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嵌入式微型打印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8209079发布日期:2019-07-19 22:05阅读:331来源:国知局
一种嵌入式微型打印机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打印机领域,特别是指一种嵌入式微型打印机。



背景技术:

打印机是现代办公设备中最常用使用的一种办公工具,其和电脑等其他办公设备相结合为工作提供了极大的便利。现有的打印机依据打印原理主要分为针式打印机、喷墨打印机和激光打印机。

当打印过程中卡纸时,常需要将机盖打开,开盖后需要防止机盖因重力作用下压,因此需要设计相应的固定结构。现有的打印机的开盖结构通常由较复杂的结构组件组成,不足之处在于:结构复杂、制造成本较高,占用体积较大导致产品体积增大,无法适用于生产诸如打印面单、便签之类的小型打印机。

有鉴于此,本设计人针对上述结构设计上未臻完善所导致的诸多缺失及不便,而深入构思,且积极研究改良试做而开发设计出本实用新型。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嵌入式微型打印机,实现开盖结构简化、降低成本,从而实现生产体积更小的打印机。

为了达成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解决方案是:

一种嵌入式微型打印机,包括机架、电动机、胶辊、收纸装置、纸卷固定装置和打印装置;所述电动机固定在机架上,胶辊可转动固定在机架上,收纸装置可转动固定在机架上,所述胶辊、收纸装置通过齿轮传动的方式与电动机配合,所述纸卷固定装置可转动固定在机架上;所述打印装置活动固定在机架上,且位于胶辊的上方,其特征在于:所述打印装置通过开盖结构与胶辊活动配合,所述开盖结构包括开盖支架、TPH支架、TPH安装板、第一弹簧、第二弹簧、第三弹簧,所述开盖支架的上端通过第一转轴与TPH支架的一端铰接,该TPH支架的另一端与TPH安装板的端部通过第二转轴铰接,该第二转轴固定在机架上,所述开盖支架的下端与TPH支架之间固定有第一弹簧,第一弹簧处于拉伸状态;所述TPH支架与TPH安装板之间固定有第二弹簧,第二弹簧处于压缩状态;所述TPH支架与机架之间固定有第三弹簧,第三弹簧处于拉伸状态;所述开盖支架活动固定在机架上;所述打印装置固定在TPH安装板上。

所述纸卷固定装置包括固定件、纸宽调节轴,所述固定件可转动的配合在纸宽调节轴上;所述固定件设有供纸宽调节轴穿设的轴孔,该轴孔的内壁两侧设有卡扣,所述纸宽调节轴上等间隔地设有供卡扣活动配合的凹弧;所述固定件的数量为两个。

所述固定件设有挡壁和固定凸块,固定凸块形成于挡壁的侧壁,两固定凸块相向设置;所述轴孔设置在固定凸块上。

所述凹弧的间隔为5mm。

所述打印机还包括导向装置,该导向装置固定在打印装置与纸卷固定装置之间;所述导向装置包括滑块、丝杆、旋钮、定位杆;所述滑块有两个,所述滑块上设有供丝杆活动穿设的丝杆通孔,该丝杆通孔中设有与丝杆的螺纹相匹配的滑槽,所述丝杆一端可转动的固定于机架上,其另一端固定有旋钮,所述滑块设有供定位杆活动穿设的定位杆通孔,定位杆固定于机架上;所述两滑块对称设置在丝杆上。

所述滑块设有供打印纸活动配合的凸缘。

所述丝杆的中部配合有供滑块活动配合的挡块。

所述机架上设有限制开盖支架向上移动的支架卡钩,开盖支架上设有供支架卡钩活动配合的凹槽。

所述支架挂钩的顶端设有导向斜面。

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仅通过三种不同状态的弹簧即可实现开盖结构的锁紧与固定,使整体结构简化,成本降低,易于生产;弹簧在工艺上大小可随意调整,不会过多占用体积,使得本实用新型的开盖结构体积可以做的更小,方便于生产小型的打印机。

此外,通过设置纸宽调节装置,卡扣与凹弧活动配合,可以调整两挡壁的间距,以适应不同宽度的打印纸,使打印机的适用范围更广;通过设置导向装置,滑块与丝杆配合,旋转丝杆可以调整两滑块的间距,以适应不同宽度的打印纸,并且可以矫正打印纸进入打印通道的方向,防止文字打歪,避免打印材料浪费的问题。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立体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断面图;

图3为图2中B处的放大图;

图4为图1中A处的放大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固定件的立体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纸宽调节轴的立体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纸卷固定装置的第一实施例示意图;

图8为本实用新型纸卷固定装置的第二实施例示意图;

图9为本实用新型部分结构的立体图;

