间歇旋转下压型多工位纺织品印花装置、印花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24692055发布日期:2021-04-16 11:15阅读:223来源:国知局
间歇旋转下压型多工位纺织品印花装置、印花方法与流程

1.本发明涉及纺织品加工技术领域,尤其涉及间歇旋转下压型多工位纺织品印花装置、印花方法。


背景技术:

2.印花作为纺织品后加工的一道工艺流程,包括辊筒印花、数字印花、3d打印、热印如烫画印花等方式。
3.其中,烫画印花如专利申请2015106137040公开的手动高压烫画机、专利申请2017204601567公开的一种气动摇头烫画机,具体包括底板(承印板)、加热板、升降机构,通过升降机构下压运动将加热板向下热压在底板上,对底板上的纺织品进行热印。
4.根据烫画印花根据采用的纸张的不同,由包括转移印花、直接印花。转移印花是将转印纸放在纺织品如t恤上,通过热压的作用,将转印纸(转印膜)上的图案转移至纺织品上,再将纸张揭下的一种印花方式;而直接印花是将烫画纸放在纺织品如t恤上,通过热压的作用,将烫画纸直接附在纺织品上的一种印花方式。
5.上述现有技术的烫画机进行纺织品印花时,由于加热板热压在底板上进行热合存在短暂的时间,由于这段时间持续较短,不足以让操作人员在此工作间隙内从事其他工作,操作人员需要守在工位上,等待热合时间结束,致使工作时间存在浪费,印花效率有待提高。
6.现有技术也有通过将一块加热板集成在两块底板上,具体地,在两块底板的上方横置导轨,将加热板、升降装置集成并将加热板与导轨滑动配合,通过将加热板滑动至与其中一块底板相对时,下压加热板与该底板中的纺织品进行热印的时候,再另一个底板上进行下一件纺织品放置的工作,来提高上述工作间隙的利用率。但是,该方式又引入的新的技术问题,其一,工作人员需要往复在两个底板所在的工位来回切换工作,不经消耗劳力、还容易发生操作紊乱、工艺流水性不强;其二,该方式的一次完整的热印工艺包括底板上料、下压加热板、另一块底板上料、抬起加热板、滑动加热板与另一块底板相对,由此可知,存在操作步骤较多且上述步骤需要顺序进行操控,结合工作人员需要往复在两个底板所在的工位来回切换工作的缺陷,会加大操作人员疲劳操作程度、导致操作紊乱出现的几率的加大。
7.另外,当采用转印纸进行转印印花时,在转印结束后,需要将转印后的废纸、印花完成的纺织成品分类储存现有技术在印花工位单独安置废纸收纳箱、成品收纳箱进行分类。该方式也存在以下不足:操作人员需要分步进行废纸、印花完成的纺织成品的单独放置,无形进一步繁琐了操作流程;废纸收纳箱、成品收纳箱单独设置,不利于工位的占地空间的紧凑性。


技术实现要素:

8.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如何合理利用热印时的工作间隙、节省操控步骤、提高工艺流水性、较低操作繁杂程度、提高操作容错率以及加工生产效率的间歇旋转下
压型多工位纺织品印花装置、印花方法。
9.本发明通过以下技术手段实现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一种间歇旋转下压型多工位纺织品印花装置,包括承印板、加热板、高度调节装置,所述加热板位于所述承印板上方,所述高度调节装置能带动所述加热板升降运动,所述加热板向下运动用以对承印板上的纺织品进行热印;还包括旋转装置、旋转下压间歇联动装置,所述旋转装置转动带动所述承印板转动;所述承印板为偶数个,多个承印板绕着所述旋转装置其转轴的中轴线依次等角度环绕;相邻的两个承印板中,在其中的一个承印板上方设置有加热板,相邻两个加热板之间间隔有一个承印板;
10.所述旋转下压间歇联动装置与所述旋转装置、高度调节装置联动,致使所述加热板向下进行热印运动时、所述旋转装置相对静止,所述加热板向上复位运动的过程能带动所述旋转装置转动,旋转装置单次转动的角度为相邻的两个承印板之间夹角的奇数倍。
11.优选地,所述旋转下压间歇联动装置包括棘轮、主动轮、棘爪、传动齿轮、换向传动组件,所述高度调节装置包括升降部,所述升降部的一侧为齿条侧,所述齿条侧与所述传动齿轮啮合,所述升降部升降运动用以带动所述传动齿轮转动;所述传动齿轮通过所述换向传动组件与所述主动轮联动;所述棘爪弹性设置在所述主动轮的表面且所述棘爪能伸入至所述棘轮的齿槽中;所述棘轮套接在所述旋转装置的转轴上。
