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喷墨打印机的供墨泵驱动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412201发布日期:2019-04-16 22:44阅读:297来源:国知局
一种喷墨打印机的供墨泵驱动结构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打印机技术领域,具体是一种喷墨打印机的供墨泵驱动结构。



背景技术:

喷墨打印机是在针式打印机之后发展起来的,采用非打击的工作方式的一种打印设备。比较突出的优点是体积小、操作简单方便、打印噪音低、使用专用纸张时可以打印出和照片相媲美的图片等。经过多年的发展,喷墨打印机的技术已经取得了长足地发展。

现有的小型喷墨打印机通常在字车上连接墨盒来供墨,这种结构虽然简单,但是墨盒容量小,需要频繁更换,使用成本高。也有部分小型喷墨打印机采用连续供墨系统,但是多为循环压电泵供墨,控制复杂、容易出错而导致打印图案出现偏差,有待改进。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喷墨打印机的供墨泵驱动结构,由字车驱动切换动力,保证供墨与打印动作配合,简化控制,可靠耐用。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喷墨打印机的供墨泵驱动结构,包括有基座以及连接在基座上的供墨泵,所述供墨泵设置有驱动齿轮,所述驱动齿轮连接有传动齿轮;所述基座上还连接有切换装置,所述切换装置包括有传动轴、切换齿轮以及切换滑块,所述切换齿轮滑动连接在所述传动轴靠近传动齿轮的右端部上并跟随所述传动轴同步转动,所述切换齿轮的左侧面与传动轴之间设置有弹簧,所述弹簧推动切换齿轮右移与所述传动齿轮啮合,所述切换滑块设置有供字车推动的挡块并可沿所述传动轴的轴向移动,所述切换滑块设置有与所述切换齿轮的右侧面接触的推块,所述切换滑块的左端连接有拉簧,在所述拉簧的作用下,所述切换滑块将所述切换齿轮限制在左边而脱离所述传动齿轮。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改进,所述传动轴的右端部设置为十字形的轴段,所述切换齿轮设置有相应的十字安装槽。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推块设置为环形结构,所述切换齿轮的右侧面设置有与所述推块抵接的多个滑块,多个所述滑块周向均布,所述滑块的头部设置为斜面。

进一步改进,所述供墨泵为蠕动泵。

进一步改进,所述供墨泵包括有固定在基座上的泵壳、墨管、导架以及压轮,所述墨管贴合泵壳的环形套筒布置,所述导架连接于所述驱动齿轮并跟随驱动齿轮转动,所述导架外周上连接有一个或多个所述压轮,所述压轮挤压所述墨管。

进一步改进,所述驱动齿轮的轮毂上设置有凸出块,所述导架设置有与所述凸出块相配合的凸块。

进一步改进,所述传动轴的右端转动连接有轴套以供固定连接打印机。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打印过程中(非供墨状态),拉簧的拉力大于弹簧的弹力,切换滑块将切换齿轮限制在左边而脱离传动齿轮,供墨泵无动力而处于停止状态;供墨时,字车右移推动切换滑块右移,传动齿轮在弹簧的推动下右移,当切换齿轮所处位置在移动过程刚好与传动齿轮不发生碰撞,即顺利进入与传动齿轮啮合的状态,传动轴驱动切换齿轮使得供墨泵工作;或者切换齿轮在右移过程与传动齿轮碰撞,卡在碰撞位置无法进入啮合,此时当传动轴驱动切换齿轮旋转瞬间,由于切换齿轮角度的变动使其脱离碰撞状态,切换齿轮与传动齿轮啮合,实现供墨泵的工作。由字车驱动切换动力,保证供墨与打印动作配合,简化控制,可靠耐用,减少动力源降低成本。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未供墨时的左视图;

