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建筑工地用外墙标语便携印刷设备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2744353发布日期:2022-12-30 21:16阅读:32来源:国知局

1.本发明涉及一种印刷设备,尤其涉及一种建筑工地用外墙标语便携印刷设备。


背景技术:

2.标语是用简短文字写出的有宣传鼓动作用的口号,在建筑工地中常会在外墙上印刷上各类标语,如企业负责、行业管理、国家监察和群众监督此类保障质量的标语,还有安全为了生产和生产必须安全此类提醒工作人员注意安全的标语,目前进行印刷工作时,通常是工作人员拎着油漆桶,拿着刷子,使用刷子沾上油漆后在外墙上进行书写,此方式通过使书写出来的字体大小不一且不太美观,使用剪有字体的纸张盖在外墙上随后印刷时,又只能一次印刷一个,印刷速度较慢,且纸张无法多次使用,从而需不断的剪出相应字体的纸张,如此较为麻烦。
3.因此需要设计出一种可根据需要对印刷板进行更换,还可快速的进行印刷工作的建筑工地用外墙标语便携印刷设备。


技术实现要素:

4.为了克服人工使用刷子沾上油漆后在外墙上进行书写时,书写出来的字体大小不一且不太美观,使用剪有字体的纸张盖在外墙上随后印刷时,又只能一次印刷一个,印刷速度较慢的缺点,本发明的技术问题:提供一种可根据需要对印刷板进行更换,还可快速的进行印刷工作的建筑工地用外墙标语便携印刷设备。
5.本发明的技术实施方案是:一种建筑工地用外墙标语便携印刷设备,包括有置物架、放置机构、移动机构、开口机构、防滑套和粉刷棉,置物架上设有放置机构,放置机构上设有两个防滑套,置物架上设有移动机构,移动机构上设有粉刷棉,置物架上设有开口机构。
6.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放置机构包括有印刷板、第一把手、第一扭力弹簧、第一卡块和第一弹簧,置物架内滑动式放置有印刷板,置物架两侧均转动式设有第一把手,第一把手一侧与置物架之间均连接有第一扭力弹簧,两个防滑套均连接在对应的第一把手上,置物架一侧滑动式设有第一卡块,第一卡块与置物架之间连接有第一弹簧。
7.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移动机构包括有压板、第二弹簧、第一螺旋轮、棘轮、棘条、第三弹簧、第一滑块和第四弹簧,置物架底部两侧均对称滑动式设有压板,压板与置物架之间均连接有第二弹簧,置物架内一侧转动式设有第一螺旋轮,第一螺旋轮一侧设有棘轮,靠近棘轮的一侧压板顶部一侧滑动式设有棘条,棘条与一侧压板之间连接有第三弹簧,置物架内一侧滑动式设有第一滑块,第一滑块处于第一螺旋轮一侧,第一滑块与置物架之间连接有第四弹簧,粉刷棉滑动式连接在第一滑块上。
8.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开口机构包括有储液框、第一导管、伸缩管、第二导管、第二螺旋轮、凸轮、第五弹簧和第二卡块,置物架一侧设有储液框,储液框一侧设有第一导管,第一导管一端连接有伸缩管,置物架内一侧滑动式设有第二导管,第二导管与粉刷棉滑动式
配合,靠近第二导管的置物架内一侧转动式设有第二螺旋轮,第二螺旋轮一端通过焊接的方式设有凸轮,第二螺旋轮与第二导管配合,第二导管与伸缩管相连且相通,靠近凸轮的置物架内一侧滑动式设有第二卡块,第二卡块与第一导管滑动式配合,第二卡块与置物架之间连接有第五弹簧。
9.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还包括有清洗组件,清洗组件包括有储水框、第三导管、固定块、第三卡块、第六弹簧、第二扭力弹簧和转动板,置物架一侧设有储水框,置物架顶部一侧对称设有固定块,置物架另一侧也设有固定块,固定块之间连接有第三导管,第三导管与储水框相通,置物架一侧滑动式设有第三卡块,第三卡块与第三导管滑动式配合,第三卡块与置物架之间对称连接有第六弹簧,靠近第三卡块的置物架内一侧转动式设有转动板,转动板与置物架之间连接有第二扭力弹簧。
