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凹印印版的移动式维护台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277145发布日期:2019-04-03 00:29阅读:169来源:国知局
一种凹印印版的移动式维护台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用于凹版印刷的印版的维护用具。



背景技术:

凹版印刷简称凹印,是四大印刷方式其中的一种印刷方式。凹版印刷是一种直接的印刷方法,它将凹版凹坑中所含的油墨直接压印到承印物上,所印画面的浓淡层次是由凹坑的大小及深浅决定的,如果凹坑较深,则含的油墨较多,压印后承印物上留下的墨层就较厚;相反如果凹坑较浅,则含的油墨量就较少,压印后承印物上留下的墨层就较薄。凹版印刷的印版是由一个个与原稿图文相对应的凹坑与印版的表面所组成的。印刷时,油墨被充填到凹坑内,印版表面的油墨用刮墨刀刮掉,印版与承印物之间有一定的压力接触,将凹坑内的油墨转移到承印物上完成印刷。

凹印印版使用一段时间后需要拆卸下来进行清洗、维修等维护工作,维护工作中印版沉重移动不便,而且移动过程中容易造成印版的损坏。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解决上述弊端,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用于凹版印刷的印版的维护用具,便于高效方便地完成维护工作,并有效保护印版。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凹印印版的移动式维护台,其特征在于,包括串联的两节台体,台体底部设置若干走轮;每节台体上设有两层印版搁置面,印版搁置面的两侧对应设有若干支承夹轮组,每个支承夹轮组包括两个并列的转轮;两节台体的上层印版搁置面由两块连接板拼接组合而成整体,两块连接板的拼接缝处通过合页连接,两块上层印版搁置面的自由端设有钩挂A件,两节台体的连接区的上方固设吊杆,吊杆上设有对应钩挂A件的钩挂B件;两节台体的下层印版搁置面由一块承重板连接接组合而成整体,承重板及其两节台体的连接区构成印版储存腔。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能够一次性输送较大数量的印版,行走灵活方便;轮式支承便于高效方便地完成清洗、维修等维护工作,并有效保护印版。

为使本实用新型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加明显易懂,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做出详细的说明。

附图说明

图1为维护台的整体结构式原理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参见附图,反映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具体结构,所述凹印印版的移动式维护台包括串联的第一台体1和第二台体2,第一台体1和第二台体2的底部设置若干走轮3。

第一台体1上设有角钢焊接框架构成的上层印版搁置面101和下层印版搁置面102;第二台体2上设有角钢焊接框架构成的上层印版搁置面201和下层印版搁置面202。每个印版搁置面的两侧对应设有三个支承夹轮组4,每个支承夹轮组4包括两个并列的转轮。凹印印版5从印刷机上取下后放置在两个并列的转轮上。便于转动进行维护。

第一台体1和第二台体2的上层印版搁置面101和上层印版搁置面201由两块连接板6拼接组合而成整体,两块连接板6的拼接缝处通过合页7连接,上层印版搁置面101和上层印版搁置面201的自由端设置钩挂A件8,两节台体的连接区的上方固设吊杆9,吊杆9上设有对应钩挂A件8的钩挂B件10。

两节台体的下层印版搁置面102和下层印版搁置面103由一块承重板11连接接组合而成整体,两块连接板6的下面、承重板11上面、两节台体的连接区构成印版储存腔。

上层的印版维护完成后可以将印版送到上述印版储存腔,然后将上层印版搁置面101和上层印版搁置面201整体通过钩挂A件8悬挂在吊杆9的钩挂B件10上。从便于对下层的印版进行维护工作。

上述的实现方式仅是为了清楚的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做出任何限制。本实用新型在本技术领域具有公知的多种替代或者变形,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实质意义的前提下,均落入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