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具有防伪功能的电子印章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101069发布日期:2019-03-14 00:19阅读:556来源:国知局
一种具有防伪功能的电子印章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办公用品领域,具体为一种具有防伪功能的电子印章。



背景技术:

盖置印章作为法律行为生效的一种方式,在公司日常运营中需要特别注意对印章的管理,以规避不必要的法律风险。但是,受限于现有印章的形式,印章能够被(任何人)随意使用,所以现实中存在诸多未经审批授权使用印章的行为。在公司的用章管理中,对于随意用章的行为,不仅难以控制,而且使用后不容易获取使用痕迹,不仅容易给公司运营造成潜在风险,而且追责困难。因此设计一种具防伪功能的电子印章成为一种迫切的要求。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了一种具有使用印章刻字面印制编码进行防伪的一种具有防伪功能的电子印章。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具有防伪功能的电子印章,其特征在于:包括卡印装置和印泥台。所述卡印装置包括壳体,所述壳体为上端封闭的管状结构。所述壳体的内部设有触发装置和印章本体。所述触发装置包括第一铁芯以及绕设在第一铁芯上的第一线圈绕组,所述第一铁芯的上部和壳体固定连接,所述第一铁芯的下部设有橡胶垫。所述印章本体设于触发装置的下部,所述印章本体的截面形状与壳体内部腔体的截面形状相同,所述印章本体与壳体的内壁滑动接触。所述印章本体的上部嵌设有触发永磁铁,所述触发永磁铁为片状,所述触发永磁铁与第一铁芯上下重合。所述印章本体的下部平面用以雕刻文字。所述印章本体的侧面至少设有两个滑动码槽,所述滑动码槽内部滑动设置有印码,所述印码为长条状并且印码的截面形状与滑动码槽的截面形状相同,所述印码靠近壳体的一侧的上部设有拨码块。所述壳体内壁对应滑动码槽的位置设有上下方向的限位槽,限位槽的数量与滑动码槽的数量相同。所述限位槽的下部设有贯穿壳体侧壁的拨码孔。所述壳体的外侧设有编码装置,所述编码装置设有拨杆放置孔,所述拨杆放置孔与拨码孔的数量相同并且轴心线重合。所述拨杆放置孔的内部设有第二触发装置和拨杆,所述第二触发装置包括第二铁芯以及绕设在第二铁芯上的第二线圈绕组,第二铁芯和编码装置固定连接,拨杆一端插接在拨杆放置孔中并与第二铁芯抵接,拨杆的另一端插接在拨码孔中,所述拨杆与第二铁芯抵接的一端设有拨码永磁铁。所述壳体的上部设有启动装置,所述启动装置包括外壳以及设置在外壳内部的指纹识别装置、储能装置、控制器。所述壳体外侧的下部嵌设有电源引入块,所述电源引入块和储能装置电气连接。所述指纹识别装置的感应面嵌设在外壳上,所述指纹识别装置与控制器电气连接,所述控制器和储能装置电气连接,所述控制器和第一线圈绕组以及第二线圈绕组电气连接。所述印泥台包括底盘,所述底盘的中部设有凹槽,所述凹槽的中部设有插接柱。所述插接柱的上部设有印泥放置台,所述印泥放置台的水平截面形状与壳体内腔截面形状相同,所述印泥放置台上设有印泥。所述凹槽的内壁上对应电源引入块的位置设有碳刷放置槽,所述碳刷放置槽内部设有碳刷和弹簧,所述弹簧一端和碳刷固定连接,弹簧另一端和碳刷放置槽的底部固定连接,所述碳刷连接有电源引线。

更好的,所述壳体为圆形管。

更好的,所述壳体为矩形管。

更好的,所述壳体的外侧的下部还嵌设有数据引入块,所述数据引入块和控制器电气连接,所述凹槽内的碳刷放置槽设有四个,所述底盘上设有usb接口,四个碳刷放置槽内部的碳刷分别和usb接口的电源引脚和数据引脚电气连接,所述usb接口用以连接电脑。

