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全方位封闭式UV固化仓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9115169发布日期:2022-03-02 06:32阅读:138来源:国知局
一种全方位封闭式UV固化仓的制作方法
一种全方位封闭式uv固化仓
技术领域
1.本实用新型属于uv固化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全方位封闭式uv固化仓。


背景技术:

2.uv喷涂打印工艺是在材料表面涂上一层uv涂料,通过紫外线(uv光线)的辐射,使涂料交联、结膜并固化的工艺过程。uv涂料是由感光树脂,稀释单体,光引发剂和助剂经聚合反应而成。具有干燥快(干燥时间仅需0.5-3s),耐腐蚀、耐溶剂性好,光泽度高,耐磨,环保等优点,其油固化的原理是光引发剂在紫外光的作用下激发产生自由基,能量转移给富含双键的共聚物及稀释单体而产生链式反应,并在瞬间产生交联并固化成膜。
3.现有的uv喷涂打印工艺使用的平板机进行打印时,操作人员的眼部距离布料传送台的顶面之间的垂直距离一般为200——400mm,正对机头时人体与机头之间的直线距离为2m左右;机头则需要在线导轨上沿与布料传送方向相垂直的方向进行移动,其移动的最小直线距离一般不小于布料的幅宽,从而使喷头对布料的整个表面进行打印,同时进行固化;为保证紫外光灯体的有效散热使其能够长时间工作,现有的uv平板机机头的壳体底端与布料传送平台之间必须具有一定的距离,一般为3—10mm的距离,且壳体侧面也开设有能够使紫外光灯体周围空气流动顺畅的槽口;但这种方式会造成严重的漏光,在紫外线本身的特性下,漏光严重的机头不仅会刺激操作人员的眼部影响工作效率,同时还会严重的影响操作人员的身体健康。


技术实现要素:

