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墨盒接管扩容方法及其扩容墨盒与流程

文档序号:17328165发布日期:2019-04-05 21:55阅读:334来源:国知局
一种墨盒接管扩容方法及其扩容墨盒与流程

本发明涉及墨盒再利用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墨盒接管扩容方法及其扩容墨盒。



背景技术:

墨盒是打印机输出功能的实现者,其被动接受指令进行工作,它的质量问题对打印机主板及打印机程序不会有任何影响。但是废弃的墨盒对环境污染很大,主要有三方面,不易降解的塑料壳体造成白色污染、有色墨水造成的水体污染以及黑色和有色粉体造成的空气颗粒污染。

针对废弃墨盒对环境的污染,2008年全国首个再生耗材地方标准《喷墨打印机用再制造墨盒技术规范》在上海实行,通过废弃墨盒再利用方式打印降低使用者的打印成本、节约资金和节约能源。

不同型号的墨盒适用不同型号的打印机,由于不同型号的打印机销量不同,因此对不同型号的墨盒的需求量也不同,现有技术中都是将墨盒再利用后改造成相同型号的墨盒,即不改变墨盒的外形来扩大其容量,并不能将墨盒改成需求量更大的不同型号的墨盒。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墨盒接管扩容方法及其扩容墨盒,实现较小体积的原墨盒改造成较大体积的扩容墨盒,改变墨盒型号且得到的扩容墨盒相对于原墨盒扩大了储墨量。

本发明提供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墨盒接管扩容方法,包括如下步骤:s10:在原墨盒的尾面开设连通孔,所述连通孔与所述原墨盒内的墨腔连通,所述原墨盒的尾面为原墨盒上设有出墨口的头面的对立面;s20:选取目标扩容墨盒的型号,并根据目标扩容墨盒的型号制作外接盒体,所述外接盒体对应所述连通孔处设有连通管,所述连通管与外接盒体的内部连通,所述外接盒体的长度与原墨盒的长度之和为所述目标扩容墨盒的长度;s30:将所述外接盒体的连通管嵌入所述连通孔内,使得所述原墨盒的墨腔与外接盒体的内部连通,外接盒体抵在原墨盒的尾面上,得到扩容墨盒。

上述方法中,通过在原墨盒上加设一个外接盒体,改造成扩容墨盒,改变了墨盒的型号,能够应用于与扩容墨盒搭配使用的打印机内,且原墨盒的墨腔内的墨水会通过连通孔与连通管流入外接盒体的内部储存,因此,得到的扩容墨盒相较于原墨盒的储墨量提高。

优选地,在所述步骤s30中,将所述外接盒体抵在原墨盒的尾面上后,将所述外接盒体与所述原墨盒的尾面通过胶水密封连接。

通过在外接盒体与所述原墨盒的尾面的抵接处通过胶水密封,避免原墨盒与外接盒体内的墨水从该抵接处流出。

优选地,当所述原墨盒只有一个墨腔时,在所述步骤s10中,在原墨盒的尾面对应所述墨腔处开设连通孔,所述连通孔与所述墨腔连通。

优选地,在所述步骤s10中,原墨盒的尾面开设的连通孔为若干个;在所述步骤s20中,所述外接盒体上的连通管为若干个,所述连通管的数量与连通孔的数量相等;在所述步骤s30中,所述连通管一一对应嵌入相应位置处的所述连通孔内,使得所述原墨盒的墨腔与外接盒体的内部连通。

连通孔与连通管均设为多个,使得墨腔与外接盒体内的墨水流通性更好,更加有利于扩容墨盒出墨。

优选地,当所述原墨盒具有两个墨腔时,在所述步骤s10中,每个墨腔至少与一个所述连通孔连通。

上述方法中,保证每个墨腔均能通过连通孔与连通管与外接盒体的内部连通,提高原墨盒与外接盒体之间的墨水的流动性。

一种扩容墨盒,采用前述墨盒接管扩容方法制作,包括:原墨盒和外接盒体;所述原墨盒的尾面设有连通孔,所述连通孔与所述原墨盒内的墨腔连通,所述原墨盒的尾面为原墨盒上设有出墨口的头面的对立面;所述外接盒体对应所述连通孔处设有连通管,所述连通管与外接盒体的内部连通;所述外接盒体的连通管嵌入所述连通孔内,使得所述原墨盒的墨腔与外接盒体的内部连通,外接盒体抵在原墨盒的尾面上。

