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挤压式打印机构及其打印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9755640发布日期:2020-01-21 22:20阅读:159来源:国知局
一种挤压式打印机构及其打印机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打印设备设备,更具体地说是指一种挤压式打印机构及其打印机。



背景技术:

目前标签打印机常用的为机械开关式感应,机械推动打印头支架设计,使得零件加工复杂、成本高、零件精度要求高的弊端。打印完成后,将打印材料切断,现有的剪切机构容易卡纸,稳定性不好。

现有的推压式打印机构,使用时间久了会产生磨损会,导致运动不稳定,挤压效果不理想。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缺陷,提供一种挤压式打印机构及其打印机。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挤压式打印机构,包括固定于壳体的基板,设于基板的打印动力件,与打印动力件传动联接的传动组件,与传动组件传动联接的打印辊,及打印头;所述第一光耦传感器设于打印动力件的动力输出端。

其进一步技术方案为:所述打印机构还包括打印支架;所述打印辊与打印支架旋转联接;所述打印支架的外侧受到挤压,以使打印辊压向打印头;所述打印头固定于基板;所述打印头与打印辊之间形成有用于通过打印材料的打印通道。

其进一步技术方案为:所述打印支架与基板铰接,且铰接处设有支架扭簧,以使打印支架带动打印辊靠向打印头。

其进一步技术方案为:所述打印辊为包括第一打印辊及第二打印辊,所述第一打印辊与第二打印辊均与传动组件传动联接;所述第一打印辊与打印头相对应,且打印通道设置于第一打印辊与打印头之间。

其进一步技术方案为:所述第一打印辊及第二打印辊均与打印支架旋转联接,且第一打印辊及第二打印辊设有的旋转轴均与打印支架设有的滑槽滑动联接,以使挤压运动时,留有运动余量。

其进一步技术方案为:所述打印支架外侧设有倾斜部,且所述基板与倾斜部之间形成有挤压口,以用于对打印支架的挤压。

其进一步技术方案为:所述第二打印辊与设有的出料柱之间形成有出料通道;所述出料柱与传动组件传动联接。

其进一步技术方案为:所述打印支架设有压力弹簧;所述压力弹簧弹力方向的一端止抵于第二打印辊,另一端止抵于第一打印辊,以使第一打印辊压向打印通道、第二打印辊压向出料通道。

其进一步技术方案为:所述传动组件包括与基板旋转联接的若干个传动齿轮,回收齿轮,及出料齿轮;所述传动齿轮与打印动力件传动联接,所述出料齿轮与第二打印辊传动联接。

一种打印机,包括壳体,上述的挤压式打印机构,耗材机构,剪切机构;所述壳体设有后盖,且所述后盖设有用于挤压打印机构的凸起块;所述耗材机构与传动组件传动联接,且出料端与打印机构的进料端联通;所述剪切机构设于打印机构的出料端。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打印机构利用底盖的挤压式,结构简单,可靠性高,加工简便,成本低,操作便利性提高,同时利用传感器检测打印动力件转动,更好控制打印机构。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描述。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种挤压式打印机构及其打印机的立体结构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一种挤压式打印机构及其打印机的爆炸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一种挤压式打印机构及其打印机的打印机芯立体结构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一种挤压式打印机构及其打印机的打印机芯爆炸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一种挤压式打印机构及其打印机的打印机芯另一视角爆炸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一种挤压式打印机构的爆炸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一种挤压式打印机构及其打印机的剪切机构爆炸图;

图8为本实用新型一种挤压式打印机构及其打印机的活动剪切刀立体图;

图9为本实用新型一种挤压式打印机构及其打印机的耗材机构爆炸图;

图10为本实用新型一种挤压式打印机构及其打印机的去掉底盖、电池的立体结构图;

图11为本实用新型一种挤压式打印机构及其打印机的底盖立体结构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更充分理解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内容,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一步介绍和说明,但不局限于此。

