圆形异形物体及球类自动化集成多色3D移印设备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612635发布日期:2019-01-15 22:27阅读:335来源:国知局
圆形异形物体及球类自动化集成多色3D移印设备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属于移印设备领域,特别涉及多色3D角度移印设备。



背景技术:

现有的移印设备中,只能移印一些平面或者移印曲面弧度小、面积小的物品,曲面弧度大、曲面面积大的需要通过多次放置物品才能完成移印,而且在一件物品上移印多个图案,如果多个图案之间间隔小相互干涉无法印刷,如果多个图案之间间隔大印刷行程不够等情况。

专利文件206551673公开了一种自动多角度移印机,包括上墨装置,所述上墨装置两侧设有侧板,所述侧板上部滑动连接有移印机构,所述移印机构包括滑动连接于所述侧板上的滑动板,所述滑动板上连接有拉动气缸,所述拉动气缸拉动所述移印机构沿所述侧板滑动;所述滑动板之间设有底板,所述底板上设有侧姿气缸,所述侧姿气缸上部设有支撑板,所述支撑板上连接有翻折机构,所述翻折机构上连接有打印气缸,所述侧姿气缸带动所述打印气缸翻折,本移印机在实现传统设备水平印刷的基础上,增加了翻折机构,通过侧姿气缸的动作带动打印气缸实现多角度的翻转,对产品的侧面进行印刷,实现多角度打印。

但在上述移印产品中通过侧姿气缸带动翻转,翻转角度有限不能实现异形、球形等复杂表面多角度的移印。



技术实现要素: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的提供一种圆形、球形等异形体表面多色移印的设备。

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个目的在于提供圆形异形物体及球类自动化集成多色3D移印设备,该设备成本低,易于使用,加工流程少,维护方便,易于推广。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如下:

圆形异形物体及球类自动化集成多色3D移印设备,该移印设备包括有设备支撑架、充气式移印胶头固定装置、烘干装置、油墨穿梭装置、XYZ轴伺服工作台和控制操作台,所述充气式移印胶头固定装置、烘干装置、油墨穿梭装置和XYZ轴伺服工作台与控制操作台电连接,所述充气式移印胶头固定装置安装于设备支撑架上方,所述油墨穿梭装置设置于充气式移印胶头固定装置下方,用于补充移印胶头上油墨图案,所述XYZ轴伺服工作台设置于支撑架下方,用以安装待移印物件,所述烘干装置设置于充气式移印胶头固定装置侧边,用以烘干移印后的图像,所述充气式移印胶头固定装置设有多个。

通过XYZ轴伺服工作台可以将待移印物件进行全方位旋转,充气式印胶头固定装置上工作时安装有反复充气式移印胶头,反复充气式移印胶头可以对球类及圆形异性产品进行一次移印成形、移印面积大可以针对复杂外形,多个充气式印胶头固定装置可以同时移印多个颜色,在移印后烘干装置将移印后的图案快速烘干,减少等待时间,可以快速在多角度面进行移印,可实现一次性产品全方位移印。

进一步,所述油墨穿梭装置包括有油墨底盘、油盘导轨、油墨横向连接杆和油墨盘,所述油墨盘通过油盘导轨安装于油盘底盘上,油墨盘通过油盘导轨前后移动,所述油墨底盘通过油墨横向连接杆安装于设备支撑架上,油墨底盘通过横向连接杆左右移动。

进一步,所述油墨穿梭装置还包括有油墨横向位移气缸、油墨前后位移气缸和抬刀感应装置,所述油墨横向位移气缸一端安装于设备支撑架上,油墨横向位移气缸另一端连接于油墨底盘上,所述油墨前后位移气缸一端安装于油墨盘上,油墨前后位移气缸另一端安装于油墨底盘上,所述抬刀感应装置安装于油墨底盘侧边。

在油墨底盘通过位移控制装置控制移印不同位置时油墨盘在不同的位置,减少移印胶头的移动行程,移印不同的位置方便调整。

进一步,所述XYZ轴伺服工作台包括有X轴运动机构、Y轴运动机构和工作台上下运动结构,所述上下运动结构上端与设备支撑架上方连接,所述上下运动结构下方与X轴运动机构连接,且X轴运动结构与设备支撑架平行设置,所述Y轴运动结构下表面安装于X轴运动结构上表面上。

进一步,所述X轴运动机构包括有X轴直线运动牵引组件、X轴本体和Y轴运动导轨,所述Y轴运动导轨两端固定连接于X轴本体上,所述Y轴运动结构滑动连接于Y轴运动导轨中间,所述X轴直线运动牵引组件一端固定安装于X轴本体上,X轴直线运动牵引组件另一端连接于Y轴运动结构上,X轴直线运动牵引组件带动Y轴运动结构沿Y轴运动导轨左右运动。