上述结构中,通过外接盒体内部同时储存墨水,从而使得扩容墨盒相对于原墨盒的储墨量增加,且外接盒体与原墨盒连接后得到型号不同的扩容墨盒,可以将该扩容墨盒应用于与其配套使用的打印机内。

优选地,所述外接盒体与所述原墨盒的尾面通过胶水密封连接。

通过在外接盒体与所述原墨盒的尾面的抵接处通过胶水密封,避免原墨盒与外接盒体内的墨水从该抵接处流出。

优选地,所述外接盒体与所述尾面抵接的端面与所述尾面匹配。

优选地,所述连通孔为若干个,所述连通管为若干个,所述连通管的个数与连通孔的个数相等,所述连通管一一对应嵌入相应位置处的所述连通孔内。

连通孔与连通管均设为多个,使得墨腔与外接盒体内的墨水流通性更好,更加有利于扩容墨盒出墨。

优选地,当所述原墨盒具有两个墨腔时,每个墨腔至少与一个所述连通孔连通。

保证每个墨腔均能通过连通孔与连通管与外接盒体的内部连通,提高原墨盒与外接盒体之间的墨水的流动性。

本发明提供的一种墨盒接管扩容方法及其扩容墨盒,能够带来以下有益效果:

本发明通过在原墨盒的外侧外接一个外接盒体,并通过将外接盒体上的连通管嵌入开设在原墨盒上的连通孔内,实现原墨盒的墨腔与外接盒体内的连通,原墨盒的墨腔内的墨水通过连通孔与连通管流入外接盒体内储存,从而得到的扩容墨盒的储墨量相较于原墨盒提高。由于外接盒体是通过目标扩容墨盒的型号制作的,因此,得到的扩容墨盒适用于与目标扩容墨盒的型号搭配使用的打印机,实现墨盒型号的改变。

附图说明

下面将以明确易懂的方式,结合附图说明优选实施方式,对墨盒接管扩容方法及其扩容墨盒的上述特性、技术特征、优点及其实现方式予以进一步说明。

图1是原墨盒开设连通孔后的示意图;

图2是扩容墨盒的分解示意图;

图3是扩容墨盒的示意图;

图4是另一种扩容墨盒的分解示意图。

附图标号说明:

1-原墨盒,1a-头面,1b-尾面,1c-连通孔,1d-出墨口,2-外接盒体,2a-配合面,2b-连通管。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照附图说明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并获得其他的实施方式。

为使图面简洁,各图中的只示意性地表示出了与本发明相关的部分,它们并不代表其作为产品的实际结构。

【实施例1】

如图1~图4所示,实施例1公开了一种墨盒接管扩容方法的具体实施方式,本实施例中的原墨盒1只有一个墨腔,包括如下步骤:

s10:如图1所示,在原墨盒1的尾面1b的对应墨腔处开设1个连通孔1c,连通孔1c为圆形孔且连通孔的直径为7mm,连通孔1c与原墨盒1内的墨腔连通,原墨盒1的尾面1b为原墨盒1的头面1a的对立面,头面1a为原墨盒1上设有出墨口1d的一面;

当然了,在其他具体实施例中,连通孔1c也可以是椭圆形、三角形、方形等等,只要连通孔1c与连通管2b的形状匹配即可,即若连通孔1c呈圆形,则连通管2b也呈圆形,连通管2b能够正好嵌入连通孔1c内即可,连通孔1c的开口大小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调整,此处不再赘述。

s20:如图2所示,选取目标扩容墨盒的型号,并根据该目标扩容墨盒的型号的尺寸制作外接盒体2,具体的,外接盒体2为中空的,且该外接盒体2对应连通孔1c处设有1根连通管2b,连通管2b与外接盒体2的内部连通,外接盒体2的长度与原墨盒1的长度之和为目标扩容墨盒的长度,本实施例中,外接盒体2的长度指的是图2中外接盒体2在水平方向上的长度,原墨盒1的长度指的是图2中原墨盒1在水平方向上的长度;