12.优选地,所述换向传动组件包括联动齿轮、变速齿轮、第一锥形齿轮、第二锥形齿轮、第一链式传送装置,所述第一锥形齿轮、第二锥形齿轮相互啮合;所述联动齿轮与所述传动齿轮同轴连接且所述联动齿轮与所述变速齿轮啮合,所述变速齿轮与所述第一锥形齿轮联动,所述第二锥形齿轮通过所述第一链式传送装置与所述旋转装置的转轴联动。
13.优选地,所述高度调节装置还包括导向杆、连接杆、连接盘、支撑盘、油缸;所述导向杆呈竖直设置,所述加热板与对应的导向杆滑动配合;所述支撑盘位于所述加热板的上方;所述转轴的上端伸出所述支撑盘;所述连接盘位于所述支撑盘的上方;所述连接杆的下端与所述加热板连接,所述连接杆的上端伸出所述支撑盘与所述连接盘连接;所述油缸的活塞杆端形成所述升降部且与所述连接盘连接。
14.优选地,各个承印板均通过连接臂与所述转轴连接;在各个承印板的下方还均连接有下料存储仓;所述承印板的顶部开设有第一下料通孔、第二下料通孔;所述下料存储仓包括废物存储仓、成品存储仓;所述第一下料通孔与所述成品存储仓相连通,所述第二下料通孔与所述废物存储仓连通;所述第一下料通孔、第二下料通孔上分别转动配合有承印翻板、废料翻板;
15.传动机构用以带动所述废料翻板、承印翻板联动;
16.所述废料翻板向上翻动至所述第二下料通孔开口能致使所述承印翻板向下转动至倾斜,印花后的纺织品能从所述承印翻板向下落入至成品存储仓中;所述废料翻板向下翻动至盖合在所述第二下料通孔上能致使所述承印翻板向上转动水平且盖合在所述第一下料通孔上。
17.优选地,所述传动机构包括第二链式传送装置、第一反向齿轮、第二反向齿轮;所述第二链式传送装置用以带动所述废料翻板、第一反向齿轮联动,所述第一反向齿轮、第二反向齿轮相互啮合,所述第二反向齿轮与所述承印翻板联动。
18.优选地,所述承印翻板的两端分别为转动配合端、自由端,所述转动配合端与所述
第一下料通孔的一端转动配合,所述承印翻板的自由端的上表面呈向所述转动配合端方向高度逐渐升高的第一倾斜面,所述第一下料通孔的另一端的内底面呈向所述第一下料通孔的另一端的边缘方向高度逐渐下降的第二倾斜面,当所述承印翻板呈水平时,所述第一倾斜面、第二倾斜面相吻合。
19.优选地,还包括脚踏传动装置,所述脚踏传动装置包括脚踏板、连杆、转动杆、第一弹性件;所述脚踏板与所述下料存储仓在竖直方向上滑动配合,所述连杆上下两端分别与所述转动杆的自由端、脚踏板铰接,所述转动杆的连接端与所述废料翻板联动;所述第一弹性件被装配致使所述废料翻板盖合在所述第二下料通孔上。
20.优选地,所述脚踏板的上表面为水平面且转动配合有锁止杆,锁止杆呈水平状;在所述下料存储仓上还开设有限位槽,当所述废料翻板盖合在所述第二下料通孔时,所述第二弹性件被装配致使所述锁止杆限位在所述限位槽中;水平转动所述锁止杆能至其从所述限位槽中转出。
21.本发明还公开一种采用上述的间歇旋转下压型多工位纺织品印花装置进行纺织品印花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22.步骤一、初始状态下与加热板对应的承印板为第一承印板、上方没有加热板的承印板为第二承印板,第二承印板所处的位置为操作工位;
23.将纺织品放置在各个承印板上,并在纺织品上放上转印纸或者烫画纸;
24.步骤二、启动高度调节装置,加热板向下运动对第一承印板上的纺织品进行印花;
25.步骤三、印花完成后,再次启动高度调节装置,加热板向上复位运动,加热板与第一承印板分离;旋转装置转动至第二承印板与对应加热板对应、第一承印板转动至操作工位对应;
26.步骤四、再次启动高度调节装置,加热板向下运动对第二承印板上的纺织品进行印花;同时,将此时操作工位中第一承印板中印花后的纺织品取出,并将下一件需要印花的纺织品、转印纸或者烫画纸放置在第一承印板上;
27.步骤五、循环步骤三至步骤四。
28.本发明的优点在于:其一,本发明采用多个承印板绕着旋转装置其转轴的中轴线依次等角度环绕的方式,使得各个承印板能随旋转装置转动而转动,保证各个承印板的运动轨迹为圆形,实现其活动轨迹的起始端与终止端能重合,是本发明能实现上述循环流水印花的先决条件;其二,由于本发明加热板向下进行热印运动时、旋转装置相对静止,使得当加热板向下进行热印运动时,各个承印板相对静止,并不发生位移,即能保证加热板能精准稳定地对对应承印板上的织品进行热印,同时,由于此时承印板时静止的,操作工人能方便进行不参与热印的承印板进行上下料操作,如此,极大了提高了热印的工作间隙的利用率;而由于加热板向上复位运动的过程能带动旋转装置转动,且旋转装置单次转动的角度为相邻的两个承印板之间夹角的奇数倍如倍,如此,当印花结束后,加热板向上复位到位后,相邻的两个承印板中,之前参与热印的承印板会转移至与操作人员相对的位置即操作工位上,而之前没有参与热印的承印板会转移至与对应的加热板相对的位置,由此,保证操作人员在操作始终不需要移动位置,可以始终在自身所在的操作工位进行操控即可,摒弃了现有技术操作人员需要在不同操作工位来回切换,所导致消耗劳力、容易发生操作紊乱、工艺流水性弱的技术缺陷;其三,采用本发明的间歇旋转下压型多工位纺织品印花装置,使