如图1至图11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图纸。

由于打印机构是打印机的一部分,为了更好的介绍挤压式打印机构,把挤压式打印机构放置在打印机里介绍,这样能更加清楚挤压式打印机构的结构和工作状态。

一种打印机,如图1至3、4、11所示,包括壳体10,打印机构20,耗材机构30,剪切机构40。打印机构20设于耗材机构30的出纸端。剪切机构40设于打印机构20的出纸端。壳体10设有凸起块101,用于挤压打印机构20。打印机构20设有用于控制动力输出的第一传感器201。其中,打印机构20,耗材机构30,剪切机构40组成打印机芯100。

优选的,第一传感器201为光耦传感器。

壳体10的凸起块101挤压打印机构20以完成打印准备,耗材机构30放出打印材料,第一传感器201检测打印机构20的转动,打印完成后,剪切机构40对打印材料进行剪切。

如图1至6所示,打印机构20包括固定于壳体10的基板21,设于基板21的打印动力件22,与打印动力件22传动联接的传动组件23,与传动组件23传动联接的打印辊24,及打印头25。第一传感器201设于打印动力件22的动力输出端,用于检测打印动力件22转动,以将检测到的信号传输给控制中心,方便对打印动力件22的控制。传动组件23可以对打印动力件22的转速进行减速,还可以提供动力给耗材机构30,最重要的是给打印辊24动力,让打印辊24对打印材料传递动力进给出料,以及打印辊24与打印头25相互配合,使得打印材料紧贴打印头25,进而使得打印头25对打印材料进行打印。

优选的,打印辊24为硅胶管。

优选的,打印动力件22为电机,方便控制。

打印机构20还包括打印支架26。打印辊24与打印支架26旋转联接。打印支架26与基板21的铰接处设有支架扭簧27,以使打印辊24与打印头25或耗材机构30之间具有弹力,在拆掉底盖后,即凸起块101离开打印支架26后,打印支架26受到支架扭簧27的作用,打印辊24在弹力的作用下离开打印头25(即打印支架26在支架扭簧27的作用下弹开)。在工作状态下,打印支架26受到壳体10设有凸起块101,以使打印辊24压向打印头25。

打印头25固定于基板21,但近于打印辊24设置。打印头25与打印辊24之间形成有用于通过打印材料的打印通道。打印机在工作的状态下,打印材料在打印辊24的作用下压向打印头25,打印头25通电发热,以使打印头25对打印材料进行打印;在换打印材料时,打开底盖,打印辊24在支架扭簧27的弹力作用下,与打印头25离开一定的距离,方便更换打印材料。

具体的,打印辊24为包括与打印头21相对应设置的第一打印辊241,及与传动组件23相对应设置的第二打印辊242。第一打印辊241与第二打印辊242通过均齿轮与传动组件23传动联接。第一打印辊241及第二打印辊242的作用各有不同,第一打印辊241在对打印材料进行送料的同时,也对打印材料压向打印头25,完成打印工作;第二打印辊242在传动组件23的驱动下转动,将打印后的打印材料进行送料的同时,也挤压色带与打印材料粘贴。第一打印辊241及第二打印辊242均与打印支架26旋转联接。第一打印辊241与打印头25形成所述的打印通道。

第一打印辊241及第二打印辊242均与打印支架26旋转联接,且第一打印辊241及第二打印辊242设有的旋转轴243均与打印支架26设有的滑槽260滑动联接,以使挤压运动时,留有运动余量。

其中,打印支架26设有压力弹簧261,且压力弹簧261为扭簧形式(为了平衡,个数为两个)。压力弹簧261弹力方向的一端止抵于第二打印辊242,另一端止抵于第一打印辊241,以使第一打印辊241靠近打印通道、第二打印辊242靠近出料通道。第一打印辊241受到弹力压向打印通道,使得打印材料能与打印头25充分接触。第二打印辊242受到弹力压向出料通道,增大第二打印辊242与出料轮之间的压力,打印材料得到进给力。滑槽260就是为了提供第一打印辊241及第二打印辊242受到弹力的作用而发生的位移所需要的空间。

凸起块101作用于打印支架26外侧,使得打印支架26受到外侧的压力,第一打印辊241靠向打印头25,第二打印辊242靠向出料柱36。打印支架26外侧设有倾斜部262,且所述基板21与倾斜部262之间形成有挤压口,以用于对打印支架26的挤压。