图10为本实用新型滑块的立体图。

符号说明:

1机架 11支架卡钩 111导向斜面 2电动机

3胶辊 30第一齿轮 4收纸装置 40第二齿轮

41收纸轮杆 5纸卷固定装置 51固定件 511挡壁

512固定凸块 5120轴孔 5121平面 5122卡扣

52纸宽调节轴 521凹弧 6打印装置 60打印通道

7开盖结构 71开盖支架 710凹槽 72TPH支架

73TPH安装板 74第一弹簧 75第二弹簧 76第三弹簧

77第一转轴 78第二转轴 8导向装置 81滑块

811丝杆通孔 812定位杆通孔 813凸缘 82丝杆

821挡块 83旋钮 84定位杆 9光电管。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进一步解释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下面通过具体实施例来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阐述。

为叙述方便,下文中“上”“下”“左”“右”与附图本身的上下左右方向一致,但不对本实用新型结构起限定作用。

如图1和图2所示,一种嵌入式微型打印机,包括机架1、电动机2、胶辊3、收纸装置4、纸卷固定装置5、打印装置6、开盖结构7、导向装置8和光电管9。

上述电动机2安装在机架1的侧壁上;上述胶辊3可转动的安装在机架1的侧壁上,该胶辊3靠近电动机的一端上固定有第一齿轮30,第一齿轮30与电动机2位于机架1的同侧;上述收纸装置4包括收纸轮杆41,收纸轮杆41可转动的安装在机架的侧壁上,该收纸轮杆41靠近电动机2的一端上固定有第二齿轮40,第二齿轮40与电动机2位于机架1的同侧;上述第一齿轮30、第二齿轮40以齿轮传动的方式与电动机2配合。上述电动机2工作的时候,通过齿轮传动带动第一齿轮30、第二齿轮40转动,从而使胶辊3、收纸轮杆41转动。上述电动机2与第二齿轮40的传动比小于电动机2与第一齿轮30的传动比,则第二齿轮40的转速大于第一齿轮30。

上述纸卷固定装置5可转动的安装在机架1的侧壁上;上述打印装置6活动固定在机架1的侧壁上,并且位于胶辊3的上方,该打印装置6设有打印纸通道60。打印纸卷绕在纸卷固定装置5上,打印纸经过打印纸通道60,穿过胶辊3与打印装置6之间,胶辊3带动打印纸向机架1的出纸口移动,并与打印装置6配合完成打印,打印纸经过机架1的出纸口穿出,打印纸的底纸绕过胶辊3,从胶辊3的下方连接到收纸装置4,收纸装置4将底纸卷起,完成打印。

上述打印装置6通过开盖结构7与胶辊3活动配合。如图3所示,上述开盖结构7包括开盖支架71、TPH支架72、TPH安装板73、第一弹簧74、第二弹簧75、第三弹簧76。开盖支架71的上端通过第一转轴77可转动地配合在TPH支架72的一端,该TPH支架72的另一端与TPH安装板73的端部活动配合,两者的端部通过第二转轴78彼此可转动地连接,该第二转轴78固定在机架1上。上述开盖支架71的下端与TPH支架72之间固定有第一弹簧74,第一弹簧74处于拉伸状态,将开盖支架71下端往TPH支架72的方向拉拽;TPH支架72与TPH安装板73之间固定有第二弹簧75,第二弹簧75处于压缩状态,提供将TPH支架72和TPH安装板73分离的弹力;上述TPH支架72与机架1之间固定有第三弹簧76,第三弹簧76处于拉伸状态,将TPH支架72往背离胶辊3的方向拉拽。上述第三弹簧76的数量可以是两个甚至两个以上,可以保证施加的弹力更加平均。

如图4所示,机架1上设有限制开盖支架71向上移动的支架卡钩11,开盖支架71上设有供支架卡钩11活动配合的凹槽710。该支架挂钩11的顶端设有导向斜面111,当下压开盖结构7的时候,导向斜面111提供导向面和让位空间,减少支架卡钩11的磨损,提高用户下压开盖结构7的体验。上述打印装置6固定在TPH安装板73上。

通过上述结构,当开盖结构7处于闭合状态时,第三弹簧76处于拉伸状态,将TPH支架72往背离胶辊3的方向拉拽;由于支架卡钩11配合在凹槽710中,限制开盖支架71向上移动,开盖支架1通过第一转轴77与TPH支架72配合,则TPH支架72的一端固定,且因为TPH支架72的另一端配合在第二转轴78上,则TPH支架72的两端均固定,此时第二弹簧75处于压缩状态,因TPH支架72固定则将TPH安装板73下压,即将打印装置6压向胶辊3,使打印结果更加清晰。当人为施加作用力使开盖结构7打开时,支架挂钩11脱离凹槽710,第三弹簧76将TPH支架72往背离胶辊3的方向拉拽,TPH支架72以第二转轴78为轴转动,通过第一转轴77带动开盖支架71向上移动;此时第二弹簧76处于拉伸状态,带动TPH安装板73向上移动,即打印装置6脱离胶辊3;当开盖结构7上升到一定程度后,第三弹簧76的弹力与开盖结构7的重力相互作用平衡,使开盖结构7悬空,不会掉落,方便用户进行下一步操作。