得操作人员在线操作的大多时间集中的上料、下料两个环节上,相比现有技术,简化了操控环节,降低了操控错误率的发生,提高了工业流水性;且由于加热板向上复位运动的过程能带动旋转装置转动,将加热板抬起运动与承印板移动的操作进行了协同,实现了本应顺序操作的步骤的合二为一,进一步节约了工业生产加工时间。
29.进一步,采用本发明结构的旋转下压间歇联动装置结构,通过括棘轮、主动轮、棘爪、传动齿轮、换向传动组件、转轴相互协同配合,在能精准实现旋转下压间歇联动装置与旋转装置、高度调节装置联动,致使加热板向下进行热印运动时、旋转装置相对静止,加热板向上复位运动的过程能带动旋转装置转动的直线运动与转动的间歇顺序配合的前提下,将动力驱动源的数量压减至极限,极大地方便操作人员操控以及便于后续电控环节的维修。
30.进一步,采用本发明承印板与下料存储仓的结合结构,在使用时,仅需要向上翻动废料翻板,即可实现承印翻板向下翻动至倾斜,纺织成品会在倾斜的作用下自动落入至第一下料通孔中,操作人员仅将从纺织成品上揭下的废纸投入至第二下料通孔中,即可实现纺织成品、废纸的分类下料,且整个操作尽存在向上翻动废料翻板、投放废纸两步人工操作,进而进一步简化了操作流程,实现了纺织成品、废纸分别存储,且废物存储仓、成品存储仓与承印板集成,有利于工位的占地空间的紧凑性。另外,本发明的废料翻板向上翻动至第二下料通孔开口能致使承印翻板向下转动至倾斜的方式,在承印翻板向下转动时,废料翻板向上翻动需要克服废料翻板的重力,相比废料翻板向下翻动至第二下料通孔开口能致使承印翻板向下转动的方式需要更大的外力,能进一步提升当废料翻板向下翻动至盖合在第二下料通孔上能致使承印翻板向上转动水平状态下的废料承印翻板的位置稳定性。
31.进一步,采用本发明的第一倾斜面、第二倾斜面配合方式,在保证承印翻板能向上翻动至上表面水平且与周边区域的上表面齐平的基础上,尽可以保证承印翻板的自由端与第一下料通孔的边缘无缝接触。
32.进一步,本发明将需要手动操控的上述向上翻动废料翻板、投放废纸两个步骤进行了进一步优化,将第一个步骤向上翻动废料翻板的操控集成在操作人员的脚部,与第二步骤投放废纸进行手脚配合,能进一步提高操作的协调性。再次,由于腿部力量远大于手臂力量,采用本发明的脚踏开启第一下料通孔、第二下料通孔方式相比手动开启第一下料通孔、第二下料通孔方式,可以允许第一弹性件存在更大的弹性形变系数,能更进一步保证第一弹性件装配致使废料翻板盖合在第二下料通孔上时,废料翻板的位置牢固。
附图说明
33.图1为本发明间歇旋转下压型多工位纺织品印花装置的侧面结构示意图。
34.图2为本发明间歇旋转下压型多工位纺织品印花装置由上而下视角下的侧面结构示意图。
35.图3为本发明间歇旋转下压型多工位纺织品印花装置的立体图。
36.图4为本发明中图2中a部分的局部放大图。
37.图5为本发明中棘轮与棘爪配合状态下的结构示意图。
38.图6为本发明中棘爪抵在齿槽的侧壁状态下的结构示意图。
39.图7为本发明中止回棘爪抵在齿槽的侧壁状态下的结构示意图。
40.图8为本发明本发明间歇旋转下压型多工位纺织品印花装置在工作状态下的结构示意图。
41.图9为本发明本发明基于下料存储仓结构的间歇旋转下压型多工位纺织品印花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42.图10为本发明本发明中承印板中废料翻板、承印翻板盖合在对应下料通孔状态下的结构示意图。
43.图11为本发明中图9的局部放大图。
44.图12为本发明中第一下料通孔、第二下料通孔在开口状态下的结构示意图。
45.图13为本发明中转动装置与承印板配合状态下的结构示意图。
46.图14为本发明中锁止杆限位在与限位槽状态下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47.为使本发明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48.需要说明的是,当元件被称为“固定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元件上或者也可以存在居中的元件。当一个元件被认为是“连接”另一个元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元件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元件。
