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墨平衡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2262782发布日期:2020-09-18 17:57阅读:193来源:国知局
水墨平衡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印刷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水墨平衡装置。



背景技术:

水墨平衡就是利用油水不相溶、印版并具有选择性吸附的两大规律使油墨和水在印版上保持相互平衡来实现网点转移,并以此达到印刷品图像清晰、色彩饱满的效果。

现有技术中,授权公告号为cn206374363u的中国实用新型专利公布了一种用于水墨平衡的轮转机,包括固定杆、弹力绳、塞片、压力传感器、a/d转换器、单片机、d/a转换器以及数字显示屏,固定杆通过螺栓固定在外壳体内上部位置,弹力绳安装在固定杆下端面上,塞片固定在弹力绳下端面上。

但是这种用于水墨平衡的轮转机在工作的过程中,转动的工程中,油墨辊转动容易将粘附在油墨辊表面的油墨甩出,从而造成油墨的浪费以及工作环境的污染。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水墨平衡装置,能够减少油墨的浪费并减少对工作环境的污染。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水墨平衡装置,包括机架和设置在机架上的供墨机构,所述供墨机构包括油墨槽,所述油墨槽的一侧设置有阻挡机构;所述阻挡机构包括固定在油墨槽一侧的挡板、固定在挡板两侧的固定块、与固定块滑动连接的滑块、与滑块固定连接的刮板;所述固定块上开设有供滑块滑动的滑槽,所述刮板靠近挡板的一侧能够与挡板抵接。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位于油墨槽一侧的挡板在油墨辊转动时,对油墨辊上飞溅的油墨进行阻挡,防止油墨进入到工作环境中,增加工作环境的整洁;挡板与刮板抵接,且刮板在滑块的带动下运动,刮板的运动将油墨辊飞溅到油墨重新刮回到油墨槽内,对飞溅的油墨进行再利用,从而减少油墨的浪费。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刮板的两端固定有转轴,且转轴穿过滑块并且与滑块转动连接;所述阻挡机构还包括对转轴的转动进行调节的调节组件。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刮板的转动连接,能够改变刮板与挡板之间的角度以及刮板与挡板之间的距离,在未对油墨刮除时,刮板置于挡板的底端并且与挡板之间存在间隙;刮除挡板上的油墨时,刮板移动到挡板的顶端并且与挡板抵接,在移动刮板的过程中,由于刮板和挡板之间存在间隙,能够防止在刮除的过程中,油墨进入到刮板的上方,从而增加油墨刮除的效果。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调节组件包括扭簧、固定在转轴穿过滑块一端的连接板以及对转动后的连接板进行固定的定位杆;所述扭簧带动刮板向靠近挡板的方向转动。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扭簧带动刮板向靠近挡板的方向转动使得刮板始终与挡板抵接,转动后连接板在定位杆作用下固定。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连接板上开设有定位孔,所述定位杆包括固定在滑块上的固定套、与固定套滑动连接的定位头以及设置在固定套内部的弹簧。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连接板转动后,当定位杆与定位杆重合后,定位头在弹簧的作用下顶出插入到定位孔内,此时连接板无法转动,便于转动后连接板进行固定。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连接板上滑动连接有方便将定位孔内的定位头顶出的顶出杆。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顶出杆方便将定位头从定位孔内顶出。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油墨槽内设置有对油墨槽内的油墨进行搅动的混合组件。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混合组件对油墨槽内的油墨进行搅动,使得重新刮回油墨槽内的油墨与油墨槽内原来的油墨进行均匀混合,从而增加印刷的效果。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混合组件包括固定在油墨槽端部的电机以及穿过油墨槽并且由电机带动转动的绞龙。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绞龙转动,对油墨槽内的油墨进行搅动,方便对油墨进行混合。

综上所述,本发明的有益技术效果为:

1.位于油墨槽一侧的挡板在油墨辊转动时,对油墨辊上飞溅的油墨进行阻挡,防止油墨进入到工作环境中,增加工作环境的整洁;挡板与刮板抵接,且刮板在滑块的带动下运动,刮板的运动将油墨辊飞溅到油墨重新刮回到油墨槽内,对飞溅的油墨进行再利用,从而减少油墨的浪费;

2.刮板的转动连接,能够改变刮板与挡板之间的角度以及刮板与挡板之间的距离,在未对油墨刮除时,刮板置于挡板的底端并且与挡板之间存在间隙;刮除挡板上的油墨时,刮板移动到挡板的顶端并且与挡板抵接,在移动刮板的过程中,由于刮板和挡板之间存在间隙,能够防止在刮除的过程中,油墨进入到刮板的上方,从而增加油墨刮除的效果;