如图5至图7所示,上述纸卷固定装置5包括固定件51、纸宽调节轴52,固定件51可转动的配合在纸宽调节轴52上,该纸宽调节轴52固定在机架1的侧壁上。上述固定件51有两个,两固定件51向中间夹住打印纸的两侧。上述固定件51设有挡壁511和固定凸块512,固定凸块512形成于挡壁511的侧壁,两固定凸块512相向设置。挡壁511用以限制打印纸在纸宽调节轴52的轴向上移动,从而两挡壁511配合可以夹住打印纸;固定凸块512用以缠绕打印纸。该固定凸块512上设有一平面5121,供打印纸的端部配合,在缠绕打印纸的时候可以防止打印纸打滑。上述固定凸块512设有供纸宽调节轴52穿设的轴孔5120,该轴孔5120的内壁两侧设有卡扣5122,纸宽调节轴52上等间隔地设有供卡扣5122活动配合的凹弧521,卡扣5122与凹弧521配合使固定件51可转动地配合在纸宽调节轴52上,且转动的时候不会发生轴向上的移动。本实用新型的凹弧521间隔为5mm。

上述固定件51与纸宽调节轴52配合时,卡扣5122嵌入凹弧521。当用户对着挡壁511施加一定作用力时,便可推动挡壁511,使卡扣5122脱离当前的凹弧521进入下一个凹弧521,从而调节两挡壁511之间的距离,以适应不同宽度的打印纸。如图8所示,上述固定件51也可以与上述结构相反地安装,使固定凸块512彼此背向,则两固定件51之间的距离可以调整到更小。

如图9和图10所示,上述导向装置8安装在纸卷固定装置5与打印装置6之间,并且位于打印通道60的入口。该导向装置8包括滑块81、丝杆82、旋钮83、定位杆84。上述滑块81有两个,打印纸活动配合在滑块81的上方,两滑块81向中间夹住打印纸的两侧。上述滑块81设有供丝杆82活动穿设的丝杆通孔811,丝杆通孔811中设有与丝杆82的螺纹相匹配的滑槽8111。上述丝杆82一端可转动的固定于机架1上,其另一端固定有旋钮83。上述滑块81设有供定位杆84活动穿设的定位杆通孔812,定位杆84固定于机架1上。上述定位杆84与丝杆82均穿设于滑块81,从而限制滑块81在丝杆82周向上转动,当丝杆82转动的时候,带动滑块81在丝杆82轴向上移动。上述两滑块81对称设置在丝杆82上,当丝杆82旋转的时候,带动两滑块81相向移动或者背向移动,从而通过旋转丝杆82可以调节两滑81块之间的距离,使其可以刚好夹住打印纸。上述滑块81设有凸缘813,用来夹住打印纸,限制打印纸在定位杆84的轴向上移动,防止打印纸在进入打印通道60的时候方向跑偏,避免将打印内容打歪。

上述丝杆82的中部可配合有供滑块81活动配合的挡块821,用以限制两个滑块81之间的最短距离。

本实用新型在出纸口处、胶辊3与收纸装置4之间的机架1上均安装有用以感应打印纸的光电管9,光电管9与打印装置6电路连通,当光电管9感应到打印纸时,打印装置6才能正常工作。

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仅通过三种不同状态的弹簧即可实现开盖结构7的锁紧与固定,使整体结构简化,成本降低,易于生产;弹簧在工艺上大小可随意调整,不会过多占用体积,使得本实用新型的开盖结构7体积可以做的更小,方便于生产小型的打印机。

此外,通过设置纸宽调节装置5,卡扣5122与凹弧521活动配合,可以调整两挡壁511的间距,以适应不同宽度的打印纸,使打印机的适用范围更广;通过设置导向装置8,滑块81与丝杆82配合,旋转丝杆82可以调整两滑块81的间距,以适应不同宽度的打印纸,并且可以矫正打印纸进入打印通道60的方向,防止文字打歪,避免打印材料浪费的问题。

上述实施例和图式并非限定本实用新型的产品形态和式样,任何所属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对其所做的适当变化或修饰,皆应视为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专利范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