49.实施例1
50.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公开一种间歇旋转下压型多工位纺织品印花装置,包括承印板1、加热板2、高度调节装置3、旋转装置4、旋转下压间歇联动装置5。本发明的承印板1、加热板2均为现有技术,其中,加热板2的热元件优选包括现有技术的发热铝板。
51.加热板2位于承印板1上方,高度调节装置3能带动加热板2升降运动,加热板2向下运动用以对承印板1上的纺织品进行热印。旋转装置4转动带动承印板1转动。承印板1为偶数个,多个承印板1绕着旋转装置4其转轴41的中轴线依次等角度环绕。相邻的两个承印板1中,在其中的一个承印板1上方设置有加热板2,相邻两个加热板2之间间隔有一个承印板1。
52.旋转下压间歇联动装置5与旋转装置4、高度调节装置3联动,致使加热板2向下进行热印运动时、旋转装置4相对静止,加热板2向上复位运动的过程能带动旋转装置4转动,旋转装置4每次转动的角度为相邻的两个承印板1之间夹角的奇数倍。
53.当采用本发明的间歇旋转下压型多工位纺织品印花装置进行纺织品印花时,将本发明与外接电源接通,设定初始状态下与加热板2对应的承印板1为第一承印板、上方没有加热板2的承印板1为第二承印板,第二承印板所处的位置为操作工位。将纺织品放置在各个承印板1上,或者只是在第一承印板上放置纺织品,并在纺织品上放上转印纸或者烫画纸,然后操作工人站在对应的操作工位上。启动高度调节装置3,由于加热板2向下进行热印运动时、旋转装置4相对静止,各个加热板2并不发生相互位移。加热板2向下运动对静态的第一承印板上的纺织品进行热合印花。如初始阶段没有在第二承印板上放置纺织品,则在该热合印花的工作间隙内,进行各个第二承印板上的纺织品放置以及在纺织品上放上转印纸或者烫画纸的操作。印花完成后,再次启动高度调节装置3,加热板2向上复位运动,加热
板2与第一承印板分离。由于加热板2向上复位运动的过程能带动旋转装置4转动,旋转装置4单次转动的角度为相邻的两个承印板1之间夹角的奇数倍如1倍。此时,旋转装置4转动至第二承印板与对应加热板2对应、第一承印板转动至操作工位对应的位置。再次启动高度调节装置3,加热板2向下运动对第二承印板上的纺织品进行热压印花。同时,将此时操作工位中第一承印板中印花后的纺织品取出,并将下一件需要印花的纺织品、转印纸或者烫画纸放置在第一承印板上。如此循环操作,实现印花的流水循环进行。
54.本发明相比现有技术存在以下技术效果:其一,本发明采用多个承印板1绕着旋转装置4其转轴41的中轴线依次等角度环绕的方式,使得各个承印板1能随旋转装置4转动而转动,保证各个承印板1的运动轨迹为圆形,实现其活动轨迹的起始端与终止端能重合,是本发明能实现上述循环流水印花的先决条件;其二,由于本发明加热板2向下进行热印运动时、旋转装置4相对静止,使得当加热板2向下进行热印运动时,各个承印板1相对静止,并不发生位移,即能保证加热板2能精准稳定地对对应承印板上的织品进行热印,同时,由于此时承印板1时静止的,操作工人能方便进行不参与热印的承印板1进行上下料操作,如此,极大了提高了热印的工作间隙的利用率;而由于加热板2向上复位运动的过程能带动旋转装置4转动,且旋转装置4单次转动的角度为相邻的两个承印板1之间夹角的奇数倍如1倍,如此,当印花结束后,加热板2向上复位到位后,相邻的两个承印板1中,之前参与热印的承印板1会转移至与操作人员相对的位置即操作工位上,而之前没有参与热印的承印板1会转移至与对应的加热板2相对的位置,由此,保证操作人员在操作始终不需要移动位置,可以始终在自身所在的操作工位进行操控即可,摒弃了现有技术操作人员需要在不同操作工位来回切换,所导致消耗劳力、容易发生操作紊乱、工艺流水性弱的技术缺陷;其三,采用本发明的间歇旋转下压型多工位纺织品印花装置,使得操作人员在线操作的大多时间集中的上料、下料两个环节上,相比现有技术,简化了操控环节,降低了操控错误率的发生,提高了工业流水性;且由于加热板2向上复位运动的过程能带动旋转装置4转动,将加热板2抬起运动与承印板1移动的操作进行了协同,实现了本应顺序操作的步骤的合二为一,进一步节约了工业生产加工时间。
