是一种通过软件控制,使用非接触方式在产品上进行标识的设备,它使用的场合往往千变万化,工作的环境也不尽相同,喷码机在进行喷印工作时往往因为喷码机高度不够,或者喷码机在使用时由于地面太脏导致机身不干净;因此开发具有结构简单,操作方便、稳定,可根据喷码机的宽度及长度调节支撑架的宽度及长度的喷码机支架具有重要的意义。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克服现有喷码机支架的不足,而提供一种具有结构简单,操作方便、稳定,可根据喷码机的宽度及长度调节支撑架的宽度及长度的喷码机。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一种喷码机支架,包括支撑横杆、连接横杆、纵杆、角码铝角件、底座、螺母、螺栓、方形板、螺栓,方形板上面设置有小圆孔,所述连接横杆包含有上连接横杆和下连接横杆,上连接横杆包含有第一连接横杆、第二连接横杆,下连接横杆包含有第三连接横杆、第四连接横杆,所述支撑横杆包含有上支撑横杆和下支撑横杆,上支撑横杆包含有第一支撑横杆、第二支撑横杆,下支撑横杆包含有第三支撑横杆、第四支撑横杆,支撑横杆上边开有通孔,所述纵杆包含有第一纵杆、第二纵杆、第三纵杆,第四纵杆,所述的纵杆位于上支撑横杆和下支撑横杆、上连接横杆下连接横杆之间,所述纵杆跟上支撑横杆和下支撑横杆之间用第一角码铝角件连接,所述纵杆跟上连接横杆和下连接横杆之间用第二角码铝角件连接,所述的第四支撑横杆、第三支撑横杆的上面设置有通孔,第四支撑横杆、第三支撑横杆的下端设置有四个底座并穿过通孔,所述第一支撑横杆、第一连接横杆、第二支撑横杆、第二连接横杆及四个纵杆上端设置有方形板,方形板上面设置有圆孔,所述的方形板上面设置有4个小圆孔。

所述的第一支撑横杆与所述的第二支撑横杆之间的间距为100mm-500mm之间且位置上、下对应,所述的第三支撑横杆与所述的第四支撑横杆之间的间距为100mm-500mm之间且位置上、下对应;所述的第一支撑横杆与所述的第三支撑横杆之间的间距为500mm-1500mm之间且位置前后对应,所述的第二支撑横杆与所述的第四支撑横杆之间的间距为500mm-1500mm之间且位置前、后对应。

所述的第一连接横杆与所述的第二连接横杆之间的间距为100mm-400mm之间且位置上、下对应,所述的第三连接横杆与所述的第四连接横杆之间的间距为100mm-400mm之间且位置上、下对应;所述的第一连接横杆与所述的第三连接横杆之间的间距为500mm-1500mm之间且位置前后对、应,所述的第二连接横杆与所述的第四连接横杆之间的间距为500mm-1500mm之间且位置前、后对应。

所述的第一纵杆与所述的第二纵杆之间的间距为100mm-400mm之间且位置前、后对应,所述的第三纵杆与所述的第四纵杆之间的间距为100mm-400mm之间且位置前、后对应;所述的第一纵杆与所述的第三纵杆之间的间距为100mm-500mm之间且位置左、右对应,所述的第二纵杆与所述的第四纵杆之间的间距为100mm-500mm之间且位置左、右对应。

所述的连接横杆、支撑横杆、纵杆的长短根据它们之间的配合距离调整。

所述的方形板通过螺栓穿过小圆孔固定在连接横杆、纵杆及支撑横杆上边。

所述的底座上边设置有螺纹柱,螺纹柱穿过通孔并通过螺母固定,所述的螺母的个数为2-4个。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通过支撑横杆、连接横杆之间的配合,支撑横杆、纵杆之间的配合,连接横杆纵杆之间的配合且它们之间通过角码铝角件及螺栓固定,人们可以根据喷码机的宽度及长度选择适合的支撑横杆、连接横杆,也可以跟据喷码机适合的工作高度选择纵杆的长短,其次在支撑横杆、连接横杆、纵杆上边设置有方形板,方形板上面设置有圆孔,方形板个数为4个分别固定在4个角,可以将喷码机的4个脚放置在其中防止其滑动掉落;总的来讲本实用新型具有结构简单,操作方便、稳定,可根据喷码机的宽度及长度调节支撑架的宽度及长度的优点。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喷码机支架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喷码机支架的第四支撑横杆、第三支撑横杆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喷码机支架的方形板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中:10、方形板 11、圆孔 12、螺栓 13、小圆孔 20、第一支撑横杆 21、第二支撑横杆 22、第四支撑横杆 23、第三支撑横杆 24、通孔 30、第一连接横杆 31、第二连接横杆 32、第四连接横杆 33、第三连接横杆 40、第一纵杆 41、第二纵杆 42、第三纵杆 43、第四纵杆 50、底座 51、螺母 60、第一角码铝角件 61、第二角码铝角件 62、螺栓。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的说明。

