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能够有效去除油墨杂质和气泡的辅助上墨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9005759发布日期:2022-02-23 19:36阅读:246来源:国知局
一种能够有效去除油墨杂质和气泡的辅助上墨系统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属于油墨的生产印刷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能够有效去除油墨杂质和气泡的辅助上墨系统。


背景技术:

2.油墨是印刷过程中用于形成图文信息的物质,因此油墨在凹版印刷中的作用非同小可,它直接决定印刷品上图像的阶调、色彩、清晰度等。上墨速度和上墨量直接影响了油墨的印刷,在印刷过程中,通常通过递墨辊输送油墨,然而单独的递墨辊经常会出现上墨不及时,导致印版与油墨的接触不够充分,从而出现干板、断线等印刷问题,同时印刷过程中也会出现油墨飞溅,容易造成资源的浪费和环境的污染。
3.此外,在油墨印刷过程中,最容易出现气泡和杂质的问题,油墨杂质过多会出现色相不稳定、脱印、漏印等问题,严重的甚至会损坏印版。而印刷油墨中气泡过多,则会严重影响印品的流平。


技术实现要素:

4.基于现有技术中油墨上墨过程存在的缺陷,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能够有效去除油墨杂质和气泡的辅助上墨系统。
5.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可以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
6.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能够有效去除油墨杂质和气泡的辅助上墨系统,包括印刷装置和辅助上墨装置,所述印刷装置包括油墨缸、递墨辊和印版,所述递墨辊部分位于油墨缸内,且所述递墨辊还和印版接触,用于将油墨缸内油墨输送到印版上,所述辅助上墨装置包含大输墨缸、辅助输墨缸和输墨管,所述大输墨缸与辅助输墨缸之间设置有过滤网,所述大输墨缸中的油墨通过过滤网进入辅助输墨缸,所述大输墨缸用于接收油墨,并使油墨静止消泡,所述过滤网用于过滤大输墨缸中油墨的杂质,所述输墨管与辅助输墨缸相连接,所述输墨管用于将辅助输墨缸内油墨喷墨到印版上。
7.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方式中,所述递墨辊位于油墨缸和印版之间,且所述递墨辊直接与油墨缸内的油墨接触。
8.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方式中,所述递墨辊的直径小于印版的直径。
9.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方式中,所述递墨辊和印版的中轴线相平行。
10.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方式中,所述输墨管设有两个,分别为上输墨管和下输墨管,所述上输墨管和下输墨管分别与辅助输墨缸连接,用于同时向印版喷墨。
11.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方式中,所述上输墨管和下输墨管分别设置于辅助输墨缸的上下端口处。
12.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方式中,所述上输墨管和下输墨管朝向相反,所述上输墨管管朝下喷墨,所述下输墨管朝上喷墨。
13.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方式中,所述上输墨管和下输墨管的出墨口均朝向印版
的表面。
14.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方式中,所述油墨缸、大输墨缸及辅助输墨缸均为耐压缸体。
15.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方式中,所述油墨缸、大输墨缸及辅助输墨缸均由不锈钢制成。
16.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优点:
17.(1)油墨缸装载的油墨量多,可处理大吨位热固油墨印刷作业,大大提高效率;容器可重复使用,减少环境污染。
18.(2)递墨辊的存在避免了印版与油墨缸中的油墨直接接触,减少了印刷过程中可能出现的气泡问题。
19.(3)新添加了辅助上墨装置,有利于油墨的输送,提高了上墨速度,改善印刷性能。
20.(4)输墨缸分为大输墨缸和辅助输墨缸,大输墨缸内储存的油墨比较多,可以有效的减少油墨中的气泡。且大输墨缸和辅助输墨缸之间附有过滤网,可以去除印刷油墨中的杂质。
21.(5)油墨缸、大输墨缸及辅助输墨缸均为由不锈钢制成的耐压缸体,抗压能力强,使用寿命长。
附图说明
22.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中能够有效去除油墨杂质和气泡的辅助上墨系统结构示意图。
23.图中标号所示:1为油墨缸;2为递墨辊;3为印版;4-1为大输墨缸;4-2为辅助输墨缸;5为过滤网;6为上输墨管;7为下输墨管。
具体实施方式
24.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说明。
25.实施例1
26.参考图1,本实施例提供一种能够有效去除油墨杂质和气泡的辅助上墨系统,包括印刷装置和辅助上墨装置,所述印刷装置包括油墨缸1、递墨辊2和印版3,所述递墨辊2部分位于油墨缸1内,且所述递墨辊2还和印版3接触,用于将油墨缸1内油墨输送到印版3上,所述辅助上墨装置包含大输墨缸4-1、辅助输墨缸4-2和输墨管,所述大输墨缸4-1与辅助输墨缸4-2之间设置有过滤网5,所述大输墨缸4-1中的油墨通过过滤网5进入辅助输墨缸4-2,所述大输墨缸4-1用于接收油墨,并使油墨静止消泡,所述过滤网5用于过滤大输墨缸4-1中油墨的杂质,所述输墨管与辅助输墨缸4-2相连接,所述输墨管用于将辅助输墨缸4-2内油墨喷墨到印版3上。
27.本实施例中,所述递墨辊2位于油墨缸1和印版3之间,且所述递墨辊2直接与油墨缸1内的油墨接触。所述递墨辊2的直径小于印版3的直径。所述递墨辊2和印版3的中轴线相平行。
28.本实施例中,所述输墨管设有两个,分别为上输墨管6和下输墨管7,所述上输墨管6和下输墨管7分别与辅助输墨缸4-2连接,用于同时向印版3喷墨。所述上输墨管6和下输墨