3.混合组件对油墨槽内的油墨进行搅动,使得重新刮回油墨槽内的油墨与油墨槽内原来的油墨进行均匀混合,从而增加印刷的效果。

附图说明

图1为实施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体现实施例结构的剖视图;

图3为油墨槽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体现调节组件的示意图;

图5为体现定位杆的剖视图。

图中:1、机架;2、供水机构;21、水槽;22、水辊;23、传递辊;24、过渡辊;3、供墨机构;31、油墨槽;32、油墨辊;33、混合辊;4、阻挡机构;41、挡板;42、固定块;421、滑槽;43、滑块;44、刮板;441、转轴;45、调节组件;451、扭簧;4511、固定柱;452、连接板;4521、定位孔;453、定位杆;4531、固定套;4532、定位头;4533、弹簧;4534、限位块;454、顶出杆;5、混合组件;51、电机;52、绞龙。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实施例:一种水墨平衡装置,参见图1,包括机架1、设置在机架1上的供水机构2、供墨机构3、设置在供墨机构3一侧的阻挡机构4以及设置在供墨机构3内部的混合组件5。

参见图2,供水机构2包括固定在机架1上的水槽21、位于机架1上方的水辊22、与位于水辊22上方并且与水辊22抵接的传递辊23以及位于传递辊23上方并且与传递辊23抵接的过渡辊24。水辊22、传递辊23和过渡辊24的两端均与机架1转动连接。

供墨机构3包括固定在机架1上的油墨槽31、位于油墨槽31上当的油墨辊32以及位于油墨辊32上方并且与油墨辊32抵接的混合辊33。油墨辊32和混合辊33均与机架1转动连接。油墨和清水在混合辊33上混合,实现水墨平衡。

参见图3,阻挡机构4包括固定在油墨槽31一侧的挡板41、固定在挡板41两侧的固定块42、与固定块42滑动连接的滑块43、与滑块43固定连接的刮板44以及带动刮板44和滑块43之间的角度发生改变的调节组件45。固定块42上开设有供滑块43滑动的滑槽421,刮板44的两端与两个滑块43连接。

挡板41位于油墨辊32向上转动的一侧,对油墨辊321溅起的油墨进行阻挡。刮板44在调节组件45的调节下能够与挡板41抵接,将挡板41上油墨进行集中回收,让油墨重新进入到油墨槽31内,对飞溅的油墨进行再利用。

混合组件5包括固定在油墨槽31端部的电机51以及穿过油墨槽31并且有电机51带动转动的绞龙52。绞龙52与油墨槽31的长度方向平行。

参加图3和图4,刮板44的两端固定有转轴441,且转轴441穿过滑块43并且与滑块43转动连接。调节组件45包括扭簧451、固定在转轴441穿过滑块43一端的连接板452、固定在滑块43靠近连接板452一侧的定位杆453以及滑动连接在连接板452上的顶出杆454。

滑块43和连接板452之间存在间隙,扭簧451套接在转轴441上并位于滑块43和连接板452之间;滑块43和连接板452均固定有与扭簧451配合的固定柱4511,因滑块43位于滑槽421,故连接板452在扭簧451的弹力作用下转动,扭簧451带动连接板452转动,从而带动与连接板452固定连接的转轴441转动,进而带动刮板44向靠近挡板41的方向运动,使得刮板44和挡板41抵接。连接板452上开设有与定位杆453配合的定位孔4521。

参见图4和图5,定位杆453包括固定在滑块43上的固定套4531、与固定套4531滑动连接的定位头4532以及设置在固定套4531内部的弹簧4533。弹簧4533的两端分别与定位头4532以及固定套4531远离定位头4532的一端抵接,并带动定位头4532向远离固定套4531的方向运动。定位头4532位于固定套4531内的一端固定有限位块4534,限位块4534能够防止定位头4532从固定套4531内滑出。

连接板452转动后,当定位杆453运动到与定位孔4521重合的位置后,定位头4532在弹簧4533的作用下顶出,定位头4532置于定位孔4521内,此时连接板452无法转动,刮板44和挡板41之间存在间隙。需要连接板452转动时,按压顶出杆454,通过顶出杆454将定位头4532从定位孔4521内顶出。

本具体实施方式的实施例均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并非依此限制本发明的保护范围,故:凡依本发明的结构、形状、原理所做的等效变化,均应涵盖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