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稳定性的微压电打印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149139发布日期:2018-12-05 17:10阅读:147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一种印花机,具体的说,涉及了高稳定性的微压电打印机。

背景技术

目前国内的印花机产品,大多是采购国外核心部件,然后自己装配后获得整机,进行整机出售,获取利润。

这就会导致大多零部件的功能设计割裂,在将其搭配组合式难以调试配合,丧失很多功能,同时对于印花机的稳定性造成较大的风险。

目前行业内还没有特别好的手段去解决这些问题,本申请旨在通过增加外部防护或搭配额外部件的方式去填补空缺,增加功能,保证印花机的稳定性。

为了解决以上存在的问题,人们一直在寻求一种理想的技术解决方案。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是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从而提供一种设计科学、高稳定性、不易出错故障、能够连续工作的高稳定性的微压电打印机。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高稳定性的微压电打印机,包括型钢结构机体、打印平台、移动墨车、墨栈装置、纸张收放装置和压纸装置,其中,所述钢结构机体包括型钢制作的两侧横梁、两侧竖梁、两根中间横梁、平台支撑短梁和加强筋结构,所述中间横梁连接在两侧竖梁之间,加强筋结构为设置在两根中间横梁之间的若干斜置和竖置交替布置的型钢,所述平台支撑短梁等间距的通过垫板安装在位于上方的中间横梁上端面,各平台支撑短梁设有衬板嵌槽;所述打印平台包括底部衬板、打印平面和出纸导向面,所述底部衬板嵌装在所述衬板嵌槽内且上端面与所述平台支撑短梁的上端面平齐,所述打印平面叠装在所述底部衬板上并与所述底部衬板一起通过螺栓固定在所述平台支撑短梁上,所述出纸导向面的两端各通过一弧形板安装在位于两端的两个平台支撑短梁上,所述出纸导向面的上端面为弧面,所述出纸导向面上均布有孔。

基上所述,所述平台支撑短梁包括底部平面部、中间支撑部和顶面,所述中间支撑部具有8字形减重孔。

基上所述,所述底部衬板的进纸侧安装有走纸轴、走纸轴托架和轮套,所述轮套等间距的套装在所述走纸轴上,所述走纸轴托架等间距的安装在所述走纸轴下方并托举所述走纸轴,所述走纸轴托架包括固定在所述底部衬板上的底座和安装在所述底座上的一对托举轴承。

基上所述,所述纸张收放装置包括进纸侧的放纸辊、第一展平辊、第二展平辊、竖向重力展平辊和出纸侧的第三展平辊、斜置重力展平辊和收纸辊,所述放纸辊、所述第一展平辊和所述第二展平辊非线性排列,所述竖向重力展平辊位于所述第二展平辊的下方,所述第三展平辊位于所述斜置重力展平辊的上方,所述收纸辊与所述斜置重力展平辊等高。

基上所述,它还包括供墨系统,所述供墨系统包括墨箱、第一供墨泵、中继墨盒、第二供墨泵、第一液位感应开关、印花机墨盒、第二液位感应开关和安装在墨管上的光电开关,所述光电开关的发射端和接收端位于所述墨管正对的两侧,所述墨箱通过第一供墨泵连接所述中继墨盒,所述中继墨盒通过第二供墨泵连接至印花机墨盒,所述印花机墨盒中安装所述第二液位感应开关,所述第二液位感应开关用于控制所述第二供墨泵的启闭,所述第一液位感应开关安装在所述中继墨盒中,所述第一液位感应开关用于控制所述第一供墨泵的启闭,所述光电开关连接供墨报警装置。

基上所述,所述移动墨车行走于安装在所述型钢结构基体上的轨道上,所述移动墨车的一侧连接一拖链的一端,所述拖链的内部穿设控制线缆,所述拖链的另一端安装在所述轨道的中间位置,当移动墨车移动至轨道的中间位置时,所述拖链呈正u形。

基上所述,所述墨栈装置包括水平运动的刮墨装置和竖向运动的吸墨装置,所述刮墨装置的初始位置安装有第一安全开关且仅在所述刮墨装置位于初始位置时该第一安全开关关闭,所述吸墨装置的初始位置安装有第二安全开关且仅在所述吸墨装置位于初始位置时该第二安全开关关闭,所述第一安全开关接入所述吸墨装置的驱动电路,所述第二安全开关接入所述刮墨装置的驱动电路。

基上所述,所述移动墨车上设有手动升降调节机构,所述手动升降调节机构包括手轮、螺杆、十字形丝套、升降架和升降轨道,所述升降架上对应所述十字形丝套设有嵌槽,所述升降架上安装水平尺,所述十字形丝套的横向两端以及所述升降架的对应位置设置有螺孔,所述螺孔内安装有调节螺栓。

