喷墨打印设备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7215643发布日期:2021-11-03 15:39阅读:65来源:国知局
喷墨打印设备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自动化生产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喷墨打印设备。


背景技术:

2.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自动化被越来越广泛地应用于电子加工制造领域,而印制电路板pcb(printedcircuitboard)作为电子产品中最基础的部分,是当今电子产品中必不可少的一种零部件,它提供了集成电路的各种电子元器件固定装配的机械支撑、布线和电气连接等。
3.相关技术中,喷墨打印设备的效率较低且打印后的图案效果差。


技术实现要素:

4.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是提供一种喷墨打印设备,旨在提高喷涂打印的效率和喷涂打印后图案的效果。
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出的喷墨打印设备,包括:
6.机架;
7.上料装置,所述上料装置设于所述机架;
8.喷墨打印装置,所述喷墨打印装置包括传送机构、喷墨打印机构以及视觉检测机构,所述传送机构包括传送带和真空盒,所述传送带设于所述机架,并与所述上料装置相对应,所述传送带开设有至少一贯穿其相对两表面的吸附孔,所述真空盒开设有多个导气孔,所述真空盒贴合于所述传送带的下表面,所述导气孔连通所述吸附孔,所述视觉检测机构设于所述机架;以及
9.下料装置,所述下料装置包括收料架和取料件,所述收料架设于所述传送带远离所述上料装置的一侧,并形成有第一加工工位和第二加工工位,所述取料件设于所述机架,并与所述视觉检测机构通讯连接,所述视觉检测机构控制所述取料件相对于所述机架运动,以使所述取料件将目标工件放置于所述第一加工工位或是第二加工工位。
10.可选地,所述吸附孔为多个,多个所述吸附孔于所述传送带的表面呈菱形间隔排布。
11.可选地,所述真空盒包括盒体和真空泵机,所述盒体设于所述传送带的下方,并开设有所述导气孔,所述盒体形成有真空腔室,所述导气孔和所述真空泵机连通所述真空腔室。
12.可选地,所述真空盒还包括第一驱动件和阻气条,所述第一驱动件设于所述盒体,所述阻气条设于所述真空腔室内,并与所述第一驱动件传动连接;
13.所述阻气条沿所述盒体的长度方向延伸,所述第一驱动件驱动所述阻气条于所述真空腔室内沿所述盒体的宽度方向往复运动。
14.可选地,所述喷墨打印机构包括多个喷头和循环供墨系统,多个所述喷头间隔设于所述传送带的上方,所述循环供墨系统设于所述机架,并与多个所述喷头相连接。
15.可选地,所述供墨循环系统包括主墨盒和废墨盒;
16.所述主墨盒和所述废墨盒设于所述机架,多个所述喷头通过管路连接于所述主墨盒和所述废墨盒。
17.可选地,所述喷墨打印机构还包括接墨盘和第二驱动件,所述第二驱动件设于所述机架,所述接墨盘传动连接于所述第二驱动件,并位于多个所述喷头的下方;
18.所述第二驱动件驱动所述接墨盘相对于所述机架运动,以使所述接墨盘位于多个所述喷头的正下方,或是偏离多个所述喷头。
19.可选地,所述上料装置包括供料板、抓料件以及第三驱动件,所述供料板设于所述机架,并位于所述传送带的一侧,所述第三驱动件设于机架,所述抓料件设于所述第三驱动件,并位于所述供料板的上方,所述第三驱动件驱动所述抓料件于所述供料板和所述传送带之间运动,以使所述抓料件吸取目标工件,并放置于所述传送带。
20.可选地,所述抓料件包括安装板和多个吸嘴,所述安装板固定连接于所述第三驱动件,多个所述吸嘴间隔设于所述安装板。
21.可选地,所述上料装置还包括第四驱动件,所述第四驱动件设于所述机架,所述供料板传动连接于所述第四驱动件,所述第四驱动件驱动所述供料板靠近或是远离所述抓料件。
22.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中,喷墨打印设备包括机架、上料装置、喷墨打印装置以及下料装置,其中,喷墨打印装置的传送机构设于机架,传送机构包括传送带和真空盒,传送带设于机架,并与上料装置相对应,传送带开设有至少一贯穿其相对两表面的吸附孔,真空盒开设有多个导气孔,真空盒贴合于传送带的下表面,导气孔连通吸附孔,视觉检测机构设于机架。下料装置的收料架设于传送带远离上料装置的一侧,并形成有第一加工工位和第二加工工位,取料件设于机架,并与视觉检测机构通讯连接,视觉检测机构控制取料件相对于机架运动,以使取料件将目标工件放置于第一加工工位或是第二加工工位。