10.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还包括有卡扣组件,卡扣组件包括有第二滑块、第二把手和第七弹簧,置物架一侧滑动式设有第二把手,第二把手与置物架之间连接有第七弹簧,第二把手一侧设有第二滑块。
11.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还包括有解锁组件,解锁组件包括有第三把手、楔形块和第八弹簧,置物架一侧滑动式设有第三把手,第三把手底部设有楔形块,楔形块与置物架滑动式配合,第三把手与置物架之间对称连接有第八弹簧。
12.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第二把手为t字形。
13.本发明达到了的效果:通过设置的防滑套,可避免手部在第一把手上会滑动,从而可更好的用力将置物架按压在外墙上;通过设置的第一卡块可与置物架配合将印刷板卡住,避免印刷时印刷板会从置物架上滑落,同时第一卡块可上下移动,如此便于对印刷板的更换;通过在印刷板取出置物架时,使转动板转动带动第三卡块向上移动不再对第三导管造成阻挡,从而储水框内的水可经第三导管排出,进而对印刷板进行冲洗,避免印刷板上有染料残余;通过使第二滑块卡住右前侧的压板,从而使右前侧的压板无法向上移动,如此即可避免在携带此设备不碰撞压板后就会进行印刷工作。
附图说明
14.图1为本发明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15.图2为本发明的部分立体结构示意图。
16.图3为本发明的放置机构的第一种部分立体结构示意图。
17.图4为本发明的放置机构的第二种部分立体结构示意图。
18.图5为本发明的移动机构的第一种部分立体结构示意图。
19.图6为本发明的移动机构的第二种部分立体结构示意图。
20.图7为本发明的移动机构的第三种部分立体结构示意图。
21.图8为本发明的移动机构的第四种部分立体结构示意图。
22.图9为本发明的开口机构的第一种部分立体结构示意图。
23.图10为本发明a的放大立体结构示意图。
24.图11为本发明的开口机构的第二种部分立体结构示意图。
25.图12为本发明的清洗组件的第一种部分立体结构示意图。
26.图13为本发明b的放大立体结构示意图。
27.图14为本发明的清洗组件的第二种部分立体结构示意图。
28.图15为本发明的卡扣组件和解锁组件立体结构示意图。
29.图中标记为:1-置物架,2-放置机构,21-印刷板,22-第一把手,23-第一扭力弹簧,24-第一卡块,25-第一弹簧,3-移动机构,31-压板,32-第二弹簧,33-第一螺旋轮,34-棘轮,35-棘条,36-第三弹簧,37-第一滑块,38-第四弹簧,4-开口机构,41-储液框,42-第一导管,43-伸缩管,44-第二导管,45-第二螺旋轮,46-凸轮,47-第五弹簧,48-第二卡块,5-防滑套,6-粉刷棉,7-清洗组件,71-储水框,72-第三导管,73-固定块,74-第三卡块,75-第六弹簧,76-第二扭力弹簧,77-转动板,8-卡扣组件,81-第二滑块,82-第二把手,83-第七弹簧,9-解锁组件,91-第三把手,92-楔形块,93-第八弹簧。
具体实施方式
30.下面结合附图所示的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描述。
31.实施例1一种建筑工地用外墙标语便携印刷设备,如图1-15所示,包括有置物架1、放置机构2、移动机构3、开口机构4、防滑套5和粉刷棉6,置物架1上设有放置机构2,放置机构2上设有两个可避免手部打滑的防滑套5,置物架1上设有移动机构3,移动机构3上设有粉刷棉6,置物架1上设有可对粉刷棉6添加染料的开口机构4。
32.放置机构2包括有印刷板21、第一把手22、第一扭力弹簧23、第一卡块24和第一弹簧25,置物架1内滑动式放置有印刷板21,置物架1前后两侧均转动式设有第一把手22,第一把手22右侧与置物架1之间均连接有第一扭力弹簧23,两个防滑套5均通过焊接的方式连接在对应的第一把手22上,置物架1左后侧滑动式设有第一卡块24,第一卡块24与置物架1之间连接有第一弹簧25。
