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标签制作带盒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0733021发布日期:2020-05-12 19:27阅读:160来源:国知局
一种标签制作带盒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打印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标签制作带盒。



背景技术:

常规的打印设备,如喷墨打印机、激光打印机和条码机等都可以完成标签的制作,但针对特定的标签,其尺寸规格、打印材料等与一般的打印要求存在较大的差异,所以用常规的打印设备制作标签时,其工序多,消耗的时间较多,效率低且质量参差不齐。现阶段常用是是标签制作带盒与特制的打印机配合,标签制作带盒的碳带上设有碳粉或者其他印染色料,打印介质为带状承印物,打印机上设有驱动轴、驱动杆、压辊以及打印头,但现有的标签制作带盒里面的碳带易松脱,碳带和打印介质常常发生相对移位,使得碳带外露或者卡死在标签制作带盒里面,最终导致标签制作带盒损坏。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克服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标签制作带盒,其碳带可以始终保持张紧状态,避免碳带和打印介质发生移位。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标签制作带盒,包括壳体,壳体的一端设有可供打印头穿过的开口,壳体上在开口的一侧依次设有回收口和输送辊,另一侧设有出料口,壳体内设有均可转动的碳带放卷轴、碳带收卷轴和打印介质卷轴,碳带可设于碳带放卷轴上,碳带的一端依次穿过出料口和回收口并绕在碳带收卷轴上,碳带放卷轴上设有给其自身旋转施加阻力的阻力扭簧,碳带收卷轴的一端设有棘轮,壳体内设有与棘轮配合的棘爪,打印介质可设于打印介质卷轴上,打印介质穿过出料口并绕在输送辊上。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改进,壳体内还设有粘结薄膜转轴,粘结薄膜设于粘结薄膜转轴上,壳体在输送辊区域设有薄膜通道,粘结薄膜的一端穿过薄膜通道并绕在输送辊上。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改进,所述壳体在输送辊的两侧区域分别设有第一导向孔和第二导向孔,粘结薄膜的一端绕过输送辊、穿过第二导向孔并伸出壳体外。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改进,所述打印介质可依次穿过出料口、第一导向孔和第二导向孔,且打印介质可将粘结薄膜压在输送辊上。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改进,所述壳体包括上壳和下壳,上壳和下壳之间形成空腔,碳带放卷轴、碳带收卷轴以及打印介质卷轴均设于空腔内。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改进,所述上壳和下壳均设有第一通孔,上壳和下壳的内壁均设有与第一通孔同轴心的环状挡墙,碳带收卷轴的两端均限位在环状挡墙内。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改进,所述碳带收卷轴设有第一中轴孔,第一通孔和第一中轴孔同轴心,第一中轴孔内壁上设有第一沟槽。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改进,所述上壳和下壳上均设有第二通孔,输送辊包括辊轴,辊轴两端可穿过第二通孔,辊轴内设有第二中轴孔。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有:

本标签制作带盒在使用时,将标签制作带盒设于打印机上,输送辊将打印介质输出壳体外,同时,碳带从碳带放卷轴上转移到碳带收卷轴上,打印介质和碳带在开口区域贴合,打印头将碳带上的碳粉转移到打印介质上即可得到文字或者符号等;碳带放卷轴上设有给其自身旋转施加阻力的阻力扭簧,碳带收卷轴通过棘轮和棘爪的配合,避免碳带收卷轴反转,从而使得碳带始终张紧在碳带放卷轴和碳带收卷轴上,保证了标签制作带盒的质量。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及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其中: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剖视图一;

图3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碳带收卷轴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下壳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上壳的结构示意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剖视图二。