23.在一实施例中,待加工的目标工件放置于上料装置,由上料装置将目标工件放置于传送带上,由传送带将其传送至视觉检测机构和喷墨打印机构一侧,而在传送的过程中,由于目标工件覆盖于传送带吸附孔上,而吸附孔与导气孔相连通,因此吸附孔始终会产生负压,将目标工件牢牢的吸附并固定于传送带的表面,如此即可避免目标工件在传送的过程中由于机械振动而产生偏位的情况,较大程度的提高了目标工件的喷涂打印的效果,与此同时,当目标工件传送至喷墨打印机构一侧,由于真空吸附的作用,因此无需再对目标工件进行再定位,如此即节省了喷涂打印的时间,提高了喷涂打印的效率。当目标工件喷涂打印完成后,传送带继续将目标工件传送至下料装置一侧,取料件抓取目标工件,视觉检测机构将检测的目标工件的信息通过电信号发送给取料件,取料件根据检测的数据情况,抓取目标工件,并将其放置于第一加工工位或是第二加工工位,如此下料装置可根据喷涂打印后的目标工件的打印状况进行区别放置,从而避免不同的目标工件混合放置的情况,方便了后续的生产,进一步提高目标工件喷涂打印的效率。
附图说明
24.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
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示出的结构获得其他的附图。
25.图1为本实用新型喷墨打印设备一实施例的俯视图;
26.图2为图1中上料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27.图3为图2中抓料件的结构示意图;
28.图4为图1中喷墨打印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29.图5为图4中传送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30.图6为图5中a处的细节放大图;
31.图7为图5的传送机构的结构分解图;
32.图8为图7中b处的细节放大图;
33.图9为图4中喷墨打印机构的部分结构示意图;
34.图10为图4所示的喷墨打印装置的主视图;
35.图11为图1中下料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36.图12为图11所示的下料装置的侧视图。
37.附图标号说明:
38.标号名称标号名称1喷墨打印设备3121a真空腔室10机架3122第一驱动件20上料装置3123阻气条21供料板32喷墨打印机构22抓料件321喷头221安装板322供墨循环系统222吸嘴3221主墨盒23第三驱动件3222废墨盒24第四驱动件3223接墨盘30喷墨打印装置33视觉检测机构31传送机构40下料装置311传送带41收料架311a吸附孔411第一加工工位312真空盒412第二加工工位312a导气孔42取料件3121盒体2目标工件
39.本实用新型目的的实现、功能特点及优点将结合实施例,参照附图做进一步说明。
具体实施方式
40.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41.需要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所有方向性指示(诸如上、下、左、右、前、后
……
)仅用于解释在某一特定姿态(如附图所示)下各部件之间的相对位置关系、运动情况等,如果该特定姿态发生改变时,则该方向性指示也相应地随之改变。
42.另外,在本实用新型中涉及“第一”、“第二”等的描述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其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至少一个该特征。另外,各个实施例之间的技术方案可以相互结合,但是必须是以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为基础,当技术方案的结合出现相互矛盾或无法实现时应当认为这种技术方案的结合不存在,也不在本实用新型要求的保护范围之内。
43.参照图1至图12,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喷墨打印设备1。