55.综上所述,采用本发明的间歇旋转下压型多工位纺织品印花装置,能合理利用纺织品在热印时的工作间隙、节省操控步骤、提高工艺流水性、较低操作繁杂程度、提高操作容错率以及加工生产效率。
56.如图2

5所示,在有些实施例中,本发明公开一种具体地旋转下压间歇联动装置5,包括棘轮51、主动轮52、棘爪53、传动齿轮54、换向传动组件,高度调节装置3包括升降部,升降部的一侧为齿条侧,齿条侧与传动齿轮54啮合,传动齿轮54套接在第一轴61上。
57.升降部升降运动用以带动传动齿轮54转动。传动齿轮54通过换向传动组件与主动轮52联动。
58.棘爪53弹性设置在主动轮52的表面且棘爪53能伸入至棘轮51的齿槽中。棘轮51套接在旋转装置4的转轴上。
59.在有些实施例中,棘爪53的一端可以套接在棘爪轴55上,棘爪轴55与主动轮52的表面连接的安装座521(转动配合,扭簧(图中未画出)被装配致使棘爪53的另一端伸入至棘轮51的齿槽中。
60.扭簧套设在所述棘爪轴55上,扭簧其两端可以分别与棘爪轴55、主动轮52的表面
或者安装座521连接,实现棘爪53弹性设置在主动轮52的表面。也可以采用其他弹性装置如拉簧代替扭簧。拉簧的两端可以分别与主动轮52、棘爪53相连或者勾挂在主动轮52的弹簧安装孔、棘爪53的弹簧安装孔上。
61.在有些实施例中,棘爪53也可以直接固定在主动轮52的表面上,棘爪53为弹片。
62.换向传动组件包括联动齿轮579、变速齿轮571、过渡齿轮572、第一锥形齿轮573、第二锥形齿轮574、第一链式传送装置,第一锥形齿轮573、第二锥形齿轮574相互啮合。第一链式传送装置包括第一主动齿轮5751、第一从动齿轮5752、第一链条。联动齿轮579套接在第一轴61,变速齿轮571套接在第二轴62、过渡齿轮572、第一锥形齿轮573套接在第三轴63,第二锥形齿轮574套接在第五轴65上。联动齿轮579、变速齿轮571、过渡齿轮572依次首尾啮合。第一主动齿轮5751套接在第五轴65上,第一从动齿轮5752、主动轮52均套接在第七轴67上,第一链条套设在所述第一主动齿轮5751、第一从动齿轮5752上。
63.本发明中的第一锥形齿轮573、第二锥形齿轮574也可以采用相互啮合的蜗轮蜗杆代替,蜗杆套接在套接在第三轴63上,蜗轮套接在第五轴65上。
64.在有些实施例中,根据实际工况中棘轮51中棘齿的方向不同,本发明的过渡齿轮572为奇数个或者偶数个,多个过渡齿轮572依次首尾啮合,起始端的过渡齿轮572与变速齿轮571啮合,末端的过渡齿轮572套接在套接在第三轴63,除末端外的其他过渡齿轮572均分别套接在一个过渡齿轮轴上,过渡齿轮轴与机架转动配合。
65.在有些实施例中,按照以首到尾的顺序各个过渡齿轮572的外径依次增大。
66.高度调节装置3还包括导向杆31、连接杆32、连接盘33、支撑盘34、油缸35。导向杆31呈竖直设置,加热板2与对应的导向杆31滑动配合。支撑盘34位于加热板2的上方。转轴41的上端间隙配合地伸出支撑盘34。连接盘33位于支撑盘34的上方。连接杆32的下端与加热板2连接,连接杆32的上端滑动配合地或者间隙配合地伸出支撑盘34与连接盘33连接。油缸35的活塞杆端形成上述升降部且与连接盘33连接,第一轴61、第二轴62、第三轴63、第五轴65、第七轴67以及转轴41均与机架转动配合,油缸35的缸体端可以固定在机架上。
67.当需要加热板2进行下压热印时,本发明通过油缸35的活塞端向下运动,带动连接盘33向下运动,各个连接杆32向下运动,带动各个加热板2向下运动;同时,油缸的活塞端向下运动带动传动齿轮54转动,联动齿轮579转动带动变速齿轮571、过渡齿轮572转动,过渡齿轮572转动带动第一锥形齿轮573转动,带动与第一锥形齿轮573啮合的第二锥形齿轮574转动,通过第一链式传送装置传动带动主动轮52正向转动,由于主动轮52正向转动时棘爪53与棘轮51的棘齿滑动接触,主动轮52转动不带动棘轮51转动,承印板1保持静止。当需要加热板2进行抬起复位时,本发明通过油缸的活塞端向上运动,带动连接盘33向上运动,各个连接杆32向上运动,各个加热板2向上运动,同理,带动主动轮52反向转动,由于主动轮52反向转动时棘爪53弹性复位运动与棘轮51的齿槽相抵,主动轮52转动带动棘轮51转动,带动转轴41转动,从而实现各个承印板1的转动。
