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章旋转带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9693588发布日期:2020-01-14 23:27阅读:732来源:国知局
印章旋转带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是关于一种印章旋转带,尤指一种可应用于可调式印章中使该可调式印章所盖印的图案具有防伪功能的印章旋转带。



背景技术:

印章是日常生活中常见的用品,其具有一印面,该印面上刻有图案或文字等所欲传达的信息,借由将该印面沾染颜料后盖印于表面上,达到标记或传递信息的功用。

随着技术的改良,现有的可调式印章的组成包含一印章旋转带,该印章旋转带上具有多张印面,每一印面可分别包含不同的图案,使用者可依需要调整印章旋转带来选择欲盖印的印面。

随着印章日趋实用,印面上的资讯亦常用于个人或团体、组织的身份的辨认,例如在各类文件中签名盖章处通过印章盖印来进行签属。

然而,因为常见的印章的制作简单且容易取得,导致出现有人仿制印章以仿冒他人身份的情形发生,但是现有的印章所盖印出的图案不具有防伪功能,使得印章的印面上所具有的信息若被他人仿制利用,将无法辨识真伪,因此现有的印章仍有改善的必要。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印章旋转带,解决现有印章所盖印的图案不具有防伪功能的问题。

为达成前述的目的,本实用新型的印章旋转带包含:

一环形带体;

多个印垫,所述印垫彼此间隔地凸伸形成于该带体外侧,每一印垫包含:

一印面;

至少一印部,所述印部形成于所述印面上;以及

至少一防伪部,所述防伪部形成于所述印面上。

进一步而言,每一印面上的防伪部设于所述印部内。

进一步而言,每一印面上的防伪部设于所述印部外。

进一步而言,所述印部凸伸出该印面,所述防伪部凹陷地形成于所述印部内。

进一步而言,所述印部凹陷地形成于该印面上,所述防伪部凸伸形成于所述印部内。

进一步而言,所述印部凸伸出该印面,所述防伪部凸伸出该印面。

进一步而言,所述印部凹陷地形成于该印面上,所述防伪部凹陷地形成于该印面上。

本实用新型印章旋转带通过印垫上所设有的防伪部,使使用者能在将所述印垫的印面盖印于各类文件上时,除了显示印部的信息外,增加了防伪部的图形标示,借由所述防伪部的图形标示,使应用本实用新型印章旋转带的可调式印章所盖印的图案能提供个人或团体、组织通过目视辨识所述文件上所盖印的图案,借以确认该文件的真伪。

其中,所述防伪部能依照需求形成于印部的内侧或外侧,且所述印部与防伪部能再进一步依照需求及相对位置的不同而呈现凸出或凹陷的形式,使应用本实用新型印章旋转带所盖印出的图案能产生不同的呈现方式,且借由增加所述印章旋转带所盖印出的图案的复杂度,进而提高防伪的效果。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印章旋转带的第一种较佳实施例的立体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印章旋转带的第一种较佳实施例中印垫的平面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印章旋转带的第一种较佳实施例中印垫的立体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印章旋转带的第二种较佳实施例中印垫的立体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印章旋转带的第三种较佳实施例中印垫的平面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印章旋转带的第三种较佳实施例中印垫的立体示意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印章旋转带的第四种较佳实施例中印垫的立体示意图。

图8为本实用新型印章旋转带的使用状态图。

图9为图2中印垫的防伪部以符号等图形标示时的平面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配合图式及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进一步阐述本实用新型为达成预定实用新型目的所采取的技术手段。

如图1至图7所示,为本实用新型印章旋转带10的数种较佳实施例,该印章旋转带10包含一环形带体11以及多个印垫12。

所述印垫12彼此间隔地凸伸形成于该带体11外侧,每一印垫12包含一印面120、至少一印部121a~121d及至少一防伪部122a~122d,所述印部121a~121d及所述防伪部122a~122d形成于所述印面120上。

其中,所述防伪部122a~122d能依照使用者需求选择形成于印部121a~121d的内侧或外侧,且所述印部121a~121d与防伪部122a~122d能再进一步依照需求及相对位置的不同而呈现凸出或凹陷的形式,以下分别针对各实施例进行细部说明。

如图2至图4所示,在本实用新型第一种及第二种较佳实施例中,所述防伪部122a、122b设于所述印部121a、122b内,其中,如图3所示,在本实用新型第一种较佳实施例中,所述印部121a凸伸出该印面120,所述防伪部122a凹陷地形成于所述印部121a内;如图4所示,在本实用新型第二种较佳实施例中,所述印部121b凹陷地形成于该印面120上,所述防伪部122b凸伸形成于所述印部121b内。

如图5至图7所示,在本实用新型第三种及第四种较佳实施例中,所述防伪部122c、122d设于所述印部121c、122d外,其中,如图6所示,在本实用新型第三种较佳实施例中,所述印部121c凸伸出该印面120,所述防伪部122c凸伸出该印面120;如图7所示,在本实用新型第四种较佳实施例中,所述印部121d凹陷地形成于该印面120上,所述防伪部122d凹陷地形成于该印面120上。

如图2及图9所示,本实用新型印章旋转带10的印部121a~121d可为数字、文字或图案等,所述防伪部122a~122d可为数字、文字或符号等可供使用者辨识的图形标示。如图8所示,本实用新型印章旋转带10在使用时可组设于可调式印章中,该可调式印章内设有一印轮组20,该印轮组20包含多个印轮21,使用者在使用时可将多个印章旋转带10分别设置于所述印轮21后以进行盖印。

当使用者进行盖印时,可将所述印章旋转带10朝向欲盖印处下压,使沾有墨水、印泥等颜料的印面120能接触欲盖印处进行盖印,并可依需求旋转印轮组20的印轮21,借以利用印章旋转带10中不同的印垫12进行盖印。

如图4至7所示,本实用新型印章旋转带10可借由所述印部121a~121d及防伪部122a~122d的相对位置不同而产生凸出或凹陷形式,使应用本实用新型印章旋转带进行盖印时可依不同需求呈现出不同的图案,借此使所盖印出的图案能增加复杂度,提高防伪效果。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的印章旋转带10可借由所述印面120上的防伪部122a~122d,使应用本实用新型印章旋转带进行盖印时,所呈现的图案能具有提供使用者通过视觉辨识的防伪功能。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非对本实用新型做任何形式上的限制,虽然本实用新型已以优选实施例揭露如上,然而并非用以限定本实用新型,任何熟悉本专业的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范围内,当可利用上述揭示的技术内容作出些许更动或修饰为等同变化的等效实施例,但凡是未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内容,依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任何简单修改、等同变化与修饰,均仍属于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