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丝印网版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3240101发布日期:2020-12-11 15:09阅读:259来源:国知局
一种丝印网版结构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子产品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丝印网版结构。



背景技术:

丝印是触摸屏工艺当中的关键制程,边框、边框走线、绝缘油都需要采用丝印技术,将所需的图形通过网版转印到材料表面。随着丝印技术的发展,丝印技术被广泛应用于各行各业。就触摸屏行业而言,丝印技术的发展路线几乎都是走线从宽至窄,膜层从厚至薄。因为手机的边框要求越来越窄,甚至无边框,整机厚度要求越来越薄,甚至薄到只有一张纸的厚度。触摸屏边框走线要窄,相应丝印的膜层厚度也要跟着减薄才行,丝印膜层的厚度过厚,就容易渗透,一旦渗透线距就会被淹没短路,相反丝印膜层厚度薄,就不会渗透,线距就不会被淹没,就不会短路,但是对于丝印所用的网版就要求其感光胶厚度要更薄了,网版感光胶厚度变薄之后非印刷区极容易被油墨里面杂质穿透,导致漏油,在材料表面形成孤岛,影响外观品质,看似如尘点、异物,如现有专利cn203142008u公开的一种触摸屏丝印网版结构。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适合无边框触摸屏丝印加工的丝印网版结构。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一种丝印网版结构包括中空的网框及固设于所述网框的中空部的网纱,所述网纱的一侧面上依次涂布有第一层感光胶和第二层感光胶,所述网纱的另一侧面上依次涂布有第三层感光胶、第四层感光胶和第五层感光胶;

所述第一层感光胶上曝光形成多个镂空部;所述第二层感光胶、第三层感光胶、第四层感光胶和第五层感光胶在对应于所述镂空部的位置曝光,并形成所述第二层感光胶与所述第一层感光胶错开设置的结构。

上述方案中,通过错开设置的第二层感光胶和第一层感光胶,更利于在加工无边框触摸屏的丝印工艺时,刮出合适膜层厚度,满足加工要求。

优选的,所述第二层感光胶的长度长于所述第一层感光胶。

优选的,所述第二层感光胶将所述第一层感光胶形成包裹的结构。

上述结构为第二层感光胶对第一层感光胶的错开结构的具体布局,其对第一层感光胶形成了保护层,可有效防止丝印时杂质穿透的现象发生。

优选的,所述第二层感光胶与所述第一层感光胶形成一台阶,所述台阶在临近所述镂空部的位置均有设置。

台阶的设置,更利于丝印时油墨在镂空部填充流动。

为减速油墨流动的坡度,所述台阶为单台阶结构。

优选的,所述台阶的高度为第二层感光胶的上端面至第一层感光胶的上端面之间的高度。

优选的,所述网框的底部贴合于网纱的侧面上。

优选的,所述网框为大小为95*95cm的铝制网框。

与相关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

一、所述网版结构更适合于无边框触摸屏丝印加工要求,满足加工膜层的技术要求;

二、加工膜层厚度适中,且丝印时避免杂质穿透和漏油的问题出现。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丝印网版结构的示意图。

附图中,1-网框、2-网纱、3-第一层感光胶、4-第二层感光胶、5-镂空部、6-第三层感光胶、7-第四层感光胶、8-第五层感光胶、9-台阶。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将参考附图并结合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为叙述方便,下文中如出现“上”、“下”、“左”、“右”字样,仅表示与附图本身的上、下、左、右方向一致,并不对结构起限定作用。

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提供的一种丝印网版结构包括中空的网框1及固设于所述网框1的中空部的网纱2。

所述网纱2的一侧面上依次涂布有第一层感光胶3和第二层感光胶4,所述网纱2的另一侧面上依次涂布有第三层感光胶6、第四层感光胶7和第五层感光胶8。所述网框1为大小为95*95cm的铝制网框。所述网框1的底部贴合于网纱2的侧面上。

所述第一层感光胶3上曝光形成多个镂空部5。所述第二层感光胶4、第三层感光胶6、第四层感光胶7和第五层感光胶8在对应于所述镂空部5的位置曝光,并形成所述第二层感光胶4与所述第一层感光胶3错开设置的结构。错开的结构可通过不同尺寸的光罩形成,如采用第一层感光胶3曝光使用的光罩上不透光区域尺寸大于五层同时曝光采用的光罩上的不透光区域尺寸。

错开结构的具体形式为:所述第二层感光胶4的长度长于所述第一层感光胶3。所述第二层感光胶4将所述第一层感光胶3形成包裹的结构。

所述第二层感光胶4与所述第一层感光胶3形成一台阶9,所述台阶9在临近所述镂空部5的位置均有设置。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镂空部5的数量为四个,临近四个镂空部5的侧面上均设有所述台阶9,同一个感光胶区域的两侧台阶对称。

所述台阶9为单台阶结构,其高度为第二层感光胶4的上端面至第一层感光胶3的上端面之间的高度。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专利范围,凡是利用本实用新型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或等效流程变换,或直接或间接运用在其它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同理包括在本实用新型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技术特征:

1.一种丝印网版结构,包括中空的网框(1)及固设于所述网框(1)的中空部的网纱(2),其特征在于,所述网纱(2)的一侧面上依次涂布有第一层感光胶(3)和第二层感光胶(4),所述网纱(2)的另一侧面上依次涂布有第三层感光胶(6)、第四层感光胶(7)和第五层感光胶(8);

所述第一层感光胶(3)上曝光形成多个镂空部(5);所述第二层感光胶(4)、第三层感光胶(6)、第四层感光胶(7)和第五层感光胶(8)在对应于所述镂空部(5)的位置曝光,并形成所述第二层感光胶(4)与所述第一层感光胶(3)错开设置的结构。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丝印网版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层感光胶(4)的长度长于所述第一层感光胶(3)。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丝印网版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层感光胶(4)将所述第一层感光胶(3)形成包裹的结构。

4.根据权利要求1~3任一项所述的丝印网版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层感光胶(4)与所述第一层感光胶(3)形成一台阶(9),所述台阶(9)在临近所述镂空部(5)的位置均有设置。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丝印网版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台阶(9)为单台阶结构。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丝印网版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台阶(9)的高度为第二层感光胶(4)的上端面至第一层感光胶(3)的上端面之间的高度。

7.根据权利要求1~3任一项所述的丝印网版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网框(1)的底部贴合于网纱(2)的侧面上。

8.根据权利要求1~3任一项所述的丝印网版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网框(1)为大小为95*95cm的铝制网框。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丝印网版结构。所述丝印网版结构包括中空的网框及固设于所述网框的中空部的网纱,所述网纱的一侧面上依次涂布有第一层感光胶和第二层感光胶,所述网纱的另一侧面上依次涂布有第三层感光胶、第四层感光胶和第五层感光胶;所述第一层感光胶上曝光形成多个镂空部;所述第二层感光胶、第三层感光胶、第四层感光胶和第五层感光胶在对应于所述镂空部的位置曝光,并形成所述第二层感光胶与所述第一层感光胶错开设置的结构。与相关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所提供丝印网版结构更适合于无边框触摸屏丝印加工要求,满足加工膜层的技术要求。

技术研发人员:雷永芳;龙文;易国安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冷水江市京科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0.01.21
技术公布日:2020.12.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