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旋转供油的印章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8332438发布日期:2022-01-05 09:34阅读:233来源:国知局
一种旋转供油的印章系统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印章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旋转供油的印章系统。


背景技术:

2.印章是一个单位合法性、权威性的标志,直接代表着其权力、凭信和责任。印章广泛地应用在银行、政府、企业、学校等各个行业中,作为一种最直接最有效力的法律凭证,印章有重大意义;有时经常需要对多页文件进行盖章,当印台存有的印油较少时会导致印章涂抹的印油较少,而且当印棉内部的印油分布不均匀时会导致盖章效果不清晰。


技术实现要素:

3.实用新型目的: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旋转供油的印章系统可以使印章蘸取印油更加充足,保证盖章效果的清晰度。
4.技术方案: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旋转供油的印章系统,包括外壳筒、印章本体、印台底座、印棉套圈、旋转台、印棉和供油转杆;所述外壳筒的端口套设有印章本体,所述外壳筒端口外沿对应于印棉套圈外沿,所述印棉嵌设于印棉套圈内,所述旋转台承载设于印棉下表面的圆心位置,所述旋转台通过轴柱连接于印台底座,所述轴柱在旋转台与印台底座之间套设有轴承,所述供油转杆一端连接于轴承周侧面,所述供油转杆的挤压端对应于印棉下表面。
5.进一步地,所述旋转台顶端设有板架,所述板架两端分别连接于旋转台周侧面和印棉套圈底部内壁。
6.进一步地,所述板架上表面沿长度方向的中线设有若干挤压柱;所述板架上表面沿长度方向设有辅助柱,若干所述辅助柱排列设于若干挤压柱两侧;所述挤压柱的水平高度高于辅助柱。
7.进一步地,所述挤压柱和辅助柱端部边缘呈圆角结构。
8.进一步地,所述供油转杆包括杆轴、把手和挤压台;所述杆轴沿供油转杆长度方向旋转设于供油转杆内部,所述杆轴两端分别延伸至供油转杆两端的第一开槽和第二开槽;所述杆轴在第一开槽的一端连接于把手,所述把手轴线垂直于杆轴轴线;所述杆轴在第二开槽的一端连接于挤压台,所述挤压台的挤压端对应于印棉下表面。
9.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开槽设有挡块,所述挡块设有弧形凹槽结构,所述弧形凹槽结构对应于把手。
10.进一步地,所述挤压台的挤压端设有第一压辊和第二压辊;所述第一压辊两端均旋转连接有第一压块,所述第二压辊两端均旋转连接有第二压块,所述第一压块和第二压块分别旋转连接于平衡板两端,所述平衡板中点位置轴承连接于供油转杆。
11.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旋转供油的印章系统可以使印章蘸取印油更加充足,保证盖章效果的清晰度,包括但不限于以下技术效果:
12.1)通过供油转杆的挤压端辊压印棉,使印章本体蘸取印油更加充分,盖章效果更
加清晰;
13.2)设置第一压辊和第二压辊使得挤压台可以通过板架同时不影响对印棉的辊压作用。
附图说明
14.附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图;
15.附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供油部分的结构图;
16.附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板架结构图;
17.附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挤压台的剖视结构图。
具体实施方式
18.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更进一步的说明。
19.如附图1

4:一种旋转供油的印章系统,包括外壳筒11、印章本体12、印台底座 21、印棉套圈22、旋转台23、印棉24和供油转杆25;所述外壳筒11的端口套设有印章本体12,所述外壳筒11端口外沿对应于印棉套圈22外沿,所述印棉24嵌设于印棉套圈22内,所述旋转台23承载设于印棉24下表面的圆心位置,所述旋转台23通过轴柱211连接于印台底座21,所述轴柱211在旋转台23与印台底座21之间套设有轴承212,所述供油转杆25一端连接于轴承212周侧面,所述供油转杆25的挤压端对应于印棉24下表面;使用时将外壳筒11对接按压于印棉套圈22,使印章本体12扣合于印棉24并将印棉24下压至形变,转动供油转杆25使其环绕旋转台23,将供油转杆25 的挤压端辊压印棉24,使印棉24内部的印油更充分地挤出并涂抹至印章本体12,使印章本体12蘸取印油更加充分,盖章效果更加清晰。
20.所述旋转台23顶端设有板架231,所述板架231两端分别连接于旋转台23周侧面和印棉套圈22底部内壁;板架231可以起到进一步支撑印棉24的效果,防止印棉24 外沿受重力作用下垂导致供油转杆25的挤压端辊压效果下降。
21.所述板架231上表面沿长度方向的中线设有若干挤压柱232;所述板架231上表面沿长度方向设有辅助柱233,若干所述辅助柱233排列设于若干挤压柱232两侧;所述挤压柱232的水平高度高于辅助柱233;由于供油转杆25的挤压端无法辊压板架231 上表面的印棉24部分,因此设置挤压柱232可以辅助挤压印油,一定程度替代供油转杆25的挤压端的辊压效果;通过两侧的辅助柱233低于挤压柱232的结构,可以将板架231上表面的印棉24部分向边侧挤压扩散,使供油转杆25的挤压端的辊压区的印棉 24含有更多的印油,进一步加强印章本体12的印油效果。
22.所述挤压柱232和辅助柱233端部边缘呈圆角结构。
23.所述供油转杆25包括杆轴251、把手252和挤压台253;所述杆轴251沿供油转杆 25长度方向旋转设于供油转杆25内部,所述杆轴251两端分别延伸至供油转杆25两端的第一开槽254和第二开槽255;所述杆轴251在第一开槽254的一端连接于把手252,所述把手252轴线垂直于杆轴251轴线;所述杆轴251在第二开槽255的一端连接于挤压台253,所述挤压台253的挤压端对应于印棉24下表面;使用时通过把持把手252 转动杆轴251,杆轴251带动整个供油转杆25围绕旋转台23旋转,当停止辊压时向下扳动把手252,通过杆轴251将挤压台253放倒至水平状态,可以解除挤压台253对印棉24的挤压效果;一般来说当印棉24含有
的印油较为充足时无需辊压即可蘸取,当印油不足时可通过挤压台253辊压的方式使印章本体12仍可以得到充分的涂抹,保证盖章效果。
24.所述第一开槽254设有挡块256,所述挡块256设有弧形凹槽结构,所述弧形凹槽结构对应于把手252。
25.所述挤压台253的挤压端设有第一压辊261和第二压辊262;所述第一压辊261两端均旋转连接有第一压块263,所述第二压辊262两端均旋转连接有第二压块264,所述第一压块263和第二压块264分别旋转连接于平衡板265两端,所述平衡板265中点位置轴承连接于供油转杆25;挤压台253的挤压端在经过板架231会与之发生水平高度的干涉,为了挤压台253顺利通过板架231区域,设置第一压辊261和第二压辊262,当第一压辊261首先接触板架231时,第一压辊261受力下压,通过平衡板265两端杠杆作用使第二压辊262上翘,当第一压辊261通过,第二压辊262接触板架231时,第二压辊262受力下压通过平衡板265两端杠杆作用使第一压辊261上翘,使得挤压台253 可以通过板架231同时不影响对印棉24的辊压作用。
26.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