33.移动机构3包括有压板31、第二弹簧32、第一螺旋轮33、棘轮34、棘条35、第三弹簧36、第一滑块37和第四弹簧38,置物架1底部前后两侧均左右对称滑动式设有压板31,压板31与置物架1之间均连接有第二弹簧32,置物架1内前侧转动式设有第一螺旋轮33,第一螺旋轮33右侧通过焊接的方式设有棘轮34,右前侧压板31顶部前侧滑动式设有棘条35,棘条35与右前侧压板31之间连接有第三弹簧36,置物架1内前侧滑动式设有第一滑块37,第一滑块37处于第一螺旋轮33后侧,第一滑块37与置物架1之间连接有第四弹簧38,粉刷棉6滑动式连接在第一滑块37上,第一螺旋轮33上开有螺旋槽和直槽。
34.开口机构4包括有储液框41、第一导管42、伸缩管43、第二导管44、第二螺旋轮45、凸轮46、第五弹簧47和第二卡块48,置物架1右后侧通过焊接的方式设有储液框41,储液框41左后侧设有第一导管42,第一导管42左端连接有伸缩管43,置物架1内后侧滑动式设有第二导管44,第二导管44与粉刷棉6滑动式配合,置物架1内后侧转动式设有第二螺旋轮45,第二螺旋轮45右端通过焊接的方式设有凸轮46,第二螺旋轮45与第二导管44配合,第二导管44与伸缩管43相连且相通,置物架1内右后侧滑动式设有第二卡块48,第二卡块48与第一导管42滑动式配合,第二卡块48与置物架1之间连接有第五弹簧47。
35.当需要对外墙印刷上标语时,工作人员可将带有相应字体的印刷板21从左侧向右移动逐渐放进置物架1内,此时会使第一卡块24先向上移动,第一弹簧25被拉伸,当印刷板21越过第一卡块24后,在第一弹簧25的作用下第一卡块24向下移动,从而与置物架1配合可
将印刷板21固定,避免印刷板21会滑出置物架1,随后便可手持防滑套5进行移动,从而带动第一把手22进行移动,第一把手22移动带动置物架1和其上部件一起移动,随后便可将置物架1与外墙贴合,从而会使第一把手22向上转动,第一扭力弹簧23发生形变,此时在防滑套5的作用下可避免手部在第一把手22上会滑动,从而可更好的用力将置物架1按压在外墙上,此时压板31会与外墙贴合,从而压板31会向上移动,第二弹簧32被压缩,压板31向上移动带动棘条35向上移动,棘条35向上移动带动棘轮34转动,棘轮34转动带动第一螺旋轮33转动,第一螺旋轮33转动带动第一滑块37向左移动,第一滑块37向左移动带动粉刷棉6向左移动,第四弹簧38被压缩,粉刷棉6向左移动带动第二导管44向左移动,第二导管44向左移动带动第二螺旋轮45转动,第二导管44向左移动同时会使伸缩管43形变,第二螺旋轮45转动带动凸轮46转动,凸轮46转动带动第二卡块48向前移动,第五弹簧47被拉伸,当第二卡块48的开口与第一导管42相通时,储液框41内的染料便可经第一导管42漏出,从而经伸缩管43和第二导管44漏在粉刷棉6上,对粉刷棉6进行添加染料从而更好的印刷工作,当第一滑块37移动至最左侧时,此时不与第一螺旋轮33的螺旋槽接触,会与第一螺旋轮33的直槽接触,从而在第四弹簧38的作用下第一滑块37带动粉刷棉6向右移动复位,粉刷棉6向右移动便可将印刷板21上的字体印刷在外墙上,粉刷棉6向右移动还带动第二导管44向右移动,从而使第二螺旋轮45反向转动复位,进而使凸轮46反向转动复位,凸轮46便不再抵住第二卡块48,在第五弹簧47的作用下第二卡块48向后移动复位,此时第二卡块48再次挡住第一导管42,储液框41内染料停止下料,如此便完成了外墙标语的印刷工作,随后便通过防滑套5和第一把手22使置物架1与外墙脱离,在第二弹簧32的作用下压板31和棘条35向下移动复位,此时棘条35向下移动不带动棘轮34转动,从而棘条35会向前移动,第三弹簧36被压缩,棘条35越过棘轮34后在第三弹簧36的作用下可向后移动复位,如需要将印刷板21进行更换或直接取下时,便可拉动第一卡块24向上移动不再对印刷板21造成阻挡,便可取出印刷板21或进行更换,工作人员还可对粉刷棉6进行更换,可先将粉刷棉6向内侧挤压,从而与第二导管44和第一滑块37脱离,便可取下进行更换,随后在粉刷棉6自身弹力作用下可套在第二导管44和第一滑块37上,如此即可避免粉刷棉6使用过久后会影响印刷效果。