s30:如图3所示,将外接盒体2的连通管2b嵌入连通孔1c内,使得原墨盒1的墨腔与外接盒体2的内部连通,外接盒体2抵在原墨盒1的尾面1b上,得到扩容墨盒,得到的扩容墨盒的外形与目标扩容墨盒的外形一致,即原墨盒1的墨腔内的墨水可以通过连通孔1c与连通管2b流入外接盒体2内储存,扩容墨盒相对于原墨盒1增大了储墨量。

为了避免原墨盒1的墨腔与外接盒体2内的墨水从外接盒体2与原墨盒1的抵接处漏出,在步骤s30中,将外接盒体2抵在原墨盒1的尾面1b上后,将外接盒体2与原墨盒1的尾面1b通过pp胶密封连接。

【实施例2】

如图1~图4所示,实施例2公开了一种墨盒接管扩容方法的具体实施方式,本实施例中的原墨盒1具有2个墨腔,包括如下步骤:

s10:如图1所示,在原墨盒1的尾面1b上开设2个连通孔1c,连通孔1c为圆形孔且连通孔的直径为7mm,每个墨腔与1个连通孔1c连通,原墨盒1的尾面1b为原墨盒1的头面1a的对立面,头面1a为原墨盒1上设有出墨口1d的一面;

当然了,在其他具体实施例中,连通孔1c也可以是椭圆形、三角形、方形等等,只要连通孔1c与连通管2b的形状匹配即可,即若连通孔1c呈圆形,则连通管2b也呈圆形,连通管2b能够正好嵌入连通孔1c内即可,连通孔1c的开口大小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调整,此处不再赘述。

s20:选取目标扩容墨盒的型号,并根据该目标扩容墨盒的型号的尺寸制作外接盒体2,具体的,外接盒体2为中空的,且该外接盒体2对应连通孔1c处设有2根连通管2b,2根连通管2b均与外接盒体2的内部连通,外接盒体2的长度与原墨盒1的长度之和为目标扩容墨盒的长度,本实施例中,外接盒体2的长度指的是图2中外接盒体2在水平方向上的长度,原墨盒1的长度指的是图2中原墨盒1在水平方向上的长度;

s30:将外接盒体2的连通管2b一一对应嵌入相应位置处的连通孔1c内,使得原墨盒1的墨腔与外接盒体2的内部连通,原墨盒1的2个墨腔均与外接盒体2的内部连通,外接盒体2抵在原墨盒1的尾面1b上,得到扩容墨盒,得到的扩容墨盒的外形与目标扩容墨盒的外形一致,即2个墨腔内的墨水均可以通过连通孔1c与连通管2b流入外接盒体2内储存,扩容墨盒相对于原墨盒1增大了储墨量的同时提高了外接盒体2与原墨盒1的墨腔之间的墨水的流动性。

为了避免原墨盒1的墨腔与外接盒体2内的墨水从外接盒体2与原墨盒1的抵接处漏出,在步骤s30中,将外接盒体2抵在原墨盒1的尾面1b上后,将外接盒体2与原墨盒1的尾面1b通过pp胶密封连接。

在其他具体实施例中,连通孔1c的数量不局限于本示例的2个,也可以是3个、4个甚至更多,每个墨腔可以与多个连通孔1c连通,比如,第1个墨腔与2个连通孔1c连通,另1个墨腔与1个连通孔1c连通,只要保证连通孔1c与连通管2b的数量一致即可,且连通孔1c的数量越多,外接盒体2与原墨盒1的墨腔之间的墨水的流动性越好,此处不再赘述。

【实施例3】

如图1~图4所示,实施例3公开了一种扩容墨盒,采用实施例1的墨盒接管扩容方法制作,原墨盒1只有一个墨腔,具体包括:原墨盒1和外接盒体2,原墨盒1的尾面1b对应墨腔处设有一个圆形的连通孔1c,连通孔1c的直径为7mm,该连通孔1c与原墨盒1内的墨腔连通并供墨水流过,原墨盒1的尾面1b为原墨盒1的头面1a的对立面,头面1a为原墨盒1上设有出墨口1d的一面。