更好的,所述第二铁芯靠近拨杆的一端设有第二橡胶垫。

更好的,所述滑动码槽的截面形状为梯形,滑动码槽的槽口在水平方向上的长度小于滑动码槽的槽底在水平方向上的长度。

一种具有防伪功能的电子印章识别使用人的防伪方法,其特征在于:应用一种安装在电脑上的主控程序。使用前:首先、将控制器与电脑通过数据线连接,并打开电脑上的主控程序。然后、进行指纹录入的操作,将使用人的指纹覆盖在指纹识别装置的感应面,识别完成后对指纹进行编码,并将编码和指纹信息存储在控制器中,同时存储在电脑的主控程序中。最后、关闭电脑上的主控程序,撤销连接线,进入使用状态。使用时:

步骤1、需要盖章时,使用者将卡印装置从印泥台上取下,之后放在需要盖章的纸张上,

步骤2、使用者将手指覆盖在指纹识别装置的感应面上,指纹识别装置识别使用者的指纹,并与控制器内部存储的指纹比对,获取使用者的指纹的编码。

步骤3、控制器根据编码控制相应的第二线圈绕组带电并保持,相应的第二铁芯产生磁性,进而将拨杆推出,形成对印码的阻挡。

步骤4、控制器控制输出给第一线圈绕组一个脉冲电源,第一铁芯产生磁性并将印章本体向下弹出,在印章本体下落过程中,被推出的拨杆将下降过程中的印码阻挡,进而在印章本体的下部平面的边缘产生空缺,不同的空缺排列代表不同的编码。

步骤5、控制器给第一线圈绕组输出脉冲电源时,同时启动计时器,到达设定时候后,关闭第二线圈绕组的电源,此时由于第二线圈绕组失电,第二铁芯失去磁性产生对拨杆上的拨码永磁铁的吸引力,使拨杆恢复原位。

步骤6、使用完成后,将卡印装置放入印泥台上,插接柱上的印泥放置台将印章本体向上推至于第一铁芯吸合,并且拨码块在限位槽上部的阻挡下使印码恢复原位。

一种具有防伪功能的电子印章防伪码随机编码的防伪方法,其特征在于:应用一种安装在电脑上的主控程序,印泥台上的usb接口与电脑连接,实现控制器与电脑上主控程序的通信。使用前:首先、将控制器与电脑通过数据线连接,并打开电脑上的主控程序。然后、进行指纹录入的操作,将使用人的指纹覆盖在指纹识别装置的感应面,识别完成后对指纹进行编码,并将编码和指纹信息存储在控制器中,同时存储在电脑的主控程序中。最后、进入使用状态。使用时:

步骤1、需要盖章时,将要盖章的文件的信息在主控程序中进行记录,主控程序生成防伪编码并将防伪编码发送给控制器。

步骤2、控制器根据防伪编码,控制相应的第二线圈绕组带电并保持,相应的第二铁芯产生磁性,进而将拨杆推出,形成对印码的阻挡。

步骤3、使用者取出卡印装置,并放置在纸张上,之后将手指放在指纹识别装置的感应面上,控制器将识别的指纹与控制器内部存储的指纹比对,如果有与内部存储的指纹对应的指纹,则控制器控制输出给第一线圈绕组一个脉冲电源,第一铁芯产生磁性并将印章本体向下弹出,在印章本体下落过程中,被推出的拨杆将下降过程中的印码阻挡,进而在印章本体的下部平面的边缘产生空缺,进而将防伪码印在纸张上。

步骤4、控制器给第一线圈绕组输出脉冲电源时,同时启动计时器,到达设定时候后,关闭第二线圈绕组的电源,此时由于第二线圈绕组失电,第二铁芯失去磁性产生对拨杆上的拨码永磁铁的吸引力,使拨杆恢复原位。

步骤5、使用完成后,将卡印装置放入印泥台上,插接柱上的印泥放置台将印章本体向上推至于第一铁芯吸合,并且拨码块在限位槽上部的阻挡下使印码恢复原位。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为:

