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空丝印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5408116发布日期:2023-09-09 20:40阅读:74来源:国知局
真空丝印机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丝印设备,特别涉及一种真空丝印机。


背景技术:

1、丝网印刷机是用丝网印版施印的机器,属于印刷机的一种,也叫丝印机,丝网印刷机用于印刷文字和图像。丝印机可以分为普通丝印机和真空丝印机,真空丝印机包括机壳和设于机壳的内腔内的丝印机构,机壳上设有进出料口和密封门,将承印物置于工作台上并将机壳的内腔抽真空,丝印机构即可在承印物上施印,真空丝印机可满足特定的丝印环境。机壳的内腔形成真空环境,供承印物穿过的进出料口的密封性尤为重要。现阶段,上下料装置对应进出料口设置,工作台上下料的时候,机壳的内腔容易发生破真空,进而影响丝印的进行,且要花费额外的时间和能源再次实现机壳内腔真空。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发明旨在至少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之一。为此,本发明提出一种真空丝印机,具有良好的密封性,工作效率较高。

2、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真空丝印机,包括机壳、第一输送机构、第三密封圈、盖板和可升降的第二密封框,所述机壳的顶板上开设有阶梯形的进出料口,所述进出料口包括同轴并连通的上槽和下通口,所述上槽的长宽尺寸较所述下通口的大,所述上槽的槽底设有第一密封框;所述第一输送机构与所述机壳的内壁连接,所述第一输送机构的一端处于所述进出料口的下方,所述第一输送机构的另一端处于丝印机构的下方,所述第一输送机构上设有第一工作台,所述第一工作台用于承载承印物,所述第一工作台设有用于围起所述承印物的围挡,所述围挡的上表面设有第一斜面;所述第二密封框穿设于所述下通口和所述第一密封框所围成的开口,所述第二密封框的外壁和所述开口的侧壁之间设有第二密封圈,所述第二密封框的下表面设有与所述第一斜面相匹配的第二斜面;所述第三密封圈设于所述第二密封框或所述围挡上,且所述第三密封圈处于所述第一斜面和所述第二斜面之间;所述盖板可密封盖住所述上槽,所述盖板、所述顶板、所述第二密封框和所述第一工作台形成容纳所述承印物的隔仓。

3、至少具有如下有益效果:第一斜面和第二斜面相匹配,使得第三密封圈在第二密封框与围挡之间起到非常好的密封性,第二密封圈使得上槽与机壳的内腔之间实现密封,所述盖板可密封盖住所述上槽,所述盖板、所述顶板、所述第二密封框和所述第一工作台形成容纳所述承印物的隔仓。

4、根据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还包括第二输送机构和第一升降驱动机构,所述第二输送机构与所述机壳的内壁连接,所述第二输送机构与所述第一输送机构相互平行,所述第二输送机构与所述第一输送机构在水平方向错位分布且处于所述第一输送机构的下方,所述第二输送机构上设有第二工作台,所述第二工作台用于承载另一承印物,所述第二工作台上也设有用于围起所述承印物的围挡,所述围挡的上表面也设有第一斜面,所述第一升降驱动机构设于所述机壳内且处于所述进出料口的下方,所述第一升降驱动机构可与所述第二工作台的下表面抵接以驱使所述第二工作台升降,所述盖板可密封盖住所述上槽,所述盖板、所述顶板、所述第二密封框和所述第二工作台形成容纳所述承印物的隔仓。

5、根据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所述第一输送机构包括两条相互平行的第一输送带,所述第一工作台的两端分别与两条所述第一输送带连接。

6、根据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所述第二输送机构包括两条相互平行的第二输送带,两条所述第二输送带均处于两条所述第一输送带之间的下方,所述第二工作台的两端可分别与两条所述第二输送带连接,所述第一升降驱动机构处于两条所述第二输送带之间的下方,所述第一升降驱动机构的输出端朝上并可抵在所述第二工作台的下表面。

7、根据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所述第二密封框的上表面四周设有压板,所述压板伸至所述第一密封框的上方以遮挡所述第二密封框与所述第一密封框之间的交汇处。

8、根据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所述第一工作台包括底板以及设于所述底板上的台板,所述围挡与所述底板连接并围起所述台板,所述台板用于承载所述承印物。

9、根据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还包括旋转轴,所述旋转轴可转动地设于所述机壳靠近所述进出料口的区域上,所述旋转轴所在直线和所述进出料口所在平面相互平行,所述盖板的一端与所述旋转轴连接,所述盖板所在平面与所述旋转轴所在直线相互平行。

