淋墨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4167047发布日期:2021-03-05 18:25阅读:189来源:国知局
淋墨装置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印刷设备,特别涉及淋墨装置。


背景技术:

2.凹版印刷是凹印版辊浸入油墨槽内(或者供墨辊浸入油墨槽内,并由供墨辊将油墨传递到凹印版辊上),凹印版辊经过刮刀装置把空白部分油墨刮掉,版辊图文部分网穴储存了油墨,在橡胶压辊一定压力下油墨被转移到承印物上形成图文,再经过烘箱进行干燥固化,完成印刷过程。
3.印刷过程中,墨槽内的某些油墨因受到特殊因素的影响会产生气泡,气泡附着在印版滚筒表面,使得有图案部分的网穴不能被油墨充分浸润,导致网点失墨,从而产生墨皮故障,印品上经常会出现拉暗线、过渡不自然、掉点等质量缺陷,严重时甚至还会频繁地出现形状大小不一的白斑现象。


技术实现要素:

4.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淋墨装置,这种淋墨装置可以消除油墨中的气泡,并使油墨可以更加均匀地加到墨槽中或直接淋在凹印版辊或供墨辊上面。
5.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6.淋墨装置,包括支架、淋墨底座、加墨槽和输墨管,淋墨底座安装在支架上,加墨槽安装在淋墨底座上,加墨槽顶部设有开口,输墨管的出料端处在加墨槽上方,其特征在于:所述加墨槽包括底板、后壁板、左壁板、右壁板、前导流板和淋墨板,后壁板、左壁板和右壁板的下边沿分别与底板的后边沿、左边沿和右边沿连接,前导流板的后边沿与底板的前边沿连接,前导流板的左、右边沿分别与左壁板和右壁板连接,前导流板的上侧面自前至后逐渐向下倾斜,淋墨板的后边沿与前导流板的前边沿一体连接,淋墨板的上侧面自后至前逐渐向下倾斜;后壁板上边沿、左壁板上边沿及右壁板上边沿均高于前导流板的前边沿。
7.上述淋墨装置中,由于后壁板上边沿、左壁板上边沿及右壁板上边沿均高于前导流板的前边沿,因此前导流板会在前边沿形成溢流口。油墨通过输墨管输送至加墨槽中,由于前导流板的上侧面自前至后逐渐向下倾斜,当加墨槽中逐渐加满油墨时,油墨层的后部厚度将大于前部厚度,因此处于后方的油墨会对处于前方的油墨进行挤压,使油墨向前导流板溢流口溢出的过程中,同时消除油墨中的气泡;随后,由溢流口溢出的油墨经过淋墨板流出,由于淋墨板的上侧面自后至前逐渐向下倾斜,使流出的油墨能够以柔顺的瀑布式形状均匀的加到墨槽中或直接淋在凹印版辊上面。
8.优选方案中,所述淋墨装置还包括加墨槽高度调节机构,加墨槽高度调节机构包括升降座和第一锁紧螺栓,所述淋墨底座安装在升降座的上表面上,升降座的下端设有开口向下的套筒,套筒套设在所述支架上,套筒的侧壁上设有第一螺孔,第一锁紧螺栓与第一螺孔螺纹连接,并且第一锁紧螺栓的末端与支架的侧壁紧密接触。根据加墨的需要,可以对加墨槽进行高度调节,调节时将第一锁紧螺栓松开,并根据需要上下移动升降座,随后重新
将第一锁紧螺栓拧紧,使第一锁紧螺栓的末端与支架的侧壁紧密接触,从而将升降座固定。
9.进一步的优选方案中,所述淋墨装置还包括加墨槽前后位置调节机构,加墨槽前后位置调节机构包括至少两个第二锁紧螺栓、开设在所述淋墨底座上的至少两个条形孔和开设在所述升降座上的至少两个第二螺孔,第二锁紧螺栓、条形孔和第二螺孔的数量均相同并且一一对应,条形孔呈前后走向,第二锁紧螺栓的杆部穿过条形孔并与第二螺孔螺纹连接,并且第二锁紧螺栓的头部与升降座的上侧壁紧密接触。根据加墨的需要,还可以对加墨槽进行前后的位置调节,移动时将第二锁紧螺栓松开,并根据需要前后调节淋墨底座在升降座上的位置,随后重新将第二锁紧螺栓拧紧,并使第二锁紧螺栓的头部与升降座的上侧壁紧密接触,从而将淋墨底座固定。
10.优选方案中,所述前导流板和淋墨板的上侧面均呈圆弧形。上侧面呈圆弧形的前导流板和淋墨板能够使油墨在流动时更加顺畅,使流出的油墨能够更加柔顺。