1、具有识别使用者,并记录使用者信息的功能;

2、具有在印章本体下部平面进行二进制编码的功能,具有利用编码进行防伪的有益效果;

3、具有数据接口,可以方便与外部设备如电脑进行数据交换。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一种实施例的剖视图,

图2是本发明一种实施例矩形印章的俯视图,

图3是本发明一种实施例圆形印章的俯视图,

图4是图1中a区域放大图,

图5是图1中b方向的局部剖视图,

图6是本发明一种实施例的印章本体卡印状态的示意图,

图7是本发明一种实施例的实现控制的电路图,

图8是本发明一种实施例印码编码的示意图,

图9是图1中c区域的放大图,

图10是本发明一种实施例的效果图。

图中:

431、拨码永磁铁;321、拨码块;422、第二线圈绕组;421、第二铁芯;67、弹簧;66、碳刷;65、碳刷放置槽;64、印泥;63、印泥放置台;62、插接柱;61、凹槽;53、控制器;52、储能装置;51、指纹识别装置;43、拨杆;42、第二触发装置;41、拨杆放置孔;33、触发永磁铁;32、印码;31、滑动码槽;23、橡胶垫;22、第一线圈绕组;21、第一铁芯;13、电源引入块;12、拨码孔;11、限位槽;6、底盘;5、启动装置;4、编码装置;3、印章本体;2、触发装置;1、壳体。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和有益效果更加清楚,下面对本发明的实施方式做进一步的详细解释。

本发明为一种具有防伪功能的电子印章,包括卡印装置和印泥台两部分,其中卡印装置用以实现盖章操作,印泥台用以实现放置卡印装置以及保持印章的着色。

如图1所示,卡印装置包括壳体1以及设置在壳体1内部的印章本体3和触发装置2,设置在壳体1外部的编码装置。壳体1为上部封闭的管状结构,由于印章的功能不同,印章的结构也不同,更好的,壳体1的结构为圆形管或矩形管。印章本体3可在壳体1内部上下滑动,为了防止印章本体3晃动,同时配合壳体1和触发装置2实现编码,印章本体3的水平截面形状与壳体1的内部腔体的截面形状相同。

更好的,为了适应各种应用要求,如图2和图3所示,印章本体3的水平截面形状为圆形或矩形。圆形或矩形的印章是生活工作中较为常见的印章,圆形印章多为政府单位、企事业单位的公章,矩形章多为财物收纳等应用。

触发装置2用以将印章本体3弹出并卡在纸张上部。触发装置包括第一铁芯21以及绕设在第一铁芯21上的第一线圈绕组22。第一铁芯21的上部和壳体1的上端固定连接,第一铁芯21的下端设有橡胶垫23,橡胶垫23用以缓冲印章本体3在于第一铁芯21吸附时产生的撞击力。

印章本体3设置于触发装置2的下部。印章本体3的截面形状与壳体1内部腔体的截面形状相同,并且印章本体3与壳体1的内壁滑动接触。为了实现与第一铁芯21的吸附,在印章本体3的上部嵌设有触发永磁铁33,并且触发永磁铁33与第一铁芯21上下重合。触发永磁铁33为片状,并且触发永磁铁33的上部平面与印章本体3的上部平面平齐。此时,在第一线圈绕组22带电时,第一铁芯21的下端的极性与触发永磁铁33上部的极性相同,进而实现将印章本体3向下弹出;在第一线圈绕组22不带电时,第一铁芯21没有磁性相当于导磁材料,与触发永磁铁33产生吸附力,实现对印章本体3的安置。印章本体3的上部实现吸附和弹出,印章本体3的下部平面用以雕刻文字。

如图1所示,在印章本体3的竖直侧面上设有至少两个滑动码槽31。滑动码槽31的长度方向为竖直方向,并且滑动码槽31的内部滑动设置有印码32。印码32为长条状,并且印码32的截面形状与滑动码槽31的截面形状相同。如图5所示,为了实现印码32位置的切换,在印码32靠近壳体的一侧的上部设有拨码块321。