打印支架26一端与基板21铰接(且铰接的位置设置有扭簧27),且壳体10的凸起块101与打印支架26接触的位置远于铰接端;第二打印辊242与传动组件23传动联接,第一打印辊241也是与传动组件23传动联接,第一打印辊241和第二打印辊242的转向相同,以使得快速多打印材料进行打印和送料。

传动组件23包括与基板21旋转联接的若干个传动齿轮231,回收齿轮232,及出料齿轮233。传动齿轮231与打印动力件22传动联接,所述出料齿轮233与第二打印辊242传动联接。出料柱36固定在出料齿轮233上,以使得出料柱36与第二打印辊242之间形成出料通道。

在本打印机中,打印动力件22与回收齿轮232之间通过三对传动齿轮231相互啮合传动,回收齿轮232与出料齿轮233之间通过两对传动齿轮231相互啮合传动,根据传动比的需要对选择相应的传动齿轮231的个数和齿数。传动齿轮231,回收齿轮232,及出料齿轮233均与基板21旋转联接。出料齿轮233与出料柱36联接,且出料柱36与第二打印辊242传动联接,二者之间形成出料通道,以为完成出料动作。

其中,如图1至5、7、8所示,剪切机构40包括剪切动力件41,与剪切动力件41传动联接的若干个动力齿轮42,及与动力齿轮42传动联接的剪切刀43。剪切刀43设于打印机构20的出料端。本打印机中,剪切动力件41为电机,通过三对动力齿轮42传动联接。

近于剪切动力件41的动力齿轮42的端面设有传动滑块411,所述剪切刀43设有与传动滑块411滑动联接的传动槽431。动力齿轮42转动带动剪切刀43运动,以剪切打印材料。动力齿轮42转动,传动滑块411在传动槽431滑动联接,以使剪切刀43开合。

剪切刀43包括活动剪切刀432及固定剪切刀433。固定剪切刀433固于基板21,且位于打印机构20的出料方向的一侧,活动剪切刀432位于出料方向的另一侧。传动槽431设于活动剪切刀432,且活动剪切刀432中部与基板21铰接。活动剪切刀432一侧设有第二传感器44,用于检测剪切刀432的运动状态。

具体的,活动剪切刀432包括近于动力齿轮42一端的摇杆部4321,近于固定剪切刀433的刀刃部4322,联接摇杆部4321与刀刃部4322之间的铰接部4323。传动槽431设于摇杆部4321。所述活动剪切刀432为l型结构,一端摆动,另一端也会进行摆动。第二传感器44近于铰接部4323设置。优选的,第二传感器44为光耦传感器。

活动剪切刀432近于第二传感器44的一端设有缺口4324。由于第二传感器44为光耦传感器,所以在活动剪切刀432的一侧设置光耦传感器发光部分,另一侧设置接收光部分。光耦传感器通过缺口4324来检测活动剪切刀432的活动状况。

具体的,活动剪切刀432与基板21铰接处的下方设置有凹点或线槽4325。如果是凹点,则为圆形结构,设置于铰接孔的正下方;如果是线槽,则为弧形结构,环向布置于铰接孔的正下方。凹点或线槽4325的作用是增加活动剪切刀432刃口顶部剪切力。

本打印机,剪切机构40近于壳体10的一端设置,且剪切机构40设于打印材料的出料方向,打印完毕后切断打印材料,打印材料从壳体10一端出来。

具体的,电机动力输出端设有第一动力齿轮450,与第一动力齿轮450传动联接的第二动力齿轮451,与第二动力齿轮451同轴的第三动力齿轮452,及与第三动力齿轮452传动联接的第四动力齿轮453。传动滑块411设于第四动力齿轮453的端面。