进一步,所述Y轴运动机构包括有Y轴横向运动本体、Y轴直线运动牵引组件、Y轴前后运动本体、前后运动导轨和物件固定组件,所述Y轴横向运动本体下表面与Y轴运动导轨滑动连接,所述前后运动导轨两端连接于Y轴横向运动本体上,所述Y轴直线运动牵引组件一端连接于Y轴前后运动本体上,Y轴直线运动牵引组件另一端滑动连接于前后运动导轨上,Y轴直线运动牵引组件牵引Y轴前后运动本体沿前后运动导轨前后位移,所述物件固定组件安装于Y轴前后运动本体前端。

进一步,所述充气式移印胶头固定装置包括有充气支座、充气气缸固定板、充气印头固定筒、充气前后滑动组件、充气上下滑动组件,所述充气支座一端连接于设备支撑架,所述充气气缸固定板通过充气上下滑动组件连接于充气支座,所述充气印头固定筒通过充气前后滑动组件连接于充气气缸固定板上。

进一步,所述充气式移印胶头固定装置还包括有充气下压感组件、充气压力缓冲器,所述充气下压感组件和充气压力缓冲器设置于充气气缸固定板背部。

进一步,烘干装置包括有烘干面罩、烘干风机、烘干支架、烘干纵调组件和烘干竖调组件,所述烘干支架一端连接于设备支撑架上,所述烘干面罩通过烘干纵调组件和烘干竖调组件连接于烘干支架上,所述烘干风机安装于烘干面罩上方。

进一步,所述控制操作台独立设置于设备支撑架外侧,所述控制操作台设有电脑电路或PLC控制电路。

控制操作台设独立设置于设备支撑架外侧,方便移动控制操作台的位置。

本实用新型的优势在于:

相比于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中采用XYZ轴伺服工作台可以将待移印物件进行全方位旋转,充气式印胶头固定装置上工作时安装有反复充气式移印胶头,反复充气式移印胶头可以对球类及圆形异性产品进行一次移印成形、移印面积大可以针对复杂外形,多个充气式印胶头固定装置可以同时移印多个颜色,在移印后烘干装置将移印后的图案快速烘干,减少等待时间,可以快速在多角度面进行移印。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圆形异形物体及球类自动化集成多色3D移印设备正面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圆形异形物体及球类自动化集成多色3D移印设备左侧面示意图。

图3时本实用新型圆形异形物体及球类自动化集成多色3D移印设备俯视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圆形异形物体及球类自动化集成多色3D移印设备中XYZ轴伺服工作台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圆形异形物体及球类自动化集成多色3D移印设备中油墨穿梭装置示意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圆形异形物体及球类自动化集成多色3D移印设备中充气式移印胶头固定装置示意图。

图7是本实用新型圆形异形物体及球类自动化集成多色3D移印设备中烘干装置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如下:

如图1~7所示,圆形异形物体及球类自动化集成多色3D移印设备,该移印设备包括有设备支撑架1、充气式移印胶头固定装置2、烘干装置3、油墨穿梭装置4、XYZ轴伺服工作台5和控制操作台6,充气式移印胶头固定装置2、烘干装置3、油墨穿梭装置4和XYZ轴伺服工作台5通过控制操作台6控制,充气式移印胶头固定装置2安装于设备支撑架1上方,充气式移印胶头固定装置2正面安装有可反复充气移印胶头(图未示)和气缸(图未示),用以大面积移印图案,油墨穿梭装置4设置于充气式移印胶头固定装置2下方,用于补充工作过程中移印胶头上油墨,XYZ轴伺服工作台5设置于支撑架下方,用以安装待移印物件并调节工作中移印物件的角度,烘干装置3设置于充气式移印胶头固定装置2侧边,用以烘干移印后图案,充气式移印胶头固定装置2设有三个,每个充气移印胶头上可以移印一种颜色,每两个充气式移印胶头固定装置2之间设有一个烘干装置3。

油墨穿梭装置包括有油墨底盘41、油盘导轨42、油墨横向连接杆43和油墨盘44,油墨盘44通过油盘导轨42安装于油盘底盘41上,油墨盘44沿着油盘导轨42前后移动,油墨底盘41通过油墨横向连接杆43安装于设备支撑架1上,油墨底盘41通过横向连接杆43左右移动。