如图1、图2、图3所示,本实用新型在实施时,一种喷码机支架,包括支撑横杆、连接横杆、纵杆、角码铝角件、底座50、螺母51、螺栓62、方形板10、螺栓12,方形板10上面设置有小圆孔13,所述连接横杆包含有上连接横杆和下连接横杆,上连接横杆包含有第一连接横杆30、第二连接横杆31,下连接横杆包含有第三连接横杆33、第四连接横杆32,所述支撑横杆包含有上支撑横杆和下支撑横杆,上支撑横杆包含有第一支撑横杆20、第二支撑横杆21,下支撑横杆包含有第三支撑横杆23、第四支撑横杆22,支撑横杆上边开有通孔24,所述纵杆包含有第一纵杆40、第二纵杆41、第三纵杆42,第四纵杆43,所述的纵杆位于上支撑横杆和下支撑横杆、上连接横杆下连接横杆之间,所述纵杆跟上支撑横杆和下支撑横杆之间用第一角码铝角件60连接,所述纵杆跟上连接横杆和下连接横杆之间用第二角码铝角件61连接,所述的第四支撑横杆22、第三支撑横杆23的上面设置有通孔24,第四支撑横杆22、第三支撑横杆23的下端设置有四个底座50并穿过通孔24,所述第一支撑横杆20、第一连接横杆30、第二支撑横杆21、第二连接横杆31及四个纵杆上端设置有方形板10,方形板10上面设置有圆孔11,所述的方形板10上面设置有4个小圆孔13;所述的第一支撑横杆20与所述的第二支撑横杆21之间的间距为100mm-500mm之间且位置上、下对应,所述的第三支撑横杆23与所述的第四支撑横杆22之间的间距为100mm-500mm之间且位置上、下对应;所述的第一支撑横杆20与所述的第三支撑横杆23之间的间距为500mm-1500mm之间且位置前后对应,所述的第二支撑横杆21与所述的第四支撑横杆22之间的间距为500mm-1500mm之间且位置前、后对应;所述的第一连接横杆30与所述的第二连接横杆31之间的间距为100mm-400mm之间且位置上、下对应,所述的第三连接横杆33与所述的第四连接横杆32之间的间距为100mm-400mm之间且位置上、下对应;所述的第一连接横杆30与所述的第三连接横杆33之间的间距为500mm-1500mm之间且位置前后对、应,所述的第二连接横杆31与所述的第四连接横杆32之间的间距为500mm-1500mm之间且位置前、后对应;所述的第一纵杆40与所述的第二纵杆41之间的间距为100mm-400mm之间且位置前、后对应,所述的第三纵杆42与所述的第四纵杆43之间的间距为100mm-400mm之间且位置前、后对应;所述的第一纵杆40与所述的第三纵杆42之间的间距为100mm-500mm之间且位置左、右对应,所述的第二纵杆41与所述的第四纵杆43之间的间距为100mm-500mm之间且位置左、右对应;所述的连接横杆、支撑横杆、纵杆的长短根据它们之间的配合距离调整;所述的方形板10通过螺栓12穿过小圆孔13固定在连接横杆、纵杆及支撑横杆上边;所述的底座50上边设置有螺纹柱,螺纹柱穿过通孔24并通过螺母51固定,所述的螺母51的个数为2-4个;完成上述安装后,即可把本实用新型投入使用,当喷码机放置在支架上边时,首先将喷码机的四个角放置在圆孔11内,放置其滑动掉落,圆孔11设置在方形板10上面,方形板10通过螺栓12固定在支撑横杆、连接横杆、纵杆上边,支撑横杆、连接横杆、纵杆它们之间通过角码铝角件连接且通过螺栓62固定在其上边,连接横杆、支撑横杆、纵杆它们之间的距离可以根据喷码机的长度及宽度调节,在第四支撑横杆22、第三支撑横杆23上面开有通孔24,第三支撑横杆23、第四支撑横杆22位于纵杆的底部,且垂直于纵杆,所述的底座50位于第四支撑横杆22、第三支撑横杆23的下端,且穿过通孔24,所述的底座50上部为螺柱结构,底座50通过螺母51固定在第三支撑横杆23、第四支撑横杆22上边;总的来讲,本实用新型具有结构简单,操作方便、稳定,可根据喷码机的宽度及长度调节支撑架的宽度及长度的优点。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