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机的烘干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1274394发布日期:2022-08-27 00:30阅读:327来源:国知局
打印机的烘干装置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打印机的烘干装置。


背景技术:

2.打印机在打印介质上完成打印后,需要进一步对打印介质上的打印内容进行烘干处理,以使打印的色彩能够固定于打印介质之上。现有技术中,烘干的过程一般由烘干设备来实现,烘干设备设置于打印机的出口的后方,对打印机输出的打印介质进行烘干。随着人们对于打印速度要求的不断提高,同时也伴生了对于烘干速度要求的不断提高。图11为带有烘干装置的一种现有打印机的机座结构,该打印机的烘干装置是通过若干风机将风吹向加热管后形成热风,直接吹向打印介质的表面以烘干所打印的图案。按照现有的技术思路,提高烘干速度的方式之一是提高烘干的温度,而提高烘干温度一般都由提高加热机构的功率来实现。这种方式会造成烘干能耗过高,打印成本上升的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3.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热风分布均匀、加热效果好的烘干装置。
4.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打印机的烘干装置,包括横流风机、加热腔和导风机构,其中,
5.所述的加热腔包括密闭的腔体,腔体两侧具有平行的长条形的腔体进口和长条形的腔体出口,腔体内设置有一个或多个加热机构,
6.所述的横流风机的出风口与所述的腔体进口连通,
7.腔体出口处设置所述的导风机构。
8.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的腔体表面覆盖有隔热层。
9.在一些实施例中,包括固定件,固定件与隔热层配合夹紧所述的隔热层。
10.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的导风机构为导风板。
11.在一些实施例中,还包括第一罩体,第一罩体具有罩设于加热腔和导风机构下部的第一底板,罩设于加热腔和导风机构侧面的第一侧壁,以及热风出口,加热腔和导风板设置于所述的第一罩体中,导风板导风地设置于腔体出口和热风出口之间,第一侧壁于加热腔的腔体进口位置开设有与腔体进口形状配合的过风孔,所述横流风机固定于第一侧壁并通过过风孔与所述的腔体进口连通。
12.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的加热腔、导风机构与第一底板之间设置有隔热层。
13.在一些实施例中,包括第二罩体,第二罩体罩设于所述的进风机构外,第二罩体上设置有进气孔。
14.在一些实施例中,包括用于检测腔体出口温度的测温元件。
15.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的加热机构为加热管,腔体上具有用于固定加热管的固定机构。
16.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的腔体包括腔盖、腔身和固定片,所述的腔身上部开口,开
口上开设有用于固定所述加热管两端的下固定槽,固定片具有用于固定所述加热管两端的上固定槽,上、下固定槽配合固定所述的加热管,腔盖盖合于所述腔身上部的开口上。
17.本实用新型的烘干装置能够有效的提高加热腔出口的温度,并且能够具有较为平均的温度分布,能够快速的烘干。
附图说明
18.图1为烘干装置的一种结构示意图。
19.图2为公开装置的爆炸结构图。
20.图3为烘干装置的俯视图。
21.图4为图3的a-a面剖视图。
22.图5为加热室的结构示意图。
23.图6为加热室的爆炸结构示意图。
24.图7为加热室的俯视图。
25.图8为图7的b-b面剖视图。
26.图9为烘干设备设置在打印机上的结构示意图。
27.图10为打印机的侧面示意图。
28.图11为现有烘干设备设置在打印机上的结构示意图。
29.图中:1.烘干装置,2.第二罩体,3.第一罩体,4.导风板,5.测温元件,21.栅格孔,6.加热腔,7.横流风机,8隔热棉,31.过风孔,61.腔体,62.加热管,9.固定条,614.腔体出口,611.腔身,612.腔盖,63.固定片,613.下固定槽,615.腔体进口,a.(现有技术中的)烘干装置,f.机架。
具体实施方式
30.下面结合附图与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31.打印介质在打印机中完成打印后需要进行烘干处理,随着的人们对于打印速度的要求越来越高,缩短烘干的速度也成为了缩短打印时间必不可少的一环,图11中的烘干装置a主要通过风扇经过加热管加热后直接吹向图案进行烘干,在形成热风的过程中仅依靠罩体来引导热风的方向,换热的效果无法得到保障,要想提高热风的温度需要大幅提高加热管的功率,能耗较高。