如图1至5、9、10所示,耗材机构30为一个可拆卸式结构,与壳体10可拆卸联接,作为一个单独的消耗件来使用。耗材机构30里面自带有打印耗材,如碳带、打印纸、pte膜等。耗材机构30出厂时,作为一个单独的结构出售和使用。壳体10上设置有用于安装耗材机构30的腔体。其中,在中盖103设置放置腔107,传动组件23的传动齿轮的传动轴延伸至放置腔107,以使传动轴与耗材机构30传动联接,进而使耗材机构30活动动力并将打印耗材放出或回收。放置腔107设置在与底盖相应的位置,耗材机构30安装后,把底盖盖上就能安全的使用。

耗材机构30包括第一耗材盖31,及第二耗材盖32。第一耗材盖31与第二耗材盖32之间形成有耗材空腔,用于放置各种耗材,如色带、碳纸、打印材料等。耗材空腔之间设有用于放置打印材料的第一放料柱33,且第一放料柱33的放料端与打印头25的进料端连接。耗材腔还设有用于放出碳带的第二放料柱34,且第二放料柱34的出料端与打印头25的进料端连接。碳带、打印材料重叠通过打印通道,且碳带靠近打印头25一侧。耗材机构30近于打印头25设置。

耗材腔还设有用于放出色带的第三放料柱35,且第三放料柱35的放料端与打印头25的出料端连接。第一耗材盖31近于第二打印辊242设有出料柱36,且出料柱36与第二打印辊242之间形成有出料通道。出料柱36固定于所述出料齿轮233。打印支架26带动第二打印辊242压向出料柱36,并且第二打印辊242转动,以使打印材料、色带通过出料通道时形成有拉力。

耗材腔还设有第二收料柱37。第二收料柱37位于第二放料柱34的收料端,以使碳带通过打印通道后,第二收料柱37对碳带收料。第二收料柱37与回收齿轮232固定联接。

耗材机构30插接于基板21上设有的若干个定位柱211。第一耗材盖31,及第二耗材盖32均设有于定位柱联接的定位孔38。其中,定位柱211都位于放置腔107内,在安装耗材机构30时,定位孔38对准定位柱211安装即可。

其中,还包括电源机构50。所述壳体10内设有电池仓51。电池仓51用于安装碱电池。电池仓51设置在中盖103的后侧,电池安装后,底盖安装上去,就可以安全的使用。

优选的,为了使用的方便性,电源机构50还包括安装腔52。安装腔52用于安装锂电池。电池仓51与安装腔52联通,以使锂电池延伸至电池仓51,在使用时只能选择一种电源。

壳体10包括上盖102,中盖103及底盖104。基板21设于中盖103。底盖104设有插接块105,且所述中盖103或底盖104内设有检测开关,以使底盖104安装后插接块105压合检测开关,打印机进去工作状态。

其中,凸起块101设于底盖104,把底盖104安装到中盖103后,凸起块101就能插装到挤压口106,从而对打印支架26进行挤压,打开电源,打印机就能进入打印状态。

其中,如图1所示,还包括控制中心、按键104、显示屏106。第一传感器201、第二传感器44均与控制中心连接。打印头25、打印动力件22、剪切动力件41均与控制中心电性连接。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打印机构通过底盖设置的凸起块产生垂直的挤压力,以使得第一打印辊与打印头相互靠近,就能使打印机构进入打印状态,同时,第二打印辊靠向出料柱,使得能顺利出料;打印机构的打印动力件通过传感器来检测转动情况,以控制打印进度;在出料的方向上设置的剪切机构,并且通过传感器来控制剪切动力件。底盖为翻转式,与中盖合上后,凸起块止抵于打印机构,并且插接块压合检测开关,打印机进去工作状态;电源机构设置有用于安装锂电池的安装腔,和用于放置碱性电池的电池仓,在使用的时候可以二选一,增加使用的便捷性。

本实用新型打印机构利用底盖的挤压式,结构简单,可靠性高,加工简便,成本低,操作便利性提高,同时利用传感器检测打印动力件转动,更好控制打印机构。剪切机构采用传感器来检测剪切机构,可靠性更加强,减少卡纸、切不断等不良状况。

上述仅以实施例来进一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内容,以便于读者更容易理解,但不代表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仅限于此,任何依本实用新型所做的技术延伸或再创造,均受本实用新型的保护。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以权利要求书为准。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