10、根据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所述机壳在所述进出料口旁的区域上设有凸台,所述凸台上铰接有直线驱动装置,所述直线驱动装置在所述进出料口所在平面的正投影处于所述进出料口旁,所述直线驱动装置的输出端铰接有第一耳板,所述第一耳板与所述旋转轴连接,所述第一耳板与所述盖板呈钝角。

11、根据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所述直线驱动装置的数量为两个,所述第一耳板的数量为两块,一个所述直线驱动装置通过一块所述第一耳板与所述旋转轴的一端连接,另一所述直线驱动装置通过另一所述第一耳板与所述旋转轴的另一端连接。

12、根据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所述机壳内设有第二升降驱动机构,所述第二升降驱动机构的输出端朝上并与所述第二密封框连接,所述第二密封框处于所述第一工作台的上方。

13、本发明的附加方面和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中部分给出,部分将从下面的描述中变得明显,或通过本发明的实践了解到。



技术特征:

1.真空丝印机,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真空丝印机,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第二输送机构和第一升降驱动机构,所述第二输送机构与所述机壳的内壁连接,所述第二输送机构与所述第一输送机构相互平行,所述第二输送机构与所述第一输送机构在水平方向错位分布且处于所述第一输送机构的下方,所述第二输送机构上设有第二工作台,所述第二工作台用于承载另一承印物,所述第二工作台上也设有用于围起所述承印物的围挡,所述围挡的上表面也设有第一斜面,所述第一升降驱动机构设于所述机壳内且处于所述进出料口的下方,所述第一升降驱动机构可与所述第二工作台的下表面抵接以驱使所述第二工作台升降,所述盖板可密封盖住所述上槽,所述盖板、所述顶板、所述第二密封框和所述第二工作台形成容纳所述承印物的隔仓。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真空丝印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输送机构包括两条相互平行的第一输送带,所述第一工作台的两端分别与两条所述第一输送带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真空丝印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输送机构包括两条相互平行的第二输送带,两条所述第二输送带均处于两条所述第一输送带之间的下方,所述第二工作台的两端可分别与两条所述第二输送带连接,所述第一升降驱动机构处于两条所述第二输送带之间的下方,所述第一升降驱动机构的输出端朝上并可抵在所述第二工作台的下表面。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真空丝印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密封框的上表面四周设有压板,所述压板伸至所述第一密封框的上方以遮挡所述第二密封框与所述第一密封框之间的交汇处。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真空丝印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工作台包括底板以及设于所述底板上的台板,所述围挡与所述底板连接并围起所述台板,所述台板用于承载所述承印物。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真空丝印机,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旋转轴,所述旋转轴可转动地设于所述机壳靠近所述进出料口的区域上,所述旋转轴所在直线和所述进出料口所在平面相互平行,所述盖板的一端与所述旋转轴连接,所述盖板所在平面与所述旋转轴所在直线相互平行。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真空丝印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机壳在所述进出料口旁的区域上设有凸台,所述凸台上铰接有直线驱动装置,所述直线驱动装置在所述进出料口所在平面的正投影处于所述进出料口旁,所述直线驱动装置的输出端铰接有第一耳板,所述第一耳板与所述旋转轴连接,所述第一耳板与所述盖板呈钝角。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真空丝印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直线驱动装置的数量为两个,所述第一耳板的数量为两块,一个所述直线驱动装置通过一块所述第一耳板与所述旋转轴的一端连接,另一所述直线驱动装置通过另一所述第一耳板与所述旋转轴的另一端连接。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真空丝印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机壳内设有第二升降驱动机构,所述第二升降驱动机构的输出端朝上并与所述第二密封框连接,所述第二密封框处于所述第一工作台的上方。


技术总结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真空丝印机,包括机壳、第一输送机构、第三密封圈、盖板和可升降的第二密封框,机壳的顶板上开设有阶梯形的进出料口,进出料口上槽的槽底设有第一密封框,第一工作台设有用于围起承印物的围挡,围挡上表面设有第一斜面;第二密封框穿设于进出料口的下通口和第一密封框所围成的开口,第二密封框的外壁和开口的侧壁之间设有第二密封圈,第二密封圈使得上槽与机壳内腔之间实现密封,第二密封框设有与第一斜面相匹配的第二斜面,第三密封圈处于第一斜面和第二斜面之间,第三密封圈在第二密封框与围挡之间起到非常好的密封性;盖板可密封盖住上槽;盖板、顶板、第二密封框和第一工作台形成容纳承印物的隔仓。

技术研发人员:李育建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珠海镇东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
技术公布日:2024/1/1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