图3、图4是本实用新型供墨时的左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参照图1~图4,一种喷墨打印机的供墨泵驱动结构,包括有基座1以及连接在基座1上的供墨泵2,所述供墨泵2设置有驱动齿轮21,所述驱动齿轮21连接有传动齿轮11;所述基座1上还连接有切换装置,所述切换装置包括有传动轴31、切换齿轮32以及切换滑块33,所述切换齿轮32滑动连接在所述传动轴31靠近传动齿轮11的右端部上并跟随所述传动轴31同步转动,所述切换齿轮32的左侧面与传动轴31之间设置有弹簧5,所述弹簧5推动切换齿轮32右移与所述传动齿轮11啮合,传动轴31长度较大,采用悬臂式容易使右端产生很大的晃动,因此传动轴31的右端转动连接有轴套34,轴套34固定连接打印机以减少传动轴31的晃动;所述切换滑块33设置有供字车推动的挡块331并可沿所述传动轴31的轴向移动,所述切换滑块33设置有与所述切换齿轮32的右侧面接触的推块332,所述切换滑块33的左端连接有拉簧4,在所述拉簧4的作用下,所述切换滑块33将所述切换齿轮32限制在左边而脱离所述传动齿轮11,推块332与切换滑块33是联动的,为了装配的方便而分成两个零件,此两个零件各自装配后通过卡扣结合成一个整体,并与传动轴31不接触,推块332向右侧移动靠近墨泵2的传动齿轮21时,不需要推动切换齿轮32的移动,只是让开了通道,切换齿轮32在弹簧5的作用下右移进入啮合状态。采用上述结构,初始状态(非供墨状态),拉簧4的拉力大于弹簧5的弹力,切换滑块33将切换齿轮32限制在左边而脱离传动齿轮11,供墨泵2无动力而处于停止状态,如图2所示;供墨时,字车右移通过挡块331推动切换滑块33右移,抵消了拉簧4的拉力,传动齿轮32在弹簧5的推动下右移,会有两种状态,第一种状态是当切换齿轮32所处位置在移动过程刚好与传动齿轮11不发生碰撞,即顺利进入与传动齿轮11啮合的状态,传动轴31驱动切换齿轮11、驱动齿轮21使得供墨泵2工作,进入供墨状态,如图4所示;第二种状态是切换齿轮32在右移过程与传动齿轮11碰撞,卡在碰撞位置无法进入啮合,此时当传动轴31驱动切换齿轮32旋转瞬间,由于切换齿轮32角度的变动使其脱离碰撞状态,切换齿轮32与传动齿轮11啮合,实现供墨泵2的启动。利用字车驱动切换动力,保证供墨与打印动作配合,简化控制,可靠耐用,减少动力源,简化结构,降低成本。字车离开后,在拉簧4的作用下,切换滑块33通过推块332推动切换齿轮32离开啮合位置,并对弹簧5进行压缩,直致切换滑块33上的限位筋与基座1接触。

在本实施例中,优选的,所述传动轴31的右端部设置为十字形的轴段,所述切换齿轮32设置有相应的十字安装槽而套装在十字轴段上。优选的,所述推块332设置为环形结构,所述切换齿轮32的右侧面设置有与所述推块332抵接的多个滑块,多个所述滑块周向均布,所述滑块的头部设置为斜面,斜面与推块332的内环边接触,减小摩擦阻力,保证切换齿轮32顺畅转动,减少磨损。

在本实施例中,优选的,所述供墨泵2为蠕动泵。

在本实施例中,优选的,所述供墨泵2包括有固定在基座1上的泵壳22、墨管23、导架24以及压轮25,所述墨管23贴合泵壳22的环形套筒布置,所述导架24连接于所述驱动齿轮21并跟随驱动齿轮21转动,所述导架24外周上连接有一个或多个所述压轮25,所述压轮25挤压所述墨管23,墨管23在泵壳22内绕一圈放置,如图1所示,压轮25始终挤压着墨管23,当压轮25随导架24转动时,则墨管23挤压处向前移动,由于墨管23挤压处移动会将墨水从一端挤出去,另外一端吸进来,若导架24持续往一个方向转动,则整段墨管23就维持一个方向的持续吸力,持续供墨,这就是供墨泵2的工作原理。

在本实施例中,优选的,所述驱动齿轮21的轮毂上设置有凸出块,所述导架24设置有与所述凸出块相配合的凸块。

以上所述,只是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方式而已,但本实用新型并不限于上述实施例,只要其以任何相同或相似手段达到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效果,都应落入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