本发明相对现有技术具有突出的实质性特点和显著的进步,具体的说,本发明采用型钢结构的机体,尤其是安装打印平台的部位,避免采用普通支架,而是采用具有较粗、较重,但是稳定性极佳的型钢结构,为打印平台提供稳定的基础,弥补装配缺陷;如等间距的平台支撑梁、垫板、衬板等的组合,可以最大化的调整和消除型材本身和焊接的误差问题,保证打印平台的水平和稳定,出纸导向面也有型钢支撑,在出纸过程中不易发生振动,系统更加稳定。

进一步的,在收放纸辊系中加入竖向重力展平辊和斜置重力展平辊,依靠辊子的重力,对打印纸张提供恒张力,避免因打印速度与各辊系之间的速度不匹配导致的纸张过紧或过松的问题,提供恒定的张紧力。

进一步的,设置供墨系统,连续自动供墨,提高出墨的稳定性,其中,中继墨盒根据第二液位感应开关对印花机墨盒内进行补充墨液,墨箱通过第一液位感应开关对中继墨盒进行墨液补充,光电开关用于检测墨管中是否有墨,若无墨水,则发出报警,通知工作人员检查,是否是墨箱缺墨还是管路出问题。

进一步的,设置拖链,拖链的另一端居中设置,在移动墨车行走过程中,不论是最左侧还是最右侧,均能够覆盖到行程,且不占用到过多的空间。

进一步的,在墨栈中安装保护开关,防止刮墨装置和吸墨装置同时工作相互碰撞。升降调节机构设计水平尺,在调整调节螺栓的时候能够更加精确。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高稳定性的印花机中型钢结构机体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中打印平台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中纸张收放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发明中供墨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发明中移动墨车的结构示意图。

图6是本发明中墨栈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7是本发明中移动墨车升降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通过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做进一步的详细描述。

如图1和图2所示,高稳定性的微压电打印机,包括型钢结构机体1、打印平台、移动墨车3、墨栈装置6、纸张收放装置和压纸装置,其中,所述钢结构机体1包括型钢制作的两侧横梁1-1、两侧竖梁1-2、两根中间横梁1-3、平台支撑短梁1-4和加强筋结构1-5,所述中间横梁1-3连接在两侧竖梁1-2之间,加强筋结构1-5为设置在两根中间横梁1-3之间的若干斜置和竖置交替布置的型钢,所述平台支撑短梁1-4等间距的通过垫板1-6安装在位于上方的中间横梁1-3上端面,各平台支撑短梁1-4设有衬板嵌槽1-7;所述打印平台包括底部衬板2-1、打印平面2-2和出纸导向面2-3,所述底部衬板2-1嵌装在所述衬板嵌槽1-7内且上端面与所述平台支撑短梁1-4的上端面平齐,所述打印平面叠装在所述底部衬板2-1上并与所述底部衬板2-1一起通过螺栓固定在所述平台支撑短梁1-4上,所述出纸导向面2-3的两端各通过一弧形板2-4安装在位于两端的两个平台支撑短梁1-4上,所述出纸导向面2-3的上端面为弧面,所述出纸导向面上均布有孔2-5。

使用结构钢作为基础,设备整体的稳定性得到保证,然后是对工作平台进行支撑,在工作平台上安装若干平台支撑短梁1-4和垫板1-6,去弥补钢结构机体1所存在的上端面不平的问题,然后再平台支撑短梁1-4上开设若干衬板嵌槽1-7,用于安装底部衬板2-1,形成打印平台的底部支撑平面,在其上设置打印平面和出纸导向面,打印平面2-2和出纸导向面2-3对接,形成完整平面,出纸导向面上均布有孔,目的是透气,避免打印纸张吸附到出纸导向面2-3上。

所述平台支撑短梁包括底部平面部、中间支撑部和顶面,所述中间支撑部具有8字形减重孔,在增强支撑能力的同时,减轻重量。

所述底部衬板2-1的进纸侧安装有走纸轴2-6、走纸轴托架2-7和轮套2-8,所述轮套2-8等间距的套装在所述走纸轴2-6上,所述走纸轴托架2-7等间距的安装在所述走纸轴下方并托举所述走纸轴,所述走纸轴托架包括固定在所述底部衬板上的底座和安装在所述底座上的一对托举轴承2-9。

轮套2-8的作用是利用摩擦力对纸张进行引导,托架的作用是支撑走纸轴2-6,托举轴承2-9的作用是防止走纸轴转动过程中发生晃动。

如图3所示,所述纸张收放装置包括进纸侧的放纸辊3-1、第一展平辊3-2、第二展平辊3-3、竖向重力展平辊3-4和出纸侧的第三展平辊3-5、斜置重力展平辊3-6和收纸辊3-7,所述放纸辊3-1、所述第一展平辊3-2和所述第二展平辊3-3非线性排列,所述竖向重力展平辊3-4位于所述第二展平辊3-3的下方,所述第三展平辊3-5位于所述斜置重力展平辊3-6的上方,所述收纸辊3-7与所述斜置重力展平辊3-6等高。