44.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该喷墨打印设备1包括:
45.机架10;
46.上料装置20,所述上料装置20设于所述机架10;
47.喷墨打印装置30,所述喷墨打印装置30包括传送机构31、喷墨打印机构32以及视觉检测机构33,所述传送机构31包括传送带311和真空盒312,所述传送带311设于所述机架10,并与所述上料装置20相对应,所述传送带311开设有至少一贯穿其相对两表面的吸附孔311a,所述真空盒312开设有多个导气孔312a,所述真空盒312贴合于所述传送带311的下表面,所述导气孔312a连通所述吸附孔311a,所述视觉检测机构33设于所述机架10;以及
48.下料装置40,所述下料装置40包括收料架41和取料件42,所述收料架41设于所述传送带311远离所述上料装置20的一侧,并形成有第一加工工位411和第二加工工位412,所述取料件42设于所述机架10,并与所述视觉检测机构33通讯连接,所述视觉检测机构33控制所述取料件42相对于所述机架10运动,以使所述取料件42将目标工件2放置于所述第一加工工位411或是第二加工工位412。
49.具体而言,机架10由金属型材拼接形成,机架10的下方固定有多个万向轮,方便用户将其搬运至预设的工作地点,机架10上开设有多个安装孔位,方便用户将喷墨打印设备1的各个零部件安装于机架10。
50.喷墨打印装置30的传送机构31设于机架10,该传送机构31包括传送带311和真空盒312,该传送带311包括两个传送辊、带本体以及伺服电机,其中,伺服电机固定于机架10,传送辊连接于伺服电机的输出轴,两个传送辊间隔安装于机架10的相对两侧,呈相对设置,传送辊的沿其周向间隔设置有多个定位凸起。带本体由钢材制成,具体而言,带本体由厚度较薄的钢片围合形成,其边缘开设有多个间隔设置的定位孔,定位孔的孔距与定位凸起的距离相同,带本体套接于两个传送辊,定位凸起嵌入定位孔内,通过定位凸起和定位孔的定位作用,可使得传送辊在转动时,带本体的位置不会发生偏移,进而保证传送机构31可以沿传送方向稳定传送。带本体的中部通过机械加工形成多个吸附孔311a。真空盒312的盒体3121的整体呈矩形设置,可以理解的是,当带本体套接于传送辊时,带本体的中部为中空区域,盒体3121即固定于该中空区域,盒体3121为一壳体结构,并形成有真空腔室3121a,该真空腔室3121a通过管路连通空气泵机。盒体3121的上表面开设有多个连通真空腔室3121a的导气孔312a,盒体3121的上表面贴合于带本体的下表面。
51.视觉检测机构33设于机架10,其中该视觉检测机构33包括多个电荷耦合器件
(ccdchargecoupleddevice)相机,多个ccd相机设于机架10,并固定于传送带311的上方,ccd相机通过采集目标工件2的图像,并与内置于其程序中的原始图像进行对比,通过判断相似率,进而得出待检测的目标工件2的生产状况,例如:是否为不良品、尺寸、型号等,ccd相机将检测的结果通过传输线路或是无线传输模块传送至取料件42一侧。可以理解的是,视觉检测机构33也可以是其它形式的结构,例如传感器,只要是可以判别目标工件2的生产状态即可,在此不做具体限定。
52.收料架41同样由金属型材通过拼接形成,同时通过实际设置,可以将收料架41形成用于放置不同生产状况的目标工件2的容纳空间,即第一加工工位411和第二加工工位412,目标工件2经过取料件42设于机架10,并与视觉检测机构33通讯连接,视觉检测机构33控制取料件42相对于机架10运动。
53.在一实施例中,待加工的目标工件2放置于上料装置20,由上料装置20将目标工件2放置于传送带311上,由传送带311将其传送至视觉检测机构33和喷墨打印机构32一侧,而在传送的过程中,由于目标工件2覆盖于传送带311吸附孔311a上,而吸附孔311a与导气孔312a相连通,因此吸附孔311a始终会产生负压,将目标工件2牢牢的吸附并固定于传送带311的表面,如此即可避免目标工件2在传送的过程中由于机械振动而产生偏位的情况,较大程度的提高了目标工件2的喷涂打印的效果,与此同时,当目标工件2传送至喷墨打印机构32一侧,由于真空吸附的作用,因此无需再对目标工件2进行再定位,如此即节省了喷涂打印的时间,提高了喷涂打印的效率。当目标工件2喷涂打印完成后,传送带311继续将目标工件2传送至下料装置40一侧,取料件42抓取目标工件2,视觉检测机构33将检测的目标工件2的信息通过电信号发送给取料件42,取料件42根据检测的数据情况,抓取目标工件2,并将其放置于第一加工工位411或是第二加工工位412,如此下料装置40可根据喷涂打印后的目标工件2的打印状况进行区别放置,从而避免不同的目标工件2混合放置的情况,方便了后续的生产,进一步提高目标工件2喷涂打印的效率。
