液体供给单元及打印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0896838发布日期:2020-05-26 18:29阅读:164来源:国知局
液体供给单元及打印机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打印成像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液体供给单元及打印机。



背景技术:

随着打印技术的逐渐发展,打印机已经广泛的应用在对书籍、报纸等的刊印。打印机包括打印机本体以及液体供给单元,液体供给单元与打印机本体可拆卸的连接,以在液体供给单元内的墨水用尽后更换新的液体供给单元;因此如何实现液体供给单元与打印机本体之间的连接成为研究的热点。

现有技术中,在液体供给单元的侧壁上设置有凸出部,凸出部与液体供给单元一体形成,凸出部的末端设置有导电部;打印机本体上设置有安装槽和安装腔体,安装槽的侧壁上设置有凹陷部,安装腔体内间隔的设置有第一电极和第二电极,第一电极和第二电极的位置与凹陷部面向安装腔体一端的开口相对设置;安装时,首先将凸出部插设在凹陷部内,之后向安装槽内按压液体供给单元,以将液体供给单元安装在安装槽内,进而使液体供给单元上的第一供墨系统与打印机本体上的第二供墨系统连通,以向打印机本体供墨。当凸出部伸入到凹陷部内时,凸出部内的导电部与第一电极和第二电极接触,打印机本体检测到液体供给单元;打印机检测到液体供给单元后,才可进行打印。

然而,安装过程中,当凸出部插设在凹陷部时,导电部与第一电极和第二电极一接触,打印机本体就检测到液体供给单元,此时第一供墨系统和第二供墨系统并未连通,空气容易进入到第二供墨系统内,造成打印机本体故障。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一种液体供给单元及打印机,用以解决凸出部插设在凹陷部时,导电部与第一电极和第二电极一接触,打印机本体就检测到液体供给单元,此时第一供墨系统和第二供墨系统并未连通,空气容易进入到第二供墨系统内,造成打印机本体故障的技术问题。

一方面,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一种液体供给单元,包括:

壳体,所述壳体用于容置在打印机本体的安装槽内;所述壳体的外壁上设置有弹性凸出部,所述弹性凸出部用于卡设在所述安装槽侧壁上的凹陷部内;所述弹性凸出部的末端设置有导电部,所述导电部用于与所述打印机本体上的第一电极和第二电极接触。

如上所述的液体供给单元,所述弹性凸出部包括弹性端子或者柔性基板。

如上所述的液体供给单元,所述弹性凸出部为橡胶部;或者所述弹性凸出部为软塑料部。

如上所述的液体供给单元,所述弹性凸出部包括第一弹簧以及抵顶块,所述第一弹簧的一端与所述壳体连接,所述第一弹簧的另一端与所述抵顶块连接;所述第一弹簧用于将所述抵顶块抵顶在所述凹陷部内。

