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智能激光在线打印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1322646发布日期:2020-06-30 20:55阅读:297来源:国知局
一种智能激光在线打印系统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线缆打印设备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智能激光在线打印系统。



背景技术:

一根线束由多根线缆组成,现有技术在对线缆进行打印时,是通过人工录入需要打印的内容,但其只能对1根线缆进行打印,且打印过程中线号不可以变化的,不能同时对多根线缆进行在线打印,需要将每根线缆通过人工录入,单根打印、下料,然后再次汇集成一根线束,降低了作业效率。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智能激光在线打印系统,方便一根具有多根线缆的线束一次性完成打印、记长、下料、打卷等作业流程,提高作业效率。

本发明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

一种智能激光在线打印系统,包括若干线缆打印区以及用于对线缆进行打印的激光打印头,激光打印头可沿水平方向移动,且移动轨迹与各打印区相交,激光打印头每次最多同时打印m根线,每个打印区中最多有n条线缆,m≥n;

线缆在打印区内连续牵引向前,其中,

若只有一个打印区有线缆,激光打印头移动到该区域中,保持该位置持续进行打印作业,线缆的牵引速度≤(单根线缆上线号之间的最小打印间隔距离/镜头打印间隔时间);

若有大于一个的打印区有线缆,则激光打印头在有线缆的打印区内往复移动并打印,线缆的牵引速度≤(单根线缆上线号之间的最小打印间隔距离/镜头往复一次的周期时间)。

更进一步地,根据下线表线号内容,上位机给出发码数据,发码数据包括激活区域数据以及线号码数据,下位机根据发码数据控制激光打印头工作;激活区域数据记录处于激活状态的区域,若该区域有大于等于1根线,就激活此区域,线号码数据记录打印的线号码数据。

更进一步地,镜头往复一次的周期时间=移动时间+打印时间,打印时间=单次打印时间*激活状态的区域数。

更进一步地,打印区设有三个,依次为a、b、c三区,其中,a区为激光打印头的原点。

更进一步地,若其中只有一个区域有线缆,镜头先移动到该工作区,然后激光打印头保持当前位置,进行打印作业,打印完成后回到原点a区;

若其中任意两个区域有线缆:ab或ac区有缆时,激光打印头从a区移动一次至另一区,而后返回原点a区,即为一周期;bc区有缆时,则镜头从原点a区先移动到b区,然后在bc区做往复运动,打印完成后,返回原点a区;

若abc三个区域都存在线缆,激光打印头沿a区→b区→c区移动,再返回原点a区。

更进一步地,发码数据包括x(a区各线缆打印的线号码);(b区各线缆打印的线号码);(c区各线缆打印的线号码),其中,x代表激活区域数据,可为a、ab、ac、bc或abc;线号码为任意数字或__表示无码。

更进一步地,各打印区内线缆间距以及相邻打印区域之间的间距相同。

更进一步地,系统还包括立柱,立柱上设有与驱动激光打印头水平滑移的直线模组。

综上所述,本发明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通过一个激光打印机的镜头完成对线束中所有线缆以固定的间距打印线号,且每根线缆的线号是不同的,并且在多根线缆同时打印的过程中,线束以一个固定的速度在移动。激光打印机接受上位机的控制,可实现实时网络数据通信,执行上位机发出的指令,对线束中每根线缆上的打印内容和打印间距进行调整,并自动匹配当前线束移动的速度。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打印原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说明,本实施例不构成对本发明的限制。

如图1所示,一种智能激光在线打印系统,包括若干线缆打印区、立柱以及用于对线缆进行打印的激光打印头,立柱上设有与驱动激光打印头水平滑移的直线模组,使激光打印头可沿水平方向移动,且激光打印头的移动轨迹与各打印区长度方向相垂直。

激光打印头每次最多同时打印m根线,每个打印区中最多有n条线缆,m≥n,本实施例中,m=n=4;

线缆在打印区内连续牵引向前,其中,

若只有一个打印区有线缆,激光打印头移动到该区域中,保持该位置持续进行打印作业,线缆的牵引速度≤(单根线缆上线号之间的最小打印间隔距离/镜头打印间隔时间);本实施例中,线缆的牵引速度=(单根线缆上线号之间的设定打印间隔距离/镜头打印间隔时间),单根线缆上线号之间的设定打印间隔距离由预先输入设定给出。