油墨穿梭装置4还包括有油墨横向位移气缸(图未示)、油墨前后位移气缸(图未示)和抬刀感应装置45,油墨横向位移气缸一端安装于设备支撑架1上,油墨横向位移气缸另一端连接于油墨底盘41上,油墨前后位移气缸一端安装于油墨盘44上,油墨前后位移气缸另一端安装于油墨底盘41上,抬刀感应装置45安装于油墨底盘41侧边,油墨底盘41下方设有油墨槽座条46。油墨横向位移气缸采用第一伺服电机数字控制油墨盘44左右移动,油墨前后位移气缸采用第二伺服电机数字控制油墨盘44前后穿梭。

XYZ轴伺服工作台5包括有X轴运动机构51、Y轴运动机构52和工作台上下运动结构53,上下运动结构53上端与设备支撑架1上方连接,上下运动结构下方53与X轴运动机构51连接,且X轴运动结构51与设备支撑架1平行设置,Y轴运动结构52下表面安装于X轴运动结构51上表面上。

X轴运动机构51包括有X轴直线运动牵引组件511、X轴本体512和Y轴运动导轨513,Y轴运动导轨513两端固定连接于X轴本体512上,Y轴运动结构滑动52连接于Y轴运动导轨513中间,X轴直线运动牵引组件511一端固定安装于X轴本体512上,X轴直线运动牵引组件511另一端连接于Y轴运动结构2上,X轴直线运动牵引组件511带动Y轴运动结构2沿Y轴运动导轨513左右运动,X轴直线运动牵引组件511采用第三伺服电机控制Y轴运动结构2左右移动。

Y轴运动机构52包括有Y轴横向运动本体521、Y轴直线运动牵引组件522、Y轴前后运动本体523、前后运动导轨524和物件固定组件525,Y轴横向运动本体521下表面与Y轴运动导轨513滑动连接,前后运动导轨524两端连接于Y轴横向运动本体521上,Y轴直线运动牵引组件522一端连接于Y轴前后运动本体523上,Y轴直线运动牵引组件522另一端滑动连接于前后运动导轨524上,Y轴直线运动牵引组件522牵引Y轴前后运动本体523沿前后运动导轨524前后位移,物件固定组件525安装于Y轴前后运动本体523前端,物件固定组件525用以安装固定待移印物件,Y轴直线运动牵引组件522采用第四伺服电机控制Y轴前后运动本体523前后位移。

充气式移印胶头固定装置2包括有充气支座21、充气气缸固定板22、充气印头固定筒23、充气前后滑动组件24、充气上下滑动组件25,充气支座21一端连接于设备支撑架1,充气气缸固定板22通过充气上下滑动组件25连接于充气支座21,充气印头固定筒23通过充气前后滑动组件24连接于充气气缸固定板22上,充气气缸固定板22背部安装有现有的充气座压缸26,充气印头固定筒23下端用于安装可反复充气移印胶头,通过充气座压缸26对充气移印胶头内部进行加压和减压。

充气式移印胶头固定装置2还包括有充气下压感组件27、充气压力缓冲器28,充气下压感组件27和充气压力缓冲器28设置于充气气缸固定板22背部,

烘干装置3包括有烘干面罩31、烘干风机32、烘干支架33、烘干纵调组件34和烘干竖调组件35,烘干支架33一端连接于设备支撑架1上,烘干面罩31通过烘干纵调组件34和烘干竖调组件35连接于烘干支架33上,烘干纵调组件34用于调整烘干面罩31的左右位置,烘干竖调组件35用于调整烘干面罩31上下位置,所述烘干风机32安装于烘干面罩31上方。

控制操作台6独立设置于设备支撑架1外侧,控制操作台6设有电脑电路或PLC控制电路。

通过XYZ轴伺服工作台5可以将待移印物件进行全方位旋转,充气式印胶头固定装置上工作时安装有反复充气式移印胶头,反复充气式移印胶头可以对球类及圆形异性产品进行一次移印成形、移印面积大可以针对复杂外形,多个充气式印胶头固定装置可以同时移印多个颜色,在移印后烘干装置将移印后的图案快速烘干,减少等待时间,可以快速在多角度面进行移印,可实现一次性产品全方位移印,在油墨底盘通过位移控制装置控制移印不同位置时油墨盘在不同的位置,减少移印胶头的移动行程,移印不同的位置方便调整,控制操作台设独立设置于设备支撑架外侧,方便移动控制操作台的位置。

本实用新型的优势在于:

相比于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中采用XYZ轴伺服工作台可以将待移印物件进行全方位旋转,充气式印胶头固定装置上工作时安装有反复充气式移印胶头,反复充气式移印胶头可以对球类及圆形异性产品进行一次移印成形、移印面积大可以针对复杂外形,多个充气式印胶头固定装置可以同时移印多个颜色,在移印后烘干装置将移印后的图案快速烘干,减少等待时间,可以快速在多角度面进行移印。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