印码32用以实现二进制编码的卡印,印码32的数量和滑动码槽31的数量相同,因此可以根据具体的需要设定印码以及滑动码槽31的数量,如果使用者人员较多,则印码的位数应大于使用人数。

更好的,为了防止印码32滑脱,滑动码槽31的截面形状为梯形,滑动码槽31的槽口在水平方向上的长度小于滑动码槽的槽底在水平方向上的长度。

为了便于拨码块321的滑动,在壳体1内壁对应滑动码槽31的位置设有上下方向的限位槽11,限位槽11的数量与滑动码槽31的数量相同。拨码块321插接在限位槽11的内部,并且可在限位槽11内部上下滑动。

为了实现对拨码块321的控制,限位槽11的下部设有贯穿壳体1侧壁的拨码孔12,用以作为拨杆43的滑动通孔。拨杆43插入限位槽11之后,实现对拨码块321的阻挡。

相应的,为了实现拨杆43的电动推进,在壳体1的外侧设有编码装置4。如图4所示,编码装置4设有拨杆放置孔41,拨杆放置孔41与拨码孔12的数量相同并且两者的轴心线重合。拨杆放置孔41的内部设有第二触发装置42和拨杆43。

第二触发装置42包括第二铁芯421以及绕设在第二铁芯421上的第二线圈绕组422,第二铁芯421和编码装置4固定连接,确切的,第二铁芯421靠近拨杆放置孔41的孔底的端部和拨杆放置孔41的孔底固定连接。第二铁芯421的靠近拨杆放置孔41孔口的端部和拨杆43的端部抵接。拨杆43的截面形状分别与拨杆放置孔41、拨码孔12的孔腔的截面形状相同,并且拨杆43可在拨杆放置孔41、拨码孔12内部滑动。拨杆43一端插接在拨杆放置孔41中并与第二铁芯421抵接,拨杆43的另一端插接在拨码孔12中。为了便于第二触发装置42对拨杆43的控制,拨杆43与第二铁芯421抵接的一端设有拨码永磁铁431。

更好的,第二铁芯421靠近拨杆43的一端设有第二橡胶垫,用以防止拨杆43对第二铁芯421的撞击力。

为了实现对第一、二触发装置21、422的控制,在壳体11的上部设置了启动装置5。启动装置5包括外壳以及设置在外壳内部的指纹识别装置51、储能装置52、控制器53。启动装置5的外壳与壳体1固定连接,并且连接处顺滑过度。为了实现电源的引入,壳体1外侧的下部嵌设有电源引入块13,电源引入块13和储能装置52电气连接。电源引入块13为金属材料制成,或为石墨块制成。电源引入块13的外侧面与壳体1的外侧面平齐。现有技术电源多为两个引线节点,因此电源引入块13设有两个。储能装置52常见的超级电容、蓄电池、锂电池等,在此不做过多的描述。

为了实现印章使用人员的识别,在外壳的上部表面上嵌设有指纹识别装置51的感应面。指纹识别装置51的感应面朝上以方便识别使用者的指纹。指纹识别装置51与控制器53电气连接,控制器53和储能装置52电气连接,用以获取电能。控制器和第一、二线圈绕组22、422电气连接,用以实现对第一、二线圈绕组22、422的控制。

指纹识别装置51是采集人的指纹的一种工具,属于现有技术,并且多应用在考勤机、密码锁等领域,因此其具体结构不在详述。控制器53是一种具有输入输出接口、数据存储和数据运算功能的一种自动控制系统,其输入输出接口可以直接与外设连接,或者通过驱动电路与外设连接,用以实现对外部设备的控制;其数据存储以及数据运算功能主要以存储器和cpu来实现;另外,控制器还具有系统运行的相关辅助电路、驱动电路和通信模块,其中相关辅助电路常见的有电源电路、晶振电路、等等。在工业控制系统中,plc控制器、以单片机为处理器的控制系统、嵌入式控制系统都属于控制器,也是本领域技术人所熟知并经常使用的控制器。如图7所示,本发明以单片机作为控制器53的微处理器一种实施例,其具体结构如下:

控制器53包括单片机u1、电源模块u2、晶振u3,还包括用以控制第一、二线圈绕组的22、422的开关管。其中控制器53内部还设有存储器芯片,在图7中没有绘出,单片机与电源模块u21、晶振u3、存储器芯片的连接是本领域计数人员所熟知的电路常识,因此不再具体描述。电源模块u2与储能装置52电气连接用以将储能装置52的电源转换为与控制器53匹配的电压,其输出端作为控制器53中各芯片的电源输入。

图7中,开关管q0和第一线圈绕组22串联后并接在储能装置52的两端,开关管q0的基极与单片机u1的输出引脚电气连接。本发明中,印码32的数量至少为两个,相应的编码装置中设有与印码数量相同的第二线圈绕组422。每个第二线圈绕组422分别和开关管q1到开关管qn串联后并接在储能装置52的两端。开关管q1到开关管qn的基极与单片机u1的输出引脚电气连接。开关管q0到开关管qn用以实现对第一、二线圈绕组22、422的控制,同时实现对印码32的编码。通孔控制不同的第二线圈绕组422带电,实现不同的拨杆43弹出,进而实现对不同的印码32的位置限定,最后在卡印时,显示不同印码32的排列。

图7中,指纹识别装置51的电源引脚与电源模块u2的输出端电气连接,指纹识别装置51的输出引脚与单片机u1的输入引脚或者通信引脚电气连接,用以获取指纹识别装置51检测到指纹数据。

本发明的控制器53还设有与电脑连接的数据接口,用以实现与电脑的通信。数据接口常见的串行接口、usb接口。串行接口较为常见,采用rs232通信,电路结构较为简单。usb接口,多为模块化结构,连接较为便捷。作为现有技术不在具体描述。

以上为卡印装置的具体结构,下面对印泥台的具体结构进行描述。印泥台包括底盘6,在底盘6的中部设有凹槽61,用以放置卡印装置。为了实现卡印装置的稳固,在凹槽61的中部设有插接柱62,插接柱62用以插入壳体1内部。插接柱62的上部设有印泥放置台63,印泥放置台63的水平截面形状与壳体1内腔截面形状相同,印泥放置台63上设有印泥64,印泥64用以为印章本体3着色。

为了实现与电源引入块13配合,在凹槽61的内壁上对应电源引入块13的位置设有碳刷放置槽65,碳刷放置槽65内部设有碳刷66和弹簧67。弹簧67一端和碳刷66固定连接,弹簧67另一端和碳刷放置槽65的底部固定连接。弹簧67夹设在碳刷66与碳刷放置槽65的槽底,既提供了碳刷66对电源引入块13的挤压力,又可以防止碳刷66从碳刷放置槽65内部滑脱。碳刷66连接有电源引线,用以连接外部电源。

为了实现与后台电脑实现数据通信,壳体1的外侧的下部还嵌设有数据引入块,数据引入块和控制器53电气连接。凹槽61内的碳刷放置槽65设有四个。底盘6上设有usb接口,四个碳刷放置槽65内部的碳刷66分别和usb接口的电源引脚和数据引脚电气连接,usb接口用以连接电脑。

基于上述结构,本发明的使用方法为:

(一)识别使用者,并在印章本体3上记录使用者信息的方法

该方法应用一种安装在电脑上的主控程序,在电脑上开发设计后台应用程序已经是非常成熟的现有技术。

使用前,将使用者的信息录入主控程序以及控制器53内部。

首先、将控制器53与电脑通过数据线连接,并打开电脑上的主控程序,

然后、进行指纹录入的操作,将使用人的指纹覆盖在指纹识别装置51的感应面,识别完成后对指纹进行编码,并将编码和指纹信息存储在控制器53中,同时存储在电脑的主控程序中,