如上所述的液体供给单元,所述壳体的底部设置有第一定位部,所述第一定位部用于与所述安装槽底部的第二定位部配合,以限制所述壳体的位置。

如上所述的液体供给单元,所述第一定位部包括设置在所述壳体底部的定位柱,所述第二定位部包括设置在所述安装槽底部的定位槽。

如上所述的液体供给单元,所述定位柱与所述定位槽过盈配合。

如上所述的液体供给单元,所述定位柱长度小于或等于所述定位槽的深度。

如上所述的液体供给单元,所述壳体的侧壁上设置有卡接部,所述卡接部与所述弹性凸出部相对设置,所述卡接部用于与所述打印机本体上的卡合部卡接。

另一方面,本实用新型实施例还提供一种打印机,包括打印机本体和任一所述的液体供给单元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液体供给单元,壳体的外壁上设置有弹性凸出部,弹性凸出部用于卡设在安装槽侧壁上的凹陷部内;弹性凸出部的末端设置有导电部,导电部用于与打印机本体上的第一电极和第二电极接触;安装时,先将液体供给单元设有弹性凸出部相对的一侧倾斜放置在安装槽内,再将液体供给单元设有弹性凸出部的一侧压入到安装槽内,当弹性凸出部插设在凹陷部时,液体供给单元上的第一供墨系统与打印机本体上的第二供墨系统连通;与此同时,导电部与第一电极和第二电极接触,第一电极与第二电极被导通,打印机本体检测到液体供给单元;与先将凸出部卡设在凹陷部内,之后再按压凸出部相对的一侧,以安装液体供给单元相比,导电部与第一电极和第二电极接触的同时,第一供墨系统和第二供墨系统连通,打印机工作时,空气不会进入到第二供墨系统内,避免了打印机本体损坏。

附图说明

此处的附图被并入说明书中并构成本说明书的一部分,示出了符合本公开的实施例,并与说明书一起用于解释本公开的原理。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液体供给单元的剖视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打印机的正常安装状态的剖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打印机本体的剖视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打印机本体中第一电极和第二电极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

1:打印机;

11:液体供给单元;

12:打印机本体;

111:壳体;

112:液体容纳部;

113:卡接部;

114:第一定位部;

115:弹性凸出部;

1151:导电部;

121:凹陷部;

122:安装槽;

123:卡接臂;

1231:卡合部;

124:第二定位部;

125:安装腔体;

126:第一电极;

1261:第一固定部;

1262:第一弯曲部;

127:第二电极;

1271:第二固定部;

1272:第二弯曲部;

c1:第一侧面;

c2:第二侧面。

具体实施方式

这里将详细地对示例性实施例进行说明,其示例表示在附图中。下面的描述涉及附图时,除非另有表示,不同附图中的相同数字表示相同或相似的要素。以下示例性实施例中所描述的实施方式并不代表与本公开相一致的所有实施方式。相反,它们仅是与如所附权利要求书中所详述的、本公开的一些方面相一致的装置和方法的例子。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液体供给单元的剖视图;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打印机的正常安装状态的剖视图;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打印机本体的剖视图;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打印机本体中第一电极和第二电极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参照图1-图4,本实施例提供一种液体供给单元11,包括:壳体111,壳体111用于容置在打印机本体12的安装槽122内;壳体111的外壁上设置有弹性凸出部115,弹性凸出部115用于卡设在安装槽122侧壁上的凹陷部121内;弹性凸出部115的末端设置有导电部1151,导电部1151用于与打印机本体12上的第一电极126和第二电极127接触。

具体地,打印机本体12上设置有安装槽122,液体供给单元11容置在安装槽122内,凹陷部121设置在安装槽122的侧壁上。

具体地,打印机本体12上还设置有安装腔体125,凹陷部121贯穿至安装腔体125,第一电极126和第二电极127间隔的设置在安装腔体125内;并且第一电极126和第二电极127正对凹陷部121设置,以在弹性凸出部115插设在凹陷部121内时,位于弹性凸出部115末端的导电部1151与第一电极126和第二电极127接触。

进一步地,第一电极126包括第一固定部1261以及位于第一固定部1261上的第一弯曲部1262,第二电极127包括第二固定部1271以及位于第二固定部1271上的第二弯曲部1272,第一弯曲部1262和第二弯曲部1272正对凹陷部121设置,导电部1151与第一弯曲部1262和第二弯曲部1272接触。

以图2所示方位为例,第一电极126的结构与第二电极127的结构相同,第一固定部1261和第二固定部1271从安装腔体125的底部向z轴的正方向延伸,第一弯曲部1262和第二弯曲部1272沿x轴的正方向弯曲,朝向凹陷部121,使得导电部1151能够与第一弯曲部1262和第二弯曲部1272接触。其中,在打印机1所在空间建立xyz坐标系,x轴的正方向为水平向右的方向,y轴的正方向为垂直于纸面向外的方向,z轴为正方向为竖直向上的方向。