54.需要说明的是,本技术中,目标工件2为pcb板,当然目标工件2也可以是其它产品,例如、线路板、显示屏背板、玻璃面板、软包锂电池、贴片电子料基板、电子产品的外壳,包装等,在此不做具体限定。
55.请再次参见图5至图6,吸附孔311a为多个,多个所述吸附孔311a于所述传送带311的表面呈菱形间隔排布。简而言之,即相邻四个吸附孔311a的圆心的连线呈菱形状。可以理解的是,菱形排布的吸附孔311a于传送带311的横向和纵向上的排布更为紧密,即相同数量的吸附孔311a,菱形排布使得吸附孔311a之间的直线距离更小,如此当目标工件2盖合于吸附孔311a的表面时,目标工件2受到的吸附力更为均匀,且吸附力更大,进一步避免了目标工件2在传送的过程中由于机械振动而产生晃动的情况。
56.具体而言,由于在实际加工的过程中目标工件2的尺寸大小各不相同,当较小尺寸的目标工件2放置于传送带311的表面时,由于其不能将吸附孔311a和导气孔312a全部覆盖,工作时会存在漏真空泄压的情况,因此为了使得传送机构31具有更好的兼容性。在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中,所述传送机构31还包括第一驱动件3122和阻气条3123,所述第一驱动件3122设于所述安装架,所述阻气条3123设于所述真空腔室3121a内,并与所述第一驱动件3122传动连接。
57.请再次参见图7和图8,阻气条3123沿真空盒312的长度方向延伸,即目标工件2的
传送方向,阻气条3123于长度方向上将真空腔室3121a分隔,与空气泵机连通的管路位于真空腔室3121a的一侧。第一驱动件3122包括驱动电机、传动齿轮以及传动齿条,其中,该驱动电机可以为伺服电机或是步进电机,驱动电机固定于安装架,输出轴伸入真空腔室3121a内,传动齿轮位于真空腔室3121a内,并套设于驱动电机的输出轴,传动齿条沿其长度方向设有一滑槽,真空腔室3121a内设有一限位滑块,该限位滑块滑动嵌设于该滑槽内,使得传动齿条可以相对于真空腔室3121a内相对于盒体3121滑动,传动齿条连接于阻气条3123,并与传动齿轮相啮合,即本技术通过阻气条3123相对于盒体3121运动,使得真空腔室3121a的大小可以随着目标工件2的尺寸大小进行变化。
58.在一实施例中,当目标工件2的尺寸较小时,目标工件2放置于传送带311的表面,并靠近其中一侧的边缘,第一驱动件3122驱动阻气条3123朝向目标工件2一侧运动,阻气条3123将目标工件2未覆盖到的导气孔312a与真空腔室3121a进行隔绝,如此即可避免真空腔室3121a内的空气产生泄露的情况,使得传送机构31吸附目标工件2的压力趋于稳定,提高了喷墨打印装置30兼容性。
59.请再次参见图9和图10,所述喷墨打印机构32包括多个喷头321和循环供墨系统3221,多个所述喷头321间隔设于所述传送带311的上方,所述循环供墨系统3221设于所述机架10,并与多个所述喷头321相连接。
60.具体而言,该喷头321具有入墨端和出墨端,循环供墨系统3221包括供墨分配器、供墨泵、主墨盒3221、第一流量压力传感器、回墨分配器、第一回流阀、第二流量压力传感器以及废墨盒3222。其中,供墨分配器的一端连接于入墨端,另一端连接于供墨泵,主墨盒3221连接于供墨泵,第一流量压力传感器邻近于入墨端一侧设置,并与供墨泵通讯连接,回墨分配器连接于出墨端,回墨泵连接于回墨分配器和主墨盒3221,第一回流阀的输入端连接于回墨分配器和供墨分配器,第一回流阀的输出端连接于废墨盒3222和主墨盒3221,第二流量压力传感器邻近于出墨端一侧设置,并与回墨泵通讯连接。
61.在一实施例中,墨水预先存储于主墨盒3221中,供墨泵将墨水分配至供墨分配器,并由供墨分配器分配至喷头321一侧,喷头321将墨水喷涂于工件的表面并形成图案,多余的墨水由回墨泵分配至第一回流阀,第一回流阀根据墨水的使用状况将使用的墨水分配至废墨盒3222或是回流至主墨盒3221,如此即可避免使用后的不良墨水回流至主墨盒3221的情况,提高了喷墨打印的效果,此外墨水可以循环利用,从而降低了喷墨打印的成本。与此同时,本实用新型中,第一回流阀还于供墨分配器相连接。这也就是说,当主墨盒3221中的墨水存在来料不良的情况,第一回流阀可以直接将其分配至废墨盒3222中,不良的墨水不能回流至主墨盒3221中,从而避免了打印不良的情况发生。进一步的,供墨泵的转速和供墨泵的转速由第一流量压力传感器和第二流量压力传感器进行控制,由于第一流量压力传感器和第二流量压力传感器分别邻近于喷头321的入墨端和出墨端,因此可以准确的检测到喷头321流量的压力变化值,进而控制供墨泵电机的转速和供墨泵电机的转速,使得两者形成稳定的压力差。在将墨水喷涂于工件表面时,墨水的流量稳定,喷涂所形成的图案效果较好,而处于待机状态时,喷头321中墨水的液位面趋于稳定,从而避免了墨水滴落的情况,减少了墨水的浪费,保证了工作环境的清洁。