如图2所示,外接盒体2为中空的,外接盒体2对应连通孔1c处设有连通管2b,该连通管2b与外接盒体2的内部连通。如图2与图3所示,外接盒体2的连通管2b嵌入连通孔1c内,使得原墨盒1的墨腔与外接盒体2的内部连通,外接盒体2抵在原墨盒1的尾面1b上,具体的,外接盒体2与尾面1b抵接的端面为配合面2a,外接盒体2的配合面2a与尾面1b匹配,即配合面2a与尾面1b的形状、尺寸相应。

在其他具体实施例中,连通孔1c也可以是椭圆形、三角形、方形等等,只要连通孔1c与连通管2b的形状匹配即可,即若连通孔1c呈圆形,则连通管2b也呈圆形,连通管2b能够正好嵌入连通孔1c内即可,连通孔1c的开口大小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调整,此处不再赘述。

原墨盒1的墨腔内的墨水能够通过连通孔1c与连通管2b流入外接盒体2内,多出了外接盒体2内部的空间用于储墨,因此,扩容墨盒相对于原墨盒1的储墨量增加。

为了避免原墨盒1的墨腔与外接盒体2内的墨水从外接盒体2与原墨盒1的抵接处漏出,外接盒体2与原墨盒1的尾面1b的抵接处通过pp胶密封连接。

当然了,如图4所示,连通孔1c的尺寸可以很大,且与原墨盒1的墨腔尺寸一致。

【实施例4】

如图1~图4所示,实施例4公开了一种扩容墨盒,采用实施例2的墨盒接管扩容方法制作,原墨盒1具有2个墨腔,具体包括:原墨盒1和外接盒体2,原墨盒1的尾面1b上设有2个圆形的连通孔1c,连通孔1c的直径为7mm,且每个墨腔均与1个连通孔1c连通,该连通孔1c与原墨盒1内的对应墨腔连通并供墨水流过,原墨盒1的尾面1b为原墨盒1的头面1a的对立面,头面1a为原墨盒1上设有出墨口1d的一面。

如图2所示,外接盒体2为中空的,外接盒体2对应连通孔1c处设有2根连通管2b,2根连通管2b均与外接盒体2的内部连通。如图2与图3所示,外接盒体2的连通管2b一一对应嵌入相应位置处的连通孔1c内,使得原墨盒1的2个墨腔均与外接盒体2的内部连通,外接盒体2抵在原墨盒1的尾面1b上,具体的,外接盒体2与尾面1b抵接的端面为配合面2a,外接盒体2的配合面2a与尾面1b匹配,即配合面2a与尾面1b的形状、尺寸相应。2个墨腔内的墨水均可以通过连通孔1c与连通管2b流入外接盒体2内储存,扩容墨盒相对于原墨盒1增大了储墨量的同时提高了外接盒体2与原墨盒1的墨腔之间的墨水的流动性。

为了避免原墨盒1的墨腔与外接盒体2内的墨水从外接盒体2与原墨盒1的抵接处漏出,外接盒体2与原墨盒1的尾面1b的抵接处通过pp胶密封连接。

在其他具体实施例中,连通孔1c的数量不局限于本示例的2个,也可以是3个、4个甚至更多,每个墨腔可以与多个连通孔1c连通,比如,第1个墨腔与2个连通孔1c连通,另1个墨腔与1个连通孔1c连通,只要保证连通孔1c与连通管2b的数量一致即可,且连通孔1c的数量越多,外接盒体2与原墨盒1的墨腔之间的墨水的流动性越好;连通孔1c也可以是椭圆形、三角形、方形等等,只要连通孔1c与连通管2b的形状匹配即可,即若连通孔1c呈圆形,则连通管2b也呈圆形,连通管2b能够正好嵌入连通孔1c内即可,连通孔1c的开口大小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调整,此处不再赘述。

应当说明的是,上述实施例均可根据需要自由组合。以上所述仅是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