68.采用本发明结构的旋转下压间歇联动装置结构,通过括棘轮51、主动轮52、棘爪53、传动齿轮54、换向传动组件、转轴41相互协同配合,在能精准实现旋转下压间歇联动装置5与旋转装置4、高度调节装置3联动,致使加热板2向下进行热印运动时、旋转装置4相对静止,加热板2向上复位运动的过程能带动旋转装置4转动的直线运动与转动的间歇顺序配合的前提下,将动力驱动源的数量压减至极限,极大地方便操作人员操控以及便于后续电
控环节的维修。
69.在有些实施例中,在连接盘33、支撑盘34之间还支撑有支撑弹簧36,支撑弹簧36优选为压簧,其上下两端可以分别与连接盘33、支撑盘34接触或者连接。
70.在有些实施例中,油缸35为伺服油缸,也可以采用现有技术的气缸或者电动推杆代替油缸35。
71.如图6所示,在有些实施例中,在支撑盘34的下端还连接有承重杆37。
72.在有些实施例中,本发明的连接盘33包括外环331、内盘332、弧形连接杆333,外环331位于内盘332的外围的下方且两者的中轴线共线,弧形连接杆333的一端与内盘332的边缘连接、弧形连接杆333的另一端向下拱起与外环331的边缘连接。油缸35的活塞杆端与内盘332连接。
73.在有些实施例中,各个承印板1均通过连接臂52与转轴41连接。
74.在有些实施例中,在支撑盘34上设置有滑动导杆39,连接盘33与滑动导杆39在竖直方向上滑动配合。
75.采用本发明的连接盘33结构,相比采用实心结构的连接盘33,节约了成本且能空留空间,为下压间歇联动装置的部分部件内置安装提供空间位置,便于装置的紧凑集成化。由于连接杆32呈向下弯曲的拱形结构,具有更强的下压承重能力。
76.在有些实施例中,棘轮51中相邻的两个棘齿首尾衔接或者棘轮51中相邻的两个棘齿之间存在间隙。
77.如图6所示,在有些实施例中,当加热板2下压至热印位置时,主动轮52正向转动带动棘爪53复位至伸入至棘轮51的齿槽中,且棘爪53与相邻的两个棘齿之间的齿槽的侧壁相抵。当主动轮52反向转动的瞬间,即可带动棘轮51同步转动。
78.在有些实施例中,当加热板2下压至热印位置时,主动轮52正向转动带动棘爪53复位至伸入至棘轮51的齿槽中,且棘爪53位于相邻的两个棘齿之间的齿槽的中间区域或者棘爪53位于棘齿的内表面,即并不处于与齿槽的侧壁相抵的位置。如此,主动轮52反向转动至棘爪53与齿槽的侧壁相接触的暂短时间段内,棘轮51相对静止,当主动轮52反向转动至棘爪53与齿槽的侧壁向接触后,带动棘轮51同向转动。即加热板2向上复位时,承印板1先相对静止再转动。
79.在有些实施例中,若主动轮52正向转动时,转轴41转动所需要克服的摩擦力小于棘爪53与棘轮51的棘齿之间的摩擦力时,即棘爪53与棘轮51之间的静摩擦力能带动棘轮51随主动轮52转动而转动时,可以加大转轴41与机架之间的转动摩擦力,如在上转轴41上套设有摩擦套,摩擦套可以是橡胶套,进一步保证主动轮52正向转动时,不随棘轮51主动轮52转动而转动,转轴上与机架之间的摩擦力以能抵消棘爪53与棘轮51的棘齿之间的摩擦力而导致棘轮51的转动趋势即可。或当然,也可以在棘轮51的棘齿上设置润滑层。
80.在有些实施例中,棘轮51的内环中连接有连接圆盘591,转轴41与连接圆盘591转动配合,转轴41通过连接圆盘591与棘轮51转动连接。
81.在有些实施例中,棘轮51、主动轮52、棘爪53形成的棘轮、棘爪机构还可以包括止回棘爪581。
82.如图7所示,止回棘爪581套接在止回棘爪轴582上,止回棘爪轴582与机架转动配合。止回棘爪扭簧套设在止回棘爪轴582上,其两端分别与止回棘爪581、机架连接。止回棘
爪扭簧被装配致使止回棘爪581抵在棘爪53与棘轮51齿槽的侧壁上。通过止回棘爪581来防止棘轮51随主动轮52正向转动而转动。也可以采用其他弹性装置如止回棘爪拉簧代替止回棘爪扭簧。止回棘爪拉簧的两端可以分别与机架、止回棘爪相连或者勾挂在机架的弹簧安装孔、止回棘爪的弹簧安装孔上。
83.实施例2
84.如图8

12所示,本实施例与上述实施例的区别在于:在各个承印板1的下方还均连接有下料存储仓71。承印板1的顶部开设有上下导通的第一下料通孔11、第二下料通孔12。下料存储仓71包括废物存储仓711、成品存储仓712。第一下料通孔11与成品存储仓712相连通,第二下料通孔12与废物存储仓711连通。第一下料通孔11、第二下料通孔12上分别转动配合有承印翻板14、废料翻板13。
85.第一下料通孔11、第二下料通孔12连通,在第一下料通孔11、第二下料通孔12连通的区域中设置有传动机构。传动机构用以带动废料翻板13、承印翻板14联动。