4.现有的uv平板机机头为保证紫外光灯体的散热性而设有的缝隙和槽口会造成严重的漏光,影响工作人员的工作效率和身体健康。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全方位封闭式uv固化仓,半导体制冷片可快速有效的降低紫外灯灯带的温度,避免热淤积,使紫外灯灯带能够在空气流动性差且较为密闭的外壳体二内长时间的稳定工作,配合能够有效降低漫反射漏光情况的遮光板及纳米碳管黑体涂层,大大改善漏光情况。
5.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全方位封闭式uv固化仓,包括外壳体一,所述外壳体一在x轴导轨上滑动安装,所述外壳体一的下方固定安装有布料传送台,所述外壳体一的内侧固定安装有喷头机构,所述外壳体一的左右两侧固定连接有外壳体二,所述外壳体二的顶面通过连接螺栓一固定连接有风扇压板,所述风扇压板通过连接螺栓二依次固定连接安装在风扇压板下方的轴流散热扇和导热鳍,所述导热鳍的底面贴合连接半导体制冷片的顶面,所述半导体制冷片的底面贴合连接固定板的顶面,所述固定板底部开设有固定安装紫外灯灯带的槽体,所述外壳体二的底端固定安装有遮光板。
6.其中,所述外壳体二为开口端朝下的方形槽结构,所述遮光板为扁平的方形框架结构,所述遮光板的边框宽度为2.5—5cm;底面贴近布料传送台的遮光板可起到有效的遮光作用,有效遮挡降低紫外灯灯带工作时产生的漏光量以及布料漫反射至外界的紫外光,大大减小紫外光对操作人员身体的损害。
7.其中,所述固定板为扁平的铝制方形板结构,所述固定板的两端固定连接外壳体二的内壁,所述固定板顶面与半导体制冷片的贴合处涂覆有导热硅脂,所述半导体制冷片的冷端朝向固定板安装;半导体制冷片工作后可迅速制冷,相较使用风扇降温散热效率更高且无需开设会产生漏光的通风槽,可有效降低紫外灯灯带长时间工作后产生的温度,避免发生热淤积,使紫外灯灯带能够在空气流动性差且较为密闭的外壳体二内长时间的稳定工作。
8.其中,所述半导体制冷片的热端朝向导热鳍安装,所述半导体制冷片的顶面与导热鳍的贴合处涂覆有导热硅脂,所述外壳体二的顶面开设有适配安装轴流散热扇的槽口,所述导热鳍的长宽不小于外壳体二上开设的适配安装轴流散热扇的槽口;轴流散热扇工作时可将传递至导热鳍的半导体制冷片热端产生的热量传递至外界空气中,进而使半导体制冷片能够长时间的稳定工作。
9.其中,所述外壳体二的顶面垂直开设有螺纹连接连接螺栓一的内螺纹通孔,所述风扇压板上垂直开设有螺纹连接连接螺栓二的内螺纹通孔;操作人员可使用工具便捷的装卸安装在外壳体一上的风扇压板、轴流散热扇、导热鳍、半导体制冷片,以进行更换和维修。
10.其中,所述遮光板的底面均匀涂覆有纳米碳管黑体涂层;纳米碳管黑体涂层可高效的吸收紫外光,进一步大幅降低紫外光从遮光板的底部与布料传送台的缝隙处漫反射的漏出量。
11.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底面贴近布料传送台的遮光板可起到有效的遮光作用,有效遮挡降低紫外灯灯带工作时产生的漏光量以及布料漫反射至外界的紫外光,大大减小紫外光对操作人员身体的损害;半导体制冷片工作后可迅速制冷,相较使用风扇降温散热效率更高且无需开设会产生漏光的通风槽,可有效降低紫外灯灯带长时间工作后产生的温度,避免发生热淤积,使紫外灯灯带能够在空气流动性差且较为密闭的外壳体二内长时间的稳定工作;轴流散热扇工作时可将传递至导热鳍的半导体制冷片热端产生的热量传递至外界空气中,进而使半导体制冷片能够长时间的稳定工作;操作人员可使用工具便捷的装卸安装在外壳体一上的风扇压板、轴流散热扇、导热鳍、半导体制冷片,以进行更换和维修;纳米碳管黑体涂层可高效的吸收紫外光,进一步大幅降低紫外光从遮光板的底部与布料传送台的缝隙处漫反射的漏出量。
12.该装置中未涉及部分均与现有技术相同或可采用现有技术加以实现。
附图说明
13.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14.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安装结构示意图;
15.图3为本实用新型中uv固化机构的纵剖图;
16.图中:1、外壳体一;2、喷头机构;3、外壳体二;4、连接螺栓一;5、风扇压板;6、连接螺栓二;7、轴流散热扇;8、导热鳍;9、半导体制冷片;10、固定板;11、紫外灯灯带;12、遮光板;121、纳米碳管黑体涂层;13、x轴导轨;14、布料传送台。
具体实施方式
17.请参阅图1-图3,本实用新型提供以下技术方案:一种全方位封闭式uv固化仓,包
括外壳体一1,所述外壳体一1在x轴导轨13上滑动安装,所述外壳体一1的下方固定安装有布料传送台14,所述外壳体一1的内侧固定安装有喷头机构2,所述外壳体一1的左右两侧固定连接有外壳体二3,所述外壳体二3的顶面通过连接螺栓一4固定连接有风扇压板5,所述风扇压板5通过连接螺栓二6依次固定连接安装在风扇压板5下方的轴流散热扇7和导热鳍8,所述导热鳍8的底面贴合连接半导体制冷片9的顶面,所述半导体制冷片9的底面贴合连接固定板10的顶面,所述固定板10底部开设有固定安装紫外灯灯带11的槽体,所述外壳体二3的底端固定安装有遮光板12。
18.所述外壳体二3为开口端朝下的方形槽结构,所述遮光板12为扁平的方形框架结构,所述遮光板12的边框宽度为2.5—5cm;底面贴近布料传送台14的遮光板12可起到有效的遮光作用,有效遮挡降低紫外灯灯带11工作时产生的漏光量以及布料漫反射至外界的紫外光,大大减小紫外光对操作人员身体的损害。
19.所述固定板10为扁平的铝制方形板结构,所述固定板10的两端固定连接外壳体二3的内壁,所述固定板10顶面与半导体制冷片9的贴合处涂覆有导热硅脂,所述半导体制冷片9的冷端朝向固定板10安装;半导体制冷片9工作后可迅速制冷,相较使用风扇降温散热效率更高且无需开设会产生漏光的通风槽,可有效降低紫外灯灯带11长时间工作后产生的温度,避免发生热淤积,使紫外灯灯带11能够在空气流动性差且较为密闭的外壳体二3内长时间的稳定工作。
20.所述半导体制冷片9的热端朝向导热鳍8安装,所述半导体制冷片9的顶面与导热鳍8的贴合处涂覆有导热硅脂,所述外壳体二3的顶面开设有适配安装轴流散热扇7的槽口,所述导热鳍8的长宽不小于外壳体二3上开设的适配安装轴流散热扇7的槽口;轴流散热扇7工作时可将传递至导热鳍8的半导体制冷片9热端产生的热量传递至外界空气中,进而使半导体制冷片9能够长时间的稳定工作。
21.所述外壳体二3的顶面垂直开设有螺纹连接连接螺栓一4的内螺纹通孔,所述风扇压板5上垂直开设有螺纹连接连接螺栓二6的内螺纹通孔;操作人员可使用工具便捷的装卸安装在外壳体一1上的风扇压板5、轴流散热扇7、导热鳍8、半导体制冷片9,以进行更换和维修。
22.所述遮光板12的底面均匀涂覆有纳米碳管黑体涂层121;纳米碳管黑体涂层121可高效的吸收紫外光,进一步大幅降低紫外光从遮光板12的底部与布料传送台14的缝隙处漫反射的漏出量。
23.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及使用流程:外壳体一1在x轴导轨13上水平移动,对铺设在布料传送台14顶面上的布料进行喷印时,外壳体二3跟随外壳体一1同步运动,工作状态下的紫外灯灯带11发出紫外光,向下照射布料表面的涂料,使涂料固化,布料表面漫反射的紫外光中的大部分进入外壳体二3的内侧,少部分照射至遮光板12下方的布料上,而后经纳米碳管黑体涂层121高效的吸收;紫外灯灯带11工作时,紫外灯灯带11冷端产生的低温热量经固定板10传递至紫外灯灯带11,对紫外灯灯带11进行降温,避免紫外灯灯带11长时间工作后发生热淤积,紫外灯灯带11热端产生的热量传递至导热鳍8,工作状态下的轴流散热扇7可将传递至导热鳍8的半导体制冷片9热端产生的热量传递至外界空气中,进而使半导体制冷片9能够长时间的稳定工作。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