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纤环形打标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899878发布日期:2019-02-19 17:52阅读:145来源:国知局
光纤环形打标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属于光纤生产制造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光纤环形打标装置。



背景技术:

在光纤的生产制造过程中,经常需要对光纤进行周期或非周期性的分段标记,目前一般采用使用手动打标和自动喷印两种方式,但是,手动打标效率低且精度低,自动喷印只能单向标记且造价昂贵。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光纤环形打标装置,该装置全自动打标,打标精度高,打标时将光纤全包围,实现了环形打标,结构简单,成本低。

本发明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光纤环形打标装置,包括能接受控制指令的驱动元件、用于盛放油墨的墨斗、与墨斗配合的滴壶、入口端与滴壶连通的三通以及两组导管、通过连接头与导管末端连通的墨筒、设在墨筒内且端部露出的墨芯、将墨筒固定的且可摆动的摆臂、穿过摆臂的且固定不动的导杆、设在导杆上的限位块、套在导杆上的且压紧在限位块与摆臂之间的复位弹簧,两组导管首端分别与三通的两个出口端连通,两组连接头、墨筒、墨芯、摆臂、导杆、限位块和复位弹簧对称设置,驱动元件能同时驱动两组摆臂向外摆动,驱动元件复位时,两组墨芯在两组复位弹簧作用下端部接触且能将光纤全包围。

进一步地,还包括支座,两组导杆为相连的一根长杆,长杆固定在支座上,两组摆臂对称的铰接的支座上,驱动元件安装在支座上。

进一步地,三通入口端与滴壶之间以及两组导管上均设有流量控制阀。

进一步地,驱动元件为采用双头同步伸缩的电磁铁。

进一步地,限位块为与导杆配合的锁紧螺母。

进一步地,滴壶、三通和导管均采用透明材料。

进一步地,墨斗采用透明材料。

进一步地,墨芯采用吸附力强和锁水性好的材料。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该装置全自动打标,打标精度高,打标时将光纤全包围,实现了环形打标,结构简单,成本低。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实施例中驱动元件同时驱动两组摆臂向外摆动时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实施例中驱动元件复位时的示意图。

图中:1-墨斗;2-滴壶;3-流量控制阀;4-三通;5-摆臂;6-导杆;7-限位块;8-导管;9-复位弹簧;10-连接头;11-墨筒;12-墨芯;13-光纤;14-驱动元件;15-支座。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说明。

如图1和图2所示一种光纤环形打标装置,包括能接受控制指令的驱动元件14、用于盛放油墨的墨斗1、与墨斗1配合的滴壶2、入口端与滴壶2连通的三通4以及两组导管8、通过连接头10(连接头10可选用标准件,也可以定制)与导管8末端连通的墨筒11、设在墨筒11内且端部露出的墨芯12、将墨筒11固定的且可摆动的摆臂5、穿过摆臂5的且固定不动的导杆6、设在导杆6上的限位块7、套在导杆6上的且压紧在限位块7与摆臂5之间的复位弹簧9,两组导管8首端分别与三通4的两个出口端连通,两组连接头10、墨筒11、墨芯12、摆臂5、导杆6、限位块7和复位弹簧9对称设置,驱动元件14能同时驱动两组摆臂5向外摆动,如图2所示,驱动元件14复位时,两组墨芯12在两组复位弹簧9作用下端部接触且能将光纤13全包围。该装置全自动打标,打标精度高,打标时将光纤13全包围,实现了环形打标,结构简单,成本低。

如图1和图2所示,两组导杆6为相连的一根长杆,长杆固定在支座15上,两组摆臂5对称的铰接的支座15上,驱动元件14安装在支座15上。

如图1和图2所示,在本实施例中,三通4入口端与滴壶2之间以及两组导管8上均设有流量控制阀3,流量控制阀3调整油墨的流量,防止标记过深或过浅。

在本实施例中,驱动元件14为采用双头同步伸缩的电磁铁,也可以采用气缸、液压缸或电推杆,采用电磁铁因为成本低。

在本实施例中,限位块7为与导杆6配合的锁紧螺母,方便调节调节锁紧螺母的位置,从而方便调节复位弹簧9的复位力。

在本实施例中,滴壶2、三通4和导管8均采用透明材料,以便观察油墨内部流动情况。

在本实施例中,墨斗1采用透明材料,以便观察油墨余量。

在本实施例中,墨芯12采用吸附力强和锁水性好的材料。

应当理解的是,对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可以根据上述说明加以改进或变换,而所有这些改进和变换都应属于本发明所附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



技术特征:

技术总结
本发明涉及一种光纤环形打标装置,包括能接受控制指令的驱动元件、用于盛放油墨的墨斗、与墨斗配合的滴壶、入口端与滴壶连通的三通以及两组导管、通过连接头与导管末端连通的墨筒、设在墨筒内且端部露出的墨芯、将墨筒固定的且可摆动的摆臂、穿过摆臂的且固定不动的导杆、设在导杆上的限位块、套在导杆上的且压紧在限位块与摆臂之间的复位弹簧,两组导管首端分别与三通的两个出口端连通,两组连接头、墨筒、墨芯、摆臂、导杆、限位块和复位弹簧对称设置,驱动元件能同时驱动两组摆臂向外摆动,驱动元件复位时,两组墨芯在两组复位弹簧作用下端部接触且能将光纤全包围。该装置全自动打标,打标精度高,打标时将光纤全包围,实现了环形打标,结构简单,成本低。

技术研发人员:何光辉;徐一旻;王月明;唐健冠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武汉烽理光电技术有限公司;武汉理工大学
技术研发日:2018.09.04
技术公布日:2019.02.19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