11.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这种淋墨装置可以消除油墨中的气泡,并使油墨可以更加均匀地加到墨槽中或直接淋在凹印版辊或供墨辊上面。
附图说明
12.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淋墨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13.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升降座和淋墨底座的俯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14.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描述:
15.如图1-2所示的淋墨装置,包括支架1、淋墨底座2、加墨槽3、输墨管4、加墨槽高度调节机构5和加墨槽前后位置调节机构6,加墨槽3安装在淋墨底座2上,加墨槽3顶部设有开口,输墨管4的出料端处在加墨槽3上方;加墨槽3包括底板301、后壁板302、左壁板(图中看不见)、右壁板303、前导流板304和淋墨板305,后壁板302、左壁板和右壁板303的下边沿分别与底板301的后边沿、左边沿和右边沿连接,前导流板304的后边沿与底板301的前边沿连接,前导流板304的左、右边沿分别与左壁板和右壁板303连接,前导流板304的上侧面自前至后逐渐向下倾斜,淋墨板305的后边沿与前导流板304的前边沿一体连接,淋墨板305的上侧面自后至前逐渐向下倾斜,前导流板304和淋墨板305的上侧面均呈圆弧形;后壁板302上边沿、左壁板上边沿及右壁板303上边沿均高于前导流板304的前边沿;加墨槽高度调节机构5包括升降座501和第一锁紧螺栓502,淋墨底座2安装在升降座501的上表面上,升降座501的下端设有开口向下的套筒5011,套筒5011套设在支架1上,套筒5011的侧壁上设有第一螺孔50111,第一锁紧螺栓502与第一螺孔50111螺纹连接,并且第一锁紧螺栓502的末端与支架1的侧壁紧密接触;加墨槽前后位置调节机构6包括两个第二锁紧螺栓601、开设在淋墨底座2上的两个条形孔602和开设在升降座501上的两个第二螺孔603,条形孔602呈前后走向,第二锁紧螺栓601的杆部穿过条形孔602并与第二螺孔603螺纹连接,并且第二锁紧螺栓601的头部与升降座501的上侧壁紧密接触。
16.上述淋墨装置中,由于后壁板302上边沿、左壁板上边沿及右壁板303上边沿均高于前导流板304的前边沿,因此前导流板304会在前边沿形成溢流口。油墨通过输墨管4输送至加墨槽3中,由于前导流板304的上侧面自前至后逐渐向下倾斜,当加墨槽3中逐渐加满油
墨时,油墨层的后部厚度将大于前部厚度,因此处于后方的油墨会对处于前方的油墨进行挤压,使油墨向前导流板304溢流口溢出的过程中,同时消除油墨中的气泡;随后,由溢流口溢出的油墨经过淋墨板305流出,由于淋墨板305的上侧面自后至前逐渐向下倾斜,上侧面呈圆弧形的前导流板304和淋墨板305能够使油墨在流动时更加顺畅,使流出的油墨能够以更加柔顺的瀑布式形状均匀的加到墨槽中或直接淋在凹印版辊上面。
17.根据加墨的需要,可以对加墨槽3进行高度和前后的位置调节,调节高度时将第一锁紧螺栓502松开,并根据需要上下移动升降座501,随后重新将第一锁紧螺栓502拧紧,使第一锁紧螺栓502的末端与支架1的侧壁紧密接触,从而将升降座501固定;调节前后位置时,将第二锁紧螺栓601松开,并根据需要前后调节淋墨底座2在升降座501上的位置,随后重新将第二锁紧螺栓601拧紧,并使第二锁紧螺栓601的头部与升降座501的上侧壁紧密接触,从而将淋墨底座2固定。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