62.请再次参见图9,所述喷墨打印机构32还包括接墨盘3223和第二驱动件,所述第二驱动件设于所述机架10,所述接墨盘3223传动连接于所述第二驱动件,并位于多个所述喷
头321的下方;
63.所述第二驱动件驱动所述接墨盘3223相对于所述机架10运动,以使所述接墨盘3223位于多个所述喷头321的正下方,或是偏离多个所述喷头321。
64.具体而言,该第二驱动件包括线性模组,该线性模组固定于机架10,接墨盘3223传动连接于线性模组,并位于多个喷头321的下方,该接墨盘3223与废墨盒3222相连通。第二驱动件驱动接墨盘3223相对于机架10运动,以使得接墨盘3223位于喷头321的正下方,或是偏离喷头321。
65.在一实施例中,当喷墨打印设备1处于长时间的待机状态,会存在喷头321堵塞的情况,因此为了方便喷头321的清理,本实用新型中,可以通过调节供墨泵和回墨泵电机的转速,即回墨泵电机的转速大于供墨泵电机的转速,如此喷头321中的墨水可由喷口向外喷出,而喷出的墨水落入接墨盘3223内,墨水再回流至废墨盒3222或是主墨盒3221内,从而避免了墨水污染和腐蚀机台,同时方便了喷墨打印设备1的日常维护。
66.请再次参见图2和图3,所述上料装置20包括供料板21、抓料件22以及第三驱动件23,所述供料板21设于所述机架10,并位于所述传送带311的一侧,所述第三驱动件23设于机架10,所述抓料件42设于所述第三驱动件23,并位于所述供料板21的上方,所述第三驱动件23驱动所述抓料件22于所述供料板21和所述传送带311之间运动,以使所述抓料件22交替吸取目标工件2,并放置于所述传送带311。
67.具体而言,上料装置20还包括第四驱动件24,第四驱动件24可以是传送带311式的驱动结构,也可以是气缸,第四驱动件24固定于机架10,供料板21连接于第四驱动件24的输出端,供料板21用于放置目标工件2。第三驱动件23设于机架10,其中,第三驱动件23可以为气缸或是皮带轮等传动结构,抓料件22传动连接于第三驱动件23,并位于供料板21的上方。
68.在一实施例中,待打印的多个目标工件2放置于供料板21上,在第四驱动件24的驱动件下,多个堆叠放置的目标工件2向上运动,即朝向抓料件22一侧运动,抓料件22夹取一片目标工件2,第三驱动件23驱动抓料件22在供料板21和传送带311之间运动,使得夹取了目标工件2的抓料件22运动至喷墨打印装置30一侧,抓料件22将目标工件2放置于传送带311上,第三驱动件23再次驱动抓料件22运动至供料板21的上方,抓料另一目标工件2,如此反复。
69.由上述过程可以看到,本实用新型的上料装置20通过抓料件22夹取并放置目标工件2,如此较大程度的提高了目标工件2的上料效率,进一步地,多个目标工件2可以堆叠于供料板21上,如此可以一次性将多块目标工件2放置于传送带311上,而不必一片片的进行操作,较大程度的降低了工作人员的劳动量,提高了目标工件2的生产效率。
70.请再次参见图3,在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中,所述抓料件22包括安装板221和多个吸嘴222,其中安装板221通过螺钉固定于第三驱动件23,吸嘴222固定于安装板221,可以理解的是,吸嘴222通过气管连接于远端的气泵。本技术中,通过吸嘴222吸取目标工件2,可以最大程度的保护目标工件2,从而避免目标工件2在抓取时造成损坏,当然,抓料件22也可以采用夹爪进行夹取,在此不做详细赘述。
71.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专利范围,凡是在本实用新型的实用新型构思下,利用本实用新型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变换,或直接/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包括在本实用新型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