具体实施方式

参见图1至图2,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标签制作带盒,包括壳体1,壳体1的一端设有可供打印头穿过的开口2,壳体1上在开口2的一侧依次设有回收口3和输送辊4,另一侧设有出料口5。壳体1内设有空腔,壳体1在空腔内设有均可转动的碳带放卷轴6、碳带收卷轴7和打印介质卷轴8,碳带25成卷地设于碳带放卷轴6上,碳带25的一端依次穿过出料口5和回收口3并绕在碳带收卷轴7上。进一步参见图4和图3,碳带放卷轴6上设有给其自身旋转施加阻力的阻力扭簧9,碳带收卷轴7的一端设有棘轮10,壳体1内设有与棘轮10配合的棘爪11。碳带收卷轴7通过棘轮10和棘爪11的配合,避免碳带收卷轴7反转,从而使得碳带25始终张紧在碳带放卷轴6和碳带收卷轴7上。打印介质26成卷地设于打印介质卷轴8上,打印介质26穿过出料口5并绕在输送辊4上。使用时,将标签制作带盒置于打印机上,打印头穿过开口2,输送辊4和驱动轴连接,压辊和输送辊4配合夹压打印介质26并驱动其伸出壳体1外,打印机同时驱动碳带收卷轴7旋转,从而将碳带25从碳带放卷轴6上转移到碳带收卷轴7上,碳带25和打印介质26在开口2处贴合,且碳带25和打印介质26的移动速度相等,使得打印头顺利地将碳带25上的碳粉转移到打印介质26上,从而得到文字或者符号,速度快,转印效果好。

碳带放卷轴6和碳带收卷轴7均设于壳体1内,可以及时回收已经使用过的碳带,且标签制作带盒的结构更精巧,功能更完善,出料口5内设有出料通道,出料通道内设有分隔板12,分隔板12可将一起通过出料通道的打印介质26和碳带25分隔开,避免打印介质26和碳带25在没接触打印头之前贴合,保证后续碳粉转印的效果。

标签制作带盒的空腔内还设有粘结薄膜转轴13,粘结薄膜设于粘结薄膜转轴13上,壳体1在输送辊4区域设有薄膜通道,粘结薄膜的一端穿过薄膜通道并绕在输送辊4上。所述壳体1在输送辊4的两侧区域分别设有第一导向孔14和第二导向孔15,粘结薄膜的一端绕过输送辊4,然后穿过第二导向孔15,最后伸出壳体1外。而打印介质26从出料口5伸出壳体1后,跨过开口2,穿过第一导向孔14,然后将粘结薄膜压夹在打印介质26和输送辊4之间,压辊将打印介质26和粘结薄膜压在输送辊4上,从而将粘结薄膜和打印介质26已经转印有文字或符号的一面粘结在一起,粘结薄膜是一种透明膜,可以起到防潮的作用。

所述壳体1包括上壳101和下壳102,空腔形成在上壳101和下壳102之间,碳带放卷轴6、碳带收卷轴7、打印介质卷轴8以及粘结薄膜转轴13均设于空腔内。进一步的,所述上壳101和下壳102均设有第一通孔16,第一通孔16的直径比碳带收卷轴7两端端头的直径小,上壳101和下壳102的内壁均设有与第一通孔16同轴心的环状挡墙17,环状挡墙17内圆的直径比碳带收卷轴7两端端头的直径大,使得碳带收卷轴7的两端均限位在环状挡墙17内且碳带收卷轴7可旋转。所述碳带收卷轴7设有第一中轴孔18,第一通孔16和第一中轴孔18同轴心,第一中轴孔18内壁上设有六个第一沟槽24。打印机上设有驱动杆,驱动杆表面设有六个与沟槽24配合的凸起,驱动杆可穿过第一通孔16并插进第一中轴孔18内,使得驱动杆可以平稳地驱动碳带收卷轴7旋转。

所述上壳101和下壳102上均设有第二通孔19,输送辊4包括辊轴,辊轴两端可穿过第二通孔19,辊轴内设有第二中轴孔20,第二通孔19和第二中轴孔20同轴心。参见图6,碳带放卷轴6设有第三中轴孔,第三中轴孔内插设有呈台阶状的内轴27,内轴27直径较大的一端表面设有凸起,碳带放卷轴6的第三中轴孔内壁上设有与凸起配合的槽,凸起和槽的配合使得内轴27和碳带放卷轴6可同步旋转。内轴27直径较小的一端外壁与第三中轴孔的内壁之间形成一腔体,阻力扭簧9设在内轴27直径较小的一端上,阻力扭簧9的两端均设有外延端22,外延端22伸进腔体内。进一步参见图5,上壳101的内壁设有六个可伸进腔体内的第一凸起23,当上壳101和下壳102连接之后,第一凸起23伸进腔体内,外延端22伸进两个第一凸起23之间,使得碳带放卷轴6旋转的时候受到阻力。内轴27设有小轴孔,所述下壳102内壁上设有竖杆21,内轴27通过小轴孔套设在竖杆21上,从而使得内轴27可转动。

以上所述,只是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方式而已,但本实用新型并不限于上述实施例,只要其以任何相同或相似手段达到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效果,都应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