本实施例中,弹性凸出部115可以为弹性端子,也可以为柔性基板。其中,弹性端子可以呈半球形、圆柱状、棱柱状等规则形状,当然弹性端子还可以呈其他的不规则形状;弹性端子可以通过螺栓连接或者卡接等方式与壳体111连接,当然,弹性端子还可以通过粘结胶与壳体111连接。柔性基板呈板状,柔性基板可以与安装槽122的深度方向垂直;相同的,柔性基板可以通过螺栓连接或者卡接等方式与壳体111连接,当然,柔性基板还可以通过粘结胶与壳体111连接。

本实施例中,弹性凸出部115为柔性基板,与弹性端子相比,柔性基板呈薄片状,弹性好、厚度小,在将液体供给单元11压入到打印机本体12的过程中,柔性基板受安装槽122侧壁的挤压作用,可以弯曲并贴合到第二侧面c2上,以减小安装槽122侧壁与第二侧面c2之间的距离,提高装配精度。

本实施例中,弹性凸出部115可以为橡胶部;或者弹性凸出部115可以为软塑料部。由橡胶或者软塑料构成的弹性凸出部115具有一定的弹性,硬度低,可以减小弹性凸出部115对安装槽122侧壁磨损,进而提高打印机1的使用寿命。

本实施例中,弹性凸出部115可以设置在壳体111侧壁沿平行于z轴方向的顶端,也可以设置在壳体111侧壁沿平行于z轴方向的底端,当然弹性凸出部115还可以设置在壳体111侧壁沿平行于z轴方向的中部;合理的设置凹陷部121的位置,使得在弹性凸出部115伸入到凹陷部121内后能与第一电极126和第二电极127接触,同时液体供给单元11完全安装在安装槽122内。

具体地,壳体111围设成液体容纳部112,液体容纳部112用于容纳墨水。

本实施例中,在弹性凸出部115的末端设置有导电部1151,导电部1151可以为贴附在弹性凸出部115末端的金属片,也可以为设置在弹性凸出部115末端的石墨板,只要导电部1151能导电即可,本实施例对此不作限制。

本实施例提供的液体供给单元11的安装过程为:

以图2所示方位为例,将液体供给单元11向右倾斜并置入安装槽122,第一侧面c1先与安装槽122的右侧壁进行配合;之后继续将液体供给单元11的左端向下按压,弹性凸出部115向下接触到安装槽122的左侧壁时,开始受左侧壁挤压而变形;液体供给单元11继续向下移动,在移动至弹性凸出部115正对凹陷部121的位置时,弹性凸出部115在弹力作用下向外伸出,并卡设在凹陷部121内,与此同时,液体供给单元11的底部与安装槽122底面接触,进而完成安装。当弹性凸出部115卡设在凹陷部121内时,弹性凸出部115末端的导电部1151与第一电极126和第二电极127接触,打印机本体12检测到液体供给单元11,打印机1开始工作。

值得说明的是,在液体供给单元11的底部与安装槽122底面接触时,液体供给单元11上的第一供墨系统与打印机本体12上的第二供墨系统连通,液体供给单元11通过第一供墨系统和第二供墨系统向打印机本体12供墨。

本实施例提供的液体供给单元11,壳体111的外壁上设置有弹性凸出部115,弹性凸出部115用于卡设在安装槽122侧壁上的凹陷部121内;弹性凸出部115的末端设置有导电部1151,导电部1151用于与打印机本体12上的第一电极126和第二电极127接触;安装时,先将液体供给单元11设有弹性凸出部115相对的一侧倾斜放置在安装槽122内,再将液体供给单元11设有弹性凸出部115的一侧压入到安装槽122内,当弹性凸出部115插设在凹陷部121时,液体供给单元11上的第一供墨系统与打印机本体12上的第二供墨系统连通;与此同时,导电部1151与第一电极126和第二电极127接触,第一电极126与第二电极127被导通,打印机本体12检测到液体供给单元11;与先将凸出部卡设在凹陷部121内,之后再按压凸出部相对的一侧,以安装液体供给单元11相比,导电部1151与第一电极126和第二电极127接触的同时,第一供墨系统和第二供墨系统连通,打印机1工作时,空气不会进入到第二供墨系统内,避免了打印机本体12损坏。