86.废料翻板13向上翻动至第二下料通孔12开口能致使承印翻板14向下转动至倾斜,印花后的纺织品能从承印翻板14上向下落入至成品存储仓712中。废料翻板13向下翻动至盖合在第二下料通孔12上能致使承印翻板14向上转动水平且将第一下料通孔11盖合。
87.当采用转印纸进行转印印花时,在转印结束后,需要将转印后的废纸、印花完成的纺织成品分类储存。现有技术在印花工位单独安置废纸收纳箱、成品收纳箱进行分类。该方式也存在以下不足:操作人员需要分步进行废纸、印花完成的纺织成品的单独放置,无形进一步繁琐了操作流程;废纸收纳箱、成品收纳箱单独设置,也不利于工位的占地空间的紧凑性。
88.因此,针对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进行了结构的进一步优化。
89.当需要进行转印后的废纸、印花完成的纺织成品进行分类下料时,本发明通过将废料翻板13向上翻动至第二下料通孔12开口,此时,承印翻板14向下转动至倾斜,承印翻板14上的纺织成品会在承印翻板14的倾斜导向的作用下向下落入至第一下料通孔11中并落入至成品存储仓712中;将废纸投入至第二下料通孔12中,废纸落入至废物存储仓711中。然后,将废料翻板13盖合在第二下料通孔12,此时,承印翻板14向上转动水平且将第一下料通孔11盖合,承印板1可以再次作为放置纺织品进行下一次热印使用。
90.采用本发明承印板1与下料存储仓71的结合结构,在使用时,仅需要向上翻动废料翻板13,即可实现承印翻板14向下翻动至倾斜,纺织成品会在倾斜的作用下自动落入至第一下料通孔11中,操作人员仅将从纺织成品上揭下的废纸投入至第二下料通孔12中,即可实现纺织成品、废纸的分类下料,且整个操作尽存在向上翻动废料翻板13、投放废纸两步人工操作,进而进一步简化了操作流程,实现了纺织成品、废纸分别存储,且废物存储仓711、成品存储仓712与承印板集成,有利于工位的占地空间的紧凑性。另外,本发明的废料翻板13向上翻动至第二下料通孔12开口能致使承印翻板14向下转动至倾斜的方式,在承印翻板14向下转动时,废料翻板13向上翻动需要克服废料翻板13的重力,相比废料翻板13向下翻动至第二下料通孔12开口能致使承印翻板14向下转动的方式需要更大的外力,能进一步提升当废料翻板13向下翻动至盖合在第二下料通孔12上能致使承印翻板14向上转动水平状态下的废料承印翻板14的位置稳定性。
91.在有些实施例中,传动机构包括第二链式传送装置、第一反向齿轮721、第二反向
齿轮722。第二链式传送装置用以带动废料翻板13、第一反向齿轮721联动,第一反向齿轮721、第二反向齿轮722相互啮合,第二反向齿轮722与承印翻板14联动。
92.第二链式传送装置包括第二主动齿轮7231、第二从动齿轮7232、第二链条。
93.废料翻板13的一端、第二主动齿轮7231均套接在第八轴68上,第二从动齿轮7232、第一反向齿轮721均套接在第九轴69上,第二链条套设在第二主动齿轮7231、第二从动齿轮7232上,承印翻板14的一端即转动配合端、第二反向齿轮722均套接在第十轴610上。第八轴68与第二下料通孔12转动配合,第九轴69、第十轴610均分别与第一下料通孔11的内壁转动配合。
94.在有些实施例中,承印翻板14的两端分别为转动配合端、自由端,转动配合端与第一下料通孔11的一端转动配合,承印翻板14的自由端的上表面呈向转动配合端方向高度逐渐升高的第一倾斜面,第一下料通孔11的另一端的内底面呈向第一下料通孔11的另一端的边缘方向高度逐渐下降的第二倾斜面,当承印翻板14呈水平时,第一倾斜面、第二倾斜面相吻合。
95.当纺织品在热印,其大部分区域或者全部区域附在承印翻板14上时,承印翻板14在盖合时其与周边区域齐平且尽可能无缝接触,保证对面积较大的纺织品进行热印时,纺织品铺展在承印板1中落在承印翻板14的部分与落在承印翻板14周边区域的部分的水平。
96.因此,采用本发明的第一倾斜面、第二倾斜面配合方式,在保证承印翻板14能向上翻动至上表面水平且与周边区域的上表面齐平的基础上,尽可以保证承印翻板14的自由端与第一下料通孔11的边缘无缝接触。
97.在有些实施例中,在第二下料通孔12上设置有磁性限位板121,废料翻板13的下表面设置有第一磁块,当废料翻板13盖合在第二下料通孔12时,第一磁块、磁性限位板121相互吸合。
98.在有些实施例中,第一倾斜面、第二倾斜面均为相互磁性吸合的磁性面板。
99.通过第一磁块、磁性限位板121相互吸合以及配合第一倾斜面、第二倾斜面为相互磁性吸合的作用,进一步保证废料翻板13、承印翻板14盖合状态时的位置牢固性,进一步避免能加热板2下压导致废料翻板13自行翻动。