最后、关闭电脑上的主控程序,撤销连接线,进入使用状态。

使用时,

步骤1、需要盖章时,使用者将卡印装置从印泥台上取下,之后放在需要盖章的纸张上。

步骤2、使用者将手指覆盖在指纹识别装置51的感应面上,指纹识别装置51识别使用者的指纹,并与控制器53内部存储的指纹比对,获取使用者的指纹的编码。控制器53将使用者的信息以及使用记录存储在内部的存储器中,以备后期查验。

步骤3、控制器53根据编码控制相应的第二线圈绕组422带电并保持,相应的第二铁芯421产生磁性,进而将拨杆43推出,形成对印码32的阻挡。

步骤4、控制器53控制输出给第一线圈绕组22一个脉冲电源,第一铁芯21产生磁性并将印章本体3向下弹出,在印章本体3下落过程中,被推出的拨杆43将下降过程中的印码32阻挡,进而在印章本体3的下部平面的边缘产生空缺,不同的空缺排列代表不同的编码。如图6所示和图8,被阻挡的印码32的下端没有凸出印章本体3的下部边缘,没被阻挡的印码32的下端凸出了印章本体3的下部边缘,该编码相当于二进制数据,如图10所示即为卡印的效果。

步骤5、控制器53给第一线圈绕组22输出脉冲电源时,同时启动计时器,到达设定时候后,关闭第二线圈绕组422的电源,此时由于第二线圈绕组422失电,第二铁芯421失去磁性产生对拨杆43上的拨码永磁铁431的吸引力,使拨杆43恢复原位。

步骤6、使用完成后,将卡印装置放入印泥台上,插接柱62上的印泥放置台63将印章本体3向上推至于第一铁芯21吸合,并且拨码块321在限位槽11上部的阻挡下使印码32恢复原位。

(二)识别使用者,并在印章本体3下部平面设置防伪编码的使用方法。

应用一种安装在电脑上的主控程序,印泥台上的usb接口与电脑连接,实现控制器与电脑上主控程序的通信,

使用前,将使用者的信息录入主控程序以及控制器53内部。

首先、将控制器53与电脑通过数据线连接,并打开电脑上的主控程序。

然后、进行指纹录入的操作,将使用人的指纹覆盖在指纹识别装置51的感应面,识别完成后对指纹进行编码,并将编码和指纹信息存储在控制器53中,同时存储在电脑的主控程序中。

最后、进入使用状态。

使用时:

步骤1、需要盖章时,将要盖章的文件的信息在主控程序中进行记录,主控程序生成防伪编码并将防伪编码发送给控制器53。

步骤2、控制器53根据防伪编码,控制相应的第二线圈绕组422带电并保持,相应的第二铁芯421产生磁性,进而将拨杆43推出,形成对印码32的阻挡。

步骤3、使用者取出卡印装置,并放置在纸张上,之后将手指放在指纹识别装置51的感应面上,控制器53将识别到的指纹与控制器53内部存储的指纹比对,如果有与内部存储的指纹对应的指纹,则控制器53控制输出给第一线圈绕组22一个脉冲电源,第一铁芯21产生磁性并将印章本体3向下弹出,在印章本体3下落过程中,被推出的拨杆43将下降过程中的印码32阻挡,进而在印章本体3的下部平面的边缘产生空缺,进而将防伪码印在纸张上。

步骤4、控制器53给第一线圈绕组22输出脉冲电源时,同时启动计时器,到达设定时候后,关闭第二线圈绕组422的电源,此时由于第二线圈绕组422失电,第二铁芯421失去磁性产生对拨杆43上的拨码永磁铁431的吸引力,使拨杆43恢复原位。

步骤5、使用完成后,将卡印装置放入印泥台上,插接柱62上的印泥放置台63将印章本体3向上推至于第一铁芯21吸合,并且拨码块321在限位槽11上部的阻挡下使印码32恢复原位。

综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用来限定本发明的范围,通过上述的说明内容,相关工作人员完全可以在不偏离本项发明技术思想的范围内,进行多样的变更以及修改。本发明的技术性范围并不局限于说明书上的内容,凡依本发明的要求范围所述的形状、构造、特征及精神所谓的均等变化与修饰,均应包括与本发明的权利要求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