32.由于存在着上述问题,本实施例的打印机的烘干装置中包括了横流风机、加热腔和导风机构,其中,所述的加热腔包括密闭的腔体,腔体两侧具有平行的长条形的腔体进口和长条形的腔体出口,腔体内设置有一个或多个加热机构,所述的横流风机的出风口与所述的腔体进口连通,腔体出口处设置所述的导风机构。在本实施例的上述烘干装置结构中,横流风机能够形成具有一定宽度的气流,这些气流从长条形的腔体进口进入,然后受到腔体内加热机构的加热,从长条形的腔体出口吹出,最后由导风机构引导吹向打印介质表面,对打印的图案进行烘干,横流风机与长条形的腔体进口、出口配合所形成气流能够在打印宽度上覆盖的打印的图案,而加热的过程中,相比于由开放式的罩体,密闭的腔体能够很好的加热经过的气流,热量的损失较小,从而提高腔体出口的气流温度,具有较高温度的气流很够高效的烘干打印的图案,从而提高整体的打印速度。
33.在一些实施例中,腔体的表面可以覆盖有隔热层。隔热层能够防止腔体的热损失,隔热层可以采用一些具有隔热性能的材料制备,如可以采用隔热棉用常规的方法制备隔热层,除此以外,也可以采用其他具有隔热性能的材料,如通过隔热涂料涂覆形成隔热层,采用玻璃纤维或者石棉、岩棉等材料制备隔热层等等。为了使得隔热层能够更好的被固定覆盖于腔体的表面,还可以通过设置固定件来固定所述的隔热层,参考图6,在腔体的四周,通过设置一些固定条9,来固定隔热层(图中未示出),固定条9通过螺钉固定在腔体表面并夹紧隔热层。当采用的腔体本身具有较好的隔热性能或者对于隔热性能要求不高时,可以考虑仅在局部,或者不覆盖上述隔热层。
34.本实施例中的导风机构为导风板。参考图2和图4,导风板4的一端设置在腔体出口的位置,气流从腔体出口吹出后,后导风板进行引导,以有利于热风能够吹向打印介质的表面。
35.在本实施例中,还包括第一罩体,第一罩体具有罩设于加热腔和导风机构下部的第一底板,以及罩设于加热腔和导风机构侧面的第一侧壁,以及在上部具有一个热风出口,加热腔和导风板设置于所述的第一罩体中,导风板导风地设置于腔体出口和热风出口之间,第一侧壁于加热腔的腔体进口位置开设有与腔体进口形状配合的过风孔,所述横流风机固定于第一侧壁并通过过风孔与所述的腔体进口连通。参考图2,本实施例中的第一罩体3为一上部开口的长方形的槽体结构,槽体的底部上设置隔热层8,加热腔6和导风板4均设置在第一罩体3内设置的所述隔热层8上,第一罩体3的侧面在腔体进口的对应位置设置有过风孔31,过风孔31的形状应当与腔体进口相适配,如腔体进口为长条形结构,过风孔31应该为大小、形状相一致的开孔,以使得气流在进入腔体进口时不会产生任何的阻碍和扰动。横流风机7则固定于第一罩体的外侧面上,横流风机的出风口与通过过风孔31与腔体进口实现连通。采用横流风机能够形成较宽宽度的气流,从而更好的覆盖打印图案的宽度,通过更换不同出风口大小的横流风机的能够调整的出风的宽度,以覆盖打印图案的大小。
36.在加热腔的顶部覆盖有第二罩体,第二罩体罩设于所述的进风机构外,第二罩体上设置有进气孔。继续参考图2和图4,本实施例中的第二罩体2同时罩设在加热腔6的上部,以及横流风机7的外部,第二罩体在罩设横流风机7的位置上开设有进气孔21,在本实施例中,第二罩体2上的进气孔结构为栅格式的进气孔,可以在进气的过程中挡住一些大颗粒的杂质,从而能在横流风机7工作时给予一定的防护。
37.腔体的其中一种实施结构可参考图5、图6和图8,加热腔6包括一个腔体61,腔体61上具有腔体进口616和腔体出口614,腔体内部设置有加热管62。空气从腔体进口615进入腔体内受到加热管62的加热后形成用于烘干的热风并由腔体出口614排出。加热腔结构如图6和图8所示,包括腔盖611、腔身612和固定片63,所述的腔身611上部开口,开口上开设有用于固定所述加热管两端的下固定槽613,固定片63具有用于固定所述加热管两端的上固定槽,上、下固定槽配合固定所述的加热管62,腔盖611盖合于所述腔身612上部的开口上。上述结构有利于安装和更换加热管,当需要更换加热管时,仅需要拆下固定条9,取下腔盖,取下固定片,就能够对加热管进行更换。
38.参考图3和图5,在腔体上还固定有测温元件5,测温元件5用于检测腔体出口处的热风温度,用户可以通过测温元件5测得的出口温度来手动或自动调节加热管62的功率,采用的测温元件是市售的元件,如温度传感器等。
39.参考图9和图10,在打印机的机架f的侧面和底部可以设置上述烘干装置1,以在打印位置的后方以及收卷位置对打印介质进行烘干。在采用上述烘干装置对打印介质上的图案进行烘干时,打开横流风机7向加热腔6中进行送风,横流风机的送风经过其中的加热管62加热后由腔体出口614排出,并由导风板4引导吹向打印介质上的图案进行烘干。横流风机的进风出风口宽,加热腔外覆盖有隔热棉,使得腔体出口的温度得到提高,最终得到温度高,风量大,出风幅度宽的热风,烘干的效果好于普通的烘干装置。
40.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仅用于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说明,并不构成对权利要求范围的限制,本领域内技术人员可以想到的其他实质上等同的替代,均在本实用新型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