其中,第一展平辊3-2、第二展平辊3-3、第三展平辊3-5、放纸辊3-1和收纸辊3-7都是正常的纸辊装置,其中最为重要的是竖向重力展平辊3-4和斜置重力展平辊3-6,他们主要是用于实时可调的对纸张张紧,当收放纸的速度不均、走纸速度不均、间歇打印的过程中,随着重力始终将打印纸抻展平整,不会由于各个部位的不协调,导致纸张卷曲或者撕裂。

如图4所示,还包括供墨系统,所述供墨系统包括墨箱4-1、第一供墨泵4-2、中继墨盒4-3、第二供墨泵4-4、第一液位感应开关4-5、印花机墨盒4-6、第二液位感应开关4-7和安装在墨管上的光电开关4-8,所述光电开关4-8的发射端和接收端位于所述墨管4-9正对的两侧,所述墨箱4-1通过第一供墨泵4-2连接所述中继墨盒4-3,所述中继墨盒4-3通过第二供墨泵4-4连接至印花机墨盒4-6,所述印花机墨盒4-6中安装所述第二液位感应开关4-7,所述第二液位感应开关4-7用于控制所述第二供墨泵4-4的启闭,所述第一液位感应开关4-5安装在所述中继墨盒4-3中,所述第一液位感应开关4-5用于控制所述第一供墨泵4-2的启闭,所述光电开关4-8连接供墨报警装置4-10。

其工作原理是:一般情况下,印花机墨盒4-6中的墨水由中继墨盒4-3提供,当中继墨盒中的墨水量不足时,再由墨箱4-1提供,分级供墨的好处是减少墨箱4-1的使用频率,防止墨箱中墨水被挥发、被污染或者固化等的可能性,确保墨水的质量。

其中,第一液位感应开关4-5和第二液位感应开关4-7均采用浮球开关,第二液位感应开关4-7作为第二供墨泵4-4的启停开关,当印花机墨盒4-6中的墨水不足,第二液位感应开关4-7触发,第二供墨泵4-4启动,将墨水吸入到印花机墨盒4-6中,补充墨液,第一液位感应开关4-5和第一供墨泵4-4的作用原理相同。

光电开关4-8的作用是实时监测墨管4-9的状态,在抽墨进行的过程中,若墨管4-9中始终没有墨水,光电开关4-8将发送信号给供墨报警装置4-10发出警报,通知工作人员检修,墨管是否阻塞或者断开。所述光电开关4-8的启动开关与对应位置的供墨泵的启动开关关联,所述光电开关4-8的启动时长与对应位置的供墨泵的启动时间相同。

通过高自动化的控制方案,提升供墨系统的稳定性。

如图5所示,所述移动墨车3行走于安装在所述型钢结构基体上的轨道5上,所述移动墨车3的一侧连接一拖链4的一端,所述拖链4的内部穿设控制线缆,所述拖链4的另一端安装在所述轨道5的中间位置,当移动墨车3移动至轨道5的中间位置时,所述拖链4呈正u形。

利用u形设计,移动墨车3移动至两头时,拖链的长度都够用,而且占用的空间比较低,避免了拖链高度挤压引起内部零件变形的问题。

如图6所示,所述墨栈装置6包括水平运动的刮墨装置6-1和竖向运动的吸墨装置6-2,所述刮墨装置6-1的初始位置安装有第一安全开关6-3且仅在所述刮墨装置6-1位于初始位置时该第一安全开关6-3关闭,所述吸墨装置6-2的初始位置安装有第二安全开关6-4且仅在所述吸墨装置位于初始位置时该第二安全开关6-4关闭,所述第一安全开关6-3接入所述吸墨装置6-2的驱动电路,所述第二安全开关6-4接入所述刮墨装置6-1的驱动电路。

其目的是为了防止刮墨装置6-1和吸墨装置6-2同时工作,造成碰撞,防止工作人员的误操作。

如图7所示,所述移动墨车上设有手动升降调节机构,所述手动升降调节机构包括手轮7-6、螺杆7-5、十字形丝套7-1、升降架7-7和升降轨道7-8,所述升降架7-7上对应所述十字形丝套7-1设有嵌槽7-2,所述升降架7-7上安装水平尺7-3,所述十字形丝套7-1的横向两端以及所述升降架的对应位置设置有螺孔,所述螺孔内安装有调节螺栓7-4。

水平尺的目的是为了确保调整调节螺栓7-4时所发生的十字形丝套7-1偏移倾斜的问题。

最后应当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较佳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所属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依然可以对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进行修改或者对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不脱离本发明技术方案的精神,其均应涵盖在本发明请求保护的技术方案范围当中。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