管7分别设置于辅助输墨缸4-2的上下端口处。所述上输墨管6和下输墨管7朝向相反,所述上输墨管6管朝下喷墨,所述下输墨管7朝上喷墨。所述上输墨管6和下输墨管7的出墨口均朝向印版3的表面。
29.本实施例中,所述油墨缸1、大输墨缸4-1及辅助输墨缸4-2均为耐压缸体。所述油墨缸1、大输墨缸4-1及辅助输墨缸4-2均由不锈钢制成。
30.油墨印刷时,递墨辊2与油墨缸1中的油墨接触,输送一部分油墨到印版3上,同时启动辅助上墨装置,油墨进入大输墨缸4-1里面静止消泡,大输墨缸4-1中的油墨通过过滤网5进入辅助输墨缸4-2,辅助输墨缸4-2中油墨通过上输墨管6和下输墨管7同时喷墨,在上输墨管6和下输墨管7之间形成回流,提高油墨的上墨量,从而改善印刷性能,实现油墨的高效印刷。
31.上述的对实施例的描述是为便于该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能理解和使用实用新型。熟悉本领域技术的人员显然可以容易地对这些实施例做出各种修改,并把在此说明的一般原理应用到其他实施例中而不必经过创造性的劳动。因此,本实用新型不限于上述实施例,本领域技术人员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揭示,不脱离本实用新型范畴所做出的改进和修改都应该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技术特征:
1.一种能够有效去除油墨杂质和气泡的辅助上墨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印刷装置和辅助上墨装置,所述印刷装置包括油墨缸(1)、递墨辊(2)和印版(3),所述递墨辊(2)部分位于油墨缸(1)内,且所述递墨辊(2)还和印版(3)接触,用于将油墨缸(1)内油墨输送到印版(3)上,所述辅助上墨装置包含大输墨缸(4-1)、辅助输墨缸(4-2)和输墨管,所述大输墨缸(4-1)与辅助输墨缸(4-2)之间设置有过滤网(5),所述大输墨缸(4-1)中的油墨通过过滤网(5)进入辅助输墨缸(4-2),所述大输墨缸(4-1)用于接收油墨,并使油墨静止消泡,所述过滤网(5)用于过滤大输墨缸(4-1)中油墨的杂质,所述输墨管与辅助输墨缸(4-2)相连接,所述输墨管用于将辅助输墨缸(4-2)内油墨喷墨到印版(3)上。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能够有效去除油墨杂质和气泡的辅助上墨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递墨辊(2)位于油墨缸(1)和印版(3)之间,且所述递墨辊(2)直接与油墨缸(1)内的油墨接触。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能够有效去除油墨杂质和气泡的辅助上墨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递墨辊(2)的直径小于印版(3)的直径。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能够有效去除油墨杂质和气泡的辅助上墨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递墨辊(2)和印版(3)的中轴线相平行。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能够有效去除油墨杂质和气泡的辅助上墨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输墨管设有两个,分别为上输墨管(6)和下输墨管(7),所述上输墨管(6)和下输墨管(7)分别与辅助输墨缸(4-2)连接,用于同时向印版(3)喷墨。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能够有效去除油墨杂质和气泡的辅助上墨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上输墨管(6)和下输墨管(7)分别设置于辅助输墨缸(4-2)的上下端口处。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能够有效去除油墨杂质和气泡的辅助上墨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上输墨管(6)和下输墨管(7)朝向相反,所述上输墨管(6)管朝下喷墨,所述下输墨管(7)朝上喷墨。8.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能够有效去除油墨杂质和气泡的辅助上墨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上输墨管(6)和下输墨管(7)的出墨口均朝向印版(3)的表面。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能够有效去除油墨杂质和气泡的辅助上墨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油墨缸(1)、大输墨缸(4-1)及辅助输墨缸(4-2)均为耐压缸体。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能够有效去除油墨杂质和气泡的辅助上墨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油墨缸(1)、大输墨缸(4-1)及辅助输墨缸(4-2)均由不锈钢制成。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能够有效去除油墨杂质和气泡的辅助上墨系统,包括印刷装置和辅助上墨装置,印刷装置包括油墨缸、递墨辊和印版,递墨辊部分位于油墨缸内,且递墨辊还和印版接触,用于将油墨缸内油墨输送到印版上,辅助上墨装置包含大输墨缸、辅助输墨缸和输墨管,大输墨缸与辅助输墨缸之间设置有过滤网,大输墨缸用于接收油墨,并使油墨静止消泡,过滤网用于过滤大输墨缸中油墨的杂质,输墨管与辅助输墨缸相连接,输墨管用于将辅助输墨缸内油墨喷墨到印版上。输墨缸分为大输墨缸和辅助输墨缸,大输墨缸内储存的油墨比较多,可以有效的减少油墨中的气泡。且大输墨缸和辅助输墨缸之间附有过滤网,可以去除印刷油墨中的杂质。可以去除印刷油墨中的杂质。可以去除印刷油墨中的杂质。


技术研发人员:欧蔡伟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上海荟百精细化工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1.03.19
技术公布日:2022/2/2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