若有大于一个的打印区有线缆,则激光打印头在有线缆的打印区内往复移动并打印,线缆的牵引速度≤(单根线缆上线号之间的最小打印间隔距离/镜头往复一次的周期时间);本实施例中,线缆的牵引速度=(单根线缆上线号之间的设定打印间隔距离/镜头往复一次的周期时间),单根线缆上线号之间的设定打印间隔距离由人工预先设定。

本实施例中,排产的时候,上位机设置初始分三个打印区,依次为a、b、c三区,每个区4根线,共计12根,各打印区内线缆间距以及相邻打印区域之间的间距相同;其中,a区为激光打印头的原点。

若其中只有一个区域有线缆,镜头先移动到该工作区,然后激光打印头保持当前位置,进行打印作业,打印完成后回到原点a区;

若其中任意两个区域有线缆:ab或ac区有缆时,激光打印头从a区移动一次至另一区,而后返回原点a区,即为一周期;bc区有缆时,则镜头从原点a区先移动到b区,然后在bc区做往复运动,打印完成后,返回原点a区;

若abc三个区域都存在线缆,激光打印头沿a区→b区→c区移动,再返回原点a区。

上位机即中控软件,用于发指令给下位机,plc(下位机)的程序用来控制设备。一束线排产的时候,上位机给出总长度,根据下线表线号内容、上位机设置的打印间距(即单根线缆上线号之间的设定打印间隔距离)、预留长度、生产速度,下位机根据这些设置的参数,控制打印机从缓存读取打印线号内容,然后下位机触发打印机打印。

根据下线表线号内容,上位机给出发码数据,发码数据包括激活区域数据以及线号码数据,下位机根据发码数据控制激光打印头工作;激活区域数据记录处于激活状态的区域,根据实际排产的内容,若该区域有大于等于1根线,就激活此区域,打印机在此区域停留完成打印作业,线号码数据记录打印的线号码数据。

镜头往复一次的周期时间=移动时间+打印时间,打印时间=单次打印时间*激活状态的区域数,由于打印工作时与返程工作时打印镜头移动速度不一致,移动时间=工作时间+返程时间,工作时间=激光打印头沿直线模组朝向远离a区方向滑移的距离/该工作移动方向的移动速度;返程时间=激光打印头沿直线模组朝向靠近a区方向滑移的距离/该返程方向的移动速度。

发码数据包括x(a区各线缆打印的线号码);(b区各线缆打印的线号码);(c区各线缆打印的线号码),其中,x代表激活区域数据,可为a、ab、ac、bc或abc;线号码为任意数字或__表示无码。

工作原理:

1)激光打印头每次连续同时打印4根线,移动两次以完成12根线缆的一下打印;

2)打印区分为a、b、c三区,每区4根线缆。线缆连续牵引,激光打印头按照线缆分布区域的情况进行往复打印;

3)a或b或c,其中只有一个区域有线缆(≤4根线缆),镜头先移动到工作区,然后激光打印头保持当前位置,进行打印作业,打印完成后回到原点a区;

4)a、b、c三个区域,其中任意两个区域有线缆时打印情况(≤8根线缆):其中一个包含a区(ab或ac),激光打印头移动一次,返回原点a区;若是bc区有缆,则镜头从原点a区先移动到b区,然后在bc区做往复运动,打印完成后,返回原点a区;

5)abc三个区域都存在线缆,镜头移动2次返回原点;(移动2工位或移动一工位)速度通过激光打印头的往返时间及打印距离计算,程序里进行给定。

6)发码示例(“_”代表无码;数字代表线号码,为任意数字,根据上位机的数据来决定,它们之间没有关联):

①a或b或c,其中只有一个区域有缆:a(1、2、3、4);(____);(____)或b(____);(1、2、3、4);(____)或c(____);(____);(1、2、3、4)。

②a、b、c三个区域,其中任意两个区域有缆:ab(1、2、3、4);(5、6、7、8);(____)或ac(1、2、3、4);(____);(5、6、7、8)或bc(____);(1、2、3、4);(5、6、7、8)。

③abc三个区域都存在线缆:abc(1、2、3、4);(5、6、7、8);(9、10、11、12)。

说明:某个区域中只要存在一个码,不一定是4个码都有内容,即该区域处于激活状态,如ab(1、__、2);(3、__、4);(____)。

以上所述,仅是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而已,不用于限制本发明,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在本发明的实质和保护范围内,对本发明做出各种修改或等同替换,这种修改或等同替换也应视为落在本发明技术方案的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