100.在有些实施例中,第一下料通孔11在竖直方向的投影完全落在加热板2的底面在在竖直方向的投影。
101.如图13、14所示,在有些实施例中,还包括脚踏传动装置,脚踏传动装置包括脚踏板731、连杆732、转动杆733、第一弹性件734。脚踏板731与下料存储仓71在竖直方向上滑动配合,连杆732上下两端分别与转动杆733的自由端、脚踏板731铰接,转动杆733的连接端与废料翻板13联动即转动杆733的连接端套接在第八轴68上。第一弹性件734被装配致使废料翻板13盖合在第二下料通孔12上。
102.当需要第一下料通孔11、第二下料通孔12开口时,通过向下踩动脚踏板731,脚踏板731线性向下运动,通过连杆732的传动,带动转动杆733转动,带动废料翻板13向上转动至第二下料通孔12开口。
103.如此,本发明将需要手动操控的上述向上翻动废料翻板13、投放废纸两个步骤进行了进一步优化,将第一个步骤向上翻动废料翻板13的操控集成在操作人员的脚部,与第二步骤投放废纸进行手脚配合,能进一步提高操作的协调性。再次,由于腿部力量远大于手
臂力量,采用本发明的脚踏开启第一下料通孔11、第二下料通孔12方式相比手动开启第一下料通孔11、第二下料通孔12方式,可以允许第一弹性件734存在更大的弹性形变系数,能更进一步保证第一弹性件734装配致使废料翻板13盖合在第二下料通孔12上时,废料翻板13的位置牢固。
104.在有些实施例中,第一弹性件734优选为压簧,压簧的上下两端分别与脚踏板731的底部、与下料存储仓71连接的弹簧支撑板74的顶部连接。
105.在有些实施例中,当料翻板盖合在第二下料通孔12上时,第一弹性件呈压缩状态。
106.当然第一弹性件734也可以是现有技术的其他弹性装置或者其他弹簧如承印翻板扭簧,承印翻板扭簧可以套设在第十轴610上,其两端分别与承印翻板14、第一下料通孔11的内壁连接。
107.实施例3
108.如图14所示,本实施例与上述实施例的区别在于:脚踏板731的上表面转动配合有锁止杆761。在下料存储仓71上还开设有限位槽715,当废料翻板13盖合在第二下料通孔12时,第二弹性件763被装配致使锁止杆761限位在限位槽715中且保证锁止杆761的顶面与限位槽715的内顶壁接触。水平转动锁止杆761能至其从限位槽715中转出。
109.如此,当废料翻板13盖合在第二下料通孔12时,锁止杆761的顶部是抵在限位槽715的顶部的,能进一步防止因加热板2下压作用在承印板1上而带动承印翻板14向下转动的发生。而当需要进行脚踏板731向下运动时,操作人员将脚放置在锁止杆761上,转动脚踝,在摩擦力的作用下回带动锁止杆761从限位槽715中转出,实现脚踏板731的可活动。
110.在有些实施例中,脚踏板731的上表面为水平面且锁止杆761呈水平状,加热板2下压作用在承印板1上时,由于锁止杆761的底面与限位槽715的内底面均水平,承印翻板14受力后其传动至锁止杆761与限位槽715之间的作用力时竖直方向的,不存在水平方向的分力,避免了锁止杆761在此状态下的自行转动。
111.在有些实施例中,第二弹性件763可以是锁止扭簧,锁止杆761套接在锁止轴762上,锁止轴762与脚踏板731转动配合。锁止扭簧套设在锁止轴762上,其两端分别与脚踏板731、锁止杆761连接。当然,当然第二弹性件763也可以是现有技术的其他弹性装置或者其他弹簧。
112.在有些实施例中,本发明各个轴与对应部件之间以是通过轴承实现相互之间的转动连接。本发明的各个链式传送装置也可以采用现有技术的皮带传送装置代替。包括主动带轮、从动带轮以及套设主动带轮、从动带轮的皮带。
113.如图9所示,在有些实施例中,在转轴41的下端还连接有支撑圆盘43,支撑圆盘43的底部与基座102转动接触,转轴41的底部与基座102转动配合,下料存储仓71的底部支撑在支撑圆盘43上。
114.在有些实施例中,在基座102的上表面开设有中轴线与转轴41的中轴线共线滑槽,支撑圆盘43的底部的局部伸入至滑槽中与滑槽滑动配合。
115.在有些实施例中,在支撑圆盘43的底部安装有滚轮,滚轮与基座102的上表面滚动接触。
116.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
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发明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