36.还包括有清洗组件7,清洗组件7包括有储水框71、第三导管72、固定块73、第三卡块74、第六弹簧75、第二扭力弹簧76和转动板77,置物架1右前侧通过焊接的方式设有储水框71,置物架1顶部前侧左右对称通过螺栓设有固定块73,置物架1左右侧也通过螺栓设有固定块73,固定块73之间连接有第三导管72,第三导管72与储水框71相通,置物架1左前侧滑动式设有第三卡块74,第三卡块74与第三导管72滑动式配合,第三卡块74与置物架1之间前后对称连接有第六弹簧75,置物架1内左前侧转动式设有转动板77,转动板77与置物架1之间连接有第二扭力弹簧76。
37.印刷板21向右移动带动转动板77向右转动,第二扭力弹簧76发生形变,当印刷板21越过转动板77后,在第二扭力弹簧76的作用下转动板77转动复位,当取下印刷板21或进行更换时,会使印刷板21向左移动,印刷板21向左移动带动转动板77向左转动,第二扭力弹簧76发生形变,转动板77向左转动带动第三卡块74向上移动,第六弹簧75被压缩,第三卡块74向上移动不再对第三导管72造成阻挡,从而储水框71内的水可经第三导管72排出,进而对印刷板21进行冲洗,避免印刷板21上有染料残余,如此便于下次进行使用,当印刷板21向左移动脱离转动板77后,转动板77便可转动复位,在第六弹簧75的作用下第三卡块74向下
移动再次对第三导管72造成阻挡,储水框71内的水停止下料。
38.还包括有卡扣组件8,卡扣组件8包括有第二滑块81、第二把手82和第七弹簧83,置物架1右前侧滑动式设有第二把手82,第二把手82与置物架1之间连接有第七弹簧83,第二把手82右侧通过焊接的方式设有第二滑块81。
39.初始时第二滑块81卡住右前侧的压板31,从而使右前侧的压板31无法向上移动,如此即可避免在携带此设备不碰撞压板31后就会进行印刷工作,需要进行印刷工作时,第二把手82为t字形,从而可两根手指勾住第二把手82,便可向左拉动第二把手82带动第二滑块81向左移动,如此便于拉动第二把手82进行移动,第七弹簧83被压缩,此时第二滑块81不再卡住右前侧的压板31,便可进行印刷工作,此时不再控制第二把手82,右前侧的压板31会对第二滑块81造成阻挡无法向右移动,印刷完毕后压板31移动复位,在第七弹簧83的作用下第二把手82和第二滑块81向右移动复位,第二滑块81再次卡住右前侧的压板31。
40.还包括有解锁组件9,解锁组件9包括有第三把手91、楔形块92和第八弹簧93,置物架1右前侧滑动式设有第三把手91,第三把手91底部通过焊接的方式设有楔形块92,楔形块92与置物架1滑动式配合,第三把手91与置物架1之间左右对称连接有第八弹簧93。
41.第二滑块81向左移动带动楔形块92向上移动,从而带动第三把手91向上移动,第八弹簧93被拉伸,当第二滑块81可与楔形块92配合时,在第八弹簧93的作用下楔形块92和第三把手91向下移动,从而卡住第二滑块81,如此使工作人员需要对外墙进行第二遍印刷时,此时第二滑块81不会自动复位卡住右前侧的压板31,进而可由人工选择是否需要卡住右前侧的压板31,当印刷工作完毕后,便可向上拉动第三把手91带动楔形块92向上移动,从而第二滑块81复位卡住右前侧的压板31,便可松开第三把手91,此时在第八弹簧93的作用下楔形块92和第三把手91向下移动复位。
42.尽管参照上面实施例详细说明了本发明,但是通过本公开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显而易见的是,而在不脱离所述的权利要求限定的本发明的原理及精神范围的情况下,可对本发明做出各种变化或修改。因此,本公开实施例的详细描述仅用来解释,而不是用来限制本发明,而是由权利要求的内容限定保护的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