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凹印版辊的深度清洗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001008发布日期:2019-03-02 01:48阅读:856来源:国知局
一种用于凹印版辊的深度清洗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属于印刷辊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用于凹印版辊的深度清洗装置。



背景技术:

凹版印刷作为印刷工艺的一种,以其印制品墨层厚实、颜色鲜艳、饱和度高、印版耐印率高、印品质量稳定、印刷速度快等优点,在印刷包装及图文出版领域内占据重要的地位。凹版印刷使用凹印版辊进行滚动印刷,凹印版辊是印刷辊的一种,是凹版印刷工艺的核心部件之一。

凹印版辊在使用许久后,沾染墨和尘埃,需要清洗。现有的清洗装置用清洗剂清洗,清洗剂大量使用利用率不高,清洗成本增加。而超声波可以明显改善清洗的效率。但是,归根结底没有从根本上解决凹印版辊清洗的效率、效果和成本问题。

为此,一种全新构思的清洗方式和设备的开发,是目前的一项非常重要的任务。



技术实现要素:

实用新型目的:为了克服以上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用于凹印版辊的深度清洗装置。

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一种用于凹印版辊的深度清洗装置,包括机架,所述机架包括底座和底座之上两侧设有的支撑柱,底座上部周围、支撑柱之间和上方设置罩壳,罩壳内形成清洗腔;

所述支撑柱内侧分布有一对上端凹陷的放置架,用于放置凹印版辊,底座上方的放置架之间部分设置若干喷雾喷头,所述喷雾喷头向外以管道连接喷雾装置,从外部输入清洗液;所述放置架和支撑柱之间设置清洗架,所述清洗架上设置穿接于清洗架并可伸缩的调高节,所述调高节在下部以一个锁紧机构固定在清洗架上,调高节上部固定滑槽,滑槽上配合有滑轨滑动,滑轨可由锁紧块锁定,滑轨上固定刚性管,刚性管内端连接高压水喷头,刚性管外端连接柔性管,柔性管向外连接高压水泵并通入水。

作为优选,所述刚性管内端与高压水喷头活动配合连接,所述高压水喷头在喷水时可转动。

进一步,所述刚性管内端具有突出的配合凸部,高压水喷头连接刚性管一端内侧具有与配合凸部配合连接的配合凹部。

更进一步,配合凸部和配合凹部之间,还具有轴承。

作为优选,所述滑槽、滑轨配合的机构由丝杆和丝杆螺母配合的机构代替。

作为优选,所述高压水喷头内部,具有若干出射方向各异的分流道。

上述技术方案可以看出,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结构紧凑,清洗高效。支撑柱、放置架、清洗架、罩壳等部件构成一个相对封闭的区域,使清洗液的利用率高;可伸缩的增高节和滑槽滑轨的配合使清洗X、Y向进动;刚性管、柔性管、高压水喷头,配合后使清洗时可以进入凹印版辊内腔,从而达到全面的清洗效果。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明确,针对凹印版辊量身定做,雾化的清洗液和高压水结合,产生联合的物理化学和机械清洗效果,从而使凹印版辊的清洗效率和效果得到全方位提升。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实用新型高压水喷头和刚性管连接部分--局部A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机架,10-清洗腔,11-底座,12-支撑柱,13-罩壳,2-放置架,3-喷雾喷头,30-喷雾装置,4-清洗架,5-调高节,51-锁紧机构,61-滑槽,62-滑轨,63-锁紧块,7-刚性管,70-高压水泵,71-配合凸部,72-柔性管,8-高压水喷头,80-分流道,81-配合凹部。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进一步阐明本实用新型。

如图1~2所示,包括机架1,所述机架1包括底座11和底座11之上两侧设有的支撑柱12,底座11上部周围、支撑柱12之间和上方设置罩壳13,罩壳13内形成清洗腔10;

所述支撑柱12内侧分布有一对上端凹陷的放置架2,用于放置凹印版辊,底座11上方的放置架2之间部分设置若干喷雾喷头3,所述喷雾喷头3向外以管道连接喷雾装置30,从外部输入清洗液;所述放置架2和支撑柱12之间设置清洗架4,所述清洗架4上设置穿接于清洗架4并可伸缩的调高节5,所述调高节5在下部以一个锁紧机构51固定在清洗架4上,调高节5上部固定滑槽61,滑槽61上配合有滑轨62滑动,滑轨62可由锁紧块63锁定;所述滑槽61、滑轨62配合的机构可由丝杆和丝杆螺母配合的机构代替;

滑轨62上固定刚性管7,刚性管7内端连接高压水喷头8,刚性管7内端与高压水喷头8活动配合连接,所述刚性管7内端具有突出的配合凸部71,高压水喷头8连接刚性管7一端内侧具有与配合凸部71配合连接的配合凹部81,配合凸部71和配合凹部81之间,还具有滚珠轴承或滚柱轴承;所述高压水喷头8内部,具有2~4条蜷曲出射、方向各异的分流道80,从而所述高压水喷头8在喷水时可转动,刚性管7外端连接柔性管72,柔性管72向外连接高压水泵70并通入水,水压在0.6-1.5MPa。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这些改进也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