本实施例提供的液体供给单元11,弹性凸出部115还可以包括第一弹簧以及抵顶块,第一弹簧的一端与壳体111连接,第一弹簧的另一端与抵顶块连接;第一弹簧用于将抵顶块抵顶在凹陷部121内。在安装过程中,第一弹簧收缩以使抵顶块靠近液体供给单元11,当抵顶块正对凹陷部121时,第一弹簧伸长以使抵顶块卡设在凹陷部121内;与由橡胶或者塑料构成的弹性凸出部115相比,弹簧的压缩性能更好,更不易发生断裂,以提高使用寿命。优选地,可以在壳体111的第二侧面c2上设置安装通道,第一弹簧的一端固定在安装通道的底部,当第一弹簧处于原始状态时,部分抵顶块处于安装通道内;以在抵顶块与安装槽122接触时,抵顶块能够向安装通道内收缩。

具体地,抵顶块可以呈圆柱状或者棱柱状等规则形状,当然抵顶块还可以呈其他的不规则形状。优选地,在抵顶块背离液体供给单元11的末端设置有第一导向部,第一导向部可以呈半球形,当然第一导向部还可以为设置在抵顶块末端的斜面,以在安装过程中,第一导向部首先与安装槽122的侧壁接触,使得第一导向部相对于安装槽122的侧壁滑动,与此同时安装槽122的侧壁向液体供给单元11推动抵顶块。如此设置可以避免在安装时,抵顶块抵顶在安装槽122侧壁的顶端,阻止液体供给单元11向安装槽122内移动。

优选地,第一弹簧的长度与抵顶块的长度之和大于等于安装通道长度与第一电极126或者第二电极127至凹陷部121的距离之和,以使安装过程中,确保弹出的抵顶块能与第一电极126、第二电极127接触。

优选地,第一弹簧和抵顶块的连接方式可以是焊接,也可以是粘接,本实施例对此不作限制。

具体地,打印机本体12上设置有控制器,第一电极126和第二电极127均与控制器电连接,当弹性凸出部115卡设在凹陷部121内时,导电部1151与第一电极126和第二电极127接触,使第一电极126和第二电极127导通,产生检测信号,控制器接收检测信号,进而检测到液体供给单元11已安装在打印机本体12上。

本实施例提供的液体供给单元11的安装过程为:

以图2所示方位为例,将液体供给单元11向右倾斜并置入安装槽122,第一侧面c1先与安装槽122的右侧壁进行配合;之后继续将液体供给单元11的左端向下按压,当抵顶块接触到安装槽122的左侧壁时,开始受左侧壁挤压,并向安装通道内收缩,随着液体供给单元11向下移动,直至抵顶块完全退缩至安装通道内,第二侧面c2与安装槽122的左侧壁贴合;液体供给单元11继续向下移动,当移动至弹性凸出部115正对凹陷部121的位置时,抵顶块在第一弹簧的弹力作用下从安装通道内弹出,使得抵顶块卡设在凹陷部121内,导电部1151与第一电极126和第二电极127接触,第一电极126与第二电极127被导通,打印机本体12检测到液体供给单元11已安装,与此同时,液体供给单元11上的第一供墨系统与打印机本体12上的第二供墨系统连通,打印机1可以正常运作。

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壳体111的底部设置有第一定位部114,第一定位部114用于与安装槽122底部的第二定位部124配合,以限制壳体111的位置。

通过第一定位部114和第二定位部124的配合,可以限制液体供给单元11与打印机本体12之间的位置,以提高液体供给单元11与打印机本体12之间的位置精度。

在一种可实现的方式中:第一定位部114包括设置在壳体111底部的定位槽,第二定位部124包括设置在安装槽122底部的定位柱。

在其他的实现方式中:第一定位部114包括设置在壳体111底部的定位柱,第二定位部124包括设置在安装槽122底部的定位槽。

第一定位部114设置为定位柱,可以避免在液体供给单元11上开槽导致其强度降低。

本实施例中,第一定位部114还可以呈圆台或棱台状,或者第一定位部114呈圆锥状或棱锥状;相应的,第二定位部124可以为与第一定位部114配合的锥孔,第一定位部114与锥孔配合,可以提高定位精度。

优选地,合理的设置定位柱以及定位槽截面尺寸,使得定位柱与定位槽满足过盈配合,以进一步提高液体供给单元11与打印机本体12之间的位置精度。

优选地,为了便于定位柱插入到定位槽中,在定位柱的头部设置第二导向部,第二导向部可以呈半球形,也可以呈带倒角的棱柱形。

优选地,定位柱长度小于等于定位槽的深度。定位柱可以完全嵌入定位槽内,防止定位槽向z轴的正方向对定位柱提供支撑力,进而避免第一供墨系统和第二供墨系统之间连接不良。

本实施例提供的液体供给单元11,壳体111的侧壁上设置有卡接部113,卡接部113与弹性凸出部115相对设置,卡接部113用于与打印机本体12上的卡合部1231卡接。卡接部113与卡合部1231配合,可以阻止液体供给单元11与打印机本体12之间相对移动,提高液体供给单元11与打印机本体12之间连接的可靠性。

其中,卡合部1231设置在卡接臂123上,卡接臂123与打印机本体12铰接,设置在安装槽122的侧壁上。

优选地,卡合部1231为沿着x轴方向延伸设置的台阶状,使得液体供给单元11的卡接部113与卡合部1231顺利卡接,且卡接后不易从中脱离。

优选地,卡接臂123上设置有第二弹簧,第二弹簧的一端与卡接臂123连接,第二弹簧的另一端固定在打印机本体12上,第二弹簧的弹力可以带动卡接臂123转动,以使卡接臂123具有卡合部1231的一端向安装槽122内伸出,避免卡合部1231与卡接部113脱离。

当打印机1处于非安装状态时,打印机1的安装槽122为空,第二弹簧处于原始状态,卡接臂123位于初始位置;当打印机1处于安装状态时,液体供给单元11安装在安装槽122内,卡接部113与卡合部1231卡接,第二弹簧受挤压驱动卡接臂123转动,第二弹簧处于压缩状态;当液体供给单元11从安装槽122内被取走时,第二弹簧恢复至原始状态,第二弹簧的弹力可以带动卡接臂123恢复至初始位置。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还提供一种打印机1,包括打印机本体12和液体供给单元11,其中,液体供给单元11的结构和功能均已在上述实施例中进行了详细说明,此处不再赘述。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打印机1,包括打印机本体12和液体供给单元11。其中,液体供给单元11在于壳体111的外壁上设置有弹性凸出部115,弹性凸出部115用于卡设在安装槽122侧壁上的凹陷部121内;弹性凸出部115的末端设置有导电部1151,导电部1151用于与打印机本体12上的第一电极126和第二电极127接触;安装时,先将液体供给单元11设有弹性凸出部115相对的一侧倾斜放置在安装槽122内,再将液体供给单元11设有弹性凸出部115的一侧压入到安装槽122内,当弹性凸出部115插设在凹陷部121时,液体供给单元11上的第一供墨系统与打印机本体12上的第二供墨系统连通;与此同时,导电部1151与第一电极126和第二电极127接触,第一电极126与第二电极127被导通,打印机本体12检测到液体供给单元11;与先将凸出部卡设在凹陷部121内,之后再按压凸出部相对的一侧,以安装液体供给单元11相比,导电部1151与第一电极126和第二电极127接触的同时,第一供墨系统和第二供墨系统连通,打印机1工作时,空气不会进入到第二供墨系统内,避免了打印机本体12损